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6700000019

第19章 天穹闪亮的星光——湖北新散文巡礼(2)

还应该指出,沉河的散文也有需要注意和提高之处。谢大光在《后散文文丛·总序》也提到了一点:作者的“诗歌写作经验对于散文来说,是一柄双刃剑,过分地追求语言的诗化和诗意的铺排,往往会伤害散文的直接性和现代感,钝化思想的锋锐。”此外,虽然沉河的散文具有强烈的思辩色彩,但依然缺少一种“真正的痛苦”,即使有一种伤感在里面,也没有太多的透到现实的存在中去,即他的散文对于现世的关注不够,特别是对于低层的关注尤其不够,即使关注了,其中的疼痛又过于诗意化了,他的“痛苦”于是更多的现出一种创作的乌托邦的幻象。作者对于真相和苦难的揭示,应该以一种直面的姿态去释疑,对现实鲜盈的空间做着自己特有的理解和诠释,将生活的本真从生命躯体中剥离出来,用以表现自己对描写对象至乃整个人类社会和宇宙的认识,要着重表现的不是人类所经历的外部世界,而是在外部世界所影响下的人本身的存在状态,把自己体悟到的内心风度、骨头硬度、血液浓度、精神厚度、文化深度、思维高度、语言亮度、明澈温暖表现出来,但这点不仅是沉河而且在当今的散文创作中也是缺失的,在他们的作品中,难以找到一种对于深层精神的探入,只是让人感到了一种虚空与静寂,难有一种真正的苦难意识,即使有,也是一种精英化了的苦难,与世俗的艰难无关。

二温婉忧伤的歌吟——王芸散文论

王芸90年代初走上文坛。近年来发表了《经历着异常美丽》、《接近风的深情表达》两本散文集。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见一个新生代散文作家的普遍特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出于记者身份的职业敏感,王芸有着对世界无微不至的关怀。作者在这些细微处秉承了散文“以小见大”的传统,用敏锐的思绪触及对生命,对自然,对世界的关注。《白天不懂夜的黑》从黑暗的到来,写到了杜拉斯,写到了福克钠,写到了戒毒所的少女,道出了让生命超越黑暗的美好愿望。《坠落不是灵魂的出口》、《夜归的路无比漫长》也同样体现了作者对逝去的生命的叹息。当然这种叹息还只是停留在生命的表层,而在《给每一座山每一条河取一个温柔的名字》中我们可以看见作者对生命,或者说对整个自然存在物更多的关注和思考。在文中从“升上天空的河流”到“不慎走失的村庄”,作者看到了河流和村庄背后源远流长的历史空间和人世沧桑。而在“被神赐福的植物”和“身披符咒的动物”中则可洞察作者将生命范围的扩大和升华。最后作者虽然回到了“行走在大地上的人”,但已不是对逝去生命的叹息,而是转化为一种对生命转化的敬意。正如文中所写到的“他们,那些业已离去的生命,只是在风中吐露芬芳,清新空气,在大地上荣而枯枯而荣,生生不息,往还不已……”。正是体悟了这样的生命的转化,作者才能在“与生命有关的事物”中将生命浸透到声音、气味这样的元素中。让这些元素因为我们的记忆也具有了生命感。作者正是怀着这样的生命感受,将对世界的人文关怀提升到了另外一个层次上。也正是怀着这样的生命感受,我们才能更多的理解《梦回新疆的几个记忆坐标》、《因为一个名字来到凤凰》、《关于几个俗物的另类解释》等等这样的文章。通过这些细微的思绪接近王芸这样一个精细,广泛运用自己感情和知觉的观察者。

