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4300000002

第2章 百万大裁军(2)

1986年9月2日,中国官方的新华社称:“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今天上午在中南海接受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六十分钟’节目记者迈克·华莱士的电视采访。

“邓小平回答了华莱士提出的有关中国经济改革、中国统一、中美关系、中苏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第二天,《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刊登了这一消息,并配上了一幅邓小平接受华莱士采访的照片。

这份简短的报道在当时十分引人注目,又令人颇费猜侧。邓小平接见美国记者的情形如何?具体谈了些什么?有没有新的、惊人的东西出台?官方消息没有透露任何细节。

职业的敏感使在京的外国记者纷纷出动,千方百计想早日搞到邓小平的谈话,无奈中国方面除了上述的报道外,不愿再披露更多一点的东西。不仅如此,有幸受到邓小平接见的华莱士,在完成了这次着名的采访后也守口如瓶。他遗憾地告诉记者们:“在这次与记者的谈话播出之前,我们不会透露任何内容。我相信你们能理解。”

华莱士主持的“六十分钟”节目固定在每星期天晚上播出,而邓小平接见美国记者这一天还是星期二,即使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以最快的速度把节目制作好,也只能在四天后9月7日晚与观众见面。在这之前,该公司自然不会泄露自己的独家新闻,而使星期天的节目失色几分。造成轰动效应,是新闻界苦心追求的目标。

但是,守口如瓶的华莱士难以抑制成功带来的冲动,他喜形于色地告诉同行们:邓小平在谈话时非常幽默,看起来“在休假后很健壮。”他还得意地透露说:邓小平在接受他的采访时,非常乐于提供消息。

中国方面沉默,美国方面的封锁消息,使这次采访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人们期待着星期天的来临。

果然,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不负众望。9月7日晚,电视台播放了邓小平接受华莱士采访的全过程。当人们看到那张熟悉的东方人的面容在美国电视屏幕上谈笑风声时,都深深地叹服这位时代风云人物卓越的才能、超人的智慧。

美国轰动了。

世界轰动了。

一时间,几乎全球所有的新闻机构都以最快速度报道了邓小平同华莱士的谈话。许多电视台纷纷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要求购买谈话的播放权。中国《人民日报》在9月8日和9月15日分两次刊登了邓小平谈话的详细内容。

在电视录像播放后的一周多时间里,邓小平谈话一直是世界舆论评论的中心话题。

华莱士在全球又制造了一股“邓小平热”。

一对一

现年68岁的华莱士出生在波士顿一个俄国犹太移民家庭。他身材高大魁梧,仪表堂堂,有一种典型的西方记者的派头。青年的华莱士爱好广泛且多才多艺,但他最热爱的却要数新闻事业。他那英俊的相貌、翩翩的风度、漂亮的嗓音,也使他具备一个新闻工作者得天独厚的条件。从大学二年级起,他便与新闻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毕业后,他先后就职于密执安大学广播中心和底特律广播电台。1968年起,他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主持人。在他主持下,这个节目在竞争激烈的美国电视界享有极高的收视率,多次获得大奖。华莱士这个名字,也象“60分钟”一样,在美国家喻户晓,他也因此而成为世界第一流的新闻记者。

18年来,华莱士倍尝了事业的艰辛与成功的欢乐。作为新闻节目的特派记者,他采访过“水门事件”、越南战争和中东战争;他单独采访过的国际风云人物就有十多个:约翰逊、尼克松、里根、霍梅尼、萨达特、贝京、巴列维国王、指挥越南战争的威斯特摩兰将军……但是,无论是在逆境还是顺境,他始终以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高度的职业责任心,向一个又一个的目标攀登。这一次,他把镜头对准了邓小平,决议要在他成功的道路上,再留下一个辉煌的足迹。

