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2700000002

第2章 诗人小传:象征派诗人瓦列里·勃留索夫

普拉什克维奇作谷羽译

诗人瓦列里·勃留索夫是俄罗斯象征派的领袖,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生活中,他是个非同凡响的人物。勃留索夫是才华卓著的艺术家,他具有鲜明的个性,对于人类的精神活动领域兴趣广泛。他的学术视野开阔,曾经说过:“假如我能够活一百次,一百条生命也难以满足我烈火一样的求知欲望。”

卢那察尔斯基在一篇文章中写道:“阅读勃留索夫的作品是一种巨大的精神享受……他迫使你拨响你的全部心弦予以回应,不然他就会陷于沉默,他让读者尽可能自己呼唤人物形象出场,最好能达到如痴如幻的境地,让人物在你和你的听众面前闪耀出火一般的光彩。只要你打开勃留索夫的作品浏览几页,随时就能感受到这些形象的丰富多彩,宏伟的场景万花筒一样奇幻。”

勃留索夫被誉为“青铜和大理石”铸就的诗人,这赞誉源于他的诗行严谨,源于他的诗歌所蕴涵的完美,源于作者渊博的文化修养,源于他对历史上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艺术细致入微的了解。勃留索夫的作品表明他具有百科全书式的学识。无怪乎高尔基称赞诗人说“他是俄罗斯最有文化素养的作家”。他是诗人、翻译家、历史学家,精通希腊罗马、俄罗斯、法兰西、亚美尼亚等民族的诗歌及诗歌理论。进入苏维埃时代,他热心文化建设,是出色的教育家,筹建了莫斯科文化艺术学院,并且为学生开设了几门很有特色的课程,可以说,他的创作和活动领域极其广阔,并且每个领域,都并非泛泛的了解,而是深入其中,钻研精微,把握规律,开拓出暂新的探索道路。

诗人勃留索夫从来不是一个消极的旁观者,积极向上,充满创造激情,是他的性格特征。他探索生活,力求理解全新的事物。他的创作道路符合发展逻辑。勃留索夫被公认为象征派领袖,十月革命后,他第一个态度鲜明地站到获得政权的人民一边,1920年还加入了共产党。从卢那察尔斯基的回忆录中我们可以读到这样的词句:“他向我们伸展开双臂,对我们说:‘接受我吧,把我当作一个普通工人,当作一个泥瓦匠,我喜欢劳动,会在你们的大厦上添砖加瓦’。”1920年他以诗句表现了内心的想法:

也许我最终看不到

远方闪闪发光的结局,

但是我幸福,因为度过了

大地上最为辉煌的节日。

对权威和教条保持独立不羁的立场,对生活保持清醒客观的目光,勤劳刻苦,相信理性和创造力——所有这一切都在诗人的生活与创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年莫斯科大学历史语文系的大学生,1894至1895年在三本《俄罗斯象征主义》诗集中发表处女作的年轻人,最终踏上了一条坚实的创作道路。诗人年轻时曾经迷恋魏尔仑、兰波、波德莱尔,这使得他一度倾心于法国象征派。不过,与其他象征派诗人不同,勃留索夫对人世间的生活具有炽热的情感,对“朦胧虚幻的彼岸世界”相当冷淡。他对“日常生活锻造出来的粗鲁语言”情有独钟。有关劳动和劳动者的主题(如《人的颂歌》、《工作》,1917)在他的笔下展现出心灵的健康和创造力的旺盛。耐人寻味的是,还在20世纪初期,诗人就歌颂了人类飞向宇宙的梦想。今天,当宇宙飞行已经成为现实的时候,我们不能不佩服诗人勃留索夫的先见之明。

历史题材在勃留索夫的文学遗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历史学家的渊博学识与艺术家鲜明生动的想象力相结合,使诗人驾驭题材得心应手,来自古希腊罗马、来自东方、来自埃及、来自古代的斯堪底那维亚半岛、来自中世纪、来自文艺复兴时期,来自中世纪的一个个人物形象,经过诗人的描绘刻画,全都变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诗人热爱生活,展望未来,怀着热切的信念,相信人类具有无限的创造力。写于1922年的诗句表现的正是这种心情:

未来岁月:

长篇小说中最有趣的一部!

我不必阅读的一本书!

笼罩着层层云雾的国土!

宏伟殿堂,刚刚开始建筑!

