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3200000003

第3章 三字经(3)

东晋王朝灭亡后,宋、齐、梁、陈四国先后取得江南的统治权,都定都金陵。东晋灭亡后,宋、齐、梁、陈四国被后人称为“南朝”。

【赏析】

南朝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自东晋王朝灭亡后,在南方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国家,而它们统治的时间都相对较短,其中最长的不过60年,最短的仅有23年。这说明当时天下出现频繁的动乱,社会极其不稳定。

【原文】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译文】

北朝的元魏,分为东魏和西魏,后来西魏被宇文觉夺取,建立了北周;而东魏被高洋夺取,建立了北齐。

【赏析】

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与南朝同时代的北方王朝的总称,其中包括了北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但与南朝不同的是,北朝诸国的建立者大部分是北方少数民族。南北朝是一个动乱时期,但社会的经济、文化等方面还是有所发展的。

【原文】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译文】

等到杨坚建立隋朝后,统一了天下。隋文帝死后,其次子杨广继位,由于他荒淫无道,赋役繁苛,筑长城、开运河,入侵高丽,耗资甚巨,最终引发隋末农民起义,他自己也被部将所杀。

隋文帝只传一代,仅仅经过三十八年,隋朝就灭亡了。

【赏析】

从隋朝兴起到灭亡,可以用来说明“官逼民反”的道理。

这与当时的统治者布道施政有关。好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以及福利政策等方面,将直接影响着一国的前途和命运。

【原文】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译文】

唐高祖李渊起兵推翻隋朝,结束了隋朝动荡的局面,取得了天下,建立了唐朝,创立了基业。

【赏析】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较辉煌的成就。我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都是发生在唐朝时期,那个时期人才辈出,如大诗人李白、杜甫等人。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出现一派祥和繁荣的景象。但后期发生了“安史之乱”,唐朝从此开始衰落。唐王朝由兴盛走向衰落再到灭亡,这是封建王朝所共有的一般特征。

【原文】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译文】

唐王朝一共传了二十位皇帝,历时近三百年,到了唐哀帝李柷时被朱温(即后梁太祖朱晃)建立了梁朝所取代,唐朝从此灭亡。

【赏析】

梁朝乃五代之一,为了与南北朝时期的梁朝相区别,历史上称为“后梁”。后梁统治的历史很短,只有十几年。

【原文】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译文】

唐朝灭亡后,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的更替时期,为了与前面的朝代相区别,因此另加一“后”字,称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历史上称做五代,这五代的历史都很短暂,他们的兴亡都有着一定的原因。

【赏析】

“五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他们的兴亡都是有着相关的原因。

【原文】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译文】

赵匡胤接受了后周国君恭帝的“禅让”,才建立了宋朝。宋朝分为南宋和北宋,先后传了十八个皇帝,共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赏析】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专制,尽管消除了唐后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的弊端,但是过分削弱了地方力量,使州县日益困弱、无力抵抗外侵,成为了“致命”的弊端。

【原文】

辽与金,皆称帝,迨灭辽,宋犹存。

【译文】

辽朝,原国号契丹,后改国号为辽。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建辽国,即位皇帝。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金国,即位为皇帝。公元1125年金灭辽,此时宋朝仍然存在。

【赏析】

“宋犹存”中的“宋”指的是北宋王朝。这句话中的辽、金是中国北方契丹族、女真族所建立的两个王朝。在三个国家争夺天下的过程中辽朝最先被金朝所灭,不久北宋王朝也被金朝所灭。

【原文】

至元兴,金绪歇。有宋世,一同灭。

【译文】

元朝,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公元1112年至公元1134年蒙古国先后灭了辽国和金国。公元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为元。

公元1279年元灭南宋,定都大都(今北京)。

【赏析】

蒙古人先后灭掉了金朝和南宋,建立了元朝。元朝建立后,在政治上,采取民族歧视政策,在一定程度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在文化方面,“元曲”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文学成就。

【原文】

莅中国,兼戎狄。九十年,国祚废。

【译文】

元朝虽然兼并了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统一了天下,但其统治时间只有九十多年,最后被明朝所取代。

【赏析】

元朝灭亡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政治的黑暗和腐败,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原文】

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译文】

明太祖朱元璋,他推翻元朝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年号为“洪武”,定都金陵。

【赏析】

元朝末年爆发众多的农民起义,影响较大的有张士诚起义军、陈友谅领导的起义军、朱元璋领导的红巾军(最初红巾军统帅是郭子兴,他死后由朱元璋领导)。随着朱元璋领导的红巾军力量逐渐强大,他先后消灭了陈友谅和张士诚。不久,朱元璋在应天(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随后,他攻占大都(今北京),元朝灭亡。

