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5200000004

第4章 元杂剧

(一)元杂剧的形成

元杂剧是在前代戏曲艺术即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戏剧样式。它的最初出现大致是在金末元初,其间它经历了从不完备到完备的发展过程。杂剧体制的完备、成熟并开始兴盛起来是在蒙古王朝称元以后。到了成宗元贞、大德年间,杂剧的创作和演出进入鼎盛时期。

杂剧最初流行于北方,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遍布河南、河北。受方言的影响,它有不同的声腔流派,魏良辅《南词引正》说杂剧声腔有中州调、冀州调和小冀州调。这种北方声腔的剧种,很快流行于全国。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说唱诸宫调的基础上,由于现实的要求、群众的爱好,大大扩大了题材和内容而发展起来的,它翻开了我国戏曲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

(二)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在元代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文人也发生分化。特别是元初,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从文人的地位上看,元代统治者轻视文人。当时有所谓“九儒十丐”的说法,在十等级的人中,知识分子属于九等。由于废除科举考试制度近七十余年之久,堵塞了知识分子的进身之路,所以中下层文人通往的仕途之路被无形中缩小了,生活水平也随之下降。他们既不能从事生产,又无法得到富贵功名。除了少数依附元朝统治者的官僚外,这就使大多数知识分子和普通人一样,遭到各种迫害,因此,他们和人民的关系比较密切。部分文人和民间艺人结合,组成书会,把自己的才能贡献给杂剧的创作。杂剧的兴起,为知识分子开辟了道路,他们既可以写故事,展示才华,创造艺术,也能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于是作家们进一步接近下层人民,积极反映广大人民的生活和斗争。一部分文人还和民间艺人结合组成书会,从事杂剧的创作。书会的组织、民间艺人和文人的合作对元杂剧的兴盛起到了促进作用。部分文人熟悉人民的生活和语言,了解社会的黑暗和政治腐败,在学习民间文艺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创作才能,创作出大量优秀的剧本,推动了杂剧的繁荣发展。

从经济条件方面看,戏曲是一种群众性文学艺术活动,必须以相对繁荣的社会经济为基础,绝大多数研究者都肯定元代城镇经济的相对繁荣是元杂剧兴盛的物质基础。宋、金、元城市经济的发展为杂剧的兴盛准备了充裕的物质条件。适应统治阶级宴乐和广大市民的文化要求,南北各大城市都出现了各种伎艺集中演出的勾栏瓦肆,特别是作为都城的开封、大都、杭州等地更为繁盛。同时,在农村也常常开展戏曲活动,节日、庙会是农村的演出日,一些著名演员也经常到各地演出。这样就保持了戏曲在发展过程中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杂剧产生和发展,主要原因是“适应新兴的市民阶层对文化生活的要求,是当时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此外,元朝疆域广大、交通发达,加强了国际和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特别是北方诸民族乐曲的传播,对杂剧的兴盛也有一定的作用。

(三)元杂剧的创作

元代的杂剧创作和演出十分繁盛。但由于古代对戏剧的轻视,这方面的资料既少又凌乱,很难统计出作家作品的数字。从个别资料来看,元代有姓名可考的剧作家有一百多人,剧目七百多种。现存的元杂剧的数量,有一百六十二种。元杂剧题材极为丰富,广泛涉及元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折射出那一时代文人的精神世界。明人朱权曾把杂剧分为十二种(见《太和正音谱》),近代学者则主要把它分为爱情婚姻剧、社会剧、历史剧、公案剧、神仙道化剧等几大种类。

元杂剧一般以大德年间(1297—130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元杂剧的高度繁盛时期,作家、作品的数量相当可观。当时演剧活动最集中的城市是京城大都,此外在真定、汴梁、平阳、东平等经济繁荣的城市以及这些城市周围的乡村地区演出也十分活跃。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等是元杂剧前期最重要的作家。后期杂剧作家大都集中于东南沿海城市。南北统一以后,东南沿海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北方城市的地位明显降低,所以引起北方杂剧作家纷纷南下。在作家阵容、作品数量方面,后期明显不如前期,但有些作品的思想与艺术具有时代与地域的特色,如秦简夫的《东堂老》就是一例。其他重要作家有郑光祖、乔吉等。

