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1200000016

第16章 林斤澜先生周年祭

程绍国

是春天吗?温州已经入春,虽然瓯江两岸杜鹃花没有动静,而我家楼下紫红色桃花开了,奶白的玉兰花也开了。这是2010年3月25日下午,北京沙尘暴刚刚过去,天高风响,路面还有冰碴,两辆出租车出北京东郊,入京通高速,再入京哈高速,从白庙出,南走通州原野,不见飞鸟,凋敝荒凉,正处冬的尾巴上,倒也干爽。

温州五位作家,王手,哲贵,马叙,东君和我,到通州通惠陵园给林斤澜先生谒坟。清明节没到,陵园少人,卖迷信品的男女一拥而上,我们摇摇手,只到一个花店买了两个花篮。陵园前边是乱坟岗,先生所在的区域规制好些,墓碑也整齐些,但我在去年4月26日参加葬礼时候在心里做过标记,今天一下还是走错了。这里不分区,不分排,不分号。像是人人平等,这倒也好,也合先生之意。

先生曾说过“落叶归根”,说过“到最后,我总要整个交给温州”的话。2003年,在温州,我和哲贵陪他和他的妹妹妹夫们到黄龙公墓去,给他的父母谒坟。后来在边上转了转,他的神色也微笑,也深沉,可始终没说什么话。那个公墓阳光普照,松柏葳蕤,气清人静。但是规模不够大气,稍微凌乱,统一性弱。先生安葬在通州,他可能想不到。先生信奉佛教,不甚虔诚,不信轮回,但相信人死后灵魂存焉。我唯一不相信先生这一个,在我看来,人同任何生物一样,一死便什么都没有,当然,葬在何处更是无所谓的事。

通惠陵园,倒有两只黑鸟飞来飞去。我想起去年,先生的骨灰盒被刺目的红布包裹着,一个年轻的司仪,故作悲痛读着千人一律的祭文,高亢而沉闷,余华、章德宁和我流泪了,因为当代一个杰出的小说家,就这样被一个拿钱的俗人“打发”了。余华后来说了两个字:“荒谬!”我的心显得空空荡荡的,却毫无办法。

先生的一生不平静。1937,民族危难,14岁的林斤澜投身抗日的洪流。蒋介石政府不讲民主,不讲自由,腐败了得,林斤澜加入共产党,做地下工作。党外党内,险象环生,明枪暗箭,毛骨悚然。1946年潜入台湾,次年终于被捕,差点被流放到没有人烟的火烧岛。由于被捕,历次运动都要被审查。甚至有人说:“等到解放了台湾,看你林斤澜怎么说!”1957年反右,北京文联成立林斤澜专案组,虽然最终“漏网”,可也魂魄冰冷,短气长吁。1961年,女作家刘真揭发林斤澜在西双版纳要出逃缅甸,审查再三。文革时温州也有人写材料,说四十年代林斤澜就是国民党三青团,林斤澜牛棚中被拉出来,军宣队又是一再拷问。纵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他也焦急过,愤懑过……现在安息了。也好。

我与先生的老友邵燕祥夫妇约定,次日在新侨饭店见面谈天。邵燕祥说新侨饭店在哪儿,怎么走怎么走。我到了,原来就是同仁医院的边上。先生得病就住在这里,多年来进进出出,2001年末第一张病危通知书就是从这里发出,我和哲贵就到这里看过他。当然,先生也是从这里去世。邵燕祥对我说,中国文坛许多会议就是在新侨饭店开的,这里是风起云生之处。是一个象征地。1978年,林斤澜曾在这里的会议上发言:“解放以来,我们都谈文学外部的事情,现在我们可不可以谈谈文学内部的事情?”那时政治斗争的神经还绷着,有人认为林斤澜的话不合时宜。

当年的老上级黄先河(他的夫人也是林斤澜的同学),解放后做了第一任温州市市长,写信给林斤澜,意思要林斤澜回来,当宣传部长。林斤澜拒绝了。这个有着强烈人民观念和祖国情怀的人避行政道,决然毅然走上艺术之路。他读鲁迅,接近沈从文。编辑家章德宁说:“在各个时期,林斤澜的短篇小说艺术,总是走在中国作家的前列。”他的小说《门》、《白儿》、《黄瑶》、《哆嗦》、《去不回门》、《隧道》、《溪鳗》、《李地》等是中国小说的瑰宝。他歌颂国人生命的韧性,思考中国的已往和现实,心得深刻。雷达说,林斤澜的风格是极其独特、无法重复的。他去世后,白烨感叹“中国短篇小说从此无大师”。林希也称之为“当之无愧的文学大师、大家公认的短篇圣手”。李敬泽说,林老在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近乎已成绝响的文人,他很有文人的风范,他毕生的写作为中国短篇小说艺术的发展,包括对中国现代汉语可能性的探索都是做出了很独特的贡献。