【原文】

迨成祖,迁燕京,十七世,至崇祯。

【译文】

明成祖朱棣迁都燕京,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算起到崇祯帝朱由检结束,共传了十七位皇帝。

【赏析】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由他的孙子朱允火文继承皇位,也就是历史上的建文帝,在他登基后,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削藩。这一措施触动了众藩王的利益,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借口发动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斗,燕王朱棣率军攻入京城,建文帝神秘失踪。随后,燕王朱棣夺得帝位,也就是历史上的明成祖。明成祖迁都燕京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但是到了崇祯时期,由于宦官专权,肆意妄为,使得朝政大乱,民不聊生,明朝渐渐走向灭亡之路。

【原文】

权阉肆,寇如林。至李闯,神器焚。

【译文】

明朝末年,宦官专权,肆意妄为,使得朝政大乱,民不安生,这使得受压迫的民众纷纷起义反抗。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推翻了明朝,建立大顺政权。

【赏析】

从明朝的兴衰史来看,中前期的明朝还是比较兴盛的,而中后期的明朝渐渐地没落了。

【原文】

清太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译文】

清太祖努尔哈赤,顺应天命,在他统一女真族各个部落后,建立“大金”国,史称“后金”。他死后,由他的子孙平定了四方,实现了天下的安定。

【赏析】

清朝的建立结束了天下动乱的局面,民众能有个安定的生活,不再受战争的痛苦。

【原文】

廿二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译文】

清乾隆皇帝曾下令勘订的二十二史,这些史书记载了从伏羲到元末几千年各代的治世和乱世。读这些史书,我们能知道各代王朝兴衰成败的历史。

【赏析】

历史上历朝历代全在这里,从各朝代的治乱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兴衰的原因,我们应当记取历史的教训,才不会重蹈覆辙。

【原文】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译文】

读历史的人应该更进一步地去考察核实史书中的记载,了解古往今来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好像历历在目一样。

【赏析】

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前面提到的不过是一个简单轮廓,要想真正掌握必须翻阅各朝各代的历史资料,深入进行了解和研究。历史是面镜子,我们可以从这面镜子中吸取许多宝贵的历史教训。

【原文】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译文】

读书时不仅口里朗诵书本,还要用心思考。早晚要勤读,并且要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学好知识。

【赏析】

文中教给我们学习的方法,就是读书和思考相结合,以及读书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原文】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译文】

春秋时期,孔子曾向鲁国的一个名叫项橐的神童学习,像孔子这样古代伟大的圣贤,还不忘勤学,值得我们普通人去学习。

【赏析】

文中的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学识再高的人也需要不断地学习。

【原文】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译文】

宋朝时赵普虽身居高位,仍然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不因为自己已经身居高官之位,而忘记勤奋学习。

【赏析】

宋朝时赵普的学习不因已有特殊的身份地位,仍然勤奋学习,可以看出他对知识的渴求。知识和学问是永无止境的,不论你是否有特殊的身份地位,还是圣贤之人,都得坚持不懈地学习,否则就会变得孤陋寡闻。

【原文】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译文】

同类推荐
  • 在最美唐诗里邂逅最美的爱情

    在最美唐诗里邂逅最美的爱情

    本书把唐诗中有关爱情的篇章和感人的爱情故事从历史的长河中提炼出来,将众多唐诗的佳句信手拈来,描绘出一篇篇在盛世或战乱时期的男女邂逅、相爱、分别、重逢的凄美画卷,文笔优美,创意独特,还原了当时的历史细节,为读者寻回古典爱情之美,并在阅读这些美丽的爱情故事时,加深对诗词的领悟和理解。
  • 藏在草间

    藏在草间

    《藏在草间》的五十四篇散文,写母亲暮年的无奈,写父亲的痛与通达,亲情的脆弱与不可靠,都催人肝肠,写黄壤平原的农具风物的遗存让人感怀,写缠绵诗意的童年啊水墨的意蕴。对黄壤平原人与事本真的描述既不是田园将芜兮,胡不归的诗意栖息,也非锄禾日当午的唏嘘哀叹。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2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2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着所在。
  • 散文精读·丰子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散文精读·丰子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丰子恺善于抒写日常之美,文字雅致脱俗,令人过目难忘。本散文集分为抒情、人物、游记、小品四辑,它们都是进入丰子恺文学世界必读的精品,能带你从细节上找寻生活的乐趣的好书。
  • 穿越时光的优雅

