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89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在电梯口碰到一位邻居。刚回来?刚回来。我也记不得是谁先问谁。这就好比说一声Hi,你好,Hello,吃饭了吗?人和人见了面总要发出什么声音。进了电梯,好像就该开始哈罗之后的寒暄。我说:你看我们会入关吗?

我自己也不明白,怎么对一无来往的人就没头没脑地冒出这么一句。对方笑笑,宽容又大度地说:早晚会入的。

回答正确。多早多晚总要入关的(后来改为入世)。

这是1994年。

有一个时期,觉得入关的日期正在朦胧中显现,又一个时期,又觉得那日期正在显现中朦胧。

那些日子,朋友碰在一起,常常互问:你看什么时候能入关?问者并不期望对方一定能答出个什么,而只是关心此事只是明白这是三五友人在一起时能叫大家感兴趣的谈资。答者也并不认为自己就需要讲出个道道来,只是说他猜想他觉得他看呀他估计。

熟悉不熟悉的人,见面就探讨国家什么时候入关,这实在是世界奇观。这个大奇观是由很多小奇观组成的。譬如我就在那时开始在《北方经济导报》的头版,每期写一篇经济导评。十几年后的我真想问一下那时的我:你以为你是谁呀?

我到现在都不懂人民币存款利率,可那时就敢导评经济。

因为,那时是那时啊。

那时我们经历了激情澎湃的80年代,经历了文化革大命(借用上海明星周立波语),经历了解放初期充满希望也充满艰辛的岁月。1949年一个叫王成喜的河南孩子上小学了。他天天带一破篮,中午放学回家时,一路拾检柴火好帮妈妈做饭。他初中时饿急了,妈叫他卸下门板去换胡萝卜。高中毕业前,成喜听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招生。他从家乡去郑州再去北京考试的话,来回路费要十二元,还要一元报名费。他割草晒干了卖。他捡破烂儿卖。他捡塑料布捡肉骨头捡碎玻璃卖。妈用榆树叶和着面做成够他吃一周的菜团子,成喜,带上。妈,你吃一个。

妈不吃。

到了美院要交报名费,妈给他把钱缝在衣服里层了。他赶紧把一针一针的线脚拆开,取出一元钱交上。还要交伙食费。他说没有了,他不吃伙食,他自己捎来菜团子了。老师说那你可以喝米汤,不要钱的。成喜终究也没去喝米汤:万一人家要钱了怎么办?

五十年后,1999年11月在联合国大厦首次展出全国政协委员的七十多幅字画。刘炳森和王成喜代表书画家去了。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开幕式上剪彩。

一个国家有一部历史,一个人也是一部历史。

再说2001年9月18日报载中国结束入世长跑,就要按世贸的游戏规则进行商贸活动了:融资手段、风险投资、股权交易、金融规范。9月19日第二届北京朝阳国际商务节水到渠成地召开了。

参加CBD中央商务区的会,觉得,一下子,全北京的人都会讲英语了。譬如:CBD。C、B、D是哪三个字的第一个字母?甭管那么多了您哪,反正,CBD就是亮点,就是财富,就是跨国公司,就是可持续发展,就是吃饭倍儿香,身体倍儿棒!

CBD,蒙上了一层神秘又辉煌、美丽又莫测的面纱。离CBD远远近近的楼盘,在宣扬诸种个性化优长之外,往往要突出比优长更优长的一点:地处CBD、泛CBD、亲CBD等等。我想起有篇小说叫《亲亲土豆》,现在的房地产开发商恐怕真想亲亲CBD了。

北京的CBD区,原是50年代的工厂区。夸大地说,那时或许可以从数烟囱来获得城市发展的数据。

50年代,1954年陕西省高考第一名,韩城县中学的党治国,考上了清华大学。他报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天安门前照相。他上穿蓝粗布衣,下穿用家染的黑粗布做的抽带肥腿裤。白裤带捣乱似的从腰部溜了下来,快活地荡在黑粗布前。

大学三年级的时候,他走上讲台为钱伟长为黄万里辩论:他们不是右派。于是,清华的大三学生党治国步他的老师们的后尘,也成了右派。原先他的同窗好友有点结巴,一见他就叫:党党、党、党——治国!后来结巴老弟干脆把他的名字简化成一个字:党!这下自然不敢再叫他党了。只在没人注意时说上一句:浪子回头金不换。没想到,两个月后,结巴老弟也成了“浪子”。浪子二号见了浪子一号,只能摇着头说一句:往事不堪回首。

