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6100000025

第25章 张巡

张巡(709——757),邓州南阳(今属河南)人,唐开元进士,安史之乱时,以真源令起兵守雍州(今河南杞县),抵抗安禄山军。至德二年(757),移守睢阳(今河南商丘),直到战死。

安禄山攻占洛阳以后,当了“大燕皇帝”。派一部分叛军向东面和南路进攻,想要占领江淮地区和江汉地区。这两个地区粮食产量高,是唐朝的租赋和军饷的主要来源地。如果占领了这些地区,不仅可以切断唐朝的经济来源,而且叛军的粮饷也就有保障了。因此,安禄山调集重兵,多次强攻通往江汉地区和通往江淮地区的重镇。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初,叛军打到了现在河南省东部和安徽省北部,谯(jiāo)郡太守杨万石投降了安禄山,并且命令他属下的真源县令张巡也接受安禄山的官职,献城投降。张巡知道杨万石投降气愤极了,不但不投降,而且举起讨伐叛军的大旗,组织起保护城池的队伍。当地的老百姓有几千人来参加义军。张巡挑选了一千精兵,向西北到达雍丘,同那里的另一个唐将贾贲(bēn)会合,共同保卫雍丘。

原来的雍丘县县令令狐潮(姓令狐,名潮)已经向叛军投降,安禄山封他当了大官。叫他带兵离开雍丘,出去打仗。贾贲乘雍丘兵马不多的时候,率领二千士兵,收复了这座县城。这时候张巡又领兵来到这里,两人一起共同守卫雍丘。没过多久,令狐潮带了一支精兵来攻打雍丘,贾贲带兵迎敌,不幸战死。张巡率领唐军打退敌人,一个人担负起指挥保卫雍丘城的重担。

令狐潮重新整顿了人马,和另外三个叛将一起,带领四万多人,把一座雍丘城团团包围起来。守城的士兵不到三千人,将士们都有些恐慌。张巡对大家说:“叛军比咱们多十几倍,又是精锐的部队,声势很大,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我们如果趁他们没有防备的时候发动进攻,敌人必然惊慌失措,这样,雍丘城一定能够保住。”

张巡部署一千人在城墙上加强防守,把另外一千人分成几队,趁天黑出城向敌军发动突然攻击。他亲自率领一队人马,身先士卒,直冲敌阵,将士们也跟着冲了过去。他们以一当十,越战越勇,敌人没有防备被杀死了许多人,损失了许多战马。叛军抵挡不住,退到了很远的地方扎营。

第二天敌人倚仗人多又来攻城。他们在城的四周架起许多石炮,对着城里猛轰,把城楼击毁了许多,使城墙矮了一截。张巡叫士兵们在城墙上加上木栅种刺树,进行抵抗。叛军将领下令用梯子爬城。只见无数士卒,像蚂蚁一样往城墙上爬。城里的箭早已用完,张巡命令士兵把浇了油的草把点着,朝着爬城的叛军身上扔了过去。叛军被火烧伤,只好又退了下去。

令狐潮还用了一些攻城的方法,都被张巡的士兵打退。叛军原来的那股嚣张劲儿消去了大半。张巡瞅准机会,或者白天开城突袭,或者晚上把将士从城墙上吊下去,冲入营帐偷袭正在睡觉的敌军。

双方打得难分难解,唐军吃饭的时候都穿戴着盔甲,将士负了伤,包扎休息一下又立刻投人战斗。这样经过了两个多月,大小仗打了三百多次,四万多叛军不但没能攻下雍丘城,还吃了不少败仗,损失了不少人马。叛军对于取胜,一点信心都没有,只得退兵。张巡趁机率军追击,俘虏了敌军两千多人。这一仗,使雍丘城里人心大为振奋,士气更加高涨。

一个多月之后,令狐潮又领兵包围了雍丘。令狐潮心想,上次四万多人都没能攻破这座城,看来强攻硬打是不行的,好在张巡和我都很熟悉,不如劝他归降。于是他在城下对张巡喊话说:“天下大势已定,唐朝没有了什么希望。眼看就要灭亡,你独自守一座孤城,到底为了什么呢?”张巡义正词严地斥责他:“你是大唐的官员,一向以忠义自许,看如今你的所作所为,你的忠义何在?”令狐潮满面羞愧,答不上话来,灰溜溜地走了。

