登陆注册
2470300000021

第21章 浴血奋战(2)

该计划决定由第6集团军作为主力分两路突击,进攻斯大林格勒市中心。第一路由步兵第71、第94和第295三个师和坦克24师组成,从亚历山大罗夫卡向东突击。第二路由摩托步兵291师,坦克第141师、罗马尼亚步兵20师组成,从萨多瓦亚向东北突击。两路兵力应分割围歼苏防御正面第62集团军,迅速占领斯大林格勒市。城南和城西北作战的德军任务是钳制与其对峙的苏军。

保卢斯报告后说:“看起来,占领斯大林格勒已成定局,只是时间问题了。”

希特勒对保卢斯的报告很满意,立即批准了他带去的作战计划。希特勒对形势的看法极为乐观。

“苏军兵力已经消耗殆尽,红军已被打垮,他们在伏尔加河地区只能进行零星的抵抗。”他又一次激动起来,“我要求将军们尽快夺取城市,在10天以内完全占领斯大林格勒。”

对于他的看法,不少将领不能认同。但是,刚愎自用的希特勒容不得任何不同意见。

保卢斯(中)与手下将领商讨作战计划会议结束时,希特勒下令要在最短时间内攻下斯大林格勒,不许再拖延了,“把他们统统赶入伏尔加河”。

一辆越野吉普车在斯大林格勒街道上急驰,它不时绕过一个个弹坑和一堆堆燃烧着的物体,为躲避空袭,有时突然急刹车。

崔可夫坐在车上,当车子上下颠簸时,他身子微微前倾,手扶车杆,如脚踩马蹬纵马飞奔。此刻他望着车外已成废墟的城市,脸色阴沉。斯大林格勒昔日的繁华已经在战火中消失,大街上死气沉沉。所有的树木皆毁于大火,已经没有半点枝叶。木质房屋都化为一片灰烬,只剩下孤伶伶的烟囱。许多砖石质楼房经过大火已被烧得污焦不堪,楼板倒坍,门窗也被烧得荡然无存。那些还能够勉强住人的房屋也在不断倒坍,住户人家从残垣断壁中狼狈逃出。

几个小时后,司令叶廖缅科上将和军事委员会委员H.C.赫鲁晓夫立即接见了他。并宣布,崔可夫被任命为第62集团军司令。

叶廖缅科上将向崔可夫中将交待了任务:德国人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夺取斯大林格勒。我军不能把斯大林格勒交给敌人,不能继续后退,也无处可退了。而第62集团军司令洛帕京中将认为,他的集团军守不住城市。现在,他们把集团军交给崔可夫指挥,并要他和第64集团军一道,担负起直接保卫斯大林格勒的重任,不让敌人夺取市内一寸土地。

第62集团军和第64集团军将全力承受德军对斯大林格勒的主要突击,这项任务不但责任重大,而且也极其艰巨。

最后,叶廖缅科上将问道:“崔可夫同志,您怎样理解这项任务。”

一切都很明确,一切不言自明。崔可夫立即答道:“我们不能把城市交给敌人,斯大林格勒对我们苏联人民至关重要。这个城市的失守将挫伤人民的斗志。我将采取一切措施守住城市。现在我不提任何请求,但在研究城市形势之后,我将请求军事委员会给予援助,而到时请帮助我。我发誓决不离开这座城市,我将采取一切方法坚守。我决心要么就守住城市,要么就战死在那里。”

“很好,你正确地理解了任务。”叶廖缅科和赫鲁晓夫异口同声地说。

崔可失中将离开方面军司令部,渡过伏尔加河来到右岸,向第62集团军设在马马耶夫岗的指挥所赶去。一路上,炮弹的轰鸣震不断他那连绵的思绪,他沉重地感受到肩膀上的压力。

斯大林格勒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德军已三面包围城市,战线移到了距城10公里的地方,城北的德军已经抵近了伏尔加河。斯大林格勒每天遭受到狂轰滥炸,弹痕累累,一片火海。就是在这片已成废墟的土地上,最后的决战就要展开了。

德军继续加强斯大林格勒方向上的兵力,到9月13日前,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东南方面军对峙的德第6集团军、第4装甲集团军和意大利第8集团军(计有47个师——36个步兵师、5个坦克师、4个摩托化步兵师、2个骑兵师,3个旅),总兵力59万人,大炮和迫击炮1万门,坦克1000辆,飞机1000多架。而苏军两个方面军编成内师的数量倒不少,但多数师编制不全。总兵力计为59万人,和德军大体相当,大炮和迫击炮有7000门,坦克600辆,飞机389架。兵力优势仍然在德军一方。

