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2300000166

第166章 我的伊丽莎白港之行(4)

茶后,我迫不及待地催着朱丽叶快去河边。我们沿着坑坑洼洼的小径走了一段,下了几个小坡儿就到岸边了,河面也就十来米宽。只见一群人围在一起,指着地面议论纷纷,看见我们来了,朱妈妈赶紧招手说:“来得正好,快来看,这是河马的脚印!”我们俩也围上去,潮湿的泥土上留了一组比碗口还大许多的,很深的圆形掌印。有经验的人说这很可能是一只中年河马在昨夜上岸觅食的时候留下的,如果它昨夜才上的岸,那它很可能还在这条河里活动。也有人说听说前两天离这里不远的“爱多国家野生动物园”里有一只河马失踪了,那么此河马是否就是那动物园里的河马呢?一听到这河里有河马,这一帮本来兴致勃勃,整装待发,准备划独木艇的人们,骚动起来了,有的说,没关系,“河马不随意伤人,我们沿着河边划就行了”,有的说:“不行,不行,绝对不行,去年新闻上报道有那么多人被河马咬伤,我们要谨慎呀!”的确,平均重量高达两吨的河马也名列非洲最危险动物之行列,漂亮的前南非籍世界小姐戴安娜去年在博茨瓦纳划船时不幸被河马袭击,险些丧命。自那以后媒体便经常警示喜欢冒险的南非人,河马对人类具有极强的攻击性。

朱爸爸本来计划的是将他的小木船拉下水,将我们俩送到河对岸,但是这样看来计划也不能实施了。就在这个时候,从河上游缓缓地开过来一只小汽船,船上坐着一家三口。他们看见岸上本准备下水的人,赶紧喊道:“别下水了,很危险,我们刚从上游下来的时候,水里有一只河马,而且它好像还很生气的样子。吓得我们赶紧开过来了。”看来果不出大家所料。于是,朱爸爸请求这家人渡我和朱丽叶过到河对岸,他们也爽快地帮了这个忙,虽然知道河马离得远,但总觉得这水底下不太平,河马有时会躲在船只底下,猛地起身将船掀翻,好可怕。

我们就是这样战战兢兢地过了河。

十、给母龟找到了“男朋友”

上了岸,又是望不到边的原野,朱丽叶指着很远处山上的几点小房子说那是他们家的房子。虽说看着远,但是边走边聊应该很快也就到了。我们走了十多分钟,突然在路边发现了一只野山龟在慢慢悠悠地爬行,就是朱丽叶他们家院子里养的那种龟。我赶紧说你妈妈不是说要给你们家那两只龟女士找个男朋友么,那你快看看它是男是女呀?朱丽叶说:“我也不认识呀!”于是赶紧给她妈妈打电话试图鉴别,她边嗯呀啊呀地答应,边摘下墨镜,蹲在地上仔细打量,最后还是拿不准。于是我们俩决定将山龟先带到农场上的外婆家再作鉴定。可这一只龟有十来公斤重,我们俩怎么往回抱呢?

朱丽叶立马给外婆打电话搬救兵,大概十分钟后,一辆白色的货运卡车远远地驶了过来,走到跟前,却看不见车里有司机,只能看见方向盘在动,我好生奇怪。等车到跟前了才看见里面坐着一个瘦小的老太太,由于她的个头太瘦小,加上车体太大,她整个人几乎被车厢的驾驶室淹没了。车停下后,她不紧不慢地打开车门跳下了车,身上还系着一条大围裙一摇一摆地向我们走来,边走边喊着:“哎呀,你爷爷这个老头子可真懒,让他来他不来,只好我来,我烤箱里还烤着饼干呢,咱们快回去吧!”她们祖孙俩热情地拥抱着,朱丽叶一介绍,老太太也立马伸出手来搂着我。驾驶舱里只能坐两个人,我便自告奋勇跳到高高的卡车后护送乌龟。张开双臂,行驶在广袤的非洲平原上,感受自由。

