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1500000016

第16章 【第一批黄金运台】运金真相(3)

……民国三十八年春,当解放军渡江南侵日亟之际,在一个深夜零时许,原台北海关(即现在的基隆关)三沙湾电台收到由上海海关总署发来的一封紧急密电。该电台同人即刻将电报送到我的宿舍,当时我担任该关秘书课主任职务。我因平日使用密码较多,重要密码几均能背出,故在一面披衣一面阅读电文时,发现此事非比寻常,乃立即驾车到办公室,打开保险柜找出海关专用密码翻译。电文内容略为:“政府已将中央银行库存黄金及白银××吨交由海关‘海星’舰运台,该舰将于明晨抵基隆港,希即协调有关单位做必要之安排,并即交由中央银行在台代表×××接收。”我当时以事极机密紧急,即刻向税务司(按:税务司为张申福,后曾任“总税务司”,已故)报告;并依照税务司的指示漏夜部署各项因应措施。当一切办理就绪时,载运黄金白银的“海星”号已在破晓时分驶抵基隆外港。由于当时已有万全的安排,所以那些黄金白银都很顺利和安全地移交给中央银行在台代表接收,该舰亦于完成任务后驶离基隆,……”

上述这一段26年前的旧事,因保密的关系,海关同人中即使为资深海关恐怕知道的人也很少,一般官员当然更不知道。这一真实的故事,说明了海关是如何地被政府所信任及倚重……

1978年王树德退休时,蒋经国曾颁发景星勋章。他是中国籍海关服务人员中唯一获得勋章的,也许与这次黄金运台有功有关联。

奉俞鸿钧命,台湾央行驻台代表沈祖同负责接洽,并将黄金交给台湾银行金库存储保管。因为当时中央银行在台湾没有分行,所以所运黄金交由台湾银行金库存储保管;但此批黄金保管人名义上还是沈祖同。沈祖同原任中央信托局副局长,是张学良的旧属,也是时任央行副总裁刘攻芸的妹夫;但陈诚曾向蒋介石打过密电,说沈祖同“人极滑头”。

运金期间,央行总裁俞鸿钧在办公室里一直紧张不安,焦灼彷徨,唯恐解放军拦劫,或途中万一有失。他一连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坐立不安。终于,12月4日接到出纳科主任陈舜、调拨科主任瞿锦波已到基隆港的回电,12月5日接到台湾方面发来的密电,所运黄金全部平安抵达。他才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如释重负。于是,12月8日,又“电告何襄理、刘副主任凭运送清单,另立记录簿记账,并填制收付报告表寄局。发电10889”。

至此,首批第一船次200万余两黄金,经由“海星”号运送,海军总部“美盛”号军舰护送,于1948年12月4日抵达台湾基隆港,并于12月5日存入台湾银行金库。这时候,国库存金的一半左右已运到台湾了。

首批第一船次200万余两黄金就这样运到了台湾。虽然“东窗事发”,英国记者的文章一度引发了全国黄金挤兑事件,但大多数民众还是不相信蒋介石会避走台湾。然而,同年12月底,蒋介石又有了新动作,“海星”号奉命第二次执行运送黄金任务。

此次运金行动属第一批第二船次,共运黄金57万余两,银圆400万元。为防悠悠众口及避险起见,军舰南驶厦门,一月后转运台北,绕了一个大圈子。

那么,蒋介石为何选中厦门作为黄金银圆运台的中转站呢?因为一则厦门有大海做天险,隔着海峡,渡海困难,解放军难以攻下,蒋介石认为比较保险。其次,如果厦门一旦不保,可以马上转至台湾,只需几个小时或十几个小时。

1948年12月31日,中央银行发行局签呈总裁俞鸿钧、副总裁刘攻芸,准备第二次运金。我们且看《民国档案》“国民政府撤离大陆向台北厦门秘运现金一组资料”,中央银行发行局签呈(1948年12月31日):

