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6300000006

第6章

我国的小麦产量,为什么会有这样惊人的增长呢?既不是去年收成基数太低,也不是风调雨顺,答案只有一个:是贯彻执行党的总路线的结果。这个总路线使我国五亿农民的无比巨大的力量像火山一样地爆发出来,震天动地,翻江倒海。农民们创造了奇迹,打破了农业渐进论者的荒谬理论。

我国粮食要增产多少,是能够由我国人民按照自己的需要来决定的。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

共产党最重视舆论导向的作用,最权威的党报发出了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这样的声音,当然体现了中央的意图,即鼓动大家进一步解放思想,把“大跃进”运动推向新的高潮。紧接着在《人民日报》出现的又一篇文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毛泽东对记者发表的重要谈话“1959年农业方面的任务,应当比1958年有一个更大的跃进”,都说明了这一点。今天的人们无疑对大跃进年代产生的此类毫无科学依据的妄语感到好笑,而当时的人们完全相信: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什么样的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这是狂热与崇拜形成的一个时代的特色。

河南省,无疑是“大跃进”运动的急先锋。这里出现了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这里放出了全国第一颗粮食“高产卫星”,这里结出了一个硕大的苦果——信阳事件。我们把目光投向这里,看一看当时的状况,就会明白那场大灾难的祸根是怎样埋下并发芽的,这有助于我们更为理性地认识那场灾难。

自1957年8月吴芝圃取代了潘复生主持河南政务,以吴为代表的“跃进派”便主导河南。换言之,在全国“大跃进”开始之前,河南省的“大跃进”已经出现。

有人评价说,“大跃进”加“浮夸”,形成了吴芝圃的显著作风,也成了他的政治光环。在1958年3月召开的成都会议上吴芝圃向毛泽东表态:河南一年就能实现“四化”,黄河以北粮食亩产可达400斤,黄河以南亩产500斤,淮河长江以南亩产800斤。

渴望强国富民并推崇只争朝夕的毛泽东被一个农业大省的激情所感染,他在会上讲:河南提出一年实现“四、五、八”,水利化,除“四害”,消灭文盲,可能有些能做到……可以让河南试一年,如果灵了,明年全国再来一个“大跃进”,岂不更好。

毛泽东肯定了河南,也肯定了吴芝圃。但毛泽东又半开玩笑地对吴芝圃讲:你是“马列主义”,我是“右倾机会主义”。河南一年实现“四化”,不唯不可能,即使实现了,后果也不堪设想。

一边是肯定,一边是“不堪设想”,多少也暴露了毛泽东的矛盾心理:“跃进式发展”态度坚决,又担忧“工作粗制滥造,群众负担过重”。但毛泽东的气势和胆略决定了中国当时的走向只能是“跃进式发展”,或许,在他看来“不堪设想”的后果大不了是“工作粗制滥造,群众负担过重”。毛泽东自然没有预料到,“大跃进”在河南造成的“不堪设想”之后果竟然是灾难性的,后来出现的信阳事件才让他看了个明白。

1958年3月的成都会议通过《关于把小型的农业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这个《意见》贯穿了“组织形式适应发展速度”的精神。激进的决策层致力于寻找既能促进经济“跃进”又能实现社会革命的全新社会组织形式,吴芝圃是河南省委最热心探讨这个问题的人。他说:“由于工农业生产力的‘大跃进’,农业合作化的形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需要。”究竟什么样的组织形式能够适应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的需要?这个农业大省的掌门人如此设想:可以高速度地发展生产力,把农业经济引向繁荣,更加便利于为过渡到共产主义准备条件。

因“跃进式发展”在成都会议上受到毛泽东表扬的河南省,贯彻落实《意见》又一次走在全国的前面。自然,这与吴芝圃的努力密不可分。吴芝圃把贯彻落实《意见》的主攻方向放在信阳,因为他看中信阳地委第一书记路宪文的忠诚可靠,执行上级指示最坚决。其实,吴芝圃把任务交给任何一个地区都不成问题,因为同样的“大跃进”环境,和同样的“奋斗目标”下,人们的狂热与盲从已成为主流。吴芝圃把这样的“机会”交给哪一家,哪一家就会成为“典型”。信阳地区被吴芝圃“高看一眼”终于当了“典型”,风光了一阵子,却酿成了后来的信阳事件。这个苦不堪言的结果是必然的。

