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7500000001

第1章 在理论和创作之间——序朱向前《黑与白》(1)

陈骏涛

进入新时期,文学批评(评论)曾有过它的辉煌。先是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面对着拨乱反正的历史使命,文学批评曾以“前锋”和“战士”的姿态在文坛上披荆斩棘,鼓吹呼号,确实赢得过一片喝彩。借用后来有的批评家的话说,这时期的文学批评实际上是承载着非文学的任务,而被推到了历史的前列。继之是在84、85年之后的几年问,随着文学批评方法论的倡导,“方法热”逞一时之盛,超之者甚多。对这场“方法热”,后来论者微词甚多,但公正地说,它为杜评界洞开了那么多前所未见的窗口,从而促进了文学批评思维空间的拓展,却是功不可没的。“方法热”过后,引起了文坛有识之士的度思:在目的和方法之间何者为重呢?显然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因此只要能达到目的。什么样的方法都是可以使用的。方法无优劣,关键是能不能得心应手地使用它,以达到目的。而且一味地鼓吹呼号,终非长久之策,重要的是要做扎实的工作。于是,“方法热”过后,文学批评就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建设阶段。文学批评摆脱了对于政治和政策的依附,而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格局。但不久,商品大潮的冲击,社会向两极分化,分配不公,脑体倒挂,知识分子待遇菲薄,心灵失衡,批评阵地锐减,批评书籍出版难……凡此种种,都使文学批评工作者感到前路茫茫,锐气大减,文学批评也就一下予变成了“灰姑娘”。倘说在高潮中整个文学跌低谷未必确当的话,那么说文学批评跌入低谷却是再恰当不过了。文学批评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了!

面对文学批评的低谷,我常常向自己发问:这难道仅仅是时势使然,而没有文学批评工作者自身的问题吗?譬如批评者使命惑、目标感的失落,心态的浮躁,以及日薄西山的世纪末情绪,在我们身上不是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吗?我还向自己反问:也许昔日文学批评的那种辉煌不过是非常态,而如今的这种疏落这种寂寞才是正常态?也许中国从事文学批评的人确实是太多了,那狭窄的批评小道怎么能挤下这么多芸芸众生,非得要淘汰掉一批沙子,批评才会有再度辉煌的一天?……诸如此类。我没有答案,也不恕去寻求答案。

然而,如今仍有一批孜孜矻矻、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倘说他们完全不受商潮的影响却也未必,但他们能够理智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以较为平静的心情沉浸于文学批评的创造之中。他们虽然没有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能量,但却在做着脚踏实地、一木一石的努力;他们的工作尽管不再能获得轰动效应,但也不时能获得一些读者和朋友的青睐;他们还不是批评界的“大腕”或者还没有成为“大腕”,但他们却具备了成为“大腕”的条件和实力;不管人们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什么样的评价;他们的杰作是于整个文学的发展有益的!

在我看来,军旅文学批评家(评论家)朱向前就属于这其中的一员,而且是其中的一名姣姣者,在文学批评跌入低谷、人心动盈的这两年,他却能连续出书两本:一本是《灰与绿》(1992、7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另一本就是即将由八出版社出版的这本《黑与白》。两本书主要收录了他自八十年代束期以来的批评成果,共得近40万字,其成绩是相当可观的了。据说由王蒙、徐怀中等任主编、华艺出版社不久将推出的《中国当代著名军中作家精品大系》首批的12住家,朱向前将作为唯一的军中批评家荣列其中。从上述两本书中可以看出,束向前有一种不为时尚所惑,不为潮流所动,坚定沉着,坚守阵地的学人品格,他在执着地傲着沟通理论与创作、文学与读者的有益的工作!

我与朱向前相识于八十年代中期。其时,他在文学创作上初露锋芒,被吸收为解放军艺术学院第一届文学系学员。一个偶然的机会显露了他的理论思维能力,于是,一篇《小说“写意”初探》,就作为他的第一篇论文发表在《文学评论》上。王行之兄在推荐此文时,不能掩藏他发现了一个人才的得意,而我也就从此对军艺文学系的学员刮日相看了。其时我与系主任徐怀中同志交往较多,于开会、于讲课、于约稿之际不时能见到军艺的学员,与朱向前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认识的。他给我的印象是,沉稳,不苟言笑,似乎总在思索着什么,不进能冒出一两篇颇有新意的文章。在《文学评论》上发文最多的军内评论家,一个是周政保,一个就是朱向前了,而且朱向前有后来居上的势头。朱向前也就从创作而转向批评了。1988年我在评介朱向前的一篇短文中就大胆地断言;朱向前的批评已经超越了他的创作,我不知道如今是不是有人为朱向前的转向而婉惜,我倒是觉得军内少了一个不怎么出色的创作人才,而多了一个懂得创作的批评人才未尝不是一件幸事!尽管批评家在任何时候都不如作家(哪怕是很平庸的作家)来得吃香。向前的优势也就在于:他既懂理论,又懂创作,因此他的批评文章就不是那种空有一副理论架势而与创作相距甚远的“高头讲章”式的东西,而是切近作家本体、创作本体,也切近阅读和欣赏实际的实实在在的东西。用向前自己的话说也就是:要在理论和创作之间戳一个大窟窿!这是作为“两栖类”的朱向前文学批评的主要特色所在。

