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4900000002

第2章 罗纳德·科斯

罗纳德·哈里·科斯1910年12月29日出生于伦敦的威尔斯登。他的父亲是一个有条理的人,对于儿子的出生都仔细地记录在他的日记中。他的父亲是邮局的一个电报员,他母亲曾在邮局就业,但结婚后辞去工作,他的父母都在12岁离开学校。他们对学术方面没有兴趣,他们的兴趣在运动。他母亲打网球直到高龄。他父亲年轻时玩足球、板球和网球,玩(草坪)滚木球直到去世。他是一名好球手,他代表当地参加一些比赛获胜。他还为当地报纸及《滚木球新闻》写滚木球的文章。

科斯也对运动感兴趣,但主要兴趣还是在学术方面。他是独生子。小时候,他常一个人玩国际象棋,轮流扮演玩棋的两方。他还从当地的公共图书馆借书阅读。尽管这样,但科斯说他从未感到孤独。他母亲教育他要诚实可靠,他说:“我努力遵循她的教导。”他母亲心目中的英雄是鄂茨上校。

鄂茨上校和斯考特从南极回来,发现他的病妨碍别人,他就告诉他的伙伴们他去散步,在暴风雪中走出去,再无踪迹。鄂茨上校的故事给科斯的影响很大,科斯因此而认识到“不应该让别人讨厌,不应该给人增添麻烦,而应为别人做点什么……”

科斯11岁时被父亲带着去看过一次骨相,好像中国人的面相一样。看相的结果为:“你有许多智慧,虽然你可能倾向于低估你的才能……你不会像一条有病的鱼随湖水沉下去……你享有很大精神而不是别人手里的一个被动工具。虽然你看到对你有利时可以和其他人或为其他人工作,你更倾向于为你自己思想去工作。不过,决心稍大一些可能对你有利。需要更多希望、信任和专心--不适合商业生活中的侵略性竞争性方面。或许更加积极的雄心可能更有益。”看骨相的人建议科斯将来选择的职业是:“科学和商业、银行、会计,以及把园艺和养鸡作为业余爱好。”科斯说,骨相师的评论并不是按照他的颅骨判定的,而主要根据科斯的行为得到的。所以,他的评论也不是很离谱。当然,他根本无法预料到,这个腼腆的小男孩有一天会是一项诺贝尔奖的接受者。

科斯是个有腿疾的男孩子,常需要在腿上附加铁制的零件。所以他上的是地方委员会办的残疾人学校。11岁时,他错过了地方中学的入学考试,12岁时才被允许参加中学奖学金考试。口试时有一个小插曲。他把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中的一个人物称为麦克伏里奥,引起一些笑声。但这个失误不是致命的,他被授予奖学金,进入契尔伯文法学校。那里的教学很好,他得到扎实的教育。在地理课上他学到了魏根纳的大陆漂移假说,还去听皇家地理学会的讲演,其中有一次讨论关于地球转动对河道的影响。1927年,他参加大学入学考试,顺利通过,历史和化学成绩优异。

当时他倾向于得到一个历史学位,但是由于他没有学过拉丁文,所以他转向化学,又由于数学的原因,他再次转科,去学了商业方面的专业。后来他顺利通过了进入伦敦大学所必需的中间考试,并于1929年10月进入伦敦经济学院继续商学士学位的学习。

在那里,他遇到了对他有重要影响的老师。以前在南非开普敦大学任教授的阿诺德·普兰特在1930年被任命为伦敦经济学院商业教授。科斯去听普兰特的企业管理讲演,并在考试前5个月开始参加普兰特的讨论班,普兰特在讨论班说的话,改变了科斯对经济系统运转的见解。普兰特做的事是将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介绍给他。使他了解一个竞争经济系统如何可以被定价系统协调。科斯说:“普兰特不仅影响他的思想,还改变了他的一生。”在1931年科斯终于通过了商学士考试。他原本想研究工业法,如果这样,他将成为一个律师。但是他在普兰特的影响下,改变了初衷。而此时,伦敦大学授予科斯一笔欧奈斯特·卡赛尔爵士旅行奖学金,这使他走上了成为一位经济学家的道路。

