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2200000021

第21章 捕猎人生

文/沈欣

人生像一行迹飘忽的猎物,人们驰骋捕猎,张弓放箭,却每每箭走偏锋,失之交臂。而言称,捕获者,也往往是得之玑羽,而失之鹏鲸。

不妨先看一看有名的捕手们手中的猎物:

尼采认为:“人类是一根系在兽与超人间的软索——一根悬在深谷上的软索……人类之伟大处,正在它是一座桥而不是一个目的。人类之可爱处,正在它是一个过程与一个没落。”在尼采看来,人生本身了无意思,它不过是为另一个“有意思”的目的做铺垫。

被称为“悲观大师”的叔本华承认人生是存在的,但是他说“生命的本质就是苦恼”。人生是“事先就知道肥皂泡总是要破灭的,但仍然要把它吹得更大更久远”的一种无奈。

罗素对人生的理解更容易为我们接受些。他把人生归纳为两部分:道德的与竞争的。前者给人带来快乐,后者给人带来烦恼与痛苦。罗素认为,真正的人生是一座圣殿。人是能够进入“圣殿”的,只是在进入之前要“穿越一个黑暗的大洞穴。大洞穴之门是绝望,它的地面是用令人放弃希望的墓石铺筑的。自我必须在那儿死亡;渴求和未驯服的欲望,必须在那儿窒息,惟有如此才能使灵魂从命运的主宰中解放出来。但在穿越大洞穴之后,自我克制之门又一次重新带来智慧的照耀。在智慧光辉的照耀下,新的领悟,新的欢娱,新的柔情,欣喜着朝圣者的心灵。”罗素所说的“洞穴”与尼采的“桥”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细思之又不尽相同。在尼采那里,过了桥,人生就结束了。但在罗素那里,过了洞穴,人生还在继续展开着,而且更加壮丽辉煌。

蒙田以其飘逸的才思与清丽的文字曾让无数读者耽读入迷,但是这位不凡的思想家对人生的论述却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他说人生就是一个旅程,死亡则是旅程的终点。他也认为生活的快乐来自于道德,而不是权力。他说:“我们的最终目的,即使在道德方面亦是快乐……这快乐,正因为它是更健康、更强劲、更粗壮、更男性而更切实。因为这种快乐比较温柔、敦厚、自然……”他还认为道德赐给我们的最大祝福是“不惧怕死亡”。他对人生的态度显得很平和,而且把“平和地死去”看得十分重要。

掩卷沉思,低回吟味,蒙田的思想深足景仰,罗素的“洞穴说”极耐玄思。然而对尼采的“软索说”则不敢赞一词。人生是一个过程,但绝不是一个没落,也绝非只存在兽与超人。人的思想、意志与品质可以超越,人也可以超越自我,但是人本身是不可超越的(人不能变为非人)。人生的意义就存在于人的现实生命中,而不是寄托在“超越”之后的超人身上。

向叔本华求教人生无异于问道于盲。“生命的本质是苦恼”的论断有些牵强穿凿。洛克所说的比较接近于客观——追求快乐是人的本性。其实,苦恼恰恰产生于逆生命的过程。比如疾病就是一种逆生命的过程,其本质就是中止生命,显然它是与生命背道而驰的。逆生命过程,先是痛苦,然后转化为苦恼。实际上,疾病越是给人带来痛苦,就越说明人生是快乐的。身染沉疴的人最能体会“无病即福”这句谚语的真谛。

罗素的“痛苦产生于竞争”的论断似乎也难站住脚。竞争恰恰是快乐的源泉。22个人站在足球场上了无生趣,动起脚来,才有了万众喧腾的快乐。道德可以增加人的快感,但是快乐并不直接产生于道德。快乐本来就寓于生命之中,是与生俱来的。道德、情操、信仰与理想都只能增加快乐,使生命更充实。

人,生来就是为了增加快乐的——众说纷纭的人生其实就这么简单。

同类推荐
  • 用一朵莲花商量我们的来生

    用一朵莲花商量我们的来生

    本书收录了吕麦女士精心创作短篇散文,文字清新犹如心灵鸡汤,滋养读者的身心,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
  • 意大利风光(狄更斯别集)

    意大利风光(狄更斯别集)

    一八四四年,狄更斯从辛苦的小说写作中抽身出来,带领家人赴法国和意大利旅游度假,本来打算休息几个月时间,实际上在意大利待了将近一年。他们游览了意大利那些最著名的景点:热那亚、罗马、那不勒斯(当时维苏威火山仍在闷燃)、佛罗伦萨和威尼斯。在他的游记当中,狄更斯描绘了一个具有巨大反差的国度:宏伟的建筑与城市的凋敝,在古代的遗迹旁边当代人的日常生活。令他大感兴趣的是意大利那丰富多彩的街市生活,尤其是罗马狂欢节上的着装、易装以及勃勃生机。
  • 红色雪

