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2300000013

第13章 附录(1)

跋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

元人杂剧多赖臧晋叔《元曲选》而存。从前研究元剧的,几以臧选为惟一的宝库。臧选刊于万历四十四年,所选杂剧凡百种。①殆为杂剧选中最丰富的一种。不仅前无古人,抑且后鲜来者。孟称舜于崇祯六年刊《古今名剧柳枝集》及《酹江集》,多据臧选。②所录连明作并计之,亦不过五十六种而已。十年来,陆续发现刊行于臧选之前或约略同时的杂剧选集若干种,像息机子《古今杂剧选》,尊生馆主人(黄正位)的《阳春奏》,《古名家杂剧选》,《新续古名家杂剧选》,顾曲斋刻元剧,童野云刻元剧,继志斋刻元剧③等,较之臧氏百种,均相形见绌。所载的至多不过臧选的一半。且所能补充臧选的,也不过寥寥的几种而已。我在顾曲斋刻元剧里得到关汉卿的《绯衣梦》一种,曾诧为不世之遇。在《古名家杂剧选》里所见的罗贯中《龙虎风云会》,杨梓《忠义士豫让吞炭》,无名氏《汉钟离度脱蓝采和》,《龙济山野猿听经》,《苏子瞻醉写赤壁赋》④,在息机子《杂剧选》里所见的《九世同居》,《符金锭》,在《阳春奏》里所见的《二郎神醉射锁魔镜》,都曾使我感到兴奋过。在《金貂记》卷首发现的《敬德不伏老》也使我有相当的激动。⑤六本的《西游记杂剧》⑥的出现,成为一件重要的大事。《八千卷楼书目》(卷二十)所载明钞本《燕孙膑用智捉袁进》,《吴起敌秦挂帅印》二种⑦曾引诱过我特地跑到南京。等到知道这二种不知何时已亡佚了去,我却懊丧了好几天。这些发现都是零零星星的。

最大的发现是《元刊杂剧三十种》。这是黄荛圃旧藏,经罗振玉、王国维的发见而流传于世的。⑧在这三十种里便有未见收于臧选及他选的元剧十七种。⑨更重要的是,藉此,我们可以见到元人刊元剧的本来面目。⑩藉此,我们也可以知道,明初周宪王(朱有燉)刊行他的“乐府”时,为什么每种都要注出是“全宾”。当时,黄荛圃在书签上曾写着“乙编”二字。这二字曾引起了王国维和许多人的幻想,以为既有“乙编”,必有“甲编”乃至“丙编”、“丁编”等等。那末元人刊的元剧必不仅这三十种而已,也许还再有三十种,六十种的发见。

这期望并没有落空,却以另一个方式出现于世。我们虽然不曾得到元人刊元剧的“甲编”乃至“丙编”、“丁编”,——这幻想证明了终于是“幻想”,永远不会实现的——然而我们却终于又发见了更大的一个元明杂剧的宝库;这宝库包含了二百四十二种的元明杂剧;在种数上,较之臧选更多到一倍半;而足以补臧选及他书之未及的,单在元剧方面,已有二十八种。明剧则有六种;元明之间,所谓“古今无名氏”所作的则有一百种以上。这弘伟丰富的宝库的打开,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增添了许多本的名著,不仅在中国戏剧史上是一个奇迹,一个极重要的消息,一个变更了研究的种种传统观念的起点,而且在中国历史,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上也是一个最可惊人的整批重要资料的加入。这发见,在近五十年来,其重要,恐怕是仅次于敦煌石室与西陲的汉简的出世的。

这发见,并不是没有预兆的。

相传明初亲王就藩时,每赐以杂剧千本。《永乐大典》录元杂剧二十一卷。(卷之二万七百三十七至卷之二万七百五十七。)前二卷杂剧名目,《大典目录》已阙。然此十九卷所载已有九十本。这恐怕是汇选杂剧之始。我们也知道,明代收藏杂剧者往往将若干单帙薄册之杂剧合钉为一本。明季《祁氏读书楼目录》曾记载着:

(一)名剧汇七十二本(凡二百七十种有详目)