躺在病榻上的斤澜,虽然失语失声,但眼睛和胳膊都还能自主地转动。我走上去首先向他伸出大拇指,这既是对他的生存勇气的鼓励,更是对他在中国历史几十年风风雨雨中,人文品格的赞颂。我认识他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在不间断的政治运动中,斤澜从没有伤害过文友。记得在1957年反右期间,他总是紧闭双唇或以各种理由逃避会议。因而,他似乎理解了我伸向他拇指的意思,脸上的冰霜慢慢地开始融解,继而出现了一丝快意的笑容。

我的眼圈红了,为了怕让斤澜看见我的眼泪,伤及他病危的身体,便紧握了他的手一下,慢慢离开病榻。这时我才发现,心武不知何时离开了病房。陪我同去医院的妻子,低声告诉我:“他在阳台上流泪呢!”我在阳台上找到了心武,劝他节哀的同时,眼泪也涌出了眼帘——之所以如此,因为斤澜是我们忠厚的文学兄长。

这是从维熙《最后的微笑——悼斤澜》中的两段。文中提到的刘心武先生,在林斤澜去世后,写有《人淡如菊文如金》。“文如金”固然对,“人淡如菊”说对了一部分,他人生的常态,即在名利上的确做到“淡如菊”,但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感情强烈。邵燕祥说:“在他独处的时候,在他沉思的时候,在他与朋友谈心,质疑某些人情世态的时候,他不笑,他的脸上甚至罩着一层愁云。他睁着两眼盯着你,要倾听你的意见,你会发现,他一双严肃的眼睛上面,两眉不是舒展的,微皱着。这时你想,他是仁者,但不是好好先生,不是和稀泥的。他胸中有忧患,他因忧患而思索。”

他最终同浩然分手。浩然被茅盾称为“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的“一个”,对农村严峻的现实视而不见,鼓掌“艳阳天”,中国饿死三千多万人之后,他仍然歌颂“金光大道”,高唱路线斗争,是无作家良心。文革中,被江青所青睐。四凶覆灭后,北京批斗浩然,林斤澜高喊:“浩然是好人哪!”遽晕厥。林斤澜这样认为,浩然写《艳阳天》和《金光大道》是出于单纯,和江青靠近也不特别主动,可以理解。作为北京市文联革委会的实际负责人,虽然对老舍之死等负有责任,但他比较温和,为人厚道。1978年后,林斤澜两次在家摆了“团结宴”,王蒙、邵燕祥、从维熙、邓友梅、刘绍棠都参加了。浩然拘谨。林斤澜以大哥身份,称过去的事不提,多多写作。其他人都没提,只是刘绍棠说了一句:文革中你在通县大会上指名大骂我,我当时已经是一个苦农民了,你怎么还那样呢?——当面的质问情有可原,林斤澜赶紧说,我们喝酒,重新开始。浩然也做了几句解释,刘绍棠也就一笑过去了。

但,浩然并没有客观地反思文革,更没有好好地反思自己。浩然说:“还从未为以前的作品(包括《艳阳天》、《金光大道》、《西沙之战》……)后悔过,相反,我为她骄傲。我最喜欢《金光大道》。”这就叫林斤澜失望了。特别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在一次看似重大的会议上,浩然说:“要把文艺事业掌握在马列主义者手里,作家要重新组织,整理阶级队伍。”(这是参加会议的赵大年告诉林斤澜的)——经过各种运动的人,该知道“整理阶级队伍”意味着什么,令人不寒而栗。

2007年,北京市评审第二届文学“终身成就奖”和“杰出贡献奖”。第一届“终身成就奖”被王蒙拿走了(王蒙这大半生拿走了太多的奖),第二届应该轮到林斤澜了。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陈祖芬、毕淑敏、曹文轩提出要给浩然,理由是两点:一,浩然的影响大;二,浩然快不行了,林斤澜身体还行。刘恒、刘庆邦、史铁生、邹静之认为应当给林斤澜。后来得“杰出贡献奖”的史铁生说:“如果‘终身成就奖’不给林斤澜,那么设立‘杰出贡献奖’也没意义了。”刘庆邦有些激动,说:“评文学成就呢,还是评什么影响力,浩然到底是什么样的影响力!”这结果是投票表决,据说林斤澜险胜。我把大概意思通过伊妹儿问了参加投票的当事人徐坤,这位文坛当红女作家狡黠答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既然你已知道,就不必我回答了。呵呵。”

尽管“淡如菊”,林斤澜和我的通话中还是有些得意:“今年我得了两个奖,一个是蒲松龄奖,一个是终身成就奖。”

我感到苦涩。我想到,郭沫若的文学成就怎么能同沈从文相比,一个如日中天,一个晕厄多舛。被文坛广泛敬仰的巴金,写了随想录,有大人物咬牙点名:“那个姓巴的……”

通惠陵园。林斤澜的骨灰就在我们的脚边。王手,哲贵,马叙,东君和我都无言。著作等身,卓尔不群,高尚完美的人生,一生一世的进步事业……浙闽山门,温台交界,雾都重庆,隔海台湾,干燥京华。世相如戏,人生如梦,边晴边雨,该暖实寒。我们很快走开,天空清明也混沌,有白云飘忽,不知所之。

