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2100000014

第14章 黄道婆:创新织造技术的纺织之神

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人才辈出,群星璀璨,构成了中国历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与这道风景线不相称的是,其中的女性,实在是太少了,真正是寥若晨星。尤其是女发明家,可以举出姓名的,大概只有本文的主人公黄道婆一人而已。

关于黄道婆的生平事迹,封建社会的历史书上很少记载,仅在元代末年一些笔记小说里略有反映。根据这些反映,可知她是当时的松江乌泥泾(今上海龙华)人,大概生于南宋末年,卒于元代初年。黄道婆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棉织业发展的时代。我国棉织业出现比较晚,在棉花得到大规模应用之前,丝、麻是我国先民的主要衣着原料。考古学研究的结果表明,至迟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掌握了比较成熟的丝织技术。到了汉朝,我国丝织技术发展得更加成熟。马王堆出土的纺织品表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我国的丝麻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先进了。

但是,相对于丝麻纺织业来说,我国内地棉织业的发展就比较晚了。棉花原产地不在中国,而是在非洲和南亚次大陆。产于这些地方的棉花,后来经西亚、东南亚等不同途径传入我国,先是传到云南、新疆等地,后来又逐渐传入内地的黄河、长江流域。到了宋代,长江流域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棉花种植。

棉花取代丝麻成为人们的主要衣着原料,是历史的必然。丝织品从采桑养蚕、缫丝拈线,到织成衣物,环节多,成本高,非一般人所能享用;麻织品从种麻、沤麻、剥离麻皮、抽出纤维,到纺织成线,同样存在工序多、效率低的缺陷,而且其御寒效果也不好。棉花因为可以“不麻而布,不茧而絮”,而且御寒效果好,穿着舒服,加之成本低廉,所以受到人们欢迎。自棉花传入我国内地以后,棉布就逐步取代麻布,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要衣着原料。

但是,当时内地的棉花加工技术比较落后,人们对去籽、弹松、并条、纺纱等工序的处理还很原始。这种状况,严重妨碍了棉纺织业的发展。因而改革棉花加工工具、提高纺织技术,就成为当时棉纺织业面临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黄道婆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她是适应时代要求而涌现的棉纺织技术革新家。

黄道婆出身贫苦,因生活所迫,十二三岁就给人家当了童养媳。像多数童养媳一样,黄道婆的童养媳生活也是暗无天日的。在丈夫家里,她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纺纱织布到深夜,一边负担繁重的劳动,一边还要忍受公婆的非人虐待,挨打受气是家常便饭。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对于这种虐待,她无法做公开的反抗,只好忍气吞声。随着年龄的增长,公婆的虐待与日俱增。黄道婆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她萌发了逃离这个家庭的念头。有一次,为了一件小事,黄道婆又受到了公婆的毒打,并被关在房子里不准吃饭。黄道婆忍无可忍,她终于下定了离开这个家庭的决心。于是,趁着晚上夜深人静、公婆和丈夫都已熟睡的机会,黄道婆悄悄溜出家门,踏上了离家之路。

逃离家门之后,为了躲开丈夫有可能的追赶,黄道婆直奔黄浦江边,躲进一条停泊在江边的海船上。她只有一个念头:随船四海漂流,离家越远越好。

天亮了,船主起锚开船,发现了黄道婆。黄道婆哭诉了自己的遭遇,船主十分同情,让她留在了船上。就这样,黄道婆随船来到了远离自己家乡的海南岛南部的崖州,也就是现在的海南省崖县。

崖州是海南少数民族黎族的聚居地。黄道婆随船来到这里,十分幸运。在封建礼教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一个从来未出过远门的年轻妇女,只身流落异乡,人地生疏,无依无靠,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但淳朴热情的黎族同胞使她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温暖。黎族同胞十分同情黄道婆的遭遇,从生活上给了她很多照顾,使得黄道婆很快就在那里安顿了下来。

