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5100000003

第3章 汉口路的思念(2)

庠序,太学,国子监,书院,三江师范学堂,中央大学,金陵大学,西南联大,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几千年以来的学院在我心中合为一体,分不清彼此。远古的读书声,孔子的讲学声,陶潜和韩愈的吟唱声,西南联大师生的群诵声,我的晨读声,还有农大女生的朗读声,在我耳边交汇重叠,辨不清今古。这庄严神圣的学府啊!这清泠浑厚的声音啊!

而书声,又哪里必要在学堂响起?只要有一种中国精神,有一种士人情怀,书声就能随处而成动听的弦乐。马上、枕上、厕上,何处没有六一居士的书声?泛舟赤壁的苏子微醺之时,也仍诵明月之诗、窈窕之章,尽显书生本色。马背上吟诗的毛泽东,行囊一路丢弃,舍不得扔的只是书。一句吟成,这位诗书和韬略满胸的革命家,一定会心潮逐浪高吧?而被毛称为五四运动总司令的陈独秀,甚至发表了这样惊世骇俗的宣言:“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文明,才是有生命价值的文明。”这位书生革命家,真的就把国民党的监狱变成了自己的书房,监牢里两个大书架上,放满了经史子集。这是怎样的书生意气!他“幸有艰难能炼骨,依然白发老书生”的高吟声,隔着大半个世纪的高墙铁窗,仍在今天的天空回响。

目光又回到眼前的铭文上来:“负民族振兴之重任,育国家建设之栋梁。校风馥郁,学统端庄,千龄弗替,万代永昌。”大学的精神辉耀千年万载,清朗的书声延绵千秋万代。感受过南园北园的诚朴雄伟,呼吸过南苑北苑的芬芳馥郁,端庄笃实的学统便会化为骨血,铸学人博大之胸怀,养书生浩然之正气,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家事国事天下事会事事关心,而声声入耳的风声雨声,在他听来,都是读书声的殷勤酬唱。

墙内墙外

我所居住的小区东边是一条小街,这条南北向的小街上一道不高不矮的砖墙,把街区分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区域,墙内是一所大学,墙外则是楼群、民居和鳞次栉比的商店。

墙外是世俗的,车流人流在这里穿梭,墙内是超尘的,学者学子在这里汇聚;墙外是物质的,衣食住行应有尽有,墙内是精神的,学科专业五彩缤纷;墙外是喧腾的,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墙内是宁静的,寒窗孤灯清寂异常;墙外是闲适的,多半是雍容的行走,墙内是沉思的,多半是行走着的思索;墙外是外向的,接纳着市场经济一切新的潮流,墙内是内敛的,坚守着人文精神的最后防线。而正是这两个面貌和特质迥异的世界,成就了街区既入俗又脱俗、既粗犷又雅致的风情。

我是这两个世界的漫步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经常要到小街上去买油盐酱醋,在书斋里坐久了,也会顺着小街闲逛,随处看看。在这里住的年月久了,除了不同的人,不同的商品,小街于我,已看不出什么奇异的风景了。但对大学生们来说,这里的一切永远是新鲜的、惬意的。总是见他们三三两两结伴而来,或在邮局寄家书取包裹,或在小书店淘书,或在理发店剪发,或在服装店择衣,或在花店选花,或在小商铺购物。对他们来说,逛街是对紧张学习生活的调节。而不宽的小街,在他们眼里,也是“外面的世界”的象征吧。想到总有一天,自己会离开校园,顺着这条小街走向社会,走向更深广更真实的人生,他们的心头一定会洋溢着一种指点江山的豪情,而转回校园之后,笔下的文字也会更加激扬吧。

中午和傍晚的时候,是小街上学生最多的时候,他们是来享受各式各样的小吃呢!或是情侣同来,或是同窗相伴,或是师生共行,或是独来独往。这时候,在不同的饭桌上,我可以听到他们各种不同的对话,或关于专业,或关于时局,或关于人事,或关于感情,或关于就业,从中会获取许多有益的信息。而这世俗的小街,因得学生们的涌入,而变得优雅明快起来。

正如学生们常常要到墙外的世界来寻求安适,也有不少人要到墙内的世界去寻求静寂的。譬如我,当文思枯竭,或于读写产生懈怠之心时,漫步的方向就会转向墙内的校园。虽然不曾在这里就读,但校园的一切都是那样相似。葱茏的草木辉映着青春的朝气,蜿蜒的小路衬托着校园的清寂。教学楼里传来教师讲课的声音,绿茵场上奔跑着学子年轻的身影,回廊里的女生正就着包子和矿泉水看书,橱窗里的海报预告着讲座的消息,书亭里热售着最新的报刊,磁卡电话机迎候着急切的等待,食堂里飘来那何其熟悉的香味,开水房蒸腾出氤氲的热雾,这所有的所有,都会唤起我对校园最深的依恋,一种平静的心情和求知的渴望便慢慢复元。

