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500000020

第20章 论语卷之八 (1)

卫灵公第十五凡四十一章。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陈,去声。陈,谓军师行伍之列。俎豆,礼器。尹氏曰:“卫灵公无道之君也,复有志于战伐之事,故答以未学而去之。”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从,去声。孔子去卫适陈。兴,起也。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见,贤遍反。何氏曰:“滥,溢也。言君子固有穷时,不若小人,穷则放溢为非。”程子曰:“固穷者,固守其穷。”亦通。愚谓圣人当行而行,无所顾虑,处困而亨,无所怨悔,于此可见。学者宜深味之。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女,音汝。识,音志。与,平声,下同。子贡之学,多而能识矣。夫子欲其知所本也,故问以发之。对曰:“然,非与?”方信而忽疑,盖其积学功至,而亦将有得也。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说见第四篇。然彼以行言,而此以知言也。谢氏曰:“圣人之道大矣,人不能遍观而尽识,宜其以为多学而识之也。然圣人岂务博者哉?如天之于众形,匪物物刻而雕之也。故曰:‘予一以贯之。’‘德车酋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尹氏曰:“孔子之于曾子,不待其问而直告之以此,曾子复深谕之曰‘唯’。若子贡则先发其疑而后告之,而子贡终亦不能如曾子之唯也。二子所学之浅深,于此可见。”愚按,夫子之于子贡,屡有以发之,而他人不与焉。则颜、曾以下,诸子所学之浅深,又可见矣。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鲜,上声。由,呼子路之名而告之也。德,谓义理之得于己者。非己有之,不能知其意味之实也。自第一章至此,疑皆一时之言。此章盖为愠见发也。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与,平声。夫,音扶。无为而治者,圣人德盛而民化,不待其有所作为也。独称舜者,绍尧之后,而又得人以任众职,故尤不见其有为之迹也。恭己者,圣人敬德之容,既无所为,则人之所见如此而已。

子张问行。犹问达之意也。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笃、行不之“行”,去声。貊,亡百反。子张意在得行于外,故夫子反于身而言之,犹答干禄、问达之意也。笃,厚也。蛮,南蛮。貊,北狄,二千五百家为州。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参,七南反。夫,音扶。其者,指忠信笃敬而言。参,读如毋往参焉之“参”,言与我相参也。衡,轭也。言其于忠信笃敬,念念不忘,随其所在,常若有见,虽欲顷刻离之而不可得。然后一言一行,自然不离于忠信笃敬,而蛮貊可行也。子张书诸绅。绅,大带之垂者。书之,欲其不忘也。程子曰:“学要鞭辟近里,著己而已。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言忠信,行笃敬。立则见其参于前,在舆则见其倚于衡。即此是学,质美者明得尽,查滓便浑化,却与天地同体。其次惟庄敬以持养之,及其至则一也。”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史,官名,鱼,卫大夫,名鱼酋。如矢,言直也。史鱼自以不能进贤退不肖,既死犹以尸谏,故夫子称其直。事见《家语》。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伯玉出处,合于圣人之道,故曰君子。卷,收也。怀,藏也。如于孙林父、宁殖放弑之谋,不对而出,亦其事也。杨氏曰:“史鱼之直,未尽君子之道。若蘧伯玉,然后可免于乱世;若史鱼之如矢,则虽欲卷而怀之,有不可得也。”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知,去声。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志士,有志之士。仁人,则成德之人也。理当死而求生,则于其心有不安矣,是害其心之德也,当死而死,则心安而德全矣。程子曰:“实理得之于心自别。实理者,实见得是,实见得非也。古人有捐躯陨命者,若不实见得,恶能如此?须是实见得生不重于义,生不安于死也,故有杀身以成仁者,只是成就一个是而已。”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贤以事言,仁以德言。夫子尝谓子贡悦不若己者,故以是告之,欲其有所严惮,切磋以成其德也。程子曰:“子贡问为仁,非问仁也,故孔子告之以为仁之资而已。”

