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9500000012

第12章 厚重乡里(2)

王尔烈见州官指鸡说鸭,意含讽刺,便答道:

蜘蛛善网不如蚕。

州官想到王尔烈借牛拉犁欲耕耘事,便出联道:

牛牵犁,人牵牛,小子可是牵牛花。

王尔烈想到外面停着的马车,知道州官是乘马车来到这里的。于是,他接联道:

马拉车,人拉马,大人确有拉马童。

……

一阵谈论,知州大人吴秉礼心中大喜,实为王尔烈的聪明才智和过人天资所感动。他本想与王尔烈继续和上几联,这时只听学政董禧对吴秉礼说道:“大人,塾馆这里还有些事情,想对知州面言。”

吴秉礼说道:“崔老先生,还有何话要说?”

崔璨欠了欠身,说道:“实不相瞒,确有些话要说。但是,本应该直接当学政大人之面讲述也就可以了,用不着有劳知州大驾。既然今天逢在一起,也就一并讲了吧。”

董禧说道:“这事,他以前对我讲过。由于事关重大,尚无有办法妥善解决。机会难得,今天一同商议吧。”

原来,辽阳中心庙塾馆,是当时辽阳城里唯一的一座塾馆。近些年来,随着生童的增加,已经显得很拥塞了。塾师崔璨,很想扩大一下馆舍面积。再者,有许多地方的州署都设置了儒学,并增建了考棚,以解决地方贡试的处所,也好减轻考生旅途之苦,而辽阳州尚无儒学学馆和考棚,生员考试不得不到奉天府城去,多有不便。现在,塾馆有一方学田义地,在州署衙门东邻,即塾馆借牛准备耕犁种秋菜的那块地。这块地,位置相当,距州署衙门及塾馆又近,正好是兴建儒学学馆和考棚的地方。当今,这里虽然作为学田义地,但由于耕耘不善,所收无几,还耗去师生许多神思,大有得不偿失之势。为这事,塾师崔璨联合地方农工商名绅,写成书面请示状曾呈给学政董禧,至今仍无结果。

待崔璨讲述到这里时,不免长叹一声,说道:“可惜我辽阳州城,居长白山下,太子河滨,乃国朝龙兴之地,尚无有一座像样学府,岂不可怜!”

这时,学政董禧也接上崔璨的话,说道:“塾学为着耕种这方义地,也是历尽了辛苦的。记得有一学生在作文中曾写下一副名联,对其做了极为准当的描述。”

待吴秉礼听到这里,得知又有一联,很生兴趣,便对崔璨问道:“又是副楹联!其作者是不是那位神童王尔烈?”

崔璨道:“正是本人门生。”

吴秉礼举目一看,见王尔烈不知何时离开了此屋。于是,他说道:“我还正感兴味呢,何不将他再唤来,我愿再听听他的这副楹联。”

崔璨听了知州大人的话,便让茶童去找。其实,王尔烈并没有走多远。他见老师与学政知州谈论起正经事来,自己也不便多嘴,便自动地离席而去,到塾馆去看起书来了。这会儿,听茶童一喊,塾馆工友也忙着找,便马上走了来。他这次见了知州大人,不同前时了,颇有些准备。施了一礼后,说道:“知州大人唤我,可有教诲?”

崔璨未等知州回话,便抢先接上了,说道:“学田义地,耕种之艰辛,你们当生童的,定是有一番理解。学政大人又闻你曾有一副名联,正是写学田耕种之役的,很想再听一听,你何不当面背诵来。”

王尔烈是个千灵百乖的人,听老师用话这么一点,心里能不明白吗?他知道,这是老师想通过他的口,表达出犁田耕地的劳苦,以便起到请示修建学府的目的。不过,他觉得原先写的那副对联,尚未有将其耕田之艰辛更好地表述出来。今天,有知州、学政在此,正好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也好让他们听一下塾学的切切心音。于是,他略微思索,近前一步,吟咏道:

寒窗苦读,一更二更更更庚亮,亮了又隐;

芜田辛耕,四月五月月月曜落,落了又升。

知州一听,深感学子犁田之辛苦,便对学政董禧说道:“为使辽阳古州,在今代当朝培养出几位学业精英来,当停止其耕田之作。”

崔璨见势,接着说道:“知州见识英明,正合辽阳百姓之心。但是,只终止耕田之作也不行,当从速兴修学舍、考棚,以解决如今而后之忧。”

董禧说道:“此是正途,不得不思。”

听了他们的话后,吴秉礼已经有所思索了。但是,他没有立即表态,而是把脸转向王尔烈,笑道:“我等,只是为着兴学办馆有所请罢了。现在,倒是还想听听学子的心声。你看如何?”

