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100000012

第12章 (1)

祭公谏征犬戎《国语·周语上》

穆王将征犬戎。西戎也。欲征其不享之罪。祭债公谋父甫○祭,畿内之国,谋父所封,时为王卿士。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贯兵。耀,明也。观,示也。○一句领起全篇。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戢,聚也。时动,如三时务农、一时讲武之谓。威,可畏也。观则玩,玩则无震。玩,黩也。震,惧也。○四句,一正一反。以申明不可观兵之意。是故周文公之《颂》曰:文,周公之谥。《颂》,时迈之诗,周公所作。‘载戢干戈,载高弓矢。载,用也。,韬也。言武王既定天下,则收敛其干戈,韬藏其弓矢,示不复用也。○引证“不观兵”。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肆,陈也。时,是也。中国曰夏。允,信也。

言武王常求懿美之德,以布陈于中国,信乎王之能保天命也。○引证“耀德”。先王之于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茂,勉也。正德者,父慈子孝,兄爱弟恭,夫义妇顺,所以正民之德也。如此而民之情性未有不归于厚者。阜其财求,阜,大也。大其财求,使之衣帛食肉,不饥不寒,所以厚民之生也。而利其器用,如工作什器、商通货财之类。所以利民之用也。○三句,兼教养在内。明利害之乡,如字。○得教养为利,失教养为害。乡,犹言所在也。明利害之所在,是耀德之实。以文修之,一句,包下修意五句。是不观兵之实。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滋,益也。此言耀德不观兵之效。作一顿。下乃转入周世也。

“昔我先世后稷,后稷,舜时农官。父子相继曰世。谓弃与不以服事虞夏;谓弃为舜,后稷、不继之于夏启也。及夏之衰也,谓启子太康。弃稷弗务。弃,废也,废稷之官,不复务农。我先王不质○弃之子,周礻帝礻合,必先不,故通谓之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翟之间。尧封弃于邰,至不失官,去夏而迁于。西接戎,北近翟。不敢怠业,业,农业也。时序其德,纂同缵修其绪,修其训典;序,布也。纂,继也。绪,事也。训,教也。典,法也。三“其”字,指弃而言。朝夕恪勤,守以笃,奉以忠信;三句,承上三句,极写其不敢怠业。奕世载德,不忝前人。奕世,累世也。载,承也。忝,辱也。自不以后至文王,皆继其德而弗坠。○已上言周家累世耀德。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不欣喜。武王亦只是耀德。商王帝辛,大恶乌故切于民,辛,纣名也。大恶,大为民所恶。庶民弗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商牧,商郊牧野。○着“庶民弗忍”四字,便见武王不得已而用兵。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恤,忧也。隐,痛也。非务武,即不观兵之谓。勤恤民隐,即耀德之谓。○已上言武王并不观兵,下乃述邦制,以转入征犬戎之非。

“夫先王之制:一句直贯到底。邦内甸服,邦内,天子畿内。甸,田也。服,事也。以皆田赋之事,故谓之甸服。王城之外,四面皆五百里也。邦外侯服,邦外,邦畿之外。侯服者,侯国之服。甸服外四面,又各五百里也。侯、卫宾服,侯,侯圻。卫,卫圻。中国之界也。谓之宾者,渐远王畿,而取宾见之义。侯服外四面,又各五百里也。夷、蛮要平声服。夷蛮去王畿已远。谓之要者,取要约之义,特羁縻之而已。宾服外四面,又各五百里也。戎、翟荒服。戎翟去王畿益远。以其荒野,故谓之荒服。要服外四面,又各五百里也。○一层,详五服之地。甸服者祭,祭于祖考。侯服者祀,祀于高曾,宾服者享。享于二祧。要服者贡,贡于坛墠。荒服者王。王,入朝也。世一见。各以其所贵者为贽。○此言五服佐天子宗庙之供者不同。○二层,详五服之职。日祭,祭以日至。月祀,祀以月至。时享,享以时至。岁贡,贡以岁至。终王,王以终世至。谓朝嗣王,及即位而来见。

