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1800000006

第6章 特稿(5)

姜:你们如果能把这些人请回来,科研条件应该是跟国外一样吧?

聂:我刚才讲的这几位都不是北京人,也不是上海人,都来自比较偏远的地方,这些人反而能静下心来做学问,北京、上海的学生总体来说比较浮躁。另外呢,这些在国外念过书、工作过一段时间的学者,除了专业上的长处之外,他们在做学术的心态上,在好与坏的判断上,和长期待在国内的人确实不太一样。

姜:这个心态很重要。

聂:如果真正为了钱,是不会进学术界的。美国学术界的工资,在我们这儿看好像很高,但在那个社会来讲一点都不高。做教授顶多一年十几万,特别优秀的当然二三十万也有,但极少。你如果去干别的行当,做律师,做医生,或者到华尔街去,比这挣钱多得多,所以很多人会往那些方向走。可是真正选择到学校做学问的人,他们一定不是为了钱。

姜:我在中国也接触到一些学者,住在小小的房子里,埋头做学问,什么都不考虑。但是现在的学术界、教育界,这样的人已经太稀有了。

聂:不过我自己感觉到,这十年变化还是挺大的。比如我刚才讲的“为学术而学术”,十年前在清华是不可能被接受的。

当时清华校内的一个刊物《新清华》来采访我,我说清华要变成一流学校还要二三十年,她说这话能不能不讲,否则学校不好跟教育部要钱。但是现在,我觉得整个清华对学术的态度跟十年前有很大的改变。许多校领导们都去国外的一流大学看过,温总理他们也在关注为什么中国出不了一流大学,许多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大学里面的情形也慢慢在变。所以我想,我们这个为学术而学术的中心如果真正能在中国办好起来,还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姜:你们中心的基本理念就是“为学术而学术”?方向目标是什么?

聂:我们希望把这个中心办成一个中国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一流学术工作,建立一流的学术传统,在世界上的学术界占一席之地。

姜:您在这边除了负责整个中心的运作以外,自己还做研究吗?

聂:如果有感兴趣的题目也会继续去做,但年纪大了,有自知之明,我现在最主要的工作还是物色人,再就是树立一个学术传统。到目前为止,原有的研究员都没有留下来,三位转到物理系去做教授了,还有到人民大学、北师大的,一共出去了七八个。

姜:不留的概念就是您认为他们……聂:中心的设想是少数固定性的成员、多数流动性的研究人员,对固定性的成员,要求是比较高的。这也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做法。

姜:不留其实比招人更难。

聂:对,你说得完全对。不过学校还是很支持我们,比如有人就告到校长那里去了,校长不理睬,由中心自己决定。

姜:除了找人,是不是还得找钱?

聂:钱也得要找啊。主要是靠杨振宁先生,杨先生前前后后从外面募到了差不多一千万美元,现在这一千万美元都摆在外面做投资,应该会增长的。这笔钱就是我们中心最大的保障了,比如那时候请姚期智来,我们就跟他说,能给他在普林斯顿一样的薪水。那之前,我们跟校方并没有打过招呼。因为我们不靠政府的钱,不靠清华的钱,我们有基金会,有那笔钱,所以在这方面我们是比较自由的,比较容易请到最好的学者。姚期智到清华来了之后,结果还是由学校设法解决了薪水的问题。

姜:现在好像复旦等大学也在成立高等研究院。

聂:其实最重要的还是看怎么做,比如香港大学前几年也成立了高等研究院,我那边很多朋友跟我谈起这个事。像朱经武他们办的高等研究院,跟我们的想法完全不一样。

姜:他们是怎么做的?

聂:他们找过一些社会上很有名气的人,比如李开复、张亚勤。

姜:你们找的是做学问的人,比如姚期智。姚期智本来是招博士研究生的,他后来为什么决定去教本科呢?

