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100000052

第52章 (1)

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劈头引一语,拈穷字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一句驳倒诗人多穷。下详写诗非能穷人。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鸡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述古今诗人,作意摹写。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惟穷而后工,故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一语点正,引出圣俞。

予友梅圣俞,点出人。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辟书,聘书也。为人佐,如作幕宾之类。○点出遭遇,正写其穷。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点出文章,为诗作陪引。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方正点出诗。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荣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此段正写圣俞之诗,穷而后工。如叙事,如发论,开合照应,尽态极妍,亦复感慨无限。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结出作序意。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端入声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记所集篇数。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言于圣俞诗中,已论之详,故于序中,不复言其所以工也。○惘然不尽。

“穷而后工”四字,是欧公独创之言,实为千古不易之论。通篇写来,低昂顿折,一往情深。“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一段,尤突兀争奇。

送杨序欧阳修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先自记往事,提出学琴,送杨子意在此。夫琴之为技小矣,顿折。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该商、角、徵。操弦骤作,忽然变之,声以情迁。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之相鸣也。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伯奇,尹吉甫子。吉甫听后妻之言,疑而逐之。伯奇事后母孝,自伤无罪,投河死。屈原,楚怀王臣,被放,作《离骚》。○借景形容,连作三四叠,乃韩、欧得意之笔。喜怒哀乐,动人必深。二句为下转笔。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必如此写,方不是琵琶与筝。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写琴至此极尽。

予友杨君,入杨子。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及从荫调,为尉于剑浦。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医药,风俗饮食异宜。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三句,总摄幽忧意,情至而语深。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读至此,则知通篇之说琴,意不在琴也。止借琴以释其幽忧耳。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且邀道滋酌酒进琴以为别。一结泠然。

送友序,竟作一篇琴说,若与送友绝不相关者。及读至末段,始知前幅极力写琴处,正欲为杨子解其郁郁耳。文能移情,此为得之。

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庄宗姓朱耶,名存勖。先世事唐,赐姓李,父克用,以平黄巢功,封晋王。至存勖,灭梁自立,号后唐。○先作总挈。盛衰得失四字,是一篇关键。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朱温从黄巢为盗,既而降唐,拜为宣武军节度使,赐名全忠。未几,进封梁王。竟移唐祚。燕王,吾所立;燕王姓刘,名守光,晋王尝推为尚父。守光曰:“我作河北天子,谁能禁我!”遂称帝。契乞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契丹,耶律阿保机。帅众入寇,晋王与之连和,约为兄弟。既归而背盟,更附于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公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羊曰少牢。请其矢,盛平声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凯,军胜之乐。○以上叙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守光父仁恭。周德威伐燕,守光曰:“俟晋王至听命。”晋王至而擒之。函梁君臣之首,晋兵入梁,梁王友贞谓皇甫麟曰:“李氏,吾世仇,理难降之,卿可断吾首。”麟遂泣弑梁主,因自杀。函,以木匣盛其首也。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一段扬。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一段抑。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复作虚神,宕出正意,应缴人事。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引《书》作断,应篇首“理”字。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又一段扬,仍用“方其”字,妙。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人,乐工也。庄宗善音律,或时自傅粉墨,与优人共戏于庭。后为伶人郭从谦所弑。○又一段抑,仍用“及其”字,妙。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结出正意,慨想独远。

起手一提,已括全篇之意。次一段叙事,中后只是两扬两抑。低昂反复,感慨淋漓,直可与史迁相为颉颃。

五代史宦者传论欧阳修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自来妇与寺只是并提,此特与极力分出。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先总挈二句,是宦者为害之根。下文俱从此转出。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宦者之害,一转。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为可恃也。宦者之害,二转。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则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宦者之害,三转。

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至。虽有圣智,不能与谋。宦者之害,四转。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快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董卓因而亡汉,朱温因而篡唐,千古同辙。○宦者之害,五转。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应前“自古”二字,总兜一句。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放宽一步,正是打紧一步,履霜之戒,可不慎欤?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则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扌卒卒而去之可也。持头发曰扌卒。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昭宗与崔胤谋诛宦官,宦官惧。刘季述等乃以银挝画地,数上罪数十,幽上于少阳院,而立太子裕。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可不戒哉!结段申前“深于女祸”一句,最深切著明,可为痛戒。

