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2000000011

第11章 奥地利现代文学精品(2)

K在小说结尾束手待毙,只是表明了人物既不能也不愿在这种类父权力量占统治地位的世界里继续生存的事实。K为自己曾活在这样一个根本谈不上公理与正义的世界而感到羞愧,为自己曾萌生贪生怕死留恋人世的念头而无地自容。

事实上直到死刑执行,K仍然不知道“他从未见过的法官在何处?他从来没有能够进入的最高法院又在哪里?”对这个法律形同虚设,迫害却如影随形的世界,K没有眷恋只有厌恶,甘愿引颈受戮。他临死前唯一的遗嘱,只是感觉不好,因为他觉得自己“真像条狗”。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一种对于荒谬异己的世界欲哭无泪、欲笑无声的独特审判。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小说中“法律的序文”里有一个怪诞的故事:乡下人一生试图进入法律大门,却始终为“看门人”所阻。弥留之际,看门人告诉他:此门专为你而设,现在我要关上它并离开这里了。小说人物对这一故事展开了讨论,并尝试做出种种可能的解释。他们最后认定,所有解释实际上都不成立。因为能够作为依据的,只有处在解释之外又决定着所有解释的一个事实:并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到法那儿去”。一切都要得到许可。法的本质就是颁发许可的权力。乡下人、看门人看来都不过是诚实、职责之类传统观念的受骗者。他们无冤无仇,却在毕生对峙中耗费了宝贵的生命,成为法的骗局的牺牲品。悲剧或许在于,谁都在等待来自外部的许可。谁也不敢去尝试许可范围之外的事情,哪怕它属于自己的内心。

城堡

《城堡》是卡夫卡于1922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最大的一部作品。堪称为典型的“卡夫卡式”小说。

小说写的是主人公K为了进入城堡谒见威斯特——威斯伯爵而徒然势力的故事。一个冬夜,K来到城堡所辖的一个村子,投宿在一个乡村客栈里。按照这里的规矩,没有伯爵的许可证,是不准在村子里过夜的。K虽然自称“我就是伯爵大人正在等待着的那位土地测量员”,但又拿不出证件,于是就遭到了客栈的严厉的盘查。幸亏客栈电话询问城堡“中央局”,得到了似是而非的答复,K才被允许留宿。

第二天早晨,K走出客栈向山上眺望,城堡的轮廓清晰分明。于是就向城堡走去。他走啊走的,虽然方向对着城堡,可是“一步也没有靠近它”。当他疲乏地转回客栈时,已是暮色降临了。

在客栈里,有两个自称是他的助手的人向他报到。据助手谈,“没有许可证,外乡人是进不了城堡的”。他派他们去给城堡打电话,电话里回答道:“任何时候都不能来”。K正在纳闷,一个叫巴纳巴斯的信使闯进来,并且递给他一封来自城堡的信。信的落款是“X部部长”,据来使谈,这个部长名叫克拉姆。信上指出,“你的直属上司是本村村长”,并指出,巴纳巴斯将负责城堡同K之间的联络通讯工作。

K以送信为名,来到巴纳巴斯家里,结识了巴纳巴斯的两个妹妹奥尔咖和阿玛丽亚。K陪同奥尔珈到旅馆里去买啤酒,并打算在旅馆里过夜,不料却遭到旅馆老板的拒绝,因为据说,“这儿是专为城堡里的先生们保留的旅馆”。在旅馆酒吧间里,K遇到了一个叫弗丽达的年轻姑娘。据姑娘自称,她是克拉姆的情妇,而克拉姆就在旅馆房间内。K同弗丽达一见钟情,当晚就在酒吧间里私订了终身。

第二天,弗丽达同K回到乡村客栈,客栈老板娘以弗丽达的保护人的身份训斥和劝诫K。两人话不投机,K愤然出走,去找村长,K向村长展示了克拉姆给他的信件,对于这个信件,村长作了模棱两可的解释,并坚持说村里不需要一个土地测量员,K感到十分失望,但当他回到客栈之后却接到了村长的任命,要他去当乡村学校的看门人。由于处境尴尬,K不得不屈就此职,决定同弗丽达离开客栈,住进学校。

在搬进学校之前,K到旅馆去谒见克拉姆,但等着他的是克拉姆在乡村的秘书摩麦斯。据老板娘谈,由于K打搅了克拉姆的生活,想会见克拉姆是很渺茫的,唯一可能的途径是摩麦斯的审查式的“会谈记录”。然而,K不愿意接受秘书的“审查”就扬长而去。

