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7000000003

第3章 音乐世界(3)

如今人们说的前奏曲,是指由肖邦而来的形式。其特征为:它是独立的作品,不再是其他作品的“前奏”;所用乐器均为键盘乐器,后来几乎成为钢琴的专用体裁;篇幅比从前的“过门”相比要多,并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和技术难度。

这种前奏曲与旧形式之间的共同处只剩下名称和自由的写作手法。自肖邦后,斯克里亚宾、德彪西、拉赫玛尼诺夫等人写了大量的前奏曲佳作。

序曲:17世纪,序曲随歌剧、清唱剧的出现而产生,它从一开始就以大乐队作为表现手段。1658年,法国作曲家吕利创立了“慢-快-慢”三段序曲,成为歌剧序曲的标准形式,称为“法国序曲”。1696年,意大利作曲家斯卡拉蒂首创“快-慢-快”三段序曲,称为“意大利序曲”,当时又称“交响曲”。

早期序曲(如吕利和斯卡拉蒂时期)同歌剧联系甚少,自18世纪起,序曲成为歌剧的必要组成部分。它们有的联缀歌剧中主要的音乐主题,使观众先有印象;有的以歌剧主题为基础写成较完整的器乐曲,预示剧情的发展和结局;有的序曲则描述环境、渲染气氛,直接与歌剧的第一幕相连。

歌剧序曲常作为音乐会曲目单独演奏。在19世纪,出现一种与戏剧无关的、专为音乐会而作的序曲,称为“音乐会序曲”或“交响序曲”,著名作品如门德尔松的《芬格尔山洞》、柏辽兹的《罗马狂欢节》、布拉姆斯的《学院序曲》等。有时,为话剧配乐而作的序曲也归入此类,如贝多芬的《埃格蒙特》和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

夜曲:夜曲是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小型器乐套曲。由一支室内乐队在夜幕之下露天演奏而得名。爱尔兰作曲家费尔德(1782~1837年)首先使用该名称创作钢琴小曲。

19世纪的夜曲几乎都是钢琴独奏,最有名的是肖邦的21首《夜曲》,为该体裁树立了形式和风格的典范。夜曲的典型创作手法是以一个优美的旋律在上方浮动,用行云流水般的分解和弦淡淡衬托;宁静的情调中透出些许郁闷,夜色中充满浪漫气息。

军乐:一切与军队有关的特定音乐形式都应属军乐范畴。远在古埃及和古罗马时代,乐器已介入人类战争。犹太军营中用号角唤醒沉睡的战士,罗马的卫兵用低沉的号声警示敌人来临,苏格兰风笛手用激扬的音乐鼓舞士气,中国的王侯曾亲自擂鼓指挥大军进攻,等等。近代,军乐队的规模更趋庞大,功能更趋多样。

军乐的原始功能有传递信号、激励士气、统一步伐的作用。在典礼、仪式上演奏的军乐,成为军风军威的象征。军乐的基本特点源于其原始功能,节奏鲜明、速度固定、分句划一,曲式较简单。此外,军乐队必须能够在行进中演奏,这决定了它只能由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

进行曲:进行曲原是军乐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从16世纪起,它走出军营,成为一种受欢迎的音乐体裁,并经常出现在歌剧、交响曲等中。其内容有时仍与军旅相关,如舒伯特的《军队进行曲》;但也有许多与军队无关,像《婚礼进行曲》(出自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葬礼进行曲》(出自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中的第二乐章)等。演奏也不再限于军乐队,常见的有管弦乐队(如伯辽兹的《拉科奇进行曲》)、钢琴(如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合唱(如郑律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等。

由于该体裁篇幅不大、节奏有力、形象鲜明,富于鼓舞人心的力量,便于理解和记忆。最有名的进行曲作曲家大概是美国的苏萨,他平生写作了136首进行曲,加上改编的作品则近500首,流传甚广,人称“进行曲之王”。