    红色雪

    阿草正在睡觉,听到有枪声响。以为是梦,睁开眼,还听到枪在响。子弹从房子顶上飞过去。知道不是在做梦。这里不是个镇子,也不是个村子。这里是一片荒野。这里只有阿草家,独家独户,这里除了阿草再没有别的人。可阿草听到了枪声。枪声是枪发出来的。枪不会自己发出声音,枪只有拿在人的手上才能发出声音。床上的阿草听到枪声,床下边的老狗也听见了。老狗站起来,叫了一声,看着床上的阿草。阿草穿起衣服,推开门。门外一片白。入冬有些日子了,下过好几次大了。下下来的,没有化,一次次在地上铺起来,像棉被一样厚。
  • 古典情思

    古典情思

    从书中可以看出,“仙作”之美,美在材质,美在工艺,美在工艺中的文化内涵,三者缺一不可。传扬“仙作”之美,理所当然要向这三个维度深入,才可能直逼古典工艺家具之美的内核。在这一方面,志忠除了向各大媒体提供新闻稿件,广泛报道“仙作”古典工艺家具的发展动态外,还深入研究,深度挖掘,试图全方位展现古典工艺家具的独特魅力。志忠虽不是工艺师,也不是专业的文化研究者,但他是明智的,也是用心的,以自己的悟性和才情,穿越古典工艺家具繁简不一外表下的迷障,向着这三个维度深入,把貌似简单其实复杂的“仙作”说得有眉有眼,有滋有味,颇为引人入胜。
  • 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诗文选

    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诗文选

    本书记录了民国一代才女内心隐秘和复杂的情感心路历程。诗歌婉转、轻柔,散文平和中带着大气,是民国灿烂文学史中一道别有韵味的诗歌散文选集。
热门推荐
  • 最强逍遥狂少

    最强逍遥狂少

    噬天,人欺我,我杀人。天欺我,我灭天。四海之内任我游。
  • 朱子治家格言

    朱子治家格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山词

    小山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灰烬乐园

    灰烬乐园

    延续肮脏,悲惨世界。众生熔炉,余烬灵魂。游魂彷徨,蠕虫徘徊。疯狂之血孕育邪祟而生;不可名状之物亵渎而死。死寂无风,艾伦喃喃之语。‘我不是凝视深渊的人,我即是深渊’面对神孽应该说什么?—先死为敬—时候未到生为神孽,我很遗憾。ps1:类dndps2:无女主ps3:裙号857624408「余烬的骨头」
  • 阿塞勒涅之泪

    阿塞勒涅之泪

    神秘的魔法,林立的种族,动荡的王国,蠢蠢欲动的恶魔裔种,为人称颂的众神,第三纪元时期平静了千年之久的塞加罗德大陆暗流涌动,第一纪元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罪人?英雄?没有无辜,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只野兽。这是发生在一个被放逐的贵族男孩身上的故事,他本该一直孤独地生活在被诅咒之地,直到一天神秘人的闯入打破了这片宁静,自此踏上了成为魔法师的旅途,揭开了这片大陆尘封已久的面纱……
  • 末日战争1

    末日战争1

    曾经和平的年代,因病毒的爆发变得残酷起来,人类要怎样才能在充满丧尸的末日中生存下来?
  • 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人文与社会译丛)

    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人文与社会译丛)

    《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人文与社会译丛)》指出任何史学作品都包含了一种深层结构、一种未经批评而被接受的范式,它是诗学的,也是语言学的。书中以十九世纪八位有代表性的史学思想家为例,展示其历史著述所采用的主导性比喻方式,从而确证历史作品普遍存在的诗学本质。
  • 卡耐基给女人的100条幸福箴言

    卡耐基给女人的100条幸福箴言

    本书将著名人生导师卡耐基的理念和智慧与新一代年轻女性的实际生活结合,为年轻女性在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口才、交友,以及如何成为好妻子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忠告和建议,让她们以更轻松、更容易的方式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健康、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个性,与周围的人和环境和谐相处,从而引领千万女性踏上幸福之路,成为最有魅力的女人。
  • 尖叫骷髅

    尖叫骷髅

    左煌哲是个裁缝,能把自己缝在骷髅上,控制这具骷髅原主的灵魂。他的绝技,引来形形色色目的动机不一的骷髅。每缝一个骷髅,他只要一颗牙齿作为报酬。每得到一颗牙齿,他都能听见一声妙不可言的尖叫,以及一种妙不可言的滋补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