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1500000051

第51章 【最后的国民政府】从重庆到成都(1)

1949年10月3日,在解放军的“隆隆”炮火声中,蒋介石黯然离开广州,永远离开了这座他发迹的城市。10月7日,他来到厦门(“……10时船到厦门,停泊于大学前海面……”),8日率国民党军政要员多人巡视,并召开“防卫”会议。时任福建省主席、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厦门分署主任兼厦门警备部司令汤恩伯等人,吹嘘厦门防御“固若金汤”,但9天后即10月16日厦门即弃守,国民党军队撤出鼓浪屿岛。当然,此时鼓浪屿岛上的金银早已转移到台湾了(从8月16日启运,详见本章第二节)。在厦门战役中,国民党守军除高级将领及166师大部逃往金门外,其余2.7万人全部被歼。

汤恩伯弃守厦门后将总部移到金门,10月底,解放军登陆金门岛,与国民党军队发生古宁头之战。

10月24日深夜,距离厦门仅有5.5海里的金门,吹着微弱的东北风,炮声划破了宁静的黑夜。

次日清晨,因担心金门战火一夜没睡的陈诚,去参加庆祝台湾光复四周年的运动会。“战况也是还在打吧,所以一晚没有睡,可是我父亲第二天早上,正好是台湾省10月25号光复节举行什么运动大会。他做主席还上台去演讲,所以一路上他还告诉我,他坐车到司令台到总统府,然后到台上讲话的时候,心里还不知道前线战况如何。他走到司令台之前接到通知,胜券在握已经掌握局势了。哦,他说他如释重负,他在心中那种感觉,他讲这是一种高兴的感觉。他知道台湾的安危,那一刹那之间定了,他就当众宣布,才和大家狂欢,高兴的那种气氛,好久不能平息。”陈诚之子陈履安多年后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而蒋介石在10月25日的日记里,亦提及获知金门岛24日夜有解放军登陆,双方正在激战,后接报告称大部分“匪军”已被消灭,只剩千余占据碉堡顽抗。26日蒋介石接到陈诚电话,称汤恩伯说登陆匪军已被肃清(10月26日蒋介石日记:“……金门之敌已肃清……”)。蒋介石已不敢信任前方的军情报告,派蒋经国亲自去金门视察,回来报告确已全部肃清,方才安心,“金门胜利后,定海士气亦受良好影响,官兵较能积极奋发也。”(1949年10月30日蒋介石日记)

此即金门古宁头战役(国民党称“古宁头大捷”),是役解放军攻击金门失利,登岛部队三个加强团9000余人全部损失,成为内战爆发以来解放军最惨重的一次败仗。而当时国民党守卫部队胡琏12兵团及李良荣22兵团总数则约3万人。“以3个团去打敌人3个军,后援不继,全部被敌歼灭,这是解放战争三年多以来第一次不应有的损失。”11月18日毛泽东总结失败教训时说,中央军委同时命令三野第10兵团司令叶飞总结经验,接受教训,准备再次攻打金门(后因朝鲜战争爆发停止)。

这场战役,让当时在大陆一路溃散的国民党部队以及蒋介石都得到了喘息,也备受鼓舞。金门之战后,被毛泽东称之为“狡如狐,勇如虎”的胡琏即担任“金门防卫司令”兼福建省“主席”,后升任“陆军副总司令”,晋级“陆军一级上将”,1977年病逝。胡琏死后的1979年,粟裕视察南京军区、福州军区时,与三野老将们座谈,提及胡琏不无惋惜地说:“悍将谋才,古宁头之恨难消啊。”

不过,毛泽东最后留着国民党政府在金门,或是一种战略眼光,想用它拉住台湾,直到有一天他有足够的军事力量能快速占领台湾。这样,金马澎湖就像“胎(台)”儿的一根脐带,吮吸着母体——大陆,台湾与大陆就永远分不开了。

在解放军三野解放厦门、金门的同时,解放军的二野(邓小平、刘伯承部)、四野,于11月初正沿鄂川、湘川公路,由东南面向国民党军队“嫡系”宋希濂部进击,宋部节节向西溃退。在内地,大批百姓加入了逃难大军。无论火车车顶、车头,还是客货轮船的船舱、甲板,都挤满了逃难的人群和乱七八糟的“家当”。还有很多人拉着塌车,载着全部家产和“希望”,携妻带子,在十字路口挤得满满当当,导致交通堵塞。因为台湾实行“入境管制”,许多人便想方设法逃往香港。在内地与香港边界,成千上万的难民排队领取进入香港的通行许可证,入港后,住在香港政府安排的临时收容所内。