谨密呈者:奉面谕应将现存准备金项下之金银设法装运厦行保管。等因。自当遵办。兹已向海关洽妥“海星”巡舰一艘,准于明晚密为办理装运手续,计装黄金一百五十一箱,计重纯金五七二,八九九.四八七市两,银币一千箱,计四百万元。并请海军总部派“美盛”舰随同护运,职局派副主任刘华伦、魏曾荫、李友仁及办事员陈子豪随轮押运赴厦,除刘副主任华伦及办事员陈子豪拟即留厦归厦门吴经理指挥,会同该行主管课办理库务外,其余魏李两副主任拟饬俟任务完毕,即行返局。再,查该轮须于明日(元旦)夜间开始装船,翌日(二日)清晨启碇,所装金银在元旦例假日无法做账,且因本月决算关系,故拟即在本月职局库存现金准备金项下付转“寄存准备金账厦门户”。以上各节,是否可行,理合签请钧核示遵。

谨呈

总裁

副总裁

发行局谨签

十二.卅一

据曾任中央银行副总裁的李立侠回忆,1948年12月31日,俞鸿钧曾经向蒋介石报告:

已妥运台北黄金2004459市两。又运出黄金151箱,合纯金572899市两;银币1000箱,合400万元。借用海关巡舰“海星”号装运,前往厦门。

当年担任央行总行发行局调拨科副科长的魏曾荫,曾参与押运此批黄金银圆去厦门。后来他在大陆回忆有关海关缉私舰时提到:

……当时在上海,这批金子原来是存放在中国银行、汇丰银行和四行储蓄会仓库里,由中央银行发行局、国库局和业务局三方管。发行局的具体任务落实在调拨科,业务局是负责加工成一两、十两的小条、大条。(按:据吴兴镛博士考证此处有误,在厦门的黄金有一块就重达400两约12.5公斤,并未全被加工)库房管理制度非常严密,魏曾荫说,当时规定,如他死了,发行局掌握的暗号就由局长来对。他记得运台黄金是由海关缉私舰装载,其中两批直放台湾,一批先到厦门的中国银行仓库(按:魏说海关缉私舰曾运过金、银三次,有待考证),再转运去台。装船都是深夜在警备司令部戒严下进行的。船上的押运人员是由各科副主任充任,他们互相监督,很严密。每艘船均由军舰护航。魏曾荫本人曾参与押运一船黄金去厦门,参与押运最后一批黄金去台湾的是调拨科一位刘姓副主任,黄金运到后,他也就归不得了。

第二船次金银运出上海的时间是1949年1月1日元旦之夜,上海外滩再度颁布戒严令。但从哪个仓库运出,却是一个谜。因为12月1日以后不久,上海滩的中国银行日日夜夜已为挤购黄金的群众所包围;而黄浦滩路24号的中央银行六层大楼仅供办公,没有仓库;所以应是由也存有国库金银的汇丰银行或四行储蓄会的仓库运出。此处魏曾荫提到金子存在中国银行等三个仓库,也是很值得注意的资料。

参与第二船次金银运送的海关缉私舰仍是“海星”号,而护航的军舰最后是“美朋”号。“海星”号的全载重最高为200吨,同时运18吨(约60万两)的金子及120吨的银圆,足可装载。“海星”号船员起初也并不知道自己运的是什么,1月3日清晨,经由厦门太古码头(今和平码头)运送时,一个银圆箱子跌破,滚出白花花的银圆,才发现运的是黄金银圆。同时第二次运金消息泄露,又为新闻界知悉,更添民怨,也为蒋介石以后的运金行动制造了麻烦。

这批金银只是暂时存在厦门的中央银行金库里,由分行经理吴本景负责看守。2月7日即由厦门转运台湾银行金库(或由“海星”号运送,抑或由国民党海空军运送,尚待考证),仍由央行驻台北代表沈祖同点存入库。

