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1200000015

第15章 林徽因 你是人间四月天

一身诗意千寻瀑,

万古人间四月天。

金岳霖

她是惊世绝艳的才女,她和徐志摩彼此欣赏,为心灵知己,她和梁思成情定终身演绎了一幕旷世之恋,她和大哲学家金岳霖两心相悦但又互相坦诚相待。三个男子,成就了她美丽的传奇。她就是被时人誉为“第一才女”的奇女子林徽因。

她是男人心目中最知性的女子。

绝代的容颜,惊世的才情,使得她的名字和三个顶级的男子联系在一起:建筑大师梁思成,天才诗人徐志摩,学界泰斗金岳霖。

梁思成是她的夫君,对她体贴呵护,且理解欣赏,他们一生相濡以沫。徐志摩把她作为诗意的源泉,情感的梦幻,后来在赶赴北平听她演讲的飞机上魂归蓝天。金岳霖则是为她固守柏拉图式的爱情,终身未娶,一生相伴其邻。

而她自己,是建筑师、教授、诗人和作家。

20岁以才貌双全闻名于上层文化圈,1924年4月23日泰戈尔访华之际,陪同在侧的她更被当时上流社会叹为“人艳如花”。她的才华和传奇经历都为当世仰止,如果不是生不逢时,如果不是多病的女子,如果她的诗作文集有人编纂整理,或许她会是一个真正的女诗人,会是一个近代建筑史上的泰斗。

理性和感性,在她身上得到最完美的结合。

虽出生在官僚知识分子家庭,却是一个生存和感情都独立的女子。所以,她始终站在了男性主流社会的塔尖上:她以优雅睿智、聪慧凌厉的才情,成为“太太学堂”永远的“女主角”;她亦可以在才情横溢,却挂有“离婚”头衔的徐志摩面前,以完美的姿态华丽转身。

她在爱的滋润中享受人生的悲喜,她得到了爱也付出了爱。她用爱包容一切的情:爱情、亲情、友情以及所谓的第四种感情。她认为被爱是幸福,爱人是责任。她说她“爱思成,爱自己的家胜过一切”。她同时又以不同方式和同样的真诚爱着徐志摩和金岳霖。

回望她的一生,你会惊奇地发现,这个鼎盛繁华过的特别女子,不仅是中国男人诗意的理想,还是知识阶层男人们的红颜知己。她用她繁华而短暂的一生营造了一个时代的传奇。

人艳如花

1924年,北京迎来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诗人泰戈尔。

为了迎接泰戈尔,文学界在天坛草坪上举行欢迎会,林徽因任泰戈尔的翻译,始终陪同在侧的她,被当时的上流社会惊叹为“人艳如花”。

当时的报刊上,有这样的记载:

“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挟肩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徐志摩,有如苍松竹梅一幅三友图。徐氏翻译泰戈尔的演说,用了中国语汇中最美的修辞,以硖石官话出之,便是一首首小诗,飞瀑流泉,琮琮可听。”

在泰戈尔5月8日的祝寿会上,她又以《齐德拉》中的公主齐德拉的面目出现,精彩的表演,洋溢的才华,一时把全场惊艳。人们都在惊叹这世间竟有如此奇女子,集才气,集美丽于一身。

就连印度大诗人泰戈尔都上台慈爱地拥着林徽因的肩膀赞美道:“马尼浦王的女儿,你的美丽和智慧不是借来的,是爱神早已给你的馈赠,不只是让你拥有一天、一年,而是伴随你终身,你因此而放射出光辉。”

由此,可以想象当时的林徽因是怎样的绝代风华!