○三层,言五服之地有远近,故其供职有疏密。先王之训也。锁一句,前后照应,妙。有不祭则修意,最近者知王意也。有不祀则修言,稍近者听王言也。有不享则修文,渐近者申以号令。有不贡则修名。已远者播以仁声。有不王则修德;极远者诞敷文德。○看五“修”字,便见耀德,不是一味表暴,有反躬自治意。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序,谓上五者次序。成,既修也。刑,法也。见下文。于是乎有刑不祭,士师。伐不祀,司马。征不享,诸侯承王命往征。让不贡,告不王;行使让者责其过,告者谕以理。○此修刑之序。于是乎有刑罚之辟,辟,怯也。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此修刑之具。○一意写作两层,却不嫌其重复,故妙。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又增修于德,无勤民于远。单承“要”、“荒”二服。言远国非近者可比,唯有益自修德,不可加兵,致劳吾民也。是以近无不听,甸侯宾无不至。远无不服。要荒无不至。○已上结完先王无观兵于远国之事,下方说到穆王身上。

“今自大毕、伯仕之终也,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大毕、伯仕,犬戎氏之二君。世终来王,荒服之职也。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享,宾服之礼。以责犬戎,且示之以兵威。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顿,坏也。既废先王待荒服之训,恐终王之礼亦自此坏矣。吾闻夫犬戎树能帅同率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树,立也。,厚也。帅,盾也。纯,专也。固,一也。言犬戎立心厚,能率循其先人之德而守国,终于专一,有拒我之备矣。○废先王之训,则不可伐。有以御我,则不能伐。是极谏意。

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所获止此,果有以御我矣。自是荒服者不至。终王之礼,果自此坏。

耀德不观兵,是一篇主脑。回环往复,不出此意。穆王车辙马迹遍天下,其中侈然有自大之心,不过观兵犬戎以示雄武耳。乃仅得狼鹿以归。不但不能耀德,并不成观兵矣。结出“荒服不至”一语,煞有深意。

召公谏厉王止谤《国语·周语上》

厉王虐,国人谤王。谤,诽也。召邵公召康公之后,穆公虎也,为王卿士。告曰:“民不堪命矣!”命虐,故不堪。○危言悚激。王怒,怒谤者。得卫巫,使监平声谤者,巫,祝也。卫巫,卫国之巫。监,察也。以巫有神灵,有谤辄知之。以告,则杀之。以谤者告,即杀之。○写虐命尤不堪。国人莫敢言,非但不敢谤也,深一层说。道路以目。以目相盼而已。○四字妙甚,极写莫敢言之状,不堪命之极也。

王喜,“喜”字,与上“怒”字相对。告召公曰:“吾能弭米谤矣,弭,止也。○监谤弭谤,写尽昏主作用。乃不敢言。”如此四字,极写能弭谤伎俩,痴人声口如画。召公曰:“是障之也。障,防也。非民无言,是障之使不得宣也。○断一句,便注定“川”字。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不可防,而口尤甚。○以民比川。川壅而溃会,伤人必多,壅,障也。溃,水势横暴而四出也。○写防川。民亦如之。写防民。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为,治也。导,通也。宣,犹放也。○合写川民。○“宣之使言”一句,是一篇主意。下俱是“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一句领起。使“使”字直贯到底,根上两“使”字来。公卿至于列士献诗,陈其美刺。瞽献典,瞽,乐师也。典,乐典。陈其邪正。史献书,史,外史。书,三皇五帝之书。有关治体。师箴针,○师,小师也箴刺王阙,以正得失。瞍赋,无眸子曰瞍。赋,所献之诗。目蒙诵,有眸子而无见曰目蒙。诵,典书箴刺之语。百工谏,工,执艺事以谏。庶人传语,庶人卑贱,见政事之得失,不能自达,相传语以闻于王。