为了这次采访的成功,华莱士煞费苦心,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仔细阅读了几乎所有能够找到的有关邓小平的文字材料,其中邓小平的女儿毛毛写的《在江西的日子里》一文,描述了邓小平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还请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和中央电视台提供一些有关邓小平的革命经历和工作、生活方面的影视资料,如邓小平与刘伯承在解放战争中指挥战斗、邓小平在十二大等场面。根据电视的特点,他要求中国方面把采访地点定在中南海,而不是邓小平通常会见外宾的人民大会堂,以便让观众欣赏到富于中国传统的古建筑,也借此机会让人们一睹中国领导人日常办公的所在地。

9月2日清晨,秋高气爽、阳光明媚。10时许,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来到中南海岸边的紫光阁。

这位刚刚过了82岁生日的老人,依然步履稳健、精神饱满,双目炯炯有神。由于刚从北戴河度假归来,他脸上的皮肤被夏季的日光晒得黝黑——这是他经常在海边游泳的结果。也许是因为要拍电视的缘故,今天,他特意穿上了一套新制的十分合体的黑色中山服,脚上的皮鞋也被刷得锃亮显得整洁而朴素。

这位举世闻名的传奇人物一生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他在政治生活中的三蹶三起,经常成为作家笔下的题材。由他倡导、推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在短短的几年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尤其使人们为之轰动、喝采。今年第一期美国《时代》周刊在包括苏联新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内的当代知名人士中,选出邓小平作为1985年新闻人物,从而使邓小平继1979年后,再度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这充分说明了邓小平从事的改革开放事业对中国乃至世界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作为推进中国现阶段变革的主要人物,邓小平是许多中外记者渴望采访的对象。邓小平的所思所想所为,不仅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而且对研究中国的现状和未来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在要求邓小平接见的新闻记者名单上,早已排上了长长的队伍。这一次,邓小平终于接受了美国记者华莱士的采访要求,按他的说法,是想借这个机会同美国人民见见面,使美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他,了解中国。

此前,在邓小平所接见的无数外国记者中,谈话最长的是作风泼辣、提问尖锐的意大利记者法拉奇。对那次着名的谈话,世界舆论反应极好,认为邓小平向记者交了一份水平很高的答卷。事隔六年后的今天,他又将面对另一位不易对付的名记者的采访,而且是他从未经历过的一对一的电视采访。这无疑是对这位年事已高的老人智慧和精力的又一次更严格的考试。

邓小平同早早等候在阁内的华莱士握了握手。华莱士兴奋地说:“我把今天同你的交谈看成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因为象你这样的人物,我们记者不太容易得到专访的机会。”

邓小平微笑道:“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语调平缓稳重。

“我希望我们在一起的一个小时对您是有趣的。”华莱士又道。

“我这个人讲话比较随便。因为我讲的都是我愿意说的,也都是真实的。我在我们国内提倡少讲空话。”

邓小平坦率质朴的言语、平易近人的风度,使他同记者在正式提问开始前的谈话,就象老熟人之间的聊天,娓娓道来。

华莱士:“您有没有接受过一对一的电视采访?”

邓小平:“电视记者还没有。与外国记者谈得比较长的是意大利的法拉奇。”

华莱士:“我读了那篇谈话,感到非常有趣,法拉奇问了您不少很难答的问题。”

邓小平坦率地承认:“她考了我。我不知道她给我打了多少分。她是一个很不容易对付的人。”

华莱士不无自负地说:“是的。我采访过法拉奇。但我也问了一些她很难答的问题”。

把球踢给戈尔巴乔夫寒暄过后,华莱士拿出预备好的提问提纲,开始正式提问。三台摄像机在六名美国电视技术人员的操纵下开始转动。

华莱士首先从中苏关系人手:“你对最近戈尔巴乔夫在海参崴的讲话有何看法?”

