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2100000024

第24章 罗伯特·波义耳:开创了西方的炼金术

罗伯特·波义耳(1627~1691年),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兼化学家。他的父亲是英国斯图加特王朝的一名贵族,在英国内战中被打死了。波义耳少年时代在伊顿求学,从1638年起在欧洲游学。1644年波义耳从大陆回到英国,并且在他自己的世袭领地里建立了一个全欧洲第一流的实验室,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室和一个十分宽敞的大厅。然后就开始了他在物理学、化学方面的重要科学研究工作。

罗伯特·波义耳这个年轻的英国贵族,不追求金钱,不追求地位,不追求舒适的生活,却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科学事业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对世界万物的组成进行过研究,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水、土、气、火四元素构成的,与四元素对应的是物质所体现出来的干、湿、冷、热四原性。亚里士多德的观念表现了他的理论具有从经验出发和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在亚里士多德以后,欧洲化学的发展处于停滞阶段,直到中国的炼丹术传到欧洲以前,基本上没有什么进展。

西方的炼金术一直到了公元11—16世纪时,中国的炼丹术才通过阿拉伯传到欧洲。

中国古代的炼丹家们,因为总想长生,所以主要工作是炼丹——炼一种能使人长生不老的金丹,炼金则是“副产品”。阿拉伯的炼丹家们梦想中要炼成的也是一种既能使人“长生不老”,又能“点石成金”的所谓“哲人之石”。而欧洲的炼金术士中却很少有人对“长生不老”的神丹有兴趣,他们主要是炼金,因此,欧洲人把炼丹术称之为炼金术。这可能是因为古代的中国人怕死,而欧洲人财迷的原因吧。连近代自然科学的先驱罗吉尔·培根还写过一本著名的炼金专著《炼金术原理》呢。他在这本书中说:“炼金术是叙述制造某些灵药的科学,当这些灵药(即所谓哲人之石)投在金属或不完备物上时,能立刻使后者变成美物。”培根的所说的美物,指的就是黄金。

炼金术士也好,炼丹术士也好,他们追求的“长生不老、点石成金”当然是做不到的。但是作为化学科学的原始形式,炼金术却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它本身也含有一定的合理成分。因此,在自然科学史上炼金术还有着相当重要的历史地位呢!

首先,炼金术士们在炼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化学操作经验。通过炼丹或炼金,人们掌握了许多化学操作技术。今天化学科学中的许多操作,例如:溶解、过滤、结晶、升华、蒸馏、提纯等方法都来自炼丹术和炼金术。

其次,炼金术士们在炼金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许多有关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以及物质之间互相转化的知识也都来自于炼金术或炼丹术。

更为重要的是,炼金术提出了推动化学科学发展的新观念。炼丹家们怎么能知道,神丹可以长生不老?炼金家们怎么能知道可以点石成金?前者的依据是“金是不朽的,人吃了金丹也可以不朽”。中国古代道家认为:“金丹一道是修行之本”就是这个意思。后者的依据是“自然界是变化的,物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这两种观念都推动了化学科学的发展。

炼金术在东西方流传了许多年以后,不少有识之士开始从无数次的失败中醒悟过来。抛弃了炼丹术和炼金术,转向了生产实际和生活需要。于是出现了最早的医药化学和冶金化学。

到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化学已经在实践上完成了从炼金术向近代化学的过渡。但是,化学家们的思想却还远没有摆脱炼金术的束缚,化学的理论还处于一种比较混乱的状态。因此,挣脱炼金术的束缚,就成了一项重要任务,这个工作是由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完成的。

科学的元素定义波义耳是一位知识十分渊博的学者,他的研究领域也十分广泛,他不仅喜欢研究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和医学,而且还是一位哲学、神学和语言学爱好者。

波义耳读书的速度快得惊人,而且十分专心。他在图书室里读书,经常从清早一直读到深夜。他的马车夫每个星期都要从伦敦给他运采好几箱子新图书,供他阅读。波义耳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在书房读书和在实验室里做各种科学实验。

在波义耳之前,人们对元素的概念是相当混乱的。大部分人仍旧相信炼金术的那些观念和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波义耳却不相信这些,他认为世界绝不会是由四种元素构成的,如果是的话,炼金术士们为什么炼不出来黄金呢?他对炼金术士们失败经验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世界上有许多东西是不能相互转化的,炼金术并不是科学。波义耳以黄金为例,他指出,对黄金这类物质,无论怎样处理也分解不出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来。因此,根本不能把四元素称为构成万物的元素。

