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5600000010

第10章 散文篇(10)

这篇广播都说些什么已记不清了,只记得其中有这么一段:“有人说,风大了不许焊、天冷了不许焊、下雨了不许焊,我们工人不信邪,硬是顶着管、卡、压,把油罐一个一个建成了。”

我对那位年轻的记者说:“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尊重科学就是尊重客观规律,劳动热情是宝贵的,但只有高昂的热情与科学态度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价值”,我说:“我们工人就是遵守了这些规律,所以才高水平的完成任务。”

我在兴奋中,不知深浅,还批评了大跃进中的一些作法,列举了一些事实,讲述了由于不讲科学给我们民族,我们的祖国造成的灾难。

那位记者深深地被我的发言所感动,并说:“幸好给你看看,稿子要重写!”送走那位记者,我们还有些担心,两三天后辽宁电台播送了“鲇鱼湾油库10台2万立方米油罐高质量顺利投产”的消息,文章写得很好,我们都说那是一位好记者。

1976年管道局成立了,“东八三”一部分人搬到河北省廊坊市,八三设计研究所大部分人员也迁至廊坊市,成立了“管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我和妻子也随之来到了廊坊,因为鲇鱼湾油库还有三台我参与设计的,当时全国最大的5万立方米浮顶油罐尚未施工,于是我1976年继续在鲇鱼湾工地参加3台5万立方米浮顶油罐的施工。白天工地仍是热火朝天,可是下班后,大家谈起“四人帮”的倒行逆施,又都摇头叹息,想起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前途,像一块铅板压在心头。

有一天工地上有些人交头接耳,传说“四人帮被打倒了”,旅大军分区吴参谋是工地指挥,我们也是知心朋友,有一天通知他去军分区开会,晚上十一二点钟,他打来电话,告诉我王张江姚四人帮倒台了,但暂时要保密。听了这个消息我非常兴奋,当即找到我的好朋友韩文来同志,老韩当时是铆工班长,为人正直,有觉悟,他听到消息,二话没说,拿了一瓶老白干来到我的宿舍。我把白天工人帮我从海边打上来的海螺等用脸盆煮了一盆,两人一面吃,一面喝,谈到祖国的未来,个人的志向,一时踌躇满志,不觉月已西沉,老白干也喝光了。

文革结束后,老韩做了旅大机电安装公司经理,三年前他患癌症在北京住院,临危前我坐在他床边,我对他说国家要建大量的油罐,好好养病咱们再一次一道干罢!他叹了一口气说:“我多怀念那个时候啊,老八三真好!”说罢,泪流满面,老韩虽然不是八三队伍的人,但参加过八三会战,也深深地爱上了八三。

我在鲇鱼湾工地工作两年多,从工人那里,从实践中学到了不少知识,我八十年代先后写了两本关于油罐设计与计算的专著,分别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及烃加工出版社出版。“圆柱形金属油罐的设计与计算”一书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优秀科技图书奖。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八三工程”已成立三十五周年,我也七十五岁了,我目前还分别在管道局、管道公司上班,并担任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交通运输部分的编制工作及国家石油储库的有关工作并任五所大学的兼职教授。我要对得起老八三对我的培养和期望,我要优化用好余下的不多的时间,为祖国、为我们曾饱受苦难的中华民族贡献出自己的一切。

2005年

难忘的三只爱犬

我上初中一年级时,正值抗日战争后期。一天姐姐抱来一只雪白的狐狸狗,并说:“他妈妈是一个马戏团演员,这狗一定聪明。”那是一只小雄狗。才来时钻在床底下不敢出来,但很快就和我们打成一片,并伴我度过少年时期。当时正值盟军攻克法国沿海名城马赛,为纪念这一天,我们给它起了个怪名字——马赛。

我家住在一个小巷的尽头,马赛风雨无阻地在我下学的时候在门口等我,听到我自行车的声音,它先起来定神看看,确认后飞快向我跑来,扑到我身上。再大一点,它总想跟在我车子后面陪我上学去,发现后我就把它赶回去,但有几次它还是跟我去了。到了学校,我把车锁上,它就坐在车旁守着。

有一天,正在上课,听到狗抓门的声音,老师打开门,一只雪白的小狗跑进来,很快找到我,坐在我的书桌旁。同学们先是惊讶,后来都笑了。老师说你上学怎么还带狗来,我说他悄悄跟来的,老师也笑了。

