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1200000076

第76章 进食的尊严

范晓波

人类肯定是故意的。

火车和飞机把行走的能力提高了千万倍,电话延长了听力,电视直播提升了视力,洗衣机解放了主妇的手,电灯,则消灭了不被需要的那部分夜晚……凡是灵长类动物的智力所能想到的捷径,人类都已经想到和做到了,或者仍在想和做当中。连地球即将被超量人口踩沉时移民外星的事都已经在谋划了,不过好像没有哪部科幻电影向我们预示过这样的前景:有一天,人类只需每周进食一次就可以获得足够的能量。现在对付每日三餐的时间,被节省下来做其他一些更灵长类的事。

主妇太忙抓我买菜做饭时,脑子里就会盘旋着此类乱七八糟的念头。得承认,这和我厨艺低劣生性懒惰有一定关系,不过,每天都要花费那么多时间重复烹饪的才华,厨艺再好的人也会有崩溃的时候。谎言重复千遍或许能变真理,才华重复千遍肯定就成垃圾了。

我妈年老之后,常唠叨年轻时拉扯三个孩子的不易,控诉的内容除了我父亲还有一个焦点:她每天要去三里外的学校教课,还要为我们三个小孩做三顿饭。这样,她就得骑着高大的二八自行车以“119”的速度穿梭于家和学校之间的拥挤街衢。

那时用的是煤球炉子,早晨和中午时间紧迫,但用柴火引燃煤球就要费去半天时间,弟弟又饿又急,猴子般在厨房门口不停跳脚,我妈则被浓烟呛得几乎要咳出毛细血管里的血来。

吃饭就像打仗。她这样总结那个时代的一日三餐。

这个时代,快餐、煤气灶和微波炉稍稍节省了人们耗费在厨房的时间,但上班和过日子的节奏也同步加快了。正负相加抵消了。

现在的大多数市民家庭,仍像我妈那辈人一样对付着进食这桩事:打仗一样买菜,打仗一样做饭,打仗一样吃饭,打仗一样洗涮。

注意,我说的打仗,尚未包括猎取食物那个更复杂更血腥更屈辱的过程,这里的打仗仅仅指加工和使用食物这个末端环节。

但是,从未有人对拖累欺压了我们上万年的一日三餐提出过质疑。

我们一定要吃那么多量吗?我们一定要吃那么多次吗?为何不凭借发明原子弹和宇宙飞船的智慧,让人类从嘴和胃无穷无尽的追赶中摆脱出来?

这点上,人类似乎甘愿和所谓低等动物们逗留在同一起跑线上,当然也可以放胆去骂,人类在这方面还不如许多被我们蔑称为畜生的东西。不少畜生一到冬天就猫进洞穴冬眠,既节约了粮食,也保护了牙齿。人类却四季如斯地每天不停重复咬啮和吞咽动作,忙碌中,恍惚已不记得,进食是为了活着,还是活着是为了进食。

能发明原子弹这种自杀武器的物种肯定是不傻的,所以我说,人类是故意不让自己从进食的麻烦里解放出来。

贪恋食物的美味肯定是首要的原因。

大多数动物还有食草和食肉的区分,人类则是只要不毒死我什么都要尝试的超级杂食动物。“民以食为天”,我们的舌头一边对着所有可吃的东西风卷残云,一边这样蛊惑自己和被吃的动物。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生吞活剥”、“吃不了兜着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些成语和俗语十分形象地显示,人类在吃上所表现出的勇气、贪婪和荒谬都达到了令其他物种吃惊和恐惧的程度。近日,印度还爆出骇人丑闻,四个火葬场工人居然从焚尸炉里取出烧得半焦的人尸下酒。

医学已经证明,当代人的许多疾病都与吃得过滥、过度有关。SARS可以算是果子狸的冤魂对人类的报复,而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等各种大小疾病也都是食物对身体的警告和反抗。

见过一位个体印刷厂老板,早年生活糜烂,胡吃海喝,四十左右就得了糖尿病,现在眼睛都快瞎了。请客人吃饭时酷爱点三高菜品,自己却只有忍着口水观摩的份,每尝一丁点菜都要蘸白开水洗洗筷子,可怜巴巴宛如一只纯洁无辜的鹭鸶。