选自《文学自由谈》2010年第3期

同类推荐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这本书是张中行先生的散文选集,属于部编教材指定阅读系列之一。作为文坛“大器晚成”的散文写作者,张中行的散文与他的个人经历密不可分。在经历了时代的风雨之后,于生命的暮年提笔追忆往昔,写红楼、写北大、写饮食,也写师友、人生、闲情,将一生感悟与情怀晕染在朴实的文字内,这是本书所选张中行散文的价值所在。
  • 大银行家

    大银行家

    京都、大阪的樱花,三月底就全开了。愈往北,花期愈晚,到北海道,五月开花是寻常事。一个半月间,先是南边的冲绳,渐次往北,各处的公园,雪一般堆在枝头的樱花丛下,从早到晚都是游人如织。一九二六年春天,一个来自中国的旅行团,正在日本作为期半个月的观樱之旅。这是一次轻松惬意的旅行。随团的二十余人,每人全程包价五百元,在各个景点随意逗留,饮酒看花。风日甚好,心情也愉悦。促成此行的,是银行业巨子、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裁陈光甫。
  • 心弦·心声(中外经典散文读库 心迹卷)

    心弦·心声(中外经典散文读库 心迹卷)

    这本《中外经典散文读库:心弦·心声(心迹卷)》由北方文艺出版社《伴随》编辑部编著,为中外经典散文读库的心迹卷。《中外经典散文读库:心弦·心声(心迹卷)》收入了梁遇春、何其芳、巴金、鲁迅、徐志摩、拜伦、蒙田、卢梭、雨果、屠格涅夫等中外名家的经典散文,包括《又是一年春草绿》、《爱晚亭》、《迟暮的花》、《生活是存在的痛苦体验》等。
  • 鲁迅文选

    鲁迅文选

    鲁迅先生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崇高的,他的文章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刻的思想洞察力和锐利的社会批判力。这本《鲁迅文选》是“经典纸阅读”系列丛书之一部,收录了鲁迅先生美文、随笔、杂论、文论等作品六十余篇。编排上精要突出,脉络清晰,对于读者了解鲁迅先生的作文和为人大有助益。
  • 守望精神

    守望精神

    《守望精神》是由郭运德编写,《守望精神》共分3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历史遭遇娱乐潮》、《打造文化产业的菱形结构》、《尴尬的文艺批评》、《从风光到文化的深刻置换》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热门推荐
  • 藏地密码8

    藏地密码8

    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了解西藏,就读《藏地密码》!十年经典,强势回归!火爆热销10周年!数千万粉丝的真爱之选!喜马拉雅雪人出没,请注意!这是一个西藏已经开放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却依旧守口如瓶的秘密——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在禁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宝物埋藏,随后将其秘密转移,他们修建了一座神庙,称为帕巴拉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曾派助手希姆莱两次带队深入西藏;上世纪66年代,斯大林曾派苏联专家团前后五次考察西藏,他们的秘密行动意味深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多年之后,藏獒专家卓木强巴突然收到一封信,里面是两张远古神兽的照片……不久后,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今日的头条也很给力

    今日的头条也很给力

    考古系异能者PK金融圈头条大佬这世上有种说法:机关术,阴阳墓。阴墓是埋人的,阳墓则是埋藏秘密的。考古系高材生小萱萱,为躲某人,本打算一辈子低低调调的隐姓埋名,却不料被抓住,第二日就被送上了头条。并且从此以后,仗着大佬的势,走上了掀翻历史,鸣不平、惩奸佞小人的高调之路。
  • 将军追妻:傻丫头要当家

    将军追妻:傻丫头要当家

    某将军:做我丫鬟,月钱10两。顾雨两眼发光:好的!某天,府中大大小小的事务摆在眼前……顾雨欲哭无泪地看着在那悠闲自在在那看书的某位将军大人。顾雨:将军大人,我会洗衣做饭,但上得了厨房,下不了厅堂,而且我是丫鬟,不是管家!某将军:迟早也要管的,现在正好给你练练手。顾雨:……丫鬟什么时候能当管事的?我咋不知?某将军一脸无奈:傻丫头。。。作品前期有些惨不忍睹,后期会多多改善!最后一句!!!不喜勿喷!!!
  • 像福尔摩斯一样思考

    像福尔摩斯一样思考

    福尔摩斯的侦探推理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令无数小朋友为之倾倒。当然,你可能不是个侦探迷,也不想成为什么推理高手,然而,拥有一种用洞察力穿透事物表象的天资禀赋、一种用推理力挖出事实真相的识别能力,对你而言是大有好处的。《像福尔摩斯一样思考》精选的侦探推理故事,不但有助于大脑思维的系统锻炼,有助于吸收智慧的精华,还能够培养孩子对推理的兴趣,献给他们一个趣味十足的世界。
  • The Moon Pool

    The Moon Poo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和清真词

    和清真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医倾天下之莫惹三小姐

    神医倾天下之莫惹三小姐

    她是孤儿,她是神医,她还是个小偷。她是宠儿,她是纨绔,她还是个废物。一朝穿越,当她成了“她”......此文为披着古言名字的玄幻文
  • 浮世上墟

    浮世上墟

    浮生一梦未有命,且摄笔来自成文。操纵命运的双手,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看官敢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