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7000000018

第18章 回婆家

公婆一再捎信来,叫我们全家一定回家过个年。我很理解公婆的心情:我们结婚已四年,女儿都已三岁了。可对于婆家,却还是个谜。只知道:婆家住在华宁县一个叫茶花箐的小山村里。对茶花箐仅有的一丁点儿印象,是从丈夫那支离破碎的谈话中组合来的:茶花箐是个远离华宁县城三十多公里山路的小山村,因生长着漫山遍野的茶花而得名。

农历腊月二十八,出外打工的丈夫回来了,我对他转达了公婆的意思。于是决定:正月初一回华宁老家。我们在大年三十就收拾好了东西,准备第二天一早起来就赶路。可老天就是喜欢与人作对,第二天我们起来的时候,昨天那种春光明媚的景象看不见了,到处被白色的浓雾笼罩着,气温降到了4~5度。尽管这样,我们还是踏上了远去的客车。

我们在华宁城郊的亲戚家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起来,谢绝了亲友的挽留,踏上了回家的山道。但不知怎么?自昨天刚踏上华宁县地界时起,我的心里就很不平静。我是在通海土生土长的人,由于人烟稠密,我们过惯了精耕细作的农村生活。我们爱土地就如爱自己的生命一样,能多挖一寸,决不留下五分。能多栽两棵树,决不少栽一棵。可眼前这景象,行进二三十里见不到一棵松树,绵延不断的山岭被荆棘和杂木所占领。大片大片的土地荒置着,长满了野草。偶尔见到一片小麦,也只尺把高,而且很瘦弱。我真的疑惑不解,便问丈夫:

“这些山上咋个一棵树也没有?”

“咋个没有,以前这些路旁边全是合抱粗的原始森林。五八年大炼钢铁砍光了。我们记事时,都还能见到几棵。可后来,被人们偷偷砍去卖钱了。”

“咋个不绿化呢?你瞧我们村上不是年年都栽树吗?”

“可这是山区,家家都有牛马牲口,栽种那几棵松秧,还不够放牧的牛羊糟踏完呢。”

“那就该封山,禁止在栽树的地段放牧。”

“那生活在这里的人,不能不养牲口呀,一家人几十亩地,没有牛,怎么耕种?难道像你们通海人那样用锄头挖吗?这里都是高低不平的山路,如果没有马,庄稼咋个拿回家来?这里的粮食又得拿到街上卖了,买大米回来吃。可这里离华宁三十多公里,离盘溪也是三十多公里,靠人,行吗?”

“你瞧,这些地这么肥,咋个舍得荒着?”

“忙不过来,你想想,一家人几十亩,甚至百多亩,咋个忙得过来。再说,这种地虽肥,这样干旱的天气,庄稼种下去,长得出来吗?”

“那么可以种植些果树啊,你不见我们通海,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山地的地方,就有果树。种植果树比栽植粮食还易栽易活。再说:讲经济效益,种植果树也比种粮食划算。”

“他们咋个会想得到这些呢?如果想得到,还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吗?”

是啊,这些都是事实,生活就是这样,有许多让人费解的东西,真让人难以想象。

翻过一座又一座山梁,不知翻了多少山坡,来到一个山丫口。我问丈夫,离家还有多远,他说,再走半个小时就到了。

我们边说边走,接近丫口了,忽然觉得一股强劲的寒风吹来,把耳朵吹得生疼。丈夫说:“丫口那边一定下凌了。”

果然转过丫口,道旁的荆棘上,草棵上都糊着一层晶亮晶亮的薄冰。越往前走,这薄冰越厚,到了快接近老家的地方,每一蓬草棵,每一蓬荆棘都变成了形态各异,晶亮透明的水晶玻璃花。偶尔见到几棵高高的赤松,那松针竞成了手指一样粗的冰凌。挺立在这里的电杆,每一条电线都冰得如同一把把很长很长的雪剑……如果说前面是尘土飞扬的土山冈,那么,这里则是冰天雪地的大雪原了。

