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4600000005

第5章 应天谋士(1)

与刘基同时接受朱元璋聘请的还有宋濂、章溢、叶琛三人,此三人加上刘基号称“浙东四贤”。其他三人已经先行抵达金华,专候刘基到来相聚,然后再北上赴应天。四人会齐后,由朱元璋的部将胡大海亲自护送去应天。四人到达应天后,受到最隆重的接待。随后,朱元璋便亲自登门求教天下大势。相见之后,朱元璋提出自己的意图,以天下事相问,宋濂等三人依次谈了自己的看法。刘基最后陈述了他的时务十八策,朱元璋听罢大喜,赞叹不已,认为自己是汉高祖得到张良,刘备遇到诸葛亮。此后,朱元璋便把刘基当做自己的第一谋士,而刘基也倾心辅佐。

刘基来到应天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为朱元璋规划他夺取天下的征伐大计。据说有一天,刘基去见朱元璋,正赶上他在吃饭,朱元璋便要刘基以吃饭的筷子为题赋诗一首。刘基才思敏捷,随即口占两句“一对湘江玉并春,二妃曾洒泪斑痕”。朱元璋听罢,面露不屑之意,认为此诗秀才气太重,紧接着刘基又吟两句“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留侯一借间”。朱元璋听罢大喜,留侯就是汉朝开国第一谋士张良,而朱元璋与汉高祖刘邦一样,都是起自布衣的农民起义者,朱元璋又处处与汉高祖相比,如今他得到了自己的张良,怎么能不高兴?从此他对刘基大加信用,而刘基也确实起到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军师的作用。

成为朱元璋的谋士之后,刘基为他规划了以后发展的蓝图。刘基认为,要夺取天下,必须先剪灭江南群雄,方可北上灭元。元朝各路官军个个心怀鬼胎,只知道保存自己的实力,不会南下进攻。而江南群雄中,他主张先灭势力最强的陈友谅,后取张士诚,再次是方国珍,福建和广东的割据势力可以传檄而定。他劝说朱元璋,陈友谅野心勃勃,且地广兵强,然而此人挟持君上,专权欺主,而且国内民心不附,将士离心,虽然外表强盛,但实际很虚弱。这就好比要擒获猛兽,就要先擒住最凶猛的,其他的就会胆战心惊,也就很容易擒获了。而且灭掉陈友谅可以得到大片土地,又可以壮大自己的实力,为北上攻元打下基础。等到攻灭陈友谅之后,再取张士诚就易如反掌。张士诚这个人没有远大的志向,在进攻陈友谅的过程中,他只会据地自保,而不会发兵与陈友谅夹攻,这样就可以很轻松地灭掉张士诚。陈友谅和张士诚既平,其余之人不过数月就可以拿下。南方平定后,再挥师北上,攻取大都,席卷中原,此后出兵川蜀,则天下平定,帝业可成。刘基的一番论述确实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令朱元璋茅塞顿开。他决定采纳刘基的计策,先攻灭陈友谅,再取张士诚。这样,朱元璋在全面胜利的道路上迈出了举足轻重的一步。

而此时的陈友谅,势力也正迅速壮大。他既有问鼎天下的实力,也有逐鹿中原的野心。至正十八年,陈友谅连续占领安庆、洪都、抚州、吉安、建昌、赣州,并且分兵出福建,取得邵武等地,声势大振。至正十九年,陈友谅挟其主天完皇帝徐寿辉至江州,骄横无比,自称汉王,置官署,封群臣,诛赏任自为之,丝毫不把自己的皇帝放在眼里。朱元璋要想吞并天下,就必然与他发生冲突。两雄相争,难免一战,且彼此必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至正二十年五月,陈友谅因池州战败,亲率大军进攻朱元璋。汉军进攻应天门户——太平。因寡不敌众,守将花云力战不屈而死。著名的京剧曲目《战太平》便由此而来。陈友谅占领太平,前锋直抵采石矶,此时他认为取应天如探囊取物,便想自立为帝,完成他的皇帝梦。有此想法,他便欲弑主。经过一番准备后,陈友谅以奏事为名面见天完皇帝徐寿辉,暗命卫士以铁锤猛击徐寿辉头部,然后以皇帝暴疾而崩布告军中。杀掉皇帝后,陈友谅消除了称帝的最后障碍,便于采石矶的五通庙称帝自立,行即位礼,国号汉,以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张定边为太尉,并屯重兵于采石,遣使约张士诚夹攻朱元璋,一时应天大震。

