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2300000016

第16章 附录(4)

清常在排列次第的时候,大约又依据了《太和正音谱》把这些杂剧的名目及作家们加以考证。故于原书的作者及剧名间附有考证、改动及注释。大约他当初并不曾见钟嗣成的《录鬼簿》,故一切皆以《太和正音谱》为依归。直到了最后一年(万历四十五年)的十二月,方才见到他有援引《录鬼簿》处。大约在这时候他方才见到了这部书。

他在各剧的跋里,每说明其校订的工作的功力,像:

内本世本,各有损益。今为合作一家。(《任风子》跋)于于小谷本与众说不同处,亦每注明,像:

于本作费唐臣。(《范张鸡黍》跋)

但以据《正音谱》者为最多。

《太和正音》作《廉颇负荆》。(《渑池会》跋)《太和正音》名《敬德降唐》。(《单鞭夺槊》跋)按在此剧封面里页,另有一人注道:

此尚仲贤所作,非汉卿。玄度误认作《敬德降唐》故目。

和《也是园书目》对照起来,知道这“注”大约出于钱遵王之手。

《太和正音》有《伊尹扶汤》,或即此,是后改今名也。然词句亦通畅。虽不类德辉,要亦非俗品。姑置郑下,再考。清常。(《伊尹耕莘》跋)按郑作《伊尹扶汤》,据《录鬼簿》其全目为《耕莘野伊尹扶汤》,似即此剧。

《太和正音》作《无盐破环》。(《钟离春智勇定齐》跋)于元无名氏所作,也是全以《正音谱》的次第为次第的。

《太和正音》无名氏凡一百一十折此所编号依其次也。

在那里,考证似尤详。于原本作元罗贯中撰的《龙虎风云会》,则宁据《正音谱》列入无名氏中。

《太和正音》作无名氏。

于其间,间有附以批评的意见,像:

万历四十三年乙卯二月二十九日晦日校内本。大约与《诸葛亮挂印气张飞》同意。此后多管通一节。笔气老干,当是元人行家。(《博望烧屯》跋)亦有直证“时本”之非者,像《大妇小妻还牢末》,跋云:

别作马致远,非也。依《太和正音》作无名氏。

此外,他的跋里,可注意的地方还很多。兹汇刊数则于下:《刘玄德醉走黄鹤楼》跋云:

《录鬼簿》有《刘先主襄阳会》,是高文秀所作。意者即此词乎?当查。

《降桑椹蔡顺奉母》跋云:

《太和正音》作《蔡顺分椹》。

《罗李郎大闹相国寺》(原作元张国宾撰)跋云:

《太和正音》作无名氏。

《马丹阳度脱刘行首》(原作元杨景贤撰)跋云:

《太和正音》作无名氏。

又注云:

《太和正音》作本朝人。

《阀阅舞射柳蕤丸记》跋云:

内本与世本稍稍不同,为归正之。

《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原作元关汉卿撰)跋云:

此本《太和正音》不收。

又于《张公艺九世同居》后跋云:

此后俱《太和正音》不收。

《吕洞宾三度城南柳》(原作元谷子敬撰)跋云:

《太和正音》作本朝。

在《升仙梦》、《菩萨蛮》、《玉梳记》三剧题目上,并注云:

《太和正音》不载。

《司马相如题桥记》跋云:

《录鬼簿》有关汉卿《升仙桥相如题柱》,当不是此册。四十五年丁巳十二月十八日,清常道人又题。

他跋中引《录鬼簿》处,仅此则与《醉走黄鹤楼》跋而已;而作“跋”的时间则均为丁巳十二月(《醉走黄鹤楼》跋写于十二月十九日)。可见他见到《录鬼簿》必较《太和正音谱》迟得多。故前跋均未之及。他对于剧文亦间附批评,但不甚多,像《女学士明讲春秋》跋云:

于小谷本录校。此必村学究之笔也,无足取,可去。

《雷泽遇仙记》跋云:

录于小谷本。此词是学究之笔。丁巳仲夏端日。

《王文秀渭塘奇遇记》跋云:

于小谷本录。此村学究之笔也,姑存之。时丁巳六月初七日。

《庆丰门苏九淫奔记》跋云:

于小谷本抄校。词采彬彬,当是行家。

《秦月娥误失金环记》跋云:

于小谷本录校。大略与《东墙记》不甚相远。

总之,他是一位很忠诚的校录者;在他的“校改”上,很少见到“师心自用”的地方,有许多种杂剧,并不委之钞胥,还是他自己动手钞写的。对于像这样一位恳挚的古文化保存者、整理者,我们应致十分的敬意!

