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6300000011

第11章 探索野人之谜

巧遇野人

在广西九万大山里,不时传出令人恐怖的悲啼声。

这是1991年10月的一天,护林员刘玉周一人在山上值班。又到了做晚饭的时候,他提着水桶到屋前5米开外的水池里打水淘米。忽然,刘玉周像是感觉到了什么,扭头一看,竟看到一个黑乎乎的巨大怪物站在身后,朝他傻笑。刘玉周一时愣住了,瞅着那怪物直看。只见它长着一身棕毛,鼻红嘴宽,身高2米,外貌酷似70岁的老头。“野人!”一个念头在他脑中闪过,于是扔下了水桶,朝屋里逃去。刘玉周进了门,插上门闩,这才发现自己浑身酥软,手和脚都没了力气。他吓得从门缝向外看去,只见那个野人拍胸叫唤,一副很高兴的样子,这样闹了将近20分钟才走开。

其实,在九万大山,和野人相遇的并不止刘玉周一人。与刘玉周相比,30岁的村主任贾志现的遭遇则更离奇。1993年11月的一天,广西融水县红水乡牛塘寨村主任贾志现上山去割草。这天的中午,他正准备下山,迎面忽然走来一大一小两个长毛的野人。大野人身高近2米,小野人身高1.5米左右。他们都长着小眼睛、红鼻子和宽嘴巴,长发披肩。看到野人贾志现的脑门“嗡”地炸开了,想转身逃跑,但已经来不及了。大野人几步就追上了他,用手拉住他往山上跑。两个野人夹着他跑跑停停,一直跑到跑不动为止。一路上野人对贾志现十分友好,看来并不想伤害他。他们常东找西翻,挖蚯蚓给贾志现吃,弄得他一阵阵恶心。后来,大野人将贾志现交给小野人看管,转身自己走了。不知为什么,小野人也走开了。于是,贾志现乘机发疯一般地逃了出来。

全力追踪野人

广西的九万山内,有许多关野人的传说。当地有一处叫野人崖的百丈高的山头。据说,苗民梁玉辉的上五代祖宗,就在那儿用猎枪打死过一个雌野人。当时,八九个野人正在瀑布边洗头,子弹击中了其中一个雌野人。那野人当场就摔下了百丈崖头。野人们一起号陶大哭,一哭就哭了七天七夜,一直哭到当地居民吓得关紧了门,不敢出来。如今,在野人崖的山顶,还可以看到当年野人洗头的百丈瀑布以及瀑布边上的一个2米长的桃形水池,水池边上深深印着一个比普通人的脚大1.5倍的脚印。

1994年4月,一支追寻野人的特别队,为了发现野人的踪迹来到广西的九万大山。人们踩着腐叶,挥舞着砍刀,穿行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肚子饿了,把干硬的方便面在泉水中浸泡一下,将就着吃下去;累了,就在泥地上躺一会。艰苦的生活使一些考察队员病倒了,但他们仍然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在调查中,他们询问了48岁的苗民梁玉辉,证明他的祖先打死野人确有其事。1994年4月6日早上6时30分,考察队员自己亲眼目睹蓝屏峰营地伙房附近的一对大脚印。当天晚上,他们发现扔在营地附近的空罐头盒盒盖被连根撕去。在金鸡岭和无名峰的营地,考察队员睡在小木楼上,也时常被脚步声、拍击楼板声惊醒。种种迹象表明,这些都是野人所为。然而,遗憾的是,在九万大山的考察活动中,人们并没能捉到野人。

神农架探索

湖北西北部的神农架内流传着许多有关野人的传说。仅从《房县志》、《陨阳志》和《当阳志》等古书的介绍,人们就可以知道神农架地区在古代是野人出没的地方。

1976年,人们在位于神农架附近的房县发现了一个汉代墓群。诸多的文物中,人们找到了一个铜铸的九子灯,灯上画着两个大眼、长发、粗眉、无尾、身披长毛的人形动物,那动物的外形极似当地老乡描述的野人。

为了弄清神农架野人的真相,中国科学院与湖北省委联合组织了“鄂西北奇异动物学考察队”,对野人进行了一系列考察。然而,9个月过去了,人们在那次考察中并没能找到野人。

不久,一位对野人十分着迷的人闯进了神农架。一天,当他登上主峰半山腰的丛林深处时,惊喜地发现了几百个奇怪的脚印。在海拔1900米的山上,他又发现了长达40厘米的大脚印。

