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2700000020

第20章 凄怨(1)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李煜《望江南二首》

【壹】

叶赫那拉氏·兰儿。(据慈禧后人说,她闺名为杏贞,入宫后受封兰贵人,后被讹传为“兰儿”,文中仍以俗称代之。)咸丰二年(1852年)入选秀女,初封为贵人。

从延晖阁选秀入宫伊始,她除了姿容艳丽、出于众人之外,并无其他特殊值得称道之处。出身是下五旗中的镶蓝旗,父惠征,官职仅为四品道台,时任安徽徽宁池广太道。这种品级,于八旗贵胄、高官显宦比比皆是的秀女丛中不值一提。甚至她的姓氏,叶赫那拉,爱新觉罗的宿敌,亦为她将来埋下莫大隐患。

其时,仍是大清国瓦蓝的天,鸽哨响亮掠过紫禁城红墙黄瓦的块状天空。年轻的兰儿尚不知艰险,踩着花盆底子,走入御花园,登上堆秀山,一颦一笑皆是年华的倒影。不同于一般女子的悲戚,这胆大有志的女子,身心清朗,对入宫一途亦是充满期待。

由神武门步入紫禁城的秀女叶赫那拉氏,入宫之后便被安排入西六宫的储秀宫后殿丽景轩居住,注目这座秀丽典雅的宫院,她必在此产生过美好祈愿。愿这里不仅是居所,更是自己的福地。

储秀宫,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寿昌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为储秀宫。清沿明朝旧称。顺治十二年(1655年)和嘉庆七年(1802年)二度重修。清室对这座宫院曾作了较大改造:拆除了储秀门,将翊坤宫后殿改造成前后带廊、面阔五间的体和殿。两殿是倒座式宫殿,有幽深、华丽的游廊通向主殿。

“储”即储存、积聚,“秀”为美好之意,储秀宫意即“积蓄美好的人事”之意。储秀宫以慈禧而闻名,在她之前,孝庄皇太后与嘉庆帝的两任皇后——喜塔腊氏和钮祜禄氏都曾以此为寝宫。在她之后,末代皇后婉容也曾住在这里。走进这座宫院,正殿廊檐下是一对威武的戏珠铜龙和一对鲜活生动的铜鹿,庭院内古柏苍翠,清幽富丽。我深信,叶赫那拉氏当年所见的储秀宫,与我今日所见的必不相同。虽然它的形制乃至陈设,依然维持着一百余年前的模样。这单檐歇山顶的宫殿,面阔五间,前出廊。檐下斗栱。梁枋饰以苏式彩画。东西配殿为养和殿、缓福殿,面阔三间,是硬山顶建筑。后殿面阔五间,单檐硬山顶,东、西配殿分别为凤光室、猗兰馆。

大到宫殿,小到房舍,都是由人攒出灵气,便如使周大夫有了黍离之悲的镐京旧宫室,叫杜甫发了哀音的曲江宫景。一旦离了人,失了气象,再华丽的宫景,亦会成为陈旧空荡的摆设。

今日的储秀宫,阴暗陈旧。空荡荡的屋子,那陈设入了一般人的眼,也辨不出好坏来,只觉得尔尔。谁曾想,其中随意的一件就可能是别人费尽心机搜罗的珍奇,是她日常欣赏把玩的爱物。

岁月、朱门、红墙、黄瓦、锦帐、宝器、君恩、伊人,多少前尘旧事都消散在风中。“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风花雪月,草木无言,凄凉无甚于此了!叶赫那拉氏在储秀宫度过了作为兰贵人、懿嫔、懿妃、懿贵妃近十年岁月。储秀宫是她的发迹之地,更是她一生难以忘情之地。即使是在她坐拥天下之后,储秀宫仍是她记忆中最温暖的一处地方。她一生,大半时间都长居于此。

光绪十年(1884年),已成为慈禧太后的她,为庆贺五十岁生日,拨巨款重修宫苑。将储秀宫、翊坤宫等处修缮一新,耗费白银63万两(数字真实性待考),使储秀宫成为西六宫中最考究的一座宫殿。

