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3000000047

第47章 宋词篇(9)

下阕以赏春为核心,抒写感受。前三句承上启下,独识春光之微,用韩诗“最是一年春好处”意,收结春景,挽合上阕,引出议论。“小艳疏香”上承柳眼、梅心,“浓芳”下启“百紫千红”。“小艳”与“浓芳”对比,用“最娇软”点明了含有无限意味的初春景色之妙。“到清明”三句描写了清明前后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群芳争艳的热闹场景。“乱”字写出场面之盛。然而盛极必衰,万紫千红过后意味着落红无数和春的消歇,所以说“已失春风一半”,令人猛醒,从反面衬托了早春景色的美妙。所以,作者在篇最后殷情劝告探春的游人,应及早取道探寻早春韶光。更风趣的是作者还抓住探春者心理,进一步告诫他们不要怕料峭的春寒,在春寒中饮酒更有乐趣,当小酌残醉面露微红时,自会觉得全身暖和,使早春韵味更深一层。

此词题目鲜明,浅显易懂,用了拟人手法。结尾幽默风趣,全词格调显得更加清晰活泼。

朱服(1048一?)字行中,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神宗熙宁六年(1073)进士。曾官至中书舍人、礼部侍郎。词仅存一首。

渔家傲

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1],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3]。愁无际,和春付与东流水[4]。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4]。寄语东阳沽酒市[5]。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注释】[1]纤纤:形容细雨纷纷的样子。[2]恋树湿花:即湿花依恋着树。形容花被雨淋湿后贴在树上的样子。[3]和春:连带着春天。[4]金龟:唐代三品以上官员佩带金龟。李白《对酒忆贺监》诗序记,贺知章曾解下金龟,“换酒为乐”,以酬李白。[5]东阳:今浙江金华市。沽酒:卖酒。

【鉴赏】此词也是惜春感怀之作,写于作者晚年贬谪袁州、蕲州期间。

上阕描写春景。作者首先选择了一系列纤细、柔弱、朦胧的意象将暮春风景点染得温润而轻柔。纤纤小雨弥漫在空中,柔柔微风中柳枝飘拂,绿雾青烟笼罩着千万人家。“恋树”一句,意为湿漉漉的花瓣在轻柔的风中飞不起来,似乎是泪痕宛然地贴在树枝上,好像留恋着树不肯飞去。作者摄取了一个“湿花”细节传神地刻画出微风小雨中的落花景象,不仅描摹了残花将落未落,眷著于树的恋春形象,而且赋予落花必然凋零而泪花淋漓的悲凄姿态。与此前词人常描写的落英缤纷的飞花景象颇为不同,显出作者的独具匠心。“愁无际”两句,抓住“湿花”意象进行延伸,使“湿花”也如人一样不但有愁,而且无边无际。因为“湿花”尽管恋树,却不可避免坠入地下化为尘泥,和春天一起都付与了东流水,顺水漂流,终至消亡。此处所写“湿花”意象,流露出了作者晚年遭贬谪的凄楚和悲伤。

下阕抒发韶光易逝。下阕劈头一问“九十光阴能有几”,顿时使人猛醒韶光易逝,春光短暂,使柔弱的多情伤怀更增力度。“金龟”一句,言即使解尽金龟畅饮美酒,也终是无计留住春光,而只能趁着春光还在纵情地惜春恋春而已。“寄语”三句,写在韶光匆匆、无计留春的伤怀中,词人寄言酒家,让其准备足够一醉方休的美酒,以供词人拼却一醉,买醉纵情欢乐,尽情享受春景。而结句一转,将纵情欢乐放到另一个时空环境之下来审视,会发现现在的纵情饮酒只有更增他年之伤心泪,使他年更深地感到“和春付与东流水”的无奈和悲哀。现在、过去、乐事、眼泪诸景,通过想象牵连在一起,相互冲突跳跃,具有丰富的含义和极强的表现力。

全词写景寓情,笔致细腻,造句新俊,寄意深曲而余味悠长。

时彦(?—1107)字邦美,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举进士第一。曾任开封府尹、兵部员外郎、吏部尚书、河东转运使等。存词仅一首,宋人传本不见,惟见明人《花草粹编》卷十一。

青门饮

时彦

胡马嘶风,汉旗翻雪[1],彤云又吐[2],一竿残照。古木连空,乱山无数,行尽暮沙衰草。星斗横幽馆,夜无眠,灯花空老。雾浓香鸭[3],冰凝泪烛,霜天难晓。长记小妆才了[4],一杯未尽,离怀多少。醉里秋波,梦中朝雨[5],都是醒时烦恼。料有牵情处,忍思量耳边曾道。甚时跃马归来[6],认得迎门轻笑。