人类的吃早已从生理需要进化成一种津津有味的爱好,甚至,已构成人生的重大意义之一。

人类一方面因为进食而失尽善心、颜面和健康,一方面,又意志薄弱地屈从于美味的引诱。

进食这种原本单纯的生理行为还影响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在任何城市,餐饮业都是经济的重要支柱,它不仅能产生巨额利润,还充当了商业和社交的催化剂。

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都喜欢聚众吃饭。

自然,中国在这方面可谈论的内容要更多些。中国人不仅吃饭不分餐具,而且聚众吃饭时也不怎么分对象,谈得来谈不来都行。

中国人口语中朋友这个词,许多时候可以简单解释为:在一起吃过一次或N次饭的人。

而吃饭这个词的含义,有时基本可用喝酒来代替。聚众吃饭没喝酒,就等于干那什么没达到高潮,约等于没吃。

先说说我自己的堕落过程吧。

我二十来岁时绝对比现在牛,表现之一是,基于宁缺毋滥和自我圣化的心理,不仅乐于一个人独来独往,也爱好像老虎那样独自进食,不时还会大侠一般在异乡的小酒馆里自己给自己敬酒。

那时极其鄙夷的一种同龄人就是,认为一个人吃饭很落魄,在哪里进食都得拉几个伴。

当然和某个真正的朋友隔案对饮也是我喜欢的。男的绝对要无话不谈,女的绝对要无事不做那种。后来看医学家写的文章,和这样的朋友一起吃饭最有益于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了十余年,青春期的骄傲也从进食这个环节逐步瓦解了。

随着熟人的增多,渐渐地发现,无法再做到只跟真正的朋友吃饭了。朋友的朋友很熟络地邀请,也就半推半就去了,此后,自己多半也要做盛情状回请对方一回,并相应地邀请其他一些人来作陪。雪球越滚越大,最后,无论哪次不参与都有失礼数了。

这样,聚众吃饭也成了类似于握手和寒暄的社交手段了。此时,当你真的想和某个同性朋友单独吃饭时,忽然就觉得有些过于隆重、造作说不出口了。

两个男人面对面是不是单调了点?

对方是不是以为我有特别的隐私要谈?

还是多约几个彼此都熟的男女更自然更和谐些吧。一通电话打下去,两个人就变成了一圈人。

显然,人敢于自称堕落,一定是因为他对自己还抱有信心。

身边的熟人可以作证,我在进食上的堕落远远低于社会的平均值。首先,我参与应酬的次数总体上是少的,一个月内能有四五次就算多了。大多数时间在家里或和家人一起在外面吃饭。食谱本来就不算杂,近两年来,还有了素食的倾向,长得也越来越像有蹄类动物,目光温和,皮毛柔顺。

真正堕落的,是那些长期把餐厅当厨房,把餐桌当斗兽场的人。

这个时代,有多少人在遵循健康的准则进食呢?又有多少男人,试图让办公室的权势延伸到餐桌上呢?

饭局这个有些阴险的词就是这样发明出来的吧。

都不是国宴、省宴、市宴和县宴,但此类宴会的礼仪被一丝不差地拷贝到民间生活里来。一进包厢,就要布局,现在的饭桌多是圆的,但仍要按照房间的格局找出上座,再以此为基准排定其他座次。这里面的规矩就不用我重复了,成年的中国人都知道。

进食的顺序也要从上座开始一个一个轮过来,一道好菜上来,上座不动筷子,其他座次是不能率先造次的。

喝酒更是如此,不先敬上座是不好敬其他人的。并且,上座可以坐着蜻蜓点水,你却必须站起来甚或打的到他身边对着杯子天狗吞月。你不吞,上座就会半开玩笑地说:不说职位,肚子也比你大两圈吧。天狗只好将嘴巴张成河马将整杯烈酒一口吞下。这是我在饭局常见的场景。

这样的局里,最难的是担任插花角色的女性。你不仅要当佐酒的秀色,还要忍受上座和二座、三座、四座们的公开调戏。

一个写作的人说:又没有稿费和署名权,那帮人为何要绞尽脑汁发明那些黄段子?