所以,之后,我们得到的画像,总是一群男人如壁脚灯一样地抬头仰望她,用柔和的光线烘托她,愈发显得她眼波灵转、顾盼生姿。

失意的少女

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出生于杭州。祖父林孝恂得知消息,喜悦地吟着:“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并为孙女起名徽音。后来,为避免和当时一男性作家林徽音相混,1934年改名为林徽因。

林徽因两岁那年,父亲赴日本留学。林徽因与母亲跟着祖父母生活。在徽因幼年的记忆里,父亲就是一封封从日本寄回来的信。那些信都是写给祖父母的,信中抨击时弊,谈论政治,抒发抱负。林徽因和母亲是父亲在信的末尾一笔带过的句子。

1910年,其父林长民从早稻田大学毕业。回国后,他开始参与政治,随着他升迁的脚步,林徽因一家由杭州搬到上海。

这一年,林徽因12岁。

12岁的林徽因姿容秀丽,笑起来颊上有两个深深的酒窝。因从小多病,看上去有些纤弱,似一株亭亭的嫩柳,纤细柔美,又带有几分青涩。这让她无论在同学中还是在众多姐妹中,都是最被喜爱的那一个。

可是,少女时期的她,是失意的,并且因着母亲的失宠而变得郁郁寡欢。

林徽因的母亲出身于浙江嘉兴一个商人家庭,14岁嫁给林长民做了二夫人。她既不懂琴棋书画,又不善操持家务。所以,她既得不到儒雅风流、才华超群的丈夫的疼爱,也得不到婆婆的欢心。

她为林长民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林徽因和小女儿林麟趾。林长民对两个女儿疼爱有加,对妻子却十分冷淡。后来,林长民又在上海迎娶了年轻美貌的三夫人程桂林。从此,林徽因的母亲就过着被丈夫冷落遗忘的生活。当时母亲才31岁。

漂亮的程桂林为父亲接连生下了几个弟妹。他们住在前面的大院,林徽因和娘住后面的小院。父亲回家后,总是待在前院。前院有弟妹们的欢笑吵闹声,还有父亲买的各式新奇物件。

林徽因只要一去前院,回来就会听到母亲的数落。她数落前院,抱怨父亲。她边数落边哭,哭自己命苦。每当这时,林徽因心里就交织着对父母又爱又怨的复杂感情。她爱父亲,却怨他对母亲冷漠无情;她爱母亲,却恨她在抱怨和嗟叹中使父亲离开得越来越远;她爱那些同父异母的弟妹,却又小心翼翼地怕伤了母亲的心。

这一切在林徽因的心灵里,留下了痛苦的记忆,对她的性格形成有久远的影响,也直接影响着她以后的人生选择。

康桥,邂逅徐志摩

1920年初夏,16岁的林徽因跟随父亲来到英国。同年10月,徐志摩从美国来到伦敦,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读书。

1920年11月16日,一个雾蒙蒙的日子,徐志摩亲自上门去拜访林长民。当时的林徽因,做梦也不会想到这个戴着一副圆眼镜的“叔叔”会从此闯入自己的生活。

初见林徽因的徐志摩,旋即被林徽因美丽的外表,聪慧、幽默、追求独立、坚持己见等内在的品质所折服;而情窦初开的林徽因也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两位才情横溢的青年热烈地坠入爱河。

那一年,徐志摩24岁,她16岁。

当时,徐志摩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妻子张幼仪和孩子也在伦敦。但是,此种种却不能抹煞掉心底对林徽因的痴爱。于是,在某日,他情深义重地向林徽因正式表达了爱意。

面对真诚示爱的徐志摩,林徽因动心了。可是,她毕竟系出名门,不能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所以,她要徐志摩在她与张幼仪之间作个抉择。唯爱的徐志摩,当即回家向张幼仪提出离婚。虽然张幼仪能理智地对待这件事,但却遭到了徐父的反对。梁启超作为老师,得知此事,也以导师的名义给他写信,斥责他不要“把自己的欢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这边,林徽因虽深爱着志摩,但家庭的背景以及教养还是使她做出最明智的选择。她毅然跟随父亲提前回国,离开了他。后来,归国的徐志摩在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说:“那一年,我一个人回。”其凄凉伤痛让人听得心丝丝的凉。

