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0000000013

第13章 雨丝风片(5)

为了搞好教师的生活,系里专门抽调朱宗尧、奠自佳、李旭初和我搞生活。当时什么1斤米加4斤水能出5斤饭的双蒸饭呀、宣传说有很高实用价值哺育婴儿效果与奶粉不相上下的小球藻呀、还有什么人造肉呀、治高血压的海宝呀等等新板眼我们都搞了。按系领导的要求,每天每个人都要查是否有三病,病员都登记在册。浮肿的发一斤黄豆票券一斤红糖,肝炎送到桂子山总部隔离治疗。大家体质都差,不能过度消耗体力,以前早晨课间都要做的广播体操、跑步等都停止了,改为比较平和的太极拳。下午课外活动,就在寝室里做那个全身放松、瞑目闭嘴、盘腿坐在床上,然后深深吸一口气,把气往下运的气功。管生活的人每天都要认真检查督促,确保大家能按要求做。时隔半个世纪,太极拳和什么功我都不会做了,只记住了“白鹤展翅”“气运丹田”两个好听的名字。

我们中文系有一座三层楼房,跟昙华林其他建筑一样,也是欧式风格的老房子。办公室在一楼,大约有二十来平方米。其他很多大大小小的房间分别分给一个人或几个人。分的那间屋子是学习的地方,是备课的地方,也是会客室和寝室。中文系教工零零星星住在校园内,或邻近校园的华中村、云架桥、花园山,还有一部分住桂子山或者外面。那时晚上开会特别多,家住附近的不成问题,住外面和桂子山的要参加系里的活动就不方便了,所以他们跟单身教工一起,住在办公室那栋楼,星期六晚上回去,星期天晚上来。即使有小孩的女老师,有妻子在家的年青老师和朱伯石、万立丰两位老教师也不例外。平时,大家按时起床,集体锻炼、吃食堂。跟学生的生活也差不了多少,生活十分艰苦。

面对饥荒,学校领导号召大家学习长征精神,发扬红军传统,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转。我们虽然从来不说什么“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辈”,但的确是这样想的这样做的,饥饿并没有压垮我们。全国红旗的我们中文系,各方面都力争上游,科研也不例外,在那忍饥挨饿的日子,除搞好教学,科研也并未停步。系里1959年举行了科学报告会。在各教研室、年级、班等小型科学讨论会的基础上,提交系科学讨论会的有陈安湖的《〈阿Q正传〉与辛亥革命》等论文,共6篇,华师学报为这批成果出了专号。在这段日子,我们还编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62年由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我们师生共同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由于上下一心,我们终于得以走出那段困难的日子,到62年生活就渐渐好起来了。

(陶才碧,1956年入中文系。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

那些年的那些事

【龚艺】

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过去半个多世纪了。岁月沉淀着记忆,那些年的很多事,进入耄耋之年的我们都已淡忘了,但有些事却“不思量自难忘”。我们记下它,是为了让这或荒唐或沉重的历史不再重演。

白面书生

教古典文学的石声淮老师有一次上课时叹了口气说“你们啦,都是些白面书生!”说完在黑板上写出“书生”二字,引起课堂里交头接耳一片混乱。大多数同学意识到这是批评学校动辄停课不读书,学生们书太“生”了。此后不久“火烧教学”,石老师下放到5605班,5班的刘培灵问他:“你说我们是书生,是不是对我们婉转的批评?”石老师激动地大声说:“你们不上课不读书,书还会熟吗?我就担心你们一个个腹内空空,将来拿什么去教学。”

如归故乡

石老师是我们学生尊敬和喜爱的老师,就连他当时的检讨也使有的学生受到感染。有一次他检讨所谓厚古薄今的错误,说他埋头古书,电影都很少看。前几年看电影,才惊奇地发现现在的电影有声音了(中国有声电影三十年代就有了)。谈到自己对古典文学的痴迷时,说一读古典文学作品,那种亲切感有如归故乡。这话使同学们知道,原来古典文学能这样迷人。有爱好古典文学的同学,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那紧张的政治运动的间隙,也会找僻静处去念古诗词;到耄耋之年陶醉在古典文学中也有了如归故乡的感觉时,就会想起恩师来。