而此时负责发放军费支持国民党军队作战的“总账房”吴嵩庆,其工作更是困难重重:一则上面“婆婆”(蒋介石、陈良)太多,二则掣肘的人(财政部、央行的人)也不少,而金银实在有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唯有叹息。事见其下列日记:

10月25日(在重庆):

“上午赵(抡元)、倪二君来谈,西安经费(胡宗南部)决折发黄金一部,以抵过去之战(时)临(时)费银圆。”

26日:

“……为华南军费及整个军费之核算,次长限明日答复。董司长(德成)及司徒(光)科长今日回。晚得刁(培然)局长电话,请明日同往汉中。余以胡(宗南)主任今日已到渝,程司令等亦在渝,似不必往,婉辞。”

28日:

“……上午至央行算账,陈署长照规定计算不肯放松,康心之照央行实力不肯拨款。在两重困难下,又不见谅于陈次长(良)。个人进退事小,其望国家整个之改观实不可能。余日望美援,但美援又望梅止渴,是否引起国际纠纷(导致美国干涉),均是问题。算清旧账,计9月应补596万(银圆),10月应补204万,共计800万。但如将台湾军费扣算(560万+100万)(按:蒋介石一定曾指示,以台湾军费优先),将仅余140万,有数(限)钱作无数用,决难支持。”

29日:

“上午勤务会报请陈副署长代出席,余在署清理公文及确算最近三月盈亏账目。余怪(陈)初公催急,而收支司允上午算清之账,至下午尚未完成,日迫一日,亦觉过去不上轨道。……陈次长又催汉中央行运款,以此干涉央行工作,将吃力不讨好。”

30日:

“……晚饭后至办公室,与董司长算军费账至11时。亏累如此,无法再干。”

军费问题的复杂性及亏累,令他焦头烂额;此时,他甚至已做好覆巢之下“牺牲”的准备。

11月4日吴嵩庆日记:

“与央行交涉军费,上午已至摊牌时期,至午后1时半始散。决定先拨9月份约300万(银圆),10月份副食费400万(扣去220万)。”

至此,经与央行困难交涉,卯补寅粮,9、10月份军费始算敲定。

11月5日吴嵩庆日记:

“上午赴四厂开勤务会议,余报告10月底之经费情形。陈次长又强调10月之一切经费已否清发,对于过去亏空暂不置理。余亦强调奉次长谕,今后经费不挪用业务费;闻余早退席后,陈又言急要之事不能不垫,如此,则事更难办矣。退席后即赴央行交涉带琼(海南)黄金及汇款,张署长至拍桌大骂,余再三劝解方得下台。今日困难下,实无法做事,国家艰苦,至今至极。”

11月6日,吴嵩庆飞抵海南岛,与省主席薛岳交涉海南军费问题,15日飞台北。事见其日记:

“(6日)晨飞海口……7日,上午赴五公祠附近苗圃谒省府薛(岳)主席。言谈中对琼事不管,粤事已成尾声,对发(海南银行钞票)券事,表示不可能;至粮食情况严重,特表关切。决定所带万两金,由陈长官伯公(济棠)带台5000两购粮,晚将手续办妥。11日,由余主任(汉谋)召集华南补给会议。15日飞台北。”

这“万两金”,是由重庆央行带出来的。已迁重庆的央行总行在10月中就拿到从台北运来的27万余两黄金[见第八章图8.1(A)],此即10月11日蒋介石答应“行政院院长”阎锡山的40万两中的一部分。

回台北后,次日吴嵩庆即去拜访台湾省主席陈诚,事见其16日日记:

“……晚访谒陈主席(诚)二次未晤,嗣打电话来找,报告赴琼经过及明赴渝情形。伊对国防部驻台单位应归并长官部特予强调。”

陈诚希望吴嵩庆将其意图转达给蒋介石。

11月17日,吴嵩庆飞返重庆后,就进入国共内战在四川西南地区的最后一个月。此时,国民党在大陆大势已去,但是台北财务署保管的黄金还是继续往各地区输送;作为蒋介石信任的一名国民党将领,吴嵩庆以自己的方式,向他效忠的政权做最后的挽救努力。这一时期,他不仅见证了国民政府在渝最终时段的乱象,也是他跨过生死关的一个月。