变奏曲: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

“变奏”一词源于拉丁语,原义是变化,意即主题的演变。从古老的固定低音变奏曲到近代的装饰变奏曲和自由变奏曲,所用的变奏手法各不相同。作曲家可新创主题,也可借用现成曲调,然后保持主题的基本骨架而加以自由发挥。手法有装饰变奏、对应变奏、曲调变奏、音型变奏、卡农变奏、和声变奏、特性变奏等。另外,还可以在拍子、速度、调性等方面加以变化而成一段变奏。变奏少则数段,多则数十段。变奏曲可作为独立的作品,也可作为大型作品的一个乐章。

小知识

《西班牙随想曲》

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西班牙随想曲》,它的第二乐章也是一首固定旋律变奏曲。主题是西班牙阿斯土里亚斯省的一首舞蹈歌曲,叫做《黄昏舞曲》。在变奏发展中,作者展现了绚丽多彩的配器手法和丰富的色彩变化。在主题和四个变奏中,歌唱性的旋律分别由圆号、大提琴、英国管、木管乐器加小提琴、长笛、双簧管加大提琴演奏。四个变奏除了第一变奏以外,为了造成和声色彩的变化,在结构上都有一些扩充。

叙事曲:叙事曲,一般指富于叙事性、戏剧性的独唱或独奏曲。

叙事曲一词源出拉丁文,意为跳舞,最初是一种舞蹈歌曲,14世纪后只歌不舞,在法国、意大利、英国、德国成为独唱或复调叙事歌曲的通称。叙事曲具有叙事性,内容多取材于民间史诗、古老传说和文学作品。

18世纪,德国作曲家楚姆施泰格将叙事曲发展成篇幅较大的独唱歌曲,由若干对比段落组成。19世纪,德国作曲家勒韦将它处理成一种戏剧性歌曲,常结合运用分节歌和通谱歌的形式。他的17卷叙事曲,包括《魔王》、《爱德华》、《女店主的女儿》等著名歌曲,对舒伯特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除独唱叙事曲外,也有为独唱、合唱和乐队而作的叙事曲,如沃尔夫曾将他的独唱叙事曲《猛火骑士》改编成合唱和乐队作品。波兰作曲家肖邦是钢琴叙事曲的首创者,之后,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和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等,也都将叙事曲的体裁应用于钢琴作品中。

谐谑曲:又称诙谐曲,一种三拍子器乐曲。其特点是速度轻快,节奏活跃而明确,常出现突发的强弱对比,带有舞曲性与戏剧性特征。它常在交响曲等套曲中作为第三乐章出现,以取代宫廷风格的小步舞曲。

“谐谑”,指用音乐来表现诙谐,幽默的情趣。作为乐曲,其特点是3/4拍,节奏快速、活泼。

17~19世纪,谐谑曲成为一种流行的体裁,且经常作为古典组曲的一个乐章。很多古典乐派作曲家将这种体裁应用到交响乐中,一般作为第三乐章的主题出现。贝多芬在奏鸣曲、交响曲、四重奏曲的第三乐章(或在第二乐章)引起进谐谑曲以及代小步舞曲。曲式结构与小步舞曲相同,采用带三声部中段的三部曲式构成;但展开手法常带有动力性发展性质,再现部分多变化。后在肖邦、勃拉姆斯的作品中演变为独立器乐曲。肖邦所作四首钢琴诙谐曲规模较大、内容深刻。

幽默曲:幽默曲又名滑稽曲,是流行于19世纪的一种富于幽默风趣或表现恬淡朴素、明朗愉快情致的器乐曲。其性质与戏谑曲相似,但节奏不限与三拍子,它也是器乐独奏曲的体裁。舒曼的降B大调《幽默曲》和安东·德沃夏克的九首《幽默曲》都是钢琴作品。