这第一批第二船次运台黄金数量,据中央银行档案为57.3万两;而据台湾《大溪档案》称,在1949年2月7日有黄金55.5(或55.4)万两运达台湾,时间与数量应是这57.3万两的大部,但少了17000多两。

这样,第一批两船次黄金,总计约260万两(2577000多市两)共80吨(或79.3英制长吨)(第一船次2004459.506市两,计62.64公吨;第二船次572899.487市两或55.4万两,约18公吨),成功运抵台湾。至此,国库存金的大部分已运到台湾了。

当人们的眼睛紧紧盯住第一批运台黄金而悲伤绝望时,却不知就在第一船次黄金运台后不久,宋子文又命上海央行运广州银圆1000万元(共2500箱,每箱4000枚),也是从“金圆券”准备金里提出的,于12月8日利用淞沪警备部(司令陈大庆)夜间戒严时,以招商局的“海沪”轮运去广州。但此事却没被媒体、社会及一般民众注意到。

据1948年12月7日上海中央银行发行局的签呈(《民国档案》1989年):

谨密呈者:奉交下宋主席子文亥东(12月2日)密穗电,略以运粤银洋一千万圆,以便兑换,至为急需。已电招商局徐学禹指派航轮装运……准拨海沪轮,于12月9日启碇运粤……

正封发间……海沪轮,改于10日清晨启碇……

与孔宋集团关系颇为密切的央行总裁俞鸿钧,似唯宋子文之命是听。近代史上,大家眼睛都只盯着黄金,其实这些银圆也值不少金子。这些银圆大概也是金圆券兑来的,后来约有近半数下落不明,也是一笔糊涂账。

另,据留在大陆的李立侠说,1949年1月后,“……仍有从南京等地劫掠到上海的黄金、白银来不及转运台湾,陆续存入上海中央银行,待运台北和向广州等地疏散……”

这些都是人民的血汗钱,但是老百姓却主宰不了。政府不“透明”,央行高层暗箱操作,老百姓为生存而挣命,在这兵荒马乱的时节,自己的命运尚且不能主宰,更何况国是大局?

“1948年11月22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另选单纯环境,缩小范围,根本改造,另起炉灶不为功,现局之成败,不以为意矣。’(美国胡佛研究所藏《蒋介石日记》原件)显见此时蒋已开始考虑放弃大陆。他所指的单纯环境,就是台湾。

“不过,此时国军还控制着长江以南地区,考虑另起炉灶‘并不意味着对大陆战场全然不抱希望’,然而蒋‘唯恐京沪失守’,因此着急要把原存上海国库的黄金,分批运送到尚未受战火波及的台湾,剩余小额金银,则分散存于成都、广州等处,专供军政机关发饷及军费用途。

“后来国共和谈破裂,国军兵败如山倒退往台湾,从上海分批运送到台湾的巨额国库黄金,便因缘际会成为蒋介石另起炉灶‘建设台湾复兴基地’、俟机‘反攻大陆’的资本。”

但需要强调的是,这第一批被转移到台湾的260万黄金,是中央银行的金圆券准备金。名义上它仍属于中央银行国库,只是蒋介石为安全考虑而转移了储存地点;从性质上讲,吴兴镛博士认为与其父吴嵩庆经手的第二批黄金转移应该有所不同。那么,吴嵩庆经手的第二批黄金转运又具有什么性质呢?

而且,据吴兴镛推测,这第一批由中央银行操作运送的黄金应该不止260万两这个数字。根据是其父经管的由央行运出的第二批黄金,到了厦门后竟多出9万余两!那么260万两又可能会多出多少?吴嵩庆第二次运金又运出多少?

这第一批分两次运出的黄金、银圆,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是主要负责人。他完全秉承蒋介石的指示办理,将央行国库的大部分黄金转移到台湾。对蒋氏而言,俞鸿钧可谓有功之臣。他如此尽心尽力,在蒋介石政权风雨飘摇之际实在要令人刮目相看了;堪称是一位扭转乾坤的人物。但到了台湾后,蒋介石却对他渐渐疏离,这又是为什么呢?