K在回学校的路上又遇见巴纳巴斯,后者送来克拉姆的第二封信。信中对K的土地测量工作加以赞许。K认为这是一个误会,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开始测量工作。他托来使带口信回去,要求克拉姆给他私人会见的机会。

在学校里,K结识了一个名叫汉斯的小孩。由于孩子的母亲在城堡里呆过,就引起了K的兴趣,表示愿意去见孩子的母亲。这件事引起了弗丽达的猜忌,她对K抓住一切机会向上爬的行为十分不满,并揭露说,K同她订婚和同居,也无非是想利用一度是克拉姆的情妇这一点,来同克拉姆进行交易。

K一直在等待着巴纳巴斯的消息。为了打听情况,他再度去到巴纳巴斯家。奥尔珈告诉他,不要在巴纳巴斯身上寄托太多的希望。因为巴纳巴斯在城堡里的处境也是很难堪的。巴纳巴斯送给他的那两封信,也不是直接从克拉姆手里拿到的,而是从一个录事手里拿到的。接着,奥尔咖向K诉说了他们家所遭遇的不幸。

K从巴纳巴斯家出来,在路上碰到了巴纳巴斯。后者通知他,克拉姆的主要秘书之一艾朗格在旅馆等着接见他。K好不容易见到了艾朗格,得到的指令却是让他立刻将克拉姆的情妇弗丽达送回来。其实,此时弗丽达已经回到旅馆里来了。当K同奥尔珈攀谈的时候,弗丽达出于忌妒就同她往日的情人私奔同居了,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近日来同K朝夕相处的两个助手中的一个。

……

小说只写到20章。根据卡夫卡的知友布洛德回忆说:“卡夫卡从未写出结尾的章节,但有一次我问起他这部小说如何结尾时,他曾告诉过我。那个名义上的土地测量员将得到部分的满足,他将不懈地进行斗争,斗争至精疲力竭而死。村民们将围集在死者的床边,这时城堡当局传谕:虽然K提出在村中居住的要求缺乏合法的根据,但考虑到其他某些情况,准许他在村中居住和工作。”

就创作方法而论,《城堡》整体上是典型的表现主义小说。“城堡”既不是具体的城市,又不是具体的国家,而只是一个抽象的象征物,它象征着虚幻的、混乱的世界,象征着给人们带来灾难的、不可捉摸的现实,象征着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也是整个国家统治机器的缩影。作家所着力描写的,不是这个象征物本身,而是主人公K对它的精神体验,即虚幻感和无能为力感。

虚幻感。主人公K来到城堡领地,好像进入了一个魔幻世界,又像处在梦境之中,出现在他面前的一切,都是朦胧的、突如其来的、不合逻辑的。主人公传达给我们的,是一种空灵飘逸的虚幻感。

为了造成虚幻感,作者将主人公活动的时间大都安排在夜晚,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朦胧的夜的世界。小说一开始就从夜景写起。K深更半夜进入城堡疆界,他站在桥头眺望,映入他的眼帘的是“一片空洞虚无的幻景”。此后,他在客栈受到盘问,在旅馆结识弗丽达,在学校安家落户,以及在旅馆会见部长秘书,都是在夜间进行的。此时,烛光人影,影影绰绰,往往闻其声不见其人,呈现出来的多是人与物的轮廓。在夜的笼罩下,人们的精神状态,不是睡意蒙眬,便是歇斯底里,不大像现实中的人物。有时,主人公也在白天活动,但作者总不会忘记给他的周围罩上一层帷幕。在室外就衬以雪景和暮色,在室内就蒙以蒸汽和烛光,把主人公活动的环境绘上童话般的色彩。除了时空上的装饰之外,作者还很注意人物的视角。比如,主人公观察城堡,视角是翘首远望窥视克里姆,视角是透过门上小孔。这样,奇特的视角下出现的是奇特的世界。作者进行时空装饰和视角选择的目的,无非是要制造出一种气氛,这种气氛所表达的乃是作者的笼统的主观印象,这种气氛带给读者的,是朦胧的情绪色彩。我们读卡夫卡的作品,始终有一种朦胧感,症结就在于此。