等徐志摩回国,林徽因已与梁思成订婚。虽然如此,徐志摩仍不放弃,甚至在林与梁因车祸,感情已经发展到密切阶段,还闯入两人圈子,出于无奈,两人不得不用英语在门上贴了一张纸条:“恋人想单独在一起。”这时,徐志摩才知趣地离开。

梁上君子与林下美人

1921年秋,回国的林徽因。看着久违的故园,想着又可以进培华女子中学读书,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而此时,她的心里亦有泛起了涟漪,因为她爱上了一个人。

即,和她终生厮守走过漫漫一生的男子,梁思成。

梁思成,1901年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世家,其父就是维新派的领袖、文学巨匠梁启超先生。梁启超与林长民同是维新人士,也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更是民国政府的同事。

如此算来,两人可谓是两小无猜。林徽因喜欢和梁思成在一起,他们无论是出身教养还是文化构成都很相似,性情、趣味的相投使他们的交流十分默契,以至许多年过去后,成为中国建筑学界的权威专家的梁思成,在谈起他最初为什么选择搞建筑时,竟说是为了徽因。

梁思成是十分怜惜冰清玉洁、口齿伶俐的林徽因的。他就像一个宏大的结构和支撑,和着灵动若飞檐的林徽因,组合成的一个完美的艺术品。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双方家长有意成全这对“金童玉女”,但他们并没有自作主张地“包办”。他们的感情是自然发展、水到渠成的。那时,林徽因和母亲居住的小院有一架紫藤,梁思成常到这里来找她。很多次,在林徽因家的那棵紫藤架下,他望着林徽因,满怀深深的喜悦。他发觉,对面前的这个女子,不仅仅是情爱,而更多的是欣赏、是珍爱。

他们倾心地交谈,静静地相守,使得那时的林徽因,整个人都沉浸在爱的幸福中,她第一次知道,真正的爱可以让心变得像白云一样轻柔。由于从小生活在不幸福的母亲身边,她的内心积淀着忧郁。两心相许、真挚深情地去爱一个人和被人爱,是她从少女时代就有的梦想和渴望,而梁思成让她的梦幻成真。

他们的恋爱生活充满了无限乐趣,梁思成虽不善言语,却很幽默,他用自己的方式讨好着林徽因。有一次,他们到太庙约会,林徽因一回头不见梁思成,抬头一看,梁思成爬上了林梢。林徽因又气又恼看他,而他挑眉调皮地一笑说:“可你还是爱上了这个傻小子。”他们都笑了。从此,梁思成也就有了一个“梁上君子”的雅号,朋友们为了对仗,遂给林徽因起了个“林间美人”的雅号。

1928年3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了婚礼。

也许,是上帝被他们矢志不渝的爱情所感动,让梁思成与林徽因结了这段美丽的尘缘!于是,在中国建筑史和爱情史上都有了他们最灿烂的一笔!

太太的客厅

冰心曾写过一篇小说,题目叫“我们太太的客厅”。据说,这篇小说影射的就是林徽因。不过,冰心后来辩解说,她写的并不是林徽因,而是陆小曼。

然而,林徽因并不怎么计较。

在林徽因看来,所谓这“太太的客厅”,不是什么神秘之境,说白了,只是一间家庭文化沙龙。是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的一个聚会场所,只不过聚会的主体是男性,他们多是当时各领域的佼佼者,比如政治学家张奚若、经济学家陈岱孙、逻辑学家金岳霖、物理学家周培源,以及名满天下的胡适、沈从文、徐志摩、朱光潜、朱自清、梁宗岱、冯至、郑振铎、周作人、卞之琳、何其芳、萧乾等。

他们来这里当然是被女主人的魅力给吸引了,但这吸引却不仅仅因为一个女人生得漂亮,而是因她知识渊博,思想独特,个性特别,语言幽默,还因为她比一般人更人性化,能够理解人,也比一般女人落落大方。

萧乾回忆说:“她话讲得又多又快又兴奋。徽因总是滔滔不绝地讲着,总是她一个人在说,她不是在应酬客人,而是在宣讲,宣讲自己的思想和独特见解。那个女人敢于设堂开讲,这在中国还是头一遭,因此许多人或羡慕、或嫉妒、或看不惯、或窃窃私语。”

这客厅是有些特别,它不同于权贵的客厅,不同于交际花的客厅,也不同于社交界一般的客厅。它不带任何功利特色和无聊成分。

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聚在林徽因的周围呢?

