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2100000034

第34章 湖边有棵许愿树

文/李华伟

从前,某个村子里,有一个男孩子要上战场,与他许下一生的女孩为了他,每天默默地许下一个愿望,然后把一颗种子埋在湖边。

女孩细心呵护每一颗种子,因为她深信每当种子发芽时,随着种子所许下的愿望也就能够实现。

她的好友问她许下了什么愿望,她也只是摇头笑笑不作回答。

她所许的愿望只有一个——希望他能够平安……但是战争结束了……男孩子并没有回来……女孩仍然执著地守护着她为男孩所种下的每一颗种子……尽管在战争结束的五年后,村里的人都劝她放弃。

父母替她物色了一户又一户的人家,女孩仍旧不为所动。

终于,她的父母被逼急了,在不理会女孩的抗议之下,她的父母硬是把她许给一户城里的人家。

女孩试过用各种方法去拒绝这桩婚事,但都没有产生效果。

在举行婚礼的前一晚,女孩突然不再抵抗,乖乖地穿上那让全村女子都羡妒的礼服。

家里人只道她终于想开,欢天喜地地去筹备明天的婚事。

却不知道女孩其实已悄悄地下定决心,她要守住自己和男孩子的诺言……婚礼当天,几乎全村的人都集合在山丘上的教堂。

他们都衷心祝福这一对新人,但当新娘出现在地毯的另一端的时候,所有人都呆住了……新娘的礼服不是白色的——它被新娘手上的血染成了红色。

看着受伤的新娘,尽管新郎力排众议要娶她,但所有的男方家人都坚持着要退婚。

女孩终于得到她要的宁静,因为她被逐出家门和村庄。十年……二十年……四十年……六十年……早在人们忘记这段故事的时候,女孩仍然默默地灌溉她的森林,尽管她已青春不再,轻灵的脚步变得沉重,乌黑的头发早就变得花白,青春的脸庞也被岁月刻下一道又一道的疤痕,但已经不再是女孩的她仍然没有停止。

她还是每天陪伴着她的树,直到天黑才回到自己在湖边搭的小茅屋……她死得很孤独,因为她的树不能在她生病时照顾她,替她叫大夫,救她的性命……村里的几个小伙子看着不忍心,于是几个人把她葬在湖边的一棵树下。

说也奇怪,从那天开始,尽管其他的树都会随着季节的变换而有枯有荣,但只有那棵树,据说从那一天开始就不曾再掉过一粒果子,谢过一片叶子……仿佛周围的时间都停留在那一刻,不再流动……从那一天起,湖边多了一个传说——不管男女,只要能够跨越那片森林并在许愿树前埋下一颗附有自己愿望的种子,那么他的愿望一定会实现。当然,前提是他必须是真心真意的……听福伯说完整个故事的时候,我握住小妍的手不禁紧了一下。

小妍仿佛了解我的心意,回握了我一下。

其实我们都不是第一次听这个故事,几乎整个村子的年轻人都是听福伯讲故事长大的。

但是今天的故事对我特别有意义。

因为……我后天就要随驻守这里的军队上战场了……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回来……小妍答应我,她不会去送我,因为我离去的时候,她会站在许愿树前为我埋下一颗种子……但是我希望小妍不会像故事里的女孩那么傻。

没有人需要牺牲自己的一辈子去证明自己有多么爱一个人……因为那只会让你爱的人更加心疼……”那,那个男孩子到底去哪里了?“这是每当我们听完故事一定会问的问题,但尽管我从8岁问到18岁,福伯永远是用一个笑容,再摇摇头来回答我们,然后用他的拐杖撑起自己微跛的身躯,缓缓地踱步回家,作为每次的结束……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在每一次故事结束后发出同样的问题,因为我们相信福伯只是卖个关子,总有一天他会告诉我们男孩到底去哪里了……其实我们早已不下千万次地去臆测故事的结局,像男孩子死了……变心了……受了伤所以没办法回来……甚至连福伯就是那个男孩的说法都出来了……但是我们并没有妄下断语,因为我们相信,从福伯口中出来的结局,一定比我们的要更动听,也更动人……”我想……我可以回答你们那个男孩去哪儿了。“听到这句话,我们每个人都转身回望这个从一开始就坐在我们身后跟着听故事,却毫不起眼的年轻人。他大约二十上下,从福伯刚开始说故事时在我们身后的一棵树下乘凉。本来也没什么人留意他,但他的惊人之语倒是吸引了我们全部的注意力。

