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8300000051

第51章 党同伐异

【释义】联合同党,攻击异己。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党锢传序》。

汉武帝刘彻当政的第二年就下了一道诏书,命朝廷大臣和各地诸侯王、郡守推举贤良文学之士。诏书下达后不久,各地送来了一百多个有才学的读书人。武帝命他们每人写一篇怎样治理国家的文章,其中有个名叫董仲舒的文章写得不错,武帝亲自召见他两次,问了他不少话。董仲舒回话后,又呈上两篇文章,武帝看了都非常满意。

董仲舒的三篇文章,都是论述天和人的关系的,所以合称为《天人三策》,又称《举贤良对策》。其中宣扬的理论,叫做“天人感应”。这种理论把封建统治尤其是皇帝的权力神化:谁反对皇帝,谁就是反对“天”,就是大逆不道。

为了贯彻这种理论,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了三项建议:一是将诸子百家的学说当作邪说,一律禁止,独尊孔子及其儒家经典,以通过文化上的统治,达到政治上的统一。

这就是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是设立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三是网罗天下人才,使他们忠心耿耿地为朝廷服务。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非常合乎武帝一统天下的心思。他亲政后,就设置了专门传授儒家学说的五经博士,博士们向五十名弟子讲述《诗》、《书》、《礼》、《易》、《春秋》等五部儒家经典,称为五经。这些弟子每年考试一次,学通一经的就可以做官,成绩好的可当大官。后来,博士弟子人数不断增加,最多时达三千人。

到汉宣帝刘询当政的时候,儒家思想已经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儒家学说更是盛行,刘询自己也让五经名儒萧望之来教授太子。但由于当时儒生对五经有不同的见解,所以宣帝决定进行一次大讨论。

公元前51年,由萧望之主持,在皇家藏书楼讲经处的石渠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儒生们把和自己观点一样的人作为同党,互相纠合起来;而对观点不一样的人,则进行攻击。这场讨论进行得非常激烈,讨论既全面又透彻,各抒己见,影响深远。

为此,《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在评述这一现象时,把它称为“党同伐异”,也就是纠合同党攻击异己。

同类推荐
  • 苦儿流浪记(青少年成长必读名著)

    苦儿流浪记(青少年成长必读名著)

    本书描写了一个可怜的弃儿露米流浪各地,饱受人生的各种艰苦辛酸,最后遇见亲生母亲的故事。这是一部很杰出的作品,故事的结构和处理方式都很好,形成不断的高潮,自然使你融入其中。它告诉我们,所谓真正的幸福,必须得到周围人的爱的鼓励,同时又经过许多痛苦的磨炼,才能得到。
  • 青少年必知的100种地理知识

    青少年必知的100种地理知识

    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作为地球家园的一员,我们应该知道"家事",才能把"家"营造得更加温馨、和谐、幸福、美好。
  • 所罗门王的宝藏

    所罗门王的宝藏

    《圣经》中的所罗门王既是智慧的代表,又是财富的象征。他死后多少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这批古代文明早已失落的宝藏。本书的三位主人公横穿沙漠,翻越雪山,在三百年前一位葡萄牙贵族留下的地图指引下,终于来到非洲一个原始的神秘国度,找到这批价值连城的宝藏。然而,在女巫的精心策划下,一场灭顶之灾正在悄悄逼进,他们被困在了宝窟中……
  • 瓜坏,籽不坏

    瓜坏,籽不坏

    《瓜坏,籽不坏》所收作品,多为往事旧话。所涉猎的人物,有帝王将相,历史伟人,也有贩夫走卒,才子佳人,市井百姓。书中的故事,有些来自民间传说;有些借助于地方掌故;有些演绎了江湖段子;有些纯属于作者道听途说,做了艺术加工。但,每个故事都讲得妙趣横生,跌宕起伏,神乎其神!每个故事的背后,或正直或邪恶或清廉或贪婪或惊奇或趣然,皆不乏对生活哲理的探求与陈规陋俗的贬抑。作者以小说家的语言,把玩这些故事,其文字简约,笔法娴熟,开阖有度,节奏轻快,读来如品茶饮酒,颇具韵味。
  • 变形校车魔法师(乔冬冬奇趣幻想系列)

    变形校车魔法师(乔冬冬奇趣幻想系列)

    乔冬冬是个五年级的男生,他调皮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幻想,乐于助人,总是希望遭遇新奇有趣的事情,于是在他的生活中,便有了很多好玩刺激的故事,以及好多稀奇古怪又真诚善良的朋友,正是这些事情和朋友,帮助了他的成长。本系列丛书正是描写了这样一个城市中的普通男孩在成长过程中的奇幻故事,第一季出版4本,分别是《电脑骑士战记》、《变形校车魔法师》、《72变小女生》、《拯救狼族特别行动》。
热门推荐
  • 忘川灯如昼