一方面是因为她美丽可爱、活泼动人、直率、真挚,但更重要的是她有宽广的胸怀,对人性有透彻的了解,对情感多有包涵,对事物有独特的见解。还因为她心性极高,悟性极好,见多识广,她比别人更具理解力。她不仅能够理解自己了解的情感和事物,也能理解自己所不了解的情感和事物。当朋友需要她解决问题时,她有能力给予帮助。

藉由这些,当他们从她的“太太客厅”散去后,她的音容、表情,特别是她的观点、见解,都让他们感慨不已。下一次,他们又会被她的魅力、见解给吸引了来。

可以说,这样的聚会几乎成了他们的精神食粮,心灵的盛宴!。

此情可待成追忆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除了亲情、爱情、友情,还有第四种感情。林徽因和徐志摩之间的感情就属于这第四种感情。

这种感情比真正的爱情少一点点,比纯粹的友情又多一点点,没有情人间的那种灵与性的疯狂,亦没有朋友间的那种随意和淡然,他俩之间的感情无法真正言明,既刻骨铭心,又不可捉摸,既浸入骨髓,又超然永恒。

当年在康桥偶遇的两人,其实是一对很好的恋人。虽然,最后林徽因嫁给了梁思成。但是,他们之间的联系却也绵延了10多年,这样的感情,也只能用第四种感情来诠释。

1931年11月19日,为参加林徽因在北平举办的中国建筑艺术演讲会。徐志摩搭乘“济南号”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抵达济南南部党家庄一带时,忽逢大雾,飞机撞上山头,当即机毁人亡。

而,那天在演讲的林徽因,则几次都将热盼的目光投向门口。当第二天她获知志摩遇难的消息后,当场昏倒在地。

徐志摩的离去是林徽因心中永远的痛,为了永久地思念,她让赴济南的梁思成带来了一片失事飞机的残骸,并把它珍挂在卧室的一隅,直至去世。同时,她还写下了《悼志摩》这篇不朽的散文,长歌当哭,椎心泣血,不胜哀痛。这应是林徽因对徐志摩感情流露的最真实写照。

此后在给胡适的信中,林徽因剖析了自己跟徐志摩之间的关系:“这几天思念他得很,但是他如果活着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变。也许那就是我不够爱他的缘故,也就是我爱我现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确证,志摩也承认过这话。”—恐怕,这就是他们两人情感延绵10多年而终不能成眷属的原因吧。

几年后,林徽因和梁思成路过徐志摩的家乡浙江硖石,触境伤情,林徽因再一次陷入了感情的撞击之中不能自已,和着泪花和火车的轰鸣,她把不可名状的思绪倾泻到纸上:

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暗的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着那真/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使人不见/梦似的挂起/你问黑暗要回/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

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绪,真真切切地表现了林徽因对诗人徐志摩的怀念和追忆。只是,不知道在天国一方的徐志摩是否感应的到呢!

人生自是有情痴

在林徽因的爱慕者中,金岳霖的地位最为特殊。他以柏拉图式的爱情成就了林徽因的另一种完美。

金岳霖191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他从青年时代起就饱受欧风美雨的沐浴,生活相当西化。西装革履,加上一米八的高个头,仪表堂堂,极富绅士气度。

金岳霖在晚年回忆说,他还是通过徐志摩认识林徽因的。林徽因一家在北京东城北总布胡同居住的时候,金岳霖与林家是邻居。两家的距离只有一扇小门之隔,所以,当时的金岳霖就常常穿过这扇门,参加林徽因“太太的客厅”的聚会。