”怎么了?干吗直愣愣地看着我?你们不想知道后来的故事吗?“年轻人笑着说。

”想!当然想!“不知道是谁先说出了这句话,但是我想应该不会有人怪他的唐突,毕竟这个故事从小就在我们脑海和梦境中不知道回荡过多少次。终于可以在今天听到整个故事,也算是给我的临行饯礼吧正当每个人准备听年轻人继续说下去的时候,福伯反而说了一句话:”也该是时候了……年轻人……你跟我来……你的故事,应该是先说给她听……“说毕,他就拄着自己的拐杖,缓缓地向村子的另外一头走去。而年轻人仿佛也知悉福伯的心意,没有多问什么,只是默默地跟在福伯的身后,留下一脸错愕的我们……当然,我和小妍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我们两个很有默契地交换了一个眼神,就偷偷地跟在两人的后面,留下了更错愕的他们。

福伯缓步走着,年轻人也默默地尾随在后,我和小妍也偷偷地跟在后面。

福伯不时地向后看,显然不想让我们跟着他们,所以我和小妍也不敢跟得太近。还好这片树林是我们从小的游戏场所,所以虽然我们一直保持一段距离,倒也不至于跟丢了。

走过了村子,越过了小溪,穿过了森林。

福伯带着年轻人到一棵大树的树阴下。那是一棵很奇特的树。尽管当时已是秋天,周围的树也开始枯黄,但惟有它仍保持着盛夏的模样。

”这……就是许愿树?“年轻人问。

”对。这也是她为他种的树。“福伯说。

”那么……我想我应该先介绍我自己是谁……“年轻人说着,放下了他的行囊,还有他手中捧的坛子。

”不用了。你来只要告诉她后面的故事!“福伯打断了年轻人。

但年轻人只是耸耸肩,轻轻地坐在树阴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继续整个传说……其实……男孩并没有死。在战争结束之后,男孩很幸运地存活了下来……但是他并不快乐,因为在一次掩护村庄的行动当中,他发射的子弹打中了一个随同村人逃难的女孩。

子弹打在她的背上,却狠狠地击在他的心上。

同伴们劝他不要负这个责任,甚至有人愿意替他”解决“整件事。但是男孩都拒绝了……他不愿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而造就更大的错误,所以他决定负责……男孩静静地坐在女孩的床边,尽管村人对他有所指责,同伴对他不谅解,男孩都只是默默承受,因为他的心全都系在女孩的安危上……女孩终于醒了,在他不吃不喝的第五天。

但是,女孩从此没有办法再走路——子弹击中了她的脊椎……男孩为了负责,自愿肩负起照顾这个女孩的责任。

在战争结束之后,男孩也没有回家,他甚至克制自己不要写信回家……他希望女孩当他死了,那么她才可以找自己无法给她的幸福。

受伤的女孩知道男孩并不快乐,她不希望自己的不幸带给别人不幸。男孩被她的善良感动,男孩做了一个决定——向她求婚。

就这样,他们结婚了。

时光飞逝,转瞬间这一对新人已经是一对老夫妇了……尽管年老的两人行动都有所不便,但他们仍然相互敬爱、扶持……直到老爷爷死去的一年后,当老奶奶在整理他的遗物,不经意地翻阅他的日记时,才赫然发现老爷爷根本不曾忘记过曾经的那个女孩……老奶奶每翻一页,就哭一次……她心疼老爷爷的苦心,他明明就不曾忘记过那个女孩,却为了老奶奶而留在这里,而且不曾在她面前显露过他的一丝痛苦……但是在日记里,他对女孩的思念却深刻到令人心痛……也许他真正心爱的是那个女孩,但他却没让她因此受到一点委屈……老奶奶决定要把老爷爷送回故乡……她累了他一辈子,是该让他回去的时候了……”就是这样。“年轻人从包袱里拿出了一本日记。

”这是他用对女孩的思念写成的。另外,我还有一句话想说。“年轻人说。

”老爷爷他,到死也没有背叛女孩……他虽然和老奶奶结婚,但是老爷爷从未做过对不起她的事。我也不是他们的孙子,我只不过是一直受他们照顾的孤儿罢了。“”原来如此……你也该放心了……他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你。“福伯一手抚摸着树,一边喃喃自语。

”还有……“年轻人拿起他一直捧着的坛子。

”这是老爷爷的骨灰,老奶奶托我一定要把他埋在女孩的墓地上。“”你就把它埋在这里就行了,这整片树林都是她的墓园。“福伯说。

年轻人在树下挖了一个洞,小心地把坛子和日记放进去,再埋起来。

”那么,我就此告辞了……我必须赶回去向老奶奶报告。“年轻人说完,对福伯微微鞠躬,就头也不回地转身走了。

福伯就一个人静静地拄着拐杖,坐在树下。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森林的雾渐渐地大了起来……福伯这时突然说了一句:

”你们先走吧……我还想再坐一会儿……“我和小妍很有默契地转身,悄悄地走了……回来的路,雾很大……路上的景物和来时看来完全不同。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眼花了……但是我看到……除了我们之外,还有另外一对情侣在这里。

我转头想问小妍她是不是和我一样看到了,没想到小妍笑笑对我说:”不管是不是‘他们’,我们都没有必要打扰他们。“我也笑了。对啊!换作是我,相隔了那么久,我也不希望被人打扰啊隔天,我随军队的列车离开了。

小妍依照约定没有来送我,因为我知道,此时的她,正在许愿树前为我埋下一颗种子……一个月后,我在部队里收到一封小妍寄来的信。

她说福伯走了……在他自己的床上。

福伯走得很安详,因为当村人发现他的时候,他的脸上带着微笑……另外还有一件事,原来福伯在死前交给小妍一封信,交待她在他离开这个村子的时候才准打开,现在他走了……于是小妍打开信……才知道,原来福伯就是当年那位娶女孩的新郎……他一直后悔当初坚持要娶女孩过门……更后悔他没有坚持留下她……所以他化身”福伯“,就是为了要守护着她,也为了能够让这个故事流传……现在他等到男孩回来了……他也应该功成身退了……他毕竟守候了她六十年……他也累了,想休息了……我一口气读完小妍的信件,把整个故事在脑海中完全地串联起来。

我被整个故事感动不已,不管是女孩、男孩、福伯、或是受伤的女孩。

他们都是真正懂爱,而且用心去爱的人……信末,我看到小妍留下的一行字——不管怎么样,答应我,不要乱开枪。

同类推荐
  •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以中国人的视角完整反映南京大屠杀始末。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破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进城的日军,以其占领者的优越感,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残暴地屠杀了已经放下武器的中国守城官兵和普通市民达30余万人,在中国人心头和中华民族史上留下了一段永远难以愈合的伤痛……作者饱蘸国人的血泪,文笔大气磅礴,以详尽的事实和一手资料以及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震撼着读者,以犀利的拷问促使今天的读者深刻反思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深入思考其历史教训现实意义。
  • 坐在马桶上仰望星空

    坐在马桶上仰望星空

    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错觉:仿佛在不久的将来,我将推出一个改变世界的产品,我将撰写一部鸿篇巨制的小说,或者实际点,我要说一口流利的外语,我要拿到某家知名企业的offer。而这基本上都是坐在马桶上时的胡思乱想。尤其是当手边没有报刊杂志,洗手间没网或手机没电的时候。提上裤子之后,又是一切照旧,懒散如故,也许有人会象征性地坚持片刻,但能坚持到下次脱下裤子的人却是寥若晨星。你以为有个牛逼的想法,不画上几叠错综复杂的结构图,不写上几抽屉密密麻麻的代码,不经历卑躬屈膝的融资和推广,一个改变世界的产品就应运而生了?
  • 民国的农村1:农事考

    民国的农村1:农事考

    《齐如山文丛·民国的农村1:农事考》一书中,齐如山先生重点介绍了民国时期农工的分类和园艺的分类。
  • 围城内外:西方经典爱情小说的进化心理学透视

    围城内外:西方经典爱情小说的进化心理学透视

    《围城内外:西方经典爱情小说的进化心理学透视》融文化与心理学于一炉,既富于形象性、趣味性又具有学术价值。是一套非常有品味的学术文化普及读物,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文学是人学”,而西方经典爱情小说可谓是爱情心理学的“百科全书”。文学名著中所提供的爱情心理学案例,既来源于现实生活,又具有现实生活的爱情往往所不具备的丰富、强烈和多彩。《围城内外:西方经典爱情小说的进化心理学透视》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了西方文学名著中的经典爱情案例,呈现出了西方经典爱情小说所达到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深度和广度。
  • 赤都心史:瞿秋白作品精选

    赤都心史:瞿秋白作品精选

    诗集。收诗一百十九首。分上中两卷。上卷大多反映旧中国的社会现实,揭露豪富对劳苦大众的压迫和剥削;中卷主要表现国外的社会生活,揭露西方世界的腐朽、黑暗和战后欧洲经济的凋敝。
热门推荐
  • 荣宠

    荣宠

    云朝,乾德八年,帝大昭天下,按祖制广招秀女充裕后宫,繁衍皇家子嗣。她本无心,却一朝得幸,卷入后宫波谲云诡的争斗之中。庭院深深,多的是明眸善睐的虚伪、尔虞我诈的纷争。直到情爱错付,姐妹反目,她才真正明白,深宫之中,唯“权宠”而已。且看锦绣朱门之中,平凡宫妃沈云衣如何从一介不入流的宫嫔成为一呼百应的旷世宠妃,演绎古代版宫廷升级记,成就后宫女人传奇。驭皇帝、斗诸妃、除异己、惊艳后宫,步步荣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保护我方女配