在作者的这些观察中,往往是以“我”为视点,对现实生活中所看见的,听到的,体悟的进行着一种描述。在描述中,作者没有完全隐退,主体的意识往往透过灵动的文字得到延伸。作家的主体性意识的增强是新时期散文创作的普遍特征。在经历了集体声音压倒个人声音的年代后,作家的主体声音随着整个人文精神的复苏而慢慢突出。因此,作为90年代登上文坛的散文创作者而言,王芸的散文传递了其个人的声音。虽然这种声音在有的时候还是停留在个人体验的轻盈曼妙上,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见主体在探询生活厚度和思想深度上的努力。仍然以《给每一座山每一条河取一个温柔的名字》为例,文章虽然仍然是以“我”为视点,但是已经明显超越了个人情绪的体验。作者作为主体不仅仅有个人灵感的思绪,更融入了对生命转换的深刻体悟。作家的主体意识因而也得到了一个提升。而且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因为追求这种主体意识的提升而束缚自己,她仍然给自己保留了一个相对广阔的空间,面向广泛的生活,善良、细致,无距离的呼吸着城市角落中卑微人群的命运。《遇见》正是以这样一种情怀描述着社会底层的中年夫妇、老人和小伙子。这种对生活的广泛关注,不仅使其在写作上获得了最大的自由度,也暗合了一个行走在民间的职业记者或者说文学知识分子的身份。这种身份的主体在自己自足的同时,更有着丰富性和广阔性。而在丰富性和广阔性支撑下的审美空间也就自然多种多样了。

在其审美空间中,最能显现散文特色的就是其散文的语言美。王芸并不善于叙述故事,但是绝对是一个优秀的描述者。以《看来的,听来的,记忆的》为例,语言凝练,空灵,而且想象力也非常丰富。她这样写到“长堤是百年间,几辈人肩挑背扛种植的‘大树’,我们是幸运的乘凉人。百年不遇的洪水,是百年间野蛮掠夺结出的‘果’,我们是不幸的收割者。”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就概括出大堤与人,洪水与人的关系,并通过“树”和“果”的比似将这样关系形象化。语言的凝练,空灵,想象力的丰富多彩,自然在情感上显得平静而雍容。仍然来看《看来的,听来的,记忆的》这篇文章。文章分为了几个场景的描写和几个听来的故事。一个场景对应着一个听来的故事,不仅结构上有着巧思,而在情感上,场景和故事中的人物更是在历史的维度中有着慢慢的融合。仿佛人是湖、江、城的一部分,湖、江、城也是人的一个部分。人、景的交融,自然美的让人兴叹。

低姿态贴近现实,以敏感的心体悟生活,以“我”的视点观察进入,构成其情感抒发的重要方式。将所见所闻所感、偶遇事件在大脑中所留下的深刻印记,化为舒缓别致的描述和细腻真切的哲思。《长在人行道上的树》从树的生命中看到了与人的生命相同又相关的意蕴,《白天不懂夜的黑》隐喻人与人的不理解和爱莫能助,《给每一座山每一条河取一个温柔的名字》有对大自然最淳朴的爱,《路过》对陷入黑暗的生命以悲悯和希望、给生活困顿者以同情和关怀,表露着作者真诚善良而有些无力无助的内心。一片风景、一个故事,一段体悟、一点哲思,她总是从心灵出发,随性所至,亲切沉静。

王芸散文有时过于停留在感觉上游走,力度稍显柔弱。表现最明显的是她的历史散文,有感受而少历史的洞见,有感情却难看出深厚的文化积淀。同时,诗意表达和感性思维的惯性作用,使得偶尔的抒情和对视觉的感觉描绘泛滥而无意义。尽管这只是偶尔出现的状况,但也提示着在感情的诗意表达上要有所节制。当然,既要保持空灵自由轻松的风格,又要有一定深度,对她来说是一个挑战。

三隐士的书与画——谭岩散文论

读谭岩的作品是一种享受,是精神与视觉的享受。这位8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者,是真正散落在民间的文学粒子。当过老师,乡镇干部,现今为远安县图书馆馆长的谭岩,并没有在生活的事物中淹没自己。勤奋的笔耕,为他自己,也为喧嚣中生存的我们赢得了一分宁静的天地。