(四)元杂剧的形式

1.四折一楔子的结构形式

元杂剧结均比较紧凑,一般分四大段落,称四折,个别也有五折。“折”相当于现在的所谓幕,一折又可以分几场,是按演员的上下场,出现空场为准。因折之外还需要交待一些情节,就加一个楔子。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的前面,作为剧情的开端。也有放在折与折之间的,类似过场戏。也有前面和中间加两个模子的。四折一楔子的结构形式,划分的依剧是:①折是音乐单元,每折唱一个宫调里的一些曲牌,组成一套,因折共有四套曲子,每套曲子里,唱词只用一个韵脚,不换韵,曲牌的次序排列也有一定的规矩。②“折”除了音乐的含义外,它还是戏曲矛盾冲突发展的自然段落。一个戏的矛盾冲突总是包含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段落。因此第一折往往是戏剧的开端,第二折是矛盾的发展,第三折是高潮,第四折是矛盾的解决。

2.旦本与末本表演体制

元杂剧的角色大致可分为旦、末、净、杂四类。旦是女主角,也叫正旦,此外还有副旦、外旦等。末是男主角,相当于京剧里的生,也称正末,末还有副末、小末等。净扮演刚强、凶恶或滑稽的人物,有男有女。元杂剧中丑也包括在净中,不像后来的京剧,丑另作一类。杂包括孤(官员)、细酸(书生、穷秀才)等。元杂剧四折由一个演员唱到底。女主角主唱的本子为旦本戏,男主角主唱的本子为末本戏。这种一人主唱体制的优点,从编剧角度来说,它利于塑造主要人物形象,但也有明显的局限性。一个人主唱太累,其他人没事干,苦乐不均。同时也影响其他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不利于突出主题。元杂剧后期也有突破旦本、末本框框的。

3.杂剧剧本内容的三个组成部分

一是曲词。它是元曲的主体,主要作用是抒情,也可以起渲染场景、贯穿情节的作用。二是宾白,宾白就是说白。元杂剧以唱为主,以说为辅,所以把道白叫宾白。宾白有散语,也有韵语,韵语可以是诗词,也可以是顺口溜。宾白又分对白、独白、旁白、带白。宾白主要作用是交待剧本的故事情节。所谓曲词抒情,宾白叙事。同时次要角色利用宾白还可以插科打浑,即以逗笑调解气氛,或对反面人物进行讽刺。三是科范,科范是规定演员主要动作表情及舞台效果的。此外,元杂剧的道具,称为“砌末”。剧本结尾有题目正名,它是概括全剧的联语,最末一联是剧本的全称。

(五)元杂剧的艺术成就

元杂剧的艺术特色,概括说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元杂剧在艺术上首以真实与自然取胜。戏剧面对的是观众,要使观众相信看到的艺术虚构是真实的,就要以真情实感来打动读者或观众。所以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称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自然的文学。

第二,元杂剧是诗化了的戏剧。元杂剧是歌舞相结合的戏曲,又是诗剧。元杂剧吸收了我国传统诗歌的表现手法,将叙事、写景、抒情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借助唱词——抒情诗,来构成意境,由此作用于观众的想象,展开剧情的矛盾冲突。元杂剧并不像西方的古典戏剧,恪守“三一律”。关于时间、空间的处理,杂剧的作者与表演者都是通过剧情的发展,利用抒情唱词,形成意境后,让观众去想象。元杂剧的舞台一般不设置逼真的布景(仅用少量道具,如桌椅等),戏剧中的事件背景,尽可能通过唱词与演员的表演来体现。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活地运用表演程式,再现剧中的意境,从而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可以说元杂剧的真、神、美,是通过唱词的诗一般的意境来体现的。

第三,语言的通俗与口语化。元杂剧的用语很通俗,这种“通俗”,又不完全用的是自然状态的口语,而是经过提炼的文学语言,形成了雅俗共赏的语言。这种戏曲语言的特点就是介于“文与不文”之间。这种语言朴素自然,又具有生活气息,使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美学趣味。元杂剧的这种特色,是中国文学史上所独见的。

总之,元人杂剧的兴盛繁荣是我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后期杂剧南移,暴露了它的不少缺欠,如内容上战斗性的减弱、平庸、雷同,以及封建说教和神仙道化一类的东西日益充斥。艺术上的模拟前人,或追求词句华丽而渐失通俗、本色。但它的许多长处为南戏所吸收。因此,它的历史作用永远不会消失。元杂剧永远是我国古代文学园地里一枝鲜艳馥郁的奇葩。

同类推荐
  • 当代新诗话:断无不可解之理

    当代新诗话:断无不可解之理

    以内化现代、外师古典、融会中西、重构传统为理念,精选赵毅衡“独得之秘”的“诗话”专著,予以集约性经典展现,以填补海内外当代新诗话出版空白,进而促进现代汉语诗话之研究,现代诗学之发展,及相关学科研究方向与视野的扩展,实现其独特学术价值。同时,也为广大诗歌与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一份别具参考意义与阅读趣味的特色文本。
  • 被淘空的村庄