1980年浪子一号获释,后来又获得补发的清华大学毕业证书,只是证书上的照片是个老头: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更老的五十来岁的党治国。

后来,从广东到东北各地抢着邀请党治国去作经济改革的演讲。

80年代,呼唤人才。1984年,紧挨着北京建国饭店,建起了当时还鲜见的合资饭店:京伦。上上下下的京伦人,平均年龄是二十一岁。

1984年7月8日凌晨五点,上海电视台的后门集结着几千顾客,等着上午九点开始出售电脑讲义。顾客挤扁了一只铁制的垃圾箱,挤碎了售书窗口的几块玻璃,挤丢了自己的鞋……

1985年,标着TAXI的出租车开始奔驰在北京街头。那时汽车少电话更少。广州人说话:广州有一怪,电话不如汽车快。有一次我在广州给广州的某单位打电话,拨了半天打不通,便想起了“广州有一怪”的“醒世恒言”。我坐上车赶到该单位,说完事再返回住地,前后不过半小时。呜呼!电话不如汽车快!

二十多年后,2007年1月17日《北京晚报》报道,北京人均手机一点二部。再后来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更有名言: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新器官。2009年4月1日,中国经济网上有2009年愚人节超搞笑整人手机短信大荟萃。回想电话不如汽车快的年代,叫我想起一个夸张有趣的广告:我赚——钱啦,赚钱啦,不知道怎么花。我想现在的手机族是:我自——由啦,自由啦,电话随时打,短信发发发!

在发发发的年代,就发出一个马云。1978年他天天五点骑一破自行车到香格里拉饭店外边等着免费带外宾游西湖,只是为了学英语。1995年4月,马云在杭州成立了中国黄页网站。是国内最早服务企业的互联网商业模式。而马云,不懂电脑。用他的话说,叫做:不I也不T。没有人看好这个不I也不T的人能开创IT业。1999年3月,马云创办阿里巴巴公司这个“穷人的世界”,就在他杭州家中。屋里忙着二十来个穷小伙,地上扔着睡袋。谁的眼皮撑不开,谁就钻睡袋。

2000年7月,《福布斯》五十年来第一次把中国企业家做封面人物。我不能不佩服《福布斯》首推马云的眼光。2001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评选马云为全球一百位未来领袖之一。2003年7月布莱尔来中国会见商界精英,点名要见“中国的马云”,因为阿里巴巴“正在改变全球商人做生意的方式”。2005年8月11日,阿里巴巴并购世界第一大互联网公司雅虎的中国全部资产。到2008年初上市后的阿里巴巴公司让中国民企首次触动二百亿美元的标线。

2005年我采访马云时他说:不被人看好是一种福气。因为没看好,大家没有杀进来。大家都看好的东西就轮不到他了。他说他只是运气好。如果早生十年,他什么也做不成,如果晚生十年也就轮不到他来做。“我只有感谢时代!”而联合国的《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中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名,十五年年来上升二十位,是二十年来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中国创造人类历史进步最快。

生逢其时运气好。

开放了的中国人,就是比洋人聪明。譬如美国人叫肯德基家乡鸡,中国人一引进来就直接简称“肯德鸡”。

成都市民为他们的全兴队鼓劲时,几万人大喊:雄起!这样的用词是球迷们的创造,就有聪明人眼疾手快地为“雄起”这个词注册登记。又有聪明的厂家一掷千金地买下“雄起”这个商标,于是有了响亮的“雄起酒”。

21世纪初,最有开放基因的上海,老外和老上海,中文和英文,已经界限模糊。有一次我在一个电梯前站着。忘了按钮。一位中国脸的老外走上前用英语对我说,你是忘了按钮了。我说,哦,我忘了!进电梯后,开电梯的姑娘说中国话,这位老外也讲中国话。原来他以为我只会讲英语。我更以为他只会讲英语。总是上海的老外太多,有时先以为对方是老外,然后才弄清对方是说外国话的外国人,还是说外国话的中国人,还是说中国话的外国人,还是说中国话的中国人。

记得在东方明珠坐电梯,电梯徐徐上升,开电梯的小姐用轻柔的声音缓缓介绍如何东方如何明珠。她那声音和语调,真是和国际接轨了。尽管讲的是中文。我一下觉得好像在国外听外语介绍异国风情。我身后一外地男士问他的同事:你能听懂小姐的话吗?那同事说,中国话你也听不懂了?她讲的是中国话!