这表面平静如淑女的校园,内心蕴藏着多少热烈的情愫、酝酿着多少热情的邀约呢?今天,有多少老师传道授业的声音在校园的四面八方响起,又有多少会心的笑声在讲堂回荡?有多少个项目合上案卷,又有多少个课题打开扉页?有多少佳讯回报着学子们的汗水,又有多少美好的愿望在他们心头升起?今晚,有多少个讲座将人声鼎沸?有多少个实验室的灯光将彻夜长明?有多少蓝图将在设计者的不眠中描绘?今天,会有笑语弥漫,今夜,会有情思辗转;今天,会有书声琅琅,今夜,会有舞曲悠扬。这墙内的校园啊,即便你不言不语,即便已阔别多年,我仍能了解你深情的心曲。

屈指算来,离开校园整整18年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浸润于校园也是整整18年啊!毕业时的愿望,就是一辈子留在校园,当一名好的文学老师,可机遇终于擦肩而过。沐浴过校园文化的人,他们的心是相通的。我中学的数学老师吴文白,曾给我寄来一套他自己拍摄的校园照片,教学楼、图书馆、南花园、天桥,那座我少年的校园又映入我的眼帘。那一年的新年,我的中学老师周瑞芬、大学老师吴翠芬不约而同给我寄来的,都是印有学校大门的贺年卡,吴老师并书:寄上一张母校纪念卡,留作流金岁月的纪念。老师们是何其理解学生思念校园的心啊!如今,要借别处的校园来寄托思情的我,不无遗憾地想,假如不是命运的无常,执教鞭18年的我,也该是桃李满天下了,那将是何等令人欣慰的事呢!

墙外的繁复,墙外小街向前伸展的无限可能性,令学子们心驰神往;墙内的简洁,墙内小径通向的课堂和书桌,让我怀想不尽。墙内墙外,恰如围城内外。当下课铃响,少男少女们涌出校门,携手摩肩,言笑晏晏,融入曛曛秋阳映耀下的小街,殊不知,这青春校园里青春的剪影,已成了我这个老学生眼里心头潮起潮落的风景。

一个清贫学子的情感地图

初秋的一个晴日,我骑着自行车,从东郊出发,去龙园北路卞孝萱先生的新居拜访他。路程不算近,骑车是费力的,只是因为好久没有骑车了,一时兴起,想重温迎风而行的飘逸和快意。未料,车行之处,竟勾起了我对往事的许多回忆,脑中清晰地描画出一幅一个清贫学子曾经走过的的情感地图。

从中山门的古城墙下穿行之时,二十多年前与同学初游的情景再次涌上心头。这些年来,我无数次地走过中山门,无数次地忆起中山门,也多次写下那些青春作伴的美好时光。中山门,就好像是开启我和同学们情感老屋的大门。或者说,在我心里,它已成为一种象征,一种与同学们定然要在今世相遇的情缘的象征。那次出游,记得是从梅花山访梅归来,我们便顺道登上了城墙。那时的我们,物质上一无所有,但胸中涌动的却是足以自傲的千古思情。凝神听去,同学们的笑闹声仿佛还在空中回荡,甚至依稀能辨出是谁的声音在哪里响起。男同学在城墙上踱来踱去的身影,女同学摆弄野花的身姿,也仍在眼前摇曳。而当思绪收回现实,不得不嗟叹知交飘零,天各一方。昔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梅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梅花依旧笑春风。能不忆同学?

过珠江路,转向北京东路,“工艺美术大楼”几个字使我的心湿润起来。1990年的深秋,我和女友走进爱的季节。新年快到时,想送她一件礼物,但实在是囊中羞涩。窘迫中想起了上大学时曾去过的工艺美术大楼,想那样风雅的所在似乎可以找到礼轻情义重的东西吧。在柜台前踌躇再三,我挑了一只价值二十多元的毛绒狗,这已经花掉我工资的六分之一了,这是我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清贫学生能够买得起的最贵的礼物了。而我的女友,觉得它太贵了,竟怎么也不肯收,我好说歹说她才答应暂且替我保管。之后,成了我妻子的她告诉我,在她看来,接受了这样贵的礼物就意味着一种爱的承诺了。我们相视大笑之余,不由为那个年代的某种质朴和单纯而怦然心动。