260万两的金圆券储备金,一旦撤离,就使金圆券沦为废纸,以致引发黄金挤兑惨剧,多少家庭亦因此一夜之间破产如洗。他们欲哭无泪,有在绝望中自杀的;也有忍气吞声者;还有人靠一条“大黄鱼”和一条“小黄鱼”(金条的别称),甚至倾尽家产,换得一张去台湾的船票,妻离子散……

这第一批秘秘运台的约一半多国库黄金全由“海星”号运送,“海星”号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秘运黄金的“超级黄金船”。但从此以后,作为海关部门的缉私舰,以至以收税、缉私和管理航行标志为主要职务的海关总署也遭人诟病。乔治·瓦因泄密,再加上1949年1月3日在厦门太古码头银圆箱子跌破曝光,使上海江海关更遭媒体关注,甚至遭到严厉的声讨。当共产党党组织得知国民党当局还要继续用海关船运黄金时,就在1949年1月28日春节前的一天晚上,在同益里海关同人进修会底层大厅,召开了各船积极分子会议,动员船员拒绝再为国民党运黄金。可以确定的是,自1949年1月下旬以后,“海星”号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停泊在黄浦江,它的船员拒绝再为国民政府运国库金银了。那么蒋介石又是用什么交通工具,转运第二批黄金的呢?

1948年第一批金银运台,是在完全保密的情况下运出的,中共几乎丝毫不知情,桂系李宗仁也不知道。除了乔治·瓦因在12月1日深夜目睹那一幕,人们也只是猜测挑夫所挑的是黄金;在左派报纸上发表“路透社”电后,大家还是半信半疑。老百姓完全没有想到,7个月前才当选中华民国总统的蒋介石已经在做逃亡台湾的准备了。

1948年12月初,国军黄维兵团在双堆集瓦解,被迫放弃徐州。次年元月10日杜聿明所率13万徐州剿总的余部,在徐州西郊青龙集、张庙堂一带被围;邱清泉率国军主力(十二兵团)在陈官庄兵溃自杀,杜聿明被俘。而华中剿总白崇禧也连番要和共产党“实行和谈”,向蒋介石施加压力。到元月21日,蒋介石总统宣告引退,由副总统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但蒋在下野前后,对于国民政府中央银行国库的金银外汇却早做好了安排。那么,这第二次运金行动,面对民心丕变,将士反水,桂系逼宫,共产党掣肘等重重阻碍,蒋介石又是如何“偷梁换柱”、巧妙运作的呢?

同类推荐
  • 帝国往事(605—758):隋唐大繁华背后的暗伤

    帝国往事(605—758):隋唐大繁华背后的暗伤

    中国的7世纪和8世纪,也就是隋唐之交的百年。在那里,盛世就像是一个精心炮制、虚幻而又深刻的镜中世界。在这本小书里,你看见的同样是帝王将相,可又不是你所熟悉的面孔。在那散落的尘埃里,隐逸着别样的风情。它不仅仅属于某一个人,更属于投身其间的每一个人。它对你的魅惑有多大,你对它就有多少的好奇与怕。历史不是帝王将相的功德簿,更不是这个大帝那个大帝的起居注。对于那些毫无头绪的历史叙事,那些天地间的号哭、月光下的阴谋、酒宴上的酣畅,无不是人情利害在时间里降妖捉怪。对于那些历史上肯定发生过而史书没有记载的事情,你要看到它们,嗅到它们,最好能触摸到它们的心跳。
  • 犹太人忆上海

    犹太人忆上海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超过2万的犹太人为躲避希特勒的屠杀,历尽千辛万苦从欧洲辗转来到上海避难,这些登上“诺亚方舟”的犹太难民在上海开启了一段令他们终生难忘的新生活……本书收录了诸多经历了那段难忘岁月的犹太人所写的回忆文章,生动地讲述了他们在上海的生活与经历。
  • 二十五史一日一鉴