聂:是这样的,他原来在普林斯顿大学教书嘛,当然那边也有中国去的留学生。在中国,计算机学科最好的是清华的计算机系,但是他发现,到他那里去念研究生的清华计算机系的本科生,很多最基本、最重要的东西刚开始都不知道。当然这边的学生真的是非常聪明,所以他觉得要从本科生开始培养起。

姜:为了打下更好的基础。

聂:这个其实是很费力的。他开一个本科生班,从二年级开始每年选三十个人,他自己也教,也从国外请了些其他老师来教,教的很多是原来这边没有的课程,但恰恰又是最基础的课程。这边就是为了应用,做一些马上有用的事情,里面的学问不去研究。现在校领导们恐怕也都慢慢认识到我好多年前讲过的,中国大学的理科——文科你们更有发言权——理科虽然不如国外,但还可以去找这个差距,比如人家也许是一流,我们这边是三流;但是工科跟国外根本没办法比啊。

姜:差得那么远?

聂:研究的内容和对象就不一样。

姜:是思路不一样,还是课程设置不一样?

聂:这边还停留在工程的具体应用阶段,而不是在研究学问,工科里面也有基础性的学问。

姜:所以您一再强调基础科学研究,就是为了要解决这个问题,使我们的研究水平扎扎实实地从基础做起?

聂:所谓基础并不见得是从一二三开始,而是指对一个学科最深层次的、最重要的一些道理的理解。

姜:那还是课程设置的问题啊,他们都不知道什么是这个学科最重要的东西?

聂:恐怕他们知道,但第一他们顾不及……姜:什么叫顾不及?

聂:大家都争着做项目去了。现在工科的人最主要的就是争取项目啊,有了项目才有资金、房子,你才能提成啊。能争取到大项目就可以很富有,现在清华校同里也有很多开宝马的。

姜:现在很多研究生都管自己的导师叫“老板”。

聂:对啊,学生成了打工仔了,为“老板”做项目。

姜:如果把最基础、最深层次的问题纳入课程设置当中,是不是就能解决一些问题?

聂: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些人不一定教得了。如果你一天到晚关注的不是学术,怎么教得了呢?而且这个问题也不是一两个校长就能解决的,还得靠学科内的人来掌握。所以讲来讲去,其实就是中国缺少一个学术传统。任何一所好的大学,都是经过很多年的累积、转变,慢慢演进过来的。

姜:所以您一直强调要树立一个学术传统。可是老清华、西南联大这些都很好啊。

聂:我知道,可是完全断掉了。像西南联大,在那么清贫的环境下,它还是有追求学术的精神,有那么一种风气,一种人文精神。但是现在,大多数人都在为钱在挣扎。

姜:这就不是一个学校的问题了,而是整个社会的风气。

聂:我们是不是把话题扯得太远了?

(笑)你不是要谈“活法”吗?这样讲下去的话,我们恐怕就“活”不了啦。

姜:哈哈……不过所谓“活法”,也是一个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您一生所做的事业,您的有所取、有所舍,基本上就是贯彻您刚才谈到的这种价值观,包括对学术的态度,而且这些问题对现在的中国来说太重要了,大家也都在讨论。

聂:比如你现在做的中国文化论坛。

姜:对,我们也有关注和讨论。

聂:我参加了第一届论坛嘛,其实我对那个主调是不太赞成的,如果纯粹只是返回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对中国现在这个社会的发展来说是不够的。

姜:单纯的返回当然不行,传统还需要有一个创造性的转化,这是林毓生的观点,我觉得有道理。但什么是东方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以及如何转化,都是值得讨论并应为大家关注的问题。

聂:在西方文化的背后,宗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告诉那个社会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善的,什么是对的,这起了很大的作用。