《石匠》(1901)是勃留索夫城市题材诗作中的名篇,这首诗在流传中变成了民歌,也是当年地下革命者最为喜爱的作品。诗人欢迎新生力量摧枯拉朽,涤荡陈腐的旧世界。不过,诗人在这种扫荡旧世界的力量中看到的仅仅是毁灭性的自发力,是野蛮的“匈奴人”的铁流,这种力量摧毁前进道路上遇到的一切阻碍,“用燃烧的血浪激活老态龙钟的肌体”。勃留索夫亲眼目睹了革命的成功,接触现实为诗人开辟了全新的道路。正如卢那察尔斯基所言:“每次听到革命的召唤,他的心都会颤动,就如同接触到亲切的自然力一样。黑暗时期,他在政治上有迷茫的时候,但是只要他看见一线光明,他的心立刻就会燃烧。那时候他就毫不犹豫地热爱革命,热爱英雄主义的革命,坚定不移而又具有创造性的革命。”

诗人勃留索夫在苏维埃时代创作的《我在喑哑的时代成长……》、《第三个秋天》、《惟独俄罗斯人》、《给知识分子同志》、《列宁》等诗歌作品都成了俄罗斯抒情诗的瑰宝,成了现代俄罗斯诗歌的经典。勃留索夫与马雅可夫斯基、勃洛克、叶赛宁都是苏维埃诗歌的奠基人和开拓者。1924年10月12日,为诗人举行葬礼的日子,出版了他的最后一本诗集《赶快》。

1923年,勃留索夫荣获亚美尼亚人民诗人光荣称号,因为他精通亚美尼亚诗歌史,把上起古代下至20世纪的亚美尼亚诗歌作品翻译成了俄语,提高了亚美尼亚诗歌的地位,扩大了它的影响。勃留索夫对普希金作品研究有素,《我的普希金》论述深刻,见解独到,受到专家和诗歌界好评。他的诗歌理论著作《诗歌创作基础》曾经是年轻诗人的必读教材。诗人叶赛宁说过:“我们全都向他学习。我们都知道,在俄罗斯诗歌发展史上他的地位和作用。”

《勃留索夫文集》(七卷集,莫斯科,文学艺术出版社,1973—1975.由诗人安托科尔斯基作序)是迄今为止最全的文集。读者从中不仅能读到他的最有影响的作品,还能看到他写的文学批评,其中对普希金、丘特切夫、勃洛克、巴尔蒙特、谢维里雅宁、别雷、瓦洛申等诗人都有精彩的分析与评论。(参见《遥远的与亲近的》)。

马克西莫夫撰写序言的《勃留索夫抒情诗与长诗》(列宁格勒,苏联作家出版社,1961.910页)收入大型的《诗人书库》丛书。诗人的作品集收入各种丛书出版,比如《经典作品文库》(诗集,序言由巴宁可夫撰写,莫斯科,现代人出版社,1972.400页)。《俄罗斯——我的祖国》(诗选,莫斯科,文学艺术出版社,1967.79页)等。

批评家肯京的书评《瓦列里·勃留索夫的诗歌》(莫斯科,1973.64页)对诗人的创作给予了中肯的评价。马克西莫夫的著作《勃留索夫。诗歌和立场》对于深入分析诗人的作品很有帮助。卢那察尔斯基在他的回忆录中论述了勃留索夫创作的一般倾向(文集第一卷,莫斯科,1963.430-463页)。雷巴科娃在其著作《女委员》(列宁格勒,1971.170-185页)中论述了诗人的个性特征,分析了勃留索夫1907—1909年期间一系列诗歌作品的创作过程。作为出色的女演员,她曾经与诗人几年保持密切关系,这本书不仅对诗人的创作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诗人表现出强烈的情感。

2004.2.9日译

同类推荐
  • 金性尧注唐诗三百首

    金性尧注唐诗三百首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不仅象征古典诗歌的成熟,继承了汉魏民歌与乐府传统;也开创出新的面貌,将古典诗歌的艺术形式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历来皆不乏唐诗选本,尤以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最为突出。收录作者共七十余位,皇帝、和尚、歌女、无名氏皆见于其中。选入作品计三百余首,篇目适度,体裁兼备,内容丰富多样。自选定以来,《唐诗三百首》对中国文学有极为深远、广泛的影响。《金性尧注唐诗三百首》是著名古典文史大家金性尧晚年大成之作,他的注释“博而能约,浅而能切,通而能清”。通俗易懂的特色使本书自初版以来重印无数,发行数量超过三百万册。金性尧令唐诗再次进入今人视野,让当代读者能欣赏唐诗的艺术性、思想性与真正价值。
  • 现代文坛断片

    现代文坛断片

    《现代文坛断片》作者赵国忠多年从事散轶文的搜集、整理、研究。很多鲜为人知的名家名作在读者的视野中得以回归,这些散轶文学术价值很高,作品的作者诸如李健吾、巴金、凌叔华、林徽因、陈梦家、曹宝华、卞之琳、穆时英、俞平伯、巴金、徐志摩、、范烟桥、张爱玲、钱君陶、周黎庵、赵萝蕤、穆时英、徐志摩、郁达夫、俞平伯等,这些散轶作品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鉴赏和研究都有着极高的价值。
  • 荣光时刻

    荣光时刻

    丘吉尔散文选集。丘吉尔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作家,他的历史著作和传记作品已经成为经典。丘吉尔本人作为一位文体家,相信一个好的故事本身就会发生影响;他喜欢坦率而不是旁敲侧击,点缀不必要的虚饰。他的隐喻虽然不多但很有表现力。
  • 趣谈写作

