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1900000031

第31章 郭沫若

郭沫若,生于1892年,卒于1978年,出生在四川省乐山县沙湾镇。幼年诵读《诗经》、《唐诗三百首》、《千家诗》、《诗品》等书,培育了他最早对诗歌的兴趣。

清朝政府开始进行一些表面的改革以后,他也偶尔有机会接触一些介绍世界大势和民主启蒙的书刊,开拓了胸襟和眼界。在小学和中学时代,郭沫若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如《庄子》、《楚辞》、《史记》、《文选》等,作了较广泛的涉猎,并阅读了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的政论文章和林纾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由于受到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迪和影响,不满黑暗腐败的学校教育,起来反对,3次遭到校方斥退,初步显示出他的叛逆的性格。辛亥革命虽曾给他以短暂兴奋,但政局的混乱不久便为他带来失望和苦闷,使他产生了离开四川向广阔的世界“奋飞”的愿望。

1913年底,郭沫若离国经过朝鲜于第二年年初抵达日本,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1915年升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3年毕业后入福冈九洲帝国大学医科。他选择医学是想拿它“来作为对于国家社会的切实贡献”。在日本的生活,使他感受到****的压迫和欺凌。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提出21条不平等条约,郭沫若怀着“冲冠有怒与天齐”的爱国义愤,一度回到上海。

在日本前4年的学习里,他阅读了不少著名的外国文学作品,从泰戈尔、歌德、海涅、惠特曼等人的作品里汲取了多方面的滋养。因为接近泰戈尔、歌德的作品以及荷兰哲学家斯宾诺沙的著作,又使他受到了泛神论思想的影响。当然,作为一个受过近代科学教育的人,不可能真正相信“神”的存在,他自己就明白地表示过:“泛神便是无神。”他的“有些泛神论的倾向”,一方面是因为泛神论思想跟他当时蔑视偶像权威、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精神大体上合拍,另一方面也因为泛神论所提供的“物我无间”的境界,适合于诗人驰骋自己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把宇宙万物拟人化、诗化,视之为有生命的抒情对象。郭沫若之所以赞同“诗人的宇宙观以泛神论为最适宜”这种很不确切的说法,原因也在这里。

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给了青年郭沫若以极大的鼓舞。当时流行于日本的欧洲各种新思潮,也使他产生广泛的兴趣。他怀着改造社会的朦胧思想和振兴民族的饱满热情,开始文学活动。还同留日的部分爱国学生一起组织夏社,从事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宣传工作。1919年2、3月间,郭沫若写了具有爱国思想的小说《牧羊哀话》。不久,他的新诗开始在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宗白华编辑)上发表。从1919年下半年至1920年上半年,是郭沫若诗歌创作最旺盛的时期。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不仅确立了郭沫若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卓越的地位,同时也为中国新诗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和广阔的天地。

1921年7月创造社组成,郭沫若是它的发起人和主要的成员。1921、1922这两年中,郭沫若曾3次回国。国内的黑暗现实,使他对“五四”后祖国弃旧图新的美丽憧憬,以及希望通过个人努力以达到社会进取的愿望,陡然归于破灭;向来为诗人所赞美的大自然,也一变而为寄托其满怀抑郁和无边寂寞的所在。诗集《星空》中那些含着“深沉的苦闷”、借抒写自然以求解脱的诗篇,就是这种思想情绪的明显的反映。

1923年,郭沫若从日本帝国大学医科毕业后回国。继《创造》季刊之后,与郁达夫、成仿吾等合办《创造周报》和《创造日》,经常在这些刊物上发表作品。这是前期创造社活动的极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内,郭沫若的政治思想有了较大的变化和发展。由于受到“二七”运动以后革命形势的激发,他从忧伤和痛苦中奋起。虽然还没有完全摆脱个性主义的影响,时而流露着用个人的自觉力量击退传统的重压,以争取社会解放的思想;然而诗人的敏感却又使他开始看到“私产制度的束缚”,不仅高呼“反抗资本主义的毒龙”,并且指出“唯物史观的见解”是“解决世局的唯一的道路”:“世界不到经济制度改革之后,一切什么梵的现实,我的尊严,爱的福音,只可以作为有产阶级的吗啡、椰子酒。”这种认识自然还不免有点笼统,却也成为可贵的思想因素出现在创作实践里。从那时起,《星空》里那种对自然的抒写消失了,而在《女神》中已表现出来的对工农的赞美则显得更为热烈。作者声称自己不再迷恋“矛盾万端的自然”的“冷脸”,却愿意去“紧握”劳苦人民“伸着的手儿”。作为诗人心灵的写照,《前茅》便是这一变化的鲜明记录。