令狐潮见口头劝说不成,就给张巡写了封信,大意是,安禄山的军队已经占领洛阳,安禄山已经作了大燕皇帝,潼关已经失守,京城长安不久也要被占领,皇帝已经逃走,唐朝很快就要灭亡。这是未来的趋势,孤城是守不住的,你还是趁早投降吧。我担保你能得到高官厚禄。

张巡接到信,让大家都看。当时,雍丘城里还住了朝廷的一些大臣,其中有六个将军对张巡说:“皇上已经逃出京城,生死未知下落不明,咱们兵少将寡,一座孤城迟早要被攻陷的,不如投降叛军,还可保全一城人的性命。”张巡决定考虑一个晚上,答应第二天告诉大家自己的想法。

第二天上午,他在大堂里挂上皇帝的画像,带领将士对着画像行朝见的礼节,表示自己誓死抗敌的决心,维护国家统一的意志。大堂里静悄悄的,只听见人们哭泣的声音,气氛十分悲壮。接着,张巡叫人把那六位将军带上来,当众严厉斥责他们劝说投降的不忠行为,然后命令士卒把他们推出去斩首。爱国的将士们一致拥护张巡的果断措施,都表示要跟张巡并肩作战到底。

雍丘的守卫战又进行了四十多天,城中的箭都已用完。张巡叫士兵们扎了一千多个草人,给草人穿上黑衣,系上绳子。晚上,叫士兵提着绳子把草人从城墙上慢慢放下去。围城的叛军以为是唐军想偷偷出城,一阵乱箭射去。等草人身上扎满了箭,士兵们再把草人拉上城来。这样反复好多次,得到了十几万支箭。后来这个秘密泄露出去了,叛军才知道这是张巡的计谋。

又一天夜里,只见又有好多黑衣人从城上吊了下去。叛军将士都哈哈大笑,不去理会。有个将领说:“张巡还想用草人来骗我们的箭呀,弟兄们,别上当啦!咱们不理它,让他们白等吧!”过了一阵子,有人报告城墙上的草人不见了。那个将领说:“咱们不射箭,张巡准是等得不耐烦,把草人收回去了。没事啦,大家都可去睡觉了。”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冲出一支唐军,直向令狐潮的兵营杀来。城里唐军也擂鼓助威,像要马上冲出城来。叛军将士早已睡着了,遭到这突然袭击,立刻乱作一团。令狐潮正在做梦,被吵醒后,以为是唐朝的增援大军过来了,不敢抵抗,慌忙下令放火,把那些工事壁垒一齐烧毁,然后逃跑了。

这又是张巡用的计。这次吊下城来的不是草人,是唐军的敢死队。敢死队下城以后就找地方埋伏起来,到深夜以后发动突然袭击,城里再擂鼓助威,好像增援大军赶来了。其实敢死队一共才五百人。等叛军惊慌逃跑,敢死队和城里的唐军乘胜追杀十多里,取得了许多粮草,才收兵回城。

令狐潮不甘心失败,又增调一部分军队包围了雍丘,并且说是有话要告诉张巡。张巡让部将雷万春上城答话。令狐潮一面向城上说话,一面命令弓箭手向雷万春放箭。雷万春的脸上中了箭,血流满面。为了稳定军心,不辱使命,雷万春忍住剧烈的疼痛,一直站着没动。令狐潮怀疑是个木头人,派探子去侦探。探子溜到城下一看,吓了一跳,他分明是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呢。再一打听,原来他叫雷万春。令狐潮听到报告大吃一惊,心想:难怪雍丘城攻不下来,张巡部下竟有这样不怕死的将领!几天以后,令狐潮在城下对张巡说:“前几天我见到了雷将军,才知道你的军令确实严明。可是天意不在你这边,你迟早要失败的,这又不是你的过错?”张巡愤怒地回答:‘你这叛贼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还知道天意是什么吗?”

接着,张巡跟令狐潮打了几仗,活捉叛军将领十几人,杀死叛军士卒几百人。

令狐潮被打败,只得下令解围,带领叛军退到雍丘西北面的陈留,不敢再和张巡交锋了。张巡又多次派出队伍去袭击叛军,歼灭了不少敌人。远近的百姓,都偷偷地从叛军统治的地方逃来投奔张巡,十来天时间里,就有一万多家来到雍丘城,加强了抗敌守城的力量。雍丘城终于保住了。

坚守睢阳

安庆绪杀了父亲安禄山,自己当了“大燕皇帝”以后,派大将尹子奇统率十三万人马,进攻通往江淮地区的屏障——睢阳。睢阳太守许远向张巡求救。张巡在雍丘打败叛将令狐潮以后,又领兵开进宁陵(今河南省宁陵县),歼灭了另外一支叛军。他看了许远的求救信,认为睢阳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就带领三千将士赶来支援,加上许远的兵一共6800人,共同守卫睢阳。

