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6200000056

第56章 往事

米儿

或许正是因为我没有闯进他的生活,所以才能在圈外看得如此悠然和从容。美,有时的确和距离有关。

在高中时,我曾经疯狂地暗恋一个男孩,日记本上写满了他的名字。后来,我把这件事讲给好友听,她惊讶地说你怎么会暗恋这个男生,怎么她一点都不知道?说实话,我也不知道。

那个男孩在另一个班,个子不太高,人长得很俊秀。当然这些都没什么稀奇的,与众不同的是他的风度。他永远是整洁利落,温文尔雅的,连在篮球上也不例外。

宿舍里有一个女孩和他是初中时的同学,我从她偶尔的话语中得知了一些关于他的消息。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母亲没有再结婚,独自一人把他抚养大。他的相貌遗传来自母亲。我见过他的母亲,她虽然已步入中年,但仍很漂亮,静静地坐在柜台后面,有一种说不出的优雅。

也许是受母亲的影响太多,他不爱说话,也不大合群,显得有些孤傲。我经常可以看到操场上从容地走着他孤单的背影。

我熟悉他的背影,我可以从几十个同他留着同样发型穿着同样夹克衫的背影中,一眼看出哪个是他。他的背影是那么与众不同,他的衣服是那么整齐干净。他走路的姿势总是昂首挺胸,从容不迫的,尤其在他穿西装的时候,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只有他才能穿出西装真正的风度来。

那段时间我正在课堂上忙里偷闲,攻读古龙的《绝代双骄》。我便自然地拿花无缺同他作比:太像了。在他身上,你绝对找不到一个有失风度的举止,也找不到一丝故作高雅的矫揉造作。那是一种气质,伪装不来的。

那时候我经常去取信,只因为去办公室要路过他所在的班。他的位子在第三排,从门口一瞥就能看到。他总是在那儿端坐看书,一脸宁静,我很喜欢他的这种表情。

我开始喜欢上体育课,因为我们两个班在同一时间上体育课。尽管隔得很远,但我能认出他的背影。我这个“球迷”,开始对篮球有了兴趣,因为球场上经常可以见到他的身影,而且还可以看到他的笑。

他从不会像这样开嘴毫无顾忌地哈哈大笑,他的笑容很温柔,微微的,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意味。他笑的时候,目光都是暖暖的。我最喜欢他的笑,我把这笑容写进了我的小说。

高三的时候疯狂地看言情小说,看腻了就提笔自己写。我把他和自己写进了小说里。他的姓不多见,他姓“宁”,我便给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取名为“宁子”,女主人公就叫我最喜欢的绰号并用作笔名的“米儿”。我写米儿热情活泼,宁子风度翩翩,米儿暗恋宁子,一次说梦话泄了密,让宁子知道了,中间又有很多波折,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我的小说被四处传看,也传到过他们班,但没人当真——我还写过很多别的爱情故事,比这个凄美得多,而且我从不说梦话,生活中终归没有小说中的那么多巧合。

但巧合总是有的,我在打水的路上与他擦肩而过。那是下了晚自习后,我提了暖瓶到开水房去打水,远远地看见宁迎面走了过来,长长的小道上只有我和他两个人。我想鼓起勇气向他微笑,但还是没有,我文静得不像自己了。回到宿舍里,我写了两页日记。从那以后,我经常在那个时候去打水。

高三下学期是段疯狂的日子,校园的路上经常会有一对一对的身影,我只担心听到他有女朋友的传闻,别人什么样子我都无所谓。令我担心的消息一直没有传来,然后就到了高考的日子。

我对考试情有独钟,每次都特别投入。在考试期间,我满脑子都是考试,暂时把这份似乎只在琼瑶小说里才有的恋情放在了一边。

高考后的整个假期,我都在计划着打个电话给他。在感情方面,我是个胆小的人,所以不敢在有可能见面的日子里向他表白。而等到我们不可能见几次面,或者说,我们几乎不会再见面了我又犹豫着是否还有给他打电话的必要。这个电话最终没有打出去。

我又写了一封信,将信纸折成精巧的“相思叶”,打算在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给他。那天我见到他了,他还是一个人站在那儿。“相思叶”都被我捏湿了,最后我还是改了主意,将信耐心地撕碎后,扔进了身旁的垃圾筒里,既然一开始就没有涉入他的生活,又何必在最后扰乱他的平静呢?