1924年,《创造》季刊和《创造周报》相继停刊,创造社的几个主要作家如郁达夫、成仿吾均先后离散,创造社前期的活动到此告一段落。郭沫若因为刊物在出版上受到挫折,个人生活又十分窘迫,在思想上产生了一种“进退维谷的苦闷”。这年4月赴日本,通过翻译日本经济学家河上肇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一书,使他稍有系统地接触和认识了马克思主义。尽管这本书有较大缺陷,但在郭沫若思想发展的历程上,的确起过重要的作用。他自己说:“这本书的译出在我一生中形成了一个转换时期,把我从半眠状态里唤醒了的是它,把我从彷徨的彷徨里引出了的是它……”过去,郭沫若只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怀着茫然的憎恨,而这本书却使他“认识了资本主义之内在的矛盾和它必然的历史的蝉变”,“深信社会生活向共产制度之进行,如百川之朝宗于海,这是必然的路径。”也就在同一年,郭沫若曾赴宜兴调查齐卢之战的战迹。军阀混战的罪恶,人民生活的苦难,使他对充满阶级矛盾的现实有了更深切的认识。

1925年的“五卅”运动标志着革命高潮的到来。这时的郭沫若,在大革命形势的鼓舞和教育下,世界观包括文艺观都有很大的变化。他进一步批判了个性主义。1925年底在《文艺论集》的序文里说:“我从前是尊重个性、景仰自由的人,但是最近一两年之内与水平线下的悲惨社会略略有所接触,觉得在大多数人完全不自主地失掉了自由,失掉了个性的时代,有少数的人要来主张个性,主张自由,总不免有几分佞妄。”他还指出:“要发展个性,大家应得同样地发展个性。要生活自由,大家应得同样的生活自由。”在对国家主义派的斗争中,他在《洪水》半月刊上陆续发表了《穷汉的穷谈》、《共产与共管》、《新国家的创造》等一系列具有强烈的革命倾向和鲜明的阶级观点的文章,有力地回击了他们对共产主义的歪曲和诬蔑,揭露了他们“在旧式的国家制度之下主张富国强兵以图少数特权阶级的繁荣”的反动实质,主张“实行无产阶级的革命”,“建设公产制度的新国家,以求达到全人类的物质上与精神上的自由解放”。

郭沫若于1926年3月赴广州,任广东大学文学院院长。在离沪前后写了《文艺家的觉悟》、《革命与文学》等文,表明他的文艺思想又有新的发展。他在文章里,运用阶级观点,根据文学和革命的关系和文学的社会作用,以正面申说的方式批判了文艺的无目的论和非功利主义的倾向。同时,《革命与文学》一文还以“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写实主义的文学”的定义,提出了革命文学的实际内容。《文艺家的觉悟》一文中也认定:“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文艺是站在第四阶级说话的文艺,这种文艺在形式上是写实主义的,在内容上是社会主义的。”尽管这两篇文章还有早期革命文学理论所难以避免的那些简单、笼统的缺点,但它们代表了一部分革命的小资产阶级作家在大革命浪潮推动下的觉醒和进步。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郭沫若投入了战争的洪流,先后担任北伐革命军政治部秘书长、政治部副主任、代理主任。当蒋介石叛变革命、杀害革命群众的时候,他在武汉《中央日报》上发表了《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揭露蒋介石的罪行。指出蒋介石是“一个比吴佩革、孙传芳、张作霖、张宗昌等还要凶顽、还要狠毒、还要狡狯的刽子手”。同年,他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在起义军南下途中参加中国共产党。起义军在广东失败后,郭沫若经由香港回到上海,写诗集《恢复》,以“狂暴的音乐”、“鞺鞑的鼙鼓”回答了蒋介石的血腥屠杀。当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在上海掀起的时候,郭沫若是它的积极的参加者和支持者。

