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4200000002

第2章 成语概说

成语是我国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习的,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例如:“千钧一发、勇往直前、坐井观天、实事求是、诲人不倦、经年累月、缘木求鱼、七手八脚。”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诗文中压缩而成的词组,还有来自人们口里常说的习用语。有些意义从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从字面上则不易理解,特别是典故型的。如“乐不思蜀”“安步当车”“草木皆兵”之类,在汉语成语里占有一定的比例。汉语历史悠久,成语特别多,这也是汉语的一个特点。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具有意义的整体性。成语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具有结构的凝固性。其形式以四字格居多,也有少量三字格和多字格。如“莫须有”“闭门羹”“迅雷不及掩耳”“醉翁之意不在酒”等等。

成语绝大多数是由四个字组成的,所以有些人往往把由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尤其是文言色彩比较浓厚的普通词组,误看做成语。我们应当注意,凡是一个词组里的词可以替换的,就应该把它看做普通词组。例如“根本改变”这个词组,也可以改为“彻底改变”“基本改变”或“大大改变”;又如“密切合作”这个词组,可以改为“紧密合作”;“肆意挥霍”,可以改为“任意挥霍”或“随意挥霍”。这几个词组改了以后,并不影响意义,像这样可以自由改动的词组,都是普通词组。

至于成语,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组成成语的词,一般不能用其他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来替换。例如“虎口余生”这个成语,就不能改为“狼口余生”“豹口余生”或“虎嘴余生”;“任重道远”,也不能变更为“道远任重”“任重路远”或“任重又道远”,等等。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感情色彩。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它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对比以及加重的措辞方法。所以我们在使用成语的时候也要多加注意。

例如“盲人瞎马”这个成语出自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排调》,原文为:“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故事讲述的是:东晋时,桓玄、殷仲堪和顾恺之聚在一起做一个文字游戏,即比试谁说的话更惊险。桓玄首先说:“矛头淅米剑为炊。”意思是用长矛的尖头淘米,用剑烧火做饭。殷仲堪接着说:“百岁老翁攀枯枝。”意思是说一个百岁的老头悬挂在一根干枯的树枝上,自然很危险。这时有人接着说了一句:“井上辘轳卧婴儿。”说井台上的辘轳上睡着一个婴儿,似乎更险。顾恺之说:“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意思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骑着一匹瞎马,半夜三更,走在深水池的旁边。一只眼睛失明的殷仲堪听后吓了一跳,脱口而出:“这太可怕了!”

后人便把“盲人骑瞎马”简化成“盲人瞎马”,比喻瞎撞乱闯,非常危险。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四件事都形容危险,为什么却只有“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成为大家所熟知的成语,而“矛头淅米剑为炊”“百岁老翁攀枯枝”“井上辘轳卧婴儿”都没有成为成语?原因是“盲人骑瞎马”不仅形象、生动,而且音律和谐,并能演化成固定简洁的形式,故为人们喜闻乐用,而其余三个却没有这种特点和基础,因而不能演化为成语。

成语具有形式整齐、音律和谐、源远流长的特征,在结构上具有凝固性,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

成语最突出的特征是由四个音节构成的成语占绝大多数。就以流行较广的《现代汉语成语词典》(增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为例统计,该词典共收成语八千七百条,其中四字格成语八千四百二十条。可以说,四音节形式是成语区别于熟语中的其他成员(如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的一个显著标志。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具有音乐美,成语突出地表现了汉语的这一特点。其音律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成语的四个音节大多是两两相对,匀称整齐,节奏鲜明。其二,平仄相间,音调高低起伏,具有旋律美。例如:“山清水秀、行云流水、豁然开朗、侃侃而谈。”

成语的第二个特征是源远流长。源远指成语沿用的历史性,例如:成语“有恃无恐”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室如悬磬,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沿用历史了。“背水一战”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至今也已两千余年。“捕风捉影”最早出现在宋朝朱熹的《朱子全书学一》,“两面三刀”最早出于元曲《灰阑记》,“南腔北调”最早出现在清朝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这些成语都有一二百年甚至八九百年的沿用历史了。