“妈妈,妈妈,是些哪样?”背上的女儿好奇地问。

“冰棒。”我说。

“冰淇淋。”丈夫也说。

“哇!这么多多冰淇淋。妈妈,这些冰淇凌咋个不像小敏敏家卖的那份?”聪明的女儿心中已犯起疑团。

“这是你奶奶家这里才有的冰淇淋。”我说着忍不住笑了起来。

“妈妈,我要吃冰淇淋,我要吃冰淇淋。”

我摘下一段冰冻得很厚的杂木给女儿。女儿却当真吃得津津有味,可“冰淇淋”还没吃完。她就被冻得哭了起来。我只好一边哄她,一边叫丈夫把包里的衣服拿出来盖在女儿头上,以防风寒。

又走了好大一会儿。

“到了。”丈夫说:“房子就在上边。”

这时,我猛然醒悟,想起那漫山遍野的山茶花。如果在白冰皑皑的冰山上烘云托月般点缀着点点红茶花,那该多美。我开始抬头四处寻觅,希望找到那点点的火红。然而,我失望了,我多么希望有一点,哪怕只一点也好。

“囡,你瞧,这些是我家的竹子,那边山上是我家的松树。爸爸栽的。”

女儿从盖着的衣服下伸出头来。看看路旁那一大蓬一大蓬茁壮的金竹,又看看山那边那独一无二的一大片碗口粗的松树,高兴极了:

“真的,真的是我家的吗?”

“是,当然是了。”

“爸爸,我要山花花。”女儿忽然说。

是啊,孩子爱花,想花。女儿心里一定在想着那个妈妈给她编讲的茶花箐——两边是高高的大山,山上覆盖着浓绿浓绿的树林。微风吹起,松涛阵阵。各种山雀婉转地啁啾着,给山林增添了一种热闹的气氛,连同人们的欢声笑语,组成一曲欢快的山乡交响曲。树下边、山道旁、屋门外,生长着大蓬大蓬的山茶花——红的、粉红的、白的,一朵朵争奇斗艳。勤劳的小蜜蜂嗡嗡地飞着,在花间采蜜,采好多好多的蜜,晚上奶奶煮面条时,放一小勺在碗里,哎,甜死了……

“茶花箐,咋个一朵茶花也不见。”我问。

“被人们挖去当柴烧了。”

唉!我真为那些五八年大炼钢铁砍掉的原始森林惋惜,也为那些被当柴烧掉的茶花而惋惜,也为没能绿化的山岭和绿化了又被牛羊践踏的山岭而惋惜。假如不砍掉原始森林,人们就不会缺柴烧,那么漫山遍野的茶花就可幸免。如果绿化成功了,山茶也可幸免。茶花箐,一个多么美丽的名字,它本应是红装素裹的大花园。它不是因茶花繁多而得名的吗?可眼前的景象,竟是这样的名不副实。我真想为茶花箐冤死的茶花大哭。

果然,一会儿,我们就到了自己家门口,那是一所建盖在坡顶上的古式三间四耳的正堂,因地基的限制,没有耳房。两扇很陈旧的大门紧闭着,没有窗。我们推开大门,屋里因采光不足而显得光线很暗。门里拢着一个火塘,火焰红红的,呛人的烟雾满屋升腾着。公公、婆婆、三哥、三嫂、小姑和三哥家的两个孩子,全都坐在火塘旁烤火。见我们来到,大家都很高兴。小姑为我放下背上的孩子,一家人围着火塘坐了下来。烤了一会儿,身上终于暖和了起来。

因为天气总没有转晴的迹象,我们只好成天与火塘为伍。一边吃烧洋芋、嗑瓜子、嚼甘蔗、一边听婆婆讲某某上街,一两百斤粮食换来的是张假钞票。听三哥讲村里的某某后生到外省买媳妇被骗,听三嫂讲三哥用马驮包谷到山那边换甘蔗。小姑讲有人到他们医院看病,把维生素B1读成胯一……