应天城内的朱元璋闻听此信,确实大出意外,陈友谅大兵已至采石,兵锋直指应天。朱元璋问计于文武,文官武将各执一词,有人主张投降以保全实力,有人主张退保钟山等待寻求有利战机,有人提出决一死战。这时只有刚刚出山的刘基默不作声,静静地听着诸将的议论。朱元璋听了诸将的意见,一时也拿不定主意,见刘基一直沉默不语,便请刘基入内室问计。刘基来到内室后,斩钉截铁地对朱元璋说:“先斩杀主张投降和退保钟山的人,才可以破敌。”朱元璋立即向他询问破敌之策。刘基徐徐说道:“陈友谅杀害他的君主,自己篡权称帝,骄横无比,他内心一直没有忘记吞并我们。如今他气势汹汹,率大军占领太平,顺江东下,这是在向我们示威,逼迫我们退让。我们坚决不能让他得逞,只有抵抗到底这一条路。”然后刘基接着说:“陈友谅虽然兵将强悍,但是他们千里行军来进犯我们,将士必然疲惫不堪,这是他的一个不利条件;陈友谅杀害自己的皇帝来进犯我们,这是不义之举,不得民心,这又是一个不利条件。而我们后发制人,以逸待劳,等他的大军深入后,我们布置伏兵进攻,必胜无疑。这一场战役对我们意义重大,不可轻视啊。”朱元璋本来就不满诸将的意见,听了刘基的话,正中下怀,更坚定了他抗击的决心。于是他采纳刘基的计策调兵遣将,做好了迎战准备。他急调徐达和常遇春立即自池州返回应天听候调遣;驰谕胡大海率军进攻信州,以此来牵制陈友谅的后路;又授计康茂才,以诈降引诱陈友谅向应天进攻;冯国胜等率五翼军埋伏于石灰山(即幕府山)一侧;徐达回来后伏兵于南门外;杨璟驻兵于大胜港;张德胜与朱虎率水师出龙江关外,策应诸路;朱元璋本人亲自在卢龙山督战。并约定信号,发现敌军举红旗,举黄旗时则伏兵齐出,四面进攻。一切准备就绪,单等陈友谅进攻了。

果然,陈友谅在称帝之后便迫不及待地要夺下应天,一统江南。此时他的旧相识康茂才约定作内应攻破应天,陈友谅闻听大喜,相信了康茂才的话。他亲率大军自采石矶来取应天。他的大军来到应天城外时,没有发现自己的内应,心里怀疑中计,但自恃兵力强盛,便继续前进,慢慢地进入了朱元璋的埋伏圈。此时,朱元璋军中已经举起红旗,单等陈友谅完全进入埋伏圈。陈友谅大军果然进入伏兵之处,朱元璋军中黄旗举起,伏兵四出。此时,大江之中,朱元璋的水师也出来助战,陈友谅顾此失彼,面对朱元璋的埋伏束手无策。此时,原约定来援的陈友谅的五弟也败于龙江。无奈之下,陈友谅只得弃大军,自己乘小船逃回江州老巢。采石一战,朱元璋大获全胜,稳定了应天根据地。采石大战,可以说是刘基归顺朱元璋之后的第一次亮相,无论是战前力主迎敌,还是战中为朱元璋出谋划策,都显示了刘基的非凡魄力和智慧以及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这次战役的大获全胜巩固了朱元璋的应天根据地,这对朱元璋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刘基日益受到朱元璋的赏识和信任,在军中的威望也日益提高。战斗结束后,朱元璋要用克敌之赏来奖赏刘基,刘基却坚辞不受,这更赢得了诸将的尊敬与信任。