据说,金岳霖的生活很讲究,他家的面包做得好,每天早上就给林徽因家送过去,没事就到梁家一起喝茶聊天。这样交往久了,金岳霖,这个满腹学问,留过学,见过许多中外女子的大教授,就被美丽年轻的林徽因吸引了。

林徽因也很欣赏这位理性又能说会道的哲学教授。这使她非常苦恼,最后只好向丈夫求助。

大概是1932年夏天,梁思成从河北宝坻考察古建筑回来,林徽因告诉他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该怎样办才好。当晚梁思成想了一夜,第二天他跟林徽因说:“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金岳霖,我祝你们永远幸福。”

后来,林徽因把梁思成的话告诉了金岳霖。金岳霖说:“思成能说这个话,可见他是真正爱着你,不愿你受一点点委屈,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退出吧。”从那以后,他们三人毫无芥蒂,金岳霖仍旧跟他们毗邻而居,相互间更加信任,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

爱她,就成全她。那该是爱的最高境界吧。想这世间滚滚红尘中也只有金岳霖这一人可以做到吧。

林徽因的追悼会上,他为她写的挽联格外别致:“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四月天,在西方总是用来指艳日,丰盛与富饶。她在他心中,始终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他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他跟人说追悼会是在贤良寺举行。那一天,他的泪就没有停过。他渐渐说着,声音渐渐低下去,仿佛一本书,慢慢翻到最后一页。

他对林徽因的至情深藏于一生。为了她,他终身未娶,因在他心中,世界上已无人可取代她。

即使多年以后,当他已是八十高龄,可当有人拿来一张他从未见过的林徽因的照片请他辨别时,他仍会凝视良久,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有千言万语哽在那里。最后还是一语不发,紧紧握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许久,像小孩求情似的对别人说:“给我吧!”

一个顶级的男人,对一个女人的爱,不因她的婚姻,不因她的逝世而中断,迟暮之年还如此把她珍惜。这不能不说世间亦有纯爱,亦有真爱!不得不说,这世间自是有情痴!

相伴天涯,不离不弃

选择梁思成做自己的终生伴侣,可能是聪明绝顶的林徽因最聪明、最正确的抉择,所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正是这个选择成就了林徽因人生的完美。

从1930年到1945年,她陪着他走过了中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她以她病弱的身躯,以惊人的爱的毅力,始终陪伴左右,照顾着他的生活、他的事业。

尤其在那段无可回望,颠沛流离的日子里,多病的林徽因一直陪在梁思成的身边,不离不弃。

抗日战争开始不久,梁思成就被日本人盯上了。北京已非久留之地,当时因肺病的折磨非常虚弱的林徽因,为了丈夫的安全毅然陪着梁思成逃亡。从1937年到1946年,这一逃就近十年之久。从昆明到李庄,她不仅陪着为了事业奔忙的梁思成,上山入林,还要操持家务,养儿育女。她用她一身病痛的身体,不离不弃地辅佐着梁思成的事业。

她买缸蓄水,买菜做饭,打扫补衣,全然没了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的面貌。她只是那个爱着的女子,恢复了平常可爱女人的面貌,成了让梁思成感动,亦甘愿包容爱着的那个女子。

1943年的李庄,在梁思成写《中国建筑史》时,病中的她始终坚持靠在床上翻阅各种资料,并参与了部分写作和绘图工作,还对书稿进行修改、补充和润色,融入自己的审美意识。后来,在这部巨作以英文版本《图像中国建筑史》的面貌出现在全世界时,梁思成以深情的、真挚的笔触写道:“……在战争时期的艰难日子,营造学社的学术精神和士气得以维持,主要应归功于她。没有她的合作与启迪,无论是本书的撰写还是我对中国建筑的任何一项研究工作,都是不能成功的。”这样的语言无风月体现,却关乎爱和感动。

她亦有回报,重病中自知将不久人世,她把日后成为梁思成续弦夫人的小同乡带进了梁家,留给了心里放不下的夫君。然而,可爱的梁先生日后向这位“新欢”示爱时,吟咏的却是已逝去的林徽因的诗:“忘掉腼腆,转过脸来,把一串疯话,说在你的面前。”噫欷!天意乎?