我后来花了很长时间去淡忘他,让自己慢慢冷静下来,我现在想,如果当初我给他挂了电话,会有另一个幸福而美好的开始,但也许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不管怎么说,那段单恋的日子我过得很快乐,一切都那么美好,我的心始终被一种幸福充满着。

或许正是因为我没有闯进他的生活,所以才能在圈外看得如此悠然和从容。美,有时的确和距离有关。

现在,一切都成为往事了。回想起来,并不觉得那时的自己很傻,只觉得那时的自己有一点点可爱。

同类推荐
  • 我读:温一壶月光下酒

    我读:温一壶月光下酒

    《我读:温一壶月光下酒》是由梁文道主讲的书评集。《开卷八分钟》自2007年1月1日开播,2014年12月31日停播,正如梁文道先生所说,这是目前世界上坚持期数最多的读书电视节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都是一个没有广告、没有赞助商、没有黄金时间的节目。它在商业化、娱乐化的浪潮中清苦地坚守,为大众传媒保留了一丝书卷气。《我读:温一壶月光下酒》即是凤凰书品与博集天卷合作,将节目精华汇编的结果。在这本安静的小书中,梁文道以一个诚实而恳切的引导者的形象出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客观地将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达给读者。每一本书都经过了他的消化吸收,形成了客观而中肯的评论。
  • 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

    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

    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的艺术随笔杰作,上世纪80年代末出版,20多年来多次重版,为余秋雨赢得巨大声誉。文字非常流畅,和文化大散文一样过瘾。本书是适用于艺术创作实践的简要教程,作者以国际美学思维和自身审美经验为标准,自行构建简洁、轻便而又富有质感的理论框架,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理会到艺术创造的深层奥秘。
  • 公共食堂

    公共食堂

    不管大工业和家务劳动社会化两个前提条件具备与否,让妇女们在农业集体劳动与家务劳动之间择一而事,是符合恩格斯二者选一之观点的。而1958年骤然兴起的大办公共食堂运动,不由分说地让妇女们摆脱日事三餐等家务劳动,不能不说是人类自家庭诞生以来的一个伟大奇迹。这一年,我经过一场糊里糊涂的考试,成了米山初中的首届学生。在一个周六下午,我经米山茶棚往北,顺新修的土公路回家,途经岔进下冯庄的大路口时,发现路边堆着一堆由老百姓家收缴回来的各式各样的铸铁炊具,像是让拉去当废铁卖的。据族弟安生最近回忆,当时他在南朱庄完小读书,也见该村的路两旁堆集有从各家收来的这些炊具。
  • 厚黑丛话(套装共6册)

    厚黑丛话(套装共6册)

    《厚黑丛话》是作者把旧日作品和当时新近的感想糅合写之,中间许多说法,已越出厚黑学范围,而仍名之为《厚黑丛话》者,因种种说法,都是从厚黑学生出来,犹之树上的枝叶花果,是从树干生出来,题以厚黑二字,示不忘本也。
  • 听雨

    听雨

    时下,文学差不多是被出版家和文学家们搞得面目全非了。文学跟蓬勃发展的经济遥相呼应。文学的堂庙亦如商场,装修气派,作品琳琅满目,叫人目不暇接。文学的盛宴已经开场,欢声笑语,热气腾腾。面对它,阅读者是需要准备了一副好肠胃才能去消化的。作家们的笔墨,母语的血液还没有浸透,就忙着穿行在博尔斯、马尔克斯等等等等大家的文字里,迁回曲折,大显其能。
热门推荐
  • 酒魂西行

    酒魂西行

    酒魂兄弟原来是两穗给大地站岗的红高粱,在汾阳杏花村被酒祖杏花娘娘超度成酒魂。从此,酒魂兄弟开始了对大千世界的漫游。两位隐形兄弟借酒魂的无踪无迹,飘忽于人世舞台,展现出市井生活的千姿百态。本书以一对酒魂兄弟游历人间的所见所闻为视角,展现出世间生活生活。既有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又有小人背后的鬼蜮伎俩,曲折情节中透着荒诞,风趣幽默中含着讽刺,是一部精彩的小说。写的虽是上世纪90年代之事,但放在今日仍未过时,仍有着揭露讽刺的意义。
  • 青瞳之大容天下

    青瞳之大容天下

    这个男人,因为面容太清秀,每次带兵都会戴上面具;为了娶她,大战狼群,浑身上下伤痕交错;为了偷走她,不惜率兵奇袭她的国家;面对凶恶苍鹰,第一念头就是舍命护她周全……然而,互相伤害太重、错过了太多的两个人,牵手抑或放开,哪一个才是他们最好的结局呢?
  • 一念之间,咫尺天堂