一锄头挖不出古汉语

59年下学期,56级在大礼堂有一场关于学习与劳动的辩论。那时,私底下同学们都觉得课上得太少,自学的时间太少;劳动太多,搞什么火烧教学呀、拔白旗插红旗呀、红专大辩论呀,花的时间太多。可在辩论会上赞成劳动应该比教学多一点的却占多数。显然组织上希望通过他们的发言来消除一些同学对劳动的抵触情绪。眼看反方快招架不住了,同学刘汉民跳上台作了即兴发言。他针锋相对地说了反对劳动时间要多于学习时间的理由,其中一句“一锄头挖不出古汉语”,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劳动不能直接转换成中文系学生需要的知识。一语中的,会场上爆发出一片笑声。总结时,主持人可能心里也认同反方的观点,又不能公开否定以劳动为主,只含糊其辞地说:双方都缺乏辩证法。这次辩论实际上是反方胜了。“一锄头挖不出古汉语”深入同学之心。刘君的这句话原创是谁已记不清了。同学们只知道这是刘汉民说的,笑称是他的名言,事过半个多世纪还记得。

打擂台

白旗红旗是大跃进期间,毛泽东发明的一种形象化的政治概念。白旗即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红旗指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那些教授们都被称为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青年教师和学生们信心满满,一定要占领被资产阶级占领的学术阵地。在与资产阶级教授打擂台中,全系掀起了编教材的群众运动。已有的现代文学、古典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要重新编,全国都没有开的课当然没有教材的当代文学也要编,老先生和他们编的教材都只有充当反面教员受批判的份。

在“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的鼓舞下,年青的学子敢想敢干。如58级进校后,专业课还没有开始学习,就敢编教材,而且敢于跟高年级挑战。编教材的速度也是惊人的。如55级一个班一个晚上就把古汉语教材的大纲编出来了。

年青的教师也不甘示弱,没有上几节课就敢向在讲台上站了几十年的老师挑战,保证在教学观点、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上全面超越老教师。

不管那些东拼西凑的速成教材质量如何,不管那些年青的教师是否有实力,胜利当然都会属于红色师生。

背观音土、铁矿石

大跃进炼钢铁,需要观音土、铁矿石。中文系没有运输工具,都是师生肩扛手提运到工地。搬观音土的女同学,从昙华林走到南湖,用裤子把裤腰和两个裤脚一扎装上观音土背回来。一个来回约三十里地,要走上半天或者更长。男同学则是背铁砂,有的到武昌码头,有的过长江大桥到龟山脚下汉阳兵工厂的旧址,一天也只能背一次。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更需要改造,到南湖运观音土,杨潜斋、石声淮等老教授那是不能不参加的。那些老先生一辈子埋头读书,基本没有干过什么体力活,连家务事也是师母包揽,而且年岁已大,要他们干这些活,的确难为了他们。他们是这样背观音土的:从昙华林坐学校的早班车到街道口,走一段路到南湖,然后将观音土装进一个小书包或者用一张手帕包上,再到街道口坐公汽到胭脂路,走回昙华林交到系里。折腾一上午换来的就是一小包观音土。当时我们系的小土炉只炼出了100斤都不到的废铁。

冲天的干劲

人们常常用“冲天”来形容58年群众的干劲,真是十分贴切。57年反右我们搞运动没有放假,大跃进那年没有上课,也没有假期。同学们在工厂劳动,去武钢和浠水十月公社搞社会调查,或者下乡采风,在学校编教材,眼睛一睁忙到熄灯;小病不请假,劳动中受了伤,包扎一下照样干,只有春节才休息几天。下放到草埠湖农场的青年教师,春节也是在农场里过。

在修汉丹路和去流芳岭支援抗旱的劳动中,大家起早摸黑地拼命干。有的男同学一头要挑满满两箢箕泥巴,少说也有150斤,把扁担挑断是常有的事。劳动干劲大,编教材的搞社会调查采风的也是加班加点昼夜苦干。如58级在编教材时向55级挑战,55级的老大哥怎么能输给1年级小弟弟呢?他们压力大,常干通宵。大家都十分疲劳,以至开年级干部会都只能站着,因为一坐下来就会睡着了。