作为慈禧的发迹之地,这里到处都体现了她的个人情趣。宫室的外檐是她喜爱的明朗、秀丽的苏式彩画,彩画的内容是神话故事、花鸟虫鱼和山水楼阁,线条生动,着色淡雅。

散发着淡淡清香的楠木窗格,透雕着一幅幅生动的万福万寿、蝠鹿同春的图案。走进宫门,迎面是紫檀木雕镂彩绘的屏风、楠木雕福寿纹靠背,屏风前是雕刻着云龙图案的宝座和造型精巧的香几、宫扇。东西两侧碧纱橱上,镶满了大臣们敬呈的字画,几乎都是慈禧最喜爱的兰花、香草、竹。

东西次间,由精雕的花梨木门隔开,室内是华贵的紫檀家具和奇珍异玩:象牙宝塔、竹黄多宝格、嵌玉石橱柜、龙凤象牙宝船、点翠凤鸟花卉挂屏、缂丝福禄寿三星图等。

慈禧住过一段时间长春宫,又迁回储秀宫,一住又是十年,间或住过乐寿堂和颐和园,但长居之所依旧在储秀宫。

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叶赫那拉氏在储秀宫后殿生了咸丰帝唯一的皇子载淳(即后来的同治皇帝)。在五十岁生日之时,慈禧将后殿命名为“丽景轩”,以示不忘旧日。

踏足丽景轩,不得不感慨她一生虽然艰险却煞是幸运。远的不提,换作是明朝的宫闱恶斗,那拉氏能不能安稳产下皇儿,尚在未知之数。

咸丰年间的宫闱,大体是安稳和顺的。皇后钮祜禄氏是咸丰帝为皇子时的侧福晋,甚得咸丰敬重,名分早定,她生性端凝和善。后宫之中,最为受宠的丽妃他他拉氏虽早于她获宠,先晋了妃位,但他他拉氏诞下的是长公主(荣安固伦公主),而非皇长子,虽然比叶赫那拉氏更得咸丰帝欢心钟情,但对她的地位构不成影响。

咸丰帝体弱多病,耽于女色。更兼国家内忧外患,心力交瘁,于子息一脉更是贫弱。唯一皇子是那拉氏所生的载淳。

咸丰帝死后,丽妃被尊为丽皇贵太妃,她体弱多病,在光绪十六年(1890年)因病过世,死后被追封为庄静皇贵太妃,并非小说和影视剧所虚构的被慈禧剁成人彘般血腥惨烈。不单丽妃,其他妃嫔(祺嫔、婉嫔等)也获善待,安然命终,此事可见慈禧的气度。野史传闻,初时,咸丰帝有意冷落兰儿正是因为她的姓氏——叶赫那拉。叶赫部祖上与爱新觉罗为敌,死前誓言必亡清室,但观其在有清一代子嗣繁盛,从龙入关襄助清朝建国,诸多后人深入清朝权力中心,先有努尔哈赤孝慈高皇后,后有明珠、苏克萨哈等权臣,当知此言为谬。至少爱新觉罗氏并不大在意。

咸丰帝风流多情,后宫不乏美艳之人,随处行宫亦有可心之人。那拉氏纵然美貌,亦不一定独擅专宠。她一生的荣宠全得益于此子,直至文宗在热河晏驾,辛酉政变之后,她以太后名位把持朝政,是母以子贵的典型。

亦是因为文宗身体羸弱,精力不济,而那拉氏工于书法,虚心好学,聪慧机警。时而,文宗不堪劳累,令她代批奏折,这是她染指朝政,野心膨胀之始。及至后来,文宗察觉到那拉氏的野心,对她心生疏远,想要有所遏制,自身却已是油尽灯枯,而那拉氏的野心犹如离弦之箭,难以回头。

文宗晏驾时,慈禧才27岁,慈安才25岁。文宗遗命选定八位顾命大臣,又授予皇后和懿贵妃“御赏”和“同道堂”两枚闲章作为印玺,诏书需首尾加盖这两枚印玺才能生效,此举意在令两者互相牵制,维护君权。

慈禧得到了想要的名位。可丈夫已去,孤儿寡母面对八个虎视眈眈的顾命大臣和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先莫责怪人,换作是你我,是任人宰割,默默做个傀儡,还是选择绝地反击呢?