采石之战后,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执行刘基的征伐策略,亲自率领徐达和常遇春等大将,在刘基的陪同下,进攻陈友谅。在刘基的谋划下,大军一路夺安庆,取江州,直逼洪都。就在攻取洪都的关键时刻,刘基的老母病故。依照封建礼法,父母身故,做儿子的应该回家守孝三年,以尽人子之道。此时的刘基听到这个消息,可以说是悲痛万分,老母身故,抱恨终天,恨不得立即回家为母亲守制。但是,洪都城旦夕可下,朱元璋又离不开他。刚刚出山,便要离去,他的心中确实矛盾万分,去还是留是个很难的抉择。朱元璋似乎明白刘基的心思,在这进攻洪都的关键时刻,他的确不愿刘基离开,一旦刘基离去,这战争如何进行,战争的胜负也难以预料。朱元璋决定亲自写慰书给刘基,文章写得恳切动人,刘基阅罢,深为感动,他决定留在军中。终于,在刘基的帮助下,大军夺得汉国的门户洪都。夺下洪都后,朱元璋在著名的滕王阁大摆庆功宴,诸将皆开怀畅饮,以庆祝胜利。只有刘基一人内心悲痛万分,老母归天,自己却无法回家为母守孝,实在是不孝之极。在这种情况下,刘基提出要回家葬母。此时洪都城已经攻下,形势有利于朱元璋,他提出这个要求,朱元璋便答应了他,批准他回家葬母。

大军凯旋之日,刘基回家为母奔丧。葬母之后,刘基依例守制三年。此时他虽然身在青田,却心在应天,时时不忘他为朱元璋设计的征伐大计。而朱元璋在刘基走后,就好像没了主心骨一样,凡事都不敢果断地做出决定,深怕自己的决策不妥,以致坏了大事。由此不难看出,刘基对于朱元璋是多么重要。刘基也的确称得上是朱元璋军中运筹帷幄、举足轻重的人物,是朱元璋的股肱重臣。在刘基守制的一年多里,朱元璋一再写信向刘基询问军国大计,刘基则逐条分析,给出答复,总使朱元璋感到满意。刘基确实是一位杰出的战术家,他运筹帷幄,几乎每谋必中,难怪诸将对他倍加叹服,朱元璋更是倚如腹心,几乎是言听计从。此时朱元璋更感到刘基不在的空虚,虽然可以用书信求教军国大事,但是毕竟路途遥远,缓不济急,对一些重要军情不能够及时拿出对策,这给朱元璋带来很大不便,因此他派人敦请刘基早回应天。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朱元璋又一次派人送信给刘基,信中表达了朱元璋对刘基的期盼,希望他早日返回应天。信中每一个字、每句话,都反映了朱元璋对刘基的信任与依赖,反映了朱元璋因为刘基不在身边,对军政大事拿不定主意的那种焦急心情。刘基终于被朱元璋的诚意所打动,为了不辜负朱元璋的一片盛情,刘基提前结束守制,返回应天。刘基回到应天以后,朱元璋更加信任他,继续他征伐四方、一统海内的大业。

朱元璋在此时虽然占据应天,但是名义上仍然是龙凤政权的属臣。此时龙凤皇帝韩林儿已经在元军的进攻下失去东都汴梁(今开封),退保安丰,形势岌岌可危。而这个时候龙凤朝廷的丞相、农民起义军领袖刘福通也已遇害,元朝大军包围安丰。小明王韩林儿无计可施,日夜啼哭,只得派人赴应天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作为小明王所封的江南行省平章事、吴国公,有义不容辞的救护责任,再说这样也可以获得救主的美名。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朱元璋拒绝了刘基的建议,亲率大军迎小明王于滁州,供奉甚厚。而此时陈友谅一刻也没有忘记采石之战的耻辱。为了一雪前耻,夺回洪都,陈友谅趁朱元璋救韩林儿之际,亲率大军来攻洪都。这就引发了吴汉双方决定性的战役——鄱阳湖大战。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陈友谅起倾国之兵来取洪都。陈友谅的水师,有巨舰百余艘,号称“楼船”,大的可容三千人,小的也可容两千人。陈友谅自以为必胜,载着百官家小,空国而来,大军号称六十万,于当年的四月二十三日直抵洪都城下,拉开了这场大战的序幕。洪都守将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亲侄子,一面率军奋力抵抗,一面派人赴应天求救。