1988年金秋时节,我与束向前在太湖鼋头渚有一个关于“三种理论批评型态的交叉和互补”的对谈(如今以《太湖夜话录》为题收入了本书),对谈中我把当时的青年理论批评家分为三类:一类是偏重于研究性和学术性的,基本上进入了学科形态的学科型批评;第二类是偏重于感悟性和鉴赏式的,基本上属于感觉印象鉴赏审美的批评;第三类是偏重于“形而上”的理论思维的,姑称之为理论型批评。当时我把朱向前划入了第二类,他并未表示异议。感觉印象鉴赏审美的批评不能说没有研究性和学术性,但没有较严整的学科形态却是无疑的。高下是艰难区分的,只能说是各有优劣和短长。对于文学批评来说,这二者均不可或缺。

时过五年,我觉得上述的划分大体上还可以成立。其实,岂止青年理论批评家,整个的理论批评队伍都可以做上述的划分。这五年来,向前的理论思维能力强化了,宏观综论式的文章写得越来越有高屋建瓴的气势和不同凡俗的见解,而作家作品的具体评论也显得越来越有深思熟虑的内容和斐然的文采,但他对问题的切入,观察问题的角度,依然是直观式、感悟式、体验式、鉴赏式的。

我在去年脱稿、今年发表的一篇题为《文学批评职能三面观》的论文中首指出,建设科学的文学批评固然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但它毕竟不是唯一的。除了科学的文学批评,还有一种侧重于鉴赏和审美的批评,它可能也具有某种科学性,但却未必有严整的学科形态,然而它在批评活动中所占据的地位是十分显要的,它甚至比科学的文学批评有更大的影响力,能获得更强烈的社会效应。它把批评主要当作一种鉴赏和审美的过程,比较注重批评者的主观感受和艺术直觉,一般都投注了批评者的主观感情色彩,甚至批评者自身的人生体验。这种批评固然可能固于批评者的主观感受和审美趣味的局限,而不能对审美对象作出全面科学的评价,但它切近创作奉体和艺术本体,实际、鲜活、灵动,有助于沟通创作者和阅读者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提高读者的艺术趣味和阅读欣赏水平。因此,它是文学批评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门类,它将承担科学的文学批评所难以承担的职能。

同类推荐
  • 李致文存:我的人生

    李致文存:我的人生

    本书回顾了李致九十年的人生,以随笔的形式记述的人生往事,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从读小学时为抗日战士捐寒衣,青年时期参加学生运动,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成渝两市做地下工作。后来,李致在共青团大学、区、市、省和中央机关多个岗位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四川,为四川出版、振兴川剧和文艺工作作出贡献。
  • 人间百味(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间百味(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起悲剧作品之一,讲述了两个有世仇的年轻男女——罗密欧和朱丽叶,在一次舞会中相遇、相知、相爱,却碍于家族,最后双双自尽的故事。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剧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瑟罗》、《哈姆莱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 自导自演

    自导自演

    本书分为五辑:主要为生活随笔、散文和小说合集。第一辑:视觉滞留,主要为过往生活的人生感悟。第二辑:无声默片,主要为音乐、影视的另类评论。第三辑:渐显渐隐,散文感悟,笔触较为细腻;第四辑:见幕写手,偏小说风格,人物类的描述较多。第五辑:爵士浮华:主要写一些对于近几年生活的升华部分。
  • 进步的回退

    进步的回退

    演讲、对话、接受采访是释放思想、感觉的明快方式和“简易程序(韩少功语)”,作为当代中国文学界为数不多的一位。韩少功学养深厚、思想敏锐、具有勃勃的创造活力,总是走在时代思潮与文学的最前沿。《大题小作——韩少功、王尧对话录》精彩纷呈,其第一章《革命追问》获2005年《当代作家评论》年度奖。
热门推荐
  • 暖暖的时光遇见暖暖的你