共产主义红旗班

大跃进时人们头脑解放,共产主义思想大高涨。当时有两个很响亮的口号:“一天等于二十年,共产主义在眼前”,“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在这种氛围下,58级成立了工农子弟红旗班,又称共产主义红旗班。班上提出除牙刷外其他都共产,就是说可以共用。事实证明贫穷是进不了共产主义的,那只能说说而已。当时“无粮票没饭吃,无布票无衣穿”。58年好一点,但每人也只有供应的一份。59年就进入困难时期,每人供应的粮票只能吃个半饱,又没有什么副食品;供应的2尺布票,难得做一件新衣;其他肥皂、卫生纸等日用品,自行车等大件工业品都要票,再说,穷学生也买不起,有什么东西与人相共呢?!

除四害

58年全国掀起了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的高潮,当时在桂子山的中文系也不例外,后来迁至昙华林除四害仍在继续。当时的四害是指苍蝇、蚊子、老鼠、麻雀。桂子山有成片的松树,松树上长了能使其枯萎致死的松毛虫。我们的重点是消灭苍蝇、蚊子、老鼠、松毛虫。

每天午饭和晚饭后,按要求大家都得到外面去打苍蝇、蚊子,或分组到松林去捉松毛虫。时逢学校搞基建,有的地方未建厕所,地上常有大便,大便处往往苍蝇成群,厕所边和垃圾堆旁苍蝇也多。所以,有粪便和垃圾的地方,就是我们打苍蝇的必去之处。对于什么臭呀脏呀谁也不会在乎。蚊子多在傍晚飞出来,水边、树林边最多。我们在晚饭后把脸盆抹上肥皂就到南湖边、树林边和有水凼处,碰上成群的蚊子用脸盆一扣,盆上就会沾着一层黑色的死蚊子。

各个班每天都要统计战果上报。打死苍蝇多少个,老鼠多少尾,捉了多少松毛虫,几十几百都由自己报,其中瞎报浮夸的不乏其人。有时候明知道数字有水份,也不会有谁去戳破,报的人也不会脸红,因为数字越大,班集体除四害的成绩就越大。

一堆大帽子

58年吧,有一个向党交心的活动。所谓向党交心,就是把自己的的思想问题在小组会上说出来向党汇报,又称为思想展览。一般青年学生思想单纯、作风朴实,没有什么可检查的。但怕被说成对运动有抵触情绪,就将一些小事上纲上线,扣上很大的帽子。如有的女同学说,我爱花布喜欢布拉吉,因此买了苏联花布自己动手做了布拉吉,这是小资产阶级思想。有的同学爱看外国电影,有的同学对外国小说入迷,都检讨自己崇洋媚外。还有的说吃红苕剥皮是资产阶级。那时的批判也是无限上纲。有一对党员老师结婚披了婚纱,小会批大会批,说那是小资产阶级情调。有个调干的女党员生小孩,本来56天产假,她休息1个月就来学校了。到学校党小组长批评她说,大家都那么忙,你却休息如此长的时间,简直没有无产阶级感情;报上说,有的农村妇女生孩子三天就下田,你太娇气了。

稀饭浪打浪,副食品买不起

大概是为了把大家的肚子撑饱吧,困难时期,食堂的稀饭很稀很稀。那时电影《江湖赤卫队》的插曲《洪湖水浪打浪》很流行,大家都把稀饭叫做洪湖水浪打浪。

出昙华林校门到胭脂路,拐角的地方,有个自由市场卖一些不要粮票的吃的东西。品种不多,价钱奇贵。几片萝卜的一小碗汤要卖三角钱,一个小小的藕丸一角钱。商店里有不要粮票的发饼卖,以前卖4分的涨到了4角,司门口有高价面包卖,1元1个。那时才毕业留校的教工月工资43元,一般青年教师53元,能买多少碗萝卜汤、多少个藕丸、多少个发饼呢?以藕丸和小发饼为例吧,一个才从大学毕业的学生,1个月工资可买430个小藕丸,或可买107。5个小发饼。2012年8月22日《武汉晨报》载,武汉市去年毕业的本科生平均月薪2983元。如果这2983元买430个藕丸或者买107。5个发饼的话,那一个小藕丸就是6元9角3分,一个小发饼是27元7角4分。天价啊!