宦官之祸,至汉唐而极。篇中详悉写尽。凡作无数层次,转折不穷,只是“深于女祸”一句意。名论卓然,可为千古龟鉴。

相州昼锦堂记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富贵归故乡,犹当昼而锦,何荣如之。《史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昼锦之说本此。○四句,乃一篇大意。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苏秦,字季子,说秦,大困而归,嫂不为炊。买臣见弃于其妻。朱买臣,家贫,采薪自给。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待吾富贵,当报汝。”妻怒曰:“从君终饿死。”买臣不能留,即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历数世态炎凉,何等痛切。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数句收拾前文,振起下意。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韩琦,字稚圭,封魏国公。○一句撇过上文。公,相去声人也,相州,今河南彰德府安阳县。○伏句。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士。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应起二句。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翻季子、买臣一段。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裳,不足为公贵。高牙,车轮之牙。大纛,车上羽葆幢。桓圭,三公所执。衮裳,三公所服。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此又道公平生之志,以见异于季子、买臣处。

公在至和中,至和,仁宗年号。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以武康节度来知相州,是富贵而归故乡也。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点题。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就诗中之言,见其轻富贵,而不以昼锦为荣,为韩公解释最透。故能出入将相,公先经略西夏,后同平章事。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夷,平时。险,处难。一节,谓一致也。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公在谏垣,前后凡七十余疏。及为相,劝上早定皇嗣,以安天下,故曰“临大事”云云。○此段所称皆系实事,初无溢美。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应前“勒金石、播声诗”二句。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一篇结穴只二语。笔力千钧。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结出作记意。

魏公、永叔,岂皆以昼锦为荣者?起手便一笔撇开,以后俱从第一层立议,此古人高占地步处。按魏公为相,永叔在翰林,人曰:天下文章,莫大于是,即《昼锦堂记》。以永叔之藻采,著魏公之光烈,正所谓天下莫大之文章。

同类推荐
  • 难经(四库全书)

    难经(四库全书)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
  •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

    这回真正透彻理解阳明心学!逐字逐句讲透《传习录》,无需半点古文基础,从源头读懂阳明心学。畅销书作家华杉全新力作!《传习录》收录了“明代心学大家”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是学习“阳明心学”不可不读的传世经典。作者华杉,研究儒学30多年。继《华杉讲透〈论语〉》《华杉讲透〈孟子〉》《华杉讲透〈大学中庸〉》之后,他集众儒家学说之所长,完成了这部《传习录》解读之作。对于《传习录》中的每一句话,华杉都指明其出处,并结合历代先贤大儒的观点,条分缕析逐一讲解。
  • 楚辞(精装典藏本)

    楚辞(精装典藏本)

    《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 墨学十论

    墨学十论

    故谓思想文化实乃一个民族进步的关键所在,只要有思想文化的活跃滋长,民族精神可以起衰继绝,民族血脉可以雄劲康健。而文化的发达,首在继承。唯有继承,始有创造。而继承的关键在乎吸收精华,剔除糟粕。
  • 庄子

    庄子

    《庄子》不仅仅是一部哲学范畴的著作,它将哲学思想以一种艺术的表达呈现在世人面前。那些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蕴含的不仅仅是人生大道理,更有着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入则孔孟,出则老庄”,现代人的自处和处世准则,很大一部分有赖于老祖宗的智慧教导,而儒家道家的思想则在其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中坚地位。当我们遇到庄子,便深深折服于他的奇思妙想,他的聪敏,他的激情,他的快乐,他的独行于世。他尖锐而激烈地面对这个世界,他淡然却又悲悯地跨过俗世红尘。他眼中的一切都那么的与众不同偏又发人深省。
热门推荐
  • 晨曦巨兽传

    晨曦巨兽传

    开局一条鲲,进化全靠吞.....本书根据本人真实经历改编………
  • 青鸟晨歌

    青鸟晨歌

    世上最动人的时刻往往很短暂,自然与人的融合同样短暂。5分钟后,它不再响应,牢牢紧贴树干不动,似听出或看出我非同类。为安全计,它完全化身树的一部分。如此做法,属自保习性,往往在天敌眼前蒙混过关。我叫啊叫啊,叫了很久。同样,它把自己当成树也当了很久。最后我看看表,已过两小时,实在挺不住,举相机迈前一步。一直背对我的它像脑后长了眼睛一样,马上振翅起飞,落在10米外的小树上一动不动。只有10步远,还过去吗?它明摆着想引诱我再过去,用它那一动不动的魔法跟我再耗两小时。这才明白它真用心,它鸣叫并非表达愉悦情绪,而是向伴侣报警并兼有吸引我注意力的作用。
  • 我先爱,你随意