近臣尽规,左右近臣,各尽规谏。亲戚补察。父兄子弟,补过察政。瞽、史教诲,瞽,太师,掌乐。史,太史,掌礼。相与教诲。耆、艾修之,耆、艾,师傅也。合众职而修治之。而后王斟酌焉,斟,取也。酌,行也。是以事行而不悖。所行之事,皆合于理。○历举古天子听言求治,句句与弭谤使不敢言相反。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习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土,地也。其,指土而言。广平曰原。下湿曰隰。下平曰衍。有溉曰沃。山川原隰衍沃,所以宣地气而出财用、生衣食。○一喻写作两层,妙。上以防川喻止谤,此以山川原隰衍沃喻宣言。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跌出正意。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民所善者行之,其所恶者改之。阜,厚也。厚财用衣食,与山川原隰衍沃一般。○正意喻意,又夹写一笔,错落入妙。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民素筹之于心,而后发之于言。当成其美而见之施行,岂可壅塞?若壅塞焉,其与我者能有几何哉!言败亡即至也。○三“壅”字,呼应。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莫敢言”,作章法。三年,乃流王于彘。流,放也。彘,晋地。

文只是中间一段正讲,前后俱是设喻。前喻防民口有大害,后喻宣民言有大利。妙在将正意喻意夹和成文,笔意纵横,不可端倪。

襄王不许请隧《国语·周语中》

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夹,○襄王后母惠后生叔带,因翟人立为王,襄王出奔郑,晋文公纳王,诛叔带。郏,洛邑,王城之地。王劳去声之以地,王赏之以阳樊、温原攒茅之田。辞,不受。请隧焉。掘地通路曰隧。天子葬礼。王弗许,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开口便正大。规方千里,以为甸服,规,画也。甸服,畿内之地。以皆田赋之事,故谓之甸服。王城之外,四面皆五百里也。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百姓,百官有世功者。不庭,不来朝之国也。不虞,意外之变也。○着“以供”、“以备”、“以待”等字,见先王有此许多费用。其余,甸服之外。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以顺及天地,无逢其灾害。宁,安也。宇,居也。亦使有供祭、备用、待患之资,所以能顺天地而无灾害也。○着“均分”二字,见先王之土地亦有限。先王岂有赖焉?赖,利也。○一句结上起下。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足以供给神祗宫而已,岂敢厌纵其耳目心腹,以乱百度?九御,即九嫔。

九品,即九卿。嫔与卿主祭祀。厌,安也。纵,肆也。度,法也。○着“不过”“足以”“而已”“岂敢”等字,见先王并无一点奢用。亦唯是死生之服物采章,以临长掌百姓而轻重布之,隧为死之服物,“生”字带说。采章,采色文章也。轻重布,言贵贱有等。○“亦唯是”,妙,始入正题也。上文许多说话。只要逼出“亦唯是”三字。王何异之有?葬礼外,王鲜有异。○只数语,说得“隧”字十分郑重。下乃反复写其不许之意。今天降祸灾于周室,谓叔带之乱。余一人仅亦守府,仅守故府遗文,不能有为。又不佞以勤叔父,不佞,不才也。勤,劳也。天子称同姓诸侯曰叔父。而班先王之大物,以赏私德,班,分也大物,隧也。私德,指纳王而言。其叔父实应平声且憎,以非余一人,余一人岂敢有爱也?应,受也。憎,恶也。爱,吝也。言汝虽受私赏,心中未尝不憎恶之,以非余行赏之不当,余岂敢吝而弗与也。○反如此说转来,婉妙。下则纯是刀砍斧截之语。先民有言曰:先民,前人也。‘改玉改行。’玉,佩玉。所以饰行步。

