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7200000002

第2章 序言(二)海德格尔批判(1)

一本诗的序起了这么大的哲学题目,有虚张声势之嫌。其实哲学不过就是看世界的眼光,再延伸一些还可以说是人生态度,而海德格尔的哲学又是一种诗学哲学,其“存在”、“说”、“话”(诗、思)等核心问题,与诗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他偏好于“非概念性语言和思维”。可见,对题目还真不必那么认真。

海德格尔的“存在”,是在知识之前,即主体与客体尚未分化的一种最原始的状态。因此,对于“存在”海德格尔认为,它只有“不是什么”,没有“是什么”。海德格尔当然不能说“是什么”,因为“存在”在他来说“不能”用知识来阐明,只能用后退的一种思维来接近它,这也是他“回家”的原因。但是,毫无疑问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是具有自明性的,人脱离自明状态是由于人有了认知能力。从人的角度来说,“存在”是什么呢?应该说是一个“真”的世界,它没有假这样的遮蔽面,因为人还没有逻辑思维能力,也就是说人脑里只有感性元素,还没有抽象、概括、组合等这样的理性元素,内在语言尚未最终生成,精神还是一片空白,在当时人的眼里包括人在内的世界是澄明的,那是非知识的澄明,是物性的绝对自明。因此,如果说那时意识矇眬、世界混沌,就是用知识的眼光代替了非知识的眼光。当人从“真”的世界走到了知识的世界,由于认知的局限性,有了意识矇眬、世界混沌的体验,直至现在我们也不能说,这个知识下的世界已经没有矇眬没有混沌了,知识是永无止境的,知识世界的澄明也就是主体性的澄明是没有尽头的。人从“真”到知识一直受到虚无与实有的困扰,特别是经过漫长的过渡期进入人的主体性时代以后,虚无与实有不再仅仅是人看世界的两种不同结果,它通过错综复杂的观念深刻地影响着人的生活,甚至上升为极权主义意识形态,为少数人服务。但如果用是非或绝对化的眼光看待虚无与实有是十分有害的。总体来说,虚无不否定实有,实有也不否定虚无,而且虚无与实有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之所以可以相互转化,是因为不可见不可闻不可感(不可思)的虚无中可能还有可知的成分,还有个体实有的成分,而可见可闻可感(可思)的实有中也可能还有谬误的成分。当我们对天空只能说出太阳、月亮、星星的时候,再问下来就是不知道了,这个不知道就是虚无,是未知的概括,其中包含着可知,当星系、黑洞为我们所知的时候,原来虚无中的一部分又转化为实有了;而当一度成为实有的地心说转化为日心说时,原来地心说这个实有就变成虚无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虚无与实有以客观因素为基础,以主观因素为主导,它们的转化与知识的澄明(新知)密切相关。虚无与实有的转化也可以在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上具体阐述,如当个体有了星系、黑洞的发现,而集体还未能普遍认知时,这一个体的实有对集体来说还只是个虚无,当集体对某个实有有了普遍认知,而有的个体却不能感受、把握时,这个实有对这一个体来说也自然还是个虚无。在这里,个体还可以引伸为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等等。在知识世界里,虚无与实有都有自在的澄明,但虚无面向的是过去,它的澄明在现在和未来只有变弱甚至熄灭而不会再提高亮度,从实有转化的虚无也只有用历史的眼光才能看到它往日的澄明;而实有面向的是未来,它的澄明是永无止境的。海德格尔的“存在”是非知识的世界,没有虚无与实有之分,但它面向的也是未来,只是它非知识的澄明被知识的澄明吸收了。“存在”实际上一直存在着,不过人们一般很难看见它的踪影了,海德格尔之所以隐约地看到,那是他用了一双诗性哲学敏锐的眼睛。

把老子的“道”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作比较,可以看出,他们在体察本源性问题时的一种相同的倾向:感性,“道”是从感性出发的,而“存在”也回溯感性的本源。老子从“体己”进入“无”,与海德格尔一样是一种后退的思维。与“存在”所不同的是,“道”虽然有“绝圣弃智”达到“物化”境界的倾向,但它事实上有可知甚至所知的成分,因而属于知识世界。“道”最初从集体上说它是虚无的,尽管有一些虚无成分转化为实有,至今它根本上也仍然是虚无的,但还可能有更多的虚无成分可以转化为实有,这说明它具有丰富的内涵,有比“存在”更高的智性,同时它也许要在知识接近最澄明时才能看得更清楚。我们现在对“道”的认识还是有局限的,比如有人说唐朝的王维诗体现了“道”的最高境界,这里的最高境界说就令人生疑了。不过我们应该肯定,“道”与“存在”的感性很贴近人们的诗心,有了这样的诗心,我们的内心就可能更宁静更清澈。从海德格尔与老子那里,我们追溯到了诗性的渊源,但他们停留在后退的思维上,作为一时的以退为进的策略尚可借鉴,作为前进的主旋律则是不足取的。现实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人已不能后退回到“无”,回到“真”,回到“家”,而只能在知识世界的澄明里前进,无论是真理或者“家”都是在前进的路上,我们永远只是一种途中的抵达。诗也只能向前进,从澄明走向更澄明,进入“高明纯一之地”,也许那儿才是真正的“无”。无疑,诗人要先于集体抵达,但更要善于把个体的实有澄明转化为集体的实有澄明,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深入浅出。

