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4100000003

第3章 周朝司法制度

商代末年,各级宗主贵族统治黑暗,社会危机日益严重,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乘机起兵灭商,建立了西周政权。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从此开始。东周是诸侯混战割据、群起争霸的时代,人们习惯于将东周这一时代称为春秋战国时代。

周朝是夏商之后一个比较发达的宗族城邦制国家。它确立的“明德慎行”维护和巩固宗法等级制度。

在夏商司法制度的基础上,西周初步形成和发展了一套诉讼程序和审判制度。西周时期,周王仍然是全国最高司法长官,掌握着国家最高的司法审判权。凡是重要的争讼或重大疑难案件,都由周王最终裁决。周王之下设大司寇作为中央的最高司法官,其主要职责是辅助周王掌管全国司法审判事务。遇有重大或疑难案件,须上报周王最后裁决,或由周王指派高级贵族进行决议。在大司寇之下,设有小司寇。小司寇的职责是协助大司寇审理案件、处理狱讼。在司寇之下,设置有士师,负责执行中央禁令和审查地方处理的案件的情况。

周王分封的各诸侯,是各自封国的最高首的法律思想和礼刑结合的法律体系,成为中国早期法制建设走向成熟完备的典范,并长期影响着后世两千多年的法律制度的发展走向。

(一)西周司法制度

西周是历史上宗族城邦制国家的鼎盛时期,也是宗法等级制度的成熟完备阶段,制定周礼,编订刑书,并建立了礼刑并用的法律制度,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领。各诸侯同样握有本封国内的最高司法权。各诸侯国也设有司寇、士师等,只是其机构设置没有周王国那么发达。同时,在周王国及各诸侯国的地方基层组织中,各级宗主、族长或家长也拥有对其族人成员的司法审判权和刑罚执行权。这对后世父权、夫权及族权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夏商时期“天罚”“审判”的审判方式相比,西周的诉讼审判制度有了较明显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区分狱讼形式。西周时期,由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分工、发展,社会发展进步,人们之间的经济交往与民事关系日益活跃,由此引发的民事经济纠纷逐渐增多。在解决纠纷的过程中,人们开始对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有所区分。《周礼》中有“以两剂禁民狱”“以两造禁民讼”的记载。根据郑玄的解释,“狱”是涉及犯罪的刑事诉讼,要求持诉状向官府起诉;“讼”是涉及财产纠纷的民事诉讼,当事人可以直接到庭提出诉讼请求。由此,司法机关受理刑事或民事诉讼案件,要按照“狱”“讼”性质的不同,分别收取相应的诉讼费用。凡是控告刑事诉讼的,当事人须缴纳“钧金”,即三十斤铜,作为刑事诉讼费;凡是提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须缴纳“束矢”,即一捆箭,作为民事诉讼费用。

其次,确立了诉讼审判原则。

一是注重运用各种证据。在司法审判活动中,西周已开始注重运用各种证据。其中,口供和誓言是最主要的证据,包括原告和被告的供词和双方起誓的内容。为了减少冤假错案,西周时重视“听狱之两辞”,即要求兼听原被告双方的意见,反对偏信一面之词。同时,西周时也注意运用人证、物证与书证作为处理诉讼纠纷和进行司法审判的法定证据。如处理民间争讼纠纷,以邻里人证为依据;解决土地疆界纠纷,以图籍书证为依据;调解财产关系纠纷,则以契约文书为依据,等等。

二是要求法官依法办案。西周时要求司法人员根据刑书规定依法办案,审判案件时要慎重,依据刑书斟酌权衡,决狱量刑务必做到允当。对于刑书没有规定的,则按照法律类推原则,比照相关规定处理,不应受错误干扰,不得主观臆断。值得提及的是,为了保证依法办案,西周时已开始注重对司法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素质水平的要求,禁止任用奸佞决狱断案。这无疑有助于司法审判的公正性与公平性。