    我先爱,你随意

    一场飞来车祸,姐姐意外殒命。为了家族利益,我替她嫁给了沈钦君——这个让我苦心暗恋十年的男人。我爱他,他爱她。无法与逝者争宠的死局里,婚姻成了一场打不败情敌的必输战役。但我天真地以为:最坏不过是长夜凄凄怨憎会,最好不过是岁月漫漫生怜惜。却从来没想过,这一步踏入的竟是一场精心谋划的骗局。“姚夕,你根本不配嫁给我。所以下场,都是你自找的。”沈钦君居高睥睨,冷语无情。“沈钦君,我先爱,你随意。大不了就当是我一人的独角戏。”爱情坦荡荡,奈何阴谋常戚戚。你,不过就是仗着我爱你。
  • 凰路漫漫

    凰路漫漫

    万万没想到,谢芜然竟然会被从小爱护她的“姐姐”给弄歇菜了,还死的不明不白。当命运的齿轮重新转动,谢芜然借一抹神魂重生异世,待我至尊之日,必定要它狗命。 不过,这异世好像垃圾更多,还是先“清理”一下吧。某人,“姑娘,需要在下帮忙吗?”“……”成神之路太漫长,不如抱团一起搞事。
  • 时空秘闻录

    时空秘闻录

    时空之城致力于维护时空间的和平,她含辛茹苦的保护无数时空了两千年,而她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中逐渐成长,变强。人们敢说,如果没有时空之城,那么这世间定将陷入一片混乱。话是这么说的。时空历两千年,外部世界一片和平,危机逐渐浮出水面,国家的分裂,敌人的卷土重来......“创始者”的子女们还能保护世界吗?(本书绝不弃坑,但苦于学生党,更新龟速。请谅解,谢谢。)
  • 欧阳修词集评

    欧阳修词集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未曾执念奈何情深

    未曾执念奈何情深

    第三次见面,他以合作为由让她签下婚姻协议,顺便还把证给领了。同时还约法三章,互不干涉,互不打扰,遇见也只当路人。记住,我们只是合作关系。她做到了,而他,破坏她的相亲,搅乱她的约会,还向世界宣布他们两人的关系。气得她跑去公司找他理论,他却笑着说,夫人,我们回家慢慢聊。“我靠,原来你比我小啊!感情我嫁了个弟弟——”“萧太太,从今天起,我是你老公——”“我要离婚——”“不急,再等等,房屋产权为七十年,若在这七十年间,没有任何问题,我们再离婚也不迟——”“……”
  • 淮左佳处竹亭亭

    淮左佳处竹亭亭

    被狠虐的男主,却百折不回。不是他不知痛,只是他没勇气让他的后半生再活在思念当中。花海里传来了她的消息,花落就是归期。于是秦淮左这样习惯站在食物链顶端绝对强势的人也开始诚心诚意的谢天谢地。老天总算在他穷途末路时,给了他一份期待未来的勇气。八年,他从来没有一天忘记过竹清晏。他的世界在永不停歇的寻找和等待中萧瑟一片。可对于竹清晏来说,现在的秦淮左只是个路人。原因很简单,如果她花八年的时间哪怕用恨和怨去记着一个有妇之夫,那也是对她人格和智商的最大侮辱。我们何必遥望不堪的最初,最好的结局不过是形同陌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40的夫,20的妻

    40的夫,20的妻

    本书讲述年近40的丁浩和20出头的陆宁准备结婚了,但是双方的老妈跳了八丈高。书中40的夫,20的妻,一对欢喜冤家的一段代沟婚姻,就在与两个老妈的抗衡中开始了,如何抚平相距十四年的代沟?如何面对挑剔的婆婆?如何讨好不满的丈母娘?夹在两家长辈中间,矛盾丛生,他们,该如何坚持自己的选择,牵手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