    二十五史一日一鉴

    读史使人明智,更使人洁醒。从《二十五史》中可以尝尽数千年的人事沧桑,一览家与国的深沉智慧,学习智囊人士的精明手段,得到厚重的社会阅历。在史册中考查智慧的含量,鉴赏谋略的生成,发掘历史的规则,以指导今日的人生——希望我们能看清历史与当下,永远不迷茫。历史和现实永远相通,博大精深的《二十五史》,蕴涵着无限的问题。历史中的逻辑,蕴涵着事物发展的普遍趋势;史实的本末源流,存在着因果的关联。善于思考者,将从《二十五史》中得到极大的益处。
  • 夺鼎1617

    夺鼎1617

    砖家指控说:他!为腐朽没落的明王朝输血,是支持崇祯镇压农民起义的最大帮凶!(当然,也卖给农民军盔甲刀枪。)他!一手在东方航线上设立了无数的障碍!打断了东西方文化交流,阻断了西方文明向东方的传播之路!(只是在马六甲收过路费,收进出口税而已。)他自己辩白说:其实,我做的还很不够!
  • 戏闹初唐

    戏闹初唐

    穿越了,啥,这是大唐,算了,算了,大唐大唐吧,既来之,则安之,什么,李二哭着喊着要让我当驸马,不干,不干,你想让我给皇家卖命啊,不干。
热门推荐
  • 精神返乡与回不去的“梁庄”

    精神返乡与回不去的“梁庄”

    张跣(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主任):“梁庄系列”作品包括《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这两部作品在全国获得了很大的影响,梁鸿教授也因为这两部作品得到了很多的大奖,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争得很多荣誉。所以组织这次会议就是要研讨“梁庄系列”的艺术和社会价值,研讨当代乡土文学的发展问题。这次研讨会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人民文学杂志社与南方文坛杂志社联合举办。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中青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王新清致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武道大宗师

    武道大宗师

    传说在九万里高的苍穹上,有着一座世人不可见的神山,收藏着自人类诞生以来所有的秘籍,总计一亿三千万本。其中有撼动天地的秘诀,有救死扶伤的医书,有教化蛮夷的圣学,有精通星宿的古典。有一天,一个叫林悬的少年,带着这座神山,重生一亿年前……
  • 西门坡

    西门坡

    《西门坡》:主人公辛格在孩子出生后,成了一位全职照顾家庭的母亲。而因为新《婚姻法》的出台,与丈夫的一场模拟离婚分割财产的讨论、竟然最终导致家庭的分崩离析.并落入了窘迫的生活境况。她在《第二性》杂志编辑安旭的安排下,带着女儿进入隐匿于都市之中的“西门坡”生活。“西门坡”是一个带有理想化色彩的女性互助组织,组织中的每一位女性都有不幸的生活磨难,但进入“西门坡”后,她们被教育以依靠自己的手艺、能力谋生,摆脱对男性和婚姻的物质、心理依赖,努力成为真正独立、自尊的个体。雌雄同体的“红鲈鱼”成了她们的理想象征。
  • 废材王妃风华绝代