三是创立了“五听”的审讯方式。西周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的审讯程序,“五听”包括“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五种形式。其中,“辞听”指观察受审者的言辞,如果受审者理亏则他的言语会自相矛盾或烦乱;“色听”指观察受审者的表情,如果受审者心虚则他会表现得惊慌失色;“气听”指观察受审者的呼吸,如果理屈则他会紧张喘息;“耳听”指观察受审者的听觉,心里有鬼则受审者会反应迟钝;“目听”指观察受审者的目光,如果理亏则他会慌乱失神。“五听”是古人长期司法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运用心理分析进行审讯的一种尝试。与夏商时期的“天罚”“神判”的审讯方式相比,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这种完全依赖察言观色的判案方式往往会导致主观臆断,从而制造出冤假错案。

四是严禁司法人员犯“五过之疵”。西周司法活动重视各种证据的运用,要求法官依法办案,严禁其徇私枉法。所谓“五过之疵”,是指司法人员徇私枉法、出入人罪的五种表现,包括“唯官”“唯反”“ 唯内”“ 唯货”“ 唯来”。其中,“唯官”指司法官与涉案囚犯是同僚关司法制度相比较,春秋时期的司法制度没有多大的变化,倒是战国时期各国的司法制度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

战国时期的变法改革运动,使各国的司法制度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确立了一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司法体系。在中央,各国君掌握着全国的最高司法权,他们不仅拥有对案件的最后决定权和最终裁决权,而且还亲自处理一些重大、疑难案件。同时,在国君之下,各国还设置专门掌握司法审判及刑狱诉讼系;“唯反”指敲诈囚犯,令其翻供或隐瞒实情;“唯内”指司法官与涉案囚犯是亲属关系,并影响司法活动;“唯货”指索贿受贿、贪赃枉法;“唯来”指与案犯有勾结。凡是具有这五种徇私枉法行为的司法官,与涉案罪犯视为同罪。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司法制度

春秋战国处于我国古代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此时诸侯混战,群起争霸。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出现了儒、墨、道、法各家思想的争鸣与交锋,各诸侯国也相应出现了变法和改革等。与西周的的司法官,如秦国的廷尉、楚国的廷理、齐国的大理,均辅助国君处理司法事务。在地方,随着各国的边地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各地人口的迅速增多,一些诸侯国相继推行郡县制度。与分封制不同,郡县制的长官由国君直接任免,代表国家行使管理职能,领取俸禄报酬,不再享有世袭特权。郡守、县令或县长既是郡县的行政长官,又是司法审判官。在县令或县长以下,分设县丞、县尉、御史等职,协助处理民政、军事、司法等事务。这种行政机关兼掌诉讼审判职能的地方司法制度,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同时,在县级机构之下,还设有乡、里、聚、邑等基层组织,负责民间治安秩序、缉捕贼盗、裁决争讼等司法事务。有些诸侯国还将民众编为什伍组织,五家一伍、十家一什,互相监督连保,确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由专制君主统一控制的森严的司法体制。

同类推荐
  • 关于“子孙违犯教令”的历史考察:一个微观法史学的尝试

    关于“子孙违犯教令”的历史考察:一个微观法史学的尝试

    在晚清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华法律艰难开启了法律现代化的进程。随着法律改革逐渐深入,在起草制定新刑律过程中,围绕“子孙违犯教令”等条款的存废问题,引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法律讨论。百余年后,回眸视之,其间成败利钝,颇值玩味。本书尝试以“微观法史学”的崭新视角,围绕“子孙违犯教令”条款及其所涉权利义务关系、立法司法实践,进行全方位解读,追溯其文本沿革,探究其司法观念,深度分析该条款在中华旧律体系下的丰富表现,希望能对传统中华法系多一份同情之理解,为未来中国相关法律问题之解决提供历史鉴戒,并从学科方法论上进行反省,但愿能为中国法史学研究开辟一条蹊径。
  • 中国古代的法律形式

    中国古代的法律形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的法律形式》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法律形式的历史演变、中国古代文本中的法律形式、中国古代法中的例、中国古代法的令等内容。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是为了安全利用核能,保证核设施、核材料安全,预防与应对核事故,保护从业人员和公众的安全与健康,保护环境而制定的法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本书由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立法的通知撰写。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参加本法立法的同志以促进就业发为蓝本,对本法的立法背景、立法主旨、实务中适用的规则进行了逐条的阐述。本书对就业管理方面的业内人员是不可或缺的工作指导。
  • 论法治(社科文献学术文库·社会政法研究系列)

    论法治(社科文献学术文库·社会政法研究系列)