十一、祥和的家园

车子一驶进农场大门就看见一大栋漂亮的洋房,周围被各种鲜花植物包围,那就是朱外公和朱外婆的农场别墅了。我们将车停在树阴下,朱外婆下车就冲回厨房看她的饼干去了。朱丽叶则给乌龟准备了水和菜叶子。这时候朱妈妈夫妇也开着车赶了过来,一经她鉴定确实是只公乌龟,便装箱准备下午带回家。

大房子的正面是一个花房式的休息室,阳光极好,一个老头儿歪在躺椅上打盹儿,脸上盖一顶旅行帽遮光,脚边一只懒洋洋的猫蜷缩成一团,和老头一个神气,那显然就是朱丽叶的外公了。这时外婆高高兴兴地跑出来,边招呼我们进屋,边庆幸饼干没烤糊。

走进房内,迎面是一条狭长的走廊,两边的墙上依照家谱的结构挂满了这个家族历代成员的照片。最上面那张已经泛黄了的黑白照片中,一位中年绅士穿着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立领西装端坐在木椅上,神色凝重。连朱丽叶都说不清是她哪一辈祖爷爷了,最下面则有朱丽叶兄妹三人小时候的可爱合影。

由于已近中午时分,我们径直被领进了餐厅,宽大的长条桌上餐具都已摆好,小憩过后的朱外公看起来精神了许多。午餐是新鲜的烤羊排和土豆沙拉。女士们总是乐于在餐桌上谈笑风生的,我们愉快地谈论着在中国和南非的生活。老爷爷因为耳背戴着助听器,他好像对我们的话题也不感什么兴趣,偶尔插进来一两句令人摸不着头脑的话来,也被大家当成了笑料伴着美食咽了下去。

饭后自然是南非人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茶点,他们要是饭后不喝杯茶或咖啡再来点小点心仿佛就没吃饱一样。我们跑到厨房帮忙沏茶,只见老奶奶将一个用过的茶袋放入爷爷的杯子里,朱丽叶高呼:“奶奶,你怎么给爷爷用旧的茶袋沏茶?”她奶奶不以为然地说:“你外公讲究节约,他一个茶袋都让用五六次,这个才用到第四次。”我们听着都觉得不可思议,那还能有茶味儿么?朱丽叶的妈妈一听便调侃道:“得了吧,妈妈,家里都是你掌权,一定是您控制着不让我爸爸多吃多喝的。”朱丽叶解释道,其实他们生活节俭并非因为经济紧张。在南非,像他们这样有着几百万资产却始终生活简朴的老人很多很多。只是作为殖民者的后裔,他们深知要好好守护祖先在异国开创下的基业。他们一代一代地生长在这里,这里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所以一生都固守着不奢华不浪费的这样一种生活方式。

茶点过后我们就到农场的作业区去参观,农场上可真是一派繁忙呀。这边儿一头黄牛在下小牛仔儿;那边儿成群的奶牛排着队等机器挤奶;羊圈里一群刚出生不久的小咩咩羊争先恐后地围着妈妈吃奶;鸡圈里的公鸡们不耐烦地扯着嗓子高叫。

正巧这个时候工人们要开着拖拉机给全农场的牛马喂草,我和朱丽叶就爬到拖拉机上堆得高高的麦秸秆儿堆上随他们一同前往。几个工人都是黑人,朱丽叶用科萨语和他们聊着天,一路走来人欢马叫,很是热闹。其中开拖拉机的那位大叔在他们家的农场上已经工作了三十多年了,是看着朱丽叶长大的。不管是在种族隔离时期,还是现如今的黑人政府统治下,他们都融为一体,和睦相处,辛勤劳作,经营着各自祥和而平凡的人生。

在南非历史上,人口比例不到20%的白人却占有了整个国家80%的土地和财富,没有人能说得清楚,有多少黑人和白人在对土地的争夺中丧失了性命。种族隔离制度废除以后,有许多白人家族好几代人辛辛苦苦所经营的农场在新政府制定的“土地公有化”政策下,几乎顷刻之间丧失了家园。而由于缺少正确的农业管理技术和知识,新的黑人农场主往往不善经营,结果导致大量原本肥沃丰产的土地荒芜,牛羊因为感染疫病而死亡。农场原先的主人除了痛心地旁观再也别无他法。我曾在中国偶遇一对年近花甲的南非夫妇,在南非政府推行了土改政策后他们被赶出了农场,一生所积累的财富被一扫而空,最后经朋友介绍只好到中国来靠教英文为生。由于生活环境转变太快,使他们猝不及防,加上中西方文化差异太大,事先也没有心理准备,到中国以后,新鲜感一过,觉得很难与人相处,无奈之下只有另走他乡了。

