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2200000012

第12章 两种文化

这种两极分化对我们大家,民众和社会,都是损失,既是具体的损失,智力的损失,又是创造的损失。我要强调地说,认为这三方面可以明确地区分开来的想法是错误的。

我有不少日子是这样度过的:白天同科学家一道工作,晚上则和文艺界的一些同行一起,自然是谈论文艺不用说我在科学家之间都不乏知心朋友正是由于同时生活在这两个圈子之中,而且频繁地往来于两者之间,早在我用笔写在纸上之前,我便不断思考这个问题了;我慎重地把它叫做“两种文化”我老出人于两个圈子,知道他们的才智相当,同属一个种族,社会出

身大同小异,挣得同等的收人,但这两部分人几乎互不交往,在知识结构、伦理观念和心理状态上很少有共同之处,以致宁愿横跨海洋,不肯从伯灵顿馆或南肯兴顿到恰尔西

我相信整个西方社会的理性生活正愈来愈明显地分裂为截然对立的两极我所说的理性生活也包括我们现实生活的一大部分内容,我绝不认为两者在深层意义上能够区别开来。关于现实生活,我在后文还要谈及这对立的两极,一极是文艺家,在不引人注目的场合,他们把自己视为“知识分子”,目中无人我记得G·H·哈代曾在30年代的某个时候带着有些不解的神情对我说:“你可注意到而今‘知识分子少这个词是怎样在使用吗?好像有了新的定义,不再包括像拉瑟福德、埃丁顿、迪拉克、艾德里安或者像我这样的人真有点儿怪,你看是不是?”

文艺家在一极,另一极是科学家,尤以物理科学家为典型代表之间隔着一道互不理解的鸿沟,特别是青年人,有时甚至产生敌意,但多数情况是缺乏理解他们相互怀着一有趣的被歪曲了的形象他们所持的看法迥然不同,很难找到共同点,甚至会达到动感情的地步。

科学这个问题确实是一种文化,不仅从知识的意义或从人类学的意义上来说,即是说,它的成员不需要,当然通常也不是彼此之间完全了解。生物学家对于当代的物理学家往往只有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但他们之间却存在着共同的观点、准则、举止、态度和想法这种共同性的宽广和深刻程度令人吃惊,还涉及诸如宗教、政治信仰或阶级背景等其他思想形态。

这种两极分化对我们大家,民众和社会,都是损失,既是具体的损失,智力的损失,又是创造的损失我要强调地说,认为这三方面可以明确地区分开来的想法是错误的但我想首先集中地谈谈智力的损失。

一些最优秀的科学家过去和现在都有很多过剩的精力和广泛的兴趣我们遇到过几个博览群书的科学家,文艺人士谈论的东西他们都涉猎过但那毕竟是很罕见的科学家之中的大多数人,要是一再被追问读过什么书,他们会坦率地承认:“猩,我试着读过一点狄更斯的作品。”仿佛狄更斯是一位特别深奥难缠、不太值得一读的作家事实上,他们正是这样看待他的,狄更斯变成了不可理解的文艺标本,而这种发现只是他们整个做法的奇妙结果之一。

应当记住,他们是些天资很高的人,他们的文化从各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很精确的,钦佩的它不包含多少艺术,但音乐是一项重要的例外他们喜欢交谈和争辩,耳聪目慧喜爱密纹唱片和彩色照片读书却很少,难得有人把一本书看完;问到读了什么书时,他们会振振有词地答道:“读书?我喜欢把我的书看做工具”不让心思分散是难的但书能当作什么工具?一把锤子?一柄原始的锹?