抗日战争后期老百姓生活很苦,我中午不回家,只带一个小饭盒做为午餐,里面是一个小窝头,几块白薯和一块咸鱼之类。中午我与马赛共进午餐,我吃白薯他吃皮,小窝头我吃大半个他吃小半个,最后我伸开手,他把我手上粘的白薯都舔了。吃完后我肚子还是空空的,狗肚子也是扁扁的。我们就这样度过了艰难岁月。

后来我考入大学,住校,只有每周六回家。上大学没几个月,一天我回来,马赛没接我,家里人围着它。它吃了拌老鼠药的食物,中毒了,已到了生命的尽头。它侧卧着,听到我的声音,它睁开眼睛看着我,眼睛是湿润的,带着忧伤和哀怨。也许它怨我为什么不辞而别,也许它怨我为什么这么迟才来。我坐在小板凳上拉着它的前抓,大约半小时它闭上了眼睛。我的这只爱犬就这样走了。几十年过去了,梦中我们还常相见。

“文革”期间,在经历坎坷之后,我和众老九一道下农村劳动,并美其名为五七战士。我被下放到辽宁省新宾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这个小山村在半山腰上,只有十二户人家,民风十分纯朴。我们的茅草房前,老高头家养了一条大黄狗,这条狗算不上名种,但和当地农民一样纯朴。这里老乡经常互相串门,那条公狗也常来,每次都受到热烈欢迎。

半年后,阿黄的主人迁到黑龙江省去了,主人走的时候,把房子拆了,值一点钱的木料都卖了,就是没把阿黄带走。阿黄在那堆瓦砾里徘徊了几天,有时找出几片碎布用牙咬住摔几下,哀伤地叫几声。

我收养了阿黄。

晚上收工回来,天色已暗下来了,扉门开着,妻子坐在小板凳上,在灶下做饭,阿黄坐在她旁边,火光把她和阿黄的脸照得红红的,那真是一幅绝美的油画。

东北的冬季是漫长的,这里的习惯冬天不上工,叫做“猫冬”。妻子暂时回上海老家了,我一个人有时在油灯下看书到深夜,得以暂时忘记了祖国和自己的悲哀。外面北风嚎叫着,阿黄伴着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的夜。

两年以后我和妻子被通知调回城市,在我们收拾东西的那几天,阿黄已感到气氛不对,这几天它不肯出去,就睡在我们炕边。走的那一天终于到了,单位来了两辆卡车,老乡帮我们把行李放上,老乡送了一程又一程,阿黄也被牵着,一直送到公路边。当汽车开足马力向前走时,阿黄发出长长的悲鸣,反复地在山谷里回响。

几年前,一个朋友送我一只小母狗,来的时候还没睁开眼睛,是吃牛奶长大的。这只狗是纯种德国黑背,长成以后非常漂亮,可谓狗中“佳丽”,我儿子给它起个洋名字——罗拉。罗拉自幼温柔,活泼可爱,爱小孩也爱小动物,看家责任心极强,甚至有些小家气。来了客人如果拿着礼品,尤其点心盒之类,它摇着尾巴表示欢迎,客人走的时候,要想拿着我们送的东西走,那就难了,我们得紧紧抓住它,不然别想走。有一次妻子请木匠修家具,木匠把家具往外拿的时候,罗拉拼命地挡住去路,我用力抱住它,家具才拿出去。罗拉觉得我是“判徒”,竟有几天没理我。

有一次,一位美国女士来家串门,妻子给她削了一个苹果,罗拉居然跳起来,把苹果从她手中抢走了,这位女士吓了一跳,说:“我还不知道狗爱吃苹果”,我心里明白那是罗拉小气,后来发现那个苹果在门后面。

我们有一个小院子,我给它钉了一个“闺房”,罗拉就住在那里。我们楼上邻居养了两只狗,住在阳台上,后面邻居养了一只狗,住在他们的小院里,再远处还有一只狗。这五只狗逐渐长大以后,养成一个毛病,每到深夜,有时聊天,有时激烈辩论,有时又像谈恋爱,闹得四邻不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把罗拉又送回它原来的主人处。这一周我们非常想它,周末我们把它接回来暂住,罗拉看到我们,扑上来舔我们的脸,发出伤心的叫声。当晚罗拉坚持要住在我们的床边,她几乎一夜没睡,几次把我们舔醒。一个月以后,得到消息,罗拉回去以后,不爱吃东西,抵抗力减弱,得了狗瘟热去世了。