我们还可以看到,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的行为,大都没有轨迹可寻,一切都是突如其来的和不可捉摸的。K同弗丽达的爱情,是唯一贯串始终的线索,可是,他们在旅馆中邂逅相遇,立刻就互相投入对方的怀抱,胡乱滚在地板上,当着老板娘的面挑逗,在克拉姆的门前睡觉,第二天就建立家庭,夫唱妇随。而在第三天,双方就发生分歧,弗丽达就不辞而别。他们的爱情像做梦一样,来去匆匆,忽即忽离。自始至终跟K在一起的,除了弗丽达以外,就是那两个助手。他们的来临是突然的,行动是诡谲的。K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摆脱不了他们,甚至在同弗丽达缠绵温存时也会发现他们凝视的目光。他们像幽灵一样忽隐忽现,像影子一样忽前忽后。主人公K个人的行动也时常出乎意外和适得其反。他去谒见克拉姆,却碰到了摩麦斯;他去会见艾朗格,却走错了房间,在布吉尔的床边睡了一觉;他解雇了助手杰里米亚,却给了后者以勾引弗丽达的自由;他接近奥尔珈,却失去了弗丽达;他寄希望于巴纳巴斯,而后者的境遇却更其不佳;他企图通过弗丽达的关系谒见克拉姆,却恰恰因此而永远见不到他。这一切偶然的事件,突现的事物,不可捉摸的遭遇,无不给作品涂上虚幻的色调。

小说中出现了许多不合逻辑的事情,一些前后矛盾的现象常常使主人公啼笑皆非。K的“土地测量员”的身份乃是他自己杜撰的,却竟然得到了城堡当局的认可;城堡给土地测量员派来两个助手,但他们既没有带来测量的工具,也压根儿不懂测量技术;K根本没有进行测量工作,但却得到了城堡当局的来文嘉奖,村里根本不需要测量土地,上司却派来了测量员,学校里根本不需要人看守大门,村长却派去了守门人……这一切都告诉人们,城堡生活是何等的荒谬混乱。这种荒谬和混乱状态,越发增强了主人公和读者的虚幻感。

虚幻感是主人公对于城堡生活的内心体验,也是作者对于其时其地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内心体验。此书写于1922年,其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不久,经济和政治危机威胁着战败国的德国和奥国。人们好像从一场大梦中醒来,回味不义战争,感到幻灭;观察战后社会,感到虚无;展望未来形势,感到渺茫。《城堡》作者所表达的正是这种普遍的社会情绪。

无能为力感。为了进入城堡,K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顽强的斗争,但是,他无论使用什么办法都徒劳无益,永远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小说有两处象征性的描写,把这种无能为力的体验表现得惟妙惟肖。一处发生在早晨,在光明闪耀的天空下,K看见城堡坐落在山上,轮廓分明,于是他迈开大步向城堡走去。可是当他走近城堡的时候,不禁大失所望,原来它不过是一座形状寒碜的市镇而已。他鼓起劲头,继续往前走,路长得仿佛没有个尽头。这条路只是向着城堡,可根本通不到城堡,仿佛是经过匠心设计似的,走着走着就巧妙地转到另一个方向去了。每转一个弯,他就指望大路又会靠近城堡,也就因为这个缘故,他才继续向前走着。他虽然没有背离城堡,可是一步也没有靠近它。另一处发生的黄昏,城堡的轮廓已经渐渐隐去,但是仍然静悄悄地耸立在那儿。K观察着它,“觉得自己好像在看一个坐在他面前凝视着他的人,这个人不是出神,也不是忘却一切,而是旁若无人,无所顾虑,好像并没有人在观察他,……可是一定知道有人在观察他”,结果,却是“观察者的目光往往无法集中在他身上,只能悄悄地转移到别处去”。由于暮色已经降临,因此,“你看得越久,就越看不清楚”。这两处象征性的描写,表现了K对城堡的无可奈何的心理。他的一切活动都不过是使他一再重复地体验这种心理。他到旅馆去寻找克拉姆,为了能见到这位部长,他像一个守住阵地的人那样守在门外套好的雪橇上,满以为只要克拉姆出来坐雪橇,就准能见到他。可是,一个下级官员走过来命令车夫把马卸下来,把他一个人丢在那儿,这就使他下决心走进旅馆里去径直进见。而当他出现在旅馆内时,那个下级官员却出乎他意料之外地告诉他:“只要你一撤退,克拉姆就脱身了”,“就连他在雪地里的脚印也让马车夫给扣掉了。”老板娘劝他把谒见克拉姆的希望寄托在和乡村秘书会谈的记录上,但是,秘书却告诉他,克拉姆根本不可能去看这份会谈记录。他幻想利用弗丽达同克拉姆的关系去接近克拉姆,但老板娘却告诉他:“在你打搅了克拉姆的私生活以后,走通这条路的希望就很渺茫了。”他抱着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信使巴纳巴斯身上,可是后者又告诉他:“克拉姆实际上并不在等着听你的消息,每逢我到他那儿去,他就发脾气……拒绝接见我”。而当他从奥尔珈那里得知巴纳巴斯自身难保的处境之后,他简直是看不见希望了。的确,巴纳巴斯曾经给他带回过克拉姆的两封信,一度在他的眼前展现过一线光明。不过这两封信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好处,反而使他从城堡的客人降为村长的下属,从土地测量员降为看门人。更其使他失意的是,信件并非出自克拉姆之手。