尹子奇指挥十三万叛军轮番攻城。张巡鼓励将士,昼夜苦战,十多天中活捉敌将几十人,杀死敌兵二万多人,大长了唐军志气。许远对张巡说:“我不懂得用兵,你智勇双全,今后请你全权指挥守城作战,我负责筹集军粮、修造兵器、管理后勤。”张巡答应了。他们两人紧密合作,克服种种困难,坚守了一段时间。敌人见睢阳攻不下来,反而损兵折将,就在一天夜里悄悄地撤走了。

过了几个月,尹子奇增调兵马,重新包围了睢阳城。夜里,张巡命令士卒擂战鼓,装作准备出击的样子,天一明,又偃旗息鼓。尹子奇听到鼓声,就集合队伍,摆出阵势,准备迎战,不见唐军一兵一卒出城。他感到奇怪,叫几个士兵登上望塔,侦察城中动静,结果什么动静也没有。尹子奇见将士们折腾了一个晚上,十分疲劳,就叫他们脱衣卸甲,各自回营睡觉去。这时候,张巡和部将雷万春、南霁云,各带领一队骑兵,突袭叛军营寨。叛军从睡梦中惊醒,顿时大乱。唐军四处冲杀,斩敌将五十多个,杀士卒五千多人。

张巡领兵直冲叛军帅营,想要斩杀尹子奇,可是又不认得他的相貌。张巡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随手拔起一根蒿秆削成箭,对准一个叛军士兵射去。那个士兵身上中了一箭,既不很痛,又不流血,他捡起来一看,原来是蒿秆削的。他立刻拿着蒿秆箭去找主帅邀功。尹子奇这时候正骑马立在营外,他一见这根蒿秆箭,猜想城里的箭肯定已经用完,正要吩咐给这士兵记上一功,不料话没说完,竟然看见一支箭朝自己射来,他想躲闪已经来不及了,左眼中了一箭,“哎呀”一声,从马上摔下来。他正要叫手下人替他拔箭,一队骑兵杀了过来,为首的那个冲到他跟前,要活捉他。他吓得冷汗直冒,自己匆忙拔出箭,骑上马没命地跑,才捡得了一条命。但是左眼的眼珠已经随箭拔了,鲜血直流,痛得钻心。他又恨又气,带着残兵败将逃走了。张巡用这“蒿秆当箭”之计,找出了尹子奇。发箭射中尹子奇左眼的是南霁云。

尹子奇发誓要报这一箭之仇。他养好了伤,又增加了几万人马,在八月再一次把睢阳城包围起来。

时间一长,城里的粮食吃得差不多了。张巡和许远商量,决定给每人发一合米(合,这里读gě,一合米等于现在一两多),掺上树叶、野菜等煮了吃。但这点粮食远远不够吃,许多士卒都活活饿死了,剩下的一千六百人都饿得不行了,很难打仗。

尹子奇探听到城里没粮,就造了新式云梯、钩车等器械,加紧攻城。张巡用各种办法破坏这些器械,屡次打败了敌人的进攻。叛军无计可施,就不再硬攻,在睢阳城外挖了三道深沟,在旁边立下木栅,准备用长期围困的办法,饿死睢阳城内的军民。

睢阳城里没有一粒粮食了,连树皮都吃光了。有些部将建议撤出睢阳城,打到别处去。张巡和许远认为,如果放弃睢阳,江淮地区就会落入叛军手里,朝廷粮饷就会断绝来源,平定叛乱的仗就没法打下去。张巡说:“江淮地区一定不能落人叛军手里,睢阳必须守住,我们死也要死在这里。何况,将士们已经饿得头昏眼花,即使撤出,也会饿倒在路上,不如坚守下去。”他们还指望会有援兵来救睢阳。