波义耳在他1661年出版的《怀疑派的化学家》一书中,第一次给“元素”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我所说的元素的意思和那些讲得最明白的化学家们说的要素相同。是指某一种原始的、简单的、一点儿也没有掺杂的物体。元素不能用任何其它物质构成的,也不能彼此相互构成。”

在这本书中,他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重要的、令人信服的论据,批判了以往的陈旧的观念。因此这本书在17世纪的化学家确立他们的新的观念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有趣的石蕊试液尽管波义耳的科学实验是五花八门的,但是其中最重要的科学实验主要是化学和物理学实验。他的另外一项重要贡献就是创立了化学研究中的分析方法,我们今天使用的化学试剂就是他最先发现的。

在实验中,波义耳发现:用石蕊苔藓泡制成的液体,在遇到酸性物质的时候会变成鲜艳的红色,在遇到碱性物质的时候会变成美丽的蓝色。于是波义耳就用这种试液把纸先浸透、再烘干,然后用这种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把石蕊试纸放入酸性的溶液中,它就成了红色的;把石蕊试纸放入碱溶液中它就成了蓝色的。这种石蕊试纸直到今天还在使用呢。

当时化学科学研究的中心是燃烧过程。波义耳也对物质的燃烧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就是在对燃烧进行研究时,最先发现金属在燃烧中的增重现象的。他在燃烧实验中对火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并进行于定量的分析,他发现,金属经过焙烧变成金属烧渣(金属氧化物)后增加了重量。他认为这部分焙烧后增加的重量是由于金属在焙烧过程中吸收了穿透容器的火粒子造成的。他认为火是由带有重量的“火粒子”组成的,这种火粒子的高速运动是产生热的根本原因。

这种观点后来成了斯塔尔建立燃素说的理论基础。

著名的无形学院作为科学史上一颗光彩照人的明星,波义耳一生有许多重要贡献。在物理学方面,1655年他通过实验得到了著名的波义耳定律:气体的压强和密度成正比。在化学方面,他引进了化学分析的名称,奠定了化学分析的基础,给元素下了第一个比较科学的定义。1680年,他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主席,只是因为身体的关系没有任职。波义耳不太重视贵族的头衔,对事务性的社交活动也不感兴趣,只热衷于他的科学事业。

波义耳最重要的功绩在于:确立了化学科学的研究目的。他既反对把化学归结为炼金术,也反对把化学归结为医药学。他认为化学应当为自身的目的去进行研究。即: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化学变化。这就为化学科学最终走上了研究物质自身的正确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波义耳使化学开始从炼金术和医药学中完全独立了出来,成为了一门真正的科学。

波义耳是著名的“无形学院”的重要成员之一,也是这个小小的科学社团的最重要的科学家。波义耳为人非常好,他和同时代的其它著名科学家们相处得非常好,约翰·威尔金斯、乔纳森·戈达德等人都是他的好朋友,而罗勃特·胡克和奥尔登伯格都是他进行科学研究的助手,后来也是在他的影响下成为英国皇家学会的重要成员的。波义耳是牛顿的好朋友,同时也是牛顿最敬佩的人之一,他们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牛顿光学的微粒理论也同波义耳有一定的关系。

由于波义耳的著作总是同时用拉丁文和英文发表,因此不仅在英国,而且在整个欧洲大陆,他的影响都非常大。

1691年波义耳在伦敦去世,由于对化学科学的重大贡献,他在科学史上被认为是近代化学科学的真正的奠基人。

同类推荐
  • 石油母亲

    石油母亲

    韦庄一条很深的巷子,两边是参差不齐而又十分简陋的土坯房。土墙上依稀可见已经褪色的“农业学大寨”的标语。 一个穿着短袖花格子上衣、身材壮实的农村中年妇女一边急速奔跑,一边扯着嗓子大喊:“陈小艺家电话!陈小艺家电话!”声音回荡在村庄的上空,妇女身后的尘土很快将她淹没。
  • 风云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人物

    风云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人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为20世纪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它结束了一个战争和动荡的旧时期,迎来了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回首历史,不应忘记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破坏和灾难,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和人民为胜利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我们应当认真吸取这次大战的历史经验教训,为防止新的世界大战发生,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而英勇奋斗。这就是我们编撰《第二次世界大战纵横录》的初衷。该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该书主要包括战史、战场、战役、战将和战事等内容,时空纵横,气势磅礴,史事详尽,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最最有阅读和收藏价值。
  • 我的外公陆定一

