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6100000015

第15章 杜如晦

审时度势待价而沽

杜如晦(586——630),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出身于世代为官家庭。祖父杜徽曾在隋时任怀州刺史,父亲杜吒(zhā)曾任隋昌州长史。少年时代的杜如晦聪敏好学,尤喜好文史,他气质英爽,以风流自命。隋大业年间,参加吏部人才选拔,吏部侍郎高孝基对他很是器重,认为他有应变之才,当为栋梁之用,但又暂时叫他俯就卑职,补任为淦(ɡàn)阳县尉。

隋炀帝的残酷统治,使民怨沸腾,各地纷纷揭竿而起,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如火如荼(tú):原形容军容壮盛。现在形容气势旺盛或气氛热烈。。先是山东邹平王薄,领导农民义军杀富济贫,攻占山东不少州县。及后,起义烈火愈烧愈旺,到大业十二年(616)农民起义的队伍已增加一百三十多支,参加人数有三四百万之众。全国有三支强大的起义队伍:河南的瓦岗军,窦建德的河北起义军和杜伏威的江淮起义军。杜如晦虽然很早就辞掉了淦阳县尉的职务,不愿为朝廷服务,但由于家世、经历和所受的教育,使他不可能和农民起义军走在一起。在动乱的时局中,他和房玄龄一样,密切地注意着时局的变化。

随着农民起义的扩大,隋朝统治阶级内部也高举起反隋的大旗,隋的统治已分崩离析,摇摇欲坠。大业十三年(617)太原留守李渊,在晋阳举兵反隋。他率领其子李建成、李世民等向南方进发,由于甚得民心,加上策略得当,次子李世民英勇有谋,因而进军神速,所向无敌,在十一月,就迅速占领了隋代的都城长安。

弃暗投明秦王心腹

李渊父子攻克长安后,杜如晦见大局已定,又深知李世民英勇有谋,广结天下豪士,便只身投靠了李世民。

李渊进入长安以后,把隋炀帝的严刑苛政全部废弃,并与民约法十二条。除对拒不投降的阴世师等十余人处死外,其余一概不问。出于策略原因,按起兵时定下的方针,李氏政权立年仅十三岁的杨侑为天子,并尊逃往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不久,江都发生兵变,隋炀帝为其部下宇文化及所杀。李渊遂即迫使杨侑下了退位诏书,禅位于自己。李渊接帝位于太极殿,改隋义宁二年为唐武德元年,立李建成为皇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十九岁的李世民当上了尚书令、李渊父子达到了“化家为国”的目的。李世民拜杜如晦为秦王府兵曹参军,执掌王府簿书、考课、仪卫等事务。

过了不久,杜如晦被调任陕州总管府长史。总管府是在边塞之地设立的统率军队的机构,长史为总管府的次官。当时,秦王府的很多谋士勇将被调往外地任职,李世民对此非常忧虑。记室房玄龄对李世民说:“杜如晦聪明识达,如果打算经营四方,非此人莫可。”房玄龄对杜如晦的这一荐举,使李世民非常兴奋,他马上奏请高祖,将杜如晦硬留下来,仍为秦王府属官。从此,李世民把杜如晦视为心腹,常与他商议军国大事。杜如晦成为李世民幕僚幕僚:古代帅幕府中参谋、书记等为幕僚,后泛指文武百官署中佐助人员(一般指有官职的)。集团的重要成员。

李渊虽然称帝,但实际上只掌握着关中和山西、巴蜀等一些地区,周围都是割据势力。如何消灭这些割据势力,统一天下,是李氏王朝面临的重要问题。李渊父子经过商议,确定了巩固关中,出兵西北,进而进占关东,收并江南,统一全国的方针政策。