    保护我方女配

    【快穿+视角:男】系鞋带→看见盒子→打开盒子→变男人哇唔,这里是哪儿???既然身体被火化了,那她就来做任务,说不定能得道成仙。然后。-这么软绵绵的女配,他们怎么会下得了手呢。-好可爱,想把她捧在手心里宠着。-给女配亲亲抱抱举高高。-即使女配虐我千百遍,我待女配如初恋。
  • 帝域神尊

    帝域神尊

    边荒小城,小小少年,心比天高。然而成长之路,却不是他想的那般顺利。强者的道路,必是充满荆棘之路。
  • 重生御姐:男配的春天

    重生御姐:男配的春天

    “我靠墨祁!?你捅我干什么?”陆江嗷嗷嚎叫,一脸懵逼的看向面前这个变态。“问我?你哥拆……
  • 伪装的真相

    伪装的真相

    欲望,世间的人们用尽一生时间都在用它满足着自己的心灵,同时它又像是一面双面镜,它的一面能够让人们清楚看到追逐和实现它的渴望,而另一面却反射出人们误入歧途的被它吞噬着自己的人性,敲打着自己的理性,推动着自己的劣性。而主人公就是那个站在另一面的人,拯救着他们的心灵。但是当他不得不遭遇同样困境的时候,他该怎么选择呢,谁又是站在他另一面的那个人呢?
  • 柏拉图的永恒缘来是你

    柏拉图的永恒缘来是你

    人可一个曾经红遍两岸三地的知名艺人,在自己的演绎事业走入低谷,感情千疮百孔的失落中,选择了逃离,带着对自由的向往,来到了他飞镖射中的内地的一个小山村——桑树堰,在这样一个风景如画,静僻闲凉的地方,化名希瑞遇到了同样来这里的可爱姑娘——彤彤,在相处的过程里逐渐被这个并不漂亮但积极乐观真实的女孩吸引,她被彤彤快乐兰花般的热情感动着,享受着这里简单的快乐。当彤彤知道了人可的事情后,终于没有勇气跨向那个她不敢触及的世界,两人都回到了各自的生活,在人可精致的生活中,他越来越想念那个如兰花般的姑娘。他们真的就没机会见面了吗?他们的人生还会有什么样的交集呢?敬请期待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

    对于任何一位中国人而言,1937年7月7日都是一个不应该被遗忘的日子,在中国现代史上,这个日子已经不仅仅是个日期的符号,也不仅仅是几声密集的枪声,它代表了一场伟大战争全面开始。本书从事变尚处在萌芽状态的1937年6月26日入手,以日期为经、事件为纬,逐日叙述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民主人士、汉奸伪政府、日本政府和军部等相关方面所发生的各种事件及其与七七事变的内在联系,直写到事变发生后的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并在尾声部分叙述了书中所涉及人物的最后归宿和事件的发展变化,为读者描绘出一副宏大历史画卷。
  • 微人格心理学

    微人格心理学

    九型人格是一部分析个人性格型号的强大体系,本书从性格识别、职场关系、婚恋相处、自我完善策略以及与其它型号性格的相处之道几方面,对九种性格类型进行了详细地介绍。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一体系中确定出自己性格特征的主要倾向,从而增进对自我的了解,扬长避短,找到人生的前进方向。同时,还可以借助九型人格的理论看透身边人的内在想法,真正做到知己知彼,让一切交际难题都不再是问题。
  • 白墙

    白墙

    咋还不死!这是我的奶奶面对爷爷的时候惯常使用的一句口头禅。说这句话的时候,爷爷就像个游手好闲的二流子,侧脸冲着奶奶微微一笑,用袖子擦一把鼻涕,扭头说,就死了,就死了。然后不管不顾伸手向奶奶要馍馍吃,他傻傻的表情甚至比我四岁时的样子还要憨厚。奶奶肯定是不轻易给他馍馍吃的。她坐在上房廊檐的蒲团上,用拐棍敲打爷爷的手腕。打第一下的时候,爷爷还不知道躲闪,奶奶也知道爷爷不会躲闪,所以她的力道不轻不重。爷爷的手腕在碰到拐棍的时候只是略微缩一下,然后嘿嘿嘿地笑笑,接着再次伸手出去。奶奶再打,他便知道躲闪了,可也只是稍纵即逝,瞬间便又伸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