谭岩的创作可以大致分为历史文化散文和乡村题材散文。历史文化题材的作品在数量上虽然不占主导,但是在质量上绝不逊色。这方面的作品有《望断南飞雁》、《杏坛》、《狐梦》、《我们的遗址》等等,其中以《望断南飞雁》最具有代表性。文章分为三个小节,即“士”、“伊”、“望断南飞雁”。“士”依寻着时间的线索,从“秋菊”东篱下的士到“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洲”士,从“可杀不可辱”的士到“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士,从“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士到“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士”,作者用简单、凝练的笔触乐勾勒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脊梁。作者为文化脊梁——士的精神所感动的同时,也感受它的逝去和无力挽回,只能“遥望历史”让“历史的风飘飘地吹拂着那长长的衣袂”。在随后的“伊”中,作者同样以这种方式悼念了伊人的温柔、美丽、坚忍与纯洁。最终也只能在“断壁峭崖之上”“望断南飞雁”。在望断的背后,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深的依恋。这种情节在《杏坛》如此,在《狐梦》中也亦然。然而依恋并没有让作者沉迷,作者在依恋的背后也有着清醒的反思。《我们的遗址》在这方面体现的就很深刻。这篇发表于2004年《北京文学》的《我们的遗址》实质上可以和98年发表的《望断南飞雁》遥相呼应。《我们的遗址》也写到了士。作者巡游故宫,由景自然过渡到代表中国脊梁的士。作者在肯定其辉煌的同时,也加上了“匍匐”二字,形象的传递了作者在历史面前的思索。而对于隐藏在故宫背后的“伊”,则更道出了深刻的人文情怀。面对地砖上的槽,作者穿越时空的局限,感叹“要多少的女子,多少次,用多少的踌躇和等待,才能把这坚硬的青石磨成一条深凹的槽印。”作者在这里看到的不再是“伊”人温柔的表层,更是透过那历史的遗迹去洞察着温柔背后的血泪。驻足“历史的化石”面前,作者有着真正的思考:“一个强大的民族是不需要设立屏障的。沉寂了,那烟尘,那嘶鸣。如今这道屏障像化石般凝固在起伏的国土上。游缆长城,就像抚摸我们胸口上的伤疤。”作者将这种思考贯穿其整个历史文化散文,在不同的时期,随着阅历的递增而递增。透过这种思考,我们看见作者在物欲横行,大量西化的时代,仍然坚持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脊梁精神(士)的眷恋。他在叹息知识分子良知逐渐远去的同时,更在自己身上实践着这种精神,批判着这种精神。而这才真正继承了士的衣钵。

作者虽然承了士的衣钵,但却更像一个隐士,没有满腹的“修、齐、治、平”,经世济国,只有内心深处执著的坚守、护佑和平和、体悟。在平静心灵的感召下去书写乡间的一草一物,一人一情。每一物件,无论有生命或无生命,在作者娓娓的描写中都自然构成了一幅幅典型而韵味深长的画面。《田野上的精神》“半田方塘”中用这样的句子写到“那来自四面八方的野污行潦,更是淙淙汀汀,流归这田野的大海”。灵动的语言将想象和思维在流水和方塘中定格,画面自然突现。而行文又并非在画面上停止,仍然用不紧不慢的语言将文章铺展开来,方塘的柔情自然涌现。平静的画面也在静止中具有了灵动的意蕴,从而真正具有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国画意境之美。再如“鸟从上空飞走了,水中仍是一方蓝天白云,牛从堤坝走过去了,堰堤是一处处踩垮的蹄痕。一片落叶飘舞而下,像一只蝴蝶扑浮在水面上,那是告诉她春夏的逝去。”简单的两句话同样用几个平常的意象:鸟、水、牛、叶勾勒出方塘周围的生生息息,意味悠长。而在接下来的“一码稻草”中,谭岩则将目光锁定在被人遗弃的一堆稻草上。视角可谓入微非常。从稻草的被遗忘开始,到它经历秋的寂寞,冬的沉静,春的复苏。最后在“春天到了”的时刻,“像一只金色的喇叭,高高的昂向天空,报晓这春天的到来。”细微的情怀,熟练的笔法,让人自然联想到莫奈“干草堆”系列的油画。那经历四季、晨夕变化的干草堆,并不能告诉我们什么惊天的启示,但却给我们带来的美和生命的感受。而这种特征显然已经成为了他创造的一种风格,贯穿其整个乡村题材的作品。《河流的金曲》中,关于“望水”、“网”、“船”的三个片断式的画面,在各自独立成景的同时,又连成一个整体,从而显现了一个耄耋老人的快乐和悲凉。