练习曲:练习曲有两种,一种为乐器演奏的技术训练而写的乐曲,常有特定的技术上的目的,如训练音阶、琶音、八度音、双音、颤音等;一种为音乐会练习曲,由前者派生而来,并逐渐演变为一种炫技性的艺术作品而在音乐会上演奏。

克莱门蒂的《前奏曲和练习曲》与《通向诗国之路》(《名手之道》),是近代最早的钢琴练习曲。继起创作钢琴练习曲的有克拉默、车尔尼、莫谢勒斯、贝尔蒂尼等人;创作小提琴练习曲的有克鲁采、罗德、帕格尼尼、阿拉尔、贝里奥等人。

托卡塔:托卡塔来自意大利文,原意为“触碰”,是一种富有自由即兴性的键盘乐曲,用一连串的分解和弦以快速的音阶交替构成,所以托卡塔曲也叫触技曲。始于16世纪,以梅鲁洛为代表的托卡塔由自由即兴性的段落和赋格段互相交替而成,17世纪在意大利逐渐发展成一种无穷动式的技巧性的乐曲。17~18世纪,布克斯特胡德和巴赫等人继承梅鲁洛的传统,仍采用自由即兴性段落和复调段落相互交替的结构,作为独立乐曲或赋格的前奏。

19世纪以后,舒曼、德彪西、奥涅格等都写过无穷动式的托卡塔。布索尼、佩蒂雷克等的托卡塔则为自由奔放、狂想曲式的作品。

重奏:每个声部均由一人演奏的多声部器乐曲及其演奏形式。根据乐曲的声部及演奏者的人数,可分为二重奏、三重奏,以至七重奏、八重奏等。由于演奏的乐器不同,因而又有钢琴三重奏、弦乐四重奏、管乐五重奏等等的形式。最常见的重奏形式是弦乐器重奏,如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组成的重奏,称为弦乐四重奏。在弦乐重奏中加入其他乐器,如由一架钢琴和两件弦乐器组成的重奏,称为钢琴三重奏。又如由一支单簧管和四件弦乐器组成的重奏,则称单簧管五重奏。器乐重奏曲多半采用多乐章套曲形式。

器乐重奏强调整体的匀称、均衡和统一,要求在起奏、分句以及色调的细微变化等方面都达到准确、协调,演奏者之间保持高度的默契和相互配合。

小知识

小奏鸣曲

该形式比奏鸣曲轻便、灵活。一般为两三个乐章,有时甚至将奏鸣曲原则压缩到一个乐章内(如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演奏技术较简单。

声乐唱法

声乐,指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当代声乐艺术中,一般按歌唱的方法和风格分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三类。现在中国又出现了原生态唱法。

美声唱法:美声唱法,注重在歌唱过程中,使整个歌唱音域都保持最自然发声状态,歌唱时发挥嗓子的最大能量,使气息运用自如,音色优美动听,音调华丽多变,共鸣丰富浑厚,歌唱持久连贯。

美声唱法约形成于16世纪的意大利,这和意大利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以及意大利语言适宜歌唱有关。19世纪上半叶,美声唱法高度发展,出现意大利歌剧三杰--罗西尼、唐尼采蒂、贝利尼。他们创作的声乐曲不仅适宜原有的美声唱法,还将新的歌唱技巧融入该唱法,使美声唱法的技术水平达到新高度。

通俗唱法:通俗唱法一般没有固定系统的发声方法要求,它靠歌手根据所表现歌曲的情绪要求,打开喉咙自由呼吸,采取近似口语化的歌唱形式,如气声、轻声、柔声、强声、直声、喊叫、说白、鼻音等方法组合完成一首歌曲,达到一种亲切自然、通俗上口及与听众自然交流的音效。该唱法活泼、轻松,一般要借助于电声扩音,演唱时歌唱者距话筒很近,由小乐队伴奏。通俗唱法20世纪30年代起流行于欧美,很快就风靡世界。

