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4100000031

第31章 书肆中的“淘金人”(1)

概述

鲁迅,是一位真正的读书人。对书的喜爱,从他一生买书的事迹,可以略见一斑。从小时开始,他就开始出入书铺,购买自己心爱的图书。随着年龄增长,兴趣有增无减。他节衣缩食,想方设法,省下钱来,送进书店,将所喜所需的各种书籍,源源不断地从书肆中带回,放置在自己的书架上;他一有机会,便访书求书,无论是探亲访友,还是旅行在外,总忘不了的一件事,就是进书店;他利用各种关系,各种方法,搜求书籍,补齐缺册。他买书,是为了使用,是为了阅读和写作、著述的需要,而不是以藏书为目的:不是为了装点门面,挣得藏书家的美名,而是出于浓厚的兴趣,使自己查阅资料更为方便;他不着意寻求珍本善本作为炫耀的资本,总是购买价廉物美、内容可信、形式美观大方能引起购买者兴趣的图书。他一生花在买书上的资金甚巨。宁愿穷落,也不吝啬,从不放过他需要的好书;他不置任何家产,以为买书比买田好。所以,当他辞世后,留给后世的,除了丰富而深刻的著述、译著外,就剩下了他一生穷尽心力购买的图书。至今为止,鲁迅藏书保留下来的尚有三千八百多种,一万二千余册。其实,这并非他购书的全部。有的书在各个时期,由于种种原因,或归于他人,或遗失,甚或被毁。这自然是一个巨大的遗憾。了解鲁迅的读书生活,从买书入手,是一个好门径。鲁迅买书,是为了学习和使用,目的是明白的。因此,从他买书的经历,大致可以了解他在不同时期,所读书的范围、兴趣的焦点,从而从一个侧面,把握他思想的发展和演变。譬如说,在东京时,他极力搜求的是外国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的作品以及为国家的复兴反抗呐喊的作品,便可知他此时是为了给中国人寻找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热肠的启蒙思想工具。在北京时,他大量买古籍,购佛经,搜集碑帖、墓志、画像,不仅是治学的需要,而且是他“五四前思想苦闷的反映;既可看作是他潜心国学的标记,又可视之为在爆发呐喊前的准备。因此,这是研究鲁迅的重要层面,是洞悉鲁迅心灵史的窗口。于是,让我们顺着他买书的足迹,作一次鲁迅心灵史的探索吧。

最初的渴求

鲁迅从小对书就发生了兴趣,在刚刚入塾,从老师处见到了种种有趣的插图本书籍后,就产生了买书的冲动,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书。他对书的渴望,想弄到手的第一部书是绘图本《山海经》。