海南岛是当时两广地区棉纺织业的中心。特别是崖州,棉纺织业相当发达。崖州的黎族妇女都以棉纺织为业。她们所掌握的纺织技术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她们纺织的“黎幕”、“黎单”、“鞍搭”、“花被”、“缦布”等产品极其精致,全国闻名。黄道婆在当地安顿下来以后,开始向黎族妇女学习她们的纺织技术。黎族同胞也热情地帮助她,不仅在生活上给她以照顾,而且把她们自己掌握的先进的纺织技术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黄道婆心灵手巧,非常虚心,加之从小受苦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好品质,因此在不长时间里就掌握了这些技术,并且还融合黎汉两族人民的纺织技术的长处,对之有所发展。时光流逝,黄道婆逐渐成了一名出色的纺织技术能手。解决各类纺织技术问题,她得心应手。她织出的物品,精美程度甚至超过了当地的黎族同胞。

黄道婆在崖州生活了二三十年之久,和当地黎族同胞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她离家出走时那种义无反顾的情绪逐渐消失,她开始怀念起自己的家乡来了。随着年岁的增长,她的思乡之情愈来愈迫切。她渴望着让家乡父老分享自己学到的先进的纺织技术。到了元贞年间,她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思乡之情,辞别依依不舍的黎族同胞,带着黎族人民创制的先进的纺织工具,搭顺道海船回到了阔别三十多年的乌泥泾。

有几句民间歌谣是这样唱的:

黄婆婆,黄婆婆,

教我纱,教我布,

两只筒子两匹布。

这是一首在原上海松江一带世代相传的歌谣,这首歌形象地表达了当地民众对黄道婆革新纺织技术、并积极传播新的纺织技术的感激之情。

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黄道婆回到乌泥泾后,看到自己的家乡依然像过去一样土地贫瘠,人民穷困,棉织业落后,棉纺织技术极其原始,还不如崖州,感到十分心痛。她决心利用自己在崖州学到的先进棉纺织技术,改革当地的棉纺织业,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实实在在做点儿事。

黄道婆在革新棉纺织技术上的主要贡献,是她为了适应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发展的需要,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棉纺织技术的完整的新工艺。在这套新工艺中,黄道婆对“擀、弹、纺、织”等项内容的革新最为引人注目。

所谓“擀”,是用“擀”的方法除去棉花中的棉籽,这是整套棉纺织工序的第一步。在黄道婆之前,脱棉籽是棉纺织过程中的一道难关。因为棉籽生于棉桃内部,为数又多,很难将其脱去。当时人们大都是用手直接将棉桃中的棉籽剥去,也有用手推铁棍将其挤出的。这些方法效率都非常低,以至于原棉常常积压在去棉籽这道工序上。黄道婆以黎族的踏车为基础,创造出一种轧车,专门用来轧棉籽。这种轧车的主要结构为一对碾轴,是由一根直径较小的铁轴,配合一根直径较大的木轴组成的。两个轴上都装有曲柄转轴,操作时由两人转动碾轴,另一人将棉桃喂人两轴中间的空隙里,利用这两根直径不同、速度不等、回转方向相反的碾轴相互碾轧,将棉籽从棉桃里挤出来。这种轧车较之手剥棉籽不仅省力,而且能大大提高效率。它的出现,是当时皮棉生产中一件重大技术革新。马克思曾经提到,直到18世纪末,在盛产棉花的美国南部,奴隶主仍然驱使奴隶用手剥除棉籽。1793年美国人惠特尼发明了轧棉机,在此之前,一个黑人紧张地劳动一天,未必能剥离出一磅棉花。现在我们看到,比惠特尼早近5个世纪,黄道婆已经率先做出了这项发明。

接下去是“弹”。剥离棉籽后的皮棉,板结在一块,无法用来纺纱,必须将其弹松。传统的方法是用一尺多长的小竹弓来弹松棉花的。这种小竹弓用竹做弧,用线做弦,弹力小,效率低。黄道婆把小弓改成了四尺长的大弓,用绳弦代替线弦,而且还用檀木做的槌子击弦弹棉。这样比原来用手指弹拨的小竹弓效率高多了。弹棉的速度快了,弹出的棉花也均匀细致,为后面的纺纱、织造工序提高质量创造了条件。黄道婆改进的这种弹弓,直到现在有时在农村还能见到。