【注释】[1]汉旗:指宋朝旗帜。[2]彤云:被晚霞映红的云朵。[3]香鸭:夜晚用来熏香的鸭型香炉。[4]才了:刚刚完毕。[5]朝雨:用巫山云雨典故。宋玉《高唐赋·序》载,楚怀王尝游高唐,梦见一女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此写梦中与宠人相会。[6]甚时:何时,什么时候。

【鉴赏】此词另一题为《寄宠人》,是远役怀人之作。

上阕实写边塞生活。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云“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风雪是胡地风光的典型特征。开篇四句描绘了雄奇苍凉的北国风光:战马在寒风中嘶鸣,战旗在大雪中飞舞;胡地风光瞬息万变,才刚是风雪连天,忽而又晚霞千里,残阳西照。“又”字写天气变化之快,“残”字给全景笼罩上一层悲凉的气氛。“古木”三句接着写行军途中所见之景。描写了古木、乱山、暮沙、衰草等意象,勾画出了一副雄浑、凄凉、寂静的边塞图。“行尽”暗寓边塞生活的艰辛。以上七句以景衬情,已暗寄了边塞将士的离愁别绪,同时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星斗”五句写夜宿军营的所见所感。到了夜幕降临的时候,又只见外面是星斗横斜,而室内则是灯花不剪,通宵无眠,烛泪凝结,鸭形熏炉中散放着阵阵香雾,作者因沉浸在怀念伊人之中难以入睡。前两句写了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变化。作者移情于物,“灯花”、“香鸭”、“霜天”、“泪烛”无不渗透着作者的感情,将长夜难眠、思念内人情感表现得具体可感,并渲染了一种凄凉的韵味,为下文追忆作了有力的铺垫。

下阕回忆别离况味。“长记”三句回忆伊人为送别而淡装梳洗的姿态,杯酒未尽,人已不堪,足见离恨情怀。接着写醉里还常见明眸秋波,梦中常有云雨欢爱,然而梦醒后一切都是泡影,徒添烦恼,离愁更近一层。最让人梦魂牵绕、难以忘怀的是那耳边私语的深情。结尾两句更拓一层,还没有启程先问归期,道出伊人望归的迫切,并追想远人归来时伊人欢乐的笑容。别出心意,给黯然消魂的场面涂上了一点喜气,给人一丝希望,也使伊人形象显得更加异常丰满。

李甲生卒年不详,字景元,华亭(今江苏松江)人。哲宗元符中为武康令。词存《乐府雅词》中,《全宋词》收其词九首。词风雄浑雅健。

帝台春

李甲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1]。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无力。忆得盈盈拾翠侣[2],共携赏、凤城寒食[3]。到今来,海角逢春,天涯为客。愁旋释[4],还似织;泪暗拭,又偷滴。谩伫立[5],遍倚危阑,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拼则而今已拼了[6],忘则怎生便忘得[7]。又还问鳞鸿[8],试重寻消息。

【注释】[1]萋萋:草茂盛的样子。陌:田间的土埂、小路。南北方向的叫“阡”,东西方向的叫“陌”。[2]盈盈:年轻女子的娇美风姿。拾翠侣:巧遇同游的年轻女子。[3]凤城:都城汴京。寒食:寒食节。[4]旋:刚才,刚刚。[5]谩:空自地,白白地。[6]拼:割舍。[7]怎生:怎么能够。[8]鳞鸿:鱼雁。古人有鱼雁传书的说法。

【鉴赏】此篇是一首借春景写伤离隔绝之情的作品,仅此一点便不同于一般的伤春寄情之作。上阕由景入情叙事,下阕绝少写景,直抒其情,依然质朴精炼,感人极深。

上阕第一句即写眼前所见春景:芳草萋萋,绿遍山野。这是以春景起兴。茂盛的春草与词人心中的离情苦恨不谋而合,同样无边无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描写的正是此情此景。紧接着,作者由寓情于景描写春草转而遗貌取神描绘花絮,摈弃了春花柳絮撩人愁思的写法,而是直接描绘一种神韵:它们“也知春愁”,所以悠然飘落之中又有一种“无力”的轻愁。花也人也,人的苦情之状毕现眼前。“忆得”几句交代了作者伤春的具体原因。《东京梦华录》这样描绘汴京的寒食节:“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圃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当年的巧遇欢聚与而今日的只身飘泊天涯两相对照,叹良辰不再佳人难遇,感伤备至,能不忆往昔?