1928年以后,郭沫若在日本度过了10年的流亡生活。在这期间,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中国的古文字学和古代社会历史,论证了中国奴隶社会的存在,有力地驳斥了所谓“唯物史观不适合中国国情”的谬论,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他还对“左联”东京分盟的活动作了积极的支持。此外,写了自传《我的童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北伐途次》等。对于这“海外十年”,周恩来曾指出:这是郭沫若在革命退潮时“保持活力,埋头研究,补充自己,也就是为革命作了新的贡献,准备了新的力量”的十年。

抗日战争爆发,郭沫若“别妇抛雏”,回到阔别10年的祖国,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是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并在抗日统一战线中担任了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负责有关抗战的文化宣传工作。在文艺创作方面,写了《战声》、《蜩螗集》等诗集及屈原、虎符等多部历史剧。抗战胜利后,郭沫若坚持了反内战、争民主的斗争,勇敢地站在运动的前列,创作上也不断地取得新的收获。

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除了继续不倦地进行文学活动外,还长期担负着繁重的党和国家的事务,从事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领导工作,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郭沫若于1978年6月12日逝世。他不仅是现代中国杰出的诗人、作家和戏剧家,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同类推荐
  • 我生有涯愿无尽:梁漱溟自述文录

    我生有涯愿无尽:梁漱溟自述文录

    《我生有涯愿无尽——漱溟自述文录》是最完整的梁漱溟自传。梁漱溟自称不是哲学家、国学家,只是“问题中人”,以“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相号召,毕生所求惟在人生与社会(中国)两大问题的解答。从清末,历民国,到新中国,北大教书,乡建运动,发起民盟,廷争面折,时代变迁,世相百态,作者皆以细腻坦诚的笔触客观叙述,九十多年人生轨迹中自学之历程、情感之所依、思想之嬗变以及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之社会实践等诸多方面纤毫毕现。本书由梁漱溟长子梁培宽先生历时27年,前后增删5次,编纂而成,是了解梁漱溟先生的人生经历、学术思想以及生活感悟的最可靠资料。
  •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本书介绍了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四大南宋诗人的文学生涯。
  • 毛泽东传:峥嵘岁月

    毛泽东传:峥嵘岁月

    本书作者是公认研究青年时期毛泽东的权威。他前后历时四十年,数度修订,撰成本书。他以第一手原始材料为依据,以近身的观察分析为凭借,将毛泽东早年的才具、胆略与豪情,以及其困学勉思,参与、领导学生和工农运动的历程,予以历历重现。2012年适逢毛泽东同志诞辰119周年,也即将迎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李锐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书写的传记将集中体现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建立过程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 三毛:选择一种姿态,活成无可取代

    三毛:选择一种姿态,活成无可取代

    本书讲述三毛被守护和独立的两段人生。作者没有将三毛当作一个传奇的女性,她像大部分人一样,想要看不同的风景、爱刚刚好的那个人,是人生选择和生活态度成就了她的传奇和无可取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三毛的作品,不如直接读她的一生。
  • 趣谈中国古代文学家

    趣谈中国古代文学家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对一些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故事,来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
热门推荐
  • 阿拉德的第五剑圣

    阿拉德的第五剑圣

    “我所做的一切,转移使徒也好,操纵艾丽丝也罢,都不过是为了复兴泰拉。”赫尔德声情并茂的说“给爸爸我闪!”这是宣言。贪婪的冒险家,朝着前方迈出了一大步。
  • 饕餮算什么

    饕餮算什么

    一个生活充满幸福感的奇葩,因为系统故障进入了无限流的世界,获得的补偿却是掌控欲望的上古凶兽饕餮。结果反而难度暴涨,开局几乎团灭。看他如何凭借智慧力挽狂澜,一步步探究这个众神的真相。这是一本不一样的无限流,有点轻松搞怪,有点热血沸腾,有点老阴哔又有点无形装逼。新人新书望大家多多支持!!!
  • 大清皇妃玉婉