(本文由陶才碧执笔。材料是由几位同志共同回忆的,所以用“龚艺”做笔名)

亦悲亦喜昙华林

【陈荣权】

华师,令我魂牵梦绕;昙华林,教我怀念思萦。

进入华师,1959年,53个秋冬;走出昙华林,1963年,49个春夏。

在人生岁月长河里,瞬眼间,进出华师昙华林,半个世纪矣。现在想写一点忆旧的文字,真不知从何写起!我深深感受到,昙华林的岁月——是艰辛困苦的岁月,是发愤求学的岁月,是活力四射的岁月,是青春燃烧的岁月,是砺志啸傲的岁月,是走向成熟的岁月,也是一片丹忱的岁月。

我进入华师昙华林的第一天,在崭新的日记本的扉页上,用小楷毛笔书写了四个大字“新的一页”。自此,在“新的一页”后,从不间断地写了我进华师到出昙华林四年来点点滴滴的岁月屐痕。只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牛鬼蛇神,为查找我的罪证,四大本日记被抄走了。如今,人已七十有三,仅凭年老神衰的记忆又能写出点什么“实况真迹”呢?

回忆进入华师昙华林的前前后后,我这个被同学们戏称的“新闻人物”,该有多少喜与悲,愁与恨,血与泪向校友们倾诉啊!

2012年2月,台湾《新锐文创》出版了大陆作家刘富道先生(湖北省作家协会前副主席、文学院院长、《长江》丛刊主编)所著的“全记实文本”《汉阳事件》一书。在此书中,辟有一专章:“陈荣权:当年高考的文科状元”。在此专章中,他写道:“1959年高考,陈荣权是全孝感地区文科第一名,但华中师范学院领导人听说此人是汉阳事件八大领袖之一,不予录取。华中师范学院党委有位女副书记,她说,我们华师什么时候录取过状元呢?不录取太可惜了。她说把这个考生的档案拿来看看。一看,陈荣权是贫农,多位亲属是共产党员,汉阳县也想树立一个典型。这样,陈荣权作为华中师院的内管对象,被录取了。”

我作为“汉阳事件”的所谓的八大领袖之一,竟破例地被华师录取。当时,我当然不知道这被录取的内幕,只是那高兴的劲呀,开口是笑,走路是跳。深深感到:党的恩情比海深,比天高。

1959年9月初的一天,鸡叫就起了床,日出,就走进田野,用禾苗上的露水打湿毛巾,揩眼、洗脸,兴奋得放声歌唱。早饭后,背着简单的行李,走出家门,走上后山,用微笑扫视了家乡的山山水水,村村落落,踌躇满志地发出心声:“家乡啊,我这个贫农的儿子,今天离开你的怀抱了,将要跨进大学校门,在未来的广阔的天地里展翅飞翔。”

同类推荐
  • 桃花源就在这里

    桃花源就在这里

    本书以“不直涉道德,字里行间皆道德”的讲故事形式,从古到今,从现在到未来,讲述了人们比较熟悉的、意义重大的真实故事,摒弃了老生常谈和空洞说教,强调的是“淡化教育痕迹、强化教育效果”的无痕教育理念。书中记述的虽然都是些平平凡凡的小事,但平平凡凡的小事,却折射出人性的璀璨。书稿通过将动人的情节、澎湃的激情、深刻的哲理三者的有机合成,谱写了一首首“做人交响曲”,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 石嘴山市文学作品集:小说卷

    石嘴山市文学作品集:小说卷

    50年来,石嘴山市的经济文化不断地繁荣发展,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个新型工业化山水园林城市迅速崛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石嘴山市的文学事业,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单门类到多门类共同发展繁荣的光荣历程。
  • 中美比较文学·第三期

    中美比较文学·第三期

    《中美比较文学学刊》(Journal of Sino-American Comparative )为中美比较文学界同仁共同创办和编辑,北京语言大学和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为主体合作方,并共同在全中国和全美国范围内选择业内知名学者组成中方和美方两个编委会,分别受理和负责审阅中美学者的来稿。《中美比较文学学刊》集中展示中美比较文学界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范围内及其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前沿理论问题,拓展文学批评空间,研究学术焦点问题。以期实现中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的最平等、最直接、最充分的学术交流。
  •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本书选取了当代著名作家阎连科与评论家、翻译家的多次有关文学问题的对话,追寻土地、介入现实、谈论语言、评论世界文学,在观点交锋和激情碰撞中,勾绘出一幅文学图景。这是一本写作宣言,一次生命剖析,一场从土地出发的文学之旅:阎连科畅谈自己三十年写作历程,细数笔下故事与人物的诞生,纵论世界文学名家。第一次提出了“神实主义”创作观念,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 历史与文明

