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2100000002

第2章 特稿(2)

一九。八年七月十一日,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向当时清政府正式声明,将美国所得的‘庚子赔款”的半数(约1200万美元),退还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一九。九年十月,第一批“庚子赔款”

资助的留学生赴美。在一九一。年八月的第二批‘庚子赔款”资助的留学生中.就有胡适、赵元任、竺可桢等日后着名的人物。一九一一年初,利用‘庚子赔款”专门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正式成立。在此后十多年间,由清华派出的留美学生就达一千多人。一九二八年,清华学校改名为清华大学。我国的‘两弹一星”元勋中,钱三强、王淦昌、彭桓武、周光召等人就毕业于清华大学。而钱学森,邓稼先则是由美国大学提供奖学金赴美留学.他们后来都成为新中国核物理界的先驱。在那个战乱年代,正是因为美国对中国现代教育的重视,才造就了一代栋梁之材。

更叫人感动的,是美国人民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无私的援助。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以后,由于日本对中国工业企业的狂轰滥炸,使我国的重工业、轻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整个抗战期间,中国钢铁产业完全停产,其他轻重工业也奄奄一息,战略和民用物资绝大部分需要进口。

汽油、煤油、柴油、橡胶、汽车配件的百分之九十七,钢的百分之九十五,药品、棉纱、白糖、纸张的百分之九十,武器弹药的百分之八十,都需要依靠美方的供给,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战,美国人不仅向中国提供了几十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而且把难以计数的战略和民用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中国。

一九四二年,由于日本军队在缅甸击败英法军队,控制了中国的国际运输通道.截断了中国最后一条补给线.中国的抗日战争陷于了空前艰难的岁月。此时又是美国人向中国伸出援手。于是世界航空史上最伟大的奇迹诞生了——美国人开辟了横跨青藏高原、穿越喜马拉雅山的驼峰航线。驼峰航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东至昆明,全长八百多公里,山峰平均海拔在四千五百米到五千五百米,最高处海拔七千米。由于冰峰参天,空气稀薄,气候变幻无常,飞行条件极为险恶,因此这条航线也被称为‘空中的地狱”。据美国官方后来公布的数据,驼峰航线开辟后,曾有五百多架运输机夜以继日地飞来飞去,给中国每天运送二百吨物资,最高时每月运送物资达八万吨,从不中断。从一九四二年五月到一九四五年九月,被称为‘飞虎队”的美国空军志愿飞行队,共飞跃驼峰八万次,飞行一百五十万小时,运送部队三万二干人,运送物资一百四十万吨。美国在驼峰航线上共损失运输机五百六十三架,每三架飞机就有一架在飞行途中坠毁。坠毁飞机最集中的地方残骸连绵一百多公里。在三年多的援华空运中.美国空军牺牲和失踪飞行员及机组人员共计一千五百七十九人。

美国的这些援助都是无偿的援助。美国的这些飞行员都是美国人民的儿子。他们把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了中国的抗战。

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粉碎了日本人企图切断中国与国际联系的交通线而迫使中国屈服的图谋,奠定了中国正面战场的战略反攻、并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在中国历史上,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这样无私地帮助过我们?如果没有美国人民的坚定支持,中国没有能源、没有先进的飞机、坦克、枪支大炮等作战物资做保证:如果军人的枪炮里没有子弹和弹药,飞机、坦克、汽车里没有汽油,负伤的战士没有医药的救治等等,我们能打赢这场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吗?如果认为仅靠小米加步枪、靠人命抢夺敌人的武器就能取得胜利,那不仅是一种幼稚的思维逻辑,而且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无稽之谈。(以上参考了《从历史看美国对中国的援助》

和《美国的恩情我们还记得吗?》两篇文章)。

早在一九三八年二月,毛泽东就在对合众社记者王公达的谈话中说过:“美国民主党的赞助国际和平,罗斯福总统的谴责法西斯,霍华德系报纸的同情中国抗日,尤其是美国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抗日的声援,这些都是我们所欢迎与感谢的。”

可是,七十多年过去了,还有几个人知道和记得美国人的无私帮助呢?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如此健忘了呢?