颜渊问为邦。颜子王佐之才,故问治天下之道,曰“为邦”者,谦辞。子曰:“行夏之时,夏时,谓以斗柄初昏建寅之月为岁首也。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故斗柄建此三辰之月,皆可以为岁首,而三代迭用之:夏以寅为人正,商以丑为地正,周以子为天正也。然时以作事,则岁月自当以人为纪,故孔子尝曰“吾得夏时焉”,而说者以为谓《夏小正》之属,盖取其时之正与其令之善,而于此又以告颜子也。乘殷之辂,辂,音路,亦作“路”。商辂,木辂也。辂者,大车之名。古者以木为车而已,至商而有辂之名,盖始异其制也。周人饰以金玉,则过侈而易败,不若商辂之朴素浑坚,而等威已辨,为质而得其中也。服周之冕,周冕有五,祭服之冠也。冠上有覆,前后有旒。黄帝以来,盖已有之,而制度仪等,至周始备。

然其为物小,而加于众体之上,故虽华而不为靡,虽费而不及奢。夫子取之,盖亦以为文而得其中也。乐则《韶》舞。取其尽善尽美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远,去声。放,谓禁绝之。郑声,郑国之音。佞人,卑谄辩给之人。殆,危也。程子曰:“问政多矣,惟颜渊告之以此,盖三代之制,皆因时损益,及其久也,不能无弊。周衰,圣人不作,故孔子斟酌先王之礼,立万世常行之道,发此以为之兆尔。由是求之,则余皆可考也。”张子曰:“礼乐,治之法也。放郑声,远佞人,法外意也,一日不谨,则法坏矣,虞夏君臣,更相饬戒,意盖如此。”又曰:“法立而能守,则德可久,业可大,郑声、佞人,能使人丧其所守,故放远之。”尹氏曰:“此所谓百王不易之大法,孔子之作《春秋》,盖此意也。孔、颜虽不得行之于时,然其为治之法,可得而见矣。”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苏氏曰:“人之所履者,容足之外,皆为无用之地,而不可废也。故虑不在千里之外,则患在几席之下矣。”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好,去声。已矣乎,叹其终不得而见之也。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者与之“与”,平声。窃位,言不称其位而有愧于心,如盗得而阴据之也。柳下惠,鲁大夫展获,字禽,食邑柳下,谥曰惠。与立,谓与之并立于朝。范氏曰:“臧文仲为政于鲁,若不知贤,是不明也,知而不举,是蔽贤也。为明之罪小,蔽贤之罪大,故孔子以为不仁,又以为窃位。”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远,去声。责己厚,故身益?,责人薄,故人易从,所以人不得而怨之。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如之何如之何者,熟思而审处之辞也。不如是而妄行,虽圣人亦无如之何矣。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好,去声。小慧,私智也。言不及义,则放辟邪侈之心滋。好行小慧,则行险侥幸之机熟。难矣哉者,言其无以入德而将有患害也。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孙,去声。义者,制事之本,故以为质干,而行之必有节文,出之必以退逊,成之必在诚实,乃君子之道也。程子曰:“义以为质,如质干然。礼行此,孙出此,信成此。此四句只是一事,以义为本。”又曰:“敬以直内,则义以方外。义以为质,则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范氏曰:“君子学以为己,不求人知,然没世而名不称焉,则无为善之实可知矣。”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谢氏曰:“君子无不反求诸己,小人反是。此君子小人所以分也。”杨氏曰:“君子虽不病人之不己知,然亦疾没世而名不称也。虽疾没世而名不称,然所以求者,亦反诸己而已。小人求诸人,故违道干誉,无所不至。三者文不相蒙,而义实相足,亦记言者之意。”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庄以持己曰矜,然无乖戾之心,故不争,和以处众曰群,然无阿比之意,故不党。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物,其施不穷,故可以终身行之。尹氏曰:“学贵于知要。子贡之问,可谓知要矣。孔子告以求仁之方也,推而极之,虽圣人之无我,不出乎此。终身行之,不亦宜乎。”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誉,平声。毁者,称人之恶而损其真。誉者,扬人之善而过其实。夫子无是也。然或有所誉者,则必尝有以试之,而知其将然矣。圣人善善之速,而无所苟如此。若其恶恶,则已缓矣。是以虽有以前知其恶,而终无所毁也。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斯民者,今此之人也。三代,夏、商、周也。直道,无私曲也。言吾之所以无所毁誉者,盖以此民即三代之时所以善其善、恶其恶而无所私曲之民,故我今亦不得而枉其是非之实也。尹氏曰:“孔子之于人也,岂有意于毁誉之哉。其所以誉之者,盖试而知其美故也。斯民也,三代所以直道而行,岂得容私于其间哉?”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已夫。”夫,音扶。杨氏曰:“史阙文、马借人,此二事,孔子犹及见之。今亡已夫,悼时之益偷也。”愚谓此必有为而言。盖虽细故,而时变之大者可知矣。胡氏曰:“此章义疑,不可强解。”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巧言,变乱是非,听之使人丧其所守。小不忍,如妇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好、恶,并去声。杨氏曰:“惟仁者能好恶人。众好恶之而不察,则或蔽于私矣。”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弘,廓而大之也。人外无道,道外无人。然人心有觉,而道体无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张子曰:“心能尽性,人能弘道也;性不知检其心,非道弘人也。”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而能改,则复于无过;唯不改,则其过遂成,而将不及改矣。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句,无益句,不如学也。”此为思而不学者言之。盖劳心以必求,不如逊志而自得也。李氏曰:“夫子非思而不学者,特垂语以教人尔。”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馁,奴罪反。耕所以谋食,而未必得食,学所以谋道,而禄在其中。然其学也,忧不得乎道而已,非为忧贫之故而欲为是以得禄也。尹氏曰:“君子治其本而不恤其末,岂以在外者为忧乐哉?”