这一百册左右的戏剧宝库在清常死后便流落在人间。到底是即传之钱谦益呢还是曾经过他人之手,今已不可知。但在这里,我们发现了董其昌(自署思翁)的四则跋文:

细按是篇与元人郑德辉笔意相同。其勿以为无名氏作也。思翁。(《百花亭》跋)崇祯纪元二月之望,偕友南下。舟次无眠,读此消夜,颇得卷中之味。(《孟母三移》跋)是集余于内府阅过,乃系元人郑德辉笔。今则直置郑下。(《斧劈老君堂》跋)此种杂剧,不堪入目。当效楚人一炬为快。(《庆贺元宵节》跋)这是—个谜。似乎在崇祯元年左右,这戏剧集曾经落在董其昌手里过。这时,距清常之死已近五年。读《盂母三移》跋,似董氏曾携此书“南下”。到底他是借了清常的,还是借之牧斋的,还是他自己所获得的,实是一个谜。难道是由他家再传到牧斋手中的么?而此书之曾经牧斋收藏则无可疑。牧斋得到清常的钞校本书最多,此书自当在内。故当绛云焚后,他把所有清常校本都送给了钱遵王时,此书也传到了遵王手里。(见上文)牧斋在此书上不曾留下过什么痕迹。遵王则曾钞录全目,列之《也是园书目》中,并曾略加排比过,而对于原书的次第则不曾改动。在《三醉岳阳楼》剧中有遵王手书三行,系补钞原书的残损处者。

对于此书用过很大的校勘工夫的,还有一位何煌。他在清雍正三年至七年间,曾用所得到的李开先钞本元剧及开先旧藏元椠本的杂剧数十种,以校此书。他以朱笔密校此本与元椠本不同处。有的简直是等于补写了全剧。在他的跋文里可见出他用力之劬:

雍正己酉(七年)秋七夕后一日,元椠本校,中缺十二调,容补录。耐中。(《范张鸡黍》跋)雍正乙巳八月十日用元刻本校。(《单刀会》跋)雍正三年乙巳八月十八日,用李中麓钞本校,改正数百字。此又脱曲廿二,倒曲二,悉据钞本改正补录。钞本不具全白。白之缪陋不堪,更倍于曲,无从勘正。冀世有好事通人,为之依科添白。更有真知真好之客,力足致名优演唱之,亦一快事。书以俟之。小山何仲子记。(《王粲登楼》跋)用李中麓所藏元椠本校讫了。清常一校为枉废也。仲子。雍正乙巳八月二十一日。(《魔合罗》跋)雍正乙巳八月二十六日灯下,用元刻校勘。仲子。(《冤家债主》跋)下面一则,虽不曾署名,却确知其亦必出于仲子手笔:

经俗改坏,与元刻迥异,不可读。(《疏者下船》跋)他的校勘的重要处,便是得到李开先旧藏元椠杂剧及其他钞本,可惜他所校的种数并不多。

荛圃以下,诸收藏家,都只是“抱残守阙”,对于原书并不曾有什么变易。故我们可以说:原书的面目在大体上还是三百二十多年前清常钞校并手订的原来面目。

我们对于元明杂剧的研究,因了这部重要的弘伟的戏剧宝库的发现,而开始觉得有些“定论”;特别重要的是,许多明代“内本”——即《元曲选》所依据的“御戏监”本——的存在,顿令人有焕然一新耳目之感。

谁知道呢:黄荛圃时代,汪阆源时代所佚去的本书若干册也许还会出现于世吧;晁氏宝文堂,祁氏读书楼所藏的若干元明杂剧,也许也还会出现于世吧!我们不敢说:这是不可能的事。