依靠卡赛尔旅行奖金,科斯在美国渡过了1931-1932学年。那时他研究美国工业的结构,目的在于发现工业为什么以不同方式组织起来。他主要靠访问工厂和企业进行这个项目的研究。他在经济分析中引入了“交易费用”这一新概念,以及对为什么有企业的一个解释。这些思想成为1937年科斯发表的《企业的性质》文章的基础。1935年以后,科斯在伦敦经济学院教书,被指定讲授公用事业经济学。为此他开始对英国公用事业做了一系列历史研究。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0年,科斯进政府做统计工作,先在森林委员会,然后在中央统计局,战时内阁办公室。1946年,回到伦敦经济学院,负责教授主要经济学课程--经济学原理,并且继续对公用事业特别是邮局和广播事业的研究。科斯借助于一笔洛克菲勒研究员经费在美国花费了9个月研究美国广播业,他的书《美国广播业:垄断的研究》在1950年出版。1951年,科斯获得伦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同年移居美国。

刚到美国,科斯就进了布法罗大学,在那里他做了七年教授(1951-1958)。1959年,在行为科学高等中心工作一年之后,他加入弗吉尼亚大学经济学系。科斯对联邦通信委员会做了研究,它管制美国广播业,包括配置无线电频率谱。他写了一篇文章,在1959年发表,讨论这个委员会遵循的程序,并且提议如果频率谱的利用由定价系统确定而给予出价最高的人将更好。这一点引起成功的投标人将得到什么权利的疑问,科斯讨论的是一个财产权系统的合理性研究。芝加哥大学的一些经济学家们认为他的论点有一部分是错的。于是他又写了一篇文章《社会成本问题》,更详细、更精确地阐明了自己的见解,1961年初发表了这篇文章。与他以前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不同,它一经发表,即被广泛援引和热烈讨论。它大概是全部现代经济学文献中被引用最多的文章了。

科斯自1964年以来,成为芝加哥大学教授和《法学与经济学杂志》主编。现已退休,任该校荣誉经济学教授和高级法学与经济学研究员。科斯在1978年当选为美国文理研究院研究员,1979年,被授予“美国经济学会杰出会员”称号。目前,他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作为法律与经济学方面的一名高级研究员,在研究工作上仍然十分活跃。

科斯是继布坎南之后,不用数学方法研究经济学的得奖者,他是美国经济学家中研究最具特色的一个。1994年5月,他在接受中国记者的采访时,曾说,“我从未学习过经济学类的课程,从没有。那使得我的思维不受任何约束,十分自由。这是一个优势。如我去接受经济课程的训练,就会学习一些技巧和思维方式,然后透过那些有色眼镜去观察这个世界。我幸好不曾有那种眼镜。这是对我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不是谁对我产生什么影响,而是一些偶然事件对我产生影响。”

按照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公告,科斯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揭示了“交易价值”在经济组织结构的产权和功能中的重要性。

科斯“因为对经济的体制结构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荣获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杰出贡献是发现并阐明了交换成本和产权在经济组织和制度结构中的重要性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科斯的代表作是两篇著名的论文。其一是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本质》一文,该文独辟蹊径地讨论了产业企业存在的原因及其扩展规模的界限问题,科斯创造了“交易成本”(TransactionCosts)这一重要的范畴来予以解释。所谓交易成本,即“利用价格机制的费用”或“利用市场的交换手段进行交易的费用”,包括提供交易条件(即度量、界定和保证产权)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订立和执行合同的费用等。科斯认为,当市场交易成本高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协调成本时,企业便产生了,企业的存在正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即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代替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当市场交易的边际成本等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协调的边际成本时,就是企业规模扩张的界限。科斯另一篇著名论文是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该文重新研究了交易成本为零时合约行为的特征,批评了庇古(ArthurC·Pigou)关于“外部性”问题的补偿原则(政府干预),并论证了在产权明确的前提下,市场交易即使在出现社会成本(即外部性)的场合也同样有效。科斯发现,一旦假定交易成本为零,而且对产权(指财产使用权,即运行和操作中的财产权利)界定是清晰的,那么法律规范并不影响合约行为的结果,即最优化结果保持不变。换言之,只要交易成本为零,那么无论产权归谁,都可以通过市场自由交易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斯蒂格勒(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将科斯的这一思想概括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并命名为“科斯定理”。

科斯的主要著作包括:《企业的性质》(1937)、《边际成本争论》(1946)、《美国广播业:垄断研究》(1950)、《联邦通讯委员会》(1959)、《社会成本问题》(1960)、《经济学中的灯塔问题》(1975)、《企业、市场与法律》(1988)。

同类推荐
  •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从青年时代闯入文坛,巴金就以火焰般的激情感染着读者。与激情相伴的是他的超常的勤奋与率真:“日也写,夜也写”;坚持说真话;向读者“掏出自己燃烧的心”。正是这三条,激情、勤奋和真诚,铸就了他的人格和事业,也使他成为中国“二十世纪的良心”。这本由阎焕东编著的《巴金的青少年时代》是一本描述巴金青少年时代的学习与生活的普及性读物。本书的特点是故事性强,叙事生动活泼,说理明白晓畅。它是我们献给中、小学生和广大青年最丰腴的精神食粮。
  • 从不被盛名宠坏:坚毅女神居里夫人自传