当时,一些唐朝将领眼看睢阳就要失守了,也不发兵前来救援。张巡派南霁云到临淮节度使贺兰进明那里去求援。没想到贺兰进明妒忌心很强,不愿看到张巡取得成功,又害怕损失自己的兵力。因此他对南霁云说:“现在睢阳城存亡不知,我派兵去又有什么用处?”南霁云说:“张许二公领兵苦战,睢阳决不至于陷落。如果睢阳真的失守,叛贼跟着就会进攻临淮,你救睢阳就等于救自己!”贺兰进明仍然听不进这些话。可他十分赏识勇猛善战的南霁云,想留下南霁云为自己所用,就设宴招待南霁云。南霁云又失望,又气愤,不觉流出了眼泪,对贺兰进明说:“我离开睢阳的时候,城中将士已经一个多月没吃上粮食了。现在您设下这样丰盛的酒宴,我哪能独自享受?就是吃进口里,又怎能咽得下去?您有这么多兵马,看着睢阳陷落而不救援,这难道是忠臣义士的所作所为吗?我不能完成搬取救兵的使命,只好留下一个指头来表明我的心迹,以便回去复命。”说罢,他抽出佩刀砍下了自己的一个手指,毅然离开临淮城。他转身对着一座佛塔射了一箭,箭头射进了佛塔的砖头。南霁云发誓说:“我破了叛军以后,一定要消灭贺兰进明,以这一箭为证!”

南霁云回到睢阳,情况越来越差。张巡下令杀战马来充饥。战马数量不多,而且都已经饿瘦,不多久就宰光吃尽了。张巡又发动军民张网捉麻雀,掘地捕老鼠,靠这些东西来维护生命。不久,连老鼠也吃光了,再也想不出任何办法,人们都绝望了。这时候,全城只剩下四百人。然而,不管是将士,还是百姓,都宁肯饿死在睢阳城里,也没有一个人离开。

这一天,张巡率领军民,向着京城长安所在的方向(这时候唐军已经收复了长安),宣誓说:“我们已倾尽全力,睢阳城再也守不住了。我活着没能守住城报效国家,死后变成厉鬼,也要扫除逆贼!”全场的人跟着宣誓。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十月,睢阳城终于陷落,张巡、许远等被敌人逮捕。尹子奇反复劝说张巡投降,遭到张巡的严厉斥骂。他叫人捆住张巡的手脚,押到大堂上来,问张巡:“听说你作战的时候,眼睛都裂开,牙齿都咬碎,真是这样吗?”张巡大义凛然地回答:“我立志要杀尽逆贼,恢复国土,实现天下太平!可惜我的兵马太少,你们才能张狂一时!”尹子奇恼羞成怒,用刀撬开张巡的嘴,说:“你大概是骂人太多,把牙齿都骂掉了吧?”一看,嘴里只剩下了三四颗牙齿。

尹子奇见张巡誓死不降,就下令把张巡和雷万春、南霁云等三十六人都杀了。许远在被押往洛阳的途中,也被叛军杀害。

张巡率兵守睢阳,将士不到一万,城中的居民也只有几万人,坚守了九个月,大小仗打了四百多回,歼灭叛军共十二万多人。在长时间内有力地阻挡了叛军南进,保障了江淮地区的安全和朝廷粮饷军需的供应,对后来平定安史之乱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为维护国家的统一立下了显著的功勋,是我国历史上卓越的爱国英雄。人们将永远怀念他。

同类推荐
  • 大艺术家的审美故事

    大艺术家的审美故事

    艺术可以再现历史,概括生活,表现人类的内心世界。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集中、高度的反映。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达·芬奇便是这一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和哲学家。达·芬奇的艺术之手,着重描绘人类的精神领域,著名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和肖像《蒙娜丽莎》是世界绘画史上的传世之作。
  • 中国近现代才女唯美三传(共3册)

    中国近现代才女唯美三传(共3册)

    本套书共三册,分别为《你是锦瑟 我为流年》、《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 和珅全传

    和珅全传

    和坤的人生处处充满着各种传奇。他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贪官其实也是人,他也有感情。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他善良的一面。其实在那个时代,不管是贪官还是清官都一样只是皇帝的奴才,贪官很多时候只是不幸的成为皇帝的替罪羊,一如和坤。《和珅全传》以真实的历史为基础,为你展现一个真实的、人性的和珅,不再仅仅是一个贪官的脸谱,而他跌宕起伏,颇具戏剧色彩的人生,无疑能让你对历史、对人性有着更多的体会。将门之后,却遭遇家道中落,他靠着自己的努力由一名小小的侍卫逐渐成长为皇帝不可或缺的左右手,然后他独揽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顶峰时一切却戛然而止,前朝宠臣成为了新皇帝的阶下囚,生命终结于一条白绫。
  • 朱德的青少年时代