关于本书所有的“穿关”及“宾白”二点,对于元明杂剧的研究者是很重要的问题;又本书各剧“提要”,我也已随笔记录得颇详;将继续此文而更将有所论述。

作者民国二十九年十月十七日写毕

附录一黄荛圃题识

余不善词曲,而所蓄词极富。向年曾见蔡松年词,金刊本,因其未全,失之交臂。后为抱冲所得。盖其时犹于古书未能笃好,不免有完缺之见存也。嗣后收得词本极多。宋刻单行词本,一册都无。元刻如苏辛,极古矣。外此,若毛钞旧钞名校都备。往因欲得宋本《太平御览》,而无其资,始有去词之意。其目稍稍散出。有杭人某,几几乎欲全得去。幸勉力购得《御览》,以他书易之而酬其半直。词本可保守勿失。至曲本略有一二种,未可云富。今年始从试饮堂购得元刊明刻旧钞名校等种,列目如前。即欲买词之杭人亦曾议并售去。今词议未成而曲更勿论。因思毛氏云:李中麓家词山曲海无所不备。而余所藏培沟渠也。然世之好书者绝少。好书而及词曲者尤少。或好之而无其力,或有其力而未能好之。即有力矣,好矣,而惜钱之癖与借书之癖交战而不能决,此好终不能专。余真好之者也,非有力而好之者也。故几几乎得而复失,皆绌于力以致未能伸所好也。兹幸矣!幸世之有力而不能好者,得遂余之无力而卒能好者也。拟裒所藏词曲等种,汇而储诸一室,以为学山海之居。庶几可为讲词曲者卷勺之助乎?甲子冬十一月二十有八日读未见书斋主人黄丕烈识于百宋一廛之北窗。(见本书首册)

附录二丁祖荫跋

初我曾见我虞赵氏旧山楼藏有此书,假归,极三昼夜之力展阅一遍,录存跋语两则。卷首尚有所谓元刊明刊杂剧曲目,又《也是园藏书古今杂剧目》(并注明阙失,案也是园原目除重复外系三百四十种,荛圃所存为二百六十六种,实阙七十四种),《古名家杂剧目录》(分文行忠信四集),《刻元人杂剧选目录》,《待访古今杂剧存目》(以上四目剧本,俱也是园目所载,为此书所阙。并也是园原目朱笔标著其次第)及汪氏录清现存目录十四纸(依此书之次第另录之,实存二百三十九种,又阙二十七种),时促不及详录,匆匆归赵。曾题四绝句以志眼福。云烟一过,今不知流落何所矣。掷笔为之叹息不置。

《容台》脉望小神仙,(清常诗集名《容台小草》,藏书目曰脉望馆。)炳烛丹黄待漏前。(此本系清常官刑部郎时所校,卷尾常有四鼓待漏校完之语,兼及时事。)点出盛明新乐府,

神宗皇帝太平年。

武康山下鬼声哀,

也是园中历劫来。

何事明珠遗百一,

不随沧海月明回。(转入士礼居、艺芸精舍时递佚曲百一种矣。)未谙音律老荛翁,(黄跋云然)

甲乙分题箧衍中。(荛圃手录《元刊本古今杂剧三十种》目于册首,案即今上虞罗氏所刊本,序云手题箧面曰乙编,则此必为甲编也。)此是清常编定本,

纵然异曲亦同工。(罗刊《三十种》序云,不知编者名姓。)词山曲海(亦跋中语)等尘沙,

散入黄汪又赵家。

莫向春风笺《燕子》,

更谁解唱《后庭花》!(见《国立北平图书馆月刊》第三卷第四号丁初我《黄荛圃题跋续记》一文中。)注释

①臧晋叔《元曲选》实际上只选了元人杂剧九十四种(其中还有可疑的在内),馀六种为明人作。

②《古今杂剧柳枝集》选剧三十种,《古今杂剧酹江集》选剧二十六种,余有崇祯原刊本。孟氏批语,几乎每剧必提及臧选。文字有异同处,必注出“从原本改”云云。

③息机子《古今杂剧选》共三十种,万历二十六年刊本。尊生馆主人刻《阳春奏》共三十九种,万历三十七年刊本。《古名家杂剧选》及《新续古名家杂剧选》相传为陈与郊所编刊;今知乃为龙峰徐氏所刊。共四十种,又“新续”二十种,但实际上不止此数。见后。顾曲斋刻杂剧今知有十八种。童野云刻元剧见《罗氏续汇刻书目》。继志斋刻元剧,海宁赵氏曾得其所刊《汉宫秋》一种。