一些国人对历史的遗忘,不仅表现在对别人恩惠的遗忘,而且表现在对历史上的罪恶和历史教训的遗忘。

比如现在很多国人就忘记了秦始皇的罪恶,忘记了他的专制和暴政。有一部电影,甚至歌颂秦始皇为英雄。我不知道这些编导是怎么想的,也许他们认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高度专制的大一统社会是丰功伟业,所以连焚书坑儒和残酷剥削压榨民众的罪恶也可以忽略不计了。这确实表现了一些国人对历史的无知和对罪恶的漠视与健忘。

这里我们不说别的,就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也并不是什么丰功伟业,而是一场空前残暴的大屠杀。《秦史集》记载苏代致燕王书说:“秦之杀三晋之民数百万,今其生者,皆死秦之孤也。”战国时代中国人口如果以二干多万人计算(按:郭沫若《中国史稿》的数字),则秦国所杀害的人数达百分之二十左右,足见秦始皇对中原人民的杀戮之残暴以及对社会生产力和文明积累的破坏之巨大。这样的行为,怎么能称之为丰功伟业呢?

还有一部电视剧,居然把残暴专制的暴君雍正皇帝歌颂成为一个‘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明君。剧中还把雍正皇帝对民众残酷剥削得到的几千万两银子.当成雍正皇帝的一大政绩。电视剧播出后,居然得到众多好评,这显示了很多国人对历史的无知和愚昧。也许他们忘记了,也许他们不知道,雍正年间在少数民族地区‘改土归流,”把地方自治的‘土官”,改为中央派遣的‘流官”,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结果大大加重了对少数民族的剥削和压迫,“赋税徭役十倍於前”,导致湘黔边境几十万苗族民众无法生存而造反。之后还有白莲教少数民族大暴动。雍正皇帝国库里的银子就是这样靠对民众的巧取豪夺得到的。这还不说雍正皇帝如何大兴文字狱、如何闭关锁国,如何残暴屠杀大臣和民众等等。这样的历史罪恶我们怎么可以忘记?

秦皇、汉武、成吉思汗、朱元璋、雍正、乾隆等专制统治者的罪恶,因为年代的久远我们不说了,就拿近现代以来的许多历史的罪恶和教训来说,又有多少人真正记得呢?例如给国人带来无数灾难的‘文化大革命”,过去不过四十余年,如今,有多少人还能够记住它的教训,去探寻“文革”发生的根源?如今,如果向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讲述‘文革”的历史,他们会觉得这是在讲述一个外星人的故事。这段历史好像没有发生过。这种现象实在令人忧虑。像‘文革”这样的全民族的大灾难,怎么能够被淡忘?怎么能当作没有发生过?这样重大的历史教训如果不彻底反省,那么,我们的未来又怎么能令人乐观?如果我们不深刻地反省‘文革”

发生的根源.并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去铲除“文革”发生的土壤,谁又能保证类似‘文革”的社会悲剧不再重演?

被遗忘岂止‘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还有反右、反右倾、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年大饥荒、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等等政治运动,都逐渐被许多人遗忘了。难道我们真的是一个失去了记忆的民族吗?

现在有些人不仅忘记了“文革”对人权严重侵犯和计划经济给人民造成普遍贫困的历史,反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对‘文革”进行诗意般的美化,继续制造个人迷信,这样发展下去,将会是什么局面?