    穿越时光的优雅

    《穿越时光的优雅》是写给姑娘们最靠谱的修心书。她们最终的成功和美丽,只不过因为她们比普通人更努力。站在百年岁月的这头,望着那些璀璨如星辉的名字,忍不住泪湿双眼。她们是我们的梦想,她们是得到过一切的传奇。从一个开始到另一个开始,从一个过程到另一个过程,命运宠爱时,她们精彩把控人生,每一次选择都是深思熟虑后的笃定。面对人生冷遇时,在属于她们的人生战场上,一直扬眉浅笑坚持下去。从青春到而立之年,再到韶华不在,忍了许多,也懂了许多。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能做什么就不做什么。能够掌控自己前进方向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热门推荐
  • 自此余生终没有你

    自此余生终没有你

    我告诉我自己要忘记你,而你却扎根在我的记忆里。
  • 物种:奇奇怪怪的物种

    物种:奇奇怪怪的物种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学习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培养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推广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水平,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与学习,能够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探索。在未知的及已知的领域重新发现,才能创造崭新的天地,才能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才能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 快穿炮灰很硬核

    快穿炮灰很硬核

    南音作为游荡在人间十多年的魂体,一日被系统选定,带着伟大任务,踏入万千小世界。奈何出师不利,第一个世界就被任务目标弄死了两次,好不容易从系统那里获得了支援道具,可是这些异能都是什么鬼?需要亲密接触才能使用的读心术,总是失灵到反派面前的瞬移术……南音觉得她才是需要被拯救的那个。
  • 秘密金鱼

    秘密金鱼

    《秘密金鱼》包含了十五个故事:一个终生无法摆脱雷电追袭的男子,正等待着最后的雷霆;一对邦尼和克莱德式的男女,半夜闯入了独居老人的住所;一条在水钵中兜兜转转不肯死去的金鱼,目睹了一个家庭的分崩离析……这些描写平凡的人类困境的短篇,通过抒情与幽默的糅合,在大卫·米恩斯的这部非同凡响的短篇集中,跃然升腾,拥有了神话色彩和普世性。米恩斯继承了舍伍德·安德森、弗兰纳里·奥康纳、卡佛等人的文学传统,专注于在短篇小说中记录当代的美国社会。故事的场景多设置在了无生趣的郊区,在那些浑浊的河流经过的地区,生活着一群社会边缘人,他们是流浪汉、失业工人、瘾君子,他们居无定所,生活窘迫,米恩斯用看似不带感情色彩的笔调,描写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
  • 华严经论

    华严经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萌宝来袭:爹地,妈咪要撩你!

    萌宝来袭:爹地,妈咪要撩你!

    夏梓宁被家里安排要嫁给老人,她本想逃远远的,却没想被一个糯米团子小手紧抓她的衣裙:“姐姐,我觉得你很像我妈咪。”糯米小团子他爸很赞同说道:“我也觉得你像我老婆。”夏梓宁:???
  • 鹰无泪

    鹰无泪

    本书为钟正林中短篇小说集,是“巴金文学院书系”其中一本。钟正林的小说,从小说的内质到语言,都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地方特色,但与过去的乡土小说不同,钟正林的小说所反映的商品经济、工业化对农村的冲击成为小说的一大特质,他一方面眷恋田园般宁静纯美的故乡,一方面又痛心于城镇化、工业化对农村人生活与精神的撞击以及对环境的戕害,既有无奈又有反思,并对因此而产生的社会问题进行揭示,提出警示,主体非常鲜明。
  • 名侦探柯南之御风

    名侦探柯南之御风

    “重活第二世,遇见你是我最大的幸运呢。我一定会让你摆脱那噬人的黑暗,相信我!”“我不会,让你陷入危险,只要你在风里,我就能找到你。”“我没有多余的故事,也只有你这一件往事......”意外穿越,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能否摆脱虚无缥缈的轮回。手持御风刀,终将斩碎那一片黑暗。前方的是深渊,还是......等待我们的是无尽的黑暗,当然,还有黎明!第一次写小说,还望支持一下啦。我可是要耗过青山的人哦(≧?≦*)
  •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最新修正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最新修正本)

    第四次修正的律师法,将推进设立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工作,推动建立从优秀律师中招录法官检察官制度,探索建立律师职业水平评价制度。
  •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丛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本书为其中一册,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先秦诸子学说,使深奥难懂的学术著作成为广大群众能够读通弄懂的人文素质教材,这无疑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