(二)杂剧十四本(无目)

(三)钞本杂剧十二本(无目)

(四)未钉杂剧二帙(无目)

《晁氏宝文堂书目》里,载有薄册单刊之杂剧不少。钱遵王《也是园书目》所载杂剧名目独多;虽不注明合钉为若干册,但今知也实是合钉着的。《季沧苇书目》也载有钞本元曲三百种,一百册(见后)。晁氏祁氏之书已不可得见。《也是园书目》最著称于世。王国维《曲录》全载其杂剧部分。(王氏来见晁氏及祁氏二目。)而这一部分的书,也徒令人有“书亡目存”之感。

民国十八年十月间出版的《国立北平图书馆月刊》(第三卷第四号)里载有丁初我的《黄荛圃题跋续记》一文;在这篇文章里忽发现黄氏的《古今杂剧跋》。这书凡六十六册(原注:今缺二册)。丁氏注云:“也是园藏赵清常钞补明刊本,何小山手校。”又跋云:“初我曾见我虞赵氏旧山楼藏有此书,假归,极三昼夜之力,展阅一遍,录存‘跋语两则’。”又云:“案也是园原目除重复外系三百四十种。荛圃所存为二百六十六种,实阙七十四种。……汪氏录清现存目录十四纸,依此书之次第另录之,实存二百三十九种,又阙二十七种。”

这是如何重大的一个消息!在民国十八年间,丁氏还曾见到这六十四册的也是园藏《古今杂剧》,则此书必至今不曾亡佚可知。虽然已阙失了一百零一种,但馀下的二百三十九种必定还在人间!这消息的流布,使我喜而不寐者数日。立即作函给北平的友人们追求其书的踪迹,又托与丁氏相识的友人们去直接询问丁氏。但丁氏只是说,阅过后,便已交还给旧山楼。他的跋里原来也是这样的:“时促不及详录,匆匆归赵。曾题四绝句以志眼福。云烟一过,今不知流落何所矣。掷笔为之叹息不置。”

但我总耿耿于心,念念不忘此书。我相信此书必定还在人间,并且也不会流落到很远的地方去。同时,要踪迹此书的,还有武进某君。旧山楼藏书,多半归于盛宣怀。他曾至盛氏藏书处细阅,只见有《元曲选》,并无此书。后盛氏书由政府中某氏赠给了约翰大学图书馆,再度检阅,也无此书在内。难道此书竟是真的荡为云烟么?

旧山楼在江南齐卢战役,曾驻过军队。所遗存的古籍多半为兵士们持作炊柴;兵退后,残帙破纸与马粪污草相杂,狼藉于楼之上下。难道此书竟被兵士们当作举火之用么?

问之虞山人士,胥不知此书存佚。辗转问之赵氏后人,也都不知,再问之丁氏,还是一个“不知”。不久,丁氏归道山,再没法去追问此书的消息了。

但我还不曾灰心;耿耿不忘于心,也念念不忘于口。见人必问,每谈及元剧,则必及此书。我曾辑元剧佚文,但因希望能见到此书,始终不愿付之剞劂。

果然,“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此书竟被我所发现!

这是不能忘记的一天!这是永远不能忘记的一刻!

在民国二十七年五月的一天晚上,陈乃乾先生打了一个电话给我,说,苏州书贾某君曾发现三十馀册的元剧,其中有刻本,有钞本;刻本有写刻的,像《古名家杂剧选》,有宋体字的,不知为何人所刻。钞本则多半有清常道人跋。我心里怦怦的跳动着,难道这便是也是园旧藏之物么?我相信,一定是此物!他说,从丁氏散出。这更证实了必是旧山楼的旧物。丁氏所云“匆匆归赵”,所云“云烟一过,今不知流落何所”,均是英雄欺人之谈。我极力的托他代觅代购。他说,也许还有一部分也可以接着出现。

当时,我只是说着要购藏,其实是一贫如洗,绝对的无法筹措书款。但我相信,这“国宝”总有办法可以购下。我立即将这好消息告诉在汉口的卢冀野先生和在香港的袁守和先生。第二天下午,我到来青阁书庄,杨寿祺先生也告诉我这个消息,说有三十多册,在唐某处,大约千金可以购得;还有三十馀册则在古董商人孙某处,大约也不过千四五百金至二千金可以购得。他已见到此书。这消息是被证实了。我一口托他为我购下。虽然在战争中,我相信这二三千金并不难筹。

这一夜,因为太兴奋了,几乎使永不曾失过眠的我,第一次失眠。这兴奋,几与克复一座名城无殊!