“说”、“话”(诗、思)是海德格尔的语言观。海德格尔迷恋诗性语言,因此,这“话”中的思虽有西语思维的理性,但它追寻的,是现代语言描述对象时失去的那种最原始的存在意义和本原意义,而“话”中的诗,它更是偏好于原始状态中的感性释放。这对我们借鉴利用西语诗资源是一种很好的启示。“说”与“话”的观点,说明海德格尔的语言观已经站在很高的平台上,可惜还不是站在语言思维的高度,把“说”从外在语言方面全面展开,从“话”在内在语言方面深入开拓(实际上“话”中诗就有内在语言的感性元素,思就有内在语言的理性元素),这也许是他追求诗性语言带来的缺陷吧。

现代一些学者认为,名词性语言是一种生活形式,一种初始语言,而形容词性语言是一种经过改造的人工性语言。这也是没有认识和把握到语言思维中内在语言与外在语言的内在联系。人的语言从简单到复杂是随着人对外部事物(包括自身)认知能力的提高进一步生成的。而初始的认知是感性的,外部事物的形态、色彩、声音、气味、温度等感性元素,反复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包括人脑),产生了内在语言的感性元素。这些具有差异性的感性元素,经过人脑长期的反复感知,人脑逐渐有了概括、抽象、组合等能力,内在语言的理性元素也产生了。当理性元素把这些感性元素经过抽象组合起来时,内在语言在人脑中就生成了,外部事物作为客观外在语言也相应产生,同时,人通过意指性的声音、肢体、符号等等主观外在语言,将人与外部事物低级的感知关系上升到了高级的语言联系。随着语言(包括语言记忆)的丰富,人在内在语言内部就可与外部事物进行抽象的语言联系,人与人之间无需具体的客观外在语言也可以进行具有外部事物内容的语言交流。从语言生成情况来看,具有形容词性的内在语言感性元素产生在先,因此,无论名词性语言还是动词性语言都是以感性元素为内容,以理性元素为形式,也就是说都包含一定的形容词性语言,片面地说名词性语言是初始语言,显然有悖于语言思维的特性。而形容词性语言真正现身于外在语言,应该是在名词性语言、动词性语言,已无法满足人提高对外部事物认知能力的时候。可见,形容词性语言不仅是语言思维的根,而且也是提高人的认知能力的催化剂。

同类推荐
  • 一元决定论与灰色阐释学

    一元决定论与灰色阐释学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你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大学读中文。那是一个属于文学的时代,就连燕子的呢喃声里,似乎都有着文学的腔调和韵致。那是中文系学生节日一般美好的春天:几乎每天都有可谈的新鲜话题,几乎每天都有可读的优秀作品。像当时的许多文学青年一样,你也做着自己的文学梦。你把别林斯基的著作放在书包里,形影不离地带在身边。你沿着他的文字铺出的路径,在俄罗斯文学的大地上漫游,看三套车在无垠的雪原上飞奔,看“旧式地主”吵架和吃西瓜,看一群市侩官员下作地巴结“钦差大臣”赫列斯达科夫。这位伟大的批评家让你喜爱上了果戈理,也让你感受到了文学批评的魅力。你幻想着将来能成为一个热心的编辑家和热诚的批评家,能办一份《祖国纪事》和《现代人》那样的文学杂志,能对自己时代的文学发出清亮而正直的声音。
  • 我的高考:南京大学1977、1978级考生口述实录

    我的高考:南京大学1977、1978级考生口述实录

    1977年10月21日,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对高等学校招生制度进行改革。同一天,《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在无数人彷徨的身影中,恢复高考的消息传遍中国,一度前途灰暗的青年人看到了希望。1977年12月,全国各省十三届高中毕业生——570万人涌向了高考考场,踏上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征途。1977年的寒冬,考场上却散发着郁郁勃发的生气,数百万考生正在用自己手中的笔,书写着未来的轮廓。第二年春天,27.3万大学新生踏入大学校园,在高校停止招生的十年寒冬后,终于等到了春回大地。1978年9月,新一轮的高考再一次拉开帷幕,前后两届共1000多万的考生,重新燃起了掌握自己人生的激情。
  • 我的都昌