书读得很少至于那些在大多数文艺人士看来有如黄油面包不可缺乏的小说、诗歌、戏剧、历史,他们几乎从不问津这并不表明他们对心理的、道德的或社会的生活不感兴趣他们对社会生活的兴趣比我们大多数人更浓在道德生活方面,总的说来他们是一群高尚的知识分子;科学自身的核心中存在着道德的因素,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在心理方面,他们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抱有兴趣,不过我认为他们对此产生兴趣要晚一些因此,不是缺乏兴趣的问题,主要的是他们认为整个的传统文化与这些兴趣不甚相干当然,他们的这种看法完全错了结果是,他们的想象力受到削弱,自受其苦。

但是,另一极的情形怎么样呢?他们也很困苦,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他们更加自负,迄今为止自命不凡,将传统的文化视为“文化”的全部,仿佛不存在自然科学的地位,仿佛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本身没有什么价值,也不会产生什么结果,仿佛自然科学的大厦不是人类心智共同建成的最美妙的杰作而且,大多数非科学人士毫无这座大厦的概念,即使他们想建造,也无能为力在他们走过的漫长的未知生涯中仿佛闭目塞听,只不过这种闭目塞听的状况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训练的结果,或者完全缺乏训练。

由于闭目塞听,他们不知道自己孤陋寡闻听说科学家没有读过一部像样的文学作品,他们发出一声怜悯的汕笑,鄙夷地称他们为无敌的专家,尽管他们自己的无知同样令人惊讶我在不少社交场合同那些按传统文化的标准来说很有教养的人士一起,他们居然公开对科学家的愚昧无知表示难以置信有一两次,我情不自禁地问在场的人,他们之中有多少能说明热力学的第二定律襟若寒蝉,同样没人回答得出然而我问的这个有关科学的问题只不过相当于:你读过莎士比亚的著作吗?

我相信假如我问的问题更简单,譬如:质量或加速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相当于:你会阅读吗?即使如此,十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中有九个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所以,现代物理学的巍峨大厦耸立起来,而西方世界绝大多数最聪慧的人对它的了解都同对他们的新石器时期的祖先差不多。

再谈一个类似的问题,我的非科学家朋友视之为情趣低下的剑桥大学是科学家和非科学家可以每晚聚在一起会餐的学校大约前,一项在整个科学上最令人惊奇的试验成功了我指的不是苏联的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一项成功地运用现有知识和组织的壮举,它是令人钦佩的,虽然为着完全不同的理由我指的是杨振宁和李政道在哥伦比亚大学完成的试验,一项最具有创造性的完美试验,但是其结果太令人惊奇了,人们几乎忘了它的美妙这项试验.使我们重新想到物理世界中的某些最基本的东西直觉,公理……这些问题全然都挺立了其结果常叫做同等对立。要是两种文化之间有过认真的交流,这次试验的成功会成为剑桥大学每张餐桌上的议论中心但实际情形如何呢?我当时不在场,但我想问问这个问题

两种文化之间似乎没有会合之地,我不想浪费时间,说这是遗憾的事,实际情形比这更为严重,在思想和创造的本质上,我们放过了最难得的机会两门科目,两个学科,两种文化,或者我们说的两群出色的人物,相互的撞击应当提供创造的机会,在现在就面临这样的机会,思想发展史上,突破就是这样产生的。

但机会仿佛存在于真空之中,因为两种文化之间不能对话真是奇怪,20世纪的科学被吸收进20世纪的艺术的东西多么微乎其微人们偶尔发现诗人努力运用科学的词语,但给用错了曾经有个时候,“折射”一词老是神秘地出现于诗行,“极光”一词仿佛被作家幻想化,当作了一种特别宝贵的光线。

当然,那不是科学有益于艺术的途径,科学应当随着我们整个的思想体验,一道融进艺术之中,像其他词语一样,自然而然地运用。

事实上,科学家与与非科学家之间的分享在青年一代比在30年前更难以弥合30年前,两种文化之间早停止了对话,但至少在鸿沟两侧还能勉强保持一副冷淡的笑脸而今礼貌不讲了,相互只作鬼脸年轻的科学家不仅感到找到舒适的工作,冷眼旁观从事英文或历史学科的人能挣到自己工资的60%要算非