K的确是焦灼地企待着,但等到的消息却是:必须立刻把弗丽达交出来。

最使主人公难堪的是,他来到城堡辖地,好像踩在海绵上,落在无形的蛛网上,根本无从展施自己的手足。因为,在这里一切都是滑腻腻和模糊不清的。城堡像是镜中之物,似乎很近,却又很遥远;官员们的态度好像雾中之花,含含糊糊,仿仿佛佛;公文函件像是水中之月,似是而非,难以捉摸。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迈出一步都是困难的,达到一个简单的目的都是不可能的,人们被解除了武装,陷入了一筹莫展的悲剧局面。一个社会,如果生活于其中的人感到极端无能为力,感到丧失了起码的自由意志,那么,这个社会是多么沉闷和寂寞啊!是多么不适于人居住啊!作者对于戕杀人性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控诉,虽不能说有力,然而却痛切。

卡夫卡青年时代受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熏陶颇深,因而,在他的作品中不难发现传统现实主义的艺术方法影响的痕迹。在《城堡》一书里,我们便可以看到果戈理和狄更斯式的漫画、塞万提斯式的插曲。

漫画。每当作者的笔锋转向对腐败的官僚政治的揭露的时候,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便是一幅幅讽刺性的漫画。作者使用漫画式的夸张的艺术手法,比之传统现实主义大师,并不逊色。所不同的是,在现实主义大师笔下,讽刺性的漫画常常是大幅的、集中在一起的,而在卡夫卡那里,则是小幅的、分散在各处的。如果把这些分散的、小型的漫画拣出来放在一张平面上,我们将会惊奇地发现,作者几乎讽刺了官僚政治的各个方面,而且讽刺得是那么泼辣大胆。

同类推荐
  • 朱自清散文经典

    朱自清散文经典

    朱自清的诗,影响着一代人的心灵,带给读者一种艺术上的熏陶和精神享受。不仅感染了成干上万的热心读者,还丰富了世界文学宝库。他的散文造就了优美的意境,华丽却不浮躁,为培养繁荣散文和文学青年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荷塘月色》、《背影》等都运用了诗意的心怀和丰富的想象力,在艺术和思想上呈现出一种纯正朴实的作风。散文是文学殿堂中一种首要因素,是初期新诗中难得的作品。揭露血泪的人生,充满了革命精神。他被公认为新文学运动中成绩优秀的散文作家,彰显了充实而不做作的艺术生命力,为白话美文提供了典范,受到了广大读者青睐。
  • 驯悍记

    驯悍记

    《驯悍记》是莎士比亚早期的喜剧作品,情节滑稽有趣。它讲述一个聪明的男子,运用巧妙的计策,成功改造了脾气暴躁的富家女,使之成为温柔贤惠的妻子。故事中,人物鲜明的个性和生动的对话,让人印象深刻。
  • 周克芹散文随笔

    周克芹散文随笔

    文学总是要经过人民大众和时间长河的双重检验的,一时的喧嚣和风光证明不了真正的价值,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我深信,经过十年百年,再回头看,二十世纪的尘埃落定,喧嚣散尽,许多现今风光一时之辈,都将伴着他们的腐花败草随风而去,消踪失影,而周克芹,这棵峥嵘大树仍将屹立在历史的荒原上。
  • 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1949-2009)

    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1949-2009)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文学理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中国人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新中国成立初年的一些文艺论争对当时的政治走向的影响,到“文化大革命”期间文艺进入到思想文化领域的核心地带的状况,到改革开放初期文艺对推动仪式形态转型的重大意义,再到新世纪头十年文艺学研究在当代社会文化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本书都作了认真的研究。
  • 小巷总理

    小巷总理

    夏真、王毅合著的《小巷总理》讲述的是宁波市划船社区书记俞复玲从一个普通的下岗女工成长为获习近平赞誉、全国上下争相学习的优秀道德模范、十八大代表的历程,她被居民亲切地称为“贴心的社区当家人、无私的小巷总理”。作品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生动地讲述了俞复玲如何用她的“真诚心、婆婆嘴、毛驴脚、橡皮肚”为下岗女工、单亲母亲、空巢老人、自闭症患者等群众排忧解难的优秀事迹,还原了这位看似平凡的中年女性一路走来坎坷不屈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她真实而高尚的灵魂。
热门推荐
  • 放浪形骸歌