王尔烈听了知州大人的话,感到老师的所请有望,更是兴致勃勃,说道:“谨遵大人之命,让学生表述一下情怀,献丑了。”说着,便又吟哦出一副联来:

殿试举才,会试举才,乡试举才,知州大人又有新举,才人倍蓓思百世;

县地兴学,府地兴学,省地兴学,辽阳古城更见业兴,学府隆茏荣千秋。

州官吴秉礼一听,深受感动,当即表态:准请,待呈报盛京将军府批复,即行筹资兴建。不过,他也是个风雅知州,表过态后,也当即和上一联,以谢乡民的信赖。联云:

举业兴学,为吾里兴举解元、会元、状元,天下大魁;

增馆添棚,给汝乡增添探花、榜眼、传胪,鳌头独占。

王尔烈一听,心血若潮,情滔如涌,当即又随上一联,以为致意。联云:

谢解元,辉会元,壮状元,他年荣归怀此日;

叹探花,傍榜眼,转传胪,是岁高中赖彼时。

是年秋十月,经辽阳知州吴秉礼申请,经盛京将军峻德核准,报呈朝廷备案,翌年春开始动土兴工,本年内修造完毕,这便是辽阳儒学馆舍和考棚的由来。

辽阳州儒学,置辽阳城东门内。元初设于旧都司治所内,明洪武中期都指挥潘敬业、曲计旺开始单独兴建。永乐十年(1412年),都指挥王觊重建。景泰四年(1453年),御史谢 ,增建尊经阁。成化初年,副总兵韩斌再次重修。成化十一年(1475年),御史潘宜增建癸器馆。弘治五年(1492年),御史宋锐增建四斋讲堂及东西号房。弘治六年(1493年),开设泮池。弘治十一年(1498年),御史史贤政建儒星门。弘治十四年(1501年),御史车梁重建尊经阁。正德十年(1515年),御史刘成德修庑廊。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知州王翰建文昌祠三楹。雍正三年(1725年),建戟门三楹,棂星门一座。只可惜,雍正四年(1726年)春,一场大火,只烧得片瓦无存,遂夷为平地。一直到此时,才得以重新修造齐备。此后,增修补建不断。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知州明德捐资重葺,并增建明伦堂三楹,大门重修。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学政赵相增建东斋房、大门、班房三楹,遂趋向完整。

辽阳州儒学馆舍修建起来后,人们都不时地传诵着王尔烈的功德,都说是他的出众才华赢得了此处一片金瓯。

然而,更应运的是:自辽阳州儒学馆舍修建起来后,竟出了不少的进士、举人、贡生。

此时,王尔烈的授业塾师已更换为刘广涛。刘广涛是个有才之士,所授学业,成果愈烈。

人们谈及这些,都说与王尔烈当年所作楹联中的内容相一致,也算前后照应。

王尔烈的名气越来越大,流传的故事也越来越多。

辽阳城东有一座土地庙。庙不算太高。里面有泥塑的土地奶奶和土地爷爷。这两尊泥塑,亦不太高,只是笑笑呵呵,慈眉善目。

这日,王尔烈由风水沟家中回辽阳中心庙塾馆。当他路过土地庙时,见庙前聚集着许多人。再一细看,见那人群中也有一个土地爷爷和一个土地奶奶,一样地笑笑呵呵,慈眉善目。所不同的是,只是这两个土地比庙堂里的两个塑像高大,再者就是会说话。此刻,就听那个土地爷爷说道:“屯邻乡亲们,大家有香火钱,就放在这案桌的笸箩里,由我来代收代转。”接着,那个土地奶奶说道:“屯邻乡亲们,大家请放心,我们不会把钱转错。”随着两个人的话语声落地,只见那案前的人都唰地跪倒,开始向那两个人叩头,说道:“我们一定听从土地爷爷和土地奶奶的安排,只请保佑我们平安无事罢了。”说着,又是一阵叩头声。

王尔烈一看,心里就明白了,这是他两个人冒充“土地”在骗钱。应该及时将这个把戏揭露出来,不然大家都要上当。

他用心一琢磨,有了。

只见他走到土地庙前,把身上背的书兜摘下来,往庙门前的台阶上一放,把手中拿着的那本用来走路时看的书本往书兜上一扣,然后说道:“土地土地你听真,看守庙堂莫离身。这些书本要看好,不然给你封庙门。”

他说完后,便径直地来到案桌前。他稳了稳神,对那两个坐着、准备收香火钱的土地爷爷和土地奶奶说道:“土地,你这里也没有放个登记簿,也好让大家留个名,记上施舍香火钱多少。要不然,谁能知道!”