同类推荐
  • 和你一起看星星

    和你一起看星星

    青春美文系列丛书已出版五本,精选五位中高考热点作家的美文佳作,每本书内附阅读试题详析详解。本书是作者的经典作品集,以思辨性之智与观赏性之美相统一,以思想深度与文学魅力相结合,反映了作者一以贯之的美学追求。阅读此书,潜心思考,融会贯通,对于读者开启心智,增长知识,必大有裨益。本书以“看星星”为题,看浩瀚宇宙之群星灿烂,看茫茫人海之星光璀璨,大处着眼,小处着笔,引经据典,史料翔实。细读此书,践而行之,可开阔胸襟,心骛八极;可高瞻远瞩,眼界宽广;可立志奋斗,建功立业;可充实生活,青春无悔。
  • 北大文章永流传

    北大文章永流传

    全书收入有蔡元培、杨昌济、王国维等几十位北大先贤的精彩文字数十篇。这些文章是诸多北大先贤所写文字的一部分,这些先辈英才自然是我们所要记住的,而他们的文字,也是要永远地流传下去的。愿本书能为今天的读者架起一座通往诸位先贤思想深处、心灵深处的桥梁。
  • 安妮宝贝经典作品(全6册)

    安妮宝贝经典作品(全6册)

    本书含《八月未央》、《彼岸花》、《告别薇安》、《莲花》、《春宴》、《素年锦时》共六部作品,关于爱情、孤独、成长中的怀念和思省等主题,始终为一代代年轻人所关注,并深深引起共鸣。
  • 逍遥集

    逍遥集

    一个凡夫俗子闯进诗的殿堂,被那斑斓夺目的光芒刺得眼花缭乱,被古人慷慨的高歌、激愤的呐喊、委婉的吟唱和坦荡的宣泄所感染,于是喜欢上古典诗词。开始学古体诗词,写古体诗词,以为它精炼含蓄,是叙事抒情绝好的方式。用诗词来抒发一时的感受。有感则吟,临景则歌。
  • 老舍经典散文全集

    老舍经典散文全集

    本书收录老舍各个时期的散文代表作。老舍的散文文笔手法细腻、结构顺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流畅优美,散文中渗透着作者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热门推荐
  • 散文(2016年第6期)

    散文(2016年第6期)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在读者、作者、文学评论者心中地位崇高,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
  • 为美好世界带来粮食

    为美好世界带来粮食

    夏海穿越到异世界,带领人族,精灵,矮人种田发展现代文化。却发现了这个世界各种族悲惨的处境,他以强者姿态,打脸碾压藐视人族的各种敌人。
  • 太上洞玄灵宝四方大愿经

    太上洞玄灵宝四方大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革命母亲”葛健豪的传奇人生

    “革命母亲”葛健豪的传奇人生

    叫葛兰英时,她只是一名乡间妇女;叫葛健豪时,她立志做一名献身教育、改造社会的健将和英豪。她和秋瑾、唐群英号称潇湘“三女杰”,一生的心愿是通过教育解放妇女。她高龄上学,老龄留学,先后创办“湘乡县立第二女子职业学校”和“平民女子职业学校”,时人称她是“惊人的妇人”。她以坚定的行动和不屈的精神养育和支持了五个革命儿女——蔡和森、蔡畅、蔡麓仙、向警予、李富春,其中四个是中共中央委员,三个为革命牺牲。有人称她是“革命的母亲”。她见证了新民学会的成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遭遇白色恐怖的过程。
  • 新婚成劫,容少莫反悔

    新婚成劫,容少莫反悔

    本是亲密无间的爱人,却因为一场车祸,带走了他的冷静和深情。他强势,因为他恨她。她软弱,因为她爱他。可当某天所有的误会解开时,面对着遍体鳞伤的她,他再也无法坦然面对……
  • 庶女谋天

    庶女谋天

    她,离悠悠,古医派的一品大药师穿越到一个贫瘠的大陆,一个不受宠的庶女身上。一身修为化为虚无,父不慈,母还弱,一堆琐事接踵而来。让她烦不胜烦。好在,苍天有眼,没了灵力,她弄出了仙力!啥?自个渣爹是个大人物?用丹药灌他!什么?皇帝要算计她?我仙力在手,打个仗我也就江湖走一走!漠北的大人物居然是自己以前的死对头,不用说,今天就砍他!当所有人看到她作为天下独宠大丹师的时候,纷纷捂脸懊恼悔不当初啊!某太子整整衣衫道:“看你们还嫌弃乞丐不?”众人默,看到一身影,某太子连忙跑过去“大丹师,我求娶!”
  • 套中人: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

    套中人: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

    收入这本《套中人——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的14个中短篇都是契诃夫 小说的代表作,按发表的先后顺序排列,从中可以鲜明地看出契诃夫创作 思想发展的脉络,越到后来越深刻。
  • 唐诗鉴赏大辞典(上)

    唐诗鉴赏大辞典(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少小姐别想逃

    少小姐别想逃

    女主傻白甜,男主腹黑霸道蛮横,女主一开始认识男主有点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