另一方面,“种族隔离”期间有很多白人农场主极力地剥削压榨黑人劳力,甚至去年还听说有一个白人农场主因为和黑人员工发生争执,由于逆反心理的驱使,最后将那个黑人员工扔进了老虎笼子里被老虎撕得粉身碎骨,这样惨绝人寰的种族暴力事件在南非绝非少数。从表面上看,种族、肤色、信仰在新一代人中早已经没有沟壑,但是在真正的利益冲突中却仍然是你死我活的。

像朱丽叶他们这样一个白人家族,能够在今天的南非依旧这样平和地、稳固地守护并发展着他们自己的农场和土地,确实是一件不易的事情。愉快而精彩的伊丽莎白之行结束了,当我背起行囊踏上返程,和朱丽叶挥手告别时突然有一种恋恋不舍的感觉,细细品味,这种感觉并不是来自对朱丽叶的眷恋,因为我们的聚散分合早已是家常便饭,更多的留恋还是来自这所美丽的小城。她神秘而动人的故事太多了,就连土生土长的朱丽叶又知道多少呢?

同类推荐
  • 越、老、柬、缅四国行

    越、老、柬、缅四国行

    《总有一处风景始终难忘:越老柬缅四国行》是一本旅游书,是关于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这四个中南半岛上国家的。这四个国家在文化上近似,在地理上相连,已成为旅行者流连忘返的青睐之地。《总有一处风景始终难忘:越老柬缅四国行》的写作风格是以发现和欣赏的心态去看这四个国家,观察到了一个陌生且充满生趣的世界。老挝北部原生态的万荣风情;不被人遗忘的废墟,被称作越南小吴哥窟的美森谷地;缅甸的第二大湖茵莱湖;柬埔寨的金边和吴哥窟等等,让读者看到了不只是旅游宣传册上美丽的风光,还能感知到生命的分量和生活的气息。
  • 一个人与他的铁道旅行人生

    一个人与他的铁道旅行人生

    “每逢开启新的旅程,手握通往远方的车票,自我与位置世界的羁绊,是驱使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 在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

    在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

    本书讲述作者因为爱情、家庭等变故,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的场景美轮美奂,醒来后,她决定去找寻梦中的地方,借以疗伤。她走遍欧洲,最后来到非洲,终于找到了自己梦中的地方!书中记载了她旅行期间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过去美好爱情的回忆。在非洲野性天然的美景中,她对人生、爱情都有了新的顿悟。全书文字优美,感情充沛,堪称一部关于爱与人生的逐梦之旅。
  • 地图的世界,那么近那么远

    地图的世界,那么近那么远

    如果说,十年前的旅行是拿着一张城市地图寻找目的地,那么在当下,地图已浓缩为一个APP或安卓工具,随手一点,便能准确标识出目的地以及抵达方式。地图是那么近,触手可及;它又那么远,形形色色的地理位置信息,又是如何呈现的呢?用户又是如何像生活中的人一样出现在地图上的呢?“关于地图印象最深的,是遭遇到迷路窘境的时候,地图将我带出迷乱的世界,让我得以踏上回家的归途。出行中,地图更是我必不可少的伴侣,一个人一部手机,装上地图就走向了全世界,约会、吃饭、住酒店、找景点,都少不了地图陪伴的身影。”
  • 梅关

    梅关

    《梅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朗霞的西街

    朗霞的西街

    “活泼地”西街是朗霞的家。她家住在西街一个叫“北砖道巷”的小巷子里。从那条小巷子里出来,一抬头,就看到了巍巍的鼓楼——那是这个小城里最醒目也是最壮阔的地标。鼓楼建于何年何月,朗霞不知道,也从来没想过这一类的问题。在朗霞的眼里,它好像一个自然的、地老天荒永恒的存在,就像城外的田野、远山和那条叫作乌马河的河流。
  • 不从圣

