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7000000058

第58章 往事烟波

不管别人对我的印象如何,但我对自己倒有一番客观的评价:成熟里透着稚嫩,冷漠中埋藏着脆弱,谨慎而又浮躁。

我说不好这是我的优点还是缺点,也许兼而有之,带有极为强烈的矛盾色彩,我想,这种性格的形成恐怕与自已的童年有关。

我的童年正值“全国上下一片红的年代”,不过混沌未开的我并未感受到当时的激情与热烈,记得那是寒冷的冬季里一个令人困倦的黄昏,母亲急三火四地从单位赶回来,简单收拾一下行装,便带着我和哥哥匆匆告别了这座城市。

那年我只有六岁。

我始终不知道母亲把我带到哪里,前面的世界对一个孩子来说是陌生而又新鲜的。

从城里出来乘汽车,倒火车、又乘汽车,最后,发现自己被装进一个“吱嘎”作响的牛车里。我和哥哥的手腕被母亲紧紧的攥住,好象是她旅行中携带的一大一小,一左一右两只皮箱,但她的神情却冰冷的象块铁板,全然不见往日的温情与慈爱。我只好乖巧的闭上嘴巴,以适应母亲的沉默。

牛车爬行在颠簸不平的山路上,隐没于神秘而肃穆的山谷之中。

我第一次感悟到除城市的人流和楼群以外,还有这样恬静深邃的地方。层峦叠嶂的山谷与错落有致的森林,悄悄渗入我朦胧的睡眼,雪的清新和牛粪味参杂而成的独特的气息使我疲倦的神情亢奋起来。

终于,我们在一个人家稀疏,布满黄昏暮霭的村落停了下来。母亲领着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一间低矮破旧油灯昏暗的茅草屋,懵懂问,我好象深陷在冰冷的菜窖之中。母亲告诉我这里是我们日后长期居住的地方了。

乡村生活开始了,母亲学着当地人用大铁锅煮玉米粥,在锅壁上贴玉米饼,锅底煮菜,一锅多用,不象城里做饭那样繁琐。时下正是深冬之季,屋里堆放的粮食和土豆、白菜什么的,都是队上送来的。

乡下的这种饭菜我是从未吃过的,虽然城里也不富裕,但同一种食物做法却不大一样,在城里我吃惯了蒸饭和炒菜,而这里却以大饼子、玉米粥、炖菜为主,间或也有玉米馇、高粱米蒸饭。总之每日三餐饭桌上基本都是黄糊糊的东西。

我家去的地方是当地有名的穷村,耕地少而薄,又没有什么副业可搞,当时的政策是不允许私自扩耕自留地的,否则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严重的要挨批斗,所以家家的口粮都不宽裕,我家更是如此。

我不知道父亲为什么没随我们一起来,每次想问母亲,但一见她阴冷的脸色就不敢作声了。

母亲领着我和哥哥一起生活,艰难度日,除工分少外,口粮自然比别人家分得更少一些。逐渐熟悉和适应了乡下的生活以后,母亲被列为“会过”的女人当中。

在好多人家中的粮食青黄不接、东借西挪的情形下,母亲却从未张口向邻舍借贷过,一家人显得粮草充足的样子。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让全村的男男女女们羡慕不已。

其实,母亲的“会过”并无诀窍可言,她不过是把粮食的可食程度发挥到极限,粗制到有效地控制一家人的食欲而已。例如,玉米只用石磨剥掉一遍外皮,而别人家却剥掉三层,麦糠这种只能拿来喂猪的东西,母亲也要废物利用,糠中选粮,把细糠掺兑些玉米粉或高粱米粉,有时加入一些干菜做成食物。

而这种东西常常影响我们的消化,对胃口造成极大的伤害,实在受不了了,我和哥哥便用“不吃”提出无声的“抗议”。

这样每次都能达到如期的效果,母亲会叹口气,摸摸潮湿的眼角,对食物进行一下改良。许多年以后,我曾就此事跟母亲打趣说:“我以营养不良赢弱的身体代价,使您在左邻右舍中有口皆碑,赢得“会过女人”这一光荣称号,是不是有点太残酷了”?母亲笑骂我没良心,说哪个当妈的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吃穿的好一点,可是那年月……难啊……,说着老人便又去擦眼角。