民族唱法:民族唱法,具有中华民族独特的歌唱风格和演唱技巧的一种歌唱方法。它以民族语言为基础,以行腔韵味为特长,并与形体表演浑然一体,情、声、字、腔相映生辉。

根据用嗓方法,它基本上包括四种声型:以本嗓为主的艺术真声声型,以假嗓为主的艺术假声声型,真假声相混的混合声型,真假声相接声型。

原生态唱法:原生态民歌,一种原始的未加工过的唱法,是中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

民歌产生于民间,并长期流传于农人、船夫、赶脚人、牧羊汉及妇女中间,反映着时代生活,是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生动画卷。这些歌由大众口头创作,并在流传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歌词越加精炼,曲调渐臻完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小知识

音乐中人声的分类

音乐中的人声,主要分为男声和女声。依据不同嗓音的色彩和音域,男声、女声又可分别分为高音、中音、低音声部,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和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

抒情女高音:其音色柔美,演唱中常以音质而不以音量取胜,善于抒发富有诗意的内在感情。

花腔女高音:其声音轻巧、富于弹性,音色中含有年轻少女般明亮、清脆而华丽的色彩。花腔女高音受过更多的花腔训练,如模拟夜莺、百灵鸟的音区,既高且婉转清脆的衬腔演唱就需要花腔技巧。

戏剧女高音:其声音浑厚有力,适宜表现激动、复杂、富于戏剧情节变化的歌剧选曲或音域更宽的声乐作品。

女中音:音色与戏剧女高音相近,不及女高音光彩夺目,但比女高音更深厚、甜美、内在。

女低音:这是声音最为丰满、结实、浑厚、庄重的女声。

男声声部:男声声部参照女声声部分类,一般分为男高音,音色开朗、豪放、昂扬,音域低于女高音一个八度;男中音,音色明亮、宽广,近似戏剧男高音,兼有男高音与男低音之长;男低音,音色纯厚沉着、朴实动人;深沉的男低音声音重浊、音量宏大。

古典舞曲

古典舞曲是流行于16~17世纪的舞曲,到17~18世纪时,因舞蹈不再流行而成为纯器乐曲。

舞曲即为舞蹈伴奏的乐曲,舞曲的名称通常就是舞蹈的名称。舞曲种类繁多、风格迥异,其共同特征有:节拍始终如一,速度相对固定,节奏鲜明。这些特征都与舞蹈的特点相联系。此外,有的舞曲还有习惯使用的乐器或人声、特定的地方色彩或旋律风格。

15世纪后,舞曲风行欧洲宫廷,得到极大发展,对后世音乐产生了巨大影响,很快被作曲家采用,成为一种新体裁,成为器乐套曲的组成部分。

阿勒芒德舞曲:阿勒芒德舞曲源于德国。这个名称的舞曲有两种:一种是44拍子,常被作曲家用作组曲的第一乐章;另一种是德国和瑞士的农民舞蹈,43拍子,类似圆舞曲。

现在通常说的阿勒芒德舞曲指前者,它性格庄重,速度较慢,旋律流畅,常开始于第四拍的弱部,并且音符常划分得很细(如连续16分音符),曲式为二段式,也就是说篇幅差不多一样的两个部分。常见于巴赫、库普兰、亨德尔的作品。

库朗特舞曲:一种源于法国的舞蹈,其名称意为“流动的”、“奔跑的”。17世纪流传非常广泛,传到意大利后发生一些变化。

现在库朗特舞曲分为法国式和意大利式,两者都是三拍子,速度较快,但法国式的节奏较复杂,将单三拍子和复二拍子混合,产生节奏变化的感觉。在组曲中,其位置在阿勒芒德舞曲之后,如巴赫的《法国组曲》的第二首是意大利式的库朗特舞曲,在他的《英国组曲》中则用了法国式写法。另外,巴罗克时期的作曲家也用这种形式创作单独的键盘乐曲。