茶花箐地处贫穷落后的高寒地区,经济和物质条件都比较落后,方圆一二十里的村子都找不到一个小卖部。小到一点盐巴,火柴都要到离家三十多公里的华宁县城或盘溪街上去买。

由于海拔高,天气变化无常,温差与华宁县城极大。彩色电视在这里成了无能电器,即使黑白电视也只能收到云南台一个台的节目。由于山高坡陡,交通不便,有些人成年不赶一次街。他们的肉食需求都靠自产自食。大年年关,家家都宰杀年猪,他们除了当天食用的以外,全部腌制成腊肉,挂在楼顶上作为一年的肉食。为了摆脱这贫穷落后的家乡,孩子们从小学习非常刻苦,无论考试成绩或高考录取人数在全县都遥遥领先。这里的姑娘都不愿嫁在村里,成年的小伙也一个接一个的上他乡当上门女婿。茶花箐的人口,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还一直保持着持续下降的趋势。

茶花箐虽然地处贫困的高寒地区,可茶花箐的人都非常热情好客,刚知道我们回家的消息,便陆续有人来我家看望我们,住在本村的二舅、三舅和表兄,还有本族中一些人家都来请我们到家里吃饭。那几天,还真有点应接不暇的意思。开始我们到三舅家吃饭,走进被烟熏得发黑的家里。一进门,就看见一个用土基砌成的火塘,茶花桩子冒出的火焰一伸一伸的,舔着架在上面的七、八口锣锅、铝锅。木桩子被烧得噼噼叭叭炸响。锅里冒出的蒸气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叫人馋涎欲滴。在这里,不论请人吃饭或逢年过节,他们都喜欢在火塘上架锅煮菜。我想:这大概是因为这里气候寒冷,在火塘边一边烤火一边煮菜真是两全齐美。

我们刚进门,就开始摆菜了。这时,我才发现那些锅里竟然都煮着两种以上的菜肴,藕和慈姑,毛芋头与茱山药、红烧肉与酥肉……尽管如此,它们却界线分明,毫不混杂。这些未加任何佐料的菜肴吃在嘴里,虽赶不上高级厨师烹调的美味佳肴,却也别有风味。

饭后,我牵着女儿的小手,在高低不平的村道上散步。偶一抬头,看见三舅和表弟刚才喝酒时那套崭新的衣服上面套了一件很脏很破的衣服,用一只大竹箩背粪。看着那淅淅沥沥往下滴的粪水,一直流到了新衣上,裤子上。我禁不住问:“三舅,咋个不用肩挑?”

三舅说:“这里山高坡陡路又窄,只有背着才好走路。”

眼望着三舅和表弟背着大背牛圈粪,很艰难地行进在崎岖的山道上,我仿佛看到了六十多岁的公婆也背粪走在前面,汗水和粪水淅淅沥沥地滴下来,湿了衣服。真分不清哪些是汗水,哪些是粪水。想着,想着,我的眼睛湿润了,泪珠顺着腮帮流了下来……

他们每一分钱都来得不易呀!可尽管如此,对于自己的儿女,他们却慷慨解囊,不论儿子,女婿,也不论在家,在外。比如我们:结婚买房子,他们给了两千,盖房子,又支持了三千……

我从公婆的身上看到了整个茶花箐的人,尽管天气十分寒冷,但我的心却暖融融的。因为我觉得,这里的人就如同他们家里的火塘一样。

时间过得很快,该回通海了。初五,婆婆一大早起来煮好了饭,把我们和在华溪医院工作的小姑叫醒,吃饭上路。

茶花箐,我的家,就要离开您了,我心里有很多很多说不出的感慨。

婆婆说:“这回这个天一直不晴,要不然,你们难得来一次,应该看看这里的山,可这雾气腾腾的,什么也看不见。”