    历史与文明

    中华文明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创造才能和聪明智慧,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和精神风貌。在走向世界的今天,弘扬中华文明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思想意义。
热门推荐
  • 灵砂大丹秘诀

    灵砂大丹秘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婚约(黑塞文集)

    婚约(黑塞文集)

    “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新版10卷本文集,名家名译,收入长篇小说、中短篇作品、诗歌、散文、童话与画作,全面展示黑塞创作生涯。黑塞创作生涯长达70年,作品涵盖面甚广,除了《在轮下》、《荒原狼》、《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玻璃球游戏》等长篇小说外,也从未中断过中短篇小说的创作。黑塞擅长以象征的艺术手法,从精神、心理方面,折射外界对人的心灵所造成的深刻刺痛,从而使作品的内在意义得以凝聚和升华。《婚约》一书采撷的26则中短篇小说均是黑塞此类作品中的精品,它们体现了作者早中晚不同创作时期的特点和风格,对我们全面了解黑塞以及他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 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

    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全世界请吃柠檬

    全世界请吃柠檬

    叶淼淼何许人也?首席厨神,大勺一挥,美食让人垂涎三尺;铁血律师,维护正义,口才让人闻风丧胆;当然……她的直接身份是纪先生妻子,把一个修罗醋厂王收拾得服服帖帖的女人。初见,她是女魔头,坐在墙角痞笑:“喂,我瞧你很像我的意中人,不如从了姑奶奶。”再见,她是弱女子,瑟缩在角落:“纪少爷,您饶了我吧,求放过。”男人面容冷峻,薄唇轻启:“可以饶了你,但给你两个选择,第一嫁给我,第二我娶你。”啊?叶淼淼微愣,他不是来寻仇的吗?怎么成了逼婚?【男女主1vs1,爽文,快入坑(淼姐不仅仅会做饭,还很会吵架,怼天怼地怼空气)】
  • 诡道升仙诀

    诡道升仙诀

    因为中学的一次经历,偶然的一本泛黄古书开启了他的漫漫征程…………
  • 嫩草降老牛

    嫩草降老牛

    “学姐……你不是说我笨吗?”“可我没想到你已经笨得人神共愤了。”“……”“脑残没药医,学弟节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超级水库养成计划

    超级水库养成计划

    刚毕业就失业的三无小青年(没钱,没背景,没后台),某天在网上搜索到一篇有关鱼类养殖的帖子,一觉醒来,发现居然可以看到鱼塘的提示文字。自此开启外挂养鱼人生,成功走向发家致富道路。听说大闸蟹供不应求!养!听说银鱼濒临灭绝!养!听说生鱼片营养价值高!那就在咱家水库里养些三文鱼吧!顺便再圈养几条鲨鱼看家护院。什么?你说鲨鱼离不开海水?而且胃口太大,会把其它鱼都吃掉!不……我家水库里的鲨鱼只吃素。某爆发富不屑道:“不就是个破乡村养鱼的嘛,有啥好巴结的。”张家水库!超级鱼王拍卖!起拍价100万!
  • 执手天下之凤翔天

    执手天下之凤翔天

    她是敌国的公主,远嫁却不受夫君的喜爱。母国沦陷,皇兄生气未卜,新婚的夫君从战场上带回了别的女子,新婚数月,她便被赶出府,从此在乱世中四处流浪。为了爱情她可以飞蛾扑火,渴望一份真挚的感情。王者姿态的他和苦苦守候的他,到底谁才是归宿?爱过,恨过,不言不语,惊觉成诗。拾起心动,嗟叹流年。那些往昔的繁华,都不如今日的相守。
  • 重生九零娇娇妻:小媳妇,甜上心

    重生九零娇娇妻:小媳妇,甜上心

    帝都望云居平时生意火爆的酒店,今天格外冷清肃穆,所有酒店的服务人员,经理,甚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