    废材王妃风华绝代

    静瑶乃是清央国大将军静郝之女,她生性懦弱,寡言少语,没有任何斗气波动,相貌平凡,而且左眼角上方还有一红色胎记,世人称之为“鬼印”,鬼气煞重,接近她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她年方十六,还未敢有人上门提亲,大将军静郝听从二夫人玉青昔的话将静瑶嫁于穷山僻壤里,那里的人不知晓静瑶脸上鬼印的事,静郝刚要有所行动,不曾想,一道令整个王国沸腾的圣旨就在此时颁布了,圣旨内容谁也没想到,竟是要将静瑶赐予逸王做正妃,这下全国所有的女性对静瑶那是嫉妒恨啊,可是两位当事人都没有任何异议,静瑶没有异议,他们能理解,可是为啥天神般俊美的逸王不拒绝呢?依晟帝对逸王的宠爱,只要逸王提出反对,晟帝一定会收回圣旨的,可是出乎意料的,逸王同意了,顿时,万千少女的心碎了满地。世人皆叹静瑶会是逸王人生中不可磨灭的污点,却不知这桩婚事是逸王自己求的。片段一:“王爷,青枫小宛里的头牌幽雪姬今日在大街上嘲笑王妃是千古废物。”一侍卫恭敬地立在书房外。“废了她全身斗气,割了舌头,扔到军营中去。”逸王搁下狼毫毛笔,平淡道,门外的侍卫抽了抽嘴角。片段二:“启禀王妃,楚天国岚珞公主来访,说是要做王爷的小妾,并送上了一柄血如意为表对王爷的一片真心,这可如何是好?”王府管家双手捧着血如意站在院中,冷汗直下。“如何是好啊?呵呵,这么着急做人家小妾,那就成全她。”静瑶的一番话让管家摸不着头脑,成全岚珞公主?要是岚珞公主真成王爷的小妾了,估计王爷回来就成全他了。“城西李员外暮年还未娶一房,既然公主这么着急的话,就让她去伺候李员外得了,到时本宫会去祝贺她的。”吃下一粒剥好皮的葡萄,静瑶又躺了下去,只留下管家风中凌乱了。片段三:静瑶紧握手中的天剑,一脸冰霜地凝视着眼前的魔兵,浑身上下散发着幽冷如地狱的气息和刺骨的恨意,高举手中的天剑,周边的空气都聚集到了她的剑上,一刹那电闪雷鸣,手中的天剑一挥,一股磅礴的力量袭向了成千上万的魔兵,剑气所到之处,一片狼藉,她的身后清央国百姓脸上都是不可置信,妈呀,废材变天才,这片天因她而变。
  • 用故事激发孩子好学向上

    用故事激发孩子好学向上

    学习,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民族,意义都是重大的。儿童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期。尽早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真正意义,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让孩子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帮助。本书采用“故事教育法”的方式,针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发生的情况,把各种教育的道理蕴含在故事中,通过一百多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领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孩子好学向上的习惯,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渐入佳境。在故事里,孩子能够领略到学习是一件美妙的事情,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只要让自己置身其中,就可以发现沿途的美好风景。
  • 黑幕下的亡魂

    黑幕下的亡魂

    1967年8月,北京。伍卫东站在北京某大学“革命造反总司令部”大楼前,望着满校园大字报在微风中如浪涛般起伏,感觉非常的惬意。他的父亲伍中义,在公安部某处任机要科长多年,“文革”中适时贴出了炮轰本单位“当权派”的第一张大字报,成了“亮相”领导干部,进入了造反派的核心班子。老子成了造反派头头,儿子理所当然得到重用,伍卫东很快便提拔为学校造反组织的“副司令”。人一走运,爱情的花儿也开始朝他绽放。这朵花便是同学李英姿,白净的鸭蛋脸上,一双丹凤眼将人心里撩拨得痒痒的。但她的姿色早被造反派司令周闯所觊觎。
  • 人灵共舞时

    人灵共舞时

    张余轩,一名过往灰暗的少年,在每个契机与幽灵相遇,从此踏上了让人类与幽灵和平共处并与怨灵煞灵对抗的征途
  • 盛夫人又又又在秀恩爱

    盛夫人又又又在秀恩爱

    前世,她一心只想和白月光双宿双飞,却始终忽略了自己帅炸苍穹的老公。直到看见心心念念的男人和自己的好闺蜜背叛了自己,她才知道自己有多傻。重来一世,舒窈发誓一定要好好当盛夫人,一定要抱紧盛言霆的大腿,要让那群欺负过自己的人,都得到他们应有的代价。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