萨拉班德舞曲:该舞蹈起源于波斯,在16世纪传到西班牙,后从西班牙传入法国,所以很多人将它看做西班牙的舞蹈。在巴罗克时期,它曾风行欧洲。这是一种三拍子的舞曲,速度缓慢、性格庄重,这样的节奏型常用在组曲中,作为第三乐章。

吉格舞曲:一般认为吉格舞曲源于16世纪的一种英格兰舞蹈,或说源于意大利。这是一种三拍子、快速的舞曲,其节拍通常用38、68、128。它有“意大利式”和“法国式”两种类型。意大利式的吉格舞曲一般采用主调音乐的织体,用速度非常快的128拍子;法国式的吉格舞曲采用赋格曲(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方法)手法,并经常在第二段中出现第一段的“倒影”。在古典组曲中,将吉格舞曲用作第四乐章。

同类推荐
  • 岩画:远古岩画之美

    岩画:远古岩画之美

    我国古代北系岩画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和新疆等省、自治区。其中,内蒙古阴山山脉、贺兰山北部、乌兰察布高原等地的岩画,多表现狩猎、战争、舞蹈等活动,描绘有穹庐、车轮、车辆等器物,还有天神地祇、日月星辰、原始数码以及手印、足印、动物蹄印等图像。我国北方岩画作品风格写实,技法主要是磨刻,主要反映了古代北方各狩猎游牧民族的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等方面的情况。
  • 初鸣不乱弹(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初鸣不乱弹(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收录作者从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几十年间精选的文学艺术史论稿,其中既有已经发表过的,值得保留的文稿,也有初次入选的重要篇章。所收文章以中国话剧史论的研究居多,其中尤以对戏剧大师曹禺的剧作所做的研究最为深入。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现存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书法艺术起源于何时?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字研究中得到某些启发。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写作,像经纬交错的织纹。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文”字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中的“文饰”、“文身”等。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文”来给汉字定名,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注意美饰,具有艺术化的倾向。并且也可以由此推断,书法艺术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步的。
  • 音乐的历史

    音乐的历史

    《音乐的历史》评述了世界音乐史上各个时期伟大的音乐家的心路历程。在众多人物面前,作者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平易近人的语气、独特的犀利目光,对西方音乐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静心读来,高雅的音乐,经典的旋律,名垂乐史的大师,仿佛就在你的身边。该书逻辑和条理清晰,读者可以读一本故事书的状态来品读房龙的音乐思想,并由此大体把握欧洲音乐史的发展脉络,知晓那些光鲜的音乐家的别样人生。
  • 张大千的绘画艺术

    张大千的绘画艺术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其画风曾经数度改变。1941年,张大千前往敦煌临摹隋唐人物壁画,所画人物气势恢弘,色彩鲜艳亮丽,盛唐遗风跃然纸上,工笔设色成就卓异。张大千能仿石涛的笔法作画,人称张大千画的仿石涛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张大千周游世界时,汲取西方的一些绘画元素,创造出一种中西结合的泼墨泼彩绘画艺术,为中国画在世界画坛上发扬光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天命冥神

    天命冥神

    他本是一世枭雄,却误入轮回,变成了那北漠帝国的九王爷…可谁奈何金子总会发光,他花殆,绝不屈居于人下!翻手便为凌天宫阙!覆手便为那冥界至神!整个遗忘大陆,不过他弹指一挥间而尔!可…这百炼钢总有化为绕指柔的一天…少年语气轻挑眼角玩味:"君无药啊君无药,你可真是我这一生的劫可偏偏…如果再来一次,我还是愿意遇到你…"
  • 帝凰傲凤:废柴神医惊天下

    帝凰傲凤:废柴神医惊天下

    她是前世有名的军医,一朝穿越成了凤家的废柴小姐!婚礼前夕,未婚夫上门退婚,不但如此还要娶她庶妹?更更更过分的是极品继母说她被人退婚难再出嫁,做主把她许给家里挑粪的旺财!!尼玛,还当我是小白菜呢,任你们烹炒油煎?家有奇葩一朵朵,凤锦珞,只奉行三个字,斗斗斗!他是大华朝最尊贵的寒王,不近女色,却唯独对她另眼相看!说她是废柴不配嫁他?哼!我偏要与他披肩,共掌天下!
  • 2015中国年度微型小说