同类推荐
  • 风雪多瑙河

    风雪多瑙河

    他不是冒险家,却有着冒险家的无惧;他不是侠客,却有着侠客的肝胆;他不是慈善家,却有着慈善家的爱心。这就是欧洲著名侨领张曼新的真实写照。这部长篇传记,运用独具特色的艺术架构和表现手法,浓墨重彩而又生动地再现了九十年代初张曼新挈妇携子勇闯东欧以及他出国前后种种奇特的生活遭际和天方夜谭般的传奇。本书,将带给您一个充满独特情感世界的精神领域!
  • 营国巨商:吕不韦

    营国巨商:吕不韦

    《营国巨商——吕不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棠棣之殇:曹植传

    棠棣之殇:曹植传

    才高八斗,诗成七步,谁人不识曹子建?然而人生定位上的错谬,使文才陷入政争,*终酿成一代英才的悲剧。作者将传主置诸三国时期宏大的时代背景之中,置诸曹氏父子特殊而微妙的关系之中,以蘸满感情的笔触,抒写传主嵚崟磊落的人生。——文史专家郭启宏作者以近乎抒情性的文笔,传写曹植的悲情性人生。诡秘的历史风云、险恶的环境命运,将置身其中的曹植表现得真切生动;尤其是在与父亲曹操、兄弟曹丕、曹彰、曹冲等人的相互纠葛与性格比较中,写出了曹植特有的文人禀赋与诗人性情,以及由一系列诗作所表现出的情感郁结与精神苦闷、人性洞察与人生哲理,读起来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文学专家白烨本书系“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之一。
  • 百位世界杰出的科学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科学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我到达中国开始在《香港孖剌西报》的工作时,义和团运动已经发展到顶峰了。从外国记者和中国沿海居民的口中,我常常可以听到诸如“慈禧太后是个嗜杀成性的老泼妇”或“慈禧太后是一个杀人女魔王”的话语。时代在不断变革中前进。近年来,我常常从美国人口中听到对慈禧的赞美。美国人毫不吝啬地给予慈禧太后以热情的赞美,我承认,我并不能解释清楚其中的缘由,但是这并不能否认欧洲人对慈禧太后的厌恶。
热门推荐
  • 农门新贵:邪王追妻

    农门新贵:邪王追妻

    陆芳菲穿越成农家小萝莉,便宜爹娘善良软弱,奶奶偏心大伯家,邻里乡亲狗眼看人低,好在老天待她不薄,赐她寻宝眼和异能,让她慢慢把家富!无奈发家途中冒出个美男王爷,还连带冒出一个神秘强大的亲伯父,亲伯父重情重义,美男王爷腹黑难缠,罢了,她勉强收了妖孽,看她如何把美男调教成宠妻爱家的好男人........(琉璃新书《绝世小狂妃:王爷,走着瞧》已发布)
  • 育儿基本: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

    育儿基本: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

    跨界广告文化出版圈和电商行业的传奇夫妇如何独立养育两子?丰富厚重的人生历练下对于当下的育儿思想有哪些碰撞的火花?夫妻共同撰写的育儿心经,以家庭为单位,用爸爸和妈妈双方的完整视角再现了对于种种教育问题二胎夫妇的沟通和实践。二胎时代来临,育儿焦虑弥漫,且看这两位高学历高智商高情商“三高夫妇”如何笑对岁月磨砺,静心抚养稚子成材。
  • 时光几许烟雨

    时光几许烟雨

    苏芋洛与司翎的婚姻有名无实,在夏楚楚给她发了一条挑衅的短信后,苏芋洛一气之下去了酒吧,在那里遇到了大名鼎鼎的陆少陆宇宁。第二天上班,听说司氏要与陆氏谈个大合作,当看到对方的大boss时,苏芋洛震惊了,这不是在酒吧遇到的那个男人吗?司翎一家的刁难,陆宇宁的热情温柔,职场上的风起云涌,父母死亡的隐情……前面,到底是真相,还是另一个阴谋?
  • 爱的金字塔