狗不知道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它们把全部的爱献给了主人。狗不懂得掩饰和虚伪,坦露的只有真诚。

我爱狗,但我不会再养狗了,因为我实在没有勇气再去承受失去爱犬的伤痛。

1998年春

月儿弯弯照九州

日本鬼子投降前三年,1943年除夕那天的晚上,听到小区的胡同里一个人拉着二胡奏出幽美而又伤感的乐曲。几分钟后一个男低音又唱“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团圆聚,几家流落在外头……”声调低沉,略带嘶哑,似是一个老年人在唱。在那个时期,在日本鬼子占领区,在除夕、元旦也听不到放鞭炮的声音,外面静悄悄的,听到这个声音,许多家都打开门窗观望。

抗日战争期间我父亲随学校到了后方,因子女太小,也没估计到抗日战争持续这么长。母亲带着几个孩子留在敌占区。母亲听到、看到这个情景不觉泪流满面。忙着拿出两个银元,叫我送去,并叫我问问那个老爷爷是不是也是家庭离散了。那年我才13岁,忙着跑出去,到了外面看到许多邻居围着一个老人。老人手里拿着一个二胡,花白头发。老人说:“我有两个儿子都是中学教员,不愿做亡国奴,受鬼子欺压,先后都到后方去教书了。我老伴是瘸子,行动不便。我们没有去后方。我是中学教员,几年前已经退休了。生活非常困难,我和老伴都发誓要活下去,要活到日本鬼子投降那一天,也想念我们的儿子。”老人一面说,一面流泪。

很多邻居,无论男女老幼都深受感动,老人脖子上挂一个口袋,大家向袋子里放钱,有的跑回家去拿钱。我把两元银元交给老人,老人说你给这么多,一个银元就成了,我说:“妈妈叫我给你的,我爸爸也在后方教书,妈妈带着我们几个孩子!”老人说:“谢谢你妈妈。”这时跑来一个小孩,把大人给他的放在红包里的压岁钱连包都给了老人。

回家后我把这个情景详细地告诉了母亲。母亲说:“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人民更加团结,一人有难八方支援,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好传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

转瞬间,1944年的除夕到了,那年的除夕夜又出现了去年的情景,母亲叫我送去一元钱的银元。这一年父亲留下的储蓄已经用光,家中靠变卖东西度日,姐姐失学了,在一个学校教书。家中勉强度日。我连忙跑出去把那个银元送给老人。仔细看看,老人头发全白了,背驼了。老人认出我来。说:“你们家一定也很困难,这银元我不能收,于心不忍啊!”说着泪水流下来了。我没有说什么,把钱放到老人挂着的布袋里就跑回家了。

抗日战争后期,每年冬天马路边上经常有因饥寒而死的尸体。一般老百姓都挣扎着活着,期望着等到抗战胜利的那一天。

1945年的除夕夜,大约还是那个时候只听到二胡奏出的月儿弯弯照九州的曲调,没有唱歌的声音,而且奏出的曲调更加凄凉,略有颤音。大家都跑出来看,还是那个老人,只是背更驼了,走路有些不稳。老人对我说我想见见你妈妈可以吗?于是我带老人进了家门。当时我家里值钱一点的东西都卖了,几乎是一无所有了。全家处于半饥饿状态。母亲告诉老人日军节节败退的消息,并说估计就要投降了。并鼓励老人一定要坚持等到胜利的来临。老人说:“我老伴吐血了,听说是肺结核,我怕等不到那天了,她走了,我一个孤老头,怎么活?”说着哭了起来,走时老人坚持要把他布袋里的铜板倒出来一半给我们。母亲坚决不要,最后老人记下我父亲、母亲的姓名和详细地址,并说:“我儿子回来我让他们先向您们磕头”,又叹了一口气说:“好人啊!”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了,父亲回来了,全家团聚非常高兴。但一年、两年都没有老人的消息。可能老人等不到胜利那天先走了!