李渊命李世民为右元帅,率军征伐,杜如晦亦随李世民转战南北。李氏集团采用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于武德元年(618)打败了陇西割据势力薛仁果,紧接着又铲除了在凉州称帝的李轨,巩固了唐在长安以西的统治。武德三年(620)平定了盘踞晋北的刘武周。后来刘武周逃至突厥,为突厥所杀。当把关中周围的割据势力剿灭以后,李世民就决定出关东进,对盘踞在洛阳的王世充发起攻击。王世充是李唐在关外最重要、又最难对付的对手。他原先是隋炀帝的鹰犬,曾任隋王朝的礼部尚书,用阴谋手段夺取实权,王世充后来自己当了皇帝,国号郑。他利用李世民与刘武周作战的机会,趁势攻占了唐朝的大片土地。在李世民的大举征讨中,王世充手下的名将如罗士信、秦叔宝、程志节等先后降唐,许多州县的官吏,如淆(xiáo)、邓、荥(yínɡ)、汴(biàn)、豫、显等州相继降唐。李世民对于归降的官吏一般都以礼相待,这就使得更多的人,纷纷脱离王世充集团,出现了“河南郡县相继来降”的局面。在李世民军队的进击下,王世充连连败退,洛阳被围。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王世充向农民起义军窦建德求援。窦建德为隋末农民起义军的著名领袖,李世民围困王世充,使窦建德也感到震惊,他担心一旦王世充被唐军消灭,自己也会受到直接威胁,便亲自前往洛阳支援王世充。窦军来势凶猛,唐军决定调转枪口先消灭援军窦建德。于是,李世民指挥唐军扼守武牢险隘,以待战机。当窦建德军队饥倦、疲堪之时,李世民见时机已到,便突然发起攻击,东涉汜水,猛冲猛杀,窦军大溃,窦建德也受伤被俘。

窦建德战败后,李世民乘势于武德四年(621)集中兵力围攻洛阳。王世充眼见大势已去,就率领群臣出城投降。武牢之役是唐统一中国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战役;此次战役的胜利,决定了整个中原的形势。李世民大胆而果断地指挥了这一战役,取得了一石二鸟之功,一举摧毁了两个强敌。因此李世民受到嘉奖。因为功勋卓著,又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增邑二万户。

武德五年(622),刘黑闼在河北漳南筑台告祭建德,自称大将军,公开打起反唐旗帜。不久,刘军攻占大片土地,定都洛州,自称东汉王。李世民率军攻打刘黑闼,此次战争,旷日持久,打得十分艰难。最后刘黑闼大败,逃往突厥。然而两个月后,刘黑闼又返回再战,太子李建成亲征,并采纳魏征建议,用镇压和安抚相结合的办法,最后击溃刘黑闼,统一战争结束了。在这场战争中,李世民兄弟虽各有建树,但李世民显然取得了更大的战功。而在这方面杜如晦是发挥了很大作用的。他在军中运筹帷幄,对战争双方的情况判断准确,他杰出的才干,受到了军内外人士的赞赏。

杜如晦也由此而升迁,李世民任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杜如晦任大行台司勋郎中,封爵建平县南,食邑三百户。不久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文学馆是李世民为接待四方文士而开设的。十八学士中,以杜如晦为首。李世民曾令人画了十八学士图像,藏于书府,可见,李世民对他的礼遇之重。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后,开府置官属,又拜任杜如晦为天策府从事中郎,成为天策府的高级军事顾向。

精心策划玄武事变

李世民在统一全国中的卓著功勋,使他的威望日益增高,权势也逐渐扩大,政治地位和军事地位也迅速增长。李世民不仅掌握着大量军队,还担任尚书令的职务,居宰相之职。这在唐王朝的上层统治集团中,尤其是在李氏兄弟中间有着特殊的地位。另外,在太原起兵和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李世民礼贤下士,广求人才,搜罗了一批谋臣猛将,形成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政治集团。这个政治集团的形成和他在唐王朝中的特殊地位,使李世民产生了不满足于当秦王的野心。然而他的哥哥李建成,位居东宫,为人宽和、仁厚,辅助李渊处理政务,在唐王朝的初创过程中,他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李世民与李建成在打天下时,两人同心协力,但到坐天下时,情况就不一样了。为了夺取皇位,兄弟俩变成了仇敌。

统一战争结束后,李世民与李建成的斗争日趋表面化。武德七年(642),李渊带三位皇子打猎,命他们驰射角胜,李建成乘机将一匹烈马交给李世民骑。李世民不知有诈,骑上这匹马追逐野鹿,马烈性大作,三次尥蹶子(liàojuězǐ),险些把李世民掀下坐骑;武德九年(626),李建成约李世民宴饮,暗中下毒,李世民饮后心中暴痛,吐血数升。在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斗争中,齐王李元吉完全站在李建成一边,他和李建成经常会同后宫谮诉谮(zèn)诉:说坏话诬陷别人。李世民。李渊常常偏袒(tǎn)太子,信以为真,要加罪于李世民,幸亏陈叔达常常进谏,李世民才幸免于难。紧接着,李元吉又密告李世民有谋反之意,要求速斩世民。不过此时李渊明智,他认为李世民有平定天下之功,谋反的证据又不足,没有下手杀害李世民。