第二天,一见到几位同事,便托其设法筹款。很高兴的,立即筹到了千金。这温厚的同情与帮助,是我所永远不能忘怀的。当天下午,便将此款交给了杨寿祺先生。他一口答应说,明天下午可以从唐某处取得此书三十馀册来。

我立即又作一札告诉袁守和先生,说这部书大约三千金可得;不知北平图书馆有意收购没有。

渴望的等待,忘情的喜悦,与“万一失之”的恐惧,交战于心,又是一夜的不能入睡。

不料,第二天下午,到了来青阁书庄,那“恐惧”竟实现了!杨君说:他去迟了一步,唐某处的三十馀册,已以九百金归之孙君了。此书成了完璧,恐怕要涨价不少。同时,并以原金还给我。

没有那样的“失望”过!像熊熊火红的热铁突然抛入水中一样。垂得而复失之,格外的令我难过!想望了十年的东西,一旦失之交臂,这懊丧,这痛苦,是足够忍受的。这一夜又患了失眠。

明天一早,苦笑的把原金还给了同事们,说,恐怕永远的不会买到此书了,惟一的希望是,此“国宝”不至出国。

守和从香港回了信,说北平图书馆决定要购下此书。三千之数,他可以设法筹措。我苦笑的把这信塞到抽屉里去。

如此的过了好几天,终日在“失望”的苦痛煎熬里。任怎样不能忘怀于此书。十年不能忘于心,不能忘于口的,难道一旦将得之,竟还能听任其失之交臂么?

我相信,必有办法可以得到它;任用多少的力量与金钱都不计,必有办法可以得到它!

又晤到了乃乾先生,又提起了此书。他说,古董商人为孙伯渊君。此书成了全璧后,孙君侍价而沽,所望甚奢,且声言此时决不出售。且甚珍秘,不令人见。

乃乾和孙君是熟友。我再三的托他去问价,并再三的说,必定有办法筹款。

隔了两天,乃乾告诉我说,再四与孙君商议的结果,他非万金不售;且须立刻商妥,否则,将要他售。

我又燃起了希望。肯售,且有了价格,这事便又有些眉目了。这一天,立刻我发了两个电报,一致守和,一致冀野,说及其价格。守和在第二天,便回电说,他那里只好“望洋兴叹”。筹款实在不易。我的希望去了一半。到了第三天,冀野却回了一电,说:决购,并要我去议价。他在教部办事;对于元剧的狂热,和我有些相同。

我恢复了“希望”,恢复了兴奋,立刻找到乃乾商谈此事。乃乾说,恐怕不易减少价格。但经过了三天的议价,终于以九千金成交。我立即电告冀野。同时仍向同事们先筹款千金,作为定洋;约定在二十天以内,将全款付清。

时间是五月三十日,天色有些阴沉沉的,春寒还未尽去。我偕乃乾持千金至孙君处,签定了契约。在这时,我方才第一次见到了原书!一册又一册的翻阅着。不忍释手;不忍离目。每册有汪阆源藏印。首册有黄荛圃手钞目录,多至三十九页。几乎每册都有清常道人的校笔及跋语。何小山也曾细细的校过。钱遵王却只留下了数行的钞补的手迹。董玄宰也有跋四则。到了这时,此书的授受的源流方才皎然明白。原来所谓也是园藏者,只不过是其中受者授者之一人而已,实应作脉望馆钞校本。黄目总名作《古今杂剧》,不知为谁氏所命名。除刻本外,钞本多半注明来源;或从内本录校,或由于小谷本传钞。刻本只有二种,一为《古名家杂剧选》本,一为息机子《杂剧选》本。此书的钞校为万历四十二至四十五年间,恰在臧氏《元曲选》刊行于世的时候,故所收独不及臧选。