而我最遗憾的则是在茶花箐没能看到茶花。

再见了茶花箐。希望我下次再来的时候,累了,山道旁能有乘凉的大树。荒地里能见到果实累累的果树,茶花箐能找到喜人的茶花……

同类推荐
  • 驯服

    驯服

    在24楼,最大的好处就是安静。这栋总高24层的大厦,名字非常简单,就叫“24楼”。当初建成之后,这名字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购买。然而,一到跟前,还没上楼,人们又折返回去,打消了购买的念头。因为24楼没有电梯。楼梯倒是有两座,大厦内一条普通楼梯,外部,环绕大厦盘旋而上,如同一条长蛇的,是镂空的救生梯。我曾经尝试走上救生梯,才走了两层,便觉得头晕目眩——透过楼梯板便能看见脚下,楼板与楼板之间层层悬浮,扶手也是铁架支撑,没有任何阻碍视线的地方,感觉自己仿佛随时会跌下去。
  • 幸福将至

    幸福将至

    富家女林霁,原本留学美国,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却不料晴天霹雳,父亲因车祸致死。她回国后继承了父亲留下的遗产,却发现公司巨债缠身,濒临倒闭。林霁一夜暴负,变成了落架凤凰,连哭都找不着坟头。正在她晕头转向,找不着北之时,原本在美国就一直找林霁茬儿的冤家夏至,又手握一张五百万欠条上门要债……一个为了还债,一个为了追债,林霁和夏至这一对各怀心事的冤家,开始了对林氏家族企业的共同拯救……而这一对年轻人,也在共同经历的苦难与碰撞过程中逐渐成长,最终找到了人生的幸福。
  • 马营村

    马营村

    陈家桥1972年生于安徽六安,1993年毕业于南京某高校,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早期写诗,从1994年开始小说创作,至今发表出版小说作品约五百万字,其中长篇小说有《坍塌》《化妆时代》《男虚》《永远爱你》《女疼》《阿P》《南京爱情》《刘行远》《北京爱情》《成都爱情》《1956》《一个女人的五故事》《云南往事》《少年王》《别动》《长安行》《法国女友》等十几部,中短篇小说约一百多篇,有小说集《危险的金鱼》《中如珠宝店》《见爸爸去》《暗香》等。
  • 一天

    一天

    杀了人,他们都进了自己不愿进的地方。逛街金中正准备好上街,妻子回来了。你要上街?妻子问我要上街。金中说。正好我要买些东西,我和你一块去吧。妻子说。金中思忖了一会儿,说,不过我只能把你送到拉德大厦下。妻子也思忖了一下,说好吧,你做你的,反正我是逛逛,有个走全有了。发动了摩托,妻子抬腿跨了上去。金中说,你轻点,车都歪了。妻子说,我这不轻吗?等了三分钟,摩托热了,金中一拧油门,车走开了。
  • 秋祭会疑案

    秋祭会疑案

    南袴市蓑石村两年前成了无人村。村子里的人慢慢老去,最后寿终正寝,于是共同体终于瓦解,以致消亡。我站在一个高坡上,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块块正被疯长着的、生命力强劲的野草覆盖着的荒地,以及夹杂其间的旧铁皮屋顶和裂痕处处的沥青路。这个村子并没有死去。“醒来吧,蓑石!”这一呼唤人们走进无人村的运动已持续了一年多,虽然陆续有十四个家庭迁入,但仍然满眼荒凉,只偶尔能看见新车的白色和路上玩耍着的孩子衣着的粉色。“这里变得越来越有人气了!”同事观山游香的声音里含着笑意。
热门推荐
  • 清代武侠公案小说·郭公案1

    清代武侠公案小说·郭公案1

    《郭公案》为清代的武侠公案小说,共有8编41则,讲述了郭公经历的各种案例。分为欺昧、人命、谋害、劫盗、赖骗、伸冤、奸淫、霸占。全书故事短小精焊,文字简练生动,内容涵盖广泛而全面。本书以故事形式描绘清朝社会形形色色的案子,虽是一本公案小说,但也能从中窥见清朝时期的社会景象,反应出了清朝时期人生百态。
  • 母亲河