    从不被盛名宠坏:坚毅女神居里夫人自传

    本书内容包括居里夫人亲笔书写的自传、皮埃尔·居里传记及她在居里先生身亡后写下的催泪日记。从这些毫无矫饰的文字里,我们看见一个出生平凡的女孩如何通过智慧和努力,走上曲折的梦想之路,为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居里夫妇如何相濡以沫一起获得诺贝尔奖。他们不仅是两情相悦,志同道合的生活伴侣,更是同呼吸,共命运的生死搭档。
  •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

    没有哪一位艺术家能在全天二十四小时里不间断地创作艺术。他们成功完成的那些关键性的、具有恒久意义的作品,都出现在为数不多而且难得一现的灵感降临的瞬间。历史也是如此:我们敬慕一切时代中最伟大的诗人和表演艺术家,但是她也绝不是一位永无闲歇的创造者。歌德曾经充满敬畏地将历史称为"上帝的满是秘密的作坊"——即便在这个作坊里,无关紧要和日常繁琐之事也是无尽无休。在这里如同在艺术和生活的各种领域一样,那种精致的、令人难忘的时刻难得一现。大多时候,历史是一位编年记录人,她心思冷淡却持之以恒地将一个个环套编成一个巨大的链条——这链条延伸几千年,在它上面一个个平淡事实比肩而列,因为所有的精彩纷呈都需要准备时间,每一桩真正的事件都需要有发酵的过程。
  •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中外名人传记:安徒生(1805-1875·青少版)》内容简介:安徒生认为:他自己的一生堪称是一部美丽动人的童话,情节曲折变幻,引入入胜。他永远怀着对远方的渴望,有着一颗永不停歇的驿动的心。他在广袤的大地上行走,踏歌人生。贫穷和孤独,繁华和绚丽.痛苦与泪水,收获与喜悦,误解与抛弃,接纳与回归,所有人生的酸甜苦辣,他都一一品尝。他留下的每一串脚印,他走过的每一个驿站,都值得人们久久回味。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取之不尽的宝藏。他耀眼的光芒,时刻照亮前行的人们。他留下的不仅是童话,更是他的理想,以及对理想的执着,他留下了闯劲,留下了勇敢,留下了毅力。他百折不回的坚毅脚步声,仍然在世界各地响起。
  • 明朝大书生:王世贞传

    明朝大书生:王世贞传

    王世贞,大明王朝一代大名士。他在当时的名气超越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严嵩、张居正等高官显宦,文坛名声盛极一时。他虽仕途坎坷却依旧内心强大,终至集政坛高官、风流名士、文坛盟主、万贯富豪于一身,“粉丝”无数,为天下读书人所追慕。本书是作者积五年之功推出的力作,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而是以朝堂政治为舞台,梳理读书人进入仕途后身份认同、适应、蜕变过程;描述朝堂中人为人处世与自我定位对仕途的深刻影响;揭示传统制度失效背景下体制内外读书人的迷茫、纠结和难以捉摸的个人命运,足可管窥大明社会生活和读书人群像。要想了解大明政治与文化,这本书不可不看。此外,王世贞身上也是谜团重重,世传他才是天下第一奇书《金瓶梅》的真正作者,关于这一点,本书也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读。
热门推荐
  • 虚舟禅师注八识规矩颂

    虚舟禅师注八识规矩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是大侦探福尔摩斯的徒弟

    我是大侦探福尔摩斯的徒弟

    一场车祸,让蓝瑞的世界……精彩起来了,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福尔摩斯的徒弟。等等,福尔摩斯那不是小说里的人物吗?这怎么会出现呢?福尔摩斯是怎样出来的,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就成了他的徒弟了?蓝瑞有一天就问福尔摩斯,你能不能教些好的给我呀!别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给我。
  • 娱乐圈最佳cp

    娱乐圈最佳cp

    “喜欢你从来不是说说而已,从未想过有一天我的生命中会有你,我们之间一路走来披荆斩棘,和我共度余生的将只有你。”
  • 月老帮帮忙

    月老帮帮忙

    一睁眼,来到25年后,依然是只单身狗。“啥?我有老公?闪婚?”“人呢?挂了?”燕筦无语问天:这是从单身狗晋级为老寡妇的节奏?可梦里这两个家伙又都是谁?秦萧:我喜欢上一个年龄成迷的女人。。。这是一对前世的情侣因为月老的失误而不得不再续情缘的故事。
  • 华尔街传世智慧