常走运了凡有才能的年轻科学家,都不像小说《幸运地吉姆》

中的主人公那样担心无用武之地,或感到自己干的工作滑稽可笑事实上,阿密斯和他的朋友们的某些抱怨,正是难以找到职业的艺术毕业生的不满。

这一切的出路只有一条:重新考虑我们的教育在这个国家,由于我在上文谈到的两个原因,情况比任何别的国家更为困难几乎谁都会同意这个说法:我们的学校教育太专门化了

我们给自己赋予了培养少数佼佼者的任务按比例来说,这具数字比任何国家的都少培养某一学科的专才最早的150年里,剑桥大学培养的专科是数学,后来是数学或古典文学,再后才有了自然科学,但历来都只允许作单项的选择很可能这个进程源远流长,不可扭转。我认为要让一个生长的文化发展,这是一个灾难性的进程,我甚至认为,如果我们要履行我们在世界上的实际任务,这几乎是致命的打击。

20世纪后半叶,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文学者和科学家之间彼此相轻,逐渐出现了一种较为明显的文化割裂,并引发了关于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一场争论。

这场思想论争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化自身,它的政治、经济乃至生态学内蕴在当今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格局中得以重新彰显。理性地审视“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科学与人文,都是知识系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未来需要的人才,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而不仅是某一学科的专才。将两者完全割裂开来的教育理念,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也势必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科技进步与创新。相互融合,携手并进,才是二者共同的发展之道。

同类推荐
  • 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

    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

    本缉收入的是关于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讨论会的内容,收录38篇论文,具体内容包括:郑州大古都的年代学研究、郑州商城的建造及其性质谈等。
  • 碑帖笔记

    碑帖笔记

    偶尔在市场上买到一些旧拓的碑帖,其中一种名为《古宝贤堂法书》。读帖之馀,查阅了宝贤堂的相关资料,觉得这是山西文化史上值得玩味的一段故事。宝贤堂创始于晋王府。明太祖朱元璋封其第三子朱棡为晋恭王,洪武十一年(1378)就藩太原。传至第四代的晋王,是朱钟铉。朱钟铉有子名朱奇源。朱钟铉见其子喜好书法,便命他搜集古今法书刻帖。正是这位世子朱奇源(死后谥靖王),于弘治九年(1496),择取《淳化阁法帖》等古帖,及当时的名家法书,摹勒数十家,成为一部十二卷巨册的传世法帖,名之为《宝贤堂集古法帖》。朱奇源造诣不凡,刻帖极为成功。
  • 坚如磐石:明清城墙(文化之美)

    坚如磐石:明清城墙(文化之美)

    明清城墙是明朝初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的思想指导下建成的。城墙完全围绕“防御” 战略体系建造,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墙顶可以跑车、操练,非常坚固。该书详述了关于明清城墙的历史过往,特点及价值,可谓是洋洋大观,精彩纷呈。
  • 天津老俗话

    天津老俗话

    《天津老俗话》就将这些流传于天津民间的各类老俗话汇集起来,在记录其内容的同时,深入发掘每句老俗话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写出俗话所涉及的人物、事件,特别是与其相关的动人故事。
  • 山东大鼓

    山东大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山东大鼓》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山东大鼓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山东大鼓》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人鱼的泡沫之恋

    人鱼的泡沫之恋

    为了寻找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那个男生,东海歆茹来到陆地上,不想竟遇见了他们……一场意外的对话,竟惊现出真相,原来那个男生是……一次次的宠溺,一次次的迷茫,竟牵扯出万年前的一段旷世之恋……
  • 今天也要做个好人

    今天也要做个好人

    东瓷玩脱了一个小世界之后,发现自己竟然穿越成了某古代世界的某邪教教主,还是最后会被女主干掉的反派boss。 东瓷满脸懵逼。 她不想死啊!! 呼,稳住,不方,抱紧女主大腿,然后做一个好人就没事了。为了活着,一定要做一个好人呀!!#东瓷日常洗脑#我是好人我是好人……啊,做好人好艰难哦。上天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这个小可怜!*********************东瓷有了男朋友,结果男朋友第二天就挂了。东瓷:好人不配拥有男朋友*********************为了活着,东瓷需要获得女主的好人卡,于是,今日份东瓷,不是在救女主,就是在救女主的路上东瓷看着又快挂了的女主,无奈扶额:你个磨人的小妖精,男主他是死了吗?!
  • 德语国家诗人诗选(孙更俊译丛)