    不从圣

    原来,圣人的脊梁也是弯的下来的。(作者很帅,所以书很好看)
  • 二胎是面照妖镜

    二胎是面照妖镜

    梁伟华从一名机关干部转变为一个企业总裁后,生个儿子继承产业成了他的最大目标之一。他带着小三和私生子上门认祖归宗,叫徐婉君情何以堪?曲折的过程,充满变数……有人说:“二胎是一面婚姻的照妖镜。”它照出各个家庭的婚姻百味和人性之百态。
  • 穿越之远古生存记事

    穿越之远古生存记事

    PS:兮兮新文【穿书后我成了傲娇王爷的心尖宠】已经上传希望亲们能继续支持兮兮 陶夭夭死后魂穿到了远古,可她看到的远古与曾经所了解得一点也不一样。见过一个普通人单手就能将五六十斤的大石头扔出去还屁事没有的到处闲逛吗?见过普通人一跃就是十几米高,从二十多米的树上跳下来还能稳稳站住吗?反正上辈子她没有见过,这辈子每天都能见到。最让她接受无能的是这里的兽动不动就会喷火、喷水、喷冰雹,树木任性到一不高兴就撒欢到处跑,这真的是远古?怎么看都不科学,这是不是那里有些不对?陶夭夭看着围绕着她撒欢争着抢着要与她做朋友的果树,叹了一口气,连她自己也变得不正常了起来,她竟然能听懂树语了,算了,还是先填饱肚子吧!书友交流群:677342385,大家快到碗里来吧
  • 狼战江湖

    狼战江湖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江湖纷争日复一日,恩怨情仇年复一年,怎一个武字可解……一个人、一匹狼书写一部江湖传奇……
  • 沧海月明

    沧海月明

    从任人摆布的商贾庶女,到名动四方的女性爱国实业家。她踏着荆棘前行。几度错身,如何分辨真情与假意?沉浮跌宕,谁又能不离不弃?待到夜阑人静时,她念念不忘的那个人又是否也在想着她?时局诡变,硝云弹雨,这乱世中他们究竟能否再次相遇?相拥于炮火硝烟中,这一世,就让他们做慰藉彼此的黎明。
  • 散漫的天性

    散漫的天性

    这是“冯骥才散文新编”书系五种之一,精选了冯骥才大量的散文作品中关于游记的篇章,系作者自己精心遴选,书名待定。
  • 沙海迷锦(谜宝藏系列之一)

    沙海迷锦(谜宝藏系列之一)

    青河三道海子石堆墓与神秘的麦田圈居然拥有同样的图案。世界上真的存在所谓‘轴心时代’吗?在阿尔泰山,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受到了空前挑战。鹿石上刻绘了鹿腾空飞翔的图案,有人说那是斯基泰人的信仰,也有人说:那是鹿遭到猎杀时的真实写照,那么,谁是真正的猎鹿人。斯基泰人,这个崇拜黄金的民族在‘国王谷’里埋藏着怎样的秘密?世界上真的有“独目人”吗?这个传说中的远古种族为何会出现在大量的史前岩画中?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传说中:独目人生活在新疆极北的阿尔泰山系,可是为什么,刻有独目人形象的古老岩画会出现在神秘的罗布泊?
  • 浮沉若世之锦年

    浮沉若世之锦年

    世间或许不公,你有没有去争取看清以前方为浮沉尝遍天下酸甜苦辣方为若世……
  • 人生的亲证

    人生的亲证

    阐明这本书所发表的论文题材,我没有用哲理性的说教,也没有以学者观点加以探讨,也许这对我来说更为合适。我生长在一个以奥义书经典作为日常礼拜的家庭,并且在很久以前父亲就作出了榜样。父亲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一直保持着与神的密切交往,但是他没有忽略对世界应尽的责任,也丝毫没有减少对世俗事务的强烈兴趣。因此,我希望这些论文能使西方读者有机会接触到印度的古代精神,这种精神曾反映在我们的圣典中而今天仍然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