信阳地委第一书记路宪文欣然接受省委交给的“光荣任务”,并连夜赶往遂平县,把目标锁定在嵖岈山乡。路宪文何以料到,省委交给自己的“小社并大社”这个“光荣任务”,竟是自己走向毁灭之路的起点,因为从这时起,他的激情变为狂热了。

嵖岈山系伏牛山东缘余脉。它由南山、北山、蜜腊山、天磨山、韭菜山、六峰山、鸽子山、凤凰山八座山峰组成,又名八宝玲珑山;因巨石林立、奇峰交错,再名嵯峨山。此山被誉为“中州盆景”,风景独秀,以奇石闻名——有类虎、类猴、类驼、类牛、类马、类羊者各抱其姿,或类凤、类鹰、类鱼、类蛙者惟妙惟肖。

很遗憾,自古,嵖岈山美丽却不富饶,这里自然灾害频繁,新中国成立后的七年间,仅洪涝灾害就达五次之多,次次平地操舟。“日子美,先治水”,祖祖辈辈深受洪涝之苦的人们把根治水患视为第一要务,1951年至1957年,遂平县倾力兴建板桥水库、薄山水库、下宋水库、双沟水库,以及大量水利配套工程。“一五”期间尽管仍发生了数次洪涝,但水利工程发挥了作用,使灾害程度大大降低。遂平人看到了希望,筹划着更大规模的治水蓝图。1958年2月,全县大搞水利建设,“大干干到二十九(除夕),正月初一还下手”的口号响遍一个个水利工地。

可是,转眼之间,遂平人的梦想被突如其来的一场全国性大运动彻底粉碎。1958年3月,连环湖水库刚刚竣工,“大跃进”的狂潮席卷而至,遂平被淹没在狂热之中。

1958年4月20日,贯彻落实成都会议《意见》的产物——具有共产主义色彩的“嵖岈山卫星集体农庄”成立,它无疑是“人民公社”的雏形。路宪文坐镇督促,几天内,遂平县所有的乡都变为集体农庄。

4月下旬,共产党中央决策层的几个关键人物刘少奇、周恩来、陆定一、邓立群自穗返京途中,在火车上热烈探讨公社、过渡到共产主义等问题,并形成了共识。这种共识无疑是“狂热”的体现。人们无法想象连一向头脑冷静的周恩来何以也“狂热”起来,唯一的解释只能是“全党高度一致执行毛主席伟大战略思想”。其实,“高度一致”并非心悦诚服,诸如周恩来等一些中央高层官员的行为说明他们对毛泽东的顺从与迎合实出无奈,不顺从就要挨批,要迎合就得按着毛泽东的思路来,“狂热”附身也就不足为奇了。

他们在郑州火车站召见了吴芝圃。刘少奇对吴芝圃说:我们有这样一个想法,你们可以试验一下。

刘少奇的“想法”不仅仅是他和周恩来、陆定一、邓立群四人的“专利”,它代表了最高决策层的意愿,吴芝圃对此看得非常清楚。

吴芝圃异常兴奋地说,大社都有了,虽然还不叫公社,但基本是公社性质。本就对此怀有极大热情的吴芝圃,又得到中央领导的点拨,信心更足,便雄心勃勃地在自己的地盘开始“共产主义大试验”。

有人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这样说:中央推着河南走,吴芝圃拉着河南跑。被前拉后推的河南,注定挣脱不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厄运。

河南省的“共产主义大试验”以极快的速度展开,并以极快的速度见效。1958年麦收季节,嵖岈山韩楼大队放出了全国第一颗“高产卫星”:亩产小麦3530斤!一时间,这里吸引来全国各地数万名参观、学习者。

而这颗出现在信阳地盘上的“高产卫星”一飞冲天的过程,让路宪文的变化上了一个台阶。“高产卫星”放出的头一天清早,主管农业的省委副书记电话询问路宪文,遂平县出现亩产小麦3530斤的事,是否真实?

他当场回答:说笑话吧,如果是真的,农民不成神仙了?