17日吴嵩庆日记:

“……晨由台北直飞重庆。原定王叔铭副总司令来渝,余及李文范、马超俊二先生与其余人员同行;旋王不来,余等仍乘建国号直飞。过赣湘黔川上空,感慨万端。3时抵九龙坡,入城问情况……8时半至关部长(财政部)寓开会讨论经费问题,早归。”

18日吴嵩庆日记:

“……下午5时至国防部参加讨论资遣办法。余早退席赴央行交涉经费。承关(吉玉,财政部部长)允费(金)5000两,银圆20万,余拨银圆券。央行内员工包围,看其中数人面目,其得意得可憎。午约詹(特芳)来便饭,晚约叶(良光)、邓(元勋)、王来便饭,均谈去留事(按:后叶、邓两位都撤退到台湾)。”

国民政府已面临解散(11月21日决定迁往成都),吴嵩庆去央行交涉,资遣离职人员。此时,形势更趋紧张,解放军已经从东南面围向重庆。重庆市内,人心惶乱,一片乱象。21日凌晨3时半,在重庆“财务署”前又重演了1948年年底大上海的挤兑惨案。老百姓蜂拥过街,来到“财务署”前,要求把急速贬值、快要一文不值的银圆券换回银圆。卫兵制止时,因夺枪发生走火,当场打死一人。重庆社会、金融秩序皆已大乱。

此部资遣费计黄金5000两,属行政费而非军费,是“中央银行”在重庆“国库”内的,出自10月中旬由台北“央行”运来的27万两内。“ ……资遣费只按黄金块数计算(按:每块约近1两,但略有出入),不按纯金量计算,以资简捷。决定:每块黄金编号,每人抽签取金,大家同意。……”(24日吴嵩庆日记)据董德成回忆,11月底重庆国民党军队财务署的遣散费即为2两黄金,因每块1两的重量略有出入,就编号当众抽签决定。

25日吴嵩庆日记:

“……今日发放资遣费,除若干单位外,均于今日发清。……晚湖北随来同人来谈,余贡献临别的意见。事后尹本义涕泣求相从,余鉴于詹(特芳)君之前车,不觉灰心,婉慰之。”

据董德成回忆,临从重庆撤退时,署里200人缩编为15人的“战斗内阁型”单位。机要秘书詹特芳属留任人员,但他却不肯同行退去成都;吴嵩庆无法说服他,感到很伤心;另外,此人也知道太多机密,于情于理,吴嵩庆不知该如何安置他。

詹特芳在1947年至1949年任吴嵩庆的机要秘书,跟随吴嵩庆整整三年,直到这次重庆解放弃职而去。在南京、上海、广州、重庆时,詹特芳都是与吴嵩庆同一间办公室,其具体任务是守电话,经管吴嵩庆与蒋介石侍从室的一本专用密电码本,翻译电报并缮写(按:不是拟稿,稿由吴嵩庆亲拟)呈蒋介石的报告。由于这些参与,他自称:“了解一点蒋介石核心层的内幕及黄金银圆的盗用情况……”(詹特芳《蒋介石盗取黄金银圆及外币的经过》,载李敖编著《蒋介石研究》第一集,台湾天元图书公司1985年版)

李敖首先“发现”了詹特芳与吴嵩庆在1949年国民政府运金中所担任的显要角色,并称吴嵩庆为蒋介石的“总账房”。他根据詹特芳在大陆的一篇短短的“坦白交代”(收录在李敖编著的《蒋介石研究》中),首先爆出吴与詹在蒋总统下野前“盗窃”国库金银中所扮演的角色。

对于詹特芳在吴嵩庆最艰难时期离其而去,在大陆爆出国民党运金真相,吴嵩庆之子吴兴镛先生是这样评论的:

“从另一角度看,也许这样也好,否则谁会把国民政府在厦门的秘密军费黄金的事公诸于世?如前述,除蒋介石、蒋经国、俞鸿钧与先父外,詹是另一当事人,负责先父与蒋的密码联系。这前四人包括父亲在内都会保密,而詹所爆的机要事、所知道的,就是他在解放区谋生存的‘本钱’。那么国民政府为什么会让这样一个深知机密的人从容挥袖而去,让蒋氏父子与先父都背上‘盗窃国库资金’的骂名?这也许一方面是因为国民党军队纪律松懈,另一方面或是因为先父太‘温情’了,太讲‘人性’了。重庆临走,还给了他2两黄金的资遣费及等值以上的美金。但詹所知的也有限,他仅仅知道密存厦门的(第二批)现金,其他在台北的黄金,包括第一、三、四批及美国运回的,他是茫然无知。”