德军在自己的主攻方向上,即斯大林格勒的西和西南方向上,在坦克和飞机上拥有极大优势,在这里直接准备攻城的德军达13个师,其中有3个坦克师和1个摩托化步兵师。计有兵力17万人。而直接面对苏第62集团军的兵力就有10万人。第62集团军部署在雷诺克至库波罗斯诺耶近40公里宽的地段上实施防御。总兵力只有5.4万人左右。很多师的兵力跟一个满员营差不多。有一个坦克旅只有一辆坦克,有两个坦克旅根本没有坦克。集团军有大炮和迫击炮900门左右,而德军有2000门。集团军有110辆坦克,而面对的德军有500辆。和第62集团军一起守城的第64集团军防守着长约25公里的地段,总兵力也只有4万多人。

9月12日,德军B集团军群司令冯·魏克斯大将和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甲兵上将应召到文尼察“狼人”参加元首大本营会议。保卢斯在会上报告了前线的形势。看起来,占领斯大林格勒已成定局,只是时间问题了。

希特勒不禁又一次激动起来。他在评价斯大林格勒的事态发展时叫嚣,苏军兵力已消耗殆尽,红军已被打垮了,他们在伏尔加河只能进行零星的抵抗。

希特勒下令,在最短的时间内占领斯大林格勒,不许在这里拖延时间,消耗德军最高统帅部的兵力。

德国统帅部预定主要由第5集团军的兵力分两路进攻斯大林格勒,并且首先就突击市中心。而在城南和城西北作战的德军翼侧兵力的任务是钳制与其对峙的苏军。

斯大林格勒面临着一攻即破的危险。

就是在这紧要关头,崔可夫中将临危受命,挑起了指挥第62集团军,守卫城市顽强抵抗的重担。

崔可夫,1900年2月12日出生在图拉省(现在的莫斯科)一个乡村里农民家庭。他自愿参加红军,在国内战争时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与高尔察克匪帮战斗的日子里,他担任团长,率领部队左冲右突,打了很多胜仗。他1919年入党,1925年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在以后的几年里,他胜任地承担了授予他的各种重任。1939年至1940年苏芬战争期间,他曾指挥过一个集团军,并被授予中将军衔。

卫国战争开始时,崔可夫正在中国当苏联军事顾问,1942年3月,他回到莫斯科,坚决要求上前线。不久就被任命为预备队集团军(即后来的第64集团军)副司令员。

崔可夫中将来到了他的新岗位,马马耶夫岗脚下第62集团军指挥所。德军离这里只有3公里远,炮弹、炸弹不住地在周围爆炸。指挥所只是一个较宽的避弹壕,顶上铺着树枝和麦秸,再盖上厚厚的一层土。随着炸弹的爆响,顶盖不停地颤动。

指挥所里,集团军参谋长H.и.克雷洛夫少将正口气严历地与什么人谈话,态度很强硬。他一边用眼睛浏览崔可夫递过去的证明信,一边继续训斥着。打完电话后,他站起来和崔可夫握手问好。

克雷洛夫,1903年4月29日出生在平扎省。1919年他15岁时自愿参加红军,参加过国内战争,到过南方战线和外高加索及远东。1928年入党。卫国战争爆发后,他调往敖德萨担任滨海集团军司令部作战处处长,随后又担任了这个着名的集团军的参谋长。

“您看,司令员同志,克雷洛夫说,“坦克军军长未经我允许,就把指挥所从107.5高地迁到了伏尔加河岸边,换句话说,

下属部队的指挥所现在在我的后面……”

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克雷洛夫拿起电话,开始就明天的任务下达命令。他一边打电话,一边用铅笔在地图上指着有关的地段。并向指挥员们十分详细地说明任务。这样来帮助新到的司令了解战斗情况,这使崔可夫感到,他和参谋长之间将会找到共同语言。

崔可夫向方面军军事委员会报告,他已到任,并开始接管第62集团军的指挥权。按着他便开始了工作,首先,他要通那个坦克军军长的电话,问他为什么不顾“不准后退一步”的命令,擅自转移指挥所。这位新上任的司令严厉警告说:“在9月13日4时之前把指挥所迁回原来的107.5高地。今后,谁再发布像您这样的命令,一律以临阵脱逃论处。”