当国家宪法不能保护普通百姓的生命和人权时,同样也不能保护刘少奇这位国家主席的生命和人权,不能保护各级领导人的生命和人权。像‘文革”这种造成‘玉石俱焚”的社会大动乱决不是中国人所需要的。所以对‘极左”思潮的复活决不能掉以轻心。历史的教训岂能遗忘!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说过:“人类反抗强权的斗争,就是记忆反抗强权的斗争。”正如胡平先生所说:“消解历史的神圣性导致人们只是‘活在当下’,以眼前的厉害为唯一准绳,因此它有利于权势者而有害于反抗者有害于大众,有利于恶而有害于善。对于缺少宗教的中国人,如果历史不再神圣,那么还有什么神圣?如果中国人的人生失去神圣,那将是怎样的人生?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对历史心怀虔敬。”(转引自傅国涌着:《从龚自珍到司徒雷登》,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

是的,一个民族必须牢记并且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历史。只有牢记并且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文明历史,才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文明的精华和糟粕,从而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而一个不能牢记并且正确对待自己文明历史的民族,很难说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事情很明显,一个民族连自己的文明历史都可以遗忘,都不能正确对待,又怎么能够期望这个民族以伟大的胸怀面向未来?

我们应该看看别的民族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历史的。

以色列是一个很小的国家,但却是一个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都很强大的国家。为什么以色列会这样强大?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犹太人对自己历史文化的铭记,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在这里,我们从一个小小的细节就可以看到。《圣经》记载了犹太人的历史.为了让自己的子孙熟悉并牢记民族的历史,犹太人就在《圣经》

的每一页上涂上蜂蜜,让幼儿去阅读,孩子用手指翻书,就会粘上蜂蜜,他们后来用手指放到嘴里,就会吃到蜜糖,很甜。犹太人就是用这种方法吸引孩子们去读《圣经》,去熟悉自己的历史文化,意味到这是甜蜜的事情。再看看犹太人对死难同胞的纪念,也可以知道这个民族对历史的铭记。每到犹太人的受难日,犹太人就开始纪念死难的同胞。在大屠杀中死去的每一位犹太人的名字,都被神圣地朗读一遍,所有名字念完要念一天一夜。念这些名字的,都是一些二十岁上下的大学本科生。

纳粹大屠杀时,连他们的父母都大部分还没有出生。可是他们那种虔敬,让你觉得他们自己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由于犹太人牢记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所以犹太人在自己的国家灭亡两干多年之后还能重新建国,所以这个民族坚不可摧。

牢记自己历史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恩怨分明和知恩图报的民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中国当时出于对犹太人的同情.在上海收留了几万名犹太人,挽救了他们的生命。当时中国还同意在东北划出一块地方,作为犹太人建国之用。虽然后来犹太人没有在东北建国,但对于中国人的这一恩惠,犹太人至今念念不忘,为了报答中国人的恩情,以色列不顾其他国家的反对,给予中国多方面的技术援助。一个不忘别人恩惠的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但是,对当年屠杀犹太人的纳粹分子,以色列入也是穷追不舍。一九四八年以色列建国后,就把在全球追杀纳粹仇人当成一项国策。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去十多年后的一九六。年五月,还把那位已经隐居在阿根廷的曾经奉命屠杀了几百万犹太人的老纳粹分子阿道夫·艾希曼秘密绑架到以色列审判。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以色列最终判阿道夫·艾希曼灭绝人性罪,处以绞刑。艾希曼被绞死在拉姆勒监狱,由于他的子女们不敢露面来领取骨灰,一九六二年六月一日,以色列海军奉令将艾希曼的骨灰倒进公海里,以免以色列领土受到玷污。对以色列这种锲而不舍追杀纳粹的精神,连艾希曼本人也十分佩服,临刑之前还表示以色列组织和计划工作十分出色。犹太人有一种精神,那就是绝不忘记历史的罪恶,追击仇敌至天涯。

六十多年来,犹太人靠企业家的资助,陆续将几千名漏网纳粹分子从世界各个角落追捕归案。正是因为这种精神,她的敌人对她敬畏三分,正是因为这种精神,这个民族具有举世无双的凝聚力。以色列民族这种恩怨分明、铭记历史的精神是值得国入学习和反思的。