为了等到野人,“野人迷”在树与树之间搭起了吊床,并用粗绳将自已绑起来。几天以后,当他在吊床上一觉睡醒时,竟听到一种“哦哦”的叫声。不一会儿,他看见有一个黑影站了起来,接着便闻到一股腥臭味。“野人迷”一兴奋抬起身来,不料连人带床一下子摔倒在地,那黑影一愣,飞快地离开了。

1977年,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教师刘民壮先生也到神农架寻找野人。刘先生和伙伴们接连几天在山中穿行,累得腰酸腿疼,终于在高崖寨发现了几个30多厘米长的野人足迹。一个月以后,在海拔2700米的巴东垭附近,他们又发现了一百多个大脚印。

再入神农架

1979年6月,刘民壮先生第二次进神农架考察,核实1978年发生在竹山县的五起“野人”事件。他们走了数不清的山路,膛过2500条河流,饿一顿饱一顿的,终于找到了好几个前宽后窄、没有足弓的大脚印。那大脚印长30~40厘米,拇趾和其他四趾叉开呈30度角,每个脚趾前端都有一个圆形的陷窝。

又有一次,刘先生听修路工人说,公路边上的村子里,有人看见一只黑里带红的野兽,外形很像熊,但受惊后逃跑的姿势又不像熊。他闻讯赶去,果然觅到了几个33厘米长的大脚印,于是灌注了石膏模型,继续追踪前进。

第二天,下起了瓢泼大雨,他们在悬崖陡壁间前进,一天走了60公里的路程。返回途中,雨夹着雪越下越大。他们随身带着几十公斤重的生石膏,身背照相机、测量器材、干粮和防身武器,在羊肠小道上连滚带爬直到天黑才赶回营地。

1979年11月,刘先生和几名考察队员来到神农架北坡、阴峪河上游海拔 2500米的板壁岩地区。那儿山高林密,洞穴密布。在方圆2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他们总共找到了上百个新鲜的野人脚印。这些脚印最大的长43厘米,最小的仅长21厘米。考察队员们判断,这儿很可能是野人的一个老窝。他们风餐露宿,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浇灌了10多个石膏印模。

1980年5月,刘先生带队再度进军神农架,在百里无人区搭窝棚住了下来。整整14天他们都过着断菜断盐的生活,有的队员发着高烧还是坚持考察。为了进一步观察野人,他们搬到了海拔1800~2600米的丛林中居住。在一处叫红岩子的沟谷里,他们再次发现了29厘米长和36厘米长的两个脚印。

不同意见

目前,学术界对于有没有野人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赞成者认为,野人之说并非子虚乌有。在很久很久以前,神农架和九万大山附近生活着一种巨猿,他们有硕大粗壮的头骨,巨大强壮的躯干,已能直立行走,能用双手抓握天然木棍和石块,饮食主要以素食为主。

神农架和九万大山的科学考察结果都表明,野人可以直立行走,爬坡时四肢着地,头部的转动非常灵活,身披长毛;头发披肩,脸型与现代人相仿,眼小嘴宽牙白,不长大齿,脚印长达40厘米。他们栖息在山洞中,喜欢生吃竹笋、野果、软体动物、蚯蚓和各种昆虫。

科学家们认为,野人完全有可能就是古代巨猿的后代。以大熊猫为例,在10000年前,由于原始农业的出现和发展,以后又由于气候的变化,虽然大部分大熊猫在地球上消失了,然而一小部分大熊猫却顽强地活了下来。大熊猫如此,那么与大熊猫同时代的巨猿会不会也像大熊猫一样残留下来呢?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说,从类人猿到人类的进化史,出现了缺环,那么如果事情真的如此的话,这个缺环就有可能被野人所替代。不过,也有不少人认为“野人之说”是站不住脚的。理由之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活捉野人,找到的也只是些毛发、头皮和骨头。这些毛发、头皮和骨头是不是野人的遗物呢?谁也不能肯定。而且,在考察中,见到最多的还只是脚印,凭脚印就一定能确定是野人的不是人类的,这话不免过于武断。理由之二:经过人类那么长时间的探查,为什么到目前为止还没能找到一个野人?这只能说明野人这种动物并不存在。

大自然是神奇的,她还有很多秘密等待我们人类去感知去破解。我们期待着野人之谜真相大白的一天!