这时,集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师级政委K.A.古罗夫也来到掩蔽所,他说了声“对”,表示赞同崔可夫的决定。

古罗夫,1901年11月1日生于卡卢加省一个农民家庭。他1919年参加红军,随骑兵团转战各地,参加肃清白匪的战斗。1920年入党,此后在苏蒙边境服役,后来又被派到政治教育训练班。卫国战争开始前,古罗夫就已在红军里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和政治工作经验。

领导第62集团军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立即团结起来,担起了保卫斯大林格勒的重任。9月12日,集团军着手改编部队,把分散的部队组建成新的兵团。并以集团军军事委员会的名义作出了如下决定:

1.首先要使全体人员明确,不能继续后退,也无处可退。必须粉碎敌人的进攻。斯大林格勒是我们最后的战场,为了保卫这座城市,我们要与敌人背水一战。要么守住城市,要么战死沙场,我们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2.在市内各大企业里,建立由工人和职员组成的武装队伍,他们应当配合集团军部队或者靠自己的力量来保卫工厂。要按军队的标准发给他们武器和其它装备。

3.未经集团军司令或参谋长同意,严禁擅自撤离现有阵地。

4.集团军司令部留在右岸斯大林格勒城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向左岸或岛上撤退。

9月13日凌晨。在航空兵和火炮火力准备之后,德军开始了攻城。由德步兵第295、71、94和坦克第24师组成的突击集团在近100辆坦克的支援下从拉兹古利亚耶夫卡会让站发起进攻。向着中央车站和马马耶夫岗方向推进。

战斗激烈异常,炮火烧红了天空,双方的飞机冒着火陷栽到地上。虽然苏军地面部队和空军进行了顽强抵抗,德军仍然占了上风。天黑时,第62集团军防线中央被突破,红军遭受了巨大损失,被迫向后撤到“街垒”新村和“红十月”村以西的树林边。德军占领了126.3高地、阿维阿戈罗多克和一座医院。在左翼,苏军混成团被迫放弃了萨多瓦亚车站和共东边的拖拉机站。

在马马耶夫岗的第62集团军指挥所,9月13日一天都处在德军的猛烈炮击之中。有几处掩蔽部被炸坏,集团军司令部的人员也受到伤亡。通讯联络频频中断,无法保证对部队的指挥。崔可夫中将决定:转移指挥所,集团军的观察所仍在这里。当夜,集团军指挥所转移到察里察河谷,这里不久前还是两个方面军的指挥所。新的指挥所仍处在德军强大的火力杀伤距离之内。但比原来的指挥所要好些。

在敌人连续不断进行攻击的情况下,东南方面军司令给第62和64集团军下达了把敌人从楔入的地段赶出去的命令。崔可夫22时30分下达命令,要求第62集团军各部队于9月11日凌晨转入反攻,恢复原来的态势。

9月14日3时30分,在炮火准备后,第62集团军转入了反冲击。但因为兵力单薄,对局面没有带来变化。德军又投入大量的兵力,迫使反冲击的苏军部队退却。到中午12时,德军又开始了进攻,***匪徒出动大量坦克和步兵对第62集团军的战斗队形实施冲击。一场恶战又展开了。

9月14日,作为保卫战中最关键的日子之一,载入了斯大林格勒大会战的英雄史册。

德军向城市投入了好几个师、数百辆坦克和数百架飞机,集中了1000多门大炮的火力。***匪徒不顾损失,疯狂地往前闯。乘着汽车和坦克的步兵纵队潮水般地涌进了斯大林格勒的大街小巷。马马耶夫岗、察里察河岸、大型粮仓地区、斯大林格勒2号车站和专家楼一带,到处都是激烈的战斗。德军下了很大的赌注,要在整个进攻正面向伏尔加河推进,并把守城苏军赶下河去。

通过激烈的战斗,德军付出了巨大代价,占领了斯大林格勒的制高点102.0高地——马马耶夫岗、占领了斯大林格勒1号车站和专家大楼。战斗已经在距集团军指挥所800米构地方进行着。危险出现了,德军已冲向中央渡口,这样将完全切断第62集团军与外面部队的联系,第62集团军将会丧失弹药保障和援军的加强。

为保住渡口,崔可夫命令从集团军仅有的预备队,一个有19辆坦克的重型坦克旅里抽出一个营加强渡口的防御力量。这个营共有9辆坦克。集团军参谋长克雷洛夫少将从司令部的人员和警戒连里抽调人员编成两个组,第一组由作战处长扎利久克上校指挥,配以6辆坦克,去封锁从车站到码头的所有街道。第二组由魏因鲁布中校指挥,随另外3辆坦克一起,前往专家楼,消灭用机枪扫射伏尔加河和码头的敌人。两个组立即出发,经过顽强奋战,击退了冲向中央渡口的敌人。