1997年5月我去浙江湖州参加环太湖苏锡常湖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论坛,简称“市长论坛”。坐在市长们中间的,是费孝通副委员长。主持人和市长们和费孝通,虽然有各个不同的江浙话口音,但是环太湖一带的人讲起北京话来,口音就很相似。

市长们讲到上海浦东对环“Ta湖”(太湖)的“太进”(推进)。环Ta湖是经济发展“在快”(最快)的地区之一。百分之三的人口创造了百分之十的生产总值和上交利税。“睡着”(随着)经济发展的“四头”(势头),“捂冉”(污染)带来了“升重”(沉重)的负担,是必须面对的“拿题”(难题)。四城市如何一起“乖注”(关注)“掼保”(环保),“啄步”(逐步)提高综合“素啧”(素质),“裂争”(力争)打出“一砸砸”(一只只)名牌。Fi(费)孝通委员长的讲话,“Fi常”(非常)重要。我们的时间,“Fi常”紧迫。Ta湖的保护,“乖系”(关系)到可“持属”(持续)发展。我们共有吴越文化的基础,我们要建立“新赢”(新型)的合作“乖系”(关系),携手奔向新“四纪”(世纪)。

讲台上的人越是慷慨激昂,江南的入声字越是突出。吴越文化遇上改革浪潮,变得像河北梆子或河南豫剧那么激越了。

以前,我小时候,知道一句话,叫做:苏湖熟,天下足。

现在,我不小的时候,知道一句话,叫做:天下足,苏湖熟。

六十年前,天下不足,苏湖不熟,人民解放军从湖州挺进杭州。六十年后的2009年5月3日,这个杭州解放六十周年纪念日我正好在杭州。后来,6月20日我打开电视,看到上海在介绍明年世博会,杭州是第一副会场。而去年,是北京奥运会。我在满天焰火中感觉着梦想的力量。其实。人什么时候都有梦想。有一个保定的女孩十六岁时非要当农民,她的梦想实现了,货真价实地当了农民。后来,天下足,苏湖熟,中国少了一个农民,多了一个作家。每个人都是一部历史。这个叫铁凝的女孩,是新中国的一个美丽的见证。

最近在网上看上海产的明星周立波讲三十年,他是笑侃,我是笑翻。有句话叫做:功夫在诗外。诗外的功夫焉是凡常之人能学到的?譬如阅历,譬如想象力。不过有一点是人人都拥有的,只不过周立波尽情地享用了极致地运用了。那就是今天才有的自由空间。老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我想或可改成人生不自由事常八九。越是经历过太多的不自由,才越是会把今天的自由最大化,于是,上海出了一个周立波。

五十岁以上的人,很多有一个沉重的过去。他们的聪明才智,被塞进深井再盖上盖子。他们就都有一个深爱改革开放的情结。

中国选择了改革开放,也就是告别愚昧选择了聪明。改革开放这个年代,人的心理年龄变得很年轻甚至很小。从“文革”到改革,人们压抑几十年的智慧机敏和探索精神一下喷发出来了。大家消化改革开放的精神财富。人人都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个个都是帅哥。

我从1993年,从八届全国政协开始,在政协文艺组看到的聪明人便很多“年龄不详”,一如改革开放三十年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无龄现象。这实在是改革开放形象的注脚,是建国六十周年的一项成果。

坐大轿车去人大会堂开大会,我每每坐在车后座,看一车聪明而沧桑的后脑勺在车里颠簸着,好像在向我述说他们的颠簸人生,又好像在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作见证。

五千年文明的见证之一,是丁聪委员小丁。下大轿车时有人问他怎么永远不老,是不是吃了青春宝?小丁说:“不,我是吃了娃哈哈。”

小丁那时年方八十一,没有白发,只有童颜。我想,人生历尽艰难后的最美丽的境界是童真。

不过,曾经,狭窄的生存空间产生狭窄的心境。

二十来年前我去上海富民路,很好的地段。旧式小洋楼的公用厨房的木梁上挂着十来只买菜的竹篮,十来户人家机会均等地享有厨房高空的开发权。又闻常见的话语:“侬(你)不客气阿拉也不客气!”“侬哪能(怎么)把东西放到阿拉这里来了?”“侬吃不消吗去寻派出所好了!”