谭岩的作品,或者说谭岩的画,不仅有着画面的美而且在静静的展示的同时,常常折射出佛家似的禅机。这些禅机,正如佛家的名言“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破”所暗示的那样,其中的真谛也只能结合着一幅幅田园的景致慢慢参悟。《河流的金曲》中“网”的一节,在结尾处这样写到“老人眯了眼,虽然河里已没有鱼,不会像河水年轻时那样,网一落到水里,网里面的鱼就像打破了镜子似的跳闪着无数的光片,但收拢网绳,网眼上也会闪动反射着的阳光。也许一网又一网,最终只能打几只虾,或者一只螃蟹,但每一次收网,都会收到一网的阳光。于是老人将网一次又一次地抛了出去。”写到此处作者要表达了意境已经悄然而出,但作者并没有止笔,而是在最后另起一段,加了一句“一只白鹤在河上飞着”。简单的九个字,却一下子使文章将水、天、鸟、人四个意象结为一个整体。整个意境结合着全文淡淡忧伤的请调,自然让人想到了六祖慧能的一首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冬天的况味》中“黄土墙”同样将这种禅机渗透到整个文章中。黄土墙颓废之后,在“春天到来的时候”“黄土墙边上的一支桃花,又开出了灼灼桃花,仿佛是那颓废的墙绽出的灿烂的梦;土蜂从那墙孔里钻出来,绕着墙边的桃花唱着岁月的金曲”。还有《水村烟郭》中的“夏雨”同样在刻画了雨前雨后的场景后,写到“回家时,兄妹俩抬着一荡一荡的一篓子孤密草行走在田埂上,惊起了一只秧田里的白鹤。白鹤飞起来,在青色的秧田上空画着圈。”看似与夏雨无关,却又将夏雨点活。

同类推荐
  • 妖娆罪

    妖娆罪

    本书是当代“新古典主义诗歌”代表诗人程维的最新作品集。这些作品既根植于地气之内,直面现实,有超越了地域性经验而于读者更丰富启示与想象,拥有了寻常诗歌中少有的叙事性细节元素与色差剥杂的奇妙画面感,包含了作者对生活与文学创作的诸多想象。
  •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戏曲(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戏曲(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由李悦所著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戏曲/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一书的篇章结构,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对中国14个少数民族的26个戏曲剧种,进行了文化传统、历史沿革、演出剧目、舞台艺术等多方面的考察;第二部分“当代少数民族戏曲事业”,全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民族戏曲事业的发展,概述了党的政策、措施以及在剧种、剧目、资料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第三部分“民族剧种的生成与发展”,结合既往历史与目前现状,就少数民族戏曲的生成规律、艺术特征、发展走向、文化交流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 一路林红

    一路林红

    以文情并茂的短故事,带领读者遍访欧亚美洋非五大洲。以企业高管的眼光和文学的情怀,细腻温婉、诙谐幽默的笔触,诠释中西方文化。以充满哲思、怡情怡景的人生感悟,编制成绚丽多彩、姹紫嫣红的人生大片。《一路林红》是作者路琳根据她多年在世界各地的游历,用足迹和心情写就的作品。文中记述了在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上与一件红风衣的奇缘;在夏威夷海滩与英俊飞行员偶遇,并再次巧遇飞越基拉韦厄火山;在北海道雪域邂逅一只野红狐而那红狐却温顺地在她身边坐下对眸……
  • 天行健