是这样相知相爱的两个人,在漫漫相伴的岁月里,无论怎样,总在颠倒密切中牵连着你和我,而我永从你中间经过……

人间四月天

1955年4月1日凌晨,51岁重病在身的林徽因平静离去,陪伴她的是深爱的丈夫梁思成。

林徽因的离去,或许是“上帝”再一次的偏爱,否则,后来的文化大革命,她将在劫难逃。

犹记起,她写过的句子: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诚然,前尘如梦,隔着时空的风烟,这个“人间四月天”的女子和着那些鲜活的生命和动人的故事已渐行渐远。春事既歇,芳菲已尽,掩卷长思,唯有那悠悠的往事仿佛落红的香瓣一样在人们的记忆里散发着淡淡的芬芳。

同类推荐
  • 毛泽东读书与写作纪实

    毛泽东读书与写作纪实

    毛泽东并非出生于书香门第,对读书的酷爱,也并非从书斋式的学问研究出发,而是基于一种朴素的社会理想、人生目标。当他真正走上了革命道路,便自然而然地将读书运用到救国、治国,治理天下的革命实践当中。读书,可以说是毛泽东一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的写作,观点鲜明,理由充足,逻辑性强,而且文采飞扬。毛泽东的写作,都是说他想说的话,从不回避实质问题,更不会随波逐流。他的文章讲究通俗,风趣幽默,借助于具体的语境和语势的触发,自然而然地涌出笔下。 本书以毛泽东读书和写作为出发点,全面、客观阐释了毛泽东在读书和写作中与众不同之处,是学习毛泽东读书与写作才华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 史海远航:章开沅传

    史海远航:章开沅传

    本书作为一本名人传记是大家系列丛书的其中一本。此本传记的主人公章开沅是我国著名的史学研究大家、光荣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文学家、教育家、艺术家。作为一名当代有名的大家章开沅的一生有着太多的闪光点,少年时的风雨飘摇与天涯浪迹赋予了他无比坚韧的性格;青年时的投笔从戎和支援抗战赐予了他无比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决然的拿起教鞭奋战在为祖国发展而培养人才的教育第一线,将一腔热血和美好的青春无私的奉献给了祖国的新苗。他潜心钻研史学,为中国的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国际化做出了重大贡献。生活的逆境并没有将他摧垮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在潜心著述多年后他担任了华中师大的校长。
  •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本书是以作者踏上旅途开始,并以回到故乡作结。由于她的旅途主要是穿越广袤的俄国和俄领中亚,全书最初就是在对这一路的描写上展示了独特的风格。书中生动地描写了一个英国外交官家庭20世纪初在喀什生活工作的经历,其中讲到的一些喀什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在今天的喀什仍然能寻觅到踪迹。
  • 华盛顿传

    华盛顿传

    乔治·华盛顿的一生,就是美利坚独立自由之路的缩影,他从平凡少年成长为美国总统,在回归田园,开创了美国独立宪政之路,被尊为“美国国父”,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华盛顿在世之时,就已经被刻画成一个传奇,成为一种政治理想和理念的象征,成为道德的楷模。本书要展现的是,华盛顿身为一个人是怎样的,他到底是依靠何种性格魅力而被推上神坛。
  •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0位世界名人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0位世界名人

    本书通过凝缩的文字,收录了100位影响力巨大、创造性强、发人深思的世界各领域的大师精英。既向读者展现了100位名人的成长记录,又向人们揭示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真理:天才和名人都不是天生的,正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用自己的热情和艰苦卓绝的斗争通向了事业的顶端和荣誉的高峰。在这里,你可以看见在穷苦中潦倒而不懈奋斗的梵·高、在压迫中带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的列宁、还有从来没有上过大学却成为一代文学巨匠的高尔基,还有巴尔扎克、诺贝尔、松下幸之助、全身瘫痪依旧奋斗的霍金……
热门推荐
  • 诸世纪亮尘时代