我想,但凡有远见有胆识的人,必不甘心任人鱼肉,坐以待毙吧!何况辛酉政变之后,她只杀了三个人,这般举重若轻,也算是清室内部的“天鹅绒革命”了。

近人多指责慈禧弄权误国。但观咸丰以降,皇帝人选并无众望所归、资质出众之人。当时天下,积重难返,清廷气数已尽,纵然康熙、雍正复生,也难清外夷内患,力挽狂澜。若朝政交付权臣之手,处置政事未必比慈禧更妥当。

所以我能理解慈禧,纯粹是以一个女人的心理:我丈夫的天下,与其不明不白给了旁人,受人牵制,不如我来替他执掌。

斯人已去。从此后,万千心事难寄。她余生的光阴不过是等待白头。如此黯然,如此老去,又岂能甘心?她便找了别的事来做。

手握着那枚图章,温热寒凉,坚硬咯手。“同道堂”——这是他对她最后一丝顾念。

抑或是他的优柔寡断救了她,或许还残存年轻时,玉辇清游,恩宠正浓的那一点夫妻情义。他终不忍如汉武帝对待勾弋夫人那样将她赐死。

看着这个世上与己最亲、爱恨交织的男人在眼前死去。心境安宁,忽然间天荒地老。纷纷流年,爱也罢,怨也罢,皆已逝去。只知这一秒,再不要跟他分离。咸丰极爱兰。她初入宫时,受封为兰贵人。那是指花为号,是他与她的密约。后来,他疏远了她。她对他的爱,掺杂了对权力的欲望,变得不再纯粹,然而,现在,那一点芥蒂与永不再聚的死亡相比,算得了什么?以后的惶惶流年,将一人独自涉过。任她爱他,恼他,恨他,他再也不会出现了。她一生再没爱过第二个人。

【贰】

假如那时她随他一道死了,闭眼不理身后事,是否后人会为她多唏嘘几句?叹一句红颜薄命,而非极言她误国。好像中国近代所受的屈辱侵略,全系她一手造成。

可惜她还活着!既然活下来,就要活下去。她要的不止是别人一句浅浅叹息而已。她要缔造这个天下,她要“同光中兴”。她强韧的生命力甚至独霸天下,葬送了三代皇帝。前朝女帝有孙儿李隆基将帝业承转,大唐江山由此再攀巅峰。而她膝下并无一人,眼望着帝国日落,大厦将倾,亦只有一人守着坟。若她有一个如李隆基、玄烨般的好孙儿来接掌江山,说不定,她本人亦会和孝庄般博得辅佐“中兴”贤名。奈何身后无人。丈夫不争气,儿子不争气,侄子也不争气。到后来,她一人端坐在御座上,指点江山,检点群臣,看看谁人可用,谁人不可用。这些人,能走到庙堂上来的,都摩拳擦掌,野心勃勃,哪个又是好相与之辈?必须要以帝王心术以待之,而她无所师从,无人指点,掌国50年,全靠自身的悟性和多谋擅断。

凭心而论,这御座风光不是谁人都能享。时至今日,多少男人管理一个集团公司,尚且焦头烂额,首尾不能相顾。在当时的情况下,一个年轻的寡妇,平衡各方利益,要谨守住祖宗基业和皇朝天下,绝对称得上夙夜操劳,日理万机。

身为实际上的一国之君,国事千头万绪。普天下的臣民都在嗷嗷待哺。她被忧患蚕食得崎岖的心灵,又哪得一日安闲?