下阕第一句则写作者在追忆之中的情状。四个三字句,句短韵密,语促情深,读来如急雨催花发,散珠落玉盘,韵味凄楚无穷,比“剪不断,理还乱”的空自感叹更有感染力。俞陛云在《五代词选释》中这样说道:“论情致则宛若游丝,论笔力则劲如屈铁。”作者在强烈的孤寂愁苦之情的驱使下登高远望,所见“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拼则”几句对仗工稳,语极浅白,情却真挚:已经拼命割舍却怎么也割舍不掉,难以忘怀之下只有“试重寻消息”了。作者用俗俚之语却充分描绘出了理智与情感相融合,放弃与追求、希望与失望相反复,欲求不得欲罢不能的矛盾痛苦。情感抒发的细腻丰富、凄楚动人,自然显露出作者执着忠贞的品格。

赵令畤(1051—1134)初字景贶,改字德麟,自号聊复翁。太祖次子燕王德昭玄孙。哲宗元祜六年(1091)签书颖州公事,与知州苏轼友善。后坐元祐党籍,被废十年。绍兴初袭封安定郡王。有赵万里辑《聊复集》词一卷。

蝶恋花

赵令畤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1]。尽日沉烟香一缕[2],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注释】[1]啼痕:形容杏花上的雨迹像啼哭的泪痕。[2]沉烟:指点燃的沉香。沉香,植物名,木材可作熏香料,又叫沉水香。

【鉴赏】此词写闺中情,大约作于宁远军承宣使任上。

上阕惜花伤春。“欲减”三句,将一个楚楚动人的少妇形象展现在暮春时节的庭院里。时令虽已暮春,但天气还有一丝丝的微凉、想减罗衣而又畏寒这一细节,将气候的无常、少妇的娇怯和心情的无奈均呈现出来。珠帘垂挂,人躲在闺房深深处,这既紧承前面所写畏寒,又使妙龄少妇在珠帘的掩映之后,平添许多若隐若现的美感。“红杏”一句,反用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诗句。此时,红杏不是正当浓春盛开枝头,而是想象中暮春时节凋零飘落。惜花之情,问话中神情可见。“啼痕”一句,言淋雨的花瓣如花啼哭的泪痕,只恨清明时节雨打落花,残红坠地。此处,恨的主体可以理解为伤春之人,也可以理解为飘零之花。人所以伤春,是因为残红飘零引发了自己的联想。闺中少妇正如这枝头的花朵,经不起雨打风吹,伤春即是伤己。花瓣如泪,而闺中少妇也随着这如泪花瓣的飘落而自伤落泪。

下阕写怀人愁绪。袅袅上升的一缕沉香,正如人之思绪,飘忽不定而又连绵不绝。同时,居室的雅洁,主人的幽情,都从“尽日沉烟香一缕”表现出来。“尽日”一词,似乎是室中之人烦闷不耐的自言自语。“宿酒醒迟”,与前面“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互相呼应,将满怀愁绪之人的慵倦烦闷之状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恼破春情绪”一句,直接点明人之心情。昨夜因为恼春,借酒消愁却不胜酒力,第二天迟迟醒来却见一幅残春景象而更生烦恼。“飞燕”一句,于无可排遣之地,将无端恼怨怪罪到飞燕身上,怨它错传信息,致使帘内之人误以为夫君即将归家而空自欢喜,何况是“又”一次误解归信。结句以“小屏风”上之景结其思念夫君之情。西江路,是指广西苍梧一带之西江,恰好是词人当时任所之地。注目图上西江路的细节,正是对远在西江之人的绵绵思念,感情真挚,结句悠远。

蝶恋花

赵令畤

卷絮风头寒欲尽[1],坠粉飘香,日日红成阵[2]。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3]。恼乱横波秋一寸[4],斜阳只与黄昏近。

【注释】[1]卷絮:指纷飞的柳絮。[2]红成阵:形容落花满地。红,落花。[3]双鱼信:双鲤鱼传送书信。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4]横波:美目眼神流动的样子。一寸:方寸,指心。

【鉴赏】此词写闺中女子伤春怀人。

上阕一开篇,作者首先叙述了一个柳絮纷飞、落红成阵的暮春景象。此时寒意将去未去,正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的时候。但见春风吹得柳絮漫天飞舞,花儿落英缤纷。“坠粉飘香”一句,将万紫千红都囊括其中,极为凝练地描写了飞花飘坠时姿态、色泽之美和沁人心脾的幽香。“日日红成阵”一句,极言落花之多,而加以“日日”一词,可见飞絮落花,已非止一日,也许已快飘零殆尽。伤春之意,从暮春景象的描写透露出来的。“新酒”两句,以互文笔法转写伤春人之酒困春恨。意为今春和前春一样,日添新酒以借酒消愁,只有更增酒困,哪能减去春恨呢?这高度概括出思妇年年伤春,年年愁困,年年借酒消愁,却只能一次次“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愁闷境地。