君臣尊卑,各有其节,故曰改。○直贯至“大物未可改”句。叔父若能光裕大德,更平声姓改物,以创制天下,自显庸也,而缩取备物,以镇抚百姓,余一人其流辟于裔异土,何辞之与有?更姓,易姓也。改物,改正朔、易服色也。创,造也。庸,用也。谓为天子创造制度,自显用于天下。缩,收也。备物,谓死生之服物采章。流,放也。辟,戮也。裔,远也。○逆振一段,紧峭。若犹是姬姓也,未更姓。尚将列为公侯,以复先王之职,未改物。大物其未可改也。不曰“不可改”,而曰“未可改”,冷隽。○直说出晋文请隧之非。叔父其茂昭明德,物将自至。物,隧也。○又逆振一笔,紧峭。余敢以私劳变前之大章,以忝天下,其若先王与百姓何!何政令之为也?私劳,即私德。在襄王为德,在晋文为劳。大章,即服物采章。忝,辱也。先王唯是服物采章,以临长百姓,而余变易之,其如先王百姓何哉!既无以对先王百姓,何政令之为也?○直说出不许行隧之意。若不然,叔父有地而隧焉,余安能知之?”若晋文自制为隧,余安能禁止,不待请也。○仍用逆笔作收,章法愈紧。

文公遂不敢请,受地而还。

同类推荐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编选,有近八百首古文。所选文章语言凝练、短小精悍、乃千古传诵之作,从中不难看出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书名为“观止”,于古文选编,其意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美,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本书亦有入选不当者,因为选编主要是着眼于考科举时做策论,但作为一种古代散文的入门书,仍有其存在价值。
  •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脉经

    脉经

    脉学是中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魏晋以前,脉学史料已经相当丰富。《脉经》编纂了从《黄帝内经》以来,直到华佗,有关脉学的经典理论和重要方法,各按类别递相依次排列,对中国公元3世纪以前脉学进行总结,并作了发挥。
  •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梁启超先生一生对曾文正公推崇备至,对其遗著更是“一日三复”,故从曾氏文集中摘录出此《曾文正公嘉言钞》, 以飨国人。本书为文白对照,对疑难的地方多加以注释,翻译精准简洁,将曾文正公的思想与心迹都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人以之为师为范,提升自己
热门推荐
  • 血浴狂飙

    血浴狂飙

    这是由一群起于草莽而纵横捭阖的人留传下来的令人开卷唏嘘掩卷深思的真实故事。在他们的故事里,包含着山规盟约、侠义豪情、绿林暗语、英雄相惜、江湖规则……在他们的故事里,充斥着涕泪交流、血肉横飞、明争暗斗、刀光剑影、枪林弹雨……在他们的故事里,交织着爱与恨、恩与怨、血与火、情与仇、沉与浮、生与死……他们,就是豫西蹚将!
  • 三国殇·杜若传

    三国殇·杜若传

    临安首富杜家与开国功臣江家是世交,杜老爷子的寿宴成全了杜若与江之彦的一场相遇,期以终生,然而一场政治斗争导致杜府灭门,杜若流落匈奴,从此两人的生活轨迹再无交集。一场公主和亲,是天意弄人,另杜若阴差阳错替代匈奴公主嫁给了江之彦,但彼时,他已不认得她。江府重逢故人之弟袁怀秀,本以为是老天见怜,却不想是埋下祸端。江之彦红颜知己青缨被迫入宫,从此称霸后宫一心报复最终却落得一个不得好死。宫中偶遇三公主刘珠悉心教导换来一场跳墙殉国。善心保下江之彦之子却被困宫中,一场战事是为了祭奠亡故的无辜之人,杜若偷兵符,助江之彦,却被战场流箭误伤,最后死在了江之彦怀里。一心报国,衷心为主,最终只换得佳人已逝,徒留悲伤。
  • 驭兽狂妃魔帝靠边站