同类推荐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在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中,影响最巨、传播最广者,无过于《梦溪笔谈》一书了,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全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 小窗幽记(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小窗幽记(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小窗幽记》共十二卷,是明代陈继儒所编撰的一本随文集锦。整本书看似是一种对所见所闻、所听所想的记录,而实则是对内心感悟的梳理,悟的是一种人生百态,悟的是一种世间真情,悟的也是一种人生真谛。《小窗幽记》并不是陈继儒个人所著述,而是他摘取各个文章中的经典言语,再加上自己的人生感悟所编纂的一本格言形式的随文集,成书之后不但收到当时文人的青睐,在之后的历代时光里都得到了较高的赞誉。清代陈文敬赞扬这本书说道:“端庄杂流漓,尔雅兼温文,有美斯臻,无奇不备。”而现今的文学研究者更是将这本书与王永彬的《围炉夜话》、洪应明的《菜根谭》并称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三大经典。
  • 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

    在汉代出现了一部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奇书,这部书虽然在当时默默流传,世人很难理解它的奥秘;但唐代后名声大振,宋代时被称为“万古丹经王”、“丹经之祖”、“丹中王”,可谓古今炼丹第一书。
  • 孽海花

    孽海花

    《孽海花》以苏州状元金汮和名妓傅彩云的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同治初年至甲午战争这三十年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历史变迁。书中笔墨最为集中也最成功的是对封建知识分子与官僚士大夫的刻画,写他们的虚伪造作,写他们面对西方文明冲突时的庸腐无能。和其他三部谴责小说相比,本书突出的特点是所写大都影射真人真事,书中的人物可以和近代一些名人一一对应,如金汮指洪钧,傅彩云指赛金花,翁叔平指翁同龢,梁超如指梁启超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 智囊(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智囊(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以通俗文学创作著称于世的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留给后人的不仅有“三言”,还有不少用浅近文言文写成的名篇佳构。《智囊》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智囊》是冯梦龙搜集的子史经传与笔记丛谈中有关智慧的故事集,是一部帮助人们排忧解难和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全书共分为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杂智十部共计二十八个小类。全书既有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大谋略,也有士卒、漂妇、仆奴、僧道、农夫、画工等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聪明才智。这些故事汇成了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海洋。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塑九州