《山海经》,大约是公元前四世纪至二世纪间的作品,主要内容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以及上古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鲁迅小时从叔祖周玉田读《鉴略》时,与这位老人交往甚勤,在他那里,发现了书的世界,《山海经》便是从周玉田处得知的。于是,对《山海经》的渴慕就时时伴随着鲁迅的心灵。鲁迅回忆了这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樱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玉田老人藏书甚丰,鲁迅在他的书房里,看到了《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花镜》以及名目很生的种种书籍。这位老人对鲁迅讲,他曾有一本绘图的《山海经》,上面画着人面兽、九头蛇、三脚鸟、无头而以乳当眼的怪物等等。老人充满神秘的讲述,唤起了鲁迅一睹为快的心思,从此,他始终不忘将这样一本充满幻想而又趣味无穷的书弄到手。鲁迅说道:“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来,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因鲁迅太过于念念不忘了,保姆阿长注意到了他的不安的灵魂,便问《山海经》是怎么回事。鲁迅本来没想告诉她,因为阿长自己又不识字,也不懂得书,说了无用,不过既然问起来了,鲁迅便将事情原委告诉她了。没想到,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阿长过了一段时间,竟然将绘图本《山海经》搞到了手,送到了鲁迅的面前。朝思暮想的心爱的书到了手,对鲁迅来说,喜悦之情便可想而知。鲁迅是这样描述当时的心情的:“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他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这是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描绘的第一次喜得书的情形。这篇文章写于一九二六年三月,离得《山海经》时已近四十年了,可鲁迅却记忆犹新,说起来是那样的亲切动人,显然此事对鲁迅的触动很大很深,这为他日后买书的热情是一种无形的鼓励。他说:“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这不仅对鲁迅买书的热情是一种刺激,对鲁迅影响更大的还在于阿长善解人意,解人之难、助人为乐的精神。鲁迅后来不断地替别人买书、寻书,尤其是为青年人做了大量关于书的奉献的工作,与此不无关系。所以,几十年后,鲁迅对这位保姆,在回忆中充满了敬意和无限的怀念:“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鲁迅从小有两大爱好,一是图画,一是植物,所以他那时悉心买的书也主要是这两类。买书的钱主要是压岁钱。他最早用自己的压岁钱买的书是《毛诗品物图考》。由于避难,鲁迅到了大舅家。他的表兄延孙有一部石印的《毛诗品物图考》,小本两册,原书是日本冈元凤所作,引用《诗经》里的句子,将草木虫鱼分别地绘图列说。此书的图画精美,“这也给了鲁迅一个刺激,引起买书的兴趣来。鲁迅从皇甫庄回来后,“所买第一部新书,大概是也应当是那两册石印的《毛诗品物图考》。明白记得那书价是银洋两角,因为买的不是一次,掉换也有好几次。不知为什么那么的看重此书,买来后必要仔细检查,如果发见哪里有什么墨污,或是哪一页订得歪斜了,便要立即赶去掉换。有时候在没有查出缺点之前,变动了一点,有如改换封面之类,那就不能退换了,只得折价卖给某一同学,再贴了钱去另买新书。由于去的次数多了,书店的伙计感到厌烦了,便戏弄鲁迅说,这书的封面比姊姊的面孔还白呢,何必还要掉换。鲁迅听了,愤然从书店出来,日后再没去这家书店买书。不过,鲁迅为掉换书,多次进入该书店,也有一种意外的收获:“对于书坊伙计那么丁宁妥贴的用破毛边纸包书的手法也看熟了,便学得了他们的方法,以后在包书和订书的技术方面都有一点特长,为一般读书人所不及。

鲁迅在离开家乡前,买书主要集中在一八九四和一八九五年这一时期以及他父亲去世后的一段时间。购书范围先是图画,然后扩展到文字书籍。这里讲讲买《海仙画谱》的事。此书是日本人小田著的,内容是讲绘画技法的。此书价一百五十文,由鲁迅、周作人、周建人三弟兄各出五十文。买这本书,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周作人讲:“为什么这一百五十文要三个人来合出呢?大概是由于小兄弟动议,愿意加入合作的吧。可是后来不知是因为书没有意思,还是不能随意取阅的缘故呢,他感觉不满意,去对父亲‘告诉了。伯宜公躺在小榻上正抽鸦片烟,便叫拿书来看,鲁迅当初颇有点儿惶恐,因为以前买书都是瞒着大人们的。伯宜公对于小孩却是很有理解,他拿去翻阅了一遍,并不说什么话,仍旧还了我们了。鲁迅刚读过诗经,小雅《巷伯》一篇大概给他很深的印象,因此他有一个时候便给小兄弟起了一个绰号,便是‘谗人。但是小兄弟既然还未读书,也不明白它的意义,不久就忘了。那本画谱鲁迅主张单给了小兄弟,合股的一百文算是扔掉了,另外去买了一本来收着,同一《海仙画谱》所以有两本的原因就是为此。

鲁迅对书的兴趣愈来愈浓,购书的热情越来越高。周建人回忆道:“放学的时候我常常看见他去买画谱。他把过年时候的压岁钱等所得的钱,总去买画谱。向书坊要了目录来,看有什么可买的。如《海仙画谱》,《海上名人画谱》,《阜长画谱》,《椒石画册》等,买了许多。除了画谱外,买的就是“花书。《花镜》是他买的第一部非图画的书,这是鲁迅花二百文钱从一个同窗本家那里买来的。