    一念之间,咫尺天堂

    从乡下来到大都市,我以为天堂近在咫尺,只要踮起脚尖就能触摸到幸福。然而,大一那年的一个转身,我跌入的却是万劫不复的深渊,从此纠缠不清。初见赵琛,是在这一年,我应聘成了他的家教老师,被他各种刁难和折磨。初见赵子峰,也是在这一年,他是付我工资的人,一个霸道又专政的父亲。后来,有女人跑到学校,当着老师和同学的面骂我是贱人,说我抢了她的老公。再后来,还有女人扬手就给我大巴掌,然后指着我的脸大骂我是不要脸的小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春作伴红颜放歌

    青春作伴红颜放歌

    一个是幽幽青草,一个是楚楚野花,一个心思细腻,一个有真无假,原来都是有情有义、敢作敢当女儿家;十八年相扶相惜,十八年相偎相依,十八年欢会哭泣,十八年笑着别离,这一路风风雨雨,几回疑是春闺梦?这半生分分合合,原来祸福共随之……隐退四年的歌星山青忽然携带一部网剧《小镇青春》复出,引出她和好友韩春的一段真挚友情——十八年前,高三女生山青和韩春相识在小镇上的中学,命运挟带着她们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但真情却总是在关键时刻把她们紧紧绑在一起,热爱音乐的山青在韩春的帮助下成为歌星,在如日中天之时,为情所困的韩春却离她而去,迷失的山青痛失好友,幡然醒悟,执意追随自己的内心隐退……
  • 给大爷出殡

    给大爷出殡

    麦子放下镰刀的一个下午,天气闷热,一丝风也没有,五点多钟,五哥正在地里忙着,五嫂惊惊乍乍地跑来了,急辣辣地对五哥喊,孩他爹!咱大爷倒头了!五哥的五脏六腑像被人掏空了似的,激灵一个战栗,泪水就下来了。我大爷是个有社会身份的人。1940年参加革命的老八路,享受厅局级待遇的离休干部。这种参加过二战的老战士,活在人世上的已经非常稀少了,各级领导都非常关心他们的生活。我大爷离休后的管理,不归我们市,也不归我们县,更不归我们镇。但十多年来,我们镇逢年过节慰问老干部,从来没落下过我大爷。
  • 诸天之职业英雄

    诸天之职业英雄

    一睁眼,陈阳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不得了的世界,铠甲勇士?异能兽?我该怎么办?靠着一块神秘晶石,努力活下去吧!“我不止想活下去,我还想活的滋润,活的精彩!”本书又名手工打造的铠甲勇士……
  • 媒体制造

    媒体制造

    本书作者运用媒介责任理论的分析框架,对新闻实务界近年来大量经典案例和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指出当代中国新闻媒体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全书既涉足理论前沿话题,又有实务界鲜活案例,引证详实规范,为新闻学子必读。
  • 杰出男孩的好口才是练出来的

    杰出男孩的好口才是练出来的

    良好的口才是男孩将来建功立业的基础,为他成就事业奠定良机。如果一个连最基本的口语表达能力都欠缺的男孩要想在竞争残酷的社会中拥有一席之地,那将是十分艰难的。当今社会不仅仅需要的是知识型人才,更需要的是全面性人才。他不仅要涉猎很多知识,懂得人生道理,他更应有流利雄辩的口才,可以舌战群儒,侃侃而谈。只有敢于在大庭广众下发表自己意见的男孩,他才会在社会中赢得一次次难得的机遇,把握难得的机会,为自己的人生事业铺垫道路,为自己的人生辉煌创造奇迹。本书将教男孩们如果练出好口才!
  • 张伯苓家族

    张伯苓家族

    张伯苓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为了教育救国,他放弃海军军官的大好前途,投身严氏家馆,创立南开大学,开始新式教育的漫漫长路。张伯苓的胞弟张彭春,也是一位丝毫不逊色于兄长的戏剧家、外交家和教育家。他推动美国政府废除美日商约,成为《世界人权宣言》的起草者之一。本书将主线延展到以张伯苓、张彭春为代表的张氏家族上,通过对一代代张家人生命历程的描绘,窥见中国近代历史乃至现代社会的兴衰嬗变。
  • 万古仙吞

    万古仙吞

    是谁屹立在了最巅峰?那是古往今来第一女仙帝叶飘雪!没有仙运,那便夺了别人的机缘!没有资质,那便抢了别人的造化!没有资源,那便灭了别人的传承!仙路一途,一步一血腥,一步一心机,一步一深渊,大道之下路伏尸。人在仙途,身不由己,只要能生存,哪怕不择手段!【非甜腻宠文,女强杀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