母亲说得不错。虽然在吃上比不得其他孩子,但在穿的方面,我在村里算是佼佼者。

在当地象我这般大的男孩、女孩经常赤条条地跑来跑去,除愚昧丧失掉羞耻外,穷是原因之一,相形之下,我在母亲的调理下,完全象是一个衣冠楚楚、家境殷实、素有教养的孩子。

无论从表面还是内在来看,乡下与城里的孩子都有较大的区别,我属于介于两者之间的那一种,即不象乡下孩子野性十足,也缺少城里孩子的机敏和灵气,这大概与人的天性以及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上学以后,我便成了城乡“两栖动物”。每年的暑寒两个假期,我都要到城里度过,这得益于舅舅家没有孩子,年长我五岁的姐姐就是在外婆和舅舅的极力挽留下才没有和我们到乡下去的。

一回到城里,舅舅先是带我到饭馆里饱餐一顿,再到商店把我从头到脚打扮一新,然后心情愉快地开始度假,直到学校开学,甚至超过了开学日期才恋恋不舍地回到乡下。

我喜欢住在城里,因为我喜欢城市,这里有肉、有馒头吃,有过去的小伙伴给我讲我不在的时候这里所发生的那些新鲜事;有电影,有小人书看、有比牛车快得多的汽车在又宽又长的马路上跑,有铃声大作的上下班的人流,总之我喜欢城里的一切。城市在我的心目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我要重返城市,做真正的城里人”!这种梦撕碎我平静的心境,并贯穿了我整个学生时代。

我说不清自己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变得忧郁起来,害羞内向的性格演变成孤僻多思时常处在不是沉默就是爆发的心态。究其原因除上述原因以外,可能与父亲有关。

父亲因历史问题接受长达三年之久的审查,在我们下乡的第二年,他也来到了乡下。可是父亲被审查的日子过去了,而我的厄运却开始了。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享受到“黑五类”子弟的同等待遇,在校园倍受孤立和歧视。没有人愿意靠近我,没有人和我结伴,上下学的时候,我不得不一个人走在崎岖而阴森的山路上,不得不一个人打发除课间以外的孤独时光。不仅如此,一些淘气的同学还经常地在我身上涂一些脏的东西,我那顶漂亮的小八路帽似乎本不该带在我这种人的头上,时常被他们强行掠去,象皮球一样传来递去,或者抛向空中,那情形就如同“列宁在十月”苏联红军高喊“乌啦”的场面。

我在背地里不知流下多少屈辱和愤怒的眼泪,可我却不敢告诉老师,也不能跟家里人说,只能默默地忍受着,直到二秃的出现这种境遇才有所改变。

二秃比我年长三岁,却仅高我一个年级,上学晚或早退学是乡下比较普遍的现象。他家距我家只有十步之遥,俺俩却从未相识。二秃是个瘸子,在他二岁的时候发高烧,二五子乡医在他屁股上扎了一针,从此,他的左腿便不再发育了,精细得象根麻杆。

认识二秃是那次在放学的路上,当时村里的孩子正在围堵我,推来搡去,弄得我满身泥巴,却难以脱身,也无力还击。就在我因绝望而哭泣的时候,二秃阴沉着脸,拖着细腿冲过来就是一拳,将那个得意忘形的高个子学生打翻在地,沉默了片刻,“呼啦”一下,那帮人便如鸟兽散开,我和二秃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喜欢画画,喜欢看书,也写得一手好字,这些对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内向而孤僻,多愁善感,正义而又善良,对我性格的形成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我情绪低落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时候,他总是劝慰我说:“你有文化,人也聪明,还怕以后没有饭吃,何况你原是城里人,迟早还是要回到城里的。而我却不同了,这条腿不知能支撑我走多久”。

他的目光投向远方,我总感觉他的眼眸深处有一种闪亮的光泽,象夜星在我的心空划过。

现在一想,我在乡下生活了那么多年,也许只有二秃冷漠的脸和那铁拳留给自己的印象最深。

我终于逃离了农村,一晃又是十几年过去了,不过在城里呆久了竟也产生了在乡下时相似的心态。

我对城市的喧嚣与躁动,紧迫与迷醉,疯狂与变态,越来越感到难以承受。每当夜色将我疲惫不堪的身心扔到柔软的床上时,我的思绪又常常游离到乡下,溶人在袅袅炊烟与空旷的山谷之中。

同类推荐
  • 出走

    出走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断肠草

    断肠草

    桂五认识三黄子,是因为吃了三黄子的两个烧饼。烧饼只是普通的烧饼,沾有一层已经烙得焦黄的白芝麻。宁州人烙烧饼很讲究卖相,放了黑芝麻不好看,像掉到了地上,有些脏,所以只用干净的白芝麻。桂五在那个早晨原本是要去西城门外的柳家湾给官宅送药。所谓官宅,并不是真正官宦人家的宅子,就像宁河对岸乌家庄的衙门也不是宁州衙府一样。当年这官宅里出了一个文举人,河对岸乌家庄的衙门宅子里出了一个武举人,于是人们就把文举人家的宅子称为官宅,武举人家的宅子称为衙门,都有敬畏的意思。在那个早晨,桂五去给官宅送药。官宅的老太太前一天晚上多吃了几口焖子。
  • 大禹治水传奇