黄荛圃尝自夸所藏词曲甚富;但通行本《士礼居题跋记》所载词曲寥寥无几。今见此书首册黄氏手钞所藏曲目及跋,始知“学山海之居”中所庋藏词曲,果不下于“词山曲海”之李中麓也。

这六十四册的宝库,包含钞本、刻本的元明杂剧二百四十二种,几乎每种都是可惊奇的发现;即其名目和臧选及其他选相同,而其文字间也大有异同。较之往日发现一二种杂剧即诧为奇遇者,诚不禁有所见未广之叹!

我有充足的勇气措置这事;我接受了这契约。这书的价值决非数字所能表示的。我最恨市贾的把“书”和“金钱”作相等的估计。无数的古籍、名著决不是区区金钱所能获致的。以古香古色的名著较之金钱,金钱诚如粪土。我获见此书,即负契约上的一切损失也愿意。

两个星期过去了;因为内地汇款的困难,还是没有什么消息来,只来了一个电报,叫设法在上海筹款于限期内付出。仍依赖了同情与友谊,我居然筹到了借款,而在限期内将书取回。——这借款过了两个多月方才寄到归还。

这“书”是“得其所”了,“国宝”终于成为国家所有。我的心愿已偿。更高兴的是,完成这大愿的时间乃在民族的大战争的进行中。我民族的蕴蓄的力量是无穷量的,即在被侵略的破坏过程中,对于文化的保存和建设还是无限的关心。这不是没有重大的意义!这书的被保存便是一个例。

脉望馆藏曲初无藉藉名。谈曲的人向来只知道也是园而不知道脉望馆。今传的《脉望馆书目》,所载词曲,寥寥无几。在“书目”盈字号词曲类里,所列的不过:《梅香杂剧》二本,《秦仙仙传》一本,《大雅堂集》一本,《状元堂陈母教子杂剧》一本,《诚斋传奇》十本,杂剧四本,《游春记》一本,《下船杂剧》一本,《梁状元不伏老》一本,《泰和记》一本,《昆仑奴传》一本,《古本西厢》一本,《红拂杂剧》一本,杂剧三本,《谭板西厢》一本,《莽张飞大闹石榴园杂剧》一本,《拘栏》一本,《楚昭王疏者下船杂剧》一本(《玉简斋》本此下有“《升庵杂剧》二十本,二套”;按“剧”应据《秘笈》本改作“刻”)等而已;与今所见之《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多至六十册以上者大异。疑《脉望馆书目》为后来所编,此书或已转售,故不著录。

清常道人为赵琦美的别号。按赵氏“家乘”:“琦美原名开美,字仲朗,号玄度,嘉靖癸亥(公元1563年)生。以父(用贤)荫,历官刑部贵州司郎中,授奉政大夫。天启甲子(公元1624年)卒。邑志有传。配徐氏,光禄监事勉之公懋德女,赠宜人。继吕氏,孝廉名道炯女,封宜人。葬桃源涧。子五,士震、振羽、振海、振华、士升。女三;长适瞿式耒,次适江阴缪贞白,次适钱昌韩。”邑志的“传”,写他的生平较详:

赵琦美字元度,文毅公(用贤)子。天性颖发,博闻强记。以父荫,历官刑部郎中。生平损衣削食,假书缮写,朱黄雠校,欲见诸实用。得善本,往往文毅公序而琦美刊之。其题跋自署清常道人。有藏书之室曰脉望馆。官太仆丞时,尝解马出关,周览博访,上书奏条方略,随例报闻。遂以使事归里。著有《洪武圣政记》、《伪吴杂记》、《容台小草》、《脉望馆书目》。子士震,官徐州卫经历。