④均见残本之《古名家杂剧选》,南京国学图书馆藏;曾付之影印,名《元明杂剧二十七种》。

⑤《金貂记》有富春堂刊本,北平图书馆藏。

⑥《西游记杂剧》有日本刊本,《世界文库》本。

⑦丁氏所藏《捉袁进》等二剧,在未归国学图书馆时,王国维曾见到过。

⑧《元刊杂剧三十种》原为上虞罗氏藏本。日本帝国大学曾借印出版(红印本;又有上海石印本。有王国维《叙录》)。

⑨这十七种是:(一)《关张双赴西蜀梦》;(二)《闺怨佳人拜月亭》;(三)《关大王单刀会》;(四)《诈妮子调风月》;(五)《好酒赵元遇上皇》;(六)《尉迟恭三夺槊》;(七)《风月紫云庭》;(八)《李太白贬夜郎》;(九)《晋文公火烧介子推》;(十)《东窗事犯》;(十一)《霍光鬼谏》;(十二)《严子陵垂钓七里滩》;(十三)《辅成王周公摄政》;(十四)《萧何追韩信》;(十五)《诸葛亮博望烧屯》;(十六)《张千替杀妻》;(十七)《小张屠焚儿救母》。

⑩《元刊杂剧三十种》中,作“大都新编”或“大都新刊”者四,作“古杭新刊”者七。馀皆作“新刊关目”或“新刊的本”字样。其中宾白多略去,犹可见元人刊剧之面目。

《诚斋乐府》三十一种,几乎每种剧目下皆注明“全宾”二字;《诚斋乐府》有《奢摩他室曲丛》本。(仅刊二十五种,未全。)“全宾”是指“说白”完全,并不删节之意。可知当时刊杂剧者每每删节“宾白”;有“全宾”者反须特别标出。

王国维《元刊杂剧三十种叙录》云:“题曰乙编则必尚有甲编;丙丁以降亦容有之。”

按黄荛圃藏书,凡宋元板以甲、乙别之。宋板为“甲”,元板为“乙”。此“乙编”盖指系元板而言。

李开先《张小山乐府》序云:“洪武初年,亲王之国,必以词曲千七百本赐之。”

《永乐大典目录》卷五十四,原阙十五至十六两页,故杂剧一及二的二卷,恰在所阙之中。余所见诸本《大典目录》均同;不知是否脱叶或原阙未刊。

有明季钞本,凡六册,北平图书馆藏。

《宝文堂书目》三卷,有明钞本。又见于《北平图书馆月刊》第三卷。

《也是园书目》有钞本(北平图书馆藏),《玉简斋丛书》本。

《季沧苇书目》有黄丕烈刊本,扫叶山房石印本。

《曲录》有《重订曲苑》本(未定稿),《晨风阁丛书》本,及《王忠悫公遗书》本。所录元明杂剧部分,除据《录鬼簿》、《大和正音谱》外,几全据《也是园书目》。

《脉望馆书目》有《玉简斋丛书》本,又《涵芬楼秘笈》本。

据《玉简斋丛书》本《脉望馆书目》所引。

明宦官刘若愚《酌中志》记其父,称先将军应祺为赵公用贤门生;又称公长子琦美为先将军契友,若愚以父执事之,尝为同僚。钱谦益《初学集·刑部郎中赵君墓表》:君天性颖发,博闻强记。欲网罗古今载籍,甲乙馀次,以待后之学者,损衣削食,假藉缮写三馆之秘本,兔园之残册,刓编啮翰,断碑残壁,梯航访求,朱黄雠校,移日分夜,穷老尽气,好之之笃挚与读之之专勤,近古所未有也。官南京都察院照磨,修治公廨,费减而工倍。君曰:吾取宋人将作营造也。(按《也是园书目后序》云:赵玄度初得李诫营造法式,中缺十馀卷,遍访藏书家,罕有蓄者。后于留院得残本三册,又借得阁本参考。而阁本亦缺六七数卷。先后搜访,竭二十馀年之力,始为完书。图样界画,最为难事。用五十千,命长安良工,始能措手。今人巧取豪夺,沟浍易盈,焉知一书之难得如此。)丞太仆,印烙之事,人莫敢欺。君曰:吾自有《相马经》也。