    我的都昌

    《我的都昌》是一部描绘都昌人文风情的纪实作品。作者站在时代前沿,摒弃抽象、枯燥的逻辑手法,将理性力量融进感性认知,采用当今流行的电视纪录片的语言叙述风格,对当代都昌人在传承、丰富、发展和彰显本土文化诸方面作了艺术的再现。读者将从这部作品中,看到一个全新的人文都昌。
  • 声音与物象

    声音与物象

    作品用丰富的想象来展示乡土的纵深,表达人类对乡土所抚摩和记忆的朴素情感。文笔在心灵与物象之间对话,从物象之中表达内在的禅意与禅思。该书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散文选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散文选

    每回重读佩弦兄的散文,我就回想起倾听他的闲谈的乐趣,古今中外,海阔天空,不故作高深而情趣盎然。我常常想,他这样的经验,他这样的想头,不是我也有过的吗?在我只不过一闪而逝,他却紧紧抓住了。他还能表达得恰如其分,或淡或浓,味道极正而且醇厚。
热门推荐
  • 被告

    被告

    酒吧女郎艾米琳昏过去以后,一名顾客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她的乳房上。不久该顾客被杀,艾米琳被捕,她既有作案动机又有作案机会,甚至还有凿凿罪证。出道才18个月的萨帝厄斯当了艾米琳的辩护律师,这是他第一次作刑事辩护。这部惊悚的法庭大戏让您刚好置身于陪审团前排,让您见识刑事案件背后的政治和金钱交易。而在最激动人心的高潮部分,萨帝厄斯除了要挡住艾米琳迈向死刑室的脚步以外,还必须在一刹那之间拯救他自己的生命!
  • 绿回忆

    绿回忆

    因为零九年看过阅兵式后,怀着对军人崇高的敬意选择当兵,走过了嬉笑严肃的新兵连,下连后的种种事故,独有的部队式思维,火球炙烤的宁夏戈壁,预备期的炊事班生涯,不知在纪律和感情的天平上何去何从,从不谙世事逐渐成长,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就是我当兵的回忆录,自述式的写法简单利索。
  • 包小龙大方块历险记4:遭遇非洲蟒蛇王

    包小龙大方块历险记4:遭遇非洲蟒蛇王

    《新童话·包小龙大方块历险记(4):遭遇非洲蟒蛇王(非洲)(冒险小王子升级版)》主要内容简介:小龙、萌萌、阿诺在进入非洲的原始大草原后,不仅丢掉了月光宝石,经历了几百万动物大迁移的凶险,还遇到了霸道的鳄鱼王,最后,他们终于在小斑马的带领下,来到了乞力马扎罗山下。他们又会遇到什么新的困难呢?他们真的能够顺利拿到黑宝石吗?
  • 一千年以后,天气晴

    一千年以后,天气晴

    一千年以前,在那个终年落雪的虚空之境,他温暖的手第一次碰触了她。他给她取名,叫做——云之初。于是,云之初爱上了他。一千年以后,在这春光明媚的21世纪,他在所有人面前抓住了她的手。“她叫Fiarona。” 许年恩笑笑。那笑容,仿佛千年之前的一样。他伸手去握住她的,那温柔,亦同千年前他的抚摸。她忽然感觉到自己心里猛然软下去了一块,呆呆地望着那完美的侧脸,发不出声。如同,曾经作为式神那样,依然安静地站在他的身边。可是这一次,Fiarona再不敢爱上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你是我的番茄炒蛋

    你是我的番茄炒蛋

    乔沐万万没想到,因为开学宿舍舍友之间的一个游戏,竟然招惹上了全校最不能招惹的厉大男神,可是招惹归招惹,没想到,厉大男神竟然是这样的一个人……
  • 盛唐纨绔

    盛唐纨绔

    贞观四年,突厥刚败,大唐江山美伦如画。皇家有女(李丽质)萝莉初长成,杜家有妹(杜小妹)小鸟依人心,李靖家的纨绔子弟李三郎,拐着整个时代私奔,朝着盛唐大世前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国内童话:钓上天的小姑娘

    国内童话:钓上天的小姑娘

    一篇好的童话,具备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深沉的哲理有趣的故事诗样的语言五个要素。《偷梦的妖精》获1989年海峡两岸第一届中华儿童文学创作奖,童话组二等奖,《少年文艺》1989年好作品奖;《阿雪的世界》获《儿童时代》1981年童话征文优秀作品奖;《绿门》获全国儿童短篇科幻小说优秀作品奖;《看不见的油画》列入重庆出版社王泉根主编《中国最美的童话》;《飞的花》列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伴随几代人成长的中国经典童话》;《国内童话:钓上天的小姑娘》和《偷梦的妖精》中其他一些作品列入内地和台湾地区许多选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