    我的外公陆定一

    本书系统记述了陆定一同志青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革命战争时期的奋斗历程、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华彩乐章、“文革”中遭受的种种冲击和苦难,记述了陆定一同志与唐义贞烈士的生死情恋,展现了陆定一同志虽历经磨难而依旧信念不改、信心不减、追求不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 逝去的风流(清末立宪精英传稿)

    逝去的风流(清末立宪精英传稿)

    本书讲述清末十年,国危民困,为平息革命声浪,立宪派人士掀起并领导了一场旨在通过和平改革,铲除专制制度,建立民主政治体制的立宪运动。投入到这一运动者,既有名不见经传的上百万草民,也有不少各界头面人物,奔赴呼号,为民请命,声势所向,掀起绝大的政治革新巨潮,甚至波及民国初年的政局。
  • 松下用人之道

    松下用人之道

    组织固然重要,但相比之下,健全的硬体组织则更重要。有实力者兴起,无实力者消没,所以人也需要有真才实学,才能拥有实力。这是自由主义的好处,它能促使人们不断充实自己,培养实力。如果没有经营产品的实力,或不称职,就不得不败下阵来。那么公司要经营得当,应采取什么样的做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本书,一起阅读吧!
热门推荐
  • 我的虚拟现实

    我的虚拟现实

    作为重生的天才,易安只能是完成上一世的遗憾,并且当个首富什么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辛丰年音乐文集

    辛丰年音乐文集

    “辛丰年音乐文集”收录了辛丰年先生主要的六种音乐著作:《乐迷闲话》《如是我闻》《请赴音乐的盛宴》《音乐笔记》《处处有音乐》《乱谈琴》。此外,文集还收录了《中乐寻踪》的内容和《乐滴》的部分内容,分别编入《处处有音乐》和《请赴音乐的盛宴》。这些著作最初是由国内数家出版社出版的,此次为集中出版。辛丰年的音乐文字曾经充当了整整一代中国古典乐迷亲近西方音乐的津梁,他的文字在专业的乐理、乐评以外还兼融这各种乐史中的名家轶事,无论你是在音乐的“门内”还是“门外”,他都将引领着你从历史中聆听音乐,在音乐中感悟文化,品味“读乐”的无穷乐趣。
  • 许你一世萤光

    许你一世萤光

    你之所想,我之所愿;这世只为你而来,即使你也不为她。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二维探空

    二维探空

    带着探寻外太空的希望,三位截然不同的人赵太空,董东浩,史豪踏上了一段未知的征程,他们将勇敢的开始,经历疯狂的过程,见证未知的终点,炮火会轰轰做响,星光会闪烁无常,而他们的故事被世人传唱。
  • 屠魔卫道

    屠魔卫道

    她是一个平凡的生命,因为被赋予了不平凡,走上了屠魔的道路;在人间,为什么人和其它生命体..会被人称之为魔呢?魔到底是什么?.魔..它是恐怖的代言,是残暴的象征,它代表的杀戮,毁灭,任何可以称为魔的生命体,都是打破常规,给人类带来灾难的纯在。
  • 佛魔

    佛魔

    现代少年叶天穿越异世,却面临弱肉强食,杀戮遍地的乱世!这里是强者的领域,神魂修道法,肉体炼金身。少年以血祭大法筑基修炼、一路杀人夺宝,更纵横六国战场,大杀四方图腾……他的强者信条是:凡与我为敌者,一律不留余地,赶尽杀绝!
  • 思益梵天所问经

    思益梵天所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估俄苏文学(下)

    重估俄苏文学(下)

    《重估俄苏文学》一书通过对经典作品的细致解读,通过对作家思想状况和精神困境的深入分析,从苦难意识和自由精神等多个维度入手,全面而深入地研究了俄罗斯文学的伟大经验,考察了“苏联文学”对俄罗斯古典文学的改造和规训,分析了新的文学意识形态的基本矛盾和内在困境。本书既具有“史”的开阔视野,具有“思”的内在深度,同时,又出之以“诗”的表现方式,是一部具有历史意识和思想深度的厚重之作。它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和当代文学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对照和反省的清晰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