为了证实此事真假,他立刻指令地委办公室主任王秉林亲赴遂平县现场调查。王秉林当天下午电话汇报路宪文,证实情况有误。路宪文连夜电话告知省委主管农业的副书记:不真实,建议报纸不发。

可第二天,《河南日报》还是发出了“高产卫星”的消息。路宪文大为不解,再次电话询问省委意图何在?

省委领导点拨说:咋还不明白,这是对潘复生“右倾思想”的回击,这是“共产主义试验田”的可喜成果。

路宪文听懂了,自己地盘上放出的是颗“政治卫星”。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叫政治,以及服从政治的必要。这一“明白”,又为“狂热”添了一把火。

紧接而来的是几句影响全国的豪言壮语在遂平出现:“一年等于二十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

1958年6月,河南省宣布夏粮总产量103亿公斤(实际只有50亿公斤)。接下来的情况是,遂平县嵖岈山放出的全国第一颗“高产卫星”黯然失色,西峡县先锋社亩产小麦6494斤,西平县和平社亩产小麦7320斤,邓县岁营社亩产小麦6541斤。“产量跟着胆量走”,已成为嘴边话。

同类推荐
  • 爷爷一定要离婚

    爷爷一定要离婚

    我的爷爷拿破仑今年85岁,刚和奶奶离了婚,要开始新人生了。可是,没人会在85岁离婚。这个年纪,也没人会想弄一个健身房,并且翻新屋内外装潢。还是亲自动手。还有更离谱的呢。他处处惹祸,先在保龄球馆把一群年轻人打趴下了,又偷偷计划绑架节目主持人,理由是——把他从他的问题里解放出来。他任命我为将军,领养了一只像狗的狗。他厚实花白头发后面的蓝眼睛总是闪着光芒。他说:“不能陷入悲观,我们可不是软蛋。”生活自有其秘密,但我的爷爷知晓一切。我爱他的自由自在,我爱他细密皱纹之中那年轻的目光,以及,他那隐藏了一生的秘密。我想,一切祖父可以给孙子的东西,他都给我了。
  • 百丑图

    百丑图

    女画家麦子一直在阳湖画她的百丑图,这已经是秋天了,秋天的落叶落得像蝴蝶一样飞舞,麦子一直站在窗前,百丑图也快完成了,可是这些天她却心神不定,也不知道为什么。她试图摆脱这种不安,可是无论怎么做都不行,就差一个人的就完稿了,可是这个人的图像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怎么画,那个画面在脑子一闪就跑掉了,她总是想抓住,可是却无法抓住。
  • 凌水湾的童话

    凌水湾的童话

    汪戎真的很感激杨洋,看着她操持丧事,不用自己干啥,就将什么事都想到了,感动得要哭,更后悔不该和杨洋说离婚的事。事情弄到现在自己真是死的活的都对不起。杨洋看出他的内疚了,一直安慰他。最后剩下的是小胜的问题,杨洋一看小胜就喜欢,要收养他,儿媳尹琳因为一直没有小孩,也要收养小胜为儿子。汪戎让尹琳收养了小胜,他说凌水湾有种风俗叫“带弟”,就是没有小孩的人家收养一个别家的孩子,保证会带出一大帮亲生的子女来。尹琳收养了小胜后,果然没到三个月就怀孕了。
  • 不可思议的女孩

    不可思议的女孩

    她中情局的上司们认为她是一颗定时炸弹。OK,好吧。他们还是凯迪·麦克林的父母,但如果把他们想像成她的儿女,会有趣的多。还有她的军机处联络人J·J?即便她最亲密的知心朋友吉米·琼斯从一年级起就没和她说过一句话,也不妨碍他们正在相爱。当然,学校里人人都喜爱她,也许他们还没意识到这一点,但Rimtree高中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她最好的朋友。她就是那么与生俱来的不可思议。当新来的女孩被人欺负,凯迪·麦克林就会接受挑战,将那个充满无畏逞能和轻易胜利的幻想世界置于身后。离开中情局任务的世界,与她所习惯的世界大相径庭,而平时她那颗轻快的心,也即将永生怦怦直跳。
  • 飘染尘埃的那簇点点墨香(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飘染尘埃的那簇点点墨香(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生活究竟是什么?生活又到底是存在于哪里?生活之美不在别处,而在于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把控。生活的真谛只存在于当下,离你最近的地方。美也一样。
热门推荐
  • 中小学大型集体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中小学大型集体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本教材紧扣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这一核心理念,从班主任实际工作需要出发,由案例导入理论问题,又理论联系实践,突出案例教学与活动的组织和设计,不仅贯彻教育部提出的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操作性等原则。
  • 我的大牌老婆