“纺”是指纺纱。当时松江一带用的棉纺车都是旧式单锭手摇纺车,功效很低,要三四个人才能供上一架织布机的需要。而且这种车的原动轮较大,纺锭的转速较快,纺纱时棉纱往往因牵伸不及造成拈度过高而易于崩断。针对这种情况,黄道婆对传统纺车做了几处大胆的改动:首先是增加纱锭,由一枚变为三枚,并将手摇改为脚踏,从而使劳动强度有所降低,功效却大大提高;其次是改动原动轮的轮径,使之适当缩小,这就降低了纺锭转速,解决了棉纱断条问题。经黄道婆改进的这种三锭脚踏纺车,由于性能良好,很快就得到推广,被人们广泛采用。三锭脚踏纺车是纺织技术史上的一大发明,它比欧洲出现的类似纺车早了几个世纪,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纱机械。这种三锭脚踏纺车操作起来也不是太难,一般妇女经过一段时间训练都能掌握。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曾经说过,当英国人未发明珍妮纺纱机时,德国有人发明了一种有两个纱锭的纺车,但要找到能同时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却几乎和找双头人一样不易。而黄道婆发明的纺车却是三锭的,并且一般人都能掌握。由此更可以看出黄道婆这一发明的意义。

“织”则指织布。黄道婆把江南先进的丝麻制作技术运用到棉织业中,并吸收了黎族同胞棉织技术的优点,总结出一套“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工艺。利用这套工艺,黄道婆与家乡妇女在她们织的被、裙、带、手巾等产品上,织出了折枝、团风、棋局、图案字等纹饰,这些纹饰,鲜艳如画、风格生动,因而风行一时。她们所织的乌泥泾被,成为驰名全国的产品。黄道婆的努力,带动了自己家乡及其周围地区棉纺织业的发展,使得后来的乌泥泾及其所在的松江一带成为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赢得了“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声誉。

黄道婆回到自己的故乡后,没过多少年就去世了。但就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她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依靠自己的勤奋,革新了传统的棉纺织技术,使松江地区的棉纺织业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这实在是一个奇迹。

黄道婆对家乡人民的贡献是无私的。在古代中国,有一个陋习:人们一旦有了一技之长,往往要把其中的诀窍隐藏起来,密不示人。黄道婆没有沾染上这一恶习。她以她博大的胸怀,把她所掌握的一切新技术,全部无偿地奉献给了家乡的人民。

黄道婆刚去世不久,当地民众就公推一赵姓乡宦为首,为她建立了一所祠院,以表彰她的功绩。这一祠院不久毁于战火,于是,另一位张姓乡宦又挺身而出,重新建造了祠院。

此外,在松江一带,供奉黄道婆的祠院,还有好几处,如现在上海市南区的先棉祠、豫园内的跋织亭等。可见当地人民对她的尊敬和怀念是如何深厚。

1957年4月,上海市为纪念这位古代技术革新家,为她重新修整了墓园,并在墓前树起石碑,碑上记载了她的业绩。黄道婆墓园的修复,为人们缅怀这位伟大的纺织技术革新家,提供了一个理想去处。

黄道婆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女性发明家。她的事迹,将永载史册。

同类推荐
  • 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

    这是一部关于慈禧太后成长、发迹、独裁、误国历史,同时展现晚清世相的传记作品。本书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采用虚实结合、真野并存的笔法,全景展现了慈禧太后的家世、入宫、受封、政变、垂帘、辞世等历史,同时生动刻画了咸丰、慈安、同治、奕、光绪、隆裕、袁世凯、李莲英等人物形象。她精于心计,骗取东太后慈安的信任,夺权上位;她嗜权如命,在位四十八年,三次垂帘听政,总揽大清军政大权;她善用权术,牵制议政王奕,让文武全才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方势均力敌;她一生严守大清国运气脉,安抚各派利益,既倡导洋务、实施新政,又支持保守、全力排外。同时,她穷奢极欲,耽于逸乐,甲午战争期间,为了“万寿庆典”挪用海军军费,避战求和。时值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慈禧治下的大清朝,无可避免地走向衰亡。作者以如椽史笔,恣意挥洒,细致地刻画了影响晚清历史进程的那些人与事、情与景,道尽历史的波诡云谲、人性的良善好恶。
  • 李叔同禅心人生