    重塑九州

    既然这个世界已经腐朽,那就让我来重塑!九州大地,唯我独尊!江湖群雄,胜者为王!天下就是一盘乱下的棋,谁肯出狠招谁就赢!重塑九州,我便是这个世界的法规!
  • 穿越次元入诸天

    穿越次元入诸天

    白清玄从洪荒归来,一身修为被封,回来发现自己原来只是次元世界中的一个路人。从天龙八部—秦时明月—斗罗大陆—漫威—吞噬星空。。中间会有一些放松的世界
  • 误落龙床

    误落龙床

    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了叶星瞳面前,她珍惜了,可……上天却反悔了,不但让她在新婚之夜穿越到了古代,还遇到了那一国之君,但帝王之爱自古以来又有几名女子敢去奢望?
  • 动物植物的故事

    动物植物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王国简直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在那些语言浅显、妙趣盎然的美丽童话故事里,有的蕴藏着严肃的人生准则,富于哲理,发人深省;有的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现象,揭露了黑暗、鞭打了丑恶;有的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为此,我们编辑了这套《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丛书,把世界各国许多童话名篇佳作装在一个美丽的花篮里,让它熠熠闪烁的光辉照耀下一代人茁壮成长,使孩子们梦幻般地度过金色的童年。
  • 青春随他去

    青春随他去

    那段不会流泪的青春,像是白开水,却又真实的仿佛是没有高考过后的昨天
  • 学霸恋爱之青梅有毒

    学霸恋爱之青梅有毒

    江城余家的少爷,藏着一个人,十多年了。辛伊四岁去了余家,陌生的环境,她只关心一点,“哥哥住在哪里,离我可近?”闻言,余笙甚是欣喜,“隔壁,很近。”那年,辛伊灵力觉醒,她缩在房间里不知所措,“你把我拴起来吧。”余笙安抚她,“哥哥给你遮风挡雨,不怕。”她被人追赶,从山上滚下去逃脱,借此躲在暗处,逼那些算计她的人露出马脚。余笙就想啊,他家乖宝不应躲在暗处,而要在阳光下肆意生长。*这种对你有瘾的人,是离不开你的。——余笙
  • 妖凤嫁到:邪王请接招

    妖凤嫁到:邪王请接招

    傻子?废物?草包?当现代天才云家家主附身于北雪侯府嫡女身上,傻子变天才,修玄气、制毒、炼药不在话下,她腹黑无度,无意把邪君大人也腹黑了一把,然后,她此生最大的成就是把邪君大人扑倒。王爷,本小姐驾到,你还快快接嫁?
  • 剑人必须死

    剑人必须死

    【本书传统仙侠剑侠慢热文】书名有毒,奶水不足者勿入!穿越成一把剑灵是个什么鬼开局?!!滚开,别以为你是美女就可以握住我!!都说了不要碰我了,哎,轻点,轻点,我晕~,有点受不住哇!别人拼死拼活是为了修成仙,可是萧阳只为了修成人,然而一不小心却是成了仙,咋办?萧阳深思片刻强硬的道:‘结婚!她是第一个拥有我的,必须对我负责到底!’众人看着他背后若有若无的剑影,决定保留意见,顺带一个笑脸!
  • 嫡女炼丹师

    嫡女炼丹师

    现代的异能者苏峦清穿越到一个修炼灵气的大陆。她看到的一切都是图纸,包括人。给人调理阴阳,调和灵气。“小医仙,我最近元力运行不畅,虚弱无力,修炼速度过慢怎么办?”“小医仙,我的修为已经三年没有再增长过了,你看还有没有什么办法?”“小医仙,他们都说我天赋不够,那么多年都没有办法修炼,为什么只有你说我是天赋凛然,还说我是纯阳体质?”一个专门给别人治疗修炼上的问题的小医仙,如何在异界大陆风生水起?但其实她的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