    我的大牌老婆

    我闭眼,只因你怕我。我睁眼,只为你屠尽万敌.........
  • 欲望(吸血鬼日志系列#5)

    欲望(吸血鬼日志系列#5)

    一本可以媲美《暮光之城》和《吸血鬼日记》的书,是一本只要你开始读就忍不住想一直读到最后一页的书!如果你喜欢冒险、爱情和吸血鬼故事,这本书正适合你!”《誓言》是畅销书系列“吸血鬼日记系列”的第六本书。
  • 椿分

    椿分

    阿环一辈子也未曾想过,她的命出生就被绑在冰冷冷的脂玉上,玉若碎,天下也便是大乱之势,可是她不相信,她总觉得命数都是说书先生胡诌出来的,她傻啊,她总觉得她爱的小郎君不会变的,可是即使小郎君没变,这盛世也变了。阿环也别无所求了,只希望在来年的春分盛世依旧,她的小郎君也能来这看看她
  • 穿越系统之万界修仙

    穿越系统之万界修仙

    林云,本是一个普通人,却不料意外得到一个可以穿越诸天万界的系统,自此便可改变命运,然而,面对凶险未知的前途,他又该怎样斩破万难,从而获取机缘,踏上巅峰。
  • 重生之不再做包子

    重生之不再做包子

    重活一世要珍惜,苏楠不再做包子。守护妈妈要幸福,自己还要发大财——苏楠同学的打油诗。某人(哀怨,画圈圈):我呢我呢,为毛你的计划里没有我,我不配有名字么?苏楠:ヽ( ̄▽ ̄)?
  • 魔法幻之圣光晶核

    魔法幻之圣光晶核

    13岁的伊梦,长在莫提尼亚大陆光明之殿的帮派基地,她被父母弃养,不知自己身负震撼世界的诅咒。她终日与玩伴嬉闹,长成了一个诡计多端女孩。然而,可怕的预言无法抗拒,伊梦注定要承担起救世主之责:人人畏惧的“圣光晶核”出现了,小伙伴接连莫名其妙的失踪,快乐时光彻底完结于好友叶凡的失去,一个巨大的阴谋笼罩在人们的上空……于是,在一个唯她可懂、能预知未来的乾坤盘的帮助下,浑然不觉险恶的伊梦决定去寻找被邪恶科学家掠走的孩子们,从此开始了拯救世界的艰难之旅;等待她的,有铁壳重甲白熊、女巫师、圣洁天使,悬崖厉鬼,更有能够终结生命的本命元宠切割机……而引领她步步踏入死亡之地的,竟是他的亲生父亲和母亲。
  • 婚心不良:欧先生的意外惊喜

    婚心不良:欧先生的意外惊喜

    母亲去世,父亲迫不及待的娶了个三儿,还带回来一个比她还大的姐姐,安小暖知道,这个家已经没有她的容身之地;一场精心布置的晚宴,竟是继母要将她嫁给一个六十岁的老总联姻!安小暖一不做二不休,在咖啡厅找了一个随眼缘的男人问:先生,你娶我好不好?从此以后,安家千金开始了和老公一起挤地铁挤公交的平民生活。直到有一天,三无老公摇身一变,成了只手遮天的神秘大人物……
  • 家庭医生参照书

    家庭医生参照书

    现代医疗预防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而飞速发展,但各种疾病也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涌现,本书《家庭医疗宝典》就是在综合国内外最新疾病发展情况和最新医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有关权威专家指导下编撰而成,其目的就是为了用现代的医疗预防保健知识指导现代家庭的健康生活。
  • Women Lead the Way

    Women Lead the Way

    In this inspiring and practical guide for achieving better decision-making and management, Linda Tarr-Whelan shows how having women account for at least 30% of representation at decision-making tables marks the tipping point for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and societal 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