    放浪形骸歌

    孟行海是帝国中一道门少年,自幼受噩梦困扰,在门中出头无望。然而忽有一夜,他受性命之危,忽然间练成奇功,来到危机四伏的大海上。这荒诞、危险、奇妙、险恶之世在他面前铺开。他是从此平步青云,大权在握,看透凡尘,修仙悟道?还是见奇异之景,历怪诞之事,得超俗之心,建绝世之志?书友可加入q群:298063348,有任何重要消息我会及时发往群里。请多多关注新书《燃烬之余》,谢谢。
  • 仙途求归

    仙途求归

    本来一心求仙,为的就是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家人还有朋友。什么儿女情长的,她嗤之以鼻。天大地大,我心依旧。但是有一天,她偶然遇到了他,一眼便沦陷,才知什么是情不自禁。躲也躲不过了,她也不想躲了。“什么?”“我都没说不愿意,你还不愿意了?”“不行!”“我告诉你,你愿意也得愿意,不愿意也得愿意!”没错,她就是这么霸道,谁让他出现在了我的世界里,既然出现了,那就不准在他的世界里消失。至于后果是什么,管不了了,就算万劫不复她也认了。她还就不信了,她还搞不定一个男人了。可是,身后一堆拉着她拖后腿的是怎么回事?不就想好好谈个恋爱吗,还一哭二闹三上吊?简介无能,只能这样了o(╥﹏╥)o
  • 寂寞笙歌凉

    寂寞笙歌凉

    她的一生,就如失去自由的旋转木马。似乎所有的下一站都是终点,也都是原点,寒来暑往,晨昏更叠,总也转不出命运安排好的苦难。
  • 生意经故事

    生意经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洛天录

    洛天录

    少年心比天高,传奇自当续写。灵王府世子张洛,先天经脉残缺,接过母亲手中的残缺圣器,带着冷若冰霜的小师姐踏上了征途的道路。乱世当立,手掌苍穹,无数天骄纷纷涌动,当张洛屹立在群雄之巅的时候,回过头来只余一声轻笑!
  • 诗家天子王昌龄

    诗家天子王昌龄

    内容简介一个王龙标,引来两个龙标县,两个龙标县尉,两座芙蓉楼,更有两座“龙标书院”……谁真谁假,打了千年官司,双方谁也不输,都是赢家。原来,双方都由于这千年官司,导致天下扬名,大沾了名人的光。王昌龄,王龙标,“诗家天子”,“七绝圣手”。中原文化巨人,大唐诗坛巨星,居然活跃在湘黔边陲。原来,诗坛盛名,不等于仕途上的大红大紫。只因过于豪放倜傥,“不拘小节”,遭来一贬再贬,终于踏上当年三闾大夫的路,经武陵,过五溪,来到“五溪蛮地”的腹地,以一个小小芝麻官身份,谈不上开天辟地,却可以说是在这里播种,点火。从此,中原先进文化的火种在这里点燃,大唐最繁盛时期的先进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让我们沿着一千三百年以前的古驿道,进入那山野闾巷的青色石板路,去仔细寻找这位古代文化巨人的足迹……
  • 重生三千年

    重生三千年

    人族战神楚风,在与幽冥族大战中,同归于尽,重生到三千年前,人族尚未踏入星空之前,一个废物家族弃子身上。昔日欺我,辱我,弃我之人,你们就给我等着....。死亡也许只不过是你们最好的结局...
  • 医术名流列传

    医术名流列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男儿行

    男儿行

    这是一本以元末农民起义为背景,讲述群原本庸庸碌碌的汉子奋起反抗,在废墟之上重新建立华夏民族的故事。这个故事并非为了追究指摘哪个民族过去的是非,而是为了记录当年华夏百姓为了不受奴役而进行的抗争。
  • 凤舞九天:倾世宠妃舞天下

    凤舞九天:倾世宠妃舞天下

    一场莫名其妙的暗杀,杀手之皇穿越成废柴?什么?!爹不疼娘不爱?地位不如下人?太子爷休妻?这些都不是重点,最最重要的是——废柴?!她?真是笑话!且看她如何打众人脸。废柴?不好意思轻轻松松喝口水就能升级。没背景?九千年神女轮回转世吓不死你?穷?哈哈好冷的笑话,她家神级丹药地位不如糖豆!凤眸微挑睥睨天下荟荟众生。冷眼笑观世间红尘。可……她没说她想入红尘!旁边这紫眸美男子怎么搞?!她是好色没错!但这谁顶得住啊?某男“你想要天下?那还不简单!来,有了我不就有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