也许,只有在住惯了的储秀宫,回到他最初恩待她的地方,在属于她一个人的地方,沉湎于记忆中,她才能找到一丝往日的情味,寻回一个女人内心的缱绻温柔。这些都是她不能对外流露的。

《宫女谈往录》中,侍奉过慈禧的宫女荣儿回忆道:储秀宫宫院由两部分组成,北部是正殿储秀宫,南部就是她一顿饭吃一百多道菜的饭厅体和殿,位于翊坤宫和储秀宫之间的一座宫殿。

面阔五间的正殿储秀宫,三明两暗。三个明间是她生活起居的地方:正中一间,设有宝座,用于接受朝拜。只是在节日之时稍坐,平常不坐这里。

西一间,与卧室相连,相当于卧室的外间,用于放一些卧室内的用物。叫起回来后,她在这里换衣服,司衣宫女折叠好之后送到西偏殿临时收存;东一间,南窗前有一条形炕,明朗豁亮,院子内的景象一目了然。她经常坐在这里的炕东头,隔窗外望,喝茶、吸烟。

两个暗间是她修养身心的地方,最西一间,是她的卧室兼化妆室:墙西边是一铺长炕,比双人床还大。

靠着更衣间北面的隔扇,是一面清亮透明的大玻璃,这是专门为她设立的,储秀宫中所特有的。一方面是为了美容美饰,一方面精明过人的慈禧要事事洞若观火,她睡觉是头朝西面,在这炕床上一歪身子,轻掀帐帘,窗外的一切尽收眼底。

寝室的硬木雕花床上,雕刻着象征子孙昌盛的子孙万代葫芦图案,床罩上是闪着迷人光泽的五彩苏绣床帐,床上是精心绣绘着龙凤、祥鸟、花卉图案的、江南三织造进贡的名贵稀有的绫罗锦绣丝织品被子;炕床上放着的睡觉用的被褥,按照四季的不同而更换,如夏天挂纱帐,铺一层褥子,冬天则挂灰鼠帐,铺三层褥子。

南窗东南角,放着慈禧一生痴爱的梳妆台,台上是她作为女人一生都极喜爱的心爱之物——各种各样内府精制和自己研制的养颜美容化妆品,琳琅满目。西面架子上的匣子里,是她最为心爱的首饰珠宝,时常拿出来赏玩。

慈禧爱美天下皆知,到后世,她的美容方更传得遍地都是。慈禧常说,一个女人,没有心肠打扮自己,那还活个什么劲儿?

身为女人,我是佩服慈禧的。她能在那样的情况下,数十年如一日保持住心劲。她要求身边的女人,乃至是宫女,严守宫规不懈怠,干净、整洁、讲究,从容不迫。

侍候过她的宫女回忆,储秀宫里纤尘不染,常年飘散着果香。至于她的奢靡,虽然过分之极,但究其原因,乃是皇权集中,缺乏监管的体现,历朝历代的帝王,比她荒淫奢靡无道者有之,而作为不及她者,比比皆是!慈禧一生都没有入住坤宁宫,这是她无以言及的憾恨!她在文宗死后频繁给自己尊号,喜好听人颂圣。那也是内心寂寞,疲累所致,除了自己封自己,用这些虚有其表的名号为自己争口气,她还能用什么来弥补自己不是正妻的缺憾?连儿子都不和她亲!

她过早的拥有一切,却又过早的失去一切。一个人守着衰落的帝国,孤独终老。从神武门走向乾清门,路那样长,时光那样不经用,不知不觉的,就耗完了一生。

【叁】

清朝逸史中有这样令人玩味的一笔,坊间野史传为“道光帝猎场定太子”,说是道光皇帝年老之时,欲择定储君,命众阿哥围场行猎,本意是取射猎最多者为储君,六阿哥奕訢斩获最多。四阿哥奕詝(后来的咸丰帝)文治武功均不及其六弟奕訢,受教于其师杜受田,索性一箭不发,空手而归。

道光帝问其原因,奕詝泣答:“儿臣见一母鹿携幼鹿,不忍射之,因射幼鹿母鹿必心哀而死,射母鹿幼鹿必无食而亡。”道光帝闻言赞叹:“真仁德之君也!”遂定四阿哥奕詝为储君,六阿哥奕訢则被封为亲王。