——《常昭合志稿》卷三十二

他的藏书大抵以得之北方为多;而所校书也以在北方为最多。归里后,他的藏书似乎也全都捆载而南。在什么时候,他的藏书散出来,已不可知。但总在天启、崇祯之间。钱谦益得到他的钞校本的全部。相传他卒后,他的子孙不肖,将他的藏书售去时,曾闻有鬼在啜泣。这“话”见于钱曾的《读书敏求记》;虽是一段“鬼”话,却可知清常道人是如何的笃爱他的藏书,如何宝重他的亲自手校的文籍。这部手校的《古今杂剧》也当是当时归之谦益的一种。谦益将未与绛云楼同毁的清常道人钞校本的书全部赠给了钱曾。所以《古今杂剧》也被收于《也是园书目》。惟遵王并不举总名,而将杂剧名目一一列举。其中次第是否照旧,或遵王有否增入若干种,已不可知。但想来,当是脉望馆原来的面目;盖在万历四十三年以后刊行的杂剧集,像《元曲选》等均不曾钉入,可见遵王并不曾改动了原来合钉的式样。

钱遵王藏书,多半归于泰兴季沧苇。故《季沧苇藏书目》所载多半述古旧物。其中有:

元曲三百种一百本抄

一项。此书殆即今见之《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

同类推荐
  • 道德经

    道德经

    两千多年前,周王室衰微,诸侯并起,以下克上,烽火连天,战乱频仍。在这个“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时代,老子见社会道德衰败,失望至极,便乘青牛西出函谷关,隐居而不知所终。在出关之时,他应关令尹喜之求,留下了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
  • 李国文评点三国演义

    李国文评点三国演义

    本书左栏《三国演义》底本为中华书局版《三国演义》。该书点评者李国文先生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刻的人生感悟对《三国演义》进行评点,每章章前有引语、章后有总结,对全章进行提纲挈领地评述。随文点评,既有对字句文的解析,也有作者精彩的议论,更有对思想、社会、人生、现实诸多方面的品评。
  • 元曲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元曲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元曲三百首》收选了300首作品,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元曲的风貌。元曲风格多样,主要可以分豪放、清丽两派。元曲语言通俗优美、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有苍凉感慨的怀古之情,有激越悲壮的边塞之风,有哀婉典雅的闺怨情怀……常与唐诗、宋词并称,从而形成了我国几千年文学史上的三个极为光辉灿烂的时代文学。
  • 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这个大花园中的三朵奇葩,其中“词”之上冠以“宋”字,实是因为词到两宋如赤日中天,娇花吐蕊。唐五代流传下来的词不足两千首,但两宋词却超过两万首之多。词在两宋之所以能大放异彩,繁盛至极点,一方面是因为词体已臻成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宋代结束了五代纷乱,政治复归一统,进入承平享乐时期,上至帝王、官宦、名士,下至市侩、走卒、妓女,都热衷歌乐,上流社会与中下层社会对声乐的需求共同推动了词在北宋初期的普及和繁荣,及至北采动荡离乱以及南宋偏安时期,填词制曲已成为社会上的主流风气。
  • 孝经(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孝经(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被列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孝道以“尊老、敬老、养老、送老”为基本内涵,《孝经》即是一部关于“孝道”的专著,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本书收录了《孝经》原文,以详细的注解及译文重现了先贤圣哲的智慧光芒,既通俗易懂又不失其严谨性,全面照应“经典藏书”理念。本书对于延续与推广先贤圣哲的智慧,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热门推荐
  • 书剑恩仇录(上卷)(纯文字新修版)

    书剑恩仇录(上卷)(纯文字新修版)

    《书剑恩仇录》是一部讲述清乾隆年间红花会群雄在年轻总舵主陈家洛的率领下,反清复明的故事。清朝大臣陈世倌之子、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获悉一个惊天秘密:当朝皇帝乾隆竟是他胞兄。乾隆下江南,兄弟相见,陈家洛以兄弟之情、民族大义力劝乾隆恢复汉室江山,乾隆虚与委蛇,假意答应,一张暗藏杀机的大网却在慢慢撒开……《书剑恩仇录》一书中描写了仁人志士对生命的坚忍、对使命的执著,虽屡遭失败,却不掩人性的光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再造计划