两个“土地”一看,见是个少年,便有些不在乎的样子。那个土地爷爷把眼皮一撩,说道:“庙堂里的土地正在看着,用不着留名姓。”

王尔烈问道:“土地怎么能看着?”

土地爷爷说道:“你没见庙门开着呢吗?”

王尔烈抬头一看,庙门确实是敞开着。

也算偏巧。正在这时,一阵旋风从庙后吹来,只把王尔烈扣在庙台书兜上的那本书给吹跑了。

王尔烈见状,没容分说,急忙来到庙台前对着庙门里的“土地”说道:“我叫你给看着点,结果你没有看好,书跑到一边去了。没别的,我得照章办理,对你进行处罚。”

说着,他从书兜里拿出“大小由之”毛笔,打开了铜墨盒,又扯出两个纸条,用压纸的仿圈压好。在纸条上写道:“只因土地太粗心,所以我才封庙门。”落款是:“王尔烈”。正好,庙台上放有贴对联用的糨糊。他随手将庙门一关,旋即把两张封条字交叉贴在庙门上,封了庙门。

然后,他回到案桌前,对那个坐着等待收香火钱的“土地”说道:“庙门已经被我封了,土地也回不到庙堂里去了。这样一来,土地收的香火钱也无处放了,我看还是免了吧。”

两个“土地”一听,都来了气,心想,这不是明明拆我的台、折我的摇钱树吗?于是,他俩向王尔烈问道:“你是谁?”没等王尔烈回答,有认识的,随即说道:“他就是王尔烈。”

两个“土地”一听都有些吃惊,睁大了眼睛,再次看一下王尔烈。然后,那个土地爷爷说道:“你可就是在辽阳中心庙塾馆读书的那个王尔烈?”

王尔烈答道:“正是。”

闻声,两个“土地”愈加惊惶。

原来,王尔烈的大名,早已在辽阳传开了,他俩已有所知。然而,更重要的,是一件事浮现在他俩的脑海里。

那是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时。

王尔烈与他的同学准备参加元宵节活动,逛一逛庙会。

辽阳城里的古寺古庙很多,最大的当数辽阳白塔下的广佑寺了。

他们打算逛广佑寺。

但是,同学们都好取乐,想搞出一个名堂来。他们想来想去,决定来个“小鬼扮天官”的游戏。然而,大家都愿意当天官,不愿意当小鬼,争来争去闹个不休。没办法,大家决定以赛联取胜,看谁的对联写得又快又好,那么谁就是天官;看谁的对联写得慢,又不好,那么谁就是小鬼。对联的内容:为灯笼写对。

同类推荐
  • 黄金荣全传(下)

    黄金荣全传(下)

    众所周知,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是“上海滩的三大亨”,他们各有各的招数,叱咤风云,闯的猛,玩的火,斗的凶。真是极尽19世纪末到20世纪30.40年代上海滩的黑白世界。大凡黑道枭雄总爱“狐假虎威攀高枝,借腹怀胎自发家”,总热衷“借高枝扶摇直上,会做人扬名江湖”。他们在自己羽翼未丰之时,总要为自己寻找理想的靠山,躲避官兵的清剿,防备百姓的报复,还有仇家的追杀,但是,他们决不甘为人下之人,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在自己的靠山的地盘上建立起自己的霸业。
  • 细说民国大文人:那些文学大师们(白金增订版)

    细说民国大文人:那些文学大师们(白金增订版)

    本书对七位民国时期的文学大师的生平逸事进行了梳理,重现了三千年不遇之大变局下,这些大师傲拔的志趣和风骨,以及终归悲悯和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时代命运。他们形骸放浪而不失忧国忧民之心;学问高绝,文采风流号为一时之冠,性情却又烂漫天真,质朴可爱……本书在天涯论坛连载时,好评如潮,引来百万粉丝疯狂追读跟帖,被誉为关于讲述民国大师逸事作品中的“翘楚之作”。本卷人物:鲁迅、林语堂、郁达夫、张恨水、沈从文、周作人、梁实秋。
  • 中国古代宦官传

    中国古代宦官传

    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则全为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宫中专用宦官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制度。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特有产物。历史上多次发生宦官专权、干预朝政,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有重要影响。《中国古代宦官传》本书讲述了“秦朝宦官赵高、东汉宦官张让、唐代宦官李辅国”等等一些宦官的故事。
  • 中南海里的情趣爱好