    驭兽狂妃魔帝靠边站

    她是34世纪最优秀的猎鹰特工队队长,一朝穿越竟成了废物傻子。冷眸睁开,锋芒乍现!骂她废物傻子,天赋血脉觉醒吓死你!辱她八灵根繁杂不精修炼废材,风雨雷电金木水火轮番上阵,搞不死也搞残你!万兽臣服,实力至尊!只是这个一直跟在她身后,要她对他清白负责的男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好歹一界霸主,能不能要点脸!“赤炎,你再跟着我试试!打不死你!”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领导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领导课

    领导活动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先当好士兵才能当好将军,先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好下属,因此对于有志于做领导的员工来说,必须在年轻时代特别是30岁以前就要学习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重要的领导能力,为今后走向领导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书结合当今中国的企业现状和管理实践,总结出33堂最重要的领导课,探讨了自我管理、用人、沟通、激励、体制、团队、授权、执行、决策、创新等领导过程中必须涉及的重大课题,提炼出一套切实有效的领导实践方案。通过本书你可以了解中国式领导艺术的精髓,感悟当一个好领导的奥妙所在,还可以学到非常实用的领导方法,为你今后的领导工作奠定基石,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 魔启

    魔启

    魔族已经被追戮了千年的猎物,曾经的辉煌已经随着历史埋进了尘土。明峰一个无牵无挂的孤儿。生于乞丐,长于偏城。本想平平淡淡的游戏人生,于世无争。可是当王袍加深,千斤重任。“明峰,你难道还想让魔族重现千年前的辉煌不成?”他的对手们讥笑着。“不,我只想让他们不再是猎物。”于此愿为天下争!
  • 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

    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

    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也是一个传奇的故事。五十多年前,女主人公为追求科学与理想,从中国到比利时留学。不料战争爆发,比利时被德国纳粹占领。主人公从此投身于反法西斯的斗争。以她的人格力量,感化了德国将军,使其未泯的良知得以复苏,从盖世太保的枪口下挽救了上百名反战人士的生命。战争结束后,比利时政府授予她“国家英雄”勋章,人民誉她为“比利时母亲”。
  • 射天狼

    射天狼

    海娃走了。两个女人目送着他离去。晨光熹微,他的背影像一只离群索居的候鸟,孤独,瘦削,形单影只。泪水忍不住潸然而下了。叶玉梅说,若不是我,你不会忍下心让他去闯荡的,是吧?是我害得你们好好的日月没法过。海嫂没说话,只是伸出手,将她的泪水擦去了。
  • 玄幻侦探

    玄幻侦探

    真相往往潜藏在人们触及不到的地方,所以就有了侦探。但侦探真的能窥探到那最终的真相吗?那么真相之下的正义又由谁来维护呢?由一个莫名穿越的随性侦探为你带来一场玄幻的阴谋盛宴……
  • 梧桐树下的爱恋

    梧桐树下的爱恋

    她,早已心死,减去动人的长发,本以为不会在爱,何人可唤醒她那本已冰冷的心?他,父母之间的裂痕,爱人的背叛,早以使他的心脆弱不堪,命运让他遇到了她,这一切是否可以改变?他,明知道她的心中本没有自己,可是依旧心存希望,一直守护着她,他是否可以梦想成真?
  • 第四个大款即将被杀

    第四个大款即将被杀

    2001年4月8日傍晚,市刑警大队队长赵勇刚坐到饭桌前端起饭碗,手机便响了,是局长打给他的,叫他立即赶到阳明宾馆去,说宾馆发生了凶杀案。阳明宾馆的老板郑阳明被人杀死在宾馆。赵勇无奈地对老婆、孩子做了个苦脸,放下饭碗便冲出家门。赵勇赶到现场时,他的助手金鑫和几位刑警已经到达了现场,正在进行现场勘察。案发现场在宾馆608号套房。这间套房是郑阳明的办公室兼休息室。现场保护得很好。郑阳明光着上身穿条内裤,腰间系条浴巾,倒毙在门口,身上没有伤痕,也没有搏斗痕迹,系开门时被凶手突然施重手拧断脖子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