我们再来看看法兰西人。他们也是牢记自己的民族历史的。一个很重要的例子,法国人一直念念不忘拿破仑执政时的恩惠。所以,当拿破仑百日复辟时,只带着少数随从,一枪不发地走到巴黎,沿途与他敌对的军队都高呼“皇帝万岁”而倒戈。拿破仑的复辟,巩固了拿破仑自己创立的保护私有财产制度和陪审团制度的法律体系,使法国的历史大大前进了一步。

法国先贤祠,是永久纪念法国那些在思想、精神、文化等方面作出最杰出贡献的人物的圣殿,这儿安葬着伏尔泰、卢梭、雨果等七十二位伟人。先贤词大门正面,门楣上镌刻着几个大字:“伟大人物,祖国感恩。”可见法国人对自己文明历史的铭记,对前人的感恩戴德。在这里,人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法国的文化、历史、精神的伟大。这里是法国的圣地。

进入地宫,伏尔泰和卢梭安葬在整个墓群最中心、最显赫的位置,棺木高大、精美。

他们被尊为法国的精神先驱,葬在一处。

伏尔泰的棺木前面耸立着他的全身雕像,右手捏着鹅毛笔,左手拿着一卷纸,昂首目视远方,似乎是在沉思。棺木上镌刻着金字:“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它拓展了人类精神,他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

隔着走廊,与伏尔泰相对的是卢梭的棺木。棺木的正面有一扇门,门微微开启,从门缝里伸出一只手来,手中擎着一支火炬,象征着卢梭把自由、平等的思想带给法兰西。卢梭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社会契约和主权在民的思想,不仅是法兰西共和国的立国思想,而且也已经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法国人用先贤祠这样的方式,永远铭念那些为法国思想、文化作出伟大贡献的先哲们,让一代代法国人牢记这些伟大的名字,学习他们的思想,继承他们的伟大的精神遗产。这样的民族令人尊敬。

我们再来看看美国人。在美国,且不说详细描述和反思美国历史的书籍汗牛充栋,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也随处可见美国人对自己历史的文化的铭记。

在美国,你只要看看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的仪式,你就会被美国人对生命和历史的尊重的感情所折服,那种庄严,那种神圣,让人由衷产生崇敬之情。

美国首都华盛顿的阿灵顿国家公墓.是一个专门安葬为国捐躯者的墓地,是一个荣誉归葬地。在这里,只有为国捐躯的战士才有资格安葬.任何官员直至总统都没有资格安葬在这里。为什么美国要作出这样的规定?就是要让美国人对为国捐躯的战士表示崇敬,世世代代对这些战士感恩戴德,牢记美国的历史。

同类推荐
  • 市民社会与国家二分架构研究

    市民社会与国家二分架构研究

    本书从市民社会与国家二分架构是市民社会理论的核心这一议题入手,进行系统分析和阐述。作者认为市民社会与国家二分架构模式是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二分架构模式发展和演化到民族和主权国家形成、市场经济得以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时期才形成的,市民社会应该是对个人生活发展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并获得独立性之后,对所有个人生活领域的概括性表述。国家则代表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公共生活。以市场经济为核心的市民社会和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国家相伴而生。市民社会与国家二分架构是对个人生活与公共生活二分架构演变到一定阶段对整体社会状态的新概括。市民社会和国家分别体现了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一般人生活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等不同的活动原则,表现出严格的区别。
  •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同人报刊是近现代新闻事业史上的一个很典型的现象,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报刊活动是同人报刊最重要的一部分。《努力周报》在同人报刊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地位。《论证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以<努力周报>为例》以20世纪20年代初胡适等人创办的《努力周报》(《读书杂志》)为研究对象,剖析自由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后面对专制、腐败的政治现实,在论政和启蒙间进行抉择时的犹豫与矛盾心态;在研究论政、启蒙的具体运作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周报在国家统一、列强侵华、教育成败、监督政府等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在新诗、古史、民主制度、科学与人生观、批评的伦理等讨论中的态度,并对传播形式与效果进行探寻。
  • 北大微讲堂导读1