    中南海里的情趣爱好

    本系列是反映我国老一代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叶剑英、陈云等人的工作和生活故事的系列图书。本系列共分为家世渊源、乡情悠悠、衣食住行、情趣爱好、博览群书、战友情深、博大胸怀、肝胆相照八部。通过对老一代革命家在工作和生活当中的小细节和有趣的故事的描述,揭示新中国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平易近人、朴实无华的生活作风和实事求是、坚持原则的高尚革命品格。 本书介绍了领袖们生活中的情趣与爱好,表现了老一辈革命家高尚的生活情操。
  • 一生一代一双人:纳兰容若词传

    一生一代一双人:纳兰容若词传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出身显贵的纳兰公子,因鄙弃官场的尔虞我诈,在入仕的路上自我搁浅。他那一腔不屈的抱负,只能化成绵绵的情思,寂然吟出。他敏感多情,自诩是“天上痴情种”,在凄美的辞藻里苦恋自己的爱人;他是金戈铁马中的一片浮萍,在战乱纷争中逐水飘零;他“纯任性灵,纤尘不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内心却伤痕累累的词人。
热门推荐
  • 烟台大观

    烟台大观

    烟台的百科全书,其一为“锦绣山河”,记烟台的自然地理,从名山大川到自然景观,兼及独特的自然现象。其二为“历史精英”。这部分对曾经发生在烟台这块热土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分门别类地进行了评述。其三是“风土人情”。这部分从烟台现存的民间娱乐、民间艺术到流传的民间故事、笑话俚语,兼及特有的风俗习惯,都进行了寻求。其四“社会发展”也为历史保留了大量的即将消亡的珍贵资料,特别是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提出的一些卓而不群的见解。
  • 媳妇翻身当婆婆

    媳妇翻身当婆婆

    上世纪80年代末在农家小院里,张春旺,赵燕夫妇新婚燕尔,中年守寡的婆婆丁氏,看着自己憨厚的儿子抱着花媳妇笑的合不拢嘴而妒忌于心。于是丁氏就在生活中无时无刻刁难新儿媳,赵燕苦不堪言,可是她舍不得自己的丈夫,于是在赵燕苦苦的研究婆婆,争取和她好好相处,在日思夜想之中,赵燕会在白天和婆婆吵架,到晚上梦见和婆婆身份互换,导致了她也理解了婆婆的难处,而慢慢的生活细节和磨合当中,俩人女人也终究因为爱着同一个男人而释然,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 剑伴长生

    剑伴长生

    这是一个法则颠倒的世界,天道重重压制,万千天才修士突破无望,终消逝在悲痛的岁月里。这一刻,天才将不再是天才,与其凡人猪狗又有何区别。这是一个个修士用其血与生命铸成的仙路。
  • 浴火重生,邪王追妃难

    浴火重生,邪王追妃难

    叶楚烟本是国公千金,掌上明珠,自愿下嫁与王府庶子厉建峰为妻,助他夺得了本不属于他的王位。谁成想人心易变,初等王位,第二日就将她以不守妇道之名,拖于雪地中公然杖毙。既然重生回来了,那就不能白回来。厉建峰,叶巧容,他们前世欠的所有一切,今生定要他们百倍偿还!
  • 诸天仙武从倚天开始

    诸天仙武从倚天开始

    这是一个现代大学生轮回诸天,矢志永生的故事。第一世:在倚天屠龙记,争霸天下,光复汉人江山,立百世不倒基业!
  • 道听途说

    道听途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村官杜中全

    村官杜中全

    杜中全蹲在桌子下面哇哇地呕吐着,把一肚子的酒水吐出来还没有完,还要把苦胆汁吐出来,还要把心肝五脏都吐出来。杜中全一边吐一边骂着自己,我杜中全是头猪啊,是只狗啊,不过就是想他张太安去县里给我要点钱来把倒冲那条隧道打通吗;不就是想让倒冲两个村民小组的人出山有一脚好路走吗,出山不要爬那又窄又陡的石壁小路吗?他张太安要我喝几杯我就喝几杯,醉了还要喝,吐了还要喝,他张太安酒桌上说出的话还不是放屁,酒醒了,就什么都不承认了,说没答应给我去弄钱,我拿石头打天去呀。手指头在喉咙里抠着,肚子里还在翻江倒海,格外的闹心。
  • 不一样的文学史

    不一样的文学史

    这是一本巨匠的八卦之书,也是毛姆窥视人性的洞见之作。巴尔扎克是个“软饭男”;简·奥斯汀土里土气不会搭衣服;艾米莉·勃朗特有同性恋倾向。毛姆这样做并非有意唱反调,哗众取宠,而是去除一切伪饰,只留下真实的躯干,以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他本人作为职业作家的丰富经验,过滤出作家的经历和作品可能产生的亲缘关系,给读者展示一个够八卦、超好玩的不一样的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