    朱德的青少年时代

    齐晓敬编著的《朱德的青少年时代》是共和国领袖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为了深切缅怀革命伟人朱德的丰功伟绩,纪念这位从四川走出去的人民军队的总司令,齐晓敬编著的《朱德的青少年时代》讲述了朱德苦难的童年、艰辛的求学经历和青年时代追求真理、报效祖国、成长为一名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的历程。
  • 暗杀风云王亚樵

    暗杀风云王亚樵

    王亚樵的故事虽很多,也很精彩,但由于此人背景复杂,行动神出鬼没,飘忽不定,所以多年来,他的生平事迹始终鲜为人知。当时,世人对他的评价就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因多夹杂着国民党和日本侵略者的言论,故而毁多于誉。于是,“支那魔鬼”、“名人克星”、“暗杀大王”、“领袖公敌”等便成了他特有的绰号。然而,远在千里之外西北高坡的某孔窑洞里,一个伟人用他那特有的浓重的湖南口音给了他一个相反的说法,说他“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这无疑是对王亚樵一生言行操守、是非功过最为公正的评断了。
热门推荐
  • 天妖植物志

    天妖植物志

    一张异变的海带,牵扯出一段跨越千年的奇缘;一轮绿色的太阳,构造出一个畸形的大千世界。当妖横行于世,通过暴力降伏,是否会是唯一的解?这一切,都要从少年埋下那颗种子的一刻说起……
  • 魂断天堂岛

    魂断天堂岛

    本书共收录历年创作的传奇类故事作品45篇。共分为6个章节,分别是古代传奇、探案传奇、布衣传奇、市井传奇、反骗传奇和海外传奇。题材涉及到读者所喜爱的各个领域,在惊险传奇的基础上,给人以智慧的脑力刺激和享受。特别推荐的是第五章。把一些占片犯罪分子的诈骗伎俩用故事的形式予以披露,使读者不知不觉中得到实效的收获。
  • 小镇风情画

    小镇风情画

    肖洁回省城去了,可她和时代带来的现代气息,却留在了竹溪镇。照相师把橱窗擦得透亮,彩色照片上的肖洁和小珍,热情地关注着小镇的变迁。小潘的烫发技术提高很快,又增添了一项新业务——冷烫。少裁缝的生意更不错,青年们初一送去布料,十五才能取到想念已久的衣裙。最近,由于利润增大,对国家贡献猛增,他们同时受到县二轻局的表彰,奖品就是一台“三洋牌”收录两用机。
  • 杨幽妍别传

    杨幽妍别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摄政王有礼了

    摄政王有礼了

    朝堂纷争:一个是高高在上的摄政王,腹黑而狠戾,将天下踩在脚下!他一心,只想要她死!一个是表面懦弱的帝王,算无遗策,骗尽了天下人!她一心,只想杀了他!只是后来的后来,为什么一切都变了?我愿倾尽天下,但求一个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凌绝三界

    凌绝三界

    入天龙,为习武,气如虹;入西游,为三界,最风流;古往今来,奇人异事,现代也好,异界也罢!只要于我有用,那我便要收至麾下!我既要在现代巅峰,更要在全部异世界称王!凌绝三界!(古文有三,其意为多)
  • 绝境求生存:如何在逆境中发现机会

    绝境求生存:如何在逆境中发现机会

    本书收集了古今中外在绝境求生存、求发展、创造机遇和把握机遇的典型案例,并加以说明和评论,从十二个方面分别展开,力求给读者新的启示,在求职、工作、创业和发展过程中,没有机会创造机会,化劣势为优势。
  • 和痞子抱头痛哭

    和痞子抱头痛哭

    痞子是龙潭中学的教师对来学校寻衅滋事的不良青年的统称。龙潭镇,历史文化名城阳楚所属的十大古镇之首镇,解放前还设过龙潭市,和古城阳楚平起平坐过,可那是水路交通主宰经济的时代,解放后,龙潭镇是阳楚县城镇户口最多的镇,在计划经济时代,有城镇户口的青年,一毕业就安排工作,粮管所,供销社,邮电局,医院,当城市兵,都可以消化掉的。后来粮管所改制了,供销社解散了,城市兵也不安排工作了。
  • 墓园崛起

    墓园崛起

    痴迷英雄无敌墓园族的李洵穿越到了传说中的克莱恩大陆,在那里建立起了墓园文明,开始了一段神奇的异界之旅……僵尸骷髅不算什么,幽灵吸血鬼只是杂鱼,尸巫死骑才是主力,幽灵龙爬上巅峰!神秘的海族,阴森的幽暗地域,污秽的无底深渊,邪恶的九层地狱无可言述的外度空间,多元宇宙的秘密会一一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