    北大微讲堂导读1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
  •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泰勒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泰勒

    本书努力诠释“泰勒原理”的思想精髓,对有关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解读和剖析,并且结合具体的实践案例,分析如何去将“泰勒原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在遇到有关的课程问题时,希望本书能够为广大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提供帮助。“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教育事业的追求无止境。相信学习了“泰勒原理”,中小学教师会有所收获,进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快地达到专业圆润的境界。
  •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即兴发挥、临场应变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在简要介绍了几种临场应变的综合技巧之后,全书从开场导入、话题进行、即兴采访、受众交流、嘉宾把握、困境解围等方面列出了节目主持中可能出现的50种场景,并通过大量实例来说明应对技巧和处理原则。
热门推荐
  • 千帆掠过只为君

    千帆掠过只为君

    前世为书生,丢弃千金之女名誉,放弃自身闺誉,只为书生一句:此生小生有小姐如此美眷,人生无憾。得到一出“林婉一见长生误终生”之当红戏剧。最终,纨绔未婚夫死于书生之手,她终是得偿所愿,一世凄苦。今世为纨绔:携带十里红妆,温柔含蓄逼迫纨绔未婚夫成婚。书生质问,轻飘飘一句:此生不要书生,要纨绔!且看重生归来之千金如何玩转书生,斗后娘,斗二妹,下嫁纨绔笑看人生。
  • 恋爱宝典(上)

    恋爱宝典(上)

    这是一个作家与出版人相互角力的故事。小说中的作家“我”发现周围的朋友没人再看书,自己也已经很多年写不出一部完整的作品,而出版人又因为商业利益不断地催促“我”写书。当“我”难得有灵感,决定认真写一本书之后,出版人又拿到“我”正在写的文本,大刀阔斧地改成了具有商业性质的流行小说。“我”不断地写,出版人又不断地改。在这里“我”代表了“美”,而出版人代表了“好看”。与其说是“我”与出版人在角力,更确切地说是“美”与“好看”之间的对抗。
  • 锦瑟依旧待卿归

    锦瑟依旧待卿归

    初见时,她是女扮男装的公子哥,面对众人对北萧丞相的崇敬不屑一顾,他是游走四方的镖局少当家,因她的特别而注意,一番闲谈后,他们互为知己。再见时,她是与侍女走散的小姐,他出手将她救下,于是两人相交。她是南元公主元箬安,他是北萧丞相有司钰,他与她相识于意外。可再回首,她是亡国公主,他是北萧最年少有为的丞相,他与她,已然陌路。“国仇家恨,不可忘,你与我,永不相见。”于是,他穷尽毕生之力,也未能寻到她。元箬安:我们曾约好,一起去看漠北的黄沙,南边的烟雨,去看雪山,大海。但终究,我们无缘。漪华:钰哥哥,你终会知道,只有我才是最适合你的。孟棋悦:阿南,等等我,我去陪你。(虽然开篇说女主有参政,但是本文与朝廷政事无太大关联)
  • 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

    在汉代出现了一部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奇书,这部书虽然在当时默默流传,世人很难理解它的奥秘;但唐代后名声大振,宋代时被称为“万古丹经王”、“丹经之祖”、“丹中王”,可谓古今炼丹第一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唐缺九州经典力作(套装共11册)

    唐缺九州经典力作(套装共11册)