    李叔同禅心人生

    二十文章惊海内,一轮圆月耀天心。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音乐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闻名于世。他还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先驱、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他在中国美术史、音乐史和话剧史上都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培养了不少艺术人才,许多著名音乐家、美术家皆得其亲传,如著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皆出自其门。这样一位艺术修为全面的艺术家,在历尽繁华之后,毅然皈依佛门,从此不问凡尘,立志埋名,不务名逐利,甘于澹泊,枯守孤寂,过起了参禅悟道的僧侣生活。
  • 名人传记丛书:贞德

    名人传记丛书:贞德

    名人传记丛书——贞德——为了法兰西,她视死如归:“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站在珠峰之巅: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

    站在珠峰之巅: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

    通过它我看到了一个年过五千岁的中华民族站在珠峰之顶,面带慈祥的微笑,遥望着远方。
  • 地王启示录

    地王启示录

    本书内容包括:撼动世界的民企资本、公共资本的触角、大鳄来自四面八方、术业有专攻、英雄不问出处等。
热门推荐
  • 破灭虚空:山海界

    破灭虚空:山海界

    山海界,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人类势力各自为战,南荒兽族蠢蠢欲动。人类至强者“虚空大帝”已经消失数万年之久,相传其留下的本源力量就藏在山海界的某处。“虚空宝藏”的传说到底是真是假?我们一起开始这段奇幻旅程,去探个究竟吧……(玄幻+有CP+BE+空间+爽文无系统)(又名:虚空)(女主工具人,慎入!)
  • 舌尖上的力量:口才制胜的艺术与技巧

    舌尖上的力量:口才制胜的艺术与技巧

    从赞美、批评、拒绝、说服等方面详尽地阐释了在不同情境下的说话之道,教你如何做到赞美的同时不显阿谀、批评的同时不显刻薄、拒绝的同时不显冷漠。本书将帮助你解决你所面临的处世难问题:如何掌握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的说话艺术。并有效地影响他人。
  • 无敌炸天系统

    无敌炸天系统

    点石成金,催熟灵药,这些都是小意思,你见过杀猪爆出金元宝,搞蛇获得降龙十八掌,偷看美眉洗澡竟然得到轻功水上飘,嘿,你说气人不气人。这时林铭看着在座的各位:我看看哪个不收藏的,我想要神技葵花宝典。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众位客官请跟随林铭踏上炸天之旅,请系好安全带,这次开车,不保证众看官菊花安全。
  • 阴阳与意志之前传

    阴阳与意志之前传

    宇宙的改动,社会的改革,人心的改变,这一系列的变动,到底隐藏着什么惊天大秘密?幕后黑手又是谁?故事从一个被灭族的少年开始……黑雾改变了主角的人生,使他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在这个未知的世界,主角一脸懵逼。何去何从?听天由命?迎难而上?
  • 评琴书屋医略

    评琴书屋医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我是职业的

    穿越,我是职业的

    【男强,女强,双洁,1v1】“彼岸花开开彼岸,暗夜血琼彼岸染。吾名:夜彼染。”岁月无穷,时光无尽,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修成人形。一身血色红衣,强大而神秘,她生而为王。然,孤独的灵魂,有谁知?多久以后,她笑得释然:“旭,这茫茫人海芸芸众生,懂我的,果然只有你一人而已。”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重生之独宠千金

    重生之独宠千金

    前世,她为他付出所有,替他坐牢,却惨死在老公和姐姐手里,再次重生,她誓要逆转乾坤,改变命运,一手携空间敛财,开创锦绣人生,一手拆穿恶毒继母诡计,惩治恶姐渣男,原以为这一世不会再为任何男人动心,却有这么一个男人,挥舞着天使的翅膀,再次让她领悟到什么是真爱,用他所有的爱和生命,专宠她一人。
  • 鬼谷传人演艺三国传奇

    鬼谷传人演艺三国传奇

    大汉武帝的独尊儒术,让儒家一家独大,其余诸子百家,或儒皮法骨,或隐居世外。今有鬼谷传人,趁汉末乱世,携后事经历,重现百家争鸣,为中华文化点燃璀璨之火,开创华夏名族万世独尊的辉煌。
  • 头条cp

    头条cp

    祁颜好不容易喜欢上了一个人,可对方???那么他只能默默的当她的感情咨询家。终于有一天,她和“前任”分手了。“墨墨~我暗恋你好久了”“哦…”祁颜:???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