在争夺皇位的斗争中,李建成和李元吉合在一起的实力大于李世民,况且李建成又处于太子地位,这更趋于优势地位。这种形势使秦王府的僚属非常担心。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等都认为,必须先发制人先发制人:泛指先下手争取主动。才能转危为安,他们劝李世民早下决心,尽快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以保国家长治久安。当然,李建成也看到了这一点,他想方设法瓦解秦王府的武将、谋士,不过这一策划没有获得成功。于是他们便在李渊面前诬陷房玄龄、杜如晦。李渊听信谗言,把房、杜二人驱逐出秦王府。

武德九年(626)夏,突厥数万骑犯边。李建成认为瓦解、分化秦王府精兵强将的机会来了。他向李渊推荐,由李元吉代李世民出征。李元吉又请求将秦王府的名将尉迟敬德、程志节、段志玄、秦叔宝等调归自己使用,以增强北征实力。这一着实际上是要扼杀李世民。李世民感到危在旦夕,便与长孙无忌、高士廉、尉迟敬德等商讨对策,并派人密召房、杜二人进府,密商计策。经过一番精心策划,李世民于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在玄武门内设下伏兵,一举射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为李世民夺取皇位扫清了障碍。接着,又逼着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此时军政大权已完全落在李世民手中。李世民拜杜如晦为左庶子,协助他处理政务。同年七月,又调任杜如晦为吏部尚书。

善于理政善于治国

武德九年八月,李渊让位。李世民即帝位于东宫显德殿,改元贞观,尊李渊为太上皇。李世民做了皇帝,对群臣论功行赏,以房玄龄、杜如晦等五人功居第一。进封杜如晦为蔡国公,赐食邑一千三百户。贞观二年(628)晋升杜如晦为检校侍中,兼吏部尚书,检校侍中,即代理侍中,是门下省的长官,也就是宰相。贞观三年(629)唐太宗下诏授杜如晦为右仆射。从此,杜如晦与房玄龄同朝为相,为唐朝的盛世之治呕心沥血。

杜如晦是宰相,又是吏部尚书,执掌着选官任能的大权,他在引荐贤才,罢除不良官吏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杜如晦取士用人,注重实践。当时选官取士往往重言词口笔,而不察其品德。杜如晦录用人员,主张先由州郡推荐,然后考核录用。在临终前他还推荐刚正不阿的戴胄(zhòu)做吏部尚书。

杜如晦精于理政治国,唐初的典章制度,都是房、杜二人所定。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之后,国家纲纪松弛,百废待兴。杜如晦和房玄龄拨乱反正,使唐朝初期的政治制度和统治秩序逐渐走上正轨,贞观之治新局面的开创,与房、杜所起的作用是分不开的。杜如晦在朝廷,君臣关系如同鱼水,同僚之间也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房玄龄善谋,杜如晦善断,两人同朝辅政,取长补短,发挥了各自的特长。

杜如晦用人,非常推崇诤谏之臣。他把诤臣看作是挽救国家危亡的栋梁,而他鄙视隋代内史侍郎虞世基,认为他身居要位,处得言之地,但他对隋炀帝的荒淫残暴,却缄口不言缄(jiān)口不言:闭嘴不说话。,无诤谏之语,用这样的人执掌大政就是尸位素餐尸位素餐:指空占着职位,不做事,白吃饭。。

作为宰相,杜如晦以儒家的传统道德要求自己。他宽厚待人,雍容大度,他能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发挥别人的长处。

贞观三年(629)十二月,杜如晦因病情严重辞去宰相职务。病重期间,唐太宗亲自前往探望。对杜如晦的英年早逝,唐太宗非常悲痛,废朝三日,赠司空,不久又封莱国公。

同类推荐
  •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的日记,始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2月17日,止于1950年,前后近30年。他去世后,由阎氏纪念会整理,并于1997年正式出版。
  • 郁达夫在情爱之途

    郁达夫在情爱之途

    “曾因酒醉鞭马,生怕情多累美人。”本书反映郁达夫如何与黑暗势力作斗争,成长为一名伟大的爱国主义作家的同时,着重描写了他与四个品貌各异的年轻女子的情感纠葛。
  • 千古风流苏东坡

    千古风流苏东坡

    本书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生平,内容包括:风华初露、坎坷的仕途、以诗为词以词言志。
  • 铁血宰相俾斯麦(上)

    铁血宰相俾斯麦(上)

    铁血宰相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19世纪欧洲政坛的传奇人物。他不但统一了德意志,更创造了日耳曼民族的特殊性格。他的铁血政策深刻地影响了后来德国的政治走向,甚至可以说是他改写了欧洲的历史。当时对于俾斯麦的功过得失,人们褒贬不一,因而作者认为要想真正了解他很有必要对他的精神历史作一些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本书里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彩的心理分析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在书里作者不仅仅描绘了一个因得胜而神采奕奕的将军形象,而且通过分析俾斯麦身上所特有的三种性格元素——骄傲、勇敢和怨恨——揭示了支配他一生如猛狮般能量不竭的缘由。
  • 希拉里成功日记