    本套装包含《九州·黑暗之子》、《九州·无尽长门Ⅰ:尸舞》、《九州·无尽长门Ⅱ:亡歌》、《九州·星痕》、《九州·云之彼岸》、《魅灵之书》、《九州·轮回之悸》、《九州·丧乱之瞳》、《九州·戏中人》、《九州·龙渊》、《九州·登云》11本书籍。《九州·黑暗之子》九州大地隐秘的一角——牲畜贸易小城青石城,接连发生离奇凶杀案,人心惶惶。《九州·无尽长门Ⅰ:尸舞》皇帝的一道谕旨,在全天下抓捕与世无争的长门僧人,所有长门僧都陷入了险境。《九州·无尽长门Ⅱ:亡歌》非典型长门僧安星眠,在前往宁州解救女友雪怀清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情……《九州·星痕》一夜之间,七位顶尖星相家全部离奇死亡。15年后,星相家的两位后人,还有一个捕快和个杀手,四个人在星命的指引下开始寻求真相。《九州·云之彼岸》一连串诡异的死亡事件让平和繁荣的淮安城陷入了严重的恐慌。《魅灵之书》魅灵一书,书写着魅族悲伤的过去与未来。《九州·轮回之悸》死灰复燃的神秘邪教、诡谲难辨的宫廷密谋,环环相扣的谜中谜。《九州·丧乱之瞳》在九州各地突然发生许多杀人挖眼的恐怖事件,游侠云湛回到家中,发现已死去的独眼人……《九州·戏中人》一款名为“九州”的网络游戏,玩家在游戏里受到重伤或被杀死时,在真实世界中就会精神失常?《九州·龙渊》、《九州·英雄》的同系列中篇集,围绕着云湛、姬承等人的生活。《九州·登云》那一日天现异象,无数火石坠落大地,天界分裂,翼人叛乱。
  • 帝王狂宠:绝色妖娆傲世妃

    帝王狂宠:绝色妖娆傲世妃

    她二十二世纪最顶尖的杀手特工,精格斗、擅暗杀,一手医术更是出神入化举世无双。一朝穿越,她竟成东凌国护国府嫡小姐的丫还。容颜尽毁,家产被夺,还抢她婚约,好,很好,家产可以不要,渣男你要送你,但你步步紧逼,期我、辱我,处处要至我于死地,我若不闹你个天翻地覆不得安宁如何对的起我杀神之称。一剑挑群雄,一名扬四海。且看她如何玩转这异乡之界。
  • 寻找太阳

    寻找太阳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止战之后

    止战之后

    一位正值妙龄的女性穿越到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女孩身上,明明是女孩子的身体,为什么她的父母都要喊她儿子呢?这其中有什么隐情嘛?看似柔弱的瞎眼男孩,那么可爱那么好的一个人,为什么偏偏命运那么惨?一个陌生的面具男子,有着暗夜公爵般邪魅的神秘男子,为什么会三番五次的救她呢?而她的到来,似乎与五百年前的那场私奔有关……
  • 水临天下之魅女回归

    水临天下之魅女回归

    在洪荒时代,他和她同时诞生,从无人到有人,他们彼此守候,当她爱上别人时,他默默退出,守候着她,看着她一次次被人伤害却又不放弃,他心疼,看着她一次次忍受轮回之苦,他无奈,只等着她回首可以看到她,但是,为什么好不容易她回来了,冒出这么多人要和他强老婆,怎么可以!她以为那个人就是她爱的,于是,她坚持了几千年,但是最后,她输了,但是当她回头时发现原来她爱的是他。所以她对他说“我回来了”(本文一对一,男主腹黑,女主外冷内热,无小三,无背叛)片段一:“你是谁?”某人带着万分不爽看着笑得花枝乱颤的某男。“我是她的夫君。”不远处正高兴的某女听到。尼玛,骗谁呢,我还没结婚呢,从哪来的夫君!片段二:“你在干什么!”某女看着某男的咸猪手忽然有一种冲动。“没干嘛,你睡吧,我一会就忙完了。”某男抬起头说了一句继续埋头苦干。“滚!”某男便回到了地上。片段三:看着某女慢慢向自己靠近,某男终于有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夫君,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