同类推荐
  • 毅力·一千零九次拒绝

    毅力·一千零九次拒绝

    “只有努力才能成功”这样的通俗哲理想必已经被无数人否定过了吧!而否定的根本就在于努力通往成功的那座桥梁被大多数人忽略了,这座桥梁就是毅力。或者我们可以把这句话说得完整点、富有逻辑点,“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成功!”而“不断地”这一形容词背后所包含的不正是毅力和坚持的重要性吗?
  • 行脚八方

    行脚八方

    一段幸福大都市居民与自然的难舍情缘,访古迹、赏美景、品美食,郑培凯带您行脚八方。
  • 阎连科文论

    阎连科文论

    本书内容涉及文学理论和创作方方面面的内容,有作家的个人简介,有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作家作品的阐释和解读,有对文学潮流,文学现象的分析和展望。与一般的文艺理论不同的是,本书没有理论著作的晦涩,语言通俗易懂,娓娓道来,说理透彻生动,极富有艺术感染力。尤其是一部分演讲词,如同与人聊天和谈心,读之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 此岸彼岸

    此岸彼岸

    本书汇集作者近年创作的散文、诗作32篇,分为此岸、彼岸两大部分。作者以独有的“工程纪实”手法,讴歌了改革开放30年来生活在中国和美国两岸的精彩,自然流畅地展现了中国的富强、朋友的风采、我们的生活、儿孙的成长、美国见闻以及往事回忆等等。此书系作者71岁时为纪念敦堉(老伴)辞世十周年而撰写,魅力独具。重庆南开中学校友级刊《53南开人》曾刊载过本书的部分文章。
  • 穿越历史隧道的中国

    穿越历史隧道的中国

    张胜友,福建永定人。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编审,全国政协委员。曾任《光明日报》出版社总编辑,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出版《穿越历史隧道的中国》、《破冰之旅))等报告文学集12部;撰写《十年潮》、《历史的抉择》、《让浦东告诉世界》等影视政论片25部(300集)。曾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多篇作品入选大中学语文教材。
热门推荐
  • 纯真的脸

    纯真的脸

    “人可不见得就干净。”盛德高中,看似童话摇篮的高校里,却藏满血色谜团。
  • 我和我的异想体

    我和我的异想体

    土豆幸运的获得了一个名为异想体收容所的系统暂时就这样写吧……………………群已经不收人了
  • 白居易集

    白居易集

    《读张籍古乐府》约作于元和九年(814)前后。张籍(768?~830?)字文昌,祖籍吴郡(郡治江苏苏州),后徙和州(今安徽和县)。贞元十五年进士,授太常寺太祝,历官秘书郎、国子博士,后升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官终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因家境困苦、官职低微,了解下层疾苦,故其诗多写当时社会现实。长于乐府,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有《张司业诗集》传世。同“元白”、李绅、王建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反映民生疾苦,白居易对其乐府诗评价很高。多相互赠和之作。“乐府”本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职掌搜集整理民间及文人诗歌,配以乐谱,供朝廷祭祀或宴会唱奏。
  • 宝贝,我宠你

    宝贝,我宠你

    她,平凡无奇,突然身价上百亿,迷雾重重;他,艾沙尔集团总裁,冷傲邪魅,妖孽腹黑,突然对她展开猛烈攻势;是一见钟情,抑或一时冲动?无数次温柔缱绻,抵死缠绵,身体的欢愉震颤外,是否有心灵的契合?当一个个真相揭开……他对她说:宝贝,以后的每一天,我来宠你……他对她说:离开他,我会用我所有的爱来包裹你……他对她说:我不想再做你的弟弟,我已经有能力给你幸福,其实我的身份是……
  • 御夫记

    御夫记

    穿成农家小孤女,亲戚极品,名声吓人,看我踩牛鬼蛇神。 夫婿钱财都得抓,改善处境,挣钱发达,种田经商两手拿。 提前选个好夫婿,好好调教顺心意。 重活一世,委屈谁都绝不委屈自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背影(朱自清作品精选)

    背影(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A Message From the Sea

    A Message From the Se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界符师见闻录

    异界符师见闻录

    人知鬼恐怖,鬼晓人心毒。不能做人,那只好做鬼。我叫王平,是个复仇者。
  • 桃源兽世

    桃源兽世

    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穿了,从此种种田,养养大型食物,潇洒自在。另[本文就是一个披着兽世外皮的种田文]不弃文,欢迎入坑(人?????)???比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