    希拉里成功日记

    希拉里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结合体,少有人能真正读懂她,她也不奢求他人的理解。不管外界有怎样的毁誉,都不能妨碍她一心一意地做一件事――追求成功,诠释辉煌。 《希拉里成功日记》为我们揭秘了大人物希拉里的苦乐喜悲,讲述了一段启迪小人物的励志人生。 《希拉里成功日记》由张佳秋编写。
热门推荐
  • 丝路锦医行

    丝路锦医行

    丝路之上,大漠孤烟,声声骆铃里,她是一名市井医师,虽有时耍点小伎俩,但却善良正直,在月珑泉边小有名气。大魏召召,王都辉煌鼎盛,一派繁华之下,他是被冷落的王位继承者,为躲避皇权的赶尽杀绝,他主动出使关西,以谋长远之计。一个日光浴城的午后,他们在月珑泉边不期而遇,在于阗国的宴席上,她误打误撞成了“和亲公主”,而他则成了钦定的送亲使……漫漫丝路之上,一个冷漠孤单的男儿心,在隐忍皇权带来的种种压抑和痛楚的同时,被一个原本不屑入目的冒失丫头撞开心扉。待到荣登大极之日,能否携佳人重享斜阳落日余晖……
  • 总裁大人宠悍妻

    总裁大人宠悍妻

    韩茗遇的职业为法医,所以没有男人敢亲近她。相亲遇到暴发户,她意外被A城首富之子姜翎珄英雄救美。一场交易,她与姜胜翎达成协议,为骗姜母装成他怀孕的女朋友,而她,也因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住进了姜家……
  • 至尊神妃

    至尊神妃

    【为你成神,所向披靡,1v1强强联手】她是世间最后一个神魔后裔,历劫而至,成了某人的心尖宠,“做本尊的神妃,这个世界都是你的!”神魔血统觉醒,她携复仇烈焰扭转乾坤,以悍然的实力威慑三界,创不灭神话。他是三界之尊,众神之首,疏离淡漠,亦妖亦仙,却为她颠覆乾坤,“孤云,你是我唯一的救赎!”当有一日,帝尊大人携世界之礼以身相许时,瑞光天降,八族叩拜,万兽臣服,齐声高喊:“神妃至上!”[唯一群:876798309]
  • 原来的世界3

    原来的世界3

    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人类追求真理过程中的种种磨难,以及找到真理后的大彻大悟。所有的角色都可以化为一种符号,信仰扭曲的杀手是那些偏离真理的可怜人,惨遭不幸的共济会尊师是守护真理的勇者,两个不断寻求真理的凡人,离真理越近,他们所要面对的考验越大……
  • 赵国彬的梦

    赵国彬的梦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年下竹马尚可温

    年下竹马尚可温

    夏湮八岁那年遇见了十岁的温拾,往后灰暗无助的岁月里也多了个慰藉。总之,这是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或许过程坎坷,但只要我知道我的归途是慢慢走近你,好像生活也没那么难了。
  • 转型之路

    转型之路

    勉强能够维持生计的《江湖》网游工作室一夜之间被黑客洗劫一空,兄弟几人为了生活被迫分离。舍不得退隐江湖的林寻一度陷入迷茫,他先是做起了网游直播,随后踏上职业电竞这条王者之路!
  • 失落的查克拉

    失落的查克拉

    在日本古代有一段忍者的没落时期,武士和僧侣成为了国家军事实力的主流,忍者受到歧视和排挤,而其中血继者被称为妖魔的后裔,受到捕杀。凉太郎用他所学的忍术化解危机,玩转于武士、僧侣、大名各阶层。
  • 堂爷的抗战

    堂爷的抗战

    我堂爷马玉林本来要在一九四一年的正月初六这天起自家的牛圈。但这个安排却在一个突发的情况下没有实施。就初六这一天的时间来说,它是堂爷忙了好几天才等到的一个空闲时间。之前,他和村里人一样沉浸在浓浓的过年气氛之中,每天都忙忙碌碌的。我们村位于关中北部的山区,虽然世道混乱,但我们村倒也相对平安一些,每户人家把年过得还算像个样子。光耍社火就从年前的腊月二十六耍到了正月初五,村子里整天都锣鼓声声的。我堂爷他爹是村里狩猎技术最好的猎人,每次去打猎的时候,他都能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