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100000040

第40章 (6)

古之时,人之害多矣。害,指下文虫、蛇、禽、兽、饥、寒、颠、病等语。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相养之道,见得天地间不可无圣人之道,有功于人,非佛、老可及。为之君,为之师。《书》:“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为之工,以赡其器用;为之贾,以通其有无;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为之礼,以次其先后;为之乐,以宣其湮因郁;为之政,以率其怠倦;为之刑,以锄其强梗。相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衡以信之;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为之备,患生而为之防。连用十七个“为之”字,起伏顿挫,如层峰叠峦,如惊波巨浪。自不觉其重复。盖句法善转换也。○说出圣人许多实功,正见佛、老之谬,全在下“清静寂灭”四字。今其言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其言指老氏之书。呜呼!其亦不思而已矣。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用反语束上文圣人治天下。许多条理,一句可以唤醒。何也?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也,无爪牙以争食也。言人不若禽兽之有羽毛鳞介爪牙,必待圣人衣食之。若无圣人,岂能至今有人类乎?

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提出君、臣、民三项,一正一反,以形佛、老之无父无君。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相养之道,其法,指佛、老之教。而,汝也。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老言清静,佛言寂灭,此佛、老之反于圣人处。呜呼!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见黜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前,不见正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着此感慨一段,味便深长,文便鼓宕。

帝之与王,其号虽殊,其所以为圣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其事虽殊,其所以为智一也。今其言曰:“曷不为太古之无事?”此老、庄之语。是亦责冬之裘者曰:“曷不为葛之之易也?”责饥之食者曰:“曷不为饮之之易也?”突入譬喻,破其清静、无为之说。传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佛、老托于无为,《大学》功在有为,二字尽折其谬。今也欲治其心,佛、老亦治心之学。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此佛、老之无为。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极言佛、老之祸天下,所以深恶而痛绝之。

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紧接。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夫所谓”至此一段,收拾前文,生发后文,绝妙章法。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是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郊焉而天神假格,庙焉而人鬼飨。

曰:“斯道也,何道也?”问语作态。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应“非吾所谓道”一段。是原道结穴。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之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轲之死”一句,承上极有力。一篇精神在此。荀与杨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荀卿,名况,赵人。尝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汉,扬雄,字子云,所撰有《法言》十三卷。○故云孟子之后不得其传。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事行,谓得位以行道。说长,谓立言以明道也。○重下二句,是原道本意。

然则如之何而可也?完矣,又一转。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佛、老之道,不塞不止。圣人之道,不流不行。人其人,僧、道俱令还俗。火其书,绝其惑人之说。庐其居,寺观改作民房。明先王之道也以道同导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以无佛、老之害,故穷民皆得其所养。其亦庶乎其可也。两“可”字呼应作结。言有尽而意无穷。

孔、孟没,大道废,异端炽。千有余年,而后得《原道》之书辞而辟之。理则布帛菽粟,气则山走海飞,发先儒所未发,为后学之阶梯。是大有功名教之文。

原毁韩愈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此孔子所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之意。○二语是一篇之柱。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申上文作两对,是双关起法。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此三段语意,俱本《孟子》“舜何人,予何人”一段来。

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只转说。一说便见波澜。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应一句。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从上段“能”字,生出“善”字。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顺势衍足上意。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亦转说。一说又作波澜。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应一句。○已上写古之君子作两扇,是宾。

今之君子则不然。一句折入。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亦作双关起法。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有少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应一句。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应一句。○已上写今之君子,作两扇,是主。亦只就“能”、“善”二字翻弄成文,妙。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文极滔滔莽莽,有一泻千里之势。不意从此间忽作一小束,何等便捷。是文章中深于开合之法者。

虽然,急转,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怠”“忌”二字,切中今人病痛。下文只说忌者,而怠者自可知,惟怠故忌也。○方说到本题,此为毁之根也。吾尝试之矣。又作一扬,生下二比。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总撇上三句。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良士”一段。是主中之宾。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总撇上三句。强者必说悦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非良士”一段,是主中之主。○两意形出“忌”字,以原毁者之情,委婉曲折,词采若画。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原毁》篇,到末才露出毁字。大都详与廉,毁之枝叶。怠与忌,毁之本根。不必说毁,而毁意自见。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慨然有余思。

全用重周、轻约、详廉、怠忌八字立说。然其中只以一忌字,原出毁者之情。局法亦奇。若他人作此,则不免露爪张牙,多作仇愤语矣。

获麟解韩愈

麟之为灵,昭昭也。麟,麇身、牛尾、马蹄、一角,毛虫之长,王者之瑞也。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诗·麟之趾》。《春秋》鲁哀公十三年(编者按:应作“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传记百家,谓史传所记,及诸子百家也。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瑞,正见其昭昭处。○一转。

然麟之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知其为祥,不可知其为麟,所以为灵。○二转。角者,吾知其为牛;鬣猎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惟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既不可知其为麟,则谓麟为不祥之物,亦无足怪。○三转。起下“圣人必知麟”。

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麟为圣人出也。帝王之世,麟在郊薮。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麟必待有知麟之圣人而后出,麟固无有谓其不祥者。○四转。

又曰:麟之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以德”句,正与“为灵昭昭”句相应。德字,即灵字之意,惟德故灵也。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则谓之不祥也亦宜。若出非其时,则失其所以为麟矣,何祥之有?○五转。○上“不祥”,是天下不知麟也,非麟之咎也。此“不祥”,真麟之罪也,非天下之咎也。