该年年底(12月10日),刚从成都撤退到台湾时,吴嵩庆记下:

“……此次在渝(重庆),遣散旧部花1000元,托友寄家分途送1500元,此后三五年,经此措置,略可心安(按:刚撤到台湾时,国民政府上下都以为三五年就可‘反攻’回大陆)。寄家托汪(子柔)、詹(特芳)、叶、王(诚)、王(勤)五人……”

这里的钱是一笔蒋介石核准的美金(是1万元,是顶头上司“逼着塞给他”的,见《黄金档案》一书),在50年代分光。吴嵩庆去世后其子吴兴镛才“发现”此美金事。值得注意的是,1949年11月在重庆,他已分掉了2500元。首先选择留在大陆的母亲(吴兴镛祖母)、两位妹妹(姑母)及三个儿子,经由各种方式转给他们每人两三百美元。如果他的属下或朋友不愿来台湾的,除了给每人一笔安家费外,还委托以上五位“可靠的人”,请这五位把美金转给他的母亲、孩儿与亲人。不愿来台湾的人里,当然包括那位在大陆骂他是“蒋介石的奴才”的詹特芳。吴嵩庆一直对他很器重,也一定给了一两百美金的安家费,此外也委托他带美金给家人,不晓得带到没有。从詹写的数据里,似乎从没提拿美金的事。

同时离吴嵩庆而去的,还有一位机要秘书汪子柔。同詹特芳一样,汪也是湖北人,也常抱怨吴嵩庆脾气太大,老挨骂。此时在重庆,就如詹特芳在《蒋介石盗取黄金银圆及外币的经过》中所写的,汪认为国民政府已经没有希望了,就弃财务署同人而去。临别时,汪子柔还动员吴嵩庆也不去成都。此人或是左倾人士,抑或中共党员,尚不可知。

然而,就吴嵩庆所受传统教育及其耿介、忠诚的人品而言,是无法说服的,而是注定“一条道走到黑”的。同时,按照蒋介石“多重交叉,互相监督”的做事原则,吴嵩庆手握重金,虽得蒋介石信任,但他身边也一定有蒋的人加以监视或保护,如石祖德、王逸芬及陈人望等。财务署重庆收支处处长陈人望,据董德成讲就是戴笠的手下。吴嵩庆在日记里曾提到,陈人望在重庆快被解放军攻陷时就已经表现得相当不礼貌,或许是因为吴处理离职的“资遣费”时一视同仁,并未给他特别“优待”之故。但据董德成说,陈人望亦未跟随去成都,而是准备在四川打游击的,以后就没有信息了。

25日分发完资遣费,次日,吴嵩庆即联系驻重庆空军少将司令宴玉琮,请求派机送“财务署”同人眷属飞台。见其26日日记:

“……与晏司令(玉琮)通电话,请派机送同人眷属飞台。伊请借现洋1万元,做交换条件,余答应,请明日来借。”

宴玉琮也算是吴嵩庆在航空委员会时的老同事,如今吴仅借一架飞机送眷属归台,就以1万银圆做交换条件,算是运费。

同类推荐
  • 大周妖士

    大周妖士

    皇权式微,世家倨傲,藩镇林立,强敌环伺。莫名延续了上百年的后周,这个看似繁华的盛世早已危机四伏。而此时,一个现代人穿越而来,成了金陵府的一个白衣书生,起初他本来想的是过段悠闲的人生…………
  • 新元初始:1950年的中国

    新元初始:1950年的中国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历史是很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始党和政府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这些方针政策所产生的结果,客观清晰地反映了这一时期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这些事件所带来的新的社会变化。
  • 辰曦传

    辰曦传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曲离歌起,多少往事尽。
  • 猿球崛起

    猿球崛起

    主角在穿越来到这个世界后,发现这是个蛮荒的时代,人类文明还处于一个刀耕火种、兽皮为衣、折木为兵的时代。主角在面临蛮荒野兽和食物危机的生存压力的同时还要面对同为人族间的压迫剥夺,更为重要的是这个世界还存在有人族的死敌,一种凶残嗜杀以人族为美食的猿族。看主角怎样带领他的族人在这个蛮荒的世界一统人族,消灭打败凶残的死敌猿族,在这个异世界的大陆上在建人类文明的辉煌。欢迎阅文评审团前来评阅!本书群415613107欢迎大家来交流
  • 寡人有病