    母亲河

    这部散文集分《抒情》《记事》《怀人》组成,抒人生感慨,记乡情友情,怀先贤师友。文字清新,情感质朴,蕴意深厚。
  • 前辈请多指教

    前辈请多指教

    追个星把自己追成歌手再把星星追到手这梦你敢做吗反正我做了
  • 那只神有点坏

    那只神有点坏

    “虽然我不知道这小子是什么来头,但是能你们神族诛杀的人,我却一定要救上一救。”她是上古的神,沉睡了万年之久,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和神族作对,在天河凿了八十个孔,四海八荒下了整整三个月的大雨,她自己却在西天梵境听佛祖讲经去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徒弟和徒孙

    我的徒弟和徒孙

    夏明是J大学的跆拳道协会的会长,无意间救了一个身穿五彩华服的斯嘉丽。很巧,这斯嘉丽竟是武学奇才,校园偶遇,夏明就迫不及待把她招入自己的协会,并希望于她可以壮大和发扬协会。斯嘉丽,确是个奇才,不仅运动神经超神,而且智商尤高,是J大学重点培养的尖子生。但此女性格却甚是怪异,说是冰山冷面,却笑如女鬼出山,阴恻恻;说是凶相霸气,却傲娇的不可一世。不仅如此,她天生神力。儿时天真,但,有一天,至敬至爱的兄长溺亡,她性情大变。她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困下了一只‘时空的吞噬者’,并威胁其复活其兄长。可惜这吞噬者复活了其兄的一缕魂魄,确要靠她一己之身养魂。生死不可逆,这般操作,她成了‘时空守护者’的追杀对象····
  • 快穿之我的直播我做主

    快穿之我的直播我做主

    在她有了意识以来周围都是无尽的黑暗,忽然有一天,黑暗中传来一道声音:“恭喜你已经绑定,我命由我不由人直播系统”本篇小说又名《快穿之萝莉主播,很凶残》
  • 回到地球当魔君

    回到地球当魔君

    因一场灵异事件,他失踪了整整五年,而当他再次回来时,他早已经成为魔君。重回地球后,他结识了位豪门大小姐,本以为找的是保姆,可万万没想到却成为了她的私人大厨。重活一世,两手空空的他,继续在地球上当着自己的魔君,去履行自己所认为的“正义”。
  • 丛林之书(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丛林之书(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主要是以“狼孩儿”莫格里为中心的人物故事。讲述了莫格里从婴儿到长大的经历,书中涉及了他的狼妈妈、狼兄弟、黑豹、老熊等性格鲜明的形象。这些故事地域广阔,有印度的丛林、半年不见太阳的北极圈、喜马拉雅山的一个圣地等。所描写的动物有棕熊、老虎、黑豹、蛇等,除了这些重要角色之外,还有大象、豺狗、海豹、眼镜蛇、鳄鱼、狗、猴子、鸟等。吉卜林都给它们起了名字,有的还有绰号。每篇故事各具特色、生动形象,能够培养并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
  • 我从不信来世

    我从不信来世

    妖族有一颗威力无比的宝物名为玉珠,其妖王占酋仗着玉珠之力欲攻占人间,时常发起战火,后潜伏宫中,设计陷害当代朝廷忠臣五大氏族,江湖正道第一大门阁太凌阁,派出得力弟子叶之恒,为维护人间平和,寻求销毁玉珠之法,从而结识了上官彤萱,开展了一个属于他们的故事,也发现了玉珠真正的由来和毁灭方法。
  • 愿我们的善良,都带点锋芒

    愿我们的善良,都带点锋芒

    善良是很珍贵的,我们当然要做善良的人,但善良并不等于不辨是非、没有原则或者被利用。如果你的善良成了别人得寸进尺的砝码,就应该果断露出棱角来。有棱角的善良,才是真善良!这是一本给那些善良到软弱的年轻人定制的心灵排毒书。作者用犀利而深刻的文字,采用“引子+事例+总结”的形式,直截了当地戳中了“我们喜欢做老好人”这一内心深处最隐秘的痛点,并针对痛点带来的困惑和挣扎进行了层层剖析,有些当头棒喝的劝诫意味。让读者在幡然顿悟的同时,建立自己的心理界限,既能保有善良又能坚定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