这是指当年7月28日戈尔巴乔夫在中国大门口的海参崴就苏联的亚洲太平洋政策发表的讲话。戈尔巴乔夫表示愿与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和日本改善关系。对于中国,他说,苏联愿意从阿富汗撤出八千军队,安排从中苏边界撤军,依照中国的意见谈判黑龙江边界。他还表示,苏联准备同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级别上举行最严肃认真的会谈。当时,中国的反应是“有新意,将仔细研究”。现在,华莱士开门见山提出这一问题,实际上是要邓小平对戈尔巴乔夫的倡议作出中国的正式答复。

邓小平答道:“戈尔巴乔夫在海参崴的讲话有点新东西,所以我们对他的新的带积极性的东西表示了谨慎的欢迎。但戈尔巴乔夫的讲话也表明,他的步子迈得并不大。在戈尔巴乔夫发表讲话后不久,苏联外交部官员了也讲了一篇话,调子同戈尔巴乔夫的不一样。这样说明,苏联内部对中国政策究竟怎么样,我们还要观察。”

华莱士问:“您以前有没有见过戈尔巴乔夫?”

“没有。”

“您是否想见见他?因为他说过,他愿意同你们在任何时候,任何级别上谈任何问题。您愿意同他进行最高级会晤吗?”

“如果戈尔巴乔夫在消除中苏三大障碍,特别是在促进越南停止侵略柬埔寨和从柬埔寨撤军问题上走出扎扎实实的一步,我本人愿意跟他见面。”

谈到这里,华莱士犯个不大不小的错误,差一点与这次采访中最有价值的新闻失之交臂。他本来应该接过邓小平的话。追问对方准备怎么与戈尔巴乔夫见面,在什么地方见面,可他却转而去谈:“越南人在今天发表讲话,表示愿意和中国谈判,以便结束中越之间的困难局面。”

这时,在电视监视器屏幕前“督战”的节目制作人,站起来皱了下眉头,对这一败笔感到焦虑。谈话在继续。邓小平说:“越南人这种表示至少有一百次了。我们也明确告诉他,前提是越南从柬埔寨撤出全部军队。柬埔寨问题由柬埔寨四方面商量解决。”

华莱士说。“所以,就邓小平和戈尔巴乔夫举行最高级会晤来说,球在戈尔巴乔夫一边。”

“要越南从柬埔寨全部撤军”,邓小平强调,“对这个问题,苏联是能够有所作为的。因为如果苏联不帮助越南,越南一天仗都打不了。戈尔巴乔夫在海参崴讲话一直回避这个问题。所以我说,苏联在消除三大障碍上迈的步子并不大。”

华莱士说:“看来,中国同资本主义的美国的关系比同苏联共产党人的关系更好一些,这是为什么?”

邓小平说:“中国观察问题不是看社会制度。中美关系是看中国同美国关系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中苏关系是看中国和苏联关系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的。”

幸好这时摄像机内的第一盘录相带用完了,在停机换带的间歇,节目制作人赶紧上前向华莱士献策。

第二盘相带开始转动后,华莱士立即补问道:“邓主任,刚才我的节目制作人要我再问一下邓主任是否愿意会见戈尔巴乔夫。”

这一问,引出了邓小平在这次采访中最精彩、后来被新闻界评述最多的一段谈话:

“我刚才说了,主要的是如果苏联能够帮助越南从柬埔寨撤军,这就消除了中苏关系的主要障碍。我再说一次,越南入侵柬埔寨问题是中苏关系的主要障碍。越南在柬埔寨驻军也是中苏关系实际上处于热点的问题。只要这个问题消除了,我愿意跟戈尔巴乔夫见面,我可以告诉你,我现在年龄不小了,过了82了,我老早已经完成了出国访问的历史任务。我是决心不出国的了。但如果消除了这个障碍,我愿意破例地到苏联任何地方同戈尔巴乔夫见面。我相信这样的见面对改善中苏关系,使中苏国家关系正常化很有意义。”

“三大障碍主要是越南侵柬,因为中苏实际上处于热点和对峙,不过方式是通过越南军队同中国对峙。”