    再造计划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毁灭,我们的母星现在只剩下一团雾状星云,那时唯一的希望是数十光年之外的准殖民星球。自那时起的几百年后,被太空旅行折磨得极为脆弱的人类提出大胆的计划——再造历史!再造计划囊括了人类盛极一时的妄想:成为上帝。很不幸,人类做到了。我是再造计划的产物之一,曾经的人类,现在是一个即将在大气中消散的石像,我的肺里积聚着自身化合产生的沙粒,我的硬质外壳在崩塌裂解。这段描述对于以后看到它的碳基生命或许会带来疑惑,也或许不会再有生命能到达这里……再造计划更大的产物,是源于人类贪婪而造成的宇宙级生态灾难。我在此写下这段话,只是为了jing示后人。因为历史总是像魔鬼一样捉弄人,它告诉我们,如果不满足当下,恭谦地迎接未来,那我们面对的,将是一次更大的灭亡。”“虚拟海即将关闭,连接断开。”系统模拟音断断续续,像是坏了的磁带。此时,一个连接了类似光缆的石像彻底坍塌。
  • 军旗飘飘

    军旗飘飘

    本书是电视剧《老虎队》的原著小说。讲述了解放战争期间,我军一支英勇部队——“老虎队”,充当先锋,屡立战功,为人民解放军赢得淮海战役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老虎队”队员在战斗中陆续牺牲,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作者将“战壕文学”和“司令部文学”相结合,讲述宏大战争背景下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小人物的故事,以小视角勾勒大战局,展现了人民解放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展现了大战役下小人物之间的兄弟情。
  • 守财奴的另类人生

    守财奴的另类人生

    想当守财奴,首先你要有钱,钱钱钱......哇!!!我要赚钱,赚很多的钱........
  • 天命神魔之战

    天命神魔之战

    奇幻天玄,灾后重生;亿年之期,浩劫再临。前人无力,后人何为?灾祸重现,曙光何在?世间一切,命中注定?你且听我,慢慢道来。
  • 当代北京评剧史话

    当代北京评剧史话

    评剧是中国众多戏剧中的一种,在华北地区深受人们喜爱。北京长久以来都是中国政治和文化中心,评剧在北京同样也拥有众多忠实观众。本书从评剧的起源和初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文革”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等四个阶段较为系统的梳理了评剧在北京的发展概况,重点介绍了在评剧发展历史中涌现的众多名角和名戏。
  • 末世最佳萌宠

    末世最佳萌宠

    末世的地球,突然出现了一批外星人。为了世界和平,为了爱与正义,主角贪念一起,偷走了他们的飞碟……顺便又拐走了他们的人……当气势汹汹,铺垫了几十万字的外星大将抵达太阳系时,一脸懵逼:给老子铺垫了那么久,老子就是个打酱油的?所以,这其实就是一本脑残小白文,很白很白很脑残那种……
  •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萌后无双:摄政王爷太嚣张

    萌后无双:摄政王爷太嚣张

    纳兰越,一只在紫云岭仙山上修炼千年的黑猫。许是老天嫌它活得太久,竟令其穿越到大夏王朝最没用的小皇帝身上。原以为当了皇帝,这下能成为真正的主子。不想为了自保,她不仅不能泄露自己是个女儿身的秘密!还得小心眼前这个雄性两脚兽!哼,纳兰越郁闷,果断撇嘴表示嫌弃!*先帝薨逝,幼帝即位,皇宫里唯有摄政王独揽重权!传闻,他面如恶鬼,用心极恶,十步杀一人!当然了,在这“一人”里,众人无不猜测,他最想杀的恐怕就是那每日端坐在龙椅上不知所措的小皇帝,以便能彻彻底底的取而代之!然而,殊不知,某人早就将他的心给亲自捧了出去。正所谓“虐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为了讨心悦之人的欢心,今日份的摄政王依旧很努力!——简而言之,这是喵精发威史,王爷追妻史!尤记当年,他尚且身处阿鼻无间,直到遇见她,才懂得什么是桃源!——本书又名:《你是我的桃源万里》PS:男女主1V1,双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