而儒家更注重稳定,更功利,更现实。

基督教是相信有一个上帝的,那代表自然,人是恶的,都有原罪,所以世上的人要互相监督。

姜:所以要有法律,而儒家是讲“性本善”,什么都可以协调、商量,所以中国的法制从来都是不严格的。

聂:美国这个社会确实有它的长处。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技术掌握得很好,很多东西它可以比美国做得更好,而且更廉价,有一阵子美国对日本恐慌得不得了。可是后来,很多新的东西都是从美国出来的,而且也不是从传统的大公司出来的,都是从小家小户开始,突然冒出来的,靠的就是不断创新。在中国现有的制度下,创新真的很难,尤其是国营企业。如果做事情只考虑怎么样保险,怎么样能马上看到效益、产值,那就不可能有创新,也就不可能有长远的发展。

不过我还是觉得,中国现在能走到这一步真是很不容易。我以前在国外的时候,碰到来美国念书的同学,就跟他们讲,将来中国一定会起来的,你们其实不一定要长期留在美国,回去会有很多机会。但我还是没想到中国会发展得这么快,从财富的累积和建设的速度来讲,这一二十年完全超乎我的想象。

姜:但是这么快速的发展,带来的问题也很多。尤其一个社会如一切以钱为中心,什么都可以用钱买来,那会很可怕。

聂:速度还不是关键,即使速度慢一点,问题也不见得会少,我觉得还是人文价值取向的问题,这就牵涉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了。

姜:首先,可能还是人文教育的缺失,你认为这些问题该如何改进?

聂:说实话,我不知道怎么解决,可能只有慢慢去调整。人文教育的问题,我想这还不完全是大学、中学或小学的问题,家庭其实更重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要想社会慢慢转变,首先每个家庭都要有转变,假如父母很功利、很糟糕,孩子怎么可能好呢?在这方面,我想你们,尤其是媒体,能发挥的力量还是很大的,要使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慢慢改变。而我们这边呢,我上次跟你说过,其实就像一座孤岛,我也不去管外面的纷扰,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姜:坚守为学术而学术。我相信社会的进步和改变,需要像您这样,每个人从自己做起。总的体制、教育、社会价值的改变,也需要每个人去坚守和推动。谢谢您的坚持和贡献。

话说西门大官人

陈东有

《金瓶梅词话》中的第一号角色西门庆——书中常称“西门大官人”,是个名声很不好的人物。以前常被批为“流氓、恶霸、市侩”,等等,后来由研究者立起另一评价为“中国十六七世纪的新兴资产者”。

前批是从道德角度,后评是从社会经济角度,因而曾经争议过一阵子。近来听说有某地为当地招商引资、发展经济,苦于名声不响,又实在找不到“名闻遐迩”者,于是力争西门庆的“籍贯”“地望”,好让这位当年小说中的“大官人”为“家乡”招财进宝,至于道德的好坏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对西门庆的这些批判和评价,反映出不同层次的看法,不同的时代的观点。

同类推荐
  • 观照:81个教育批判性思考

    观照:81个教育批判性思考

    本书收录文章系作者近年对一些教育问题的思考。文中观点多从质疑教育现象得出,角度比较新颖,论述重视逻辑性。因为日常教育随记,故亦不乏轻松幽默之笔。本书对日常教育现象多有批判性思考,对学校教育、学校管理、教师成长、家长指导和学生发展具有一定启发性作用,适合教师、家长等教育管理人员阅读。
  •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下)(破解人类文明之谜)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下)(破解人类文明之谜)

    从古至今,学术论著不知有多少华章,然思考的世界的且影响今日的又有多少呢?本书收集了中外一百篇思考世界的学术论著,百家齐鸣,百花齐放的壮景,让我们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瞻望未来的辉煌!
  • 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本书对传统国学经典中的精华,历代名著中的名言警句,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歇后语、俗语、谚语、谜语、绕口令,经久不衰的经典对联,历久弥新的各种典故等等进行了整理汇编。把这些形象鲜活、言简意赅、历经千年沉淀却盛传不衰的语言文字,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再现于读者面前。无论是先哲的至理名言,还是才子的诗词歌赋;无论是智者的真知灼见,还是平民的家长里短,都让人受益匪浅。它们或音韵优美,或意味深长,或幽默风趣,或哲理深刻,使人在文化享受中提高文化修养。
  • 谁来为教育买单