此解与论龙论马,皆退之自喻。有为之言,非有所指实也。文仅一百八十余字,凡五转,如游龙,如辘轳,变化不穷,真奇文也。

杂说(一)韩愈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嘘气,虚口出气也。云为龙之所自有,故弗能灵于龙。○一节,言龙之灵轻。下急转。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博日月。伏光景影,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骨陵谷。云亦灵怪矣哉。茫洋,云水之气,极乎穹苍,日月为之掩蔽,光影为之伏藏,雷电为之振动,其变化风雨,则水遍乎下土,陵谷为之汩没。云亦灵怪极矣。○二节,言云之灵重。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三节,申言龙之灵轻。下急转。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四节,申言云之灵重。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云为龙之嘘气,故曰:“自为”。○五节,言龙能为云,若无龙,则亦无云矣。轻。《易》曰:“云从龙。”《易》:“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既曰龙,云从之矣。六节,言龙必有云。若无云,则亦无龙矣。重。

此篇以龙喻圣君,云喻贤臣。言贤臣固不可无圣君,而圣君尤不可无贤臣。写得婉委曲折,作六节转换。一句一转,一转一意。若无而又有,若绝而又生,变变奇奇,可谓笔端有神。

杂说(四)韩愈

世有伯乐洛,然后有千里马;伯乐,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此以伯乐喻知己,以千里马喻贤士。○一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二叹。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辨平声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骈,并也。○三叹。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嗣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拗一笔。安求其能千里也!四叹。○“千里”二字,凡七唱,感慨悲婉。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五叹,总结。

此篇以马取喻,谓英雄豪杰,必遇知己者,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斯可展布其材。否则英雄豪杰,亦已埋没多矣。而但谓之天下无才,然耶否耶?甚矣,知遇之难其人也!

同类推荐
  • 开心学国学(科教卷)

    开心学国学(科教卷)

    本册从科学发明、数学成就、天文历法、农业科技、中医科学、纺织科技、教育科举、古代学校等几个方面入手,详细地阐述了中国的科教知识,多角度地展示了科教的精华,语言简练,通俗易懂,是入门级的科普读物。
  • 四库全书精编4

    四库全书精编4

    《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
  •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故事的构架和枝叶,可以追溯到《尚书》、《吕氏春秋》、《史记》和《帝王世纪》等秦汉古籍。如《尚书》中《武成》篇有一句:“维尔有神,尚克相予,以济兆民,无作神羞。”说周武王求助于鬼神讨伐殷纣。这已经是一种神话传说。《孟子》有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专家们且认为《武成》篇经东晋人改窜。又如《逸周书》之《克殷篇》说周武王攻四方,凡憝国九十有九国,馘魔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九十有九,浮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这里把魔与人分说,已经具备神魔打斗的雏形。
  •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至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梁启超先生一生对曾文正公推崇备至,对其遗著更是“一日三复”,故从曾氏文集中摘录出此《曾文正公嘉言钞》, 以飨国人。本书为文白对照,对疑难的地方多加以注释,翻译精准简洁,将曾文正公的思想与心迹都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人以之为师为范,提升自己
热门推荐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江湖五绝

    江湖五绝

    五绝现世,青鸾悲鸣,鬼神易主,玉碎云霄,嘲天化形,琉云生变,天地合一,璃海归宗,绝世江湖,功成万骨。
  • 炮灰娇宠记

    炮灰娇宠记

    要是有后悔药,林曼曼绝对会把爱看言情小说这毛病给戒掉,这样,她就不会手贱去评论,就绝不会穿进书里,成了一名炮灰。这是一手烂牌,穿进的这书里,被书里重生的主角报复的一名炮灰,因为跟姐姐抢对象,被重生回来的姐姐设计报复,成了家里最不受待见的孩子,最后炮灰,下场凄惨。她该怎么办?PS:林曼曼是别人对象的时候,某人觉得她又矫情又作,当林曼曼成了自己对象的时候,某人觉得怎么看怎么可爱!
  • 披霞云落尘烟起

    披霞云落尘烟起

    我是好人吗?忽然有点疑惑唐突的问你,你露出笑意自然而然的说,如果你是好人你会遇到我吗?这个问题忽然就释然了。什么是恶,什么就是善,什么是你,什么就是我。
  • 狐妖美男成我奴

    狐妖美男成我奴

    上古世纪,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神农尝百草,上古神兽遍地。正因有了他们,得以有了人类。所谓有正必有邪,千年之后,世界分为三界,人妖神。妖界妖怪居无定所,食人魂魄而生。神以捉妖镇邪为生。而人,因有昏君,杀人放火为乐,收刮民脂民膏为生。无数妖怪横行人间,为人类带来无限灾难!一千年狐妖称霸人间,凭借自己英俊潇洒的面貌,骗去女孩的心,吸食魂魄加强自己妖术。但却无意间遇到被昏君逼死全家的美人,改变了狐妖一生。从冷漠到温柔,从嗜血到安详,从利用到爱情。一妖一人,如何在这乱世生存?
  • 在空中飞翔之死

    在空中飞翔之死

    真名部警部最讨厌“蒸发”这两个字。他也常常对信一少年说:“当有人来报案,要求协寻离家出走的人,还说那人蒸发了,我就忍不住会说,那是人吧?人不可能会像水泡一样蒸发掉吧?我那些部下,就在那里窃笑说,又开始了。怎么说呢?这种说法有点轻薄、残酷的感觉,也许我是有点像老顽固吧!”
  • 白云稿

    白云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Irish Fairy Tales

    Irish Fairy Ta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商代都城:殷墟(文化之美)

    商代都城:殷墟(文化之美)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即为殷墟。殷墟是一个王朝的缩影,它出土了大量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重要文化遗产,揭示了商代晚期的辉煌历史,也验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它所代表的殷商文明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华夏文明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难怪郭沫若先生也感叹道:“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