这厮真是个书呆子,他如果多出入几次饭局就明白了。这些段子只有少部分用于男人间的自娱,大多是要在饭局上讲给女人听的,试探她们对男人的开放程度,以决定下一步的冒犯尺度,或者,从正派女性的羞窘和难堪中得到意淫的快乐。

即便胸怀开阔到能把娱人当娱己的公共女郎,在险象环生的饭局上有时也会当局者迷的。

在一次上座和二座职位相当的饭局上,二座为了在一座面前显示自己的面子和大度,要求属下带来的一个小妞跟上座搂抱着喝大交杯,小妞大方地喝了,却始终没有主动和二座来大交杯,二座心里醋意大发,不顾自己比小妞大了三十多岁,突然借故摔杯发作,用脏话狠话把小妞骂得当场晕倒在桌边。

这也是我在一次饭局上的亲眼所见。

有时也会去单位附近的快餐店对付午餐,那里的菜又脏又腻,据说是用提炼过的地沟油炒的,这个城市的快餐店和大多数小店都是如此。

每次去,都会遇上一些穿西装扎领带装扮得极其隆重的年轻人,一边以打仗的速度往嘴里扒拉饭菜,一边用手机和上司或客户沟通。咀嚼的动作基本被省略,不像是在吃饭,更像是在填鸭。有时饭菜还未全部填进肚子,就半途而废被一个电话喊走。

这样的进食,总是让我感慨人的悲哀,真的还不如那些在草原上甩着尾巴吃野草的牛马呢。

以前,我总觉得在快餐店里对付一日三餐的年轻人是最可怜的,经历了上次那个饭局后,我觉得被骂晕倒在餐桌上的小妞才是最没有尊严的进食者。

我们这些局中人其实也比她好不了多少。

为什么一定要等某人动了筷子才能表达自己的饥饿呢?

为什么个子比人家高半截敬酒时杯子却必须比他矮两厘米呢?

为什么抱着吃饭的初衷出去,每次回来胃里装的都不是饭而是满满的一汪浊酒呢?!

选自《海燕·都市美文》2010年第1期

同类推荐
  •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追随先哲大师的足迹 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比尔·盖茨、大江健三郎、俞敏洪、林语堂等商界奇才、文学大师与你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之谓也。
  • 一路兵歌

    一路兵歌

    这本集子,都是自己当初发表的原文,没有润色,没有加工,各个工作时期都选了一些,为的是记录成长,反映真实,更是为了永远记住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们。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奋斗明天。“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我将以笔代歌,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 大风歌:风之激

    大风歌:风之激

    该诗丛诗歌作品以中国初民时期到西周后期的历史文化为观照对象,宏阔的人文架构是诗歌的精神脉络,散步在民间的信仰、宗教,以及政~治、哲学与人学范畴的诸种题材,是本诗丛所涉及的广阔范围。
  • 振兴辽北工业经济探索

    振兴辽北工业经济探索

    本书从六个方面探讨了怎样振兴辽北工业经济发展,克服农业大市的弱势,走工业立市的发展改革之路。本书是作者多年的心血之作,颇多精辟见解,对铁岭工业经济将发展进行了深度探索。
  • 时光的把戏

    时光的把戏

    看似西方才有的堕落少女成长经历——情窦初开时的初尝禁果,药物依赖,叛逆出逃——其实是谁都有过的年少轻狂,谁都有过的思乡之情,和年少时无法明白的,对父亲深深的爱。新西兰美女作家用清新淡雅的笔触回忆自己在新西兰和香港的特殊经历,同时探寻父亲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痕迹,表达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和爱。
热门推荐
  • 捉鬼高手在都市

    捉鬼高手在都市

    高晓本是下山寻人,奈何屡次遇到邪物作祟,被逼出手,结果跟各种人士建立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 小学生歇后语词典(双色本·第2版)

    小学生歇后语词典(双色本·第2版)

    我社的“辞海版·新课标·学生系列辞书(双色本)(第2版)”是在双色本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修订的版本。该丛书为满足小学生多层面的学习需求而编写。这套词典品种齐全,编排合理,形式力求活泼新颖,以方便学生使用。第2版请专家学者重新修订,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配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丛书根据小学生认知需求采用双色印刷。本词典系该丛书其中一种。收录小学生常见常用歇后语共约4500条。条目丰富,生动形象。释文解释难懂字词,说明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有典故的交代出处并作简要说明。立目时以语言常见表现形式为主条。本词典后附有《词目首字笔画索引》。
  • 药房里买得到的传世名方(新版)

    药房里买得到的传世名方(新版)