    谁来为教育买单

    在古代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相信,这是改变自身和家族命运的不二法门。殿试试卷一页。在经历了1000多年的考试之后,中国人真的养成了“考试情结”?改革开放之后恢复高考,现在的教育制度深受科举的影响,从而扼杀了教育的内在精神,教育的目的本来是培养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个体,但现在教育的精神都被异化,人人都变成考试人。我们似乎看到这样的身影,清朝状元翁同龢秉烛夜读,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在嘶声呐喊……
  •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热门推荐
  • 雪球专刊第016期:舌尖上的投资

    雪球专刊第016期:舌尖上的投资

    1899年,可口可乐的拥有人阿萨·坎得乐和罐装厂签署了一份几乎覆盖全美的永久性合同,他以1美元的代价把合同卖给了他们,合同的内容还包括赋予他们永远以固定价格购买可口可乐糖浆的权利。结果,这个合同拖累了可口可乐公司几十年,给可口可乐的盈利能力造成巨大影响。
  • 我在战国当大王

    我在战国当大王

    一觉醒来,烟尘落尽,误入先秦大地。这里有丰神如玉的战神蒙恬,亦有腹黑闷骚的燕太子丹。这里的女子风华无限,这里的男儿慷慨悲歌。既来之,则安之。且看一朝穿越过来的叶泽,如何玩转战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妙吉祥平等观门大教王经略出护摩仪

    妙吉祥平等观门大教王经略出护摩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奇妙幻世

    我的奇妙幻世

    一梦一世界!何为梦?现世与幻世的交融,令原本处于现世的我,出现在了幻世之中,以丘阳珞霍的身份,全力以赴去珍惜爱我之爱,伐我之伐……以造物主为目标前行…即是梦,便又是现实!
  • 常见病食疗妙方

    常见病食疗妙方

    向广大读者介绍的“食疗妙方”,不仅可避免“药毒”对人体长期的伤害,还具有一定的预防疾病与保健功能。众所周知,治病须靠“三分治、七分养”。还着重介绍了每种妙方的做法及功能解析,以指导患者用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科学的饮食习惯来调养身体。
  • 进击吧,神兽奶爸

    进击吧,神兽奶爸

    云逍只是翻了一眼星海经,结果蹦出来一群神兽叫爸爸。带一个娃已是不易,结果一群熊孩子叫爸爸,偏偏还都是超级可爱、粉雕玉琢的辣种。……无尽的黑暗之域。黑暗域主看着大箱大箱的财富被云逍搬走,满心滴血:“前辈,可不可以给我留一点?”“前辈也想啊,奈何这孩子需要奶粉钱啊。”云逍摸着一侧火焰熊熊的麒麟。“粑粑,我不喝奶粉。”“不,你需要!”
  • 最热cp

    最热cp

    周星宇被爆恋情后,微博爆炸。一档恋爱节目播出后周星宇大撒狗粮。记者:有网友问周星宇二十四孝男友是怎么培养的。周星宇:这个不用培养,我每天都在想除了我她会有更好的选择,她可选择一个跟她学历相当,那个人可以每天陪着她,可以陪她环游世界,陪她逗猫……所以我除了对她更好一点我没有其他优点,她跟我在一起的每天我都是感恩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三十六计演义(白话本)

    三十六计演义(白话本)

    “三十六计”是中华民族智慧之花结出的硕果,集中历代“韬略”、“诡道”,从统军作战到治国兴邦,从兴办企业到商业经营,从人际交往到体育竞技,无不蕴涵三十六计的谋略,书中不少计名、语汇妇孺皆知,吟诵如流。从古至今,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凡夫俗子,无不倚重智谋计策去达到预定的目的。本书按照“三十六计”的顺序,对其进行阐释,并以清新的文笔,动人的情节,讲几则故事,介绍一种计谋,议论一点道理,便于读者理解其中深邃的思想,并从中获得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