    爱的金字塔

    桃花匆匆地开了,又匆匆地谢了,留下落英满地和无言的叹息;昨日匆匆相见,今又匆匆离去,道一声珍重分手让爱情成为回忆;太桕匆匆下山,月亮匆匆升起,不经意间它们完成昼与夜的交替;旧岁匆匆而过,新年匆匆到来,岁月留下的是一叠发黄的日历;人也匆匆,事也匆匆,时也匆匆,心也匆匆,一切在匆匆中走过,一切又在匆匆中复始。匆匆中人已走过不惑之年,猛回首才发现这人生的路太短太短。童年的记忆还是那么清晰,两鬓的白发告诉我青春不再。在自负的年轻人面前,我默默地对自己说,我们也曾年轻过,我们也曾拥有过,以此来安慰那颗失意的心。
  • 总裁前夫追逃妻

    总裁前夫追逃妻

    她--桑偌汐,刚踏出校门就被父亲半推半送嫁给了他他--楼墨衍,只因父母一再逼自己相亲,不想有人自动送上了门让他简简单单就交了差结婚当天,他就对她立下了规定--不管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但是你没有资格管我,你只不过是让我用来交差而已,懂吗?(嗏第一次写文,写得不是很好,亲们可要多多包含哦!)
  • 豪门掠爱:帝少宠妻入骨

    豪门掠爱:帝少宠妻入骨

    她遭相亲对象暗算,被灌迷药,误入霸道总裁的房间,一夜之间被吃抹干净。总裁食髓知味,助她灭渣男,没日没夜的找她重温旧梦。叶笑笑紧握着双爪祈求,他斜靠在床上,笑的颠倒众生……
  • 快穿系统之将反派进行到底

    快穿系统之将反派进行到底

    每个故事,总有一个存在,是为了给那个平静的世界制造一些祸端。这种人,称之为反派。然而他们不服,自己凭什么要有这样的命运,让他们当反派可以,但他们也有要求。于是,婳纱十(被)分(逼)荣(无)幸(奈)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她需要穿梭各个世界,根据反派死前的愿望,来维持那个世界的正常发展。而反派的任务是什么呢。花样作死,然后……领盒饭。婳纱表示我很在行。在一次次地穿梭中,她是否迷失了自己的真心呢?那名有意接近她的男子,又有什么目的?她的背后藏着什么故事呢?什么是R时空,什么是应该存在的,而什么,又是虚拟的?曾经单纯善良的她,终究还是被这个世界击垮。什么是对,什么又是错呢?她该何去何从?
  • 水浒之风云再起

    水浒之风云再起

    新书《三国麴义传》发布,感谢支持!!! 不忘兄弟情,难消美人恩。热血闯江湖,莫枉两世人!现代人王宇,莫名穿越到小说中的水浒世界,成为豹子头林冲,为了不使自己心爱的女人香消玉损,为了不让梁山兄弟悲剧重演,毅然决定逆天改命。结兄弟,交豪杰,杀恶人,锄奸臣,三败高俅,五败方腊,杀田虎,斩王庆,横扫辽,金,兄弟齐心,开创一片前所未有的辉煌!天罡尽已归天界,地煞还应入地中。千古为神皆庙食,万年青史播英雄。
  • 屠狼城

    屠狼城

    我月风雨狼雪碧,狼孩复仇边塞城,人狼不知性本色,传奇再现难猜测?
  • 还未地老天荒

    还未地老天荒

    【两岸文学PK大赛】参赛小说万丈红尘过尽,到头来我们还只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也就只是人而已,野心和烦扰背后总会需要一片温暖,当我们开始渴望的时候,一切的发生也就顺理成章。用一段将心比心的爱情捆住你今生的归属,在还未地老天荒的世界里,留下一小片属于自己的温暖。当顾南翌这么想的时候,他遭遇了相妲,一个商场的前辈精英,看尽了世间冷暖的女人,可女人终究还是女人,当酒色财权在感情世界变得不再重要,千帆过尽,想的也只会是从男人身上搜刮下她们的爱情。爱情啊,不过就是找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