    天行健

    本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记录了1954年由第四军医大学与原第五军医大学合并后的第四军医大学历经风雨沧桑的五十年发展历史。
  • 把生活过成你想象的样子

    把生活过成你想象的样子

    想象比真实更有力量!很多人的委屈,只源于失去了想象的勇气。那些看起来很自由的生活,那些看起来很困难的事情,你只要去做了就会发现,其实并没那么难;你只要肯尝试就会发现,其实并没那么遥不可及。一切动人的思念,都会使世界越来越大。所以,任何时候,都别失去了那份去想象的勇气。本书为励志故事集,每段故事,都有难忘甚至凄美,但坚决不萎靡的生活态度。每段故事,在最疲惫的时候,给你收获的勇气。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大学论·情感体验论

    大学论·情感体验论

    本书为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俞世伟教授的《大学论》系列丛书之一。为此套丛书的撰写,我们和众多专家学者一起合作研讨,在实践学习中发现问题,在问题解决中发展智慧,在实践反思中提升思想。最后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之后,决定把原生态的实践经验和反复思考之后形成的理性认识整合汇聚成著作出版。
  • 潘多拉的眼泪1

    潘多拉的眼泪1

    见习爱天使郑希宜为了变成真正的爱天使,被帝天爷爷派到人间去体验一段感情。但是,帝天爷爷却没有告诉她谁是她的真命天子,而是给了她一个有着五颗不同颜色宝石的手镯,并告诉她,能使宝石亮起来的人就是她的实习对象,同时对象的背上有一颗泪状的胎痣。郑宜希来到人间之后,却发现能让手镯亮起来和背上有痣的人竟然不是同一人,这下她该如何选择?究竟见习爱天使能否完成实习任务?泪状胎痣又会蕴藏着什么样的故事?
  • 我是我的朋友

    我是我的朋友

    如果人生什么都没有了或者什么也没有,不要忘记。你还有自己,就算没有友情,爱情,亲情,你还有自己。
  • 鸳湖用禅师语录

    鸳湖用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掠食星空

    掠食星空

    新书《烹煮人生》求支持!…………一个逃离战场的迷航奶爸,两个金属星球上唯二幸存的枪炮女孩。为了生存战胜机械主脑,改造金属星球驰骋宇宙。浩瀚星空,几多族群,不同势力,别样文明。在弱肉强食的宇宙黑森林中,父女三人一步步成为星空掠食者。“哈,爸爸快点加速,吃掉前面那支舰队吧!”“呀,银核心好大呀,爸爸,我们真的能吃得下吗?”
  • 神之游戏online

    神之游戏online

    一张邀请函开启了江影的旅途,新一轮的神之游戏即将展开,这场游戏最终胜利的将会是神?魔?还是人?
  • 捕获钻石老公:帝少独爱小萌妻

    捕获钻石老公:帝少独爱小萌妻

    出门要带脑,在家要防盗。方雨晴为义气替姐妹报仇,不怕死的找上大总裁沈凌轩。自以为计划天衣无缝,开过房拍了照还当快递去派件。不雅照的流泻彻底激怒了可怕的男人,你想玩就陪你玩。大灰狼和灰姑娘过招,那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沈凌轩:“用爱杀死你是最好的武器。”方雨晴:“可以爱死我,杀我就免了。”
  • 轮回转生天使殿下

    轮回转生天使殿下

    女扮男装作者新手小白简介无能请见量不定时更新或者选错类型这是快穿系列前进外面可不看是练笔文。
  • 沐先生知你情深

    沐先生知你情深

    在沐家有两个孩子,一个是沐西延,一个是沐婉芹。而她施浅落却是他们口中所说的初恋情人的孩子。而他是那么的完美,那么的好。在他的世界里她就像一束光温暖而舒服,在她的世界里他就像遥不可及的梦,那么远那么远。她说:为什么是我?他回:因为你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