    本书遵循“上医治人”的中医观点,列出了18类62种经典中成药,这些中成药都是出自中医典籍,由历代名医精心创制的经典药方传承演化而来,已经使用了成百上千年。《药房里买得到的传世名方》针对现代人经常罹患的疾病,如头痛、感冒、上火、便秘、腹泻、胃痛、肥胖、肾虚、失眠、痛经等,解析如何选择合适的中成药,来进行日常的自我治疗与保健。同时为那些被我们用反、用窄、用歪了的中成药正名,纠正日常生活中的用药错误。让那些被“埋没”的古代国医经典换上新装,继续为今人所用,发挥它们的神奇魅力。
  • 生肖次元行

    生肖次元行

    创意嘛来自十二生肖历险记第一次写小说,尽力写好…感觉自己正在创造自己的黑历史…还有,更新不是稳定……当前进度:神话时代,七个晚上的哈利波特,斗罗,暗黑3和现在的漫威
  • 尘缘(全集)

    尘缘(全集)

    仙界天河边的一块青石,因为听得一巡界仙人颂读天书九卷,得以脱却石体,修成仙胎。刚刚化成人形的青石,无意中纵走一只天妖,被降罪打入浊世,而那位巡界仙人也因此被清退仙班,在堕入轮回之前,两人相约百世。
  • 不成功的爱情

    不成功的爱情

    《不成功的爱情》包括大学四年级,黑铁公寓,最灿烂的阳光,王仙客寻无双记,白银时代,鬼营,奸党与我们,不成功的爱情,《红拂夜奔》片段,《三十而立》片段之一,《三十而立》片段之二等等。
  • 推理作家的信条

    推理作家的信条

    “从你翻开书的正文,阅读第一行文字开始,你就已经成了我的共犯。”精心布置的案发现场,除了一般刑事案件常见的尸体之外,还散落着最新出版的推理小说集——没错,凶手就是“我”。一起跨越二维空间和现实世界的杀人案,这或许是“我”成为推理作家以来最大胆的构思了。从影子写手到神秘读者,从记忆迷失到机器人行凶,“我”已备好六篇各具特色的推理短篇。你,愿意接受挑战吗?
  • Melmoth Reconciled

    Melmoth Reconcile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废柴相公

    废柴相公

    新文《契约娘子》我,苏莺,贪图美色,一时不查,错嫁某人——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他,林少廷,林家三少爷,脸俊、人废、性子赖,五岁便已是我未来夫君。我有真心一颗,却不知如何相付,爱情是一条路,走到底才知归处。他有柔情似水,却不知几分真假,相处越久越觉他不是他,谁是林三?谁是苏莺?从孤儿穿越成千金小姐,我只想做一个小女子,享受平淡的生活,有钱有男人。而他则是用平淡做伪装,隐藏了太多的秘密,我只当不知,却也知道平静的日子终是要结束的。慕容璟,临月国名盛一时的第一皇子莲太子,却遭遇流放,他,他是……相遇,相爱,分离,两相休弃,一场情爱竟是如此疲惫,当我要放弃的时候,却又在别人的一场“戏”中遇见了同为座客的他……★林三——俊当初面色蜡黄拖着鼻涕的孩童如今竟变得玉树临风,清风一笑集万千风华。长发如墨如丝,薄唇轻抿,美目流离,眉飞入鬓……★林三——废新郎坐轿,新婚之夜一杯交杯酒不省人事,罢了罢了。玉郎三少,文不及其姐,武不及其兄,风流富少,坊间出了名的花花公子,罢了罢了。不务正业,一事无成,散漫随性,不思上进,喝涩茶看色书,嗯嗯……他不行?不能做罢!★林三——赖(有心耍赖便是懒字,大家意会,意会!)说好婚期回来,结果再见面便是大婚之夜。从容坦然,各种议论如清风过耳,不惊不扰,继承家业“不想”,入仕考举“不愿”。一块四角儿麻糖就想赌了我的嘴,倒是次次得逞……片段一:“快说,我的清白给了你,你的清白给了谁?”“你。”“满街都是你的传闻,群众反映说你天天上花楼,你怎么解释?世人都不敢说每天溜河边儿从没湿过鞋,你敢说你每天逛花楼从没失过身?”“没有,呵呵,玉郎三少名声在外,风流而已,尚不下流。娘子多虑了。”“你怎么证明?”我好歹是法制社会穿来的,断然不能上演家庭暴力,进一步逼问,合理合法地采集证据。什么风流下流的,你是好运遇到我这样讲道理的娘子,如果娶的是那河东狮,管叫你泪流!他敛眉假作思索了一翻,似在拼命回想证据,良久,方说道:“……那要不再来一次?你再感受感受。”“……”这无赖——我喜欢。片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