    大清皇妃玉婉

    皇妃玉婉,清朝又一名曾几何时无限风光的皇妃,却不得不隐退深宫,不问世事。只因她是索额图之孙女。瞧,那一个身穿着如白云般的轻盈飘逸的衣裳的女孩儿――玉婉跪在了额娘的坟头,哭了起来。身后的两个丫鬟站在后面,不知道要如何安慰!就这样,哭着哭着,玉婉就晕在了坟头,急得身后的丫鬟不知所措。“主子,您请用茶!”小李子把一碗茶递给康熙说。康熙沉默了半晌,接过茶,呆呆地说:“朕好像看见孝皇仁后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全4册)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全4册)

    晚清犹如危房,轻轻一踹,就会轰然倒塌!面对这危急局势,各色人等,在神州舞台上展开了大PK!李鸿章为洋务运动费尽心机,却为何换来累累骂名?康有为携凛凛杀机高调入京,又被谁逼得仓皇而逃?大头兵袁世凯不学无术,每被弹劾一次就升官一次,岂非怪事?慈禧太后蹬腿之前,因什么纠结得几乎不想咽气?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孙中山真曾落魄得在美国刷盘子?众人你吵我嚷,时光飞逝,历史一不小心滑?了辛亥年!黑暗中,刀出鞘,枪上膛,一场巨变,即将登场!大风云时代,热血横飞,诡计频出,怎一个复杂了得!复杂源于简单,乱变自有头绪,请各位温上一壶热酒——听“幽默讲史新掌门”雾满拦江生猛解读一段风云激荡的大历史!
  • 太清真人络命诀

    太清真人络命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经内科临床处方手册(第二版)

    神经内科临床处方手册(第二版)

    本书为临床治疗用书,主要读者对象为年轻临床医师,包括各专科医师和全科医师。本书以较少的笔墨概述每一疾病,并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处方和警示的条目编写,简洁明了。本书的编写围绕处方用药这一主题,对发病机制进行简单扼要的介绍,把临床表现和临床诊断合二为一成诊断要点。为了方便临床医师的实际使用,本书在治疗要点之后,以处方的形式列出详尽的治疗用药选择,尤其适合于全科医师和低年资神经内科医师的临床工作需要。对目前尚无特异性有效治疗的神经内科疾病,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本书也一并列出,供临床医师参考。
  • 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

    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

    历史并不重复,只是押韵而已。历史给我们的教训就是,人们从来都不知道汲取历史的教训。本书是历史学者杨念群的专栏随笔结集。书名虽为“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作者之意并不在讨论历朝历代之得失,而是由历史延宕开去,杂议藏匿于史书中的历史暗面,以及耳闻目睹之当下种种怪现状。
  • 妖仙列传

    妖仙列传

    一个人界少女意外转入妖界,还成为了一个女妖,天生拥有双生灵能天赋的她在妖界开始了一段传奇的经历,宿世的爱恋,生死的超越,旷世的力量……一位人界少女最终成为了妖界堂堂女皇……
  • 没有人天生会做爸爸

    没有人天生会做爸爸

    本书是苏州中学王开东老师十几年教子心得笔记。王开东是中国著名语文老师,全国德育工作专家,苏州市教育领军人才,曾先后培养出吴敌、李鑫、吕曜晖等多名省市状元。他总结自己二十多年教育实践的精华,提炼出一套父亲家教的成功经验:如何爱孩子,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如何提高孩子的情商,如何指导孩子的阅读和写作,如何提高孩子成绩,并对家教中的疑难问题做了深刻辨析……该书既有理论高度又接地气;既是一本有用的书,又是一本好看的书;尤其是既有精彩案例,又有具体的操作模式。父母们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 逢君又在落花时

    逢君又在落花时

    苏周是一个自认为自己很至高无上的女孩子,她从来就没有把一个人给放在眼里。但是,当她在一次宴会上面认识了自己的男朋友之后,就和她相爱了。在他的面前,苏周总是表现的很乖巧。她也收起了自己以往调皮捣蛋的样子。苏周也经常被陷害着。没想到一意外让她穿越了,她以为自己穿越以后会好一些,但是也会经常的被人家陷害。让她觉得在古代实在是太危险了,又没有什么意思。那么,苏周能否平安的完成这一次穿越之旅呢?她能否平安的回到大家的身边去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