同类推荐
  • 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

    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

    日寇侵华,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被迫南迁,组成一个大学,在长沙暂住,名为“临时大学”。后迁云南,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这是一座战时的、临时性的大学,但却盛产天才,影响深远。1939~1946年,汪曾祺在昆明求学、生活长达七年,在他的人生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曾说:“我要不是读了西南联大,也许不会成为一个作家,至少不会成为一个像现在这样的作家。”在此后的人生中,他时常深情回望这七年联大时光。翠湖、晚翠园、凤翥街、观音寺、白马庙,泡茶馆、跑警报、做同期、逛书摊,沈从文、闻一多、朱自清、金岳霖、吴雨僧、唐立厂,种种人事,在他笔下娓娓道来,饱含深情,蕴藉弥远,如云如水,水流云在。
  • 就怕起错名

    就怕起错名

    本书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引导读者,让更多的父母学会给孩子、更多的企业界人士学会给企业和产品起独特、有内涵、有品味的名字,从而起好名、改好运。
  • 毓老师说庄子

    毓老师说庄子

    清朝礼亲王代善裔孙、末代皇帝溥仪伴读、近代传奇人物毓老师,口授心传的私家国学。《毓老师说庄子》名为《庄子》,实则以《内篇》七章及《天下篇》为主,系毓老师于1978年-1979年讲述,以录音整理而成,最能保持毓老师讲学之原汁原味。择重点解说,意在以古人智慧启发今人之智慧,强调其致用之道术,即内在身心灵的修养和外在管理人事物的学问。《毓老师说庄子》,融通儒道,依内圣外王之旨解读庄子言外之意,以《庄子》为治世之书,一洗其为衰世之书及庄子逃世之名。
  • 爱国报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爱国报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新解鬼谷子

    新解鬼谷子

    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的谋略家,其门下既有外交枭雄苏秦、张仪,又有军事大家孙膑、庞涓,他们的军事、外交活动影响了战国时代的历史走向。《鬼谷子》是智谋之书,通篇都是钳制对手、破解乱局的奇谋妙计。在《新解鬼谷子》中,作者以《周易》的深广智慧解读《鬼谷子》,智慧与智谋相映生辉,引人入胜。方今之世,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竞争激烈,如何摸清对手底牌、操纵对手心理、化解危局、克敌制胜?本书堪比一个强大的智库,生动丰富,易学易用。
热门推荐
  • 粉丝经济学

    粉丝经济学

    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有自己的粉丝,这也使得粉丝经济逐渐成为这个时代经济浪潮中的最强音。其实,粉丝经济最根本的内容就是品牌社群。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社群思维,即必须先通过社交建立起自己的粉丝群,然后才可以在市场上占据席位。反之,如果没有粉丝,在未来就必然没有市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南有嘉人

    南有嘉人

    “小鱼儿,我喜欢你,你到底什么时候嫁给我。”“滚。”“小鱼儿,昨日翩婷那老姑娘出嫁了,你是不是也该嫁给我了。”“滚。”“小鱼儿,小鱼儿......你嫁给我好不好。”几万年前的时候,她还是个小娃娃,爬到他的肩上偷亲他,说要嫁给他。近年来她的桃花很旺,他为她斩桃花,这样还不明白他的心意,你既然喜欢喝酒那我就用酒拴在我身边,谁都抢不走
  • 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

    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约战新章

    约战新章

    少年与少女的缘分,是注定的。而他的真实身份,二十年来,一直都是个谜。不过也正因为遇见了她,十多年前,那场谜案的真相,才慢慢解开……他一度失去她,再次经历过许多事后,他发誓,要守护好他们的未来。而一年多后,他前去营救她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 神遗之风尘篇

    神遗之风尘篇

    “丫头,我化为人形,是男人,可以保护你了。你,在哪儿?绝世界……”
  • 沉浮目盼兮

    沉浮目盼兮

    也许我们都不会活着只要你不在距我于千里之外沉思的眼眸抬起时正对上那双明亮的眼睛 本文已做修改 所更章节目前有些变动 介意的小可爱们可以在重看 2019.7.31 即将要到来的的文案截选: 你真是个毒蝎美人 真是即美丽又可怕 一双手紧紧环抱着壑钰 缓慢抬起头感受着两人鼻息之间的暖气 薄凉的唇开口道: 那王爷不妨试试我这个毒蝎美人 看看我是真的可怕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同文化体的对视:中东欧与俄罗斯关系及其与中国的镜像研究

    不同文化体的对视:中东欧与俄罗斯关系及其与中国的镜像研究

    一个现代国家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水平,体现为大学的科研与成果。国家的竞争最终体现为人才的竞争。大学肩负着培养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社会提供新思想的重要职责。而科学研究不仅仅需要学者默默地研究,还需要学者把自己的知识成果展示出来,让社会进行鉴定,让学生加以吸收,让同行得以交流。书籍、论文是进行上述活动的有效载体。课堂讲授如同飞鸟划过天空,往而不复。只有著作文章可以传之后世、致乎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