流长指成语使用上的社会性。成语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在书面或口头上广泛使用。像一些来自古诗词中的成语,它们是从不同时代的诗词中截取的原文,因为它们或寓意深刻,或形象生动,是全诗的警句、名句,被人民群众喜爱,广为使用和传诵,得以流传。例如“春风得意”“平分秋色”“山雨欲来风满楼”“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

第三个特征是在结构上的凝固性。成语的结构形式一般是定型的、凝固的。它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或抽换、增减其中的成分。例如,不能把“欢天喜地”改为“欢天笑地”,也不能把“南腔北调”说成“东腔西调”,不能把“狼狈为奸”增添为“狼狈而为奸”,同样,“患得患失”减缩为“患得失”也是不允许的。从结构关系来看,也是不能任意变动的。比如“愚公移山”的内部结构是主谓关系,“重见天日”是动宾关系。这种结构关系一经固定,便不能随意更动。不能把“愚公移山”改成“移山愚公”,也不能把“重见天日”改成“天日重见”。

为什么成语的结构成分和结构关系不允许任意变动呢?这是因为成语是在长期使用中逐渐形成的,它是“约定俗成”的产物,一经定型就有了一个规范的固定的形式。例如“抱头鼠窜”“鼠目寸光”“胆小如鼠”等成语反映了人们对老鼠的厌恶心理,若将其中的鼠改为“兔”“龟”等,不符合人们的心理习惯。再如“四通八达”曾有过“四通五达”“七通八达”的说法,但最后定型为“四通八达”,这就不能任意变更了。如果加以变更,只会造成使用上的混乱。而且,改变了成分和结构关系,还会造成词义上的混乱。例如“病入膏肓”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这则成语和它概括的意义之间的联系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如果把“病入膏肓”改成“病入心脏”“病入脑髓”,必然会造成意义上的混乱。

第四个特征是在意义上的整体性。成语在表意上与一般固定短语不同,它的意义往往并非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以整体来表达特定意义的。这就是说,要透过字面的意义来深入领会成语的意义。

例如,“高山流水”不是高山上的流水,或高山和流水,实际含义是比喻知己或知音。故事出自《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故事大意是: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鉴赏音乐。伯牙弹奏表现高山的乐曲,钟子期说:“好啊!你的心志就像那巍峨崇高的泰山!”伯牙弹奏表现流水的乐曲,钟子期说:“好啊!你的心志就像那奔腾浩荡的江河!”无论伯牙弹奏什么,钟子期都听得出他的音乐所寄托的思想感情。人们便用这个成语来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再如,“胸有成竹”的意义也不是“肚子里有现成的竹子”。

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以画竹远近闻名。其妙诀在哪里呢?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风雨,他经常去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日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特点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他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当人们赞扬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他写过一首诗赞扬文同,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做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就真的出现过某翻译人员把它翻译成“肚子里有一根竹子”的笑话。

可见,成语的意义一般具有双层性,表面意义的作用仅仅是以其形象性来体现成语的实际含义。成语的这个特点是一般固定短语所不具备的。

成语大多言近旨远,或蕴涵深刻的哲理,或表达一种深刻的思想。例如“滴水穿石、唇亡齿寒、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物极必反、相反相成、欲速则不达”等。使用成语有助于表达透辟精当,含蓄而深刻,加强语言的表现力。