    华尔街传世智慧

    华尔街200多年来涌现了无数投资大师,这些投资大师的智慧经过代代相传,影响及改变着我们当今的投资行为。本书精选了巴菲特、索罗斯、彼得林奇、本杰明格雷厄姆、吉姆罗杰斯等人的88条投资名言,并按“入市”、“研判”、“技巧”、“风险”、“消息”等各方面加以分类,一本书基本涵括了华尔街200年来投资的精华。同时,本书对每条名言都用大量的案例加以解读,深入浅出、发人深省,对我们当下的投资行为极具指导和借鉴意义,可以说是我们日常投资必备的口袋书。
  • 结婚照

    结婚照

    刘勇带着妻子阿秀,一路开到民政局门前。他们从车上下来。丈夫刘勇望着阿秀脸上的笑,也笑了。刘勇一边笑,一边红着脸,将一只手从肩上伸向脑后。从家里出来前,刘勇说现在真要去领结婚证?刘勇话说出口,自己先笑了。阿秀望着刘勇红着的脸,恍惚间,想起他年轻时候。刘勇年轻时候,漂亮极了。他们那会儿刚刚订婚,那时他们多大?十六岁,十七岁?他们是在双方父母的约定下定了亲。阿秀记得他们定亲那天,亲戚们说阿秀爸爸喝着酒,就哭了。阿秀订婚,爸爸是那样伤心。现在,阿秀女儿十八岁了。
  • 婚姻如此平淡,我们要懂得浪漫

    婚姻如此平淡,我们要懂得浪漫

    当婚姻步入“七年之痒,八年之痛”,如何还能保住“九年之情”?当“倦怠期”不可避免地强势来临,怎样才能在平淡中重拾激情?当“柴米油盐”早已取代“鲜花热吻”,现实问题是否还能浪漫解决?当钱、性、家务、婆媳关系、孩子问题日渐嚣张,我们还能幸福多久?恋爱时的浪漫是在梦幻中,婚姻里的浪漫是在现实里。随着婚姻生活的延续,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平淡倦怠,甚至出现种种危机:爱情消失、第三者插足、婆媳矛盾等。是什么原因让婚姻变得如此平淡?怎样才能让婚姻生活保持浪漫?
  • 春晖秋月:项宗西散文随笔自选集

    春晖秋月:项宗西散文随笔自选集

    我赞成简洁,开门见山,言之有物。我们的人生已被“千头万绪的繁复而耗尽”。华丽的包装,冗繁的铺陈,统统应该摒除,就像一条小溪,不深,清澈得让人一眼能看到底。
  • 重生之墨少的第一夫人

    重生之墨少的第一夫人

    顾婉前世是D市第一名媛,为人温柔善良,却接连遭遇了爷爷和父母被害,连两岁的弟弟都没能幸免,她发誓要找出凶手,为亲人报仇,却发现,凶手居然是她二叔。原来,二叔不是爷爷的亲生儿子,他为了争权夺利取代爸爸,想办法杀了爷爷和爸妈他们,而知道真相的顾婉被她狼心狗肺的二叔关在废弃的仓库中,活活的烧死了,没想到,却让她重生在了六岁的那年,这一世,爷爷和爸妈还在,狼心狗肺的二叔还没有取代爸爸,她也再不要当什么名媛淑女,她要狠,学跆拳,斗二叔,誓要守护好自己的亲人们,为此,她将不惜付出一切代价。只是,这个男人是从哪冒出来的?虽然这个小时候的玩伴,后来成为了金字塔顶尖的人物,那也不能对她动手动脚啊,要不,看在他长得好看,大腿又粗的份上考虑一下?
  • 追昔抚今

    追昔抚今

    《追昔抚今》的书名“追昔抚今”并不是通常说的“抚今追昔”的笔误。今天,我们生活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复兴的基础是五千年的辉煌。复兴人人有责,这就要求人人懂历史、爱历史。遗憾的是,如今有的中国人,对中国历史所知不多,还说:“都什么年代了!”“追昔抚今”这个书名,把“追昔”换到前面,有意突出“追昔”,是友情提醒,更是郑重呼吁:“追昔抚今”还有一层意思,便是从“追昔”入手,把落脚点实实在在地放在“抚今”,强调昔为今用,不致读史写史沦为空谈。具体讲,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合乎逻辑而不牵强附会地让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时代前进中释放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