这时,方面军派来的增援部队,荣获列宁勋章的近卫步兵第13师从卡梅申地区急行军赶来,正在伏尔加河渡口左岸克拉斯诺斯洛博达地区集结。该师被编入笫62集团军。

在敌人用机枪和火炮控制着伏尔加河的渡口时,军队携带技术装备白天过河是非常冒险的。因此,崔可夫命令近卫步兵第13师在9月14日夜间渡河,务必于15日3时前进入斯大林格勒城。而该师师长及参谋人员带上战斗实力表,必须在14日14时前到集团军司令部受领战斗任务。

近卫步兵第13师师长A·п·罗季姆采夫少将忠实地执行了命令。当天下午2点,苏联英雄罗季姆采夫少将浑身泥土,出现在崔可夫面前。从伏尔加河到察里察河谷的这段路上,他为了躲避敌机轰炸,不得不多次跳进弹坑,躲藏在瓦砾场里。

罗季姆采夫少将报告说,他的师人员配备齐全,约有1万人。但武器、弹药配备较差,有1000多人没有步枪。方面军副司令戈利科夫中将已经受命不迟于9月14日晚把近卫师缺额的武器弄好,但能否准时运到仍不能担保。崔可夫立即命令在伏尔加河左岸的集团军后勤副司令洛博夫将军,动员所有人员,搜集各后勤部队的武器,送交近卫师战士们使用。

克雷洛夫立即向罗季姆采夫少将介绍了集团军前线的形势。接着,崔可夫向他下达了战斗任务:

1.9月14日夜,务必将近卫步兵第13师送到伏尔加河右岸。

2.除反坦克炮外,师属炮兵全部占领伏尔加河左岸的发射阵地,掩护步兵行动。反坦克炮、迫击炮随步兵部队运进城里。

同类推荐
  • 我们是战地救护者

    我们是战地救护者

    小说根据作者亲身经历改编,这是一群胶东农民的儿女在革命战争中战斗、生活和成长的经历,农村青年小刘投笔从戎,作为一名战地卫生员,本着对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南征北战中救死扶伤,解放战争胜利后,又与战友们相逢在朝鲜战场,上演了一场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它从另一个角度再现了战争的历史真相,是又一部集结号!
  • 坦克基础科技知识(下)(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坦克基础科技知识(下)(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战车则是用于陆上战斗的车辆,与坦克配合并支持坦克作战,还执行作战指挥、后勤支援、物资运输等军事任务,具有广泛军事用途。
  • 雅克萨之战

    雅克萨之战

    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1688年),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所进行的两次围歼战。是中俄第一次自卫反击战。《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雅克萨之战》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雅克萨之战的有关内容。
  • 静默狩罪

    静默狩罪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或许越是看似完美的人就越存在致命缺陷,但那又怎样?只要够强,再致命的缺陷也会变成敌人不敢触碰的逆鳞。
  • 电子武器科技知识(下)(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前沿武器科技)

    电子武器科技知识(下)(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前沿武器科技)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正在引发世界范围的军事变革,不断产生着前沿武器。前沿武器是指与传统武器相比,在基本原理、杀伤破坏力和作战方式上都有本质区别,是处于研制或探索之中的新型武器。
热门推荐
  • 大佬,你的病娇已上线

    大佬,你的病娇已上线

    有一天,系统看见了血腥凶残的一幕。某个蠢系统:喂喂,宿主你肿么变了,明明咱们第一次见面是那么有爱,现在怎么那么凶残。柏溪义正言辞的说:我没有变,变得是这个世界。系统:我信你个鬼,这个就是你的本性对吧!柏溪45°望天,小声bb:我什么都不知道,我说的都是真的,你要相信我。某个男人在旁附议:对对,媳妇说什么都是对的,媳妇做什么都是好的,媳妇咱不用管他们,他们都是庸俗的凡人。【#论禁欲大佬为何变得浪漫又骚气,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女主病娇,不定时上线,偶尔有血腥暴力情节,请谨慎阅读】
  • 超神猎杀师