下阕写思人不归盼信无踪的烦恼与忧愁。“蝶去”一句,突发奇想,在万般无奈中试图向蝴蝶、黄莺追问消息。蝴蝶、黄莺,在古典文化中多与情爱相关,作者选取此一意象,既是应和暮春时景,又将上阕惜春伤春之情与情爱受阻、青春空耗联系起来。“隔水高楼”一句,从“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化出。一个极富形象性的意象,描画出主人公翘首盼望的姿态以及似乎咫尺却天涯相隔的内心感受。“双鱼信”指书信,古代放书信的函用两块木板制成,一底一盖,刻成鱼形。此处,高楼中人望尽天涯路,也不见所期待的书信到来稍慰相思之苦。一个“断”字,将思妇春愁推至极端。“恼乱”一句,细致描写酒困春恨中人的眼波流动之状,极写人目乱神迷的悲愁。而触目所及,既无人,也无信,只有斜阳西下,又一个黄昏来临。

全词景中含情,语言精练,情蕴深婉,颇具神韵。

清平乐

赵令畤

春风依旧,著意隋堤柳[1]。搓得鹅儿黄欲就[2],天气清明时候。去年紫陌青门[3],今宵雨魄云魂[5]。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注释】[1]隋堤柳:指隋炀帝时沿通济渠、邗沟河岸所植的柳树。[2]“搓得”句:言春风为隋堤柳树染上了鹅黄色。[3]紫陌青门:指冶游之所。紫陌,指京师郊外的道路。青门,原指汉长安城东南门,因其为青色,俗呼为青门。此指帝京城门。[4]雨魄云魂:比喻羁旅漂泊,行踪不定。

【鉴赏】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认为此词为刘弇伤悼爱妾所作,但通行本大都将它归入赵令畤名下,认为该词写景伤怀,此从后说。

上阕写清明时风景。“春风依旧”一句,统领全篇,将所有景物笼罩在骀荡宜人的春风中,也为下阕抒发物是人非之感进行铺垫。“著意隋堤柳”一句,将绕堤而植的青青垂柳叙述出来的同时,更将春风拟人化,似乎春风对柳枝是如此的多情,竟似痴恋者尽心着意地爱抚着隋堤柳丝。物的多情正是词人多情的表现,更反衬出人多情反被无情恼的处境,为下文的落魄伤神埋下了伏笔。“搓得”一句,细写春风对柳枝的着意。春风轻轻地吹拂着柳枝,将它吹得生出了可爱的鹅黄色的嫩叶。这是一派多么宜人明丽的春光啊。“天气清明时候”,词人面对这样的美景,忍不住赞美。而在这脱口赞颂的背后,又隐含了多少感慨神伤。

同类推荐
  • 寻找卡拉

    寻找卡拉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它象征性地概括了二十几年前或十几年前确实发生过的文化现象。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期,那也是短篇小说的“黄金时期”。那时的文学期刊包括诗刊,都办得蒸蒸日上,红红火火。“文学热”是那个时期的时代特征。改革大潮一浪接一浪,生活的道路越来越宽广,各路人马纷纷“下海”,一些诗人、作家也耐不住“万元户”的诱惑。潮流变了,“文学”不再是热点,多数期刊的发行量每况愈下,一些报纸的文学副刊也被砍去,代之以流行的时尚娱乐和衣食住行的专刊、专栏。为了生存,许多刊物改为时尚杂志、实用杂志,或者改版内面何小学生或中学生的杂志。
  • 大洋洲文学研究(第4辑)

    大洋洲文学研究(第4辑)

    本书系安徽大学大洋洲文学研究所所编“大洋洲文学研究”系列的第4辑,汇集了国内外大洋洲文学研究者的最新成果,内容涉及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太平洋岛国的主要作家和作品。书中所收研究文章均为国内外知名学者最新力作,对大洋洲文学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强调理论观照、审美鉴赏与批评分析的有机结合。
  • 陶渊明搜神传奇

    陶渊明搜神传奇

    《陶渊明搜神传奇》写的是隐居九江的陶渊明,不畏艰险,远足西安县(今武宁),搜神探奇,并以武陵崖为原型,写出了千古名篇《桃花源记》。作品以西安古县美丽的山水为背景,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传说娓娓道来,仿佛是一幅疏淡别致的山水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
  • 鲁迅的青年时代