    忘川灯如昼

    许沉渊,林朝之将,杀伐果断,战无不胜,一顶彩兽毛头盔,名震天下。只是他也会遭受重创,而后日日梦魇。比如几千余老弱妇孺在他面前一一自刎时。或是,不得不利用身边的人的时候。萨纳尔,天山族神女,天赐灵力,善惑人心。独享神池,却仍不以神女自居,每日只无忧无虑放羊赏月。只是她也会滥用灵力,而后难逃神罚。比如,将灭族仇人私藏于神池圣地时。或是,和仇人私奔至千里之外的中原时。新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这是她唯一会的一首中原歌谣。哪怕后来她身居高位时,也只记得这一首歌谣。因为这是他唱给她听过的,唯一一首歌。只是她渴望的团圆,也再也没有盼来过。“许沉渊,我知道你很怕黑。不过你放心,无论何时何地,我会都为你点起百里长灯,给你照亮前行的路。哪怕是到了忘川,我都会等着你。”“但我不会再爱你了。”
  • 未来天王

    未来天王

    末世时期战死的老军团长,重生为末世结束五百年后的新世纪小鲜肉(?)……“每当我脑子里响起BGM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无所畏惧。”——方召。————————————————已创作三本小说,《星级猎人》、《回到过去变成猫》、《原始战记》。
  • 前朝公主不愁嫁

    前朝公主不愁嫁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第一眼看到他,她便惊呼:“我见过你,你是我梦里的那个男人!”于是,他邪邪一笑,不客气的将她拥入了怀里,“原来,你连梦里都在想着朕……”他俯身要来亲吻她,她却不小心划伤了他,只是为嘛最后走的时候,是他抱着她?她原本只是太后身边的小宫女,却在被皇上看到的当天封为了公主。因为逃避男友的吻,却没想,竟然和他一起穿越,她以为南宫翼只是霸道,她以为南宫轩只是掩藏了自己,她也以为,她喜欢的仍是氤氲不散的曼佗罗,却在最后,明白了,什么都在变,包括她的心……
  • 第五部队

    第五部队

    当国破家亡,当山河破碎,当强敌入侵,当一个民族面对生死存亡,我们需要的是最血腥,最狂放,最张扬,最能激发起每一个士兵不屈、不败战魂的铁血英雄!我们需要的,是一支以坚攻坚,以强克强,强大的可以让任何强敌为之却步的铁血雄师!这是一部描写中国第五特殊部队创始人传奇一生的小说,这是一部贯穿抗日战争、抗美援朝,对印自卫反击战,再现战火飞扬的血之篇章。请每一个中国军人,牢牢记住那个时代的英雄,留给我们的两句话:宁为战场亡魂,不做亡国之奴!
  • 那时花开谁人知

    那时花开谁人知

    三年前,她遇见她的男神,以为是一场美丽的邂逅,谁知却是一场令人伤心的骗局。三年后,他遇见她,莫名觉得自己的身体熟悉她。还有谁来告诉他,他这个莫名其妙出现的女儿是个什么鬼?千辛万苦找回记忆,才发现自己三年前做下的人神共愤的事……后半生怎么办?只能开始宠妻无度……争取宠得人神共愤……
  • 我来了人族崛起

    我来了人族崛起

    伏羲:龙儿,你的气运有点背!你的资质有点差!你的人生有点黑!龙儿:师傅!我的命运、资质和人生怎么了?伏羲:唉!一言难尽!你生活中霉运连连!资质差到极致!人生一片黑暗!龙儿:师傅,我该怎么办?伏羲:不怕!为师有无敌幸运石!龙儿:???伏羲:有了它,你好运连连!资质一飞冲天!前途光明远大!龙儿:师傅你真好!伏羲:龙儿,不过它有一点小小的不足!……
  • 魔湖(第二部)

    魔湖(第二部)

    水,万物之源,在这个宇宙中生成了无数的精灵。精灵中的精灵在时光中守护着所有的孩子。有一天,它从高高的天空中俯瞰,望见了孤独徜徉在魔湖湖畔的丹奥。那承受着比我们童年时还要多很多苦恼的男孩子。精灵中的精灵说:喏,这是丹奥,没有姓氏的孩子,从湖水上漂浮而来的婴儿,命运注定他有更多的生命承受与担当。
  • 大传承时代

    大传承时代

    未来地球的某一天,百年难得一见的特大流星雨照亮了夜空。于是,这个世界乱套了。有长发美女说自己是二郎神,眉心一枚竖眼可以发出激光,然后一个大胖子流着哈喇子过来说自己是哮天犬。还有人说自己将来会成为佛祖,燃灯背后亿万佛光中的一缕被他所得。……看着满天神佛都有了自己的归属,苏凡叹了口气,默默地掏出一块玉章,盖在了脚下的冥王星上,“认主普通行星,可转化。灵魂+1000,体魄+3000。是否转化?”......【这是一个带领曾经陨落的众神走出银河系,扬帆星空的故事!】【愿银河龙旗插满宇宙星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张居正(第三卷):金缕曲

    张居正(第三卷):金缕曲

    四卷本长篇小说《张居正》,以清醒的历史理性、热烈而灵动的现实主义笔触,有声有色地再现了与“万历新政”相联系的一段广阔繁复的历史场景,塑造了张居正这一复杂的封建社会改革家的形象,并展示出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作者因其丰赡的文史修养、恢弘均衡的艺术架构能力、对特定历史底蕴的富于当代性的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