    寡人有病

    朱宇重生到了大明,身为裕王殿下,是太子的大热门。只是体弱多病,又不被老爹嘉靖所喜。有啥就有病,没啥就没钱,朱宇倒霉透了。
热门推荐
  • 木叶之死亡如风

    木叶之死亡如风

    带土:送外卖使我快乐!止水:摇滚让我找到了灵魂,战争什么的,太讨厌了。照美冥:可以不穿这么羞耻的衣服?萨姆伊:这舞我跳不了,重心不稳。叶仓:疾风,这动作太……月光疾风看着从五大村子选出的村花组成的美少女组合直摇头。改变忍界从我做起。天不生我月光疾风,忍界万古如长夜!本书没有系统,一切基于火影世界大胆合理的想象!群号:893462075
  • 星际之宅娘神探

    星际之宅娘神探

    一个带着非亲生小包子的戏精宅女,阴差阳错卷入了连环案,为了维护星球的和平,开启了戏剧化的破案之旅。
  • Itinerary of Archibishop

    Itinerary of Archibishop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世科技之空间旅行

    末世科技之空间旅行

    我可以仰望天空,当我一无所有是。我可以让天空仰望我,当我决定evening
  • 落跑王妃,深情最是无情人

    落跑王妃,深情最是无情人

    楚若璃,名动京城的花魁。慕容澈,世人景仰的王爷。青楼之人,从来都是逢场作戏,为银子卖笑。帝王之家,自古便是最无情处,为权力争斗。不论是哪一个,平民百姓都只能远远望着,不可轻易接近。管她倾国倾城,风姿绰约,还是他英俊潇洒,文武双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春明外史(上)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春明外史(上)

    主人公杨杏园旅居北平,以卖文编报为生,与青楼雏妓梨云一见倾心。不幸,梨云因病而亡。其后,杨杏园又结识落魄才女李冬青,以诗文相赠,感情愈见深厚。但李冬青终因身有隐疾,佳期难成,黯然离开北平。杨杏园亦因抑郁成疾而终。小说以报馆记者杨杏园与妓女梨云、女诗人李冬青的爱情故事为贯穿线索,背景宏阔,叙事从容。豪门、妓院、剧场、公寓、会馆、学校、高级饭店、俱乐部、庙宇、名胜、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上到总统、总理、下到妓女、戏子,穷尽名色人等。本书分为上中下三册,此为上册,精彩内容有:萍水约双栖非鸡非鹜,钗光惊一瞥疑雨疑云;纸醉金迷华堂舞魅影,水流花谢情海咏归槎;等等。
  • 大佬每天都在套路她

    大佬每天都在套路她

    商界超级大佬霍四爷在找一个女人,谁也不知道,霍四爷在找一个什么女人。陈以茉也不知道。直到,她出现在他面前。-某日,霍四爷亲临集团下的一家公司,旁观一场会议。所有人紧张激动,正襟危坐。某美女明星企图得到注意,却未被理会。直到,霍四爷桌面上的手机响起。“老公,今天又是爱你想你的一天,要乖乖的,不许来打扰我哦!么啊~我的乖老公,爱死你了!”这熟悉的声音,所有人神情一片诡异凌乱的,集体转向会议桌角落……那刚刚才发过言的女人。陈以茉……此刻正努力在往会议桌底下钻去。
  • 我们拥有的曾经

    我们拥有的曾经

    纸鸢自东北冰雪极寒之地而来,是“十虫池”的护池使者,她容颜如雪,一袭白衣,腰上却系着一条同她的容貌一样美丽朦胧的淡紫腰带…
  • 活抓一只报恩的总裁

    活抓一只报恩的总裁

    “少爷,有人送花给少奶奶……”“呵,有意思。”第二天,听闻爱慕她的男人突然间离开了帝都……“少爷,少奶奶想结婚了。”第二天,一场盛大的求婚仪式秘密准备,所有的亲朋好友就为了给她一个惊喜……宠她入骨,看透绿茶,甜甜的恋爱背后,是报恩?还是真的有爱?甜蜜来袭,宠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