邓小平关于中苏关系的谈话,显示了他作为一个老练的战略家所具备的机敏和胆识。中国最高领导人愿意前往苏联举行两国首脑会晤,这在双方关系破裂20多年来还是第一次。但邓小平在作这种表示时,并没有放弃中国一贯坚持的立场,即中苏关系正常化必须排除三大障碍:苏联在中苏边境驻扎重兵、出兵阿富汗、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苏向来对排除三大障碍表示拒绝,戈尔巴乔夫最近的讲话虽然在其中两大障碍上作了让步的姿态,但丝毫未提及柬埔寨问题,这表明苏联的亚洲战略并未改变,它决不会轻易放弃几经辛苦才在越南建立的海空军基地。而在中国看来,只要越南搞霸权,亚洲就永无宁日。所以,邓小平在谈话中紧紧抓住这一要害问题。强调把苏联敦促越南撤军作为中苏首脑会晤的先决条件,这在两国关系正常化时机尚未成熟的时候,实际上是在促使苏联在改善两国关系上拿出新的东西来。

法新社评论说:“戈尔巴乔夫通过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发表讲话取得了重要的几分,但是,80多岁的邓小平这次讲话却已把球挡了回去。”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的瞬间+西方历史的瞬间(套装共2册)

    中国历史的瞬间+西方历史的瞬间(套装共2册)

    《中国历史的瞬间》篇章以时代排序,从远古时代的“北京人”讲起,涉及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内外交流等诸多方面。《中国历史的瞬间》全书采用活泼的现代语言进行写作,同时也活泼地运用各种趣味的写作方法,文字简明、亲切,是人人可读的历史读物。 《西方历史的瞬间》篇章以时代排序,在西方历史中选取一百二十个题目,为每一个题目写一篇文章。对于文化、社会方面的情况谈得比较详尽,有助于读者认识、了解西方世界。此外,《西方历史的瞬间》特别重视15、16世纪西方世界向外求发展时代的状况,并借此说明“世界为什么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文字明白易懂,具有历史与文学的双重阅读乐趣。
  • 步步高欢

    步步高欢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高欢本是边陲一小兵,因贵族女娄昭君看上从此开启他的步步高欢 六镇起义 尔朱氏崛起覆灭 白袍神将陈庆之 有他在 宇文泰也只有被欺负的份……
  • 王以哲之死:东北军参与西安事变始末(全集)

    王以哲之死:东北军参与西安事变始末(全集)

    本书以纪实的风格、细腻的笔法,依据翔实的史料,详细叙述了1936年12月12日发生的西安事变,以及1937年2月2日发生的“二二兵变”的全部演变发展过程。东北军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卷入两起事变全过程,成为“二二”血腥兵变的重要目标和牺牲者。西安事变是中国从长期内战转向全民抗战的枢纽,在中国近代史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在摆脱民族危机而奋争的漫长历程中,中共、东北军、西北军、国民党等各方政治、军事力量互相联盟、合作、交锋、斗争,各方豪杰纷纷走上历史舞台。本书刻画了毛泽东、周恩来、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宋美龄等重要的历史人物,以及在西安事变中起重要作用的王以哲、孙铭九、应德田、苗剑秋、白凤翔、刘桂五等人物。他们有各自鲜明的性格色彩,他们选择的道路不同,在抗日的大背景下,在波谲云诡的政治、军事斗争中,演绎出跌宕的命运。本书是对西安事变以及整个抗战史脉络一次别具一格的解读和梳理。
  • 纵横大明之浩然天下

    纵横大明之浩然天下

    永乐六年,江湖中惊现太祖遗诏,神秘势力四处活动企图挑起战争……而自南宋就避世的小山村里,少年意外被苟活于世的陈友谅选中,从此成为博弈者的重要棋子。
  • 李二狗和武则天

    李二狗和武则天

    一个穿越,不够?那就两个,一起穿越?夫妻一起穿越,这是要干嘛?夫妻双双把家环?李治望向眼前妩媚动人的武媚娘咬牙切齿地说道:“武珝你这个臭婆娘,我是绝对不会爱上你的,现在是唐朝,我绝对不会再让你来管我。”武媚娘微微一笑:“现在我是你后妈,更加好管你。”......唐朝史歌,爆笑来袭,如有雷同,纯属虚构。
热门推荐
  • 新手村的胖子能吃又能扛