    被淘空的村庄

    《被淘空的村庄》,这部二十多万字的散文集,字里行间弥漫着浓郁的南方工业生活气息,有着厚重的乡土情怀,工业生活气息来源于作者在南方多年的漂泊经历,乡土情怀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对乡村田园牧歌式生活的赞歌和怀旧,而是深入到当下乡村生活的内部,对工业时代下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乡村精神肌理和生存境况的剖析。
  • 若将飞而未翔(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若将飞而未翔(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若将飞而未翔是曹植《洛神赋》中的一句话,阿城说“这个转换的临界状态最动人。”对于文学评论而言,依托于具体的作品而又不粘附于此,最有韵致。
  • 雪月风华

    雪月风华

    本书是作者的诗文集,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写作的诗歌、杂感等,分为管理经纬、诗意人生和杂观天下三个部分。高度凝练的笔触,记录了自己的管理心得、生活感悟和情感历程等等。雪月风华,不是恣意享受,而是书写奋发向上、无悔青春的追求,书写豪放洒脱的人生境界。
  • 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史论

    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史论

    主要辨析现代传记文学的本质特征,强调其文学属性。在史传传统与西学东渐的背景下,宏观梳理中国传记文学现代转型的历史,从文体演变的角度探讨梁启超、胡适、鲁迅、郁达夫、郭沫若、巴金、等在传记文学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独特历史贡献,研究现代传记文学理论的诗学建构。全书视野开阔,论述集中,观点鲜明,文献资料丰富。
热门推荐
  • 博弈与心计

    博弈与心计

    “每个博弈者在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时,不但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目的行事,还必须考虑到他的决策行为对周围人的可能影响,以及周围人的反应行为的可能后果,通过选择最佳行动计划,来寻求收益或效用的最大化。人在社会上混,如果没有一丁点心计,遇事既不留心也不琢磨,那麻烦可就大了。在人与人的博弈中,你必须意识到,你的上级、商业对手、亲密的朋友、乃至你未来的伴侣都是聪明而有主见的人,是关心自己利益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被动的和中立的角色。一方面,他们的目标常常与你的目标发生冲突;另一方面,他们当中包含着潜在的合作因素。为了自己,也为了与他人更好地合作,你需要学习一点博弈论的策略思维。”
  • 总裁不懂爱

    总裁不懂爱

    爱情,其实平平淡淡的才是真。已经26岁的欧阳小爱在一家公司干着白领的工作,日子过的平平淡淡,直到遇到了新经理慕容锦雨,两人开始了一段平平淡淡的爱情,欧阳小爱一直以为,自己能一辈子这样平平淡淡的过下去,谁知道,慕容家的反对,竟然让她的人生不再平淡!
  • 重生之花都战神

    重生之花都战神

    一代战神重生,逆天狂尊在花都崛起!前世的种种忿恨、不甘、遗憾,他要统统找回来!这一世,他医武双修,手掌乾坤,脚踏生死,碾压一切不服!
  • 吕贝卡的救赎

    吕贝卡的救赎

    没有人天生就是骗子,却与生俱来皆有情感。80后纯情剩女与70后魅力熟男的爱情,婚姻到底是坟墓,还是出路?一段被庞氏骗局绑架了的啼笑姻缘。5年前,他给她设了一个庞氏局,骗光了她的所有。5年后,乾坤颠倒,他终究没能逃出她的恢恢情网。
  • 圣石传说

    圣石传说

    这是片存在精灵、龙族和血族三方势力的被遗弃的大陆,只有找到传说中的四块圣石才能打破遗弃的诅咒。平凡又懦弱的少女来到了建立在一块孤立海岛上的奇怪学校,,她逐渐发觉了自己的身份、天赋和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 青梅的宠爱日常

    青梅的宠爱日常

    她是他的小青梅,他不是她的小竹马。有一天,青梅和不是竹马的小竹马,在一起了。竹马好看,青梅矫情。又有一天,青梅和竹马分手了,竹马念念还不忘,青梅却有了小新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都市之梦醒时分

    都市之梦醒时分

    人生就该咋想的就咋做……太嚣张了?没关系!反正咱无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远古星辰

    远古星辰

    无尽星辰,哪里是开始,哪里又是结束。这一刻,我就是不平凡,即是我的开始。当我重临星辰,将是结束。“星辰之间,我为她而去,就是开始。”“星辰之间,我为她而来。就是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