    鲁迅的青年时代

    《鲁迅的青年时代》是一本关于鲁迅文学修养的回顾和总结,它集中描述了鲁迅前三十年的人生经历和文学思考,尤其是其青年时期的学习情况,这些被周作人统称为:文学创作的“始基”。在这一阶段中,鲁迅求学态度的转变过程也就是其文学创作从稚嫩渐趋于成熟的过程。
  • 田庄台事情:辽河水道文明纪实

    田庄台事情:辽河水道文明纪实

    《田庄台事情》一书通过对古镇田庄台数世纪际遇浮沉的人文追述,再现了辽河水道文明的形成及其变迁,以及这种变迁给沿河城镇带来的历史性恩宠与冷落;折射了水道文明向铁路文明的过渡,给那些特定历史时空中的人,所带来的冲击和运际改变。这些改变发生在业已流逝的时光中,却仍于今时今日的古镇街巷及其民风里,有着鲜明的呈现。
热门推荐
  • 南夏林寒

    南夏林寒

    前世,她拼尽全力的要远离他,只为可以与他的弟弟双宿双飞,谁知,刚与他解除婚约,她就被人追杀,看着自己的身边人一个又一个地死去,然后自己爱的人和闺蜜欲杀她而后快,她的心冷了,生死攸关之际,是他挺身而出替她死去,她也明白了他的心意……重获新生,她回到十九岁将与他退婚的时间,她发誓一定要好好爱他,与他白头偕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最强炼器师之凌破九霄

    最强炼器师之凌破九霄

    万物归一,炼为一器。器动云霄,武动万界,执掌天地!看天星少年,如何在危机四伏的暗中蛰伏,伺机而动。世界的天平随之开始颤动...破天地,凌九霄,是为...凌霄
  • 仙武寰宇

    仙武寰宇

    钟小凡,一个带着传国玉玺穿越的重宝猎人。武道世界,我来修仙。至尊路,血骨埋、一路斩皇室、乱沧海、战玄黄、逆九州,打破世界封锁,独尊无限星空,顺我者生,逆我者亡!书友群:324718555
  • 混血天狐

    混血天狐

    新书《我要做个好血族》已经发布!希望各位兄弟姐妹们,多多支持小紫,为我加油打气,给我前行的动力!
  •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呼兰河传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呼兰河传

    本书收录了萧红经典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呼兰河传》及七篇短篇小说。《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式”小说,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的童年生活为线索,再现了20世纪20年代一座东北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此外,本书收录的短篇小说也不容错过,充满沧桑感的文字描摹着生活在旧社会的中国人的悲凄命运。萧红的作品颇具个性,看似随意的文风中,蕴含着深沉浓厚的感情,堪称杰作。
  • 痞贱皇妃之玩转后宫

    痞贱皇妃之玩转后宫

    穿越孤女,半路捡个妈,野丫头一入相府摇身一变成千金小姐。从僻远小镇一路杀到京城,看小狐狸如何扮猪吃老虎,扭转她与母亲在相府的尴尬地位。他,天之骄子,一国之君,只一眼就看穿了她所有的计谋与伪装,是配合演出?还是斗智斗勇?这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看最终到底鹿死谁手······
  • 神殒纪元

    神殒纪元

    “神”,冠有着过去神话神祇名讳的疯狂事物;“人类”,脆弱无力地生物,在神绝对的力量面前,无法挣扎上半分,越来越多的人在疯狂中化身为神,不断地挤压着人类的生存空间。在公元纪年的末期,两次大型的神引发的灾难,将已经超越百亿的人类仅剩不足十亿苟延残喘。新的纪年历法随着人类的存活而被启用,指针接近在第一个百年之际,神的抬头,人类再度面临于绝望之中。然而就算是那样的时代,希望的光辉仍然出现在了天际,如同流星那般划过。对,这正是疯狂而又绝望的时代;对,那正是短暂而又划破夜幕的希望光辉;这正是神殒纪元,那正是苏星极。
  • 格林深处

    格林深处

    所有古老的文明都有一个通病,总是把真相讲成童话。
  • 让课堂充满幽默

    让课堂充满幽默

    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幽默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包括从幽默教育的理论修养到各具体学科课堂教学的机智应变,并提供了许多可供直接引用的幽默素材撷英。本书案例丰富、幽默风趣,可悦读,可操作,可模仿,可会心一笑,可掩卷深思,是新教师自我提升的案头书、教学艺术培训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