钱谦益,常熟人,字受之,号牧斋,明万历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坐事削籍归。福王时,召为礼部尚书。清初,为礼部右侍郎,旋归乡里。曹溶《绛云楼书目》题词:“虞山宗伯生神庙盛时,早岁科名,交游满天下。尽得刘子威、钱功父、杨五川、赵汝师四家书;更不惜重资购古本。书贾奔赴捆载无虚日。用是所积充牣,几埒内府。”

同类推荐
  • 颜氏家训(中华国学经典)

    颜氏家训(中华国学经典)

    《颜氏家训》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典范教材,《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著名的传世“家训”,颜之推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在生活、仕宦、处世、文章、修养等各个方告诫子孙,这也促使《颜氏家训》一书内容丰富,见解独特,成为家庭教育的典范。本书对颜氏家训进行注释,翻译帮助读者理解古代文献。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四种被广泛认为最具有代表性、最优秀的蒙学读物。这些中国古代启蒙教育的经典教材,主要学习内容是识字背诵,培养识字书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历史上发挥了普及文化知识、加强道德教育建设的重要作用。本书广泛参考、借鉴了国内新近出版的蒙学类著作,吸取众家之长,每篇蒙学经籍前都加有导读说明,便于读者了解该典籍的文化背景与主旨。内容兼有实用性和典藏性,适合国人借鉴学习。
  • 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华夏国学书院主编的《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遴选的唐诗囊括自初唐伊始至唐代末年近百位诗人的三百余首作品,其中不乏各时期为人耳熟能详的名篇,亦有此前为其他选本所忽略的佳作。解读语言晓畅明白,深入浅出,兼顾文学性和权威性,是一部普及性强的唐诗选本。在选编时,本书除了考虑唐诗自身的影响力与地位外,还参考了中学教材中的唐诗选用情况。因此本书的赏析注重配合中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要,注释详尽,诠释到位,有利于读者把握唐诗语言的准确意义与其使用的修辞技巧。
  •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笑林广记

    笑林广记

    《笑林广记》,集民族传统笑话之大成者。以机趣、夸张的眼光审视世界,以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反映炎凉世态、情趣人生。全书多取自明清笑话,语言风趣、文字简练隽永,是中国民间针对“世情”的幽默与讽刺之书,是民间智慧的独特展现。
热门推荐
  • 所有的温柔都给你

    所有的温柔都给你

    苏卿儿都快烦死了,只是一次正常急救,却惹到一只狼狗,总是喜欢撩她逗她……顾少辰也没想到,偶然情况下,会遇到一只纯纯的小兔子,一撩就脸红,简直是可爱死了…… 苏卿儿真想一掌拍死自己,喝醉酒主动投怀送抱,还说出想一辈子抱着香香的他睡觉这样的混话! 顾少辰更是没想到,电梯门一打开,心心念念的人儿就扑到他怀里,还说想抱一辈子。 既然都这样说了,那他就光明正大求娶,正好他也想抱着香香的她一辈子。 婚后小剧场 苏卿儿:好痒,别蹭了,你快把胡子刮了。 顾少辰:卿儿给我刮。 苏卿儿:不要。 顾少辰:(撒娇)我就要卿儿给我刮,谁让你是我老婆的嘛。 苏卿儿:晚上要吹干头发才能睡。 顾少辰:那卿儿帮我吹,嗯呀,谁让你是我老婆的嘛! 苏卿儿撩过他的发丝,这手感也太好了吧,好滑好柔呀。 顾少辰:(深意一笑)嗯?顺毛吗? 苏卿儿:我不是你老婆的嘛,摸一下还不行了。 顾少辰:(揽过怀中的人儿)摸多少下都行,这可是只有我老婆才有的特权哦。
  • 农家酒女