这本是春秋时期的故事,被移花接木到道光年间来。有几分真,不足为论。另一种传述,则更接近于真实。

道光帝病重之时,招二子榻前问策,考问其治国方略。两人入宫前,各自问计于其师。奕訢的师傅卓秉恬是四川人,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少年得志,长期担任工、兵、吏等部尚书及大学士等职,为官作风严谨,喜经世致用之学。

他知奕訢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便着意帮助奕訢提高学识和应变能力,以真才实学博得道光帝的赏识。遂告曰:“上若垂询,当知无不言。”奕訢于是侃侃而谈,于时弊对策无不头头是道,尽展其胸襟抱负。

奕詝的老师杜受田是山东人,与卓秉恬风格迥异。杜受田追随道光帝多年,深谙帝心,亦深知自己的学生奕詝武功和辩才不及奕訢,应以忠厚孝悌的形象博取信任。杜受田告奕詝曰:“条陈时政必不如人,故伏泣流涕仅表孺慕之诚为上。”

奕詝依旧藏拙,伏地痛哭,只道愿君父长寿安康。道光帝目睹二子不同表现,圣心默定,遗诏封四阿哥奕詝即皇帝位,封六阿哥奕訢为亲王。这道遗诏开创了“一匣双谕”的先例,在清朝历史上空前绝后,仅此一例。

同类推荐
  • 1978-2018中国优秀散文(改革开放40年系列)

    1978-2018中国优秀散文(改革开放40年系列)

    1978-2018中国优秀散文的出版,旨在展示当代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有着较高艺术水准、值得珍藏与阅读鉴赏的经典读本。
  • 杭州宝贝

    杭州宝贝

    《杭州宝贝》不由让人想起多年前卫慧风靡一时的《上海宝贝》。然而两本书是截然不同的。《杭州宝贝》是一部介绍当下走红在各个领域的人物,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全书分“名嘴篇”、“艺术篇”、“名牌篇”、“新星篇”,图文并茂,很有视觉效果和看点。
  • 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1949-2009)

    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1949-2009)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文学理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中国人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新中国成立初年的一些文艺论争对当时的政治走向的影响,到“文化大革命”期间文艺进入到思想文化领域的核心地带的状况,到改革开放初期文艺对推动仪式形态转型的重大意义,再到新世纪头十年文艺学研究在当代社会文化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本书都作了认真的研究。
  • 简囊远行

    简囊远行

    《简囊远行》山东诗人李金昆最新作品集,分为四辑。这是一部意象丰盈而又富含生命体验与存在之思的佳作,能够让人在愉悦于诗艺之美的同时,也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连同自然与生命绵延中那些难以道说的神奇、神秘、幽微、深奥有所凝思和参悟。
  • 两个人的餐桌,两个人的家

    两个人的餐桌,两个人的家

    只有非常幸福的人,才能在爱里相遇,成为伴侣,识为知己。幸福,就在每一个平凡的片段;圆满,就在每一个日常中创造。蔡颖卿说:“从两个人开始,再回到两个人的生活,如果以线条相连,画起来就是一个圆……这是朝向完整的一段过程;它有时辛苦,有时甜蜜,但所有的心意与努力,都可以用来填满这个圈,用来踏实这个圆。”透过这本书里的情、住、行、衣、知、食,蔡颖卿带领我们看见一屋两人三餐四季的平凡生活日常,学习温和、信任、同甘共苦与彼此尊重的功课,透过深度的交流与沟通,我们因此懂得──原来所谓的浪漫,是从脚踏实地的持家里开出花朵来的;而婚姻,也跟人生里所有的目标一样,要努力、要照顾、要发展。
热门推荐
  • 鸢鸢相报

    鸢鸢相报

    他唤她清浅,却唤那表妹云儿,待到痛彻心扉,方知情到深处,然而突发的战争却不曾给她体味这深情的时间,便将她的心上人推向战场……三千繁华,不及你唇角轻挑,万马千军,怎敌你垂眉浅笑。范天涵,你可知我不想要你的状元袍,也不想要你的将军印,我要的,只是你的一场情深,三世缱绻。
  • 生物技术与工程导论