随着知识的增长,鲁迅读书的范围也开始扩大,不仅仅限于图画、小说等书。大约在他父亲生病的那个时期,鲁迅从一个本家那里,借到了一部《唐代丛书》。这部书问题很多,鲁迅在后来的书简中对此书有过批评,认为拿来玩玩固无不可,如信以为真,则上当不浅也。原因是该书所收的东西大半是乱改和删节的。不过那时的鲁迅年龄尚小,对此书的印象自然与后来不同。由是,他对杂说类的书发生了兴趣。据周作人回忆,他在那时买的计有:《酉阳杂俎》、《容斋随笔》、《辍耕录》、《池北偶谈》、《六朝事迹类编》、《二酉堂丛书》、《金石存》、《徐霞客游记》等。他对丛书的兴趣,使他想方设法凑了两块钱,买了一部共二十四册的小丛书,书名按周作人的回忆叫《艺苑捃华》。当时的鲁迅对此书很是珍重。后来,才发现,是书贾从《龙威秘书》等书中随意抽取,杂凑而成的。此外,他还买了《阅微草堂笔记》五种,王韬的《淞隐漫录》、《板桥全集》、《古诗源》、《古文苑》、《六朝文》、《周濂溪集》等。

鲁迅对这些书非常爱惜,毕竟是省吃俭用而来的。他买的都是普普通通的版本,或木刻的,或石印的,并不是怎样好的版本。“买来以后,大都用绢线钉过,因为书坊店里钉的不好,往往容易脱线。并常常改换封面,封面照例用栗壳纸。在翻阅书籍时,“翻时很仔细,先看指上有无墨迹或是否肮脏。他最恨翻时候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刮过去,使左下角翘起来,再拿住它,翻过去。因为纸面上就留有一条指甲刮过的痕迹了。他总是用指头拿书页折缝上方印有一条阔墨线处去翻,因为不会弄肮脏。我们伏在桌子旁边看,手当然不许伸开去向书上摸一摸。如果去摸一摸,或用指点一点,深怕洁白的书页上会弄污,当然是要禁止的。看了又放到母亲眠床旁边的一只红色皮箱里去。这皮箱里并无衣服,藏的都是他的书。因为木板的书箱虫子容易进去,所以放在高口子的皮箱里,虫进不去。书当然放得很整齐,大空处放大书,小空处放小书。缝里插些小包樟脑,以防蠹鱼来蛀食。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那时的鲁迅不可能买更多的书。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五日,他在给曹白的信中说道:“有喜欢的书,而无钱买,是很不舒服的,我幼小时常有此苦,虽然那时的书,每部也不过四五百文。现在看来,在一个家庭接连发生不幸,经济状况从小康跌入困顿之际,能够买下那么多的书,殊为不易。这一时期,为鲁迅后来始终保持买书的热情,提供了基础;他深知书来之不易,因而他爱书惜书,在他的日记中,我们可以见到他是如何爱书惜书的。他总是自己动手,对买来的书进行重新装订,或者把书送到装订书的专门店铺,给予重装。他经常是熬夜来做这些工作的。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与他在少时购书的经历关系甚大。只有深知买书之不易,得来之难的人,才会如此珍惜书、保护书。可以说,从此时起,书已成为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从此,他将在更大的范围内搜求书籍,买书,逛书店,便是他生命活动的重要形式。