    超神猎杀师

    我用我的生命诠释抗争,不论是现实,游戏,每一步前行都以血来浇灌,我愿意。哪怕是真神也休想阻挡我的步伐,我知道最顶峰的位置为我而生。就这样吧,等我搬完昨天剩下的半车砖,再来与你们闲谈一二。
  • 光暗旅客

    光暗旅客

    林沉的黯能飞船坠毁在一颗奇怪的未知星球之上,他并不认为这是一次简单的事故。是谁动了他的飞船?醒在光年之外的他,能找回尘封千年的真相吗?
  • 毓老师说大学

    毓老师说大学

    《毓老师说大学》是毓老师讲授这部经典的真实记录,真实地反映了毓老师依经解经的特色。《毓老师说大学》首揭“学大”、“学天”,毓老师认为,《大学》是大人之学、天学。学大,故成大人,学天才能则天,行为与天一样,故成“天人”。毓老师说,《大学》讲《春秋》之道,被认为是中国最有系统的政治哲学之一,即谈政之书,是儒学众经之胆。毓老是说,《大学》讲“为政在人”,注重用事、经世,自人心讲到天下平。《大学》与《春秋》相表里,与《中庸》相表里。《大学》即佛经的《心经》,《中庸》即佛经的《金刚经》。学中国经典,应自《大学》与《中庸》入手。
  • 超神长阶

    超神长阶

    唐尼--《秘界》游戏非高手玩家,穿越到游戏开服的三百年前。——巫师之王、超强的猎魔人、神灵捕手、最后的地狱主宰、最终的神灵:唐尼宣:“我只想平静的过完这三百年!”
  • 饲养一朵小花花

    饲养一朵小花花

    别人养花叫种植,徐恺东养花只能叫饲养。因为徐恺东的花并不是真的花,而是一个叫邵华的女人。都说女人如花,千娇百媚,需要小心呵护。可徐恺东的花却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雨露就野蛮生长。伴随着他把这朵野花变成家花的过程中,徐恺东也渐渐揭开这朵花盛开在他心上之前,被掩埋在尘土下那些无人知晓的秘密。邵华:“顾局,凭什么要我听徐恺东的指挥!”徐恺东:“因为你早晨吃我做的饭了!”邵华:“……”顾长征:“???”新书《霜寒北至》已经上传,欢迎光临
  • 宛转蛾眉:杨玉环

    宛转蛾眉:杨玉环

    杨贵妃,天生尤物,也是盛唐衰败的见证人。她丰腴诱人,堪比云雨,仿佛枝头摇摇欲坠的葡萄,既甜美又香醇;她醉酒迷花,娇羞动人,集玄宗万千宠爱于一身。这,就是有着羞花之容的千古美女杨玉环。本为王子之妃,之后,一朝选在君王侧,三千宠爱于一身,从此,绵绵遗恨情未了,萧墙之祸已蔓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宛转娥眉杨玉环》从杨贵妃的出生谈起,对她的一生做了详尽的描述。全文语言生动活泼,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形象丰满体态丰盈的杨贵妃。
  • 听说我重生了

    听说我重生了

    对于吃喝混日子,有房有车,还拥有三百万拆迁款的咸鱼陈不木居然重生了,一觉醒来变成了一名高三学生。然而,陈不木心里那个苦啊,他看着自己那双白嫩嫩的手,当即高高扬起,对着自己的脸就是一巴掌。“我真没想重生啊!”(文娱文,非现实,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情商高,就是会说话(套装共4册)

    情商高,就是会说话(套装共4册)

    你是不是时常莫名其妙地得罪人?你是不是在为自己的笨嘴拙舌烦恼?你是否担心自己会一不小心说错话?别害怕,现在一开口就让你“声入人心”!为什么现代人这么看重说话?因为现代人太需要沟通了,而说话正代表一个人的沟通能力。所谓的“说对话”,不是“实话实说”就一定没问题,难听的实话不如藏在心里。一时冲动逞口舌之快,可能把自己变成众矢之的;虽说沉默是金,也可能让自己缺乏存在感……说话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生活离不开说话。说不好话会让生活一团糟,而懂得说话不仅可以交到朋友,甚至可能化干戈为玉帛,将敌人变为朋友。如此有利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 杏花村下小娘子

    杏花村下小娘子

    莫离稀里糊涂的穿越到一个农女家身上,好吧穿越就穿越吧,为毛还是待嫁农家女。听说那个男人当过响马,胸前有一个长长的伤疤。从此男耕女织,本以为会一直平淡的生活下去,这个男人摇身一变成了大将军,她和他该如何,是相濡以沫,还是相忘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