我走进楼里的张家,张家的三代四口住一间十九平米的屋子。几乎所有的家具、家用电器都兼作隔墙用。一个三门大立柜把屋子一隔俩。右边的双人床前挡着五斗柜和缝纫机,左边的双人床前挡着电冰箱和洗衣机。家具上面堆着纸箱、被套,家具下面塞着水桶、米袋。节假日若有亲朋来吃饭,那就是一个把沙发翻到床上,把五斗柜、洗衣机移位的系统工程。

屋外天花板上还倒吊着一个柜子,可放些杂物。张家伯伯在鸟笼一样的房子里,出神地望着这只空中倒柜,好像还想看出啥名堂。好像还想从空中倒柜发射一个宇航站。

从鸟笼里走出来的人们,怎么能想象后来会建起奥运主赛场鸟巢。

到了2008年8月7日,再到了8日,我们以小时来进行奥运倒计时的时候,反而觉得,我们等得太久,太久!毕竟,我们从鸟笼到鸟巢,从八国联军踩进北京,到一百零二位国家元首齐齐聚集京城,我们经历了怎样的苦难怎样的艰辛怎样的摸索怎样的大落大起!

终于等到了8日的晚8点零8分。我从电视屏幕的观众席里,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外国小男孩使劲摇动中国的拨浪鼓玩。真想给全世界每一个孩子,都送一个中国的拨浪鼓。

真想!

这时一位很老的老太走进我家客厅,看着电视上的美丽的奥林匹克,问:今天是国庆几周年?

我一愣。也对,今天,2008年8月8日,也是国庆,是检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举国同庆。是走向建国六十周年的灿烂的一页。

汹涌的焰火,向鸟巢上方喷薄而出,好像要带着鸟巢带着梦想,飞翔。

毕竟,我们有了梦想激发的力量,和力量升腾的梦想。

拨浪鼓,摇起来!

同类推荐
  • 熏风点灯

    熏风点灯

    这些他曾经熟悉的场景都已经不复存在了。城市化的步伐像一条穷追不舍的恶狗,追得乡村狼狈不堪,诗意全无。那个曾经的村庄,除了是他的出生地这一条无可更改之外,其他的好像都已经面目全非。这种变化既让他痛苦又让他迷惘。他的乡村出身和既往的乡村经验,使他对城市纯物质化的文明生活几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排斥和不适感。他就像一根深深扎进城市肌肉里的刺,与这具现代化的肌体格格不入。他甚至觉得就是在城市再待上二十年,自己仍然是鸭绿江冲积平原上走出的一个农民。这种“异乡人”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他急于找到他的“家”。然而这个“家”已经不再是出生之地的几间老屋或几亩稻田,他寻找的是一处精神的家园,心灵的港湾和灵魂的栖居之所。
  • 凄苦营救

    凄苦营救

    青岛消防总队奔赴四川地震重灾区映秀镇。一部分官兵在映秀湾发电总厂办公楼的废墟实施救援工作。士官陈晨负责和被埋在废墟里的女人通话,以减轻女人的精神压力。这女人叫虞锦花,在废墟里呆了150个小时。中央电视台播出她被救的现场画面时,称之为“生命的奇迹”。
  • 我被封杀的抒情

    我被封杀的抒情

    大岛渚是与黑泽明、小津安二郎齐名的国际巨匠导演,日本新浪潮电影领军者,作品屡获戛纳电影节、日本电影学院奖等大奖。大岛渚用细腻而深刻的文字,展现了他银幕之外的另一个世界,无论是与妻子的爱情故事,还是与友人的前尘往事,在他笔下都深情款款,极富诗意。
  • 网络文艺学探析

    网络文艺学探析

    本书探讨互联网传媒语境下网络文艺的基础理论问题,全书由学理逻辑、理论转型、观念谱系、价值构建、体式形态、现状评辫、批评范式等7个部分、42篇论文组成。主要探讨了网络文学的本体结构、数字媒介下中国文学转型及其理论转向、网络文艺的体制谱系学、网络文艺的价值取向与审美选择、网络创作的规律与悖论、数字传媒时代的图像表意与文字审美、网络时代的文艺经典与文艺形式问题、网络文学批评的意义和局限、新媒体文艺研究的范式边界与媒介,并具体剖析了网络类型小说、博客文学、微博文学、微信文学、手机短信文学、数字动漫、网络游戏、网络火星文等不同网络文艺类型的理论建构和观念变化问题。这些论文分别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其他CSSCI刊物,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高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
  • 孔夫子入党