金陵书店中的身影

从一八九八年五月一日离开家乡,到一九〇二年三月二十四日离开南京赴日留学,鲁迅在南京生活了近四年。近四年的生活,使鲁迅在自然科学基础,西方近代新思想的吸取,整个中外文化修养的进一步提高等方面,有了新的变化,眼界胸怀与学识,都非昔日可比。在南京时,他刻了两颗图章,一颗刻着“文章误我,一颗刻着“戛剑生。周建人的解释是:“意思是说,以前读古书,做古文,耽误了我的青春,现在我要‘戛的一声拔出剑来参加战斗了。这一解释基本合理,比较符合鲁迅当时的思想实际。欧风西雨的沐浴,使他对自己过去的生活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知识天地的出现,自然对过去所读也有新的体会。是的,仅仅局限在传统文化中,不睁眼看别的民族的文化,在那样的时代,不误青春才是怪事;而在风雨飘摇的清末,不靠战斗——以知识之剑作为武器的战斗——显然也不是热血青年的应有衷肠。所以从那时起,他读书的兴趣开始从纯故纸堆中钻了出来,一方面他开始广泛吸收新的知识和思想,另一方面他仍然没有放弃研读古籍,不同的是,他此时读古书,认识的角度自然和以前是不大一样了,思想自然要站得高得多。由于这一段时间,鲁迅本人留下的资料极少,只有极少的亲友在回忆中或在日记中有所记载。因此,要完整地了解他此时买书的情况已不大可能,只能勾勒几个侧影,以对本时期他购书情形有一轮廓性的了解。

周作人当时的日记,是目前最原始的鲁迅在南京时购书情况的资料了。由于日记本身亦不全,所记也不是完整的。现摘抄如下,以资参阅。日记中的日期皆为农历。

Δ一八九八年

十二月廿五日:“晨椒生叔祖自金陵回家,得豫亭(注:鲁迅本来号叫豫山,因易被人叫做“雨伞,故改了一个字,初为豫亭,后又变成豫才)兄十七日函,云要抄书格纸百……寄回画报一本,《百鸟图说》一本,《百兽图说》一本,韦门道氏撰,广学会出售,每本洋二角。

Δ一八九九年

九月十六日:“雨。伯文叔从金陵回来,带回大哥函,并书籍衣服,目录列下:官纱库二条,石印《芥子园全集》三函十二本,《阅微草堂笔记》四本,《解学士诗》一本,《状元阁执笔法》一本,《读书乐》摹本一套八页,《弟子规》摹本一套十九页,以上四种皆状元境李光明庄刊印本。

同类推荐
  •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本书介绍了雷锋的生平,内容包括:平凡却伟大的雷锋、艰难却坚韧的雷锋、雷锋的荆棘路、雷锋的日记、雷锋的离世、雷锋精神永存、体味《雷锋日记》。
  • 李嘉诚全传

    李嘉诚全传

    “传记”部分,从李嘉诚祖上搬迁定居潮州开始,到其父李云经违背祖训下南洋,再到他年幼时就随父迁到香港,逐渐成长为华人世界首富,全面地反映了李嘉诚家族的传奇经历,对他的个人成长经历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对他创造的商业神话进行了再现。后两篇着重分析李嘉诚的管理智慧、资本运作技法、做人原则以及运用财富的高度,并对其旗下的几位香港打工皇帝进行了详细讲述,这是以前的李嘉诚传记中看不到的内容。
  • 和尚皇帝:朱元璋

    和尚皇帝:朱元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和尚皇帝:朱元璋》为丛书之一,介绍了早年生活、投军从戎、建立明朝、身葬孝陵、历史评价。《和尚皇帝:朱元璋》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情到深处人孤独:纳兰容若词传

    情到深处人孤独:纳兰容若词传

    慧极必伤,一言道不尽纳兰心思;情深不寿,一生品不完容若才情。纳兰容若去世已经三百年了,对于诗词爱好者来说,纳兰词就像是人们诗词路上邂逅的“初恋”,凄婉动人,缠绵婉转,让人为之叹息,为之心碎,而又为之着迷。我们读的不仅是纳兰容词的至美至哀,更从中读懂了自己的心事,自己的故事。他淡泊名利却生于富贵之家,他一腔热血却壮志未酬,他一生多情却情路坎坷,他用凄婉的笔触写尽了情深与忧伤。纳兰容若是王国维、梁启超、徐志摩盛赞的词人。国学大师王国维更是赞誉他: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生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卒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在这个世界上,仅停留了短短二十四年。从一个穷困喇嘛的儿子,到至为尊贵的活佛,身居清静庄严的布达拉宫圣地,却向往自由率性的凡间。种种奇妙又无奈的际遇,使他看到了权势斗争下人心的险恶、扭曲,也懂得了人世间真正的纯朴、安宁,饱尝了俗世情爱的悲欢离合。他是活佛,也是温柔的情人和出色的诗人,爱情被他写成动人的诗歌,在藏汉各地代代流传。本书以评传体小说的形式,再现了仓央嘉措充满矛盾、痛苦,却因爱情的照耀而华彩灿烂的一生,并以其行事为中心,向读者展示了当时西藏风云变幻的政治局势,以及哺育诗人成长的西藏民间文化广阔图景。
热门推荐
  •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二版)(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二版)(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2版)》论述了中国从前封建时代直至晚清的政治制度史。作者运用制度主义、历史主义的方法研究了这一历史时空的政治组织的构架、政治文化的变迁、政治运作的规则和机制的变化以及社会权力结构的变化理路。既勾勒了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概观,又彰显了中国政治制度的特色和核心问题。
  • 冰魄寒光剑