    生物技术与工程导论

    本书较全面地反映国内外现代生物技术与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最新发展,内容丰富,新颖、文字流畅、町读性强。本书涉及微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分离工程等内容,以及在农业、食品、医药、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中的应用。全书共分8章,每章后附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知识拓展、参考文献、进一步阅读材料、复习思考题。通过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新技术和新进展,且能够从中学到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 深蓝短文集

    深蓝短文集

    《深蓝短文集》是作者深蓝Hx.学习之余创作的短篇小说,其中包含九州玄幻,青春幻想,现代言情,校园故事,灵异恐怖等多种类型的短文集。
  • 武炼诸天

    武炼诸天

    神龟相助,废体重修,逆天修武,登临巅峰。得天地奇遇,赢诸天造化,看尽人情冷暖,问鼎武道长生。他天才之资,无敌当代,为了家族浴血奋战,然,筋脉寸断,修为尽废后却被家族发配边荒,任其自生自灭。万古三十帝与皇,只字不言泪和殇,且看凌霄如何搅乱风雨,于血与骨的修途中崛起……
  • 末世重生:炮灰女配要黑化

    末世重生:炮灰女配要黑化

    谁说女配一定要为猪脚服务?谁说女配一定是打酱油的,出场露个面就得领盒饭?她重生回来的伟大愿望之一,就是送伪圣母真绿茶的女猪和渣男男猪去领盒饭!另一个愿望是,她要在末世里好好的活到最后!渣女王末世系列的最后一本!写的不好,但渣渣女王会尽力写好!希望大家见证进步的女王——
  • 我的女友是狐妖

    我的女友是狐妖

    “老天,赐我一个女友吧!”刘芒被班花打脸后仰天哀嚎,结果真的就有美女来求同居,求暖床。只不过,她好像是狐狸精...
  • 晚安列国

    晚安列国

    繁华的大都市,平凡的小青年。像许多人一样,他也在努力追求自己的面包和爱情,偶然间认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世界如水平静,生活融融惬意。而他并不知道,某种力量于无声处悄然苏醒,命运的洪流引他们相聚,翻涌间正酝酿起一场颠覆世界的阴谋...
  • 无姓江湖之偷得浮生半

    无姓江湖之偷得浮生半

    传说,落湖和忘江之间有一个樟木巷,寻常巷陌三里长,这里的人有名无姓,不寻本家,不问宗嗣,生无来处,去亦无方。十六岁的阿闲偷鸡摸狗爱吹牛,有一天为了在伙伴面履行吹出的牛皮,不顾师训月圆夜去穆府“上梁偷衣”,遇见同去穆府的鬼面盗尊惹出了一堆是非而迫入左宗门,邂逅了极渊殿下牵扯出了二十年的鬼怪秘密,一番风起云涌,阿闲突然怀念起那个在樟木巷里听书偷茶的午后。
  • 甜辣

    甜辣

    男主角与女主角一见钟情,却难逃命运的挑拨,危机四伏,两人该如何应对?
  • 秦末之三国召唤

    秦末之三国召唤

    我的貂蝉在哪里?——战神吕布登场,和项羽大战三百回合,居然是为了抢虞姬?末将于禁,愿为胡家世代赴汤蹈火!——重度台词控于禁登场,上演东巡救主。没戴绿帽子,二爷我可不上场!——关羽大战韩信,骑得竟然是乌骓马!你的就是我的,万物皆可借!——到处打白条的诸葛亮,亲传厚脸皮神功,与谋圣张良斗智!……穿越秦末为胡亥,手握三国系统,斗赵高,战项羽,打刘邦……只为了实现老爸那句“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ps:1、轻松热血脑洞文,非严格考据派,有毒!2、弱化系统描述,强化三国人物特点,非传统意义的系统文。3、本书会尽量弥补历史遗憾,单女主,非种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