    诸世纪亮尘时代

    约亮尘六百年后,大陆一片繁盛之景,圣殿组织支离破碎。之前受到重创的魔族开始蠢蠢欲动,他们认坚信只有持续圣战,血宿才会提前苏醒归来。血族中也流传着这样类似这样的预言:在大洪水过后,血宿“阿波罗”卡利奴曾立下这样的誓言:“当我觉醒之时,世间再没有黑夜,烈日高悬,化凡人为蒸气,化血族为松粉。神将收回的,只有一片焦土。”血族对血宿的传说又恨又怕。虽说他们表面上否定血宿的存在,心里却对末日传说的临近坚信不移。为了使种族永远延续下去,宏观及微观的准备工作一刻也不曾松懈。对魔族发动清洗,被认为是巩固权利和树立威望的重要步骤。这场波澜壮阔的战争一直在暗中持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薄语复薄言

    薄语复薄言

    秦恪二十二岁时在初春的雾水旁边第一次见到她,一见难忘。二十四岁的仲冬得偿所愿娶了她,他掀开盖头却看见一张泪痕斑驳的脸,他的心沉下去,手一抖秤杆跌落地断为两半……映着廊下的红灯,他醉酒昏沉,而她却在红烛之下哭到天明……
  • 白莲浦

    白莲浦

    爷死那天,我确信人世间的岁月是又长又凉,我应该背着包儿去流浪,在世上任何一个角落,还不是一样的阴晴风雨,但是我没有,我默默地跟在母亲身后,没什么可想也没什么不可想,像自青岗峰顶掠到白莲浦上空那一缕变化万千的云。爷疼爱母亲没得个止,母亲爱吃螃蟹,每年入秋后,他都会去白莲水库里翻拣。
  • 觅仙屠

    觅仙屠

    世人都知成仙难,敢问仙路在何方?且看一位小人物的挣扎求仙之路。群号:451982940
  • 第一侯

    第一侯

    惨死重生十年前的李明楼并没有有仇报仇有冤报冤的喜悦要想当人,她只能先避锋芒
  • 女尊情缘之江湖一笑

    女尊情缘之江湖一笑

    简介:雨雾中来化女情缘,女尊更迭动荡江山如画,江湖飘遥如处浮萍。情缘看着这样的女尊世界,温润的眼微微一眯,“是时候该入红尘”她是流媱女国的一国之师,如一抹滚动的云,明明看的真切却无人能真正将她掌控,女皇不惜下嫁皇弟想将她困于宫中,不想一夜过后流媱女国再无国师身影。一场冥冥之中的红线让两人越走越近,一起踏遍万里河山,云起云落,情缘坐在山顶看着怀里熟睡的人儿,眼里渐渐柔情,“你便是我要寻的情缘吗?”(注:纯女尊)
  • 生物知识知道点:亟待保护的珍稀植物

    生物知识知道点:亟待保护的珍稀植物

    自地球出现生物以来,经历了约30亿年漫长的进化过程,如今地球上大约有500~1000万种生物。物种灭绝本是生物发展中的一个自然现象,物种灭绝和物种形成的速率也是平衡的。但是,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自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兴起以后,这种平衡遭到了破坏,物种灭绝的速度不断加快,其中仅高等植物每年大约灭绝200种左右。
  • 卑鄙的圣人:曹操8

    卑鄙的圣人:曹操8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娘子亲亲:精分王爷太难缠

    娘子亲亲:精分王爷太难缠

    一朝穿越,却是直接嫁给了一个傻子王爷?可新婚之夜那个叫她从床上滚下来的男人也不像个傻子啊。白天,某王爷:娘子,我要亲亲。娘子,我要抱抱!娘子……你不要那么凶嘛。晚上,某王爷:苏穆穆,给本王从床上滚下来!苏穆穆,你胆子真是可以啊!苏穆穆,你想要干什么?唔……苏穆穆两手叉腰,霸气的哼一声,就算你有双重人格,本王妃照样将你治的服服帖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