    2015中国年度微型小说

    凌鼎年、黄健生、李蓬、曹海军、林万华……百余位作家的百余篇作品,题材丰富、语言凝练,凡片段、凡场景,均有精彩呈现,短小精炼,具有张力。
  • 解蔽

    解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所谓教授

    所谓教授

    高等学府并非世外桃源,在这个充满知识和智谋、理想和爱情的大观园里,教授们如何生活,面对地位、金钱、爱情,他们又如何选择?教授白明华、刘安定风流有加,漂亮而不甘寂寞的才女何秋思更是风情万种……在他们看似平静的生活背后,却隐含着心动魄的情感纠葛和权力纷争。如果您看过钱钟书先生的《围城》,那么一定要再看看《所谓教授》。书中鲜活的人物,真实生动的故事,尖锐跌宕的矛盾冲突,荡气回肠的人物命运,幽默风趣的精妙语言,深刻睿智的学者思想,定会让您耳目一新。
  • 公主难惹

    公主难惹

    大周朝最刁蛮的十四公主,不仅逼婚未果,反倒把青梅竹马吓得请命自守边疆。七年后,本以为碗里的肉在劫难逃,孰料迎来的一道和亲圣旨,打乱了她的全部计划。神秘且睿智的突厥商人忽然降临,用蛊惑人心的声音说道:“不就是男人嘛,我帮你追!”到底最后,谁才是碗里的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亦僵亦杀

    亦僵亦杀

    我叫僵杀,僵:僵尸杀:杀手僵尸和杀手合二为一的独立者
  • 逃妃倾城

    逃妃倾城

    目睹丈夫背叛的她彻夜买醉,却不幸遭遇车祸,魂穿异世,成了不受宠的相府哑巴四小姐。一纸圣旨,她嫁了,成了残疾三王爷的王妃,她女扮男装,包袱款款,逃了……本以为孑然一身、绝情断爱的她从此可以逍遥自在,然她的到来并非偶然,一段三世未了情,一句“隐星现,天下变”,一段宫闱之中的爱恨情仇将她越卷越深,从此她步步为营,在这陌生的世界挣扎求存。腹黑如北辰夜,身份尊贵的三王爷,对她恨之入骨,誓洗被弃之耻;聪明如欧阳文轩,温文尔雅的全国首富,对“他”日久生情,呵护备至;暴躁如雷震宇,刚毅强势的第一堡主,因她甘愿化为绕指柔,一世追随;多情如琉璃炘,玉树临风的公子,却惟独对她情有独钟,痴缠不休;……本文正剧,女主渐强型,且看女主如何在这男子为尊的异世斗智斗勇,大放异彩,引得无数美男拜倒在其石榴裙下,俯首称臣。
  • 七寻记Ⅰ

    七寻记Ⅰ

    17岁的高中女生尹甜菜,相貌平常,性格乐观。她生平最大的愿望就是顺利考上大学做个普通人,然而,这个普通的愿望却无法顺利实现,因为在一次好心救助乞丐行动之后。她的生活开始脱离既定轨道……古铜色的戒指牢牢地圈在了手指间。银发如丝的少年跪拜在她面前,称呼她为“主人”,请求她去收集世间最美丽的宝石。无奈之下,尹甜菜一次次穿越到古代,帮助心中郁结怨气之人解开心结。途中,有神秘黑衣少年不断出来搅局,让人头疼不已,而银发少年的身份。动机也越发可疑起来……一场浪漫曲折的少女心灵成长大戏,一部专门写给向往梦想、纯真、勇气的优雅少女的唯美独特故事,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