    冰魄寒光剑

    本书讲述武当派北支掌门之子桂华生在西域的传奇经历和其与华玉公主的爱情故事。连载时书名为《幽谷寒冰》。
  • 龙血卡修

    龙血卡修

    小小卡修林东城,无奈继承了无法升级的家族传承,却没想到在进入都市的历练之中,阴差阳错下,开启了传说的龙族血脉。在惊喜中,世界通道却骤然打开,一个个原本不相关的世界开始联系到了一起。人类,野兽,虫族,机械……各个种族、各个世界为了世界的晋升,旷世对决就此开启……
  •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4:欧里庇得斯悲剧(中)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4:欧里庇得斯悲剧(中)

    权威版本:以剑桥勒伯古典版古希腊文本为依托,收集所有古希腊的传世戏剧作品。名家名译:古希腊罗马文学、文化专家张竹明教授和王焕生教授倾十年之功,从古希腊原文精心译成。全新亮相:绝版多年,全面修订,装帧升级,典雅尊贵,极具收藏价值。大奖作品:曾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重大奖项。位于地中海东北部的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人类戏剧的最早发源地。古希腊悲、喜剧都与酒神庆典和民间滑稽演出有着血缘关系。
  • 在最美唐诗里邂逅最美的爱情

    在最美唐诗里邂逅最美的爱情

    本书把唐诗中有关爱情的篇章和感人的爱情故事从历史的长河中提炼出来,将众多唐诗的佳句信手拈来,描绘出一篇篇在盛世或战乱时期的男女邂逅、相爱、分别、重逢的凄美画卷,文笔优美,创意独特,还原了当时的历史细节,为读者寻回古典爱情之美,并在阅读这些美丽的爱情故事时,加深对诗词的领悟和理解。
  • 洪荒人师传

    洪荒人师传

    现代里的我在梦里让一个帮我实现梦想的人带到了洪荒,龙,风,妖,巫,仙,佛一一登上舞台,可是人族却成了他们的棋子,随意的…………你是人族你会怎么办?
  • 公务员法律知识学习读本

    公务员法律知识学习读本

    2016年是七五普法的开局之年,本书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展开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的通知而编写,各级公务员,尤其是司法和行政机关执法人员要带头学法用法,提高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能力,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本书几乎涵盖了所有行政法律法规,是广大公务员熟练掌握依法行政必备法律知识的重要参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摩西的书

    摩西的书

    摩西的书,为犹太人解决面临的所有问题提供了指导方法。无数的犹太商人通过研读“摩西的书”获得赚取财富的灵感,成为世界的超级富豪;无数的犹太学者通过研读“摩西的书”获得智慧的真知,成为世界著名的学者;无数的犹太父母通过研读“摩西的书”获得培训孩子的诀窍,成为教育孩子成才的高手;无数的犹太人通过研读“摩西的书”,解决生活面临的所有问题。
  • 卡牌故事

    卡牌故事

    每一张卡牌都有每一张卡牌的故事,我叫尹凡是一名平凡的人类,生活在S12星系-R29星球。而我最大的兴趣是去听星际卡牌店老板所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