    新手村的胖子能吃又能扛

    不要活成,玩偶!不要活成,玩偶!不要活成,玩偶!
  • 牛羊日历

    牛羊日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佛系渣女改造指南

    快穿佛系渣女改造指南

    现代宅女,林羽柔和系统穿越不同的世界,但是林羽柔发现自己被坑了!!怎么每个世界自己穿越的身份都是大渣女!!林羽柔欲哭无泪。作为新时代,三观正常的独立女性,林羽柔有必要改造这些让人可耻,三观不正的渣女。改造着,改造着,就让这些渣女一个个变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林羽柔对于自己做的这些改造,自豪万分。从学霸男友这个世界起,就是林羽柔和周承扬穿越不同世界,在每个世界都活得风生水起的故事。不再是改造渣女的故事,而是两人共同体验不同人生的故事。故事很苏很爽,喜欢就收藏吧,小可爱们希望小可爱们多多支持正版呀!盗文太打击写作热情了,在线求喜欢的小可爱收藏评论互动一条龙服务。
  • 穿越女配:废柴逆天修仙

    穿越女配:废柴逆天修仙

    因为坑品不好,她被无数读者怨念诅咒,最终导致某天睡梦中她华丽丽的穿进了自己那个写了一半就弃了的坑里!想当初她一时心血来潮,将女主设定成了无比强大金手指无数的主,于是后果就是,她成了那个女主强大崛起路程里的第一块垫脚石,俗称炮灰,而且还是一个空有灵根却无法修炼的废柴!于是,某借尸重生的无良作者为了确保小命无虞,躲女主,泡美男,偶尔炼制几件极品灵器引发整个大陆哄抢……可是为毛,原本应该喜欢女主的男银们却对她青睐有加了?!啊喂女主的后宫们呀,你们别靠姐太近,姐还不想被女主挫骨扬灰啊!——
  • 东宫

    东宫

    她,本是西凉国的九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因为和亲踏上了中原之路。他,乃是当今的太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储君,因为政治联姻不得已迎娶了异域公主。他有自己的宠妃,赵良娣。她有自己的生活,偷溜出宫拦惊马、打恶少、追小偷、送迷路的小孩回家,兼且喝酒、逛窑子。本来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然而东宫之中权位的争夺、无端的是非、暗藏的杀机,却将她一步一步卷入其中。在一次死里逃生的大劫之后,她蓦然忆起了三年前的曾经:他与她在沙漠里相亲,他为她斩杀天亘山的白眼狼王,他和她在草原上举办了一个盛大的婚礼,然而,他亦给她带来了一场血流成河的灭族之灾……忘川之水,在于忘情。当一切又重返记忆,她该如何抉择?
  • 明伦汇编人事典卷人事总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卷人事总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全球通缉:追捕出逃少夫人

    全球通缉:追捕出逃少夫人

    “白宥熙,三秒内把我的浴巾还回来!”“好呀,出来摆个POSS,我就给你。”洗完澡后浴巾不翼而飞,他堂堂宫家掌权人竟然险遭偷拍!她是父亲临死前钦定的儿媳,钦定开始就肆无忌惮的搬进他别墅,美名其曰培养感情,但是自此后抓小三,警局赎人的事就络绎不绝。最可恶的是这女人竟然在他水里下药,拍了无数照片后逃跑!他咬牙,实在忍无可忍,全球下达通缉令。如有抓到少夫人并带回来者,赏金千万!
  • 窥听者

    窥听者

    当你可以窥听到他人心里所想时,是不是会不再感到社交上的恐惧,并能轻而易举地与自己喜欢或是重视的人打好关系,投其所好。我想,有这样一种能力的话,只要不是个傻子,事业与爱情肯定样样不会少。可当你过度依赖并习以为常时,某一天它突然消失了,你又该如何?但,这仅仅只是个开始。如果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窥听能力消失了,并且发现周围所有人好似都有了窥听他人的能力,唯独自己没有,你,又该作何反响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恋爱选我我超撩

    恋爱选我我超撩

    沈跃:“晚上做贼去了吗?今天这么困。”江歆:“是啊,做贼去了。”沈跃:“那你偷了什么东西?”江歆:“当然是偷了你的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