    农家酒女

    一朝书穿,她成了那个开头就死的小炮渣。没有了给自己庇护所的哥哥,还以为得靠自己打拼一世,却不想,渣爹给捡来的男人大男子主义爆棚。她要建度假村,他说他来就好,她要种田,他说他来就好,她要酿酒,他还说他来就好。她空间在手,她用处没有。这便宜男人,硬生生将她这株食人花养成了小白花。从此,他负责做生意种田酿酒养家,她负责跟在他屁股后头貌美如花。只是,在扮猪吃老虎,她还是老虎。渣爹一家她都能自己解决,还怕他爹给他塞女人?哼,看我不来一个灭一个,来两个打一双。要是来了三四个,一壶烈酒,喝得你们自己滚回家。
  • 碰他者亡

    碰他者亡

    新书《世界不如你神秘》已上线,欢迎入坑~他一共拒绝了她四次。第四次时,她说:“温昧,加上这一次,我一共向你表态了四次。都说事不过三,可我为你破了例。”而后来她生死一线,他身份的秘密再也隐瞒不住,她才知晓他屡次拒绝她是为了她好。当他封印冲破,眼看她支撑不住,他指尖颤抖、眼眶通红。他知道她最害怕孤单,对着怀里的她,语气温柔到极致:“别怕,是生是死,都有我陪着你。”
  • 星宇旅团

    星宇旅团

    重生5200年,世界没因核战争毁灭,但却已经被外星人殖民。ps:类海贼王!!!
  • 绝色魔女:邪君宠入骨

    绝色魔女:邪君宠入骨

    【超级爽文】她,神域至尊魔女,统领亿万生灵,一朝被挚爱背叛,魂飞魄散。五百年后,君莫舞醒转过来,魂穿成一位废材大小姐。苍海沧田,昔日挚爱已是至尊神帝,号令八荒,君临天下。“你欠我的,终究会以命来还!”君莫舞以绝世之姿,浴火涅槃,神凰血脉,独步九重天!这辈子,幸得命运垂怜,武道巅峰,她不再是孓然一身。邪君相伴,仗剑江湖,龙凰共舞,惬意逍遥!
  • 老人的葬礼

    老人的葬礼

    老人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她忘记了她的前半生,她感觉失去记忆是件很痛苦的事,就像失去了生命的一部分,于是在死亡来临之前,她嘱咐她的儿子,请务必帮她找回记忆,让她心安
  • 听闻:咖啡岁月&黑胶年代

    听闻:咖啡岁月&黑胶年代

    《听闻:咖啡岁月&黑胶年代》是著名摄影家阮义忠的全新摄影、文化散文集。在“咖啡岁月”中,作者从他在“小镇青年”时代养成的喝咖啡习惯说起,回顾在台湾各地咖啡馆所亲历的往事,记录自己遍访欧洲时所遇见的风格迥异的咖啡馆文化,介绍冲泡咖啡、鉴赏咖啡的经验,妙趣横生,却又不乏深刻。在“黑胶年代”中,作者回忆了自己在“进入古典音乐的世界”之后,是怎样从一位门外汉,变成一位业余的聆听者,又逐渐成长为一位收藏有一万多张黑胶唱片的资深乐迷的,其间作者对发生在台湾这块土地上的故人与故事的描述,也同样令人动容。
  • 超级修佛系统

    超级修佛系统

    在各种超凡力量横行,中华将威压天下的世界里。赵文举穿越过来,从一个走投无路的老男人,成长为一地长官,一派之开创者。四禅定,八正道,六波罗蜜,四圣谛,在佛法铺就的道路里,在扑朔迷离的混乱里,一个敢于舍弃一切的刚猛男人,写下属于自己的传奇。原名:佛家门徒
  • 四皇子说我暗恋他

    四皇子说我暗恋他

    四皇子一直觉得谢九娘对他别有用心。从她两岁半进宫,递给他一块啃了一口的莲子糕开始。她的野心,就从那张还没长好牙,笑得一脸糯软软的圆包子脸上暴露无遗。想得倒挺美。他这种人中龙凤,岂是小肉包子能觊觎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数年后,谢九娘恋慕四皇子的消息传得满城风雨。谢清鲤:“……”都疯了么?她怎么可能喜欢那种人?从小到大对她从没好脸色,她又不是脑子有坑。“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四皇子冷笑着把一纸赐婚诏书甩到她面前。“你有。”
  • 召唤猛将在隋唐

    召唤猛将在隋唐

    你有你的绝世猛将,我有我的召唤系统。不服?来各大历史武将全部有通通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