    大禹治水传奇

    本书是一本有关大禹治水的传奇故事。大禹是伟大的先驱,其事迹彪炳千秋,本书填补了大禹治水的事迹没有完整的故事书的空白,作者根据《尚书》中“禹贡”一文提供的大禹治水的大概轮廓,凭此演绎想象而成,再现了远古时期大禹治水、疏通九州的全过程,语言通俗易懂,故事跌宕起伏,出场人物个性鲜明,是老少皆宜的传奇故事读物。
  • 镜子里的打碗花

    镜子里的打碗花

    《镜子里的打碗花》是关仁山的一部中篇小说作品集,集中收录了作者成名以来的中短篇作品。这些作品中有反映城市异乡者理想追求与幻灭的小说,如《镜子里的打碗花》;有表现对农村文化、农村乡土的执着坚守,如《醉鼓》《船祭》等。这些作品集中表现了农民、农村在时代变迁中的亲情、友情、爱情等生活,贴近农村百姓生活、题材把握到位,思想深刻。
  • 魔术师

    魔术师

    一个淳朴的农村青年想要成为魔术师,却被人骗光了所有财产,蒙冤入狱。在监狱中,他对人生的理解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出狱后,他变成了一个诈骗高手,通过非法融资等手段,玩转官场、商场、情场,直到他遇到了一个女记者……
热门推荐
  • 落月之下

    落月之下

    黑暗白芒云色,皎洁落月之下黎明万望之期,尘埃终入万物。夜幕下的落月为每个人都铺好了一条充满荆棘的生死之路,而这些路,只有勇气智慧并存的人才能看到尽头的曙光。
  • 高原上的童话

    高原上的童话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佛说宝藏神大明曼拏罗仪轨经

    佛说宝藏神大明曼拏罗仪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如初莘莘不相恋

    如初莘莘不相恋

    夏柚涵:“你不说我会一直等我么。”苏莘言:“你终于舍得回来了。”洛樱雪:“放过我,放过自己好吗?我累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宫心计:冷宫皇后Ⅱ

    宫心计:冷宫皇后Ⅱ

    本无意卷入宫庭纷争,却在腥风血雨中飘摇不定。当敌国侵犯、四面楚歌,她一个柔弱的女子竟然力挺而上、跨马扬帆,驰惩一方战场。朝歌漫语,保了家国,稳了天下;换来的,却是谣言漫天。树欲静而风不止,她要安稳,却终不得宁!当婚姻与爱情无关,当权力与阴谋同上,她却发现:原来所有的这一切,竟是在他人的操控之下生成。于是,她潇洒收手,眸然回顾,冷眼看这满朝争斗。琴瑟和鸣,鸳鸯交颈,清净莲舟上,原来她也不过一个女儿身。
  • 封神双龙传(3)

    封神双龙传(3)

    商纣无道,群魔乱政,两名身份卑贱的少年奴隶,被偶然卷进神魔争霸的洪流之中。他们一个性格沉稳、温文尔雅,有着超凡的感悟力;另一个古灵精怪、活泼机智,满身的市井顽童气息,却聪明绝顶。二人由魔入道,亦正亦邪,却又非正非邪,不断完善自身的绝伦武艺与玄奇法术,并得到了上古神器龙刃诛神与轩辕圣剑,终成一代伟业,被三界众生奉为人皇、天帝,傲然封神。
  • 战族传说(4)

    战族传说(4)

    洪荒岁月,涿鹿一战,战神蚩尤虽亡,却留下不灭魔志,战族子民重承魔志,隐匿于武林之外,成为超越武林的隐世武门,只待五星逆行之时乘时而作,东山再起。岁星、荧惑、填星、太白、辰星五星逆行之日终至,千古战意随着时光的轮回而再现武林,一位神的传人,一位魔的后人,在经过无数次武林纷争后慢慢崛起江湖,而世间的种种魔缘机遇终究将两人铸成了左右武林的盖世高手。
  • 释门归敬仪通真记

    释门归敬仪通真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算子说我会嫁个好老公

    神算子说我会嫁个好老公

    32岁还没嫁出去,无耐被老妈子拉去找神婆算命!她说:“你女儿耳垂厚,八字好!不出一个月肯定会有非常的,特别的好姻缘”!想我叶青竞然真的能嫁出去了,还是个让人非常羡慕的极品好老公!唉????~~~为什么会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