    趣谈写作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本丛书是为有一定汉语基础的青少年学习汉语言和汉文化而编写的读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逻辑、写作、修辞、文化等多个方面,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初步了解中华文化的点点滴滴,在编撰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人们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墨竹河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墨竹河

    《墨竹河》以作者(熊忠彦)援藏12年期间的生活、工作经历为主线,以原始日记为依据,用纪实性的笔法讲述了墨竹工卡县各项援藏建设者艰苦奋斗的动人故事,再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展现了1976年—1988年那个时代背景下藏汉干部群众的高尚情操和鱼水相依的融洽关系,讴歌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热门推荐
  • 和严揆省中宿斋遇令

    和严揆省中宿斋遇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爷绝宠:公子本红妆

    九爷绝宠:公子本红妆

    史书记载,北墨八五年,即墨皇万里红妆,迎娶皇后。自此,后宫只此皇后一人,日日宠爱,为世人所震惊。“陌决,今日天气骤冷,我特此自荐枕席,还望陌决怜爱!”即墨曳止掀开薄被。“滚!”一身男装的子书陌决不为美色所惑。“滚?我喜和你一起滚!”说着,即墨曳止已经扑倒子书陌决。----子书陌决,身负异能,被实验室折磨而死。重生而来,为子书山庄最受宠的小女儿。淡薄寡情,却终究背负这一身亲情的呵护,褪去满身疏离。然遭逢巨变,满门被灭,独留她一人揽这血海深仇。女扮男装,她是惊才风逸、雍容闲雅的天下第一公子陌。她以为,余生唯有手刃仇敌,用鲜血浇灌子书山庄漆黑的土,才是她心所向。却不知,有一人,强行入了她的眼,闯了她的心。----初遇,她是眼中无情的小公子,他是牢笼里被鞭打欺辱的奴隶。她伸出手,买下他,自此,身后多了一条小尾巴。后来,他是幽暗深邃、手染鲜血的恶魔,为世人惧怕。然,他一身鲜血,所为不过想护一人。
  • 散装日记

    散装日记

    每天都是新的,平平淡淡,起起伏伏,亦真亦假,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 未来兽世甜蜜指南

    未来兽世甜蜜指南

    安甜甜一朝穿越来到了未来兽世,成为安家上下唯一的小公主。虽然有些身娇体弱,但是有爷爷宠,爸爸爱,一对双胞胎妹控的哥哥护着,小日子过的还是有滋有味的。但是未来兽世雄多雌少,为了隐瞒自己高比例人类的血统,安甜甜自以为把马甲藏的很好殊不知,马甲早已掉落——某狼:你还是幼崽的时候,我就发现你马甲掉了安甜甜:!!!
  • 新婚难眠,慕少女人不许抢

    新婚难眠,慕少女人不许抢

    婚后几年,丈夫对她的恨依旧深入骨髓。而她为了救身患血癌的儿子,不惜亲自送女人讨丈夫欢心。“慕先生,还满意吗?”她心口滴血地问道。“唐九月,我对你更感兴趣……”他笑容阴沉。他变着法子折磨她:“我怎么可能让你生个孩子去救那个野种……”等她绝望的转身,他却深情的抱着她,“别走,月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凤归长安

    凤归长安

    白锦苏一觉醒来以为自己又穿了,然后就发现救她的人是一位很可爱的小美人。嗯,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她决定了,她要报恩!“宝宝,你真可爱~”“宝宝,你害羞了~”“宝宝,给我亲亲好不好?”“宝宝……”……柳长安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被这么个无赖缠上,明明就是看着她倒在路边不忍心所以把人带回家。怎么…怎么就成这样了?!“宝宝,给我抱抱~”“宝宝,你好可爱~”“宝宝~”柳长安:“……”【PS:1V1半女尊甜宠文。】
  • 人生的九项修炼

    人生的九项修炼

    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炼。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由此可见,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炼。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努力提高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从而站在时代潮头,走在时代前列。“不但要在艰苦的、困难的以至失败的革命实践中来锻炼自己,加紧自己的修养,而且要在顺利的、成功的、胜利的革命实践中来锻炼自己,加紧自己的修养。”时时、事事、处处修炼自己,才能获取创新的灵感,赢得成功的自信,把握人生的命运。
  • 气场人脉掌控术

    气场人脉掌控术

    本书通过对众多人际关系中的典型案例加以分析,来揭示其中所蕴涵的气场掌控技巧和秘诀。在本书中,我们将看到亚伯拉罕·林肯如何获得民心,又是如何把敌对者变成最忠诚的支持者;比尔·盖茨是怎样在人脉资源尚不算丰富的事业起步阶段签到了跟IBM的第一份合约;沃伦·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为何难以复制,他又如何利用人脉反败为胜。诸多经典案例说明,那些杰出的成功者们往往善于运用强大的气场来充分发挥人脉的作用,并最终获得一种走向成功的神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