    孔夫子入党

    谭运长:比较长时间以来,大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反思五四开始,到现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评价、再认识,已成为学术界、思想界的一大潮流。最明显的就是王元化,从新启蒙向新国学的转变。很早的时候,大概就是1989年,我看到他在我老师(徐中玉先生)主编的那个杂志《文艺理论研究》上面,发表了一篇很长的文章,叫《五四断想》,就是纪念五四70周年引起的各种思考,里面就有很多反思。 一方面他讲到五四是个新传统,五四反传统,也是我们传统文化自身的选择。另外一方面,他认为五四当时的一些具体做法,特别是那种激进主义的态度,值得反思。
热门推荐
  • 世外桃源之田园山居

    世外桃源之田园山居

    (宠文,一对一,无误会,萌宠)一场意外沈凌幽觉醒两世记忆,也看清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原本只是打算有一个世外桃源,与世无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却不想再看到日渐老去的父母,依旧贫苦的家乡。沈凌幽在造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时,也带着自己的家乡一起飞……简介无能,第一次写文,请大家多多支持,另有读者群期待大家的加入群号:483761767
  • 巫帝葬天

    巫帝葬天

    一杯浊酒问苍天,这世间是否有仙?一曲离别一生恋,一入轮回不相见。
  • 重生九八好时光

    重生九八好时光

    前世的最后一刻,苏知意才终于看清了自己视为亲姐姐的人真正的面目,悔不当初!一朝醒来,竟是回到了她的十三岁......可是坑爹的是,为什么回到她受伤后?她依旧是那个人嫌狗不待见的苏知意吗?重活一生,她一定要把属于自己的牢牢攥在自己的手心:喂喂喂,前面那个小哥哥,我说用你帮我虐渣了吗?看把你能的!这是个前世没有脑子今生只求个脑子的姑娘逆袭的故事,欢迎跳坑~
  • 昭絮录

    昭絮录

    废柴如她,灵力低微还爱惹事,不是受伤就是丢灵器,不过还好总会有人护着她。自问没有那人护着难道就不能活了?嗯,活不了。再醒来后,才渐渐明白这一世是为何。
  • 皇家话本子写手

    皇家话本子写手

    女主人公是长公主,女扮男装做皇帝,也是话本子写手,笔名苹果书斋主人,代表作《当两只狗爱上了同一只耗子》;男主人公本是权臣,为保护心上人进宫男扮女装做宸妃。和亲的长公主来做皇后,看到满宫廷的妃子都是男子,爱上了帅气的贵妃。嫔妃们英姿焕发,皇帝娇弱如花。萤火虫发簪,末位淘汰制,逗比皇朝的蛇精病后宫,上演了另类宫斗。为了寻找山河图,嫔妃小鲜肉们出尽了解数。敌国的将军来潜伏,驸马和宸妃斗法。皇后和贵妃要私奔,将军来阻拦,代号蜂鸟大人。
  • 我的系统是实习生

    我的系统是实习生

    杨帆是个穿越者,穿越到武道至上的世界,没有实力寸步难行!原本他以为自己会死的很惨,没想到还有个系统跟随。可是,二货系统根本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系统,因为他是系统实习生!why!奖励忘发是常规操作,武技给错是常有的事!什么!我的奖励不应该是格斗指南吗?这是什么东西?金刚决!我擦,赚大了!不能告诉系统给我发错奖励了,赶紧藏起来。嘿嘿!这种系统再给我来一打,我不嫌多!
  • 小神通抢猜灯谜(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小神通抢猜灯谜(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毓老师说大学

    毓老师说大学

    《毓老师说大学》是毓老师讲授这部经典的真实记录,真实地反映了毓老师依经解经的特色。《毓老师说大学》首揭“学大”、“学天”,毓老师认为,《大学》是大人之学、天学。学大,故成大人,学天才能则天,行为与天一样,故成“天人”。毓老师说,《大学》讲《春秋》之道,被认为是中国最有系统的政治哲学之一,即谈政之书,是儒学众经之胆。毓老是说,《大学》讲“为政在人”,注重用事、经世,自人心讲到天下平。《大学》与《春秋》相表里,与《中庸》相表里。《大学》即佛经的《心经》,《中庸》即佛经的《金刚经》。学中国经典,应自《大学》与《中庸》入手。