    本书缬选李步云先生三十年来有关法治问题的文章五十余篇。记录了先生在法治与人治、法治入宪、法治国家基本标准、执政党依法执政等问题上的观点和理论体系。我们从中既可领略先生敏锐的思想,也可感悟中国三十年来法治的重大进步。书中讨论的许多问题,依然属于中国目前的热点问题,李步云的观点,对我们在新时期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依法治国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万古帝尊

    万古帝尊

    天地之间,灵者为帝,体者为尊。灵之极者,可破九天,体之极者,可碎十地。九天十地,唯我帝尊!三界之内,唯我独尊!
  • 白公馆

    白公馆

    《白公馆》通过1931年-1939年间白公馆袍哥老大白行之家庭的命运沉浮折射出了社会的变迁,真实地营造出那个年代的社会图景和市井沧桑。20世纪30年代的重庆,可谓冒险家的乐园,灯红酒绿的三不管地带崛起不少英雄好汉,袍哥帮会三教九流龙蛇混杂。于是,刀光剑影中纠缠不清的恩怨情仇,英雄美女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在这里轮番上演,演绎出一个个令人回肠荡气、肝肠寸断的人间活剧。最终,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有的人投奔了光明,走向了延安;有的人则在亲情与大义面前凸显出了人性的光芒。
  • 吃货书生恋厨娘

    吃货书生恋厨娘

    一朝魂穿,白领阮玉变身村姑阮玉。幸好工作之余爱厨艺,还算有个一技之长傍身。阮家爹宠娘爱弟弟萌,一生所求不过如此?尽管会时不时出现几个奇葩,但大部分人仍朴实可爱啊。老天怎么忍心好人备受贫苦蹉跎,来来来,大家一起吃饱穿暖啊!还有门口那个小伙子,鼻子怎么这么灵,每次有吃的就出现了?怕不是狗?“汪汪!啃你!”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天才透视神医

    天才透视神医

    她妈嫌我穷、她妈让我两年内赚到五千万、赚到一千平的别墅、赚到百万级豪车,她妈不就是不想让她女儿跟老子好吗!好啊,老子发誓,以后要她妈求我娶她女儿!老子这么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憨厚老实的好男人、好医生……还怕讨不到好老婆?咦!“隔壁的护士在换衣服,非礼忽视!老子不能因为有了透视眼就乱看!可是,我是不是该提醒提醒她,你这妞该好好洗洗澡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三国之帝心

    三国之帝心

    乱世造英雄,三国乱世,英雄齐聚,皆为天下,为夺天下阴谋阳谋层出不穷。重生三国,吾命由吾不由天!吾必逆天改命!夺取天下!逐鹿中原,争战天下,英雄战武,谋士斗智,江山如画,美人如梦……(本书重谋略)
  • 叛逆的夏草之缘定三生

    叛逆的夏草之缘定三生

    玄幻民国言情!一万头草泥马,我真的能看到死去的奶娘?三界,功德高尚的人进天界;没做过坏事的人投胎做人;有过错的人投胎做畜生;犯过罪的人按罪责进地狱。她亦仙亦人亦妖,亦正亦邪经过一系列的商业斗争的蜕变。夏家公馆家大业大,纺织业在上海做的水深火热。但却两代单传,到了第三代,生四女却无子。太太王丽萍恃宠专权,老爷夏重光无意间遇见太太小学时的同学叶君如,产生爱恋,将她从“欢仙园”赎出。懦弱的、又感有愧于王丽萍的叶君如进入夏家以后,并非享受着二姨太的待遇,原来,她只是王丽萍用来续夏家香火的生育工具叶君如忍辱负重,原以为是儿子,诞下的却仍然是女婴,女婴被取名叫“夏草”,也因为难产,导致叶君如再无生育能力
  • 闭上眼睛玩个游戏

    闭上眼睛玩个游戏

    一个无所作为的小警察,一个吊儿郎当的本地记者。一个没有背景的男人,和一家奇怪的店。在一座无名小城生活了五年后,事情突然有趣起来。原本寻常的案件都变得神秘起来,当所有的事件都和他有奇妙的连接后,才越发觉得无中生有的刺激。来得人,究竟是敌是友,究竟是人是鬼?围绕着的,会不会是一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