    暖暖的时光遇见暖暖的你

    “欢欢,我想去碎觉(???_??)?”某人一脸正经的胡说八道(?????)(其实现在才7点但是某人要遵循早睡早起的习惯,本命曰早睡早起身体好)“你去睡嘛,我有点事情”欢欢眨巴眨巴温柔的答道……〔欢欢还是那么单纯(?_?)唉……〕我是亲妈enmmm……√绝对四宠文
  • 霸道专宠:戚少的神秘娇妻

    霸道专宠:戚少的神秘娇妻

    一夕醒来,她铃铛入狱,失去所有记忆,成了警察和所有人眼中的瘾君子和杀人犯。未婚夫和闺蜜双双背叛,而她失去所有记忆,在这盘困局中寸步难行。“宋南絮,你就是个野种!不配活着!”不,她不是。她没有杀人,没有做过那些坏事。但是所有人都不信她!只有他,坚定地从黑暗中走来,握紧她的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见卿心:夫人,莫招摇

    一见卿心:夫人,莫招摇

    爹爹说过人这一生很短,最幸运的莫过于寻到一人白首不相离,感情的世界实际上很小,三个人很挤,两个人刚刚好。这番话她也曾觉得说的甚是有道理,但是为什么现在她却觉得自己的行为有悖爹爹说的那番话呢?一边是梦中时时纠缠着自己的男人,一边是王赐婚许配给她的夫君,明明就是两张不容的容颜,可为何她会同时对两个男人念念不忘呢?难道说她水性杨花,想要一脚踏两只船?NONONO,她一直奉行一生一世一双人,怎么可能会勾三搭四呢!当两张容颜交叠在一起的时候,真相终于大白,谁说她朝三暮四,吃着碗里的还看着锅里的了,她明明用情至深的说!
  • 佛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

    佛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外挂儿子要打工

    外挂儿子要打工

    又名《闲父手册》这一天,李楼在学校做了一张问卷。这一天,李楼收到一个神秘包裹。这一天,包裹里开出一只外挂,非要叫李楼爸爸。第二天,外挂儿子说李楼太low,它要出去打工养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帝业凰途(全集)

    帝业凰途(全集)

    《帝业凰途(套装共3册)》内容简介:本书原名《帝业缭绕》,“妾心”系列三部曲完结大作,姵璃再掀绝世虐恋狂潮!三年前,是他亲自送她去楚国和亲;三年后,又是他亲手灭了楚国,迎她重返故土……世事苦长,宿命之手翻云覆雨,唯有“情”之一字难舍难弃,能够予他救赎。当并立的四国被斩断一足,命运之手开始翻云覆雨,和亲公主,铁血诸侯,亡国太子均以新面目示人。庶子谋权,美人夺宫,王室秘辛的真相背后,故人安在?群雄逐鹿,四国争霸,弱肉强食的乱世面前,情归何处?聂云原臣,解四大家族纠葛起源。拨云见日,看大熙王朝开国传奇。
  • 穿成恶毒女配后我成了万人迷

    穿成恶毒女配后我成了万人迷

    栾双穿书了。她穿的驱壳愚笨自大,作天作地,是一个中看不中用、名声狼籍,连反派都称不上的恶毒炮灰。栾双穿越的那天,原身的契约丈夫已经彻底看清了她丑陋贪婪的嘴脸,把离婚协议放在她面前,让她滚。栾双:好,我滚。滚完许久之后,霸总也腆着脸跟着滚了过去。——某一天,有人突然发现,那个虚伪得令人厌烦的女人在被全网黑之后,表现得还挺……惹人爱。众人:……想x。——1.女主万人迷2.练文笔、逻辑扯淡、文风咸鱼
  • 穿越之一世逍遥

    穿越之一世逍遥

    穿越回7岁,拐一个青梅竹马,好好培养培养感情
  • 穿越重生之这次换我爱你

    穿越重生之这次换我爱你

    重回两年前,娜塔莉克尔决定切活且珍惜,不再压制自己成为一名抠脚大汉的野望。一天过后,她不仅通通快快的扣了一把脚,还爱上了小三。女主:亲爱的,过去一直以为你是绿茶婊,没想到你是真绿茶,这么默默的爱我你一定很痛苦吧女配:我不是,我没有,其实我真的真的特别婊,麻烦你松开我行吗TAT男主:渣男我来当,坏事我全干,哦,完事了你俩凑一块了,我需要和作者聊聊人生药:一年背锅胜一年,我这么厉害是不是该叉会腰?剧情君:对的对的,社会我药哥,人狠话不多。(脑洞文,无大纲,无逻辑,不考究,想到哪里写哪里,可能有糖,下一秒糖里就有玻璃渣,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