    德语国家诗人诗选(孙更俊译丛)

    本书摘录了众多德国诗人的名著。主要由《我坐在一块石头上》、《我看到水在流》、《教皇的妙计》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农家满园桂花香

    农家满园桂花香

    一朝穿越变村姑,穷就罢了,为什么还必须叫桂花?“桂花!去把猪喂了!”“桂花,去把衣服都洗了!”“桂花……”一心想来混吃等死,却不想家中各个极品踩在头上,是可忍蜀黍也不想忍了!打了花枝招展的表姐,丢狗仗人势的表弟下湖。谁说农家苦哈哈?一双小手打天下!美食美园美男子,通通都被带回家。阿喵书友群:369072402,敲门砖:书中任意人物名。
  • 荷室夜话

    荷室夜话

    《读史点滴》53篇,是继上部西汉“五日京兆张敞”之后的继续,即跨越近三百年历史长河,讲到东汉灭亡,而三国和两晋时期的故事,只好在下部书中见了。《生活趣事》收入文章67篇,还是谈花论草、虫鸟鳞兽,凡我生活中接触到的,都是讲诉的对象。《美术故事》收入22篇,通常是一篇讲一个故事,说明一个观点,如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辉。《走南闯北谈东西》收入游记14篇,其中西南行纪讲到重庆就截止了,因在上部书中有“成都散记”几篇。《荷室夜话》斜枝旁出,内容驳杂,与其说是一部散文集,不如说是一部资料书,不成体统、不求甚解之处,请读者批评谅解。
  • 风华之神主世无双

    风华之神主世无双

    一朝重生,究竟是天意还是人为。她不懂,为什么每一次总是她,第一世,父母双亡,最信任的人成了地狱里的恶魔。第二世,家庭和睦,有哥哥表面冰山实际上是个妹控,有个爹爹表里如一的宠女儿,她不敢再奢求什么了。上天不公,就连就普通的人生也不愿给她,还未成年,又成了无父无哥的孤儿。那这一次,她只为自己而活,自私又怎么样,冷血又怎么样。没有心,就不会痛了吧。……容云:“对我来说,只要是你,就足矣。”某男主:“我……我心悦你。”
  • 流云尼玛

    流云尼玛

    神秘的手链“贡觉玛之歌”把都市女孩连早喻和无夏引入了西藏神秘部落之中,而藏人边巴的突然出现却为她们的寻觅之路带来了转机。宗贡桑寺的画像、回归喇尔扎措部落,以及美丽人鱼贡觉玛的出现都使她们更加迷惑。前世的梦境不断纠缠,无人区的大雪山之中神在等待凡尘爱人的回归。作为流云尼玛转世的连早喻究竟命运如何?在爱与色相之间,山神西亚尔会如何选择?而这场仙凡之恋的结局又将怎样呢?奇幻之后,情幻降临,敬请关注来自西藏秘境的爱情神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漫漫修仙路

    漫漫修仙路

    一名默默无闻的少年,却身具修炼所需的绝佳根骨,机缘巧逢下,更是屡获重宝。巧遇同道入名门……闯巫族九死一生……七国乱斗智斗勇……几番儿女情长下……引出了许多美丽神奇、险恶诡异的故事……
  • 书剑浮生录

    书剑浮生录

    大世将至,八方云动。 寻身世,往轮回。 平乱世,了尘缘。 这一世,仗剑只为伊人怒。 这一世,回首曾经多少梦。 少年从大山里走出,乱世风云聚会,这天下势必有我易尘一席之地。灵之修,以气养身,气旋化海,以气御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