同类推荐
  • 关公为什么这样红:关公文化精神新解

    关公为什么这样红:关公文化精神新解

    《关公为什么这样红——修崃荣谈关公文化精神》依托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胡小伟的研究成果,重点解读了关公“惟正是忠为正而义”的正义观,辨正了“大意失荆州”传统说法,阐释了弘扬关公文化的当代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作者认为,关羽死后逐步被神化,最终成为“武圣”,这是人民的最终选择,也是关羽践行孟子所说的“大丈夫”精神的必然结果。关公信仰作为全世界华人的共同信仰,具有“圆融儒释道,覆盖多民族,连通港澳台,护佑全华人”的力量,应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予以大力弘扬。
  • 知堂两梦抄(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知堂两梦抄(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这个选本和坊间流行的其他选本所选篇目,几乎无一篇同者。周作人在传统中找到了他所称的“中国思想界之三盏灯火”——汉代王充,明代李贽,清代俞正燮,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疾虚妄、爱真实”,并由此上溯到墨子、颜回、大禹,梳理出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承系统。本书清晰地呈现了这个思想体系。
  •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

    本书于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19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历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为回忆散文。该书以文采飞扬、知识丰厚、见解独到备受万千读者喜爱。由此开创“历史大散文”一代文风,令世人重拾中华文化价值。
  • 西欧文明(上)

    西欧文明(上)

    西欧文明是整个西方文明(包括西欧、北美、澳、新等地域文明)的源头。不了解西欧文明,就无从理解和把握全部西方文明的历史和实质。本书以丰富的资料和深刻的阐发与分析,给读者生动展现了西欧的古典文明、中世纪文明、文艺复兴文明、近代文明和现代文明。
  •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热门推荐
  • 高冷老公偷吻99次

    高冷老公偷吻99次

    她本是高高在上的一代天后,却因信错人,爱错人而被推向了万丈深渊。好闺蜜的算计,男朋友的背叛,将她一步一步推向死亡。五脏六腑全破裂,一肚子的血水,全身被炸烂,疼,钻心的疼。“我愿用一辈子不再爱任何一个人换来重生,将你们这对狗男女碎尸万段。”她发下毒誓,血契换来重生。步步为营,千般算尽,将害死自己的奸夫淫妇全部铲除。人人敬畏她,怕她,认为她是嗜血狂魔。偏偏有人爱她,护她,宠她,如天上皎月,而她却无力再爱上任何一个人。这一切到底是爱,是算计,是无奈,还是劫数?
  • 尖峰infinite

    尖峰infinite

    AI智械元年,幸存者被智械和生化生物不断掠杀,面对无望的世界,移动城市高雷的最高统领创造尖峰小队向造成这次灾难的罪魁祸首发起挑战。智械主脑与生化变异的战争一触即发!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赫亚斯尔

    赫亚斯尔

    讲述了一个势力的诞生和存续的微不足道的故事。
  • 再战荣耀之巅

    再战荣耀之巅

    曾经的一代教科书之父全职高手君莫笑。因为年纪渐渐地大了,不得不离开荣耀战场。接下来给会继续接住兴欣战队这面旗帜再战荣耀之巅。
  • 从神话走向文明

    从神话走向文明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重视孩子的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也日渐回归。迄今为止,大陆尚未有一套完整的融会历史、地理、文学、哲学、旅行等多层面、多角度、贴近生活的历史故事书籍。这套《不一样的中国历史故事》有着填补大陆出版业空白的意义。本套书计划用二十卷左右讲完中国通史,每卷8万字左右,大约历时三年,目前已完成前六卷,作为第一辑先期出版。
  • 任务是王爷爱上我

    任务是王爷爱上我

    网红大大一朝穿越,竟发现自身带有任务。什么?任务是要穿越后见到的第一个男人爱上自己,完成任务方可回到二十一世纪……可眼前这个冷漠的绝世美男是怎么回事……要他爱上自己……?注意,前方任务艰巨,唯有脸皮厚方可过关……甜,甜,甜,甜文。
  • 死亡聚会

    死亡聚会

    一次普通的交友聚会,结果意外的死了一大批人,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 三国最强软饭王

    三国最强软饭王

    这是一个穿越到三国时代的故事。这也是一个甩手掌柜征战天下的故事。这还是一个卑鄙无